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6~10認識教案6篇

時間:2024-12-23 作者:Brave 備課教案

教師的探索精神是制定出優(yōu)秀教案的重要保障,大家在寫教案時,通常會使用模板,但應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小學數(shù)學6~10認識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小學數(shù)學6~10認識教案6篇

小學數(shù)學6~10認識教案篇1

設(shè)計說明

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和集合問題的特點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本節(jié)復習課在教學設(shè)計上主要關(guān)注了以下兩個方面:

1.通過“分數(shù)墻”活動,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課件出示“分數(shù)墻”后,不急于出示問題,先讓學生自己觀察交流,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此基礎(chǔ)上,結(jié)合有關(guān)分數(shù)的練習題,幫助學生回顧和整理分數(shù)的知識體系,加深學生對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

2.設(shè)計有針對性的練習,加深學生對集合問題的理解。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設(shè)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借助“維恩圖”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集合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分數(shù)知識

1.課件出示教材110頁“分數(shù)墻”,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組內(nèi)交流,看一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學生在“分數(shù)墻”中找到9個分子是1的分數(shù)。

①引導學生說一說這些分數(shù)表示的意義。

②把它們從小到大排列起來,并說一說怎樣比較這些分數(shù)的大小。

(2)學生觀察后發(fā)現(xiàn):分母是幾,1里面就有幾個幾分之一。

①讓學生舉例說明“分母是幾,1里面就有幾個幾分之一”。

②引導學生找一找:哪幾個分數(shù)相加的和等于1?

(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并匯報)

(3)引導學生提出其他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可以是分數(shù)大小的比較;也可以是簡單的分數(shù)加、減法問題)

2.綜合復習分數(shù)的知識。

(1)結(jié)合練習題復習分數(shù)的意義、讀寫法及各部分名稱。

①課件出示練習題。

把一個蘋果平均切成六塊,每塊是這個蘋果的`()分之(),寫作()。

六分之五寫作();讀作()。

把一個圓平均分成8份,一份是它的,4份是4個,也就是。

在中,()是分母,()是分子,它表示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

②讓學生獨立完成。

③強調(diào):用分數(shù)表示的前提是“平均分”,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了幾份,分母就是幾,要表示這樣的幾份,分子就是幾。

(2)復習分數(shù)的大小比較。

①課件出示:在○里填上“>”或“<”。

○○

○○

○1○

②復習分子是1的分數(shù)比較大小的方法。(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shù),分母大的分數(shù)反而?。?/p>

③復習同分母分數(shù)比較大小的方法。(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shù)比較大)

④總結(jié):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相同看分子。

(3)復習簡單的分數(shù)加、減法。

①課件出示教材112頁10題。

②復習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a.同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b.1減幾分之幾的計算方法:先把1寫成與減數(shù)分母相同的分數(shù),再計算)

③讓學生獨立計算。

④結(jié)合學生在計算中出現(xiàn)的問題,說說計算分數(shù)加、減法應注意的問題。

設(shè)計意圖:從“分數(shù)墻”活動入手,先讓學生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加深認識。然后把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nèi)容進行從頭到尾的梳理,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復習集合問題

1.課件出示:三(1)班有20名同學參加競賽,其中參加數(shù)學競賽的有15名同學,參加語文競賽的有13名同學。既參加數(shù)學競賽又參加語文競賽的有多少名同學?只參加數(shù)學競賽的有多少名同學?只參加語文競賽的有多少名同學?

(1)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2)尋求解題方法。

(3)列式解答。

2.課件出示:三(2)班同學參加運動會,其中參加跑步比賽的有32人,參加跳遠比賽的有18人,兩項比賽都參加的有12人,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比賽?

