參加完有趣的培訓之后你的收獲一定有很多,趕緊寫份培訓總結吧,寫培訓總結也是我們在培訓結束后的一項重要任務,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園本課程培訓總結最新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園本課程培訓總結篇1
xx年7月28號本人在和政中學參加了普通高中課改美術教師遠程培訓,此次的培訓,我們這些教師被編為和政美術一班,成員有27人,這就意味著,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將一齊學習,一齊參加研討。
為期10天的新課程培訓結束了,緊張而充實,學習到了很多東西。但覺得這10天僅僅是個開始,有很多的東西需要慢慢思考,慢慢消化,還有更多的東西需要今后長期的學習和探索。對于剛參加工作時間不久的美術教學工作的教師來講,新課程也是一個新的起點,一個新的開始,在這一個嶄新的平臺里,每個學員都暢所欲言的表達著自我的觀點,自我的見解,這一切都值得我去學習。
我們頂著炎炎烈日在那里集中培訓,確實很辛苦。異??吹揭恍┠昙o比較大的教師,在學習中認真的勁頭,無不佩服,在論壇得討論、優(yōu)秀的文章、每個培訓班級的簡報、作業(yè)點評、在那里都能收獲很多的東西,學無止境,我們的學習其實才剛剛開始。
高中課程改革是個新的開始,教材由原先的美術欣賞,改為美術鑒賞,并且除了開設這一個模塊外,還有四個模塊,總共五個模塊包括了九個系列,可謂是“多樣性”,學生在選擇上也具有了多樣性。
經過幾天的觀看和學習,我是大開眼界,課例中的實驗區(qū)在高中美術新課改的實踐中,給了我們很多經驗,在開課方面,基本上五個模塊,九個系列,都開設了各自的工作室。有的學校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推廣,還創(chuàng)辦出了自我的特色。
美術新課程,對于學生來說,天地開闊了,有了很大自主性和選擇性,以前僅有鑒賞課,此刻有了繪畫、工藝、書法、攝影等等課程,十分有利于培養(yǎng)自身綜合素質。對于教師來說,新課程也開拓了更多的空間,能夠發(fā)揮自我的特長和創(chuàng)造性,讓教學上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境界。
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全面理解美術的概念,美術不僅僅是一種寫實性的技巧,它其實還是一種觀念、一種思維的表達,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美術概念,理解美術作品,很好的運用美術手段去表現(xiàn)。
其次,教師要注重自我的教學方法,要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情感,要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本事,合理引導,并給與他們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的最大空間。
最終,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樣在這樣一個好的新環(huán)境中去做好教學教育工作,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得努力不斷提高自我的專業(yè)水準和文化素養(yǎng),發(fā)揮自我的特長,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和材料,真正去落實新課程的教育目的。
新課程學習是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平臺,觀看了很多試驗學校的示范課和經驗交流,也和許多同行交流了解,互相學習,對自我的啟發(fā)很大,不僅僅對于高中教學,對于初中課程,也帶來許多啟示。
作為一個美術教師,選擇什么樣的教學資料,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甚至是什么樣的語言,什么樣的風格去上好一堂課,都是需要思考,需要精心準備的。美術是一門藝術,美術教師應當很好地引領學生進入美術這個天地,不僅僅是教給他們美術知識,更重要的是引領學生自我去看、自我去走,自我去親身體驗到美術以及藝術的樂趣。啟發(fā)式的教育,供給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是有利的。
而作為一個美術教師,不僅僅要具備很好的專業(yè)知識水平,還需要具有很好的個人魅力,體現(xiàn)出教師的風采和良好的藝術修養(yǎng)。
新課改下我們看到了新的思想、理念、模式,可是我們也會去思考一些現(xiàn)實的問題,有些模塊因為條件的限制無法開設等,可是只要我們有想法,只要我們去堅持,在以后的發(fā)展中這些問題都會得到解決的。
教師們加油!因為我們有活力、熱情、和信心!
