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學期教學工作前,相信教師一定都有事先準備一份教案,教案在撰寫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邏輯思路清晰,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高三數(shù)學教案參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高三數(shù)學教案篇1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位于數(shù)學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jié)-----集合的第一課時,主要學習集合的基本概念與表示方法,在高中數(shù)學中,這些知識與其他內容有著密切聯(lián)系,它們是學習、掌握和使用數(shù)學語言的基礎。例如,下一章講函數(shù)的概念與性質,;在代數(shù)中用到的有數(shù)集、解集等;在幾何中用到的有點集,都離不開集合。至于邏輯,可以說,從開始學習數(shù)學就離不開對邏輯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基本的邏輯知識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也是認識問題、研究問題不可缺少的工具。這些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學習本章的意義,也是本章學習的基礎。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通過實例了解集合的含義;
②知道常用數(shù)集及其專用記號;
③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
④會用集合語言表示有關數(shù)學對象。
⑤能選擇自然語言、集合語言(列舉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體問題,感受集合語言的意義和作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通過實例抽象概括集合的共同特征,從而引出集合的概念是本節(jié)課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教學時不僅要關注集合的基本知識的學習,同時還要關注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
②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理解掌握概念的能力,訓練學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數(shù)學的特有文化——簡潔精煉,體會從感性到理性的思維過程。
3、教學重難點
重點:集合的基本概念與表示方法。
難點:運用集合的三種常用表示方法正確表示一些簡單的集合
4、教學方法:實例歸納、學生的自主探究、主動參與與教師的引導相結合,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5、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主要是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集合知識的直觀理解。
6、教學思路:創(chuàng)設情境,從具體實例引入新課
師生共同分析實例,得出集合含義,明確有關規(guī)定
師生共同分析例子,學習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及記號
自主學習常用數(shù)集及其記號
自主學習集合的兩種表示方法
課堂練習,小結與課后作業(yè)
高三數(shù)學教案篇2
高中數(shù)學命題教案
命題及其關系
1.1.1命題及其關系
一、課前小練:閱讀下列語句,你能判斷它們的真假嗎?
(1)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2)3 ;
(3)3 嗎?
(4)8是24的約數(shù);
(5)兩條直線相交,有且只有一個交點;
(6)他是個高個子.
二、新課內容:
1.命題的概念:
①命題:可以判斷真假的陳述句叫做命題(proposition).
上述6個語句中,哪些是命題.
②真命題:判斷為真的語句叫做真命題(true proposition);
假命題:判斷為假的語句叫做假命題(false proposition).
上述5個命題中,哪些為真命題?哪些為假命題?
③例1:判斷下列語句中哪些是命題?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數(shù) 是素數(shù),則 是奇數(shù);
(3)2小于或等于2;
(4)對數(shù)函數(shù)是增函數(shù)嗎?
(5) ;
(6)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學生自練 個別回答 教師點評)
④探究:學生自我舉出一些命題,并判斷它們的真假.
2. 將一個命題改寫成“若 ,則 ”的形式:
三、練習:教材 p4 1、2、3
四、作業(yè):
1、教材p8第1題
2、作業(yè)本1-10
五、課后反思
命題教案
課題1.1.1命題及其關系(一)課型新授課
目標
1)知識方法目標
了解命題的概念,
2)能力目標
會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假,并會將一個命題改寫成“若 ,則 ”的形式.
重點
難點
1)重點:命題的改寫
2)難點:命題概念的理解,命題的條件與結論區(qū)分
教法與學法
教法:
教學過程備注
1.課題引入
(創(chuàng)設情景)
閱讀下列語句,你能判斷它們的真假嗎?
(1)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2)3 ;
(3)3 嗎?
(4)8是24的約數(shù);
(5)兩條直線相交,有且只有一個交點;
(6)他是個高個子.
2.問題探究
1)難點突破
2)探究方式
3)探究步驟
4)高潮設計
1.命題的概念:
①命題:可以判斷真假的陳述句叫做命題(proposition).
上述6個語句中,(1)(2)(4)(5)(6)是命題.
②真命題:判斷為真的語句叫做真命題(true proposition);
假命題:判斷為假的語句叫做假命題(false proposition).
上述5個命題中,(2)是假命題,其它4個都是真命題.
③例1:判斷下列語句中哪些是命題?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數(shù) 是素數(shù),則 是奇數(shù);
(3)2小于或等于2;
(4)對數(shù)函數(shù)是增函數(shù)嗎?
(5) ;
(6)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學生自練 個別回答 教師點評)
④探究:學生自我舉出一些命題,并判斷它們的真假.
2. 將一個命題改寫成“若 ,則 ”的形式:
①例1中的(2)就是一個“若 ,則 ”的命題形式,我們把其中的 叫做命題的'條件, 叫做命題的結論.