(1)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2)尋求解題方法。

(3)列式解答。

3.結(jié)合練習題總結(jié)集合問題的解題方法。

(1)只參加a活動的人數(shù)+只參加b活動的人數(shù)+兩項活動都參加的人數(shù)=參加活動的總?cè)藬?shù)

(2)參加a活動的人數(shù)+參加b活動的人數(shù)-兩項活動都參加的人數(shù)=參加活動的總?cè)藬?shù)

設(shè)計意圖: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引導學生思考,糾正經(jīng)驗偏差,感受集合思想,并會用集合思想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拓展訓練

1.判斷。

(1)分子和分母(0除外)相同的分數(shù)等于1。()

(2)把一個蛋糕分成8份,其中的兩份是這個蛋糕的。()

(3)因為4<5,所以<。()

(4)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分的份數(shù)越多,每份就越少。()

(5)1-<,()里可以填3。()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說一說錯的錯在哪里,怎樣改正)

小學數(shù)學6~10認識教案篇2

教學內(nèi)容:認識圖形(一)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 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和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弄清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4、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問: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3)揭示概念。教師拿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并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在小組內(nèi)交流。

2)匯報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投影出示“鞋盒”,引導學生說出它的形狀是長方體,然后抽象出長方體圖形。用同樣方法出示“魔方”、“茶葉桶”、“足球”等實物圖,抽象出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 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 讓學生閉上眼睛按教師的要求摸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摸教師給出的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讓學生辨認。

3、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圓柱、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做“做一做”l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fā)現(xiàn)圓柱會滾動。

2)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搭一搭。通過搭,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滾動;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較穩(wěn)固。

2.游戲:“看誰摸得準”。

1) 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看誰摸得準(做一做2)。

2)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

3)數(shù)圖形。(練習五2)問:這只小動物是由什么圖形拼成的?各用了幾個?

五、小結(jié)。

小學數(shù)學6~10認識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生活情景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會用多種方法來比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的過程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能力。

3、在創(chuàng)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制作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

教學難點: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guān),探索多種角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棒、兩根硬紙條、圓形的手工紙、一根毛線

主要教學理念及選用的教學方法:

操作與思維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維是關(guān)鍵。在本節(jié)課中通過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動,促進學生思考,鼓勵學生交流。在活動時教師大膽放手,采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在探究知識的同時,既加深學生對角的認識,又豐富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學生通過有趣的探究活動,品嘗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成功和喜悅,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隨之增強了。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1、故事導入

談話: 在數(shù)學王國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圖形娃娃,他們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可開心啦!其中就數(shù)角娃娃最調(diào)皮了,這不,在圖形娃娃們玩捉迷藏游戲的時候,角娃娃躲到了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物體上來了,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2、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找角娃娃,并與角交朋友,好嗎?

[教學設(shè)想:這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shè)了學生喜愛的故事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學習,同時幫助學生找到生活與新知的鏈結(jié)點,即圖形中都藏著角。]

二、操作時間感知,自主建構(gòu)

1、抽象角,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 從實物中感知角

(出示多媒體畫面)調(diào)皮的角娃娃就藏在這些物體中,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比比,誰的眼睛最亮。

誰來說說,你從哪里找到了角?引導學生在物體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

(2)抽象角

老師也從這些物體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們畫了下來。指出:象這樣的圖形都是角。

[教學設(shè)想: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在實物上找角,在學生直觀認識的基礎(chǔ)上,抽象出角的圖形]

2、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

(1)請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覺?(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兩條線,有什么感覺?(直直的)

(2)那你知道這個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線叫什么嗎?它們就藏在數(shù)學書的第68頁里面,趕快去找一找吧。

(3)小結(jié):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教學設(shè)想: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從觀察實物到抽象出角、認識角的各部分,這個環(huán)節(jié)從直觀形象到抽象,幫助學生在厚實的感性經(jīng)驗的支撐下深刻的建立起角的表象,切合兒童思維特點,同時蘊含了數(shù)學從生活中來的大數(shù)學觀。]

(4)你能指出這幾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3、判斷比較,深化表象

談話:聽說我們在認識角,課堂上來了一些小客人,都爭著說自己是角,誰能來判斷一下。

(1)你能指出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嗎?

(2)角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找一找,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有角?