園本課程培訓總結篇2
關市鎮(zhèn)盤石完小 綦恒柏 這次我有幸參加了小學語文信息技術提升工程培訓, 通過這次培訓,對我今后的語文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巨。同時對我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現(xiàn)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簡單制作上。使我們認識到做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并致力于把它們應用于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在這短短的培訓中深深的體會到:
1、通過本次的培訓分清楚了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這兩個概念。教育技術必須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但卻并不同于信息技術。教育技術中的技術包括有形技術和無形技術。有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依托,無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靈魂。教育技術的有效運用,是要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合理地選擇有形技術,將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應用到實際教學中。而信息技術是指一切能夠擴展人類有關器官功能的技術。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合理的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為我們的課堂增添情趣,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有一個良好的結果奠定基礎。
2、通過培訓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改過去的多媒體可有可無的落后思想,我們積極采用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合并初顯成效,可以說終于嘗到了信息化教學的甜頭。聽了六堂課后,充分相信這些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證。
3、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養(yǎng)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xiàn)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yǎng)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xiàn)代化教學的需要;信息素養(yǎng)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
教師沒有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xiàn)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4、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是教育系統(tǒng)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發(fā)展的信息社會,信息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tǒng)中,教育信息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接教育系統(tǒng)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tǒng)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信息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信息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tǒng)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
5、學會了先進的ppt制作方法,懂得了鏈接和超鏈接,懂得了如何插入控件,懂得了教語文,學會了欣賞語文,使我在今后以更飽滿的熱情去帶領學生探索漢語言文化的奧秘,領略其獨特的魅力。
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使我們受益匪淺,其感觸非一一能言盡。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我們一定扎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更高級的信息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yōu)秀教師。
園本課程培訓總結篇3
8月2日至8月8日,我參加了高中教師暑期新課程培訓高中(信息技術)培訓班的課程。短短的幾天學習雖已結束,但其中的點點滴滴讓我收獲良多。在信息技術教育教材新課程的培訓過程中,我對新課程的各個模塊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而且對教學理念有了新的認識。在學習中有幾點心得體會,和大家一起探討學習:
一、對于新課程的認識。
作為一個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的老師,首先要明確新課改的目標: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就是堅持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注重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三方面目標的全面發(fā)展;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重視學生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信息技術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提高信息素養(yǎng)的課程理念標志著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已經由單純的技能訓練上升為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體現(xiàn)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已經由被動盲從轉變到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和變化、主動適應信息技術發(fā)展的軌道上來,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應對未來信息社會的挑戰(zhàn)奠定基礎。營造良好的信息環(huán)境,利用各種條件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信息環(huán)境。在構建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家庭、學校、社區(qū)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資源,為高中學生提供必備的軟、硬件資源和積極健康的信息內容,營造良好的體驗基本的技術思想與方法的環(huán)境,使得學生能夠初步具備適應新技術的能力,為學生打造終身學習的平臺。
二、教學觀念的轉變。
關注全體學生,新課程著眼于提高所有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允許存在個別“差異”,提倡通過課程內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挖掘學生潛力,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關注不同地區(qū)發(fā)展的不平衡性,在達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設有特色的信息技術課程。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設計問題,讓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掌握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將已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應用到生產、生活乃至信息技術革新等各項實踐活動中去,從實踐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實踐。
注重交流合作,拓展“課堂”主體,延伸教學內容,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廣泛的、多元化的交流與合作,建構健康的信息文化,讓全體學生共同發(fā)展。強調信息文化,新課程倡導學生在應用信息技術的實踐中,把握具有普遍遷移意義的技術文化要素,通過信息技術本體與信息文化相結合的學習,形成信息社會所應該具有的倫理、道德、法律和法規(guī),構建和諧的信息文化。
實踐三維目標,《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提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將信息素養(yǎng)進一步分解和細化,體現(xiàn)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人文素養(yǎng)相融合的課程目標。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體現(xiàn)在: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發(fā)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并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遵守相關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guī),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三、信息技術老師面臨的實際問題
