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對書中內容的理解和思考的總結,是我們與書籍的對話,讀后感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24孝圖的讀后感優(yōu)秀8篇,感謝您的參閱。
24孝圖的讀后感篇1
?二十四孝圖》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魯迅由對反對推行白話人的痛斥想到了自己小時候。由自己小時候看的繪本想起了自己在日本留學時候看到日本的小學生用的圖書,感慨自己小時候和現(xiàn)在的小孩子讀書是如何的枯燥呀。這讓我想起來了霍先生之前在公眾號發(fā)表的幾篇文章,自己以前看霍先生寫的一些游記是非常歡喜和憧憬的,但是最近先生連續(xù)發(fā)好幾篇對于日本教育的“吹捧”的文章還有對中國的一些意見,還記得當時自己還在微信上留言了,對先生所說的進行反駁。后來就對于先生發(fā)的文章開始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了。
今天看到魯迅先生在文章里發(fā)出這樣的感慨,不禁肅然起敬。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大多寫于一九二七年之前。差不多一百年了,中國的學者還是在發(fā)出:中國和日本還是有那么大的差距的感慨。自己的愛國之心自是不用懷疑的,但是兩個跨越近100年的學者都扎起感慨,我真的想自己親身去體驗一下到底差距在哪里?
后來文章中魯迅先生想起小時候一位儒者送給他的一本《二十四孝圖》。魯迅在聽完這本書里所有的故事后,對于想做一個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突然感到一陣的共鳴啊。近幾日回家然后和爸媽聊了一下對于自己以后的規(guī)劃,想法和他們認為的完全背道而馳,心中十分的苦悶。他們想自己畢業(yè)就要回到縣城,按照自己所學的,在那里大致也可以找到一份相對輕松的事情,然后看看能不能考教師資格證或者走走關系考個公務員。對于爸媽的考慮自己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可能因為爸媽自小在家,對于自己,父母的愛從來不覺得奢侈,所以也不會太大的珍惜。畢業(yè)以后一直想著多賺錢然后追隨前輩的腳步。和父母吐露心聲后,他們大為不悅,一直說我太自私,勸我要看清現(xiàn)實。
文章最后,他(魯迅)覺得自己小時候看不懂的問題,長大了知道又開始計較和后怕,覺得自己這樣的想法著實可笑。關于孝這個問題,自己一直也是搖擺不定的,小時候到高中都非常聽爸媽的話,但是到了現(xiàn)在,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很多事情大致要和他們對著干,好像叛逆期延遲了一樣。很多時候都害怕家里突然打來電話講不好的事情,對于爸媽的身體也是非常的擔心。到現(xiàn)在自己也是看不懂孝這個字啊。
24孝圖的讀后感篇2
在假期里我閱讀了《二十四孝》這本書,書里的每個故事都讓我潸然淚下。讀完后,我對“孝”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十四孝》顧名思義,二十四個孝順長輩的故事。其中,有孝感動天的五帝之一舜;不辭辛勞百里負米的仲由;全然不顧生命危險鹿乳奉親的郯子;不畏嚴寒臥冰求鯉的王祥……
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求鯉臥冰的王祥,這樣寒冷的天氣,他究竟是怎么抵御嚴寒的呢?那就是愛!
這些孝順長輩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盡全力實現(xiàn)長輩的愿望,那我想問,長輩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有人說會是享受兒女的一次洗腳過程;有人說會是一次與老伴一起刻骨銘心的旅行;還有人說會是看著一臺嶄新的電視機……而我會說是你與家人永久的陪伴。
剛才,我看了一部簡短的動畫片。一位花甲老奶奶每天朝思暮想,從旭日東升到夕陽西下,只為在有生之年與兒女重逢。瑰麗的太陽冉冉升起,彩霞像縷縷金絲浮游中天。在那熠熠生輝的陽光下,她仿佛看見兒女們帶著孩子回歸家鄉(xiāng)的景象。老奶奶剛要上前迎接,兒女們消失得無影無蹤。明鏡般的月亮懸掛在天空,把銀色的光輝譜寫的大地上。繁星點點,老奶奶望洋興嘆:“忙吧!我等你們?!焙迫珏5男强罩?,突然跳出一顆星星,來到老奶奶身旁,“你還好嗎?”老奶奶凝視著它,“這不是老伴嗎?”老奶奶自言自語,看著這熟悉的面孔,老奶奶感覺有了依靠,開始對它傾訴衷腸。一份份牽掛化成一滴滴淚水,濕潤了奶奶的眼眶,滴進了她的胸膛。那天,老奶奶扛不住了,在人間仍留著對兒女的期盼。
如今,社會人才逐漸增多,被公司調到其他城市、國家工作、深造也是家常便飯。與此同時,中國還正在面臨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因此空巢老人的數(shù)量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那些背井離鄉(xiāng)的人們,你們有沒有想過?錢沒了可以再掙,而父母沒了是不能償還的。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遠在他鄉(xiāng)的兒女們,乘新年來臨之際,回家看看家人,盡一份孝吧!