[教學設(shè)想:在抽象出角的圖形后引導學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過程中豐富對角的表象的積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 嘗試操作,實踐體驗

談話:角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想不想親手做個角呢?趕快動手試一試吧!

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兩根小棒、兩根硬紙條、一段毛線、一張圓形的紙),請你們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或者身邊的物體創(chuàng)造一個角,比一比哪一組想出的方法的多。(小組合作,教師巡視)(2)成果展示以小組為單位,誰來介紹一下你做的角?(將所做的角用實物投影展示出來。

(3)感知角有大小

師:小朋友們都有一雙巧巧手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角,老師也做了一個角,老師的這個角還會變呢?你能使這個角變大些或者變小些嗎?(同桌用自己做的角互相演示一下)怎樣使角變大些?變小些?

(4)從這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要使角變大些,只要怎樣?要使角變小些,只要怎樣?因此,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guān)系?

[教學設(shè)想:聽過了,便忘記了,看過了,便記住了,做過了,真正掌握了,通過親自操作,學生獲得了自己去探索數(shù)學的體驗,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意識。以小組為單位做角、展示角,讓學生參與了合作與交流的活動,在交流中學生認識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初步體驗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5、比較角的大小

問:現(xiàn)在你能比較角的大小了嗎?

(1) 直接比較,引導觀察

這里有四個鐘面,時針和分針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

(2)自主探究,誘發(fā)思考

問:剩下的這兩個角誰大呢?你能想辦法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

(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討論。

(4)你知道還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較出角的大小嗎?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學設(shè)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充分合作,互相取長補短。學生上臺交流自己的辦法,不僅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而且教師和同學的肯定,使自身獲得了成功的體驗,關(guān)注了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三、 綜合應用, 鞏固深化

師:角娃娃真調(diào)皮,現(xiàn)在它有躲到小朋友的課本里去了,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1、想想做做3題

(1)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引導思考,根據(jù)你看到的圖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能根據(jù)自己的發(fā)現(xiàn)推想出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嗎?

2、 想想做做2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3、 出示智多星,你知道這顆星星上有幾個角嗎?

四、 課堂總結(jié),拓展延伸

1、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 看到小朋友這么聰明,角朋友非常高興,要送給大家一把金剪子,請你回家試著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剪掉一個角,看還剩幾個角,比一比,誰的剪法多,好嗎?

[設(shè)計意圖]

1、注意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學開始,用低年級兒童感興趣的故事情境導入新課,把問題隱藏在情境中,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了知識,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使整個課堂也充滿了活力。

2、注重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經(jīng)歷探究的過程。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注意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活動經(jīng)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和探究過程。首先,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自主探索的空間,學生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在各種感官協(xié)調(diào)合作下初步認識角。其次,注重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分組合作討論,全班展示交流,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既保護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對角的認識。

小學數(shù)學6~10認識教案篇4

教學內(nèi)容:

人教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3840頁: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與實際操作中,感知角的基本特征。

2、利用角的特征來發(fā)現(xiàn)角,畫角,創(chuàng)造角。

3、在小組合作中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培養(yǎng)口頭表達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上課前,將學生按作為分成5個小組,師在黑板右邊寫著:星級小組,及1、2、3、4、5字樣。接著說明星級小組評比方法。

上課

師(拿出一個五角星):同學們,喜歡這個嗎?

生:喜歡。

師:怎樣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五角星呢?

生:上課好,聽得認真的

生:舉手積極

師:為什么叫五角星呢?

生:因為它有五個角。

師:誰上來找找?

生上臺指五角星的五個角(點了一下角尖)。

師:老師有個小小的問題要補充,剛才這個同學指得太快了,只指了個頭,應該還有什么?

生:邊,2條邊。

師:誰再來指?

生上臺指(這次是將整個角捏?。?/p>

師:看老師怎么指。(指點、邊)大家一起跟老師指。同桌2人互相指。

生拿起桌上的五角星互相指角。

師:張老師看大家指得都很好,每個小組加一個五角星,現(xiàn)在你們是幾星級了?