在學習的一周里,同行們也在不斷的交流,結果發(fā)現(xiàn)在我省現(xiàn)階段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都面臨這這樣幾方面的問題:
(1)學生起點高低不一,有些來自農村的學生幾乎是零起點,對這批學生來說,去學習新教材有很大的難度,因為新教材要求學生通過以前的學習有一定的基礎。
(2)學生思想上都不重視這門課程?,F(xiàn)在畢竟是應該教育,一切都圍繞高考指揮棒轉,信息技術不參與高考,學生、學校感覺學不學信息技術無所謂,反正不影響高考成績,而信息技術老師也并不是精力能全部的投入到教學中去,大部分的精力都在被教學以外的其它雜事所占,大多數信息技術老師都認為自己是打雜的。
(3)課時少、機器少。根據新課改的要求,信息技術課至少每周兩課時,并且是連堂課,機器平均每人一臺,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實踐時間,達到教學的目的。但實際在教學工作中并不是這樣,每周一課時,機器平均2.5人一臺,這樣的話,面對起點低,機器少,課時不夠的情況,很難達到新課改的要求。以上幾方面的情況是信息技術老師很難克服的困難。
但是,課堂開放以后,教師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強了。教師的目標意識要加強,要從整體考慮課堂教學的育人目標;創(chuàng)新意識要加強,一切從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合作意識要加強,教師應該走下"講壇",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探討與交流;調控能力要加強,再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情況是無法預料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學習,不斷研究課堂調控藝術。由于我對新課程改革學習還很不夠,只能談點粗淺的看法,有待于今后進一步努力學習,才能不斷提高。
隨著社會的變化,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我們只有將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改革教育思想理念同步進行,才能促使改革順利進行。
學習是短暫的,教育是深遠的。此次新課程培訓,讓我感覺獲益匪淺,心靈上的感觸更多,我將以這次培訓作為我工作的新的起點,加強學習專業(yè)知識,認真研究課堂教學,提高為同事和學生的服務意識,增強責任意識,繼續(xù)為我校的信息技術教學作出更大的貢獻。
園本課程培訓總結篇4
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年來,我校按照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要求,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具體布署下,貫徹實施了我校的《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實施方案》,扎實地做好我校的教師培訓工作,現(xiàn)總結如下:
一、培訓收益
[一]、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
伴隨新世紀的到來,人類正在邁向一個嶄新的知識經濟時代??梢灶A言,人類經濟發(fā)展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于知識的生產、傳播和應用,知識將成為我們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驅動力??茖W技術尤其是高新技術將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這一深刻的社會變革對當今基礎教育的課程發(fā)展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zhàn),要求教育尤其是課程及時做出敏銳的反應。為了培養(yǎng)適應新世紀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需要的創(chuàng)新人才,保證新世紀教育質量的提高,就必須根據新世紀社會的變革來探索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基礎教育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發(fā)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必須對課程進行根本性的改革,進一步改革并完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培訓老師認為: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制約,過分偏重學科類課程,忽視活動類課程,偏重語文、數學課程,其它課程,從而導致教學內過分關注學科體系的完整,忽視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受“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制約,過分要求所有學生達到同等標準,從而導致過高的`統(tǒng)一要求,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等等。
[二]、新課改的趨勢
培訓老師總結出,新課改要向以下幾方面發(fā)展:
1。轉向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方向,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fā)、能力的培養(yǎng)和智力的發(fā)展。
2。在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3。加強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環(huán)保教育,加大人文學科課程的比例。
4。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和現(xiàn)實社會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課程生活化、社會化和實用化。
5。重視課程體系三級管理,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
6。強調課程個性化和多樣化,滿足不同區(qū)域和不同學生的不同發(fā)展需要,課程個性化問題實際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問題,課程多樣化尤其是課程內容的載體即教材的多樣化,是我國各地教育發(fā)展不平衡的客觀需要。
7。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實現(xiàn)新課程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整合。
8、課程設計要以課程目標為依據,體現(xiàn)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目標的精神:改革過分注重課程的知識傳承價值,強調課程對于學生身心發(fā)展和適應終身學習的價值;改革課程結構門類過多、整齊劃一,缺乏統(tǒng)整的偏向,加強課程結構的綜合性與多樣性;改革過分注重經典內容、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和系統(tǒng)性的偏向,加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發(fā)展和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改革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接受、記憶、模仿學習的偏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革考試過分注重學生的知識記憶,并以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評價標準的偏向,建立評價主體多元,標準多樣的評價體系。這些目、課程評價如何進行,必須明確的是,課程評價總是具體的,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并重。改變以往考試結果定終身的弊端。
二、具體做法:
(一)教學是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教學質量又是教育的生命線。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是教師。適應新課程改革,迅速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教師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不斷提高。面對我校教學質量提高緩慢的教育現(xiàn)狀,我們做了全面的分析。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缺乏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缺乏積極向上的精神。
2、缺乏提高教學質量的學習資源與教學設備。尤為重要,為此,學校組織教師學習上級有關文件和有關課程改革的理論,同時通過學習、討論,在教師中普遍樹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3、充分發(fā)揮教研組的作用,做到研中有訓。
抓常規(guī)促質量,靠教研上水平,教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基本途徑,也是促進新課程實施的有效方式,我校充分發(fā)揮教研組作用,開展教研活動,以點帶面,把課程改革中要探索的教材、教法、學法、評價機制、教學模式等與學科緊密結合,使課程改革理念由通識轉入學科這個更深入的層面,使廣大教師能將新的教育理念落實到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出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