②試將例1中的命題(6)改寫成“若 ,則 ”的形式.
③例2:將下列命題改寫成“若 ,則 ”的形式.
(1)兩條直線相交有且只有一個交點;
(2)對頂角相等;
(3)全等的兩個三角形面積也相等.
(學生自練 個別回答 教師點評)
3. 小結:命題概念的理解,會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假,并會將命題改寫“若 ,則 ”的形式.
引導學生歸納出命題的概念,強調判斷一個語句是不是命題的兩個關鍵點:是否符合“是陳述句”和“可以判斷真假”。
通過例子引導學生辨別命題,區(qū)分命題的條件和結論。改寫為“若 ,則 ”的形式,為后續(xù)的學習打好基礎。
3.練習提高1. 練習:教材 p4 1、2、3
師生互動
4.作業(yè)設計
作業(yè):
1、教材p8第1題
2、作業(yè)本1-10
5.課后反思
高三數(shù)學教案篇3
數(shù)學教案-直線
教學設計示例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了解直線的概念.
2.掌握直線的表示方法,直線的公理和相交直線的概念.
3.使學生熟悉簡單的幾何語句,并能畫出正確的圖形表示幾何語句.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一些幾何語句(如:某點在直線上,即直線“經(jīng)過”這點;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有且只有”的雙重含義,即存在性和惟一性)的教學,訓練學生準確地使用幾何語言,并能畫出正確的幾何圖形.學生通過“說”與“畫”的嘗試實踐,體驗領悟到“言”與“圖”的辯證統(tǒng)一.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膶W習作風、嚴密的思考方法及邏輯思維能力,這也是學習好數(shù)學必備的基本素質.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直線公理的講解,舉出實例說明它的應用.使學生體驗到從實踐到理論,在理論指導下再進行實踐的認識過程,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形成其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想方法,激勵學生要勤于動腦、敢于實踐.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對模型的觀察,使學生體會物體的對稱美,通過學生自己動手畫直線體會直線美,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幾何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并嘗試指導與閱讀相結合.
2.學生學法:自主式學習方法(學生自己閱讀書本知識,總結學習成果)和小組討論式學習方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直線的表示方法,直線的公理及相交線.
(二)難點
兩直線相交為什么只有一個交點的理解,直線公理的理解.
(三)疑點
兩直線相交為什么只有一個交點?
(四)解決辦法
通過實驗法解決直線公理的理解;通過逆向思維解決兩直線相交為什么只有一個交點的疑點.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或電腦、自制膠片(軟盤)、三角板、木條、鐵釘.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通過知識點教學,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直線及其性質,通過畫圖及對幾何語言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圖形結合的數(shù)學思維方式.
(二)整體感知
以情境教學為主,教師引導和指導,學生積極參與,逐步領悟,教師概括總結和學生自我學習評價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充分體現(xiàn)以學為主的原則.
(三)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
問題:投影儀顯示本章開始的正十二面體的模型,學生觀察這一復雜圖形中有哪些是我們認識的簡單圖形?(學生會很快找出線段和角.)
演示:投影從正十二面體的模型中分離出某一部分,即線段、角.
引出課題:要掌握比較復雜的圖形知識,需要從較簡單的圖形學起.本章我們就學習最簡單的圖形知識,即線段和角的知識,也就是我們從復雜圖形中分離出來的兩個圖形.在這個基礎上,以后我們再學習相交線、三角形、四邊形等等.
?板書】第一章 線段 角 一、直線 射線 線段 1.1直線
探究新知
1.直線的概念
師:對于直線,我們并不陌生,小學就已經(jīng)認識了它,你能否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說出幾種日常生活中“直線”形象的例子嗎?
?教法說明】學生有小學的基礎,會很快說出一些實際例子,如:黑板邊緣、書本邊緣、拉直的線、筆直的公路等等.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像力.
演示:學生發(fā)言的同時,教師利用電腦顯示一些實例,如:黑板、書本、筆直公路等等.然后變換抽象成一直線.
師:我們在代數(shù)中,常用一條特殊的直線,你知道嗎?
(學生會回想起數(shù)軸的概念,規(guī)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
師小結:同學們回答得都很好,幾何中的“直線”是向兩方無限延伸的,我們可以用直尺畫直線,但畫出的只是直線的一部分.
2.直線的表示方法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課本第9頁第四自然段,總結直線的表示方法.
?教法說明】對于直線的表示方法很簡單,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學生也會理解.但記憶不一定深,這種采取讓學生自己閱讀的方法,一是培養(yǎng)學生看書的習慣;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愛看書且會看書.自己學到的知識要比教師直接告訴的記憶深刻得多.