生:一星級。

師:下面我們繼續(xù)學習,拿出三角板,看看上面有幾個角?互相指一指。(后補充:看誰指得好)

師(指名一學生拿三角板上):大家看好了,看他指的是否和大家一樣?

生指。

師:同意的給他鼓鼓掌。

再指名一學生上臺指。

師:找一個你自己最喜歡的角,輕輕壓它的頭,有什么感覺?

生1:癢癢的。

生2:有點痛。

生3:尖尖的。(板書:尖尖的)

師:再壓壓邊,有什么感覺?

生1:滑。

生2:溫柔。(課堂上出現(xiàn)一陣笑聲)

生3:舒服。

師:為什么會舒服?

生:平平的。

生:直直的。(板書:直直的)

師:請大家在自己的身邊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

生1:桌子上的角。

師:請指出。

生上臺指桌面上的4個角。

師:對,這張長長的桌子有4個角。

生2:這個鉛筆盒上有角。

師(舉鉛筆盒):大家看看,這個頭是(生:圓圓的),所以(不是角)。

生3:書(用手指)。

師:書本有4個角。

生4:門。

師:上來指一指。

生指教室門上的角(4個)。

師:大家找的很好,老師這兒有幾張圖,看誰能找出角,把它指出來。(課件出示剪刀圖)

生1指剪刀頭。

師:同意嗎?(生不同意)誰來說說不同意的理由。

生:有一條邊是彎彎的,不能算。

師:回答的很好,給第二小組加一個五角星。

生2:指剪刀把上突出的部分。

師:這個是角嗎?

生:不是。

師:到底這個角藏在哪里呢?再仔細找找。

生3:指剪刀張開部分。(課件顯示找正確了)

師:大家一起來做運動,描一描角。這個角找得好辛苦呀!下面來看這個(顯示插一根吸管的可樂罐)。

生指吸管上的角。

師:你也找對了嗎?對的`給自己鼓勵一下。

師:看看鐘面上的。出示第三幅圖:一個鐘面。

生指分針和時針的夾角。

師:很好,我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三個角?,F(xiàn)在我們把這些角的外衣脫掉,來仔細看看。(課件顯示3個角)

師指第一個角:這個點叫什么?

生:起點。

生:頂點。

生:點。

師:(板書頂點)這兩條呢?

生:邊。(師板書:邊)

師:請同學們指這個角(第二個角)的頂點和2條邊。

生指。

師指第三個角:看你指的是否和大家一樣。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是不是角,是的請露出你的笑臉,不是的用哭臉表示。

逐個判斷:1、兩條邊沒連上的(離得較遠);

2、正確的;

3、一邊是曲線的。

師:為什么不是?

生:因為有一條邊是圓圓的。

4、兩條邊沒連上的(離得較近);

師:為什么不是?

生:兩條邊沒有連住。

師:沒有頂點了。

5、正確的。(要求學生指出頂點和邊)

師:剛才大家表現(xiàn)得很好,每個小組再加一個五角星?,F(xiàn)在是幾星級了?還是二星級的別灰心,因為還有(生:機會)。

師:這是老師畫的一個角。大家也想畫畫嗎》

生畫角。師提醒不要用波浪線畫角,有的尺子的一條邊是波浪線的。

很快有學生畫好了。

師:畫好的,再好一個。

生繼續(xù)畫,有的還沒畫好,有的2個都畫好了。

師:畫好的小朋友把漂亮的姿勢擺出來,讓老師一看就知道你已經(jīng)畫好了。

師:誰愿意把你畫的角展示給大家?

生1上臺展示:畫了2個。

師:你是怎么畫的?

生1:先畫一條邊,再畫一個點

師插:叫什么?

生:頂點。

生1:再畫一條邊。

師:我知道了,他是先畫

生2展示。

師:你是怎么畫的?

生2:先畫2條邊,再畫頂點。

生3展示:畫了2個三角形。有學生嘆氣。

師:為什么?他畫了2個三角形,其實他畫了幾個角呀?

生:6個角。

師問生3:你是不是描出來的?

生3:是的。

師: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師是怎么畫的?