4、我校為了能了解每位教師在新課程培訓中的成長情況,為每位教師建立了個人學習檔案,認真記錄教師學習、工作、成長情況,不斷充實“個人成長記錄袋”中的內容,進一步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讓教師在實踐中反思,在學習中進步,在工作中創(chuàng)新,在合作中發(fā)展。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新教材的面世,給廣大教師帶來了諸多困惑。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是盡快轉變教師陳舊的思想觀念,使教師樹立新的教學思想。
(二)教學研究活動管理方面:以嚴格的管理,大幅度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
新課程實施以來,學校以“新課程實施中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研究”為龍頭課題,扎扎實實地進行了教學改革,嚴格管理學校各項教學研究活動。做到目標明確,實施步驟體系化。
三、存在的問題
[一]、社會對新教材沒有全新的認識,家長不理解新課改,對學校的教育持懷疑態(tài)度;家長素質低,沒法開展適應新課改的家庭教育,致使學校教育的效果不明顯,有時還不得不用陳舊的教學方法。
[二]、信息化程度低,教育資源缺乏,難以適應新課改的全面推開。
[三]、新教材反映農村生活情景的內容并不是太多,教材中的有些內容雖然來源于生活實際,但對農村孩子來說仍然很抽象,學生一時沒法接受。
園本課程培訓總結篇5
在本次新課程的培訓中,我聽了有關教授以及其他各位教師的辛苦講解,使得自我對此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也使自我認識到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下頭是我參加培訓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和進取性,有一個創(chuàng)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怎樣作到這一點呢?我認為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fā),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并且要盡量地搜集,制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進取源于興趣,我認為,在新課改條件下,要上好高中數學課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chuàng)設生動趣味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在研究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歡樂,初步體現(xiàn)與現(xiàn)時生活的聯(lián)系。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進取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變化,采取進取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十分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進取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在提高學生進取性的同時,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對于教學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jié)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貼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本事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yè)追求。
3.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huán)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xiàn)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本事的培養(yǎng);一些本該讓學生自我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資料卻被教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我的深思熟慮構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教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工作總結《教師新課程培訓總結》。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創(chuàng)造性,為學生供給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明白把教材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現(xiàn)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統(tǒng)一的課堂
此刻,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于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資料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我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我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一樣層次的學生要有不一樣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一樣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yōu)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確定。
新課改改變了以往的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地聽,細心翼翼地學。當學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滿足時,才會簡便、愉快地投入學習,才會主動探究。所以,現(xiàn)代課堂教學應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系理解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沖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huán)境里一齊學習。使學生處于一種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狀態(tài),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說敢做的氛圍中學習。因為教師不是萬能之人,作為教師應當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不管是誰都要學習,不管是誰,只要會就能成為別人的教師。
對于個人承擔新教材實驗任務的工作設想,本人認為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一)夯實基礎
立足雙基,夯實基礎,新課改不是不要基礎,不重視基矗而是要更加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異常要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數學思想的教學。
(二)貼近生活,著力思考
新課程遵循“生活與數學”、“活動與思考”的主線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以此為據,展開和講授課本資料,注重體現(xiàn)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想方設法為學生供給學習所必要的生活素材,實踐所必要的生活源泉,創(chuàng)造性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探索與思考,主動獲取數學知識,改變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興趣。
(三)注重過程教學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優(yōu)化過程教學,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讓學生學會數學思考,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充分挖掘數學活動中的思維價值與德育價值;
(3)注重動手操作,增強數學體驗與成功體驗,培養(yǎng)學生進取的數學情感;
(4)建立自主學習模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聽課、作業(yè)、復習等習慣)。
(四)注重數學思想方法教學
真正的數學教學是數學思想的教學,多做習題或許能提高解題的速度和熟練程度,但并不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事,習題只是數學思想的載體,經過滲透數學思想,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從而改變和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結構,使每一個學生變得更加聰明。
園本課程培訓總結篇6
通過這次小學英語新課標學習,我的思想有了一個新的轉變,相信在以后的教學中我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也會有一個新的轉變。我的總結有以下幾點:
一、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基本出發(fā)點,力求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思想。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中、小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發(fā)展有效的學習策略,強化祖國意識,開拓國際視野,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英語課程標準》將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確定為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而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的整合發(fā)展的基礎之上的。這一目標的確定,將英語課程從僅僅關注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提高到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yǎng),使學生既有較強的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個性品格,從而為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小學英語教學應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
小學英語屬于英語啟蒙教育,學生通過聽、說、讀、演、唱、玩等方式獲得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進而獲得初步的聽說能力和一定的語感。由于小學生天性愛玩的特點,課堂教學必須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想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感到英語很好學,也很樂學,幫助他們建立起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三、以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實際為學習情景。
用自己充滿激情的.表情和動作去感染學生,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創(chuàng)設情景,相互交流,啟發(fā)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直觀情景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之中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技巧。教師要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來創(chuàng)設情景,如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旅游、問路等。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
四、以創(chuàng)新為特色的課堂教學。
教學是一門藝術,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架供我們套用,只有教師潛心學習,精心鉆研,不斷探索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才能創(chuàng)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精彩的課來。
總之,這次遠程培訓,為我們教師營造了一個嶄新的學習環(huán)境,從根本上改變了原先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給我?guī)砹诵碌膶W習觀念、學習方式和教學理念。我相信遠程教育將是不斷探究,不斷發(fā)展,不斷完善自我的永遠研修平臺。培訓雖然即將結束,但學習和思考并沒有停止,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業(yè)務,搞好英語教學,勇敢迎接更多挑戰(zhàn)。
園本課程培訓總結篇7
這十天的培訓學習中,我積極熱情的參與和配合,有輔導教師的積極努力和大量細致的工作,有廣泛的全方位的研討和評議,使這次培訓工作圓滿完成。一、首先對新課程的認識更進一步:1、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來源于生活實際的,它在人類社會中,是無處不在的,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并不是孤立于書本之上的,它是與生活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數學應該是來源于生活,并且能夠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編寫中更多的采用了生活化與情景化的場景,使學生覺得學有所用并能投入其中。2、更注重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教材的設計更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因為生活環(huán)境,智力發(fā)展,性格特點等多種原因會造成,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有差異,表現(xiàn)出學習的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xiàn)象是切實存在的,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fā)展。3、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高中數學課程分必修和選修。必修課程由5個模塊組成,必修課程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學習的數學內容。選修課程有4個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個模塊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專題組成;每個模塊2學分(36學時),每個專題1學分(18學時),每個專題可組成1個模塊。對于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對未來發(fā)展的愿望進行選擇。4、數學教學活動更加豐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教學的改革已勢在必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讓他們通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使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自學的內容。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
二、體會到新課程的變化:
1、首先,我們要把握新課程的宗旨:讓學生在娛樂中不知不覺掌握教學內容,得到情感體驗與教育,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變被動接受為主體參與,學生變要你學為我要學,教師變傳授者為引導者。在這一宗旨的帶領
下,注重設計,注重方法,注重課堂實效,從而實現(xiàn)“知識技能為基礎目標,過程方法為核心目標,情感、思維和價值觀為最終目標”的三維整合。教學中要抓過程和方法,通過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到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訓練學生思維以及想象力、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永遠要高度重視對學生自信心的樹立和培養(yǎng),培養(yǎng)吃苦耐勞、樂觀向上的精神,為他們人生第一節(jié)作好奠基。
2、教師設計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師生互動,最終解決問題,就是教學主要內容和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具體過程。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是實施新課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這就是轉變觀念。
3、作為教師,我們要徹底轉換角色,變原來的主演為導演,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導課,當然也要講課;變學生原來是觀眾為主演員,是他們在具有樂趣的氣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參與、人人活動,使知識、情感在每個學生的心中流動,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組討論學習就是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好方法。
4、教師要充分地相信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
5、在新課改的實施當中,教師應成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單純的照本宣科的傳授者,教師要成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藝術型的老師,我們要把教育工作當一番事業(yè)來干,不能只當一份工作來做,只有這樣,才能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6、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人人都能想問題、提問題、解決問題,是開啟智慧的金鑰匙。要時刻注意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7、今后,我們還要不斷豐富我們的知識,刷新概念,改變方法,新舊結合,創(chuàng)出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為教育事業(yè)服務。
三、體會到了課改的艱辛我在學習之余,與各地的教師私下也做了交流,深感課程改革前途光明,但眼下困難與阻力也不容忽視。