由學生小結,得出直線的兩種表示方法:
(1)用直線上的兩個大寫字母表示.如圖:記作直線 .
(2)用一個小寫字母表示.如圖:記作直線 .
?教法說明】用字母表示圖形,小學沒有介紹,現(xiàn)在學生初步接觸,所以教師這里要補充說明點的表示方法.同時指出:以后學習中,常用字母表示幾何圖形,便于說明與研究.
3.點和直線的位置
找一個學生在黑板上畫一直線,另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找一點.然后,引導全體學生討論:平面上一條直線和一個點會有幾種位置關系呢?
師生共同總結:
(1) 點在直線上,如圖,敘述方法:點 在直線 上,或直線 經(jīng)過點 .
(2) 點在直線外,如圖,敘述方法:點 在直線 外,或直線 不經(jīng)過點 .
?教法說明】在點和直線的位置關系中,要注意幾何語言的訓練.點在直線上和點在直線外,各有兩種不同的敘述方法,要反復練習,以培養(yǎng)他們幾何語言的表達能力.
4.直線的公理
實驗嘗試:用一個鐵釘把木條釘在小黑板上,讓學生轉動木條,并觀察現(xiàn)象.教師在木條上加上一個釘子,再讓學生轉動,并觀察現(xiàn)象.
提出問題:以上實驗你認為說明了什么道理?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討論,相互糾正或補充.
師小結:經(jīng)過一點有無數(shù)條直線,經(jīng)過兩點有一條直線,并且只有一條直線.同時板書公理內容.
[板書]公理:經(jīng)過兩點有一條直線,并且只有一條直線.簡言之,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體驗證實:教師小結后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分別經(jīng)過一點和兩點畫直線.
?教法說明】(1)學生通過實驗,對直線公理有認識,但欲言之而不能,或雖能表達出意思但不嚴密.此時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一定要強調幾何語言的嚴密性和準確性.向學生們講清“有且只有”的兩層含義.第一個“有”說明的是存在性,過兩點有直線存在.“只有”說明的是惟一性,經(jīng)過兩點的直線不會多,只有一條.如果把直線公理說成是:“經(jīng)過兩點有一條直線”就是錯誤的.了.(2)公理得出后,讓學生再次動手驗證,使學生體會到公理的科學性,培養(yǎng)學生對待事物的科學態(tài)度,也便于學生對公理的記憶.(3)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實驗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通過學生間的相互討論、教師補充等手段,使學生了解直線公理的應用,如:木匠怎樣在木料上畫線;植樹時怎樣能使樹坑排列整齊等等
?教法說明】通過公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舉例,使學生明白科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道理.只有現(xiàn)在好好學習,積累本領,長大后才能更好地報效祖國.并體會從實踐到理論,再回到實踐的認識過程.
5.相交線
師:根據(jù)直線公理,過兩點有幾條直線?
(學生會答出:有且只有一條.)
師:反過來,兩條不同的直線可能同時經(jīng)過兩個點嗎?
(學生容易答出:不能)
師:兩條不同的直線不可能同時過兩個點,也就是說,兩條不同的直線不能有兩個公共點,當然,也不能有更多的公共點.因此,我們得出一個新概念;
[板書]如果兩條直線有一個交點,我們叫這兩條直線相交.這個公共點叫做它們的交點,這兩條直線叫相交直線.
如圖,直線 和直線 相交于點 ,點 是直線 和直線 的交點.
?教法說明】兩直線相交為什么只有一個交點,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從 公理入手提出問題,再反過來考慮,這種逆向思維的方法使學生易于理解,突破難點,問題得以解決.
反饋練習
(出示投影1)
1.問答題
(1)經(jīng)過一點能否畫直線?能畫幾條?
(2)經(jīng)過兩點能否畫直線?能畫幾條?
(3)只用直線上的一個點來表示直線是否可以?用直線上的兩個點表示直線呢?
2.讀出下列語句,并按照這些語句畫圖
(1)直線 經(jīng)過點 .
(2)點 在直線 外.
(3)經(jīng)過 點的三條直線.
(4)直線 與 相交于點 .
(5)直線 經(jīng)過 、 、 三點,點 在點 與點 之間.
(6) 是直線 外一點,過 點有一直線 與直線 相交于點 .
?教法說明】問答題的目的是進一步理解鞏固直線公理,作圖的目的是訓練學生的 “言”與“圖”的轉化能力.
(四)總結、擴展
以提問的形式,歸納出以下知識點:
八、布置作業(yè)
預習下節(jié)內容
補充:按照下面的圖形說出幾何語句.
(1) (2)
(3) (4)
(5)
附答案
補充:(1)直線 過 ( 點在直線 上).