生:想。

師邊畫邊說:先畫一個頂點,再畫一條邊有沒有和老師一樣畫的?(有幾個學生舉手)大家用老師這樣的方法再畫一個角。

生畫,師提醒:角的嘴巴可以朝上,也可以朝左邊。

師:畫角就到這兒。下面我們來做游戲。

要求學生用信封里提供的材料做角,材料有:繩子,圖釘,長方形小紙片,小棒。可以自由選擇。

生做角。

師:做好后將你的角展示給同學看,你的角在哪里。

有學生開始展示。

師展示一學生的角(用紙片和圖釘做的):你們看看,這個角會怎樣?

生:會變形。

師:對,可以變形,它的嘴巴可以張大,也可以縮小。(邊說邊演示)

有一個學生說象:剪刀。

師:做好的可以展示給聽課老師看看。

師:我們今天學了什么?

生:認識角。(師板書)

評課意見:

總體感覺:從這堂課的總體效果來說,我認為執(zhí)教者已經(jīng)樹立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課堂很活躍,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一、學生的動:

1、葉圣陶先生倡導的六大解放,新課程提出的讓學生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都是為了讓學生動起來,在動的過程中學習數(shù)學,在動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這堂課的很多地方正體現(xiàn)了這一點:從2次不同要求的指五角形的角,到感受三角板上的角,找身邊的角,到后來畫角、做角,學生動起來了,而且動的很充分,學的很充分,角的知識就這樣在學生的動中被消化、吸收。

2、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這堂課上得很精彩,因為有很多學生的回答是動態(tài)的,非預設(shè)的,反映了學生的真實想法。下面我說一處亮點:在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時,老師問學生:壓邊有什么感覺?第一個學生回答是:滑。第二個學生回答是:溫柔。這時課堂上還出現(xiàn)一陣笑聲。第三個學生回答的是:舒服。這三個回答雖然是學生的真實感受,但看似與正確答案無關(guān)。(當時我也很體上課教師擔心:該如何引導)很快,老師的一句為什么會感到舒服?就輕易的得到了平平的、直直的的好答案。巧妙的引領(lǐng),真實的體驗,是那么的自然無痕,讓聽課的我也感到是那么的舒服!

二、學生的笑

整堂課感覺學生學得很開心,笑聲陣陣,我認為主要原因又以下幾個:

1、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

首先是教師珍視學生的回答,創(chuàng)設(shè)了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敢于說出不同的、真實的感受。如在講角的概念時的那段精彩的引領(lǐng)。當學生的回答得到老師的肯定時,就有了開心的笑。

2、知識不再是全靠教師的授給,而是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自主體驗,不斷得到的成功體驗使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更樂于學習,所以在課堂上,學生有了更多的成功的笑。

3、教師觀念轉(zhuǎn)變了,對學生更尊重了,教師對于學生的表現(xiàn)更多的是肯定的評價、激勵,好象沒聽到錯、不好等話語,以前常說的失敗,更多的被成功是成功之母所代替。這也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理念,更增添了不少驕傲的笑聲。

4、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星級評比從上課開始就進行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笑臉和哭臉展示學生的評價結(jié)果,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請學生用漂亮的姿勢展示出來這些都讓學生有了更多的笑。

三、值得探討的5個問題。

1、教學目標的確定:數(shù)學教學的目標是從三個維度來確定的。張老師制定的第三個目標是:在小組合作中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培養(yǎng)口頭表達的能力。但實際在課堂中合作的成分并不大,學生交流的機會也挺少的。是否可以從此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學習數(shù)學方面去考慮。

2、小組評價應有結(jié)果:雖然在黑板上已經(jīng)展示了結(jié)果,但應在小結(jié)時對本次比賽進行總結(jié)、肯定,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更好的延伸,這也關(guān)系到評價的完整性。

3、角的呈現(xiàn)方式應多樣化。這堂課呈現(xiàn)的角基本上是朝右的,雖然在畫角時,教師提到過可以朝上、朝左,但強調(diào)得不夠,應該將角的形式多樣化的呈現(xiàn)給學生。