24孝圖的讀后感篇3
最近看了一本介紹古代子女感恩行孝的書,叫《二十四孝圖》。里面講了很多子女對待父母的事,有幾篇故事讓我很感動。
雖然那些都是古代的事情,現(xiàn)在想來仍然有很大的意義,值得我們去學習?,F(xiàn)在和大家分享一些小故事。百里負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纯次覀儸F(xiàn)在的孩子呢?哪里能有這樣的胸懷,總是先想著自己,不能先考慮到父母,這是教育的缺失,仲由得百里負米為父母的精神是現(xiàn)代孩子最應值得學習的。蘆衣順母: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這是多么寬大的胸懷啊,能向親生母親那樣對待繼母,并且能用自己的言行去改變繼母的`態(tài)度,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啊?,F(xiàn)在的我們呢?即使是自己的親父母都不能原諒他們的小錯誤,都會不停的抱怨父母對待我們不好,這個不行,那個不行,試想我們有沒有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或者以自己的行動去影響改變他們呢?扇枕溫衾: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臥冰求鯉王祥,瑯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后,果然病愈。這兩個故事都是講為了父母而不顧自己的安危,只要父母能夠過的舒服,能夠開心,自己做出點犧牲是沒什么的。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先為父母著想,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回報父母。
希望每個孩子都有感恩的心,能時常為給了我們生命、為我們付出一切的父母想想,我們能為父母做些什么?我們能拿什么回報我們的父母呢?或者只是輕輕地一句“媽媽我愛你”就能使父母感動了。
24孝圖的讀后感篇4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讀了《二十四孝》故事,其中有幾只故事我印象特別深刻。分別是哭竹生筍、臥冰求鯉、棄官尋母……
哭竹生筍講的是在三國的時候,有一個孝子,叫孟宗。從小爸爸就死了,家里十分貧窮,母子倆相依為命。長大后,媽媽年紀老了,體弱多病。不管媽媽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媽媽病了,想吃竹筍燒的菜,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著竹子大哭??蘖税胩欤挥X得全身發(fā)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
臥冰求鯉講的是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小時候失去了媽媽。后來后媽對他不慈愛,時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他壞話。他父親對他也開始不好了。王祥的后媽喜歡吃鯉魚。有一年冬天,天氣很冷,冰凍三尺,王祥為了能得到鯉魚,光身臥在冰上。他渾身凍得通紅,仍在冰上求鯉魚。正在他求的時候,他右邊的冰突然開裂。王祥喜出望外,正準備跳入河中捉魚時,忽從冰縫中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高興極了,就把兩條鯉魚帶回家燒給后媽吃。他的舉動,在十里鄉(xiāng)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讀了這兩只故事,我知道長大了要報答爸爸媽媽的養(yǎng)育之恩,要孝順爸爸媽媽。
24孝圖的讀后感篇5
?二十四孝圖》圖文并茂,非常感人。我發(fā)現(xiàn),百事孝為先,小時候那些孝順的人,長大都有了很大的成就。
二十四孝有:孝感動天、親嘗湯藥、嚙指痛心、百里負米、蘆衣順母、鹿乳奉親、戲彩娛親、賣身葬父、刻木事親、行傭供母、懷橘遺親、為母埋兒、扇枕溫衾、拾蕭異器、涌泉躍鯉、聞雷泣墓、乳姑不怠、臥冰求鯉、恣蚊飽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筍、嘗糞憂心、棄官尋母、滌親溺器。其中,我最喜歡刻木事親,意思是: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見面,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子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雖然這篇文章里木頭人的手指會流血不現(xiàn)實但古代人真的是孝順?,F(xiàn)在有很多人特別是我們這代人一天到晚都是在想自己該怎么樣,自己吃的好不好,玩得好不好,向父母要這要那,達不到要求就發(fā)脾氣,有時對父母和長輩說話、行為很不禮貌。和前人相比我真的對“孝順”二字沒有做好。讀了這本書,我以后一定要孝順父母,尊敬老人,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美德。讓我們從點滴做起吧!