若要課程改革成功,尚須方方面面的努力。這困難有來自經費方面的--經費嚴重不足或使用不當;有來自教育內部的人人關心的終結評價尚未出臺,廣大教師和家長以及社會各界對最后的評價十分關切;農村教師的素質的提高問題;高中與初中的課程銜接問題,高考的問題;課程標準與教材中的問題;市場上大量充斥的濫編濫印的教輔教材問題;教師的素質水平和對課程改革的認識以及培訓的一些問題幾天的學習緊張而有序,研修使我們了解了課程改革的理念,了解了數學教育的方向,了解了教材的設計思路,了解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施。也體會到了課程改革的艱辛。
四、增加了新的思考我覺得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擔子都不輕
因為進行新課程僅僅有熱情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比較充分的理論準備,必須要有教育觀念的更新。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為了下一代人的數學教育,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都應關注,都應思考,都應行動,都應付出,都應探索。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為了數學教育的美好明天,讓我們共同努力,在新課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園本課程培訓總結篇8
一、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提高
新課程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但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開發(fā)自身潛力,發(fā)揮自己能力的機遇。每一位教師在這場改革中都需要重新認識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改進自己的教學。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老師們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去探索、尋求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我是學英語的,擔任地理教學,在知識水平以及地理的教學經驗方面有很多不足,但通過每周的教研活動以及自已的不斷學習,地理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很多,感覺已經能基本勝任地理教學了。
二、教師是活動的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
因材施教是一項古老的教育教學原則,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個學生,是實施因材施教,進行有效教學的基礎。教師需要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堂和課外活動,關心關注每一個學生,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基本忽略了學生的存在,是學生適應教師的過程。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重在學生怎么學而不是老師怎么教,活動過程要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是否讓學生主動參與了學習的過程,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激發(fā)和調動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例如,在講解地球公轉時,由于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引起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果教師只是憑空講理論,學生聽得云里霧里,總是認為很難很難。我在課前準備了一個簡單的道具,就能讓學生直觀地分析出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用兩根細鉛絲綁成垂直狀態(tài),一根表示晨昏線,另一根用紅線繞起來且可上下移動,表示直射光線。教師演示給學生看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晨昏線的相應移動。讓所有學生隨意拿兩支筆就可做同樣的演示。演示過程中學生就能看出:晨昏線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相應移動,而晨昏線的移動引起全球晝夜長短的變化;同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此輕而易舉就能讓學生領悟地球公轉的意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動手動嘴動腦,全部精力集中于學習中,一次性就能帶動學生掌握重點難點知識,在迎刃而解的基礎上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三、教師與學生的和諧關系
師生關系的和諧,首先在于教師對學生的愛。老師對學生的那份愛是溢于言表的,是沒有對學生的隔閡,也沒有偏愛。這種愛是無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民主、合作的。馬斯洛健康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當滿足了基本需要,一個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現(xiàn)。當學生滿足了師生間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學生才會因此發(fā)展了自尊、自重。當學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在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里,感到自身的價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認,才會輕松地、愉快地投入學習,避免了無謂的爭端、煩惱以及恐懼。
四、團結協(xié)作,培養(yǎng)學生與人相處的能力
“很難想象一個不會與人相處的人在當今的社會將如何生存。”美國商界某知名人士的這一感嘆,無疑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題:必須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會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協(xié)作的合作練習,不僅增長了學生的技能,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潛意識里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促進了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并肩作戰(zhàn),一起完成任務,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從而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讓他們樂于與人交往,善于與人交往。
五、在欣賞中引導學生學習彼此的長處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著以下三層含義:第一,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和牽掛;第二,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我們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段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第三,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yǎng)成。我們不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xiàn)和道德發(fā)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幫助學生建立愛心、同情心、責任感。在新課程“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欣賞可以是組織學生看展覽,也可以是同學的優(yōu)秀作業(yè)的相互觀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欣賞同學的優(yōu)秀作業(yè)更有價值。因為對于初一學生來說,模仿同學更勝于模仿老師。這是因為他們的水平接近,更易于模仿。我們在課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賞,讓他們一起討論、評價,取長補短,這樣很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這種欣賞有的是課前的,也有課后的。我們更多的是在課堂中間組織學生觀摩,因為這樣可以學習到別人的繪制過程和技巧,利于學生及時地對自己的實踐進行調整,從而取百家之長,釀自家特釀。這對拓寬思路以及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是極有意義的。
總之,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fā)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以后的路還長,我的教學經驗還是很不夠的,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水平,我會繼續(xù)探索、繼續(xù)努力。著名教師李鎮(zhèn)西曾經說過,教師“首先是認清自己的教育活動的目標,不是一張張的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不是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夠在未來社會中站住腳跟,開創(chuàng)事業(yè)的人才”,我會以此為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