4、這張長長的桌子有4個角。書本有4個角。這兩句話敘說不夠妥當。課后的做一做1是這樣描述的: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數(shù)學是一門嚴謹?shù)膶W科,我們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應注意科學性。

5、活動角的展示可否再充分些?;顒咏钦故緯r不少學生還在做角,是否可以等學生做完了再展示。老師說的那些活動角的認識也應該讓展示的學生來說,從學生的表現(xiàn)來看,他們應該能說也能夠說完整的,而且這是下節(jié)課角的認識的知識基礎(chǔ)。

小學數(shù)學6~10認識教案篇5

[教材簡析]

教材通過一些場景,如碼頭的貨物、貨場上的集裝箱,鐵路運輸線上的貨車等等,導人新課,讓學生感知這些都是比較重的或大宗的貨物,了解計量這些貨物有多重,通常都是用噸作單位,感受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通過每袋100千克的大米,說明10袋這樣的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噸,從而引出噸與千克的進率。接著又以一個小學生體重是25千克,推算出40個這樣的小學生重1000千克,即1噸。這里所出現(xiàn)的大米、學生等,都是學生熟悉的,有助于學生在已經(jīng)掌握單位千克的基礎(chǔ)上,初步建立1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1.師問:小朋友們,你們能猜一猜數(shù)學老師的體重嗎?

①請幾名學生猜一猜;

②讓猜的學生說說老師的體重為什么用千克作單位而不用克呢?

2.課件展示場景:碼頭的貨物、貨場上的集裝箱、鐵路運輸線上的貨車車廂。

①學生觀看場景圖,師說明這些圖中堆放或者運輸?shù)亩际切┖苤鼗虼笞诘奈锲罚?/p>

②提問:如果我們現(xiàn)在用克或者千克作單位來表示這些物件的重量,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用時方便嗎?

3.揭示課題:

如果用克或千克作單位來表示上面物品的重量,用起來比較麻煩。因此,計量這些重的物品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噸”作單位,可以用符號“t”表示。

板書:噸的認識

[設(shè)計意圖]通過猜老師的體重,喚起學生對質(zhì)量單位的`回憶,接著通過觀看場景圖,初步感知在計量比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有多重時,需要用比克或者千克更大的單位,從而引出噸這個單位。

二、參與實踐,充分體驗

1.感知25千克、50千克、100千克大米的重量

(1)感知25千克

出示25千克重的一袋米,請一位力氣小的同學來搬,如搬不動,再請一位力氣大的學生來搬。

(2)感知50千克

出示50千克重的一袋米,還請上面力氣大的同學來搬,如搬不動,再請一位學生來幫忙搬。

(3)感知100千克

出示100千克重的一袋米,讓班級幾位力氣最大的學生一起來試試,看能否搬動,搬完后,讓學生談談搬米袋的感受。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三次搬米袋,由最輕到重,逐步強化學生對100千克重的感知,為下一步建立1噸重的表象鋪設(shè)合適的臺階。

2.直觀感知1噸的實際重量

(1)談話:剛才同學們在搬100千克米袋時,感覺很重,那么2袋這樣的大米多少千克呢?3袋、4袋……10袋呢?(課件展示10袋大米的情境圖)

(2)學生按老師所說的大米袋數(shù)說出相應的千克數(shù)。

(3)小結(jié):1袋大米100千克,10袋大米重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lt=loookg。

(4)讓學生根據(jù):1噸=1000千克

說出3噸=( )千克,8噸=( )千克,5000千克=( )噸,7000千克=( )噸。

(5)假如我們班學生的平均體重是25千克,算一算,我們班多少位同學才有大約1噸?