24孝圖的讀后感篇6
放假第三天,按照原計劃我每一天在《朝花夕拾》的這冊散文集中閱讀一篇先生的文章。而這天所讀的便是先生的《二十四孝圖》。
魯迅先生的此篇文章更像是《二十四孝圖》這本古籍的讀后感,而我所寫的則是先生的這篇讀后感的讀后感,這邊讓我感到不少壓力了。
魯迅先生是20、30年代新白話戶外的領袖人物,而這篇文字也正是從白話戶外入手。先給予那個所謂的紳士沖擊,闡明先生對于白話戶外的立常為了加強說服力,先生便以而是讀過的《二十四孝圖》入手,揭開封建衛(wèi)道士羊皮下的真狼面目。
為了讀懂先生的這篇文章,我還將《二十四孝圖》的原文找出,加以比較閱讀,讓自己能夠更好地明白先生的這篇文章?!袄先R娛親”,“郭巨埋兒”,“臥冰求鯉”,這些文章都是傳揚封建禮教中的“孝”的膾炙人口的文章。
文中表達的'這些“孝”不少都是愚孝,違背了人性的孝道,甚至是為了人頌之為“孝”而“孝”,封建時代也講求“禮儀孝悌”,但這些所謂的“孝”實在是無法用當下的孝道觀念去衡量的。郭巨可謂至孝,家里貧困,孝母之心值得稱贊,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實在違背了人本觀念??此拼笮?,其實是殘忍。這樣的故事在書中隨便翻翻舉目全是!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翱棠臼掠H”、“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臥冰求鯉”、“哭竹生筍”這樣一種封建的吃人的禮教,實在讓人感到可悲!
封建時代的信仰與理念并非都是要繼承或拋棄的。但是孝乃百善之首,如何正確地進行明白才是最正確的'。作為有五千年禮貌歷史的中國,理當傳承發(fā)揚!但這樣的愚孝是可悲的,而捍衛(wèi)這些的披著羊皮的衛(wèi)道士們更是可恥的!
24孝圖的讀后感篇7
孝,即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特別強調的一種,《*規(guī)》中,對待長輩的態(tài)度無疑寫的清清楚楚,“孝”這一概念,早應該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中成為不可磨滅的一條了,從“烏鴉反哺,羊羔跪乳”這婦孺皆知的故事中體現(xiàn)出來了。
文中說,當作者看過二十四孝后,看到做個孝子如此之難,原先做個孝子的計劃便徹底放棄了,其實我覺的,做孝子不一定非要將事例硬安到自己頭上,那樣多生硬來著,只要打心眼里替母親著想,替父親著想,不讓他們?yōu)樽约翰傩?,在家務上替他們分擔一些,也是一種孝,雖不如事例上那么感天動地,但至少也是一種平平凡凡的孝呀!
硬把事例往自己頭上安,是行不通的,畢竟時代在變,你說有一天你父母想吃鯉魚,你說:“好,我要做一個孝子,臥冰求鯉去!”行的通嗎?現(xiàn)在冬天沒有古代冷,湖面上通常才結一層薄冰,恐怕人才站上去還沒來得及臥下呢,冰就碎了,當時別說父母吃不到鯉魚,恐怕也會嚇的趕緊跑到湖邊來救人,再說,現(xiàn)在市場上明明有鯉魚賣,干嗎要那么費勁去求鯉魚呢?
其實,這些事例所要表明的,是“孝”的精神,“孝”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種精神,平平凡凡的“孝”反而更加的溫馨,向一縷淡淡的香氣迷漫在家庭之中,使每個人都感到淡淡的幸福。
不用那么驚天動地,平平凡凡的“孝”,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更加的溫馨、幸福。
24孝圖的讀后感篇8
我在網上看了一篇叫《二十四孝》的文章,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讓我深受感動。其中,有一則是“臥冰求鯉”,這則小故事在令我感動的同時也讓我受益匪淺。
這則小故事講的是古代一位叫王祥的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但是,當父母生病時,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馬上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的母親使他失去父愛,王祥都能在父母生病時,衣不解帶地侍候,還在冬天用自己的體溫來把冰融化,捉鯉魚給繼母吃。真是令我感動極了。
古代的人們如此孝順。正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在構造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傳統(tǒng)美德,但是,事實好像有點不盡人意,歷史寶貴財富并沒有得到部分現(xiàn)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yǎng)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他們認為只有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卻不體諒,不理解父母對自己所付出的辛勞,更不用提要他們孝敬父母了。他們可否想過母親十月懷胎的'痛苦和父母親把他們從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人們的唾罵和拋棄。
父母給我們的愛是無私的,父母默默地為我們操勞。如果你夠細心,就會發(fā)現(xiàn)父母臉上多了一條條皺紋,頭上多了一絲絲銀發(fā)。父母在我們的成長路上精心的養(yǎng)育并教育我們,卻不求回報,父母對我們的愛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所以,我們現(xiàn)在要好好孝敬父母,哪怕是幫媽媽做做家務,給爸爸捶捶背,把好吃的留給父母吃,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此外,我們更要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長大以后好好報答父母,好好孝敬父母!
“孝敬”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就像這則故事中的王祥那樣,我一定好好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