(2)點 在直線 外(直線 不過 點).
(3)直線 、 相交于點 .
(4)直線 過 、 、 三點.
(5)直線 、 、 、都過點 .
思考題:課本第16頁b組的第2題.
高三數(shù)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結合已學過的數(shù)學實例和生活中的實例,體會演繹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繹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運用它們進行一些簡單推理。
教學重點:
掌握演繹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運用它們進行一些簡單推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二、引入新課
1.假言推理
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判斷為前提的演繹推理。假言推理分為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兩種。
(1)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基本原則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前件,結論就肯定大前提的后件;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后件,結論就否定大前提的前件。
(2)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基本原則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后件,結論就要肯定大前提的前件;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前件,結論就要否定大前提的后件。
2.三段論
三段論是指由兩個簡單判斷作前提和一個簡單判斷作結論組成的演繹推理。三段論中三個簡單判斷只包含三個不同的概念,每個概念都重復出現(xiàn)一次。這三個概念都有專門名稱:結論中的賓詞叫“大詞”,結論中的主詞叫“小詞”,結論不出現(xiàn)的那個概念叫“中詞”,在兩個前提中,包含大詞的叫“大前提”,包含小詞的叫“小前提”。
3.關系推理指前提中至少有一個是關系判斷的推理,它是根據(jù)關系的邏輯性質進行推演的??煞譃榧冴P系推理和混合關系推理。純關系推理就是前提和結論都是關系判斷的推理,包括對稱性關系推理、反對稱性關系推理、傳遞性關系推理和反傳遞性關系推理。
(1)對稱性關系推理是根據(jù)關系的對稱性進行的推理。
(2)反對稱性關系推理是根據(jù)關系的反對稱性進行的推理。
(3)傳遞性關系推理是根據(jù)關系的傳遞性進行的推理。
(4)反傳遞性關系推理是根據(jù)關系的反傳遞性進行的推理。
4.完全歸納推理是這樣一種歸納推理:根據(jù)對某類事物的全部個別對象的考察,已知它們都具有某種性質,由此得出結論說:該類事物都具有某種性質。
完全歸納推理的基本特點在于:前提中所考察的個別對象,必須是該類事物的全部個別對象。否則,只要其中有一個個別對象沒有考察,這樣的歸納推理就不能稱做完全歸納推理。完全歸納推理的結論所斷定的范圍,并未超出前提所斷定的范圍。所以,結論是由前提必然得出的。應用完全歸納推理,只要遵循以下兩點,那末結論就必然是真實的:(1)對于個別對象的斷定都是真實的;(2)被斷定的個別對象是該類的全部個別對象。
高三數(shù)學教案篇5
一.說教材
地位及重要性
函數(shù)的單調性一節(jié)屬高中數(shù)學第一冊(上)的必修內容,在高考的重要考查范圍之內。函數(shù)的單調性是函數(shù)的一個重要性質,也是在研究函數(shù)時經(jīng)常要注意的一個性質,并且在比較幾個數(shù)的大小、對函數(shù)的定性分析以及與其他知識的綜合應用上都有廣泛的應用。通過對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既可以讓學生掌握函數(shù)單調性的概念和證明函數(shù)單調性的步驟,又可加深對函數(shù)的本質認識。也為今后研究具體函數(shù)的性質作了充分準備,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學目標
(1)了解能用文字語言和符號語言正確表述增函數(shù)、減函數(shù)、單調性、單調區(qū)間的概念;
(2)了解能用圖形語言正確表述具有單調性的函數(shù)的圖象特征;
(3)明確掌握利用函數(shù)單調性定義證明函數(shù)單調性的方法與步驟;并能用定義證明某些簡單函數(shù)的單調性;
(4)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用運動變化、數(shù)形結合、分類討論的方法去分析和處理問題,以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同時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的藝術美,養(yǎng)成用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對函數(shù)單調性的有關概念的本質理解。
難點是利用函數(shù)單調性的概念證明或判斷具體函數(shù)的單調性。
二.說教法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嘗試運用“問題解決”與“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模式。力圖通過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以達到對知識的“發(fā)現(xiàn)”與接受,進而完成對知識的內化,使書本知識成為自己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三.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置問題情景讓學生想辦法解決;通過教師的啟發(fā)點撥,學生的不斷探索,最終把解決問題的核心歸結到判斷函數(shù)的單調性。然后通過對函數(shù)單調性的概念的學習理解,最終把問題解決。整個過程學生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探索嘗試的動態(tài)活動之中;同時讓學生體驗到了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以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研究問題的習慣。
四.說過程
通過設置問題情景、課堂導入、新課講授及終結階段的教學中,我力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以點撥、啟發(fā)、引導為教師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