學生動手算一算,然后交流算法,得出40位同學大約有1噸。

[設(shè)計意圖]用10袋大米,40個學生的體重,讓學生體會1噸重的概念,學生看得見,模得著,有助于學生在學過的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的基礎(chǔ)上初步建立1噸重的概念。

3.結(jié)合實際,加深對噸的認識(多媒體結(jié)合演示)

(1)讀一讀:

一棵白菜重1千克,1000棵白菜重才是1噸

每頭牛重500千克,2頭牛重是1噸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是1噸

每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是1噸

(2)算一算:

1桶水大約10千克,( )桶水重1000千克

2塊磚重5千克,200塊磚重是( )千克,( )塊磚重是1噸

(3)想一想:

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噸這個單位?

學生舉例說明重大約1噸的物體。

[設(shè)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讀一讀、算一算、想一想等活動,豐富學生對1噸有多重的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對1噸觀念的建立。

三、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填一填:

一只河馬重3( )

一只羊重大約45( )

一個蘋果重200( )

一輛卡車的載重量是4( )

拖拉機能裝20xx千克石子,也就是( )噸

大象的重量約6000千克,也就是( )噸

一條藍鯨重7噸,也就是( )千克

一條鯊魚重約3噸,也就是( )千克

2.算一算:

一臺起重機一次能吊起2t的貨物,照這樣計算,15次能吊起的貨物是多少噸?

3.試一試(多媒體):

出示一幅電梯照片,上面標記限重量是1t,13個成人

(1)如果是我們?nèi)昙壍男W生去乘的話,每次可以乘坐幾個?

(2)如果是我們學校83位老師都要乘電梯,至少要乘幾次?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填一填,算一算,使學生充分認識噸這個質(zhì)量單位,通過讓學生解決乘電梯問題,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噸的認識,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四、小結(jié)評價,回歸生活

1.說說這節(jié)課你學得怎么樣,有哪些收獲。

2.課外實踐:星期天在家長的陪同下,到商店或超市調(diào)查一下,有哪些貨物是用噸作單位的,有哪些貨物是用千克作單位的?如果是以千克作單位,估計一下多少件這

樣的貨物的重量是1噸,作好記錄。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回憶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體驗成功的樂趣。教學活動由課內(nèi)向課外拓展,通過調(diào)查、收集、處理信息,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小學數(shù)學6~10認識教案篇6

一、教學內(nèi)容:

數(shù)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shù)學》一年級(上)第16~17頁。

二、教學目標:

1.理解0的兩個具體含義,會讀、會寫0。

2.使學生掌握0-5的順序,,加深認識數(shù)的排列順序。

3.體會0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初步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的觀念觀察事物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

理解0的兩個具體含義,會讀、會寫0,并掌握0-5的順序。

四、教學難點:

能正確理解0在生活中的具體含義

五、教學用具:

實物投影儀,圖片,數(shù)字卡片

五、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

1、提問: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哪幾個數(shù)字小朋友啦?(認識了12345)

2、出示5幅圖片,圖中分別有1-5種水果。圖后藏著相應數(shù)量的數(shù)字。

提問:今天我們這幾個數(shù)字朋友跑哪去了呢?老師偷偷的告訴你們,他們呀,藏在這幾幅畫后面了。你能想辦法把它們一一找出來嗎?(請學生找數(shù)字,并說明這樣猜的理由,并說一說這個數(shù)字像什么:數(shù)字1,像小棒;數(shù)字2,像鴨子;數(shù)字3,像耳朵;數(shù)字4,像面旗;數(shù)字5,像秤鉤)

3、出示第六幅圖,圖中什么都沒有。

師:你們猜猜這幅圖的后面藏著數(shù)字幾呢?(隨便讓學生猜,當有學生猜0的時候,問為什么這么猜)

揭開圖,出現(xiàn)數(shù)字0的卡片。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的數(shù)字0。

4、0神通廣大,無處不在。想想你在哪兒見到過它呢?[讓學生盡情地說。]

演示生活中有關(guān)0的圖片。

那么,你們知道0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讓學生說說自己對0的認識](強調(diào)100元,102室等的0表示的是占位置,而非什么都沒有)

5、師:今天這幾個數(shù)字小朋友打算出去郊游,可隊伍排的亂七八糟的可不行,誰來幫他們排排隊,排整齊了再出發(fā)?(有兩種排法,12345或54321,都可以,0隨便學生排在哪里)

(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教學含義

1.投影16頁小兔子采蘑菇圖。

師:數(shù)字朋友們整整齊齊排好隊,興高采烈郊游去。他們來到一座山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情景:(投影例圖)他們看到了什么?(一群小兔子開開心心的去山上采蘑菇,)比一比,哪只小兔子采的蘑菇最多?采了幾只蘑菇?可以用哪個數(shù)表示?

第二名是哪只兔子?采了幾只蘑菇?可以用哪個數(shù)表示?

第三名是哪只兔子?采了幾只蘑菇?可以用哪個數(shù)表示?

誰采的蘑菇最少?它采了幾只蘑菇?(一個蘑菇也沒采到)可以用哪個數(shù)表示?(可以用0表示)

2、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一個也沒有)

3、看圖寫數(shù)。

出示三幅圖,第一幅里有五只杯子,第二幅圖里有4只杯子,第三幅圖里有3只杯子。

(1)小兔子們可真好客,他們一定要請數(shù)字小朋友們?nèi)ゼ依镒骺?,他們端出了三盤茶。這是一只調(diào)皮的小兔子出了道題目想要考考他們。他說:如果我把每個圈里的茶杯都拿走3個,想一想,哪個圈里的茶杯一只都沒了?(第3幅圖)

(2)提問:第3幅圖用什么數(shù)表示?(用0表示)

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原來有的,現(xiàn)在沒有了)

師:像這樣一個也沒有時,可以用零表示。0和1、2一樣,也是一個數(shù),

2、認識直尺上的`0

師:剛才同學們在給數(shù)字小朋友排隊時讓0排在了xx地方,那我們排的到底對不對呢?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教師投影直尺。

(1)讓學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用左手的食指指著,再找到1,用右手的食指指著它,0到1是一段,用1表示;

(2)接著找2,說明0到2是兩段,用2表示。

(3)找到3,說明0到3是三段,用3表示

(4)從0開始數(shù)4段,食指正好指到哪個數(shù)字?(4)說明0到4之間有幾段?(4段)

(5)從0開始要數(shù)幾段能數(shù)到5?(數(shù)5段)

(6)師:這里數(shù)的時候都是從幾開始的?這里的0可以表示什么意思?(說明0是開始,是起點,)

(7)請學生重新排列05,可從小到大,也可從大到小,齊讀幾遍。

(三)指導書寫

1.提問:你們看這個0象什么?

師示范書寫(在日字格里寫出數(shù)0),學生觀察。

提問:你認為寫0的時候有什么地方該注意的?要特別提醒學生,0寫得要圓滑,尤其在拐彎處不能有棱角。(0是一筆寫成的。起筆,在上線中間偏右一點,向左下寫,在中線附近與左線接觸,然后向下拐,與下線接觸在中間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線附近與右線接觸,再繼續(xù)向上,收筆處與起筆處相連)

2、教兒歌:

數(shù)字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

要想把它寫得好,封口之處是關(guān)鍵。

3.學生先書空練習,然后描紅,再獨立寫。

(四)多樣練習、鞏固新知

1、獨立完成第一、二題,教師巡視,集體核對。

2、課本17頁第3題。

(1)請戴有0、1、2、3、4、5卡通形象頭飾的同學按一定的順序排隊,并說說是怎樣排的?

(2)學生在書上填一填。

4.拿出作業(yè)紙(見文件:練習題)

(1)第1小題:學生先連一連,再說一說得到了什么圖形。(五角星)

(2)第2小題(小青蛙找家):小青蛙迷路了,它的家在哪兒呢?你能按從0到5的順序連一連,幫它找到家嗎?

學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檢查校對。

(五)全課總結(jié)。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數(shù)學王國的好朋友0,當遇到什么情況的時候它會出現(xiàn)呀?(當一個也沒有的時候,可以用0表示)當數(shù)字們一起排隊的時候,它要排在哪呀?(排在第一個,因為0表示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