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3教案推薦5篇

時間:2022-12-08 作者:Lonesome 備課教案

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你們一定要考慮與時俱進,我們在寫好教案之后都是可以調(diào)動學生們積極性的,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認識3教案推薦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認識3教案推薦5篇

認識3教案篇1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認識平面圖形》預設教案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第一冊p34~p35。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畫一畫等操作活動,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特征。

2.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感知到圖形的形狀不受其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能正確分辨各種類型的圖形,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判斷、實踐操作的能力。

4.通過欣賞、拼擺平面圖形,讓學生感受到圖形的美,學會欣賞數(shù)學美。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分辨各種平面圖形,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 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白紙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案,導入新課。

師:這像什么?(輪船) 這是老師用各種圖形拼成的,你認識這些圖形嗎?

生一一指出,教師隨機出示用彩色卡紙做成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

展示在黑板上。□、○、△、

二.實踐操作,體驗“面在體上”

1.感知“面在體上”

師:你能在我們昨天學過的立體圖形中,找到這四個圖形嗎?

2.體驗“面在體上”

師:每個小組由小組長安排每人選一個立體圖形在紙上畫出至少兩個圖形。

師指導有困難的學生畫圖。

畫圖時要注意的幾點:線要畫直,線與線之間不能有缺口,要有一個點。

3.展示圖形,認識圖形的特征

選取學生畫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在黑板上展示。

分別說說你剛才用立體圖形畫出平面圖形的過程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或者說

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要告訴大家的?

認識圖形的特征:

正方形:有四條直直的邊,四條邊都相等,有四個角;

長方形:有四條直直的邊,兩條對邊相等,有四個角;

三角形:有三條直直的邊,三個角;

圓:線都彎曲的,沒有角;

4.給圖形分類,正確分辨圖形

師:老師也畫了一些圖形,誰來幫它們分分類呢?

生分類

師小結(jié):圖形的形狀是不受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的影響而改變的。(課件

演示圖形的分組)

三.聯(lián)系生活,找圖形

師: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老師要注意糾正學生的表達,是一個面,而不是一個立體。)

四.欣賞圖案,聽故事

師:七巧板可是七塊神奇的板,因為它們可以拼成各種各樣的圖樣,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個《守株待兔》的故事,來看看七巧板的奇妙。

(課件演示)

師:課后,小朋友們也用七巧板去拼一拼,看看可以拼成什么有趣的圖案。

設計說明: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了解學生,吃透教材,對課上所要解決的問題均要有一個估測,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基礎。課前我了解到學生在學前已經(jīng)會認簡單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所以我直接出示這幾個平面圖形,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名稱。

對兒童來說,空間觀念是從經(jīng)驗活動的過程中培養(yǎng)起來的,學生的經(jīng)驗是他們發(fā)展空間觀念的基礎;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的基本途徑是多樣的,這些途徑包括生活經(jīng)驗的回憶,實物觀察,操作活動,想像與表達活動等。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實際觀察和操作是發(fā)展空間觀念的必要手段。在設計上,我是按“觀察,感知面在體上——動手畫,體驗面在體上——說一說,聯(lián)系生活找圖形”來學習的,在課堂上滲透空間觀念

認識3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使同學會讀、寫幾時幾分。

2.使同學知道1時=60分。

3.通過觀察、操作、考慮、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yǎng)同學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4.培養(yǎng)同學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81頁內(nèi)容。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表模型、手表。

公開課教案

生活質(zhì)疑、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每人都有自身的生活規(guī)律,你們能說說自身的一些作息時間嗎?

同學匯報(教師板書有關(guān)的時間)。

師:看來同學們都能用我們學過的整時或用幾點半表示時間,還有的同學用像7∶20這樣的時間來表示。你能從外表上正確讀出這樣的時間嗎?(課件顯示)請同學們看這是小紅同學的午飯時間。你知道是多少嗎?(同學猜想。)

有的同學猜是2時,有的猜是12時10分。

師:有沒有不同意見?(讓同學盡可能說出自身的想法。)

師:看來同學們對這一時間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樣才干正確的讀出這樣的時間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這樣的時間,好嗎?(板書課題:認識時間)

[這一環(huán)節(jié)從同學熟悉的生活情景動身,選擇同學身邊最常見的吃午飯的時間這一事件,讓同學利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嘗試、猜想。在出現(xiàn)不同答案時進行質(zhì)疑,從而激發(fā)同學自主探究的欲望,由同學內(nèi)心的真正需要,喚起同學的“主體”意識。]

自主探究學習

1.認識鐘面。

師:要認識這樣的時間,首先我們要了解鐘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屏幕上顯示的鐘面或手中的學具鐘面,互相說一說:你看到鐘面上有些什么?

a.小組觀察交流,教師巡視。

b.分組匯報議論結(jié)果,小組間互相補充。

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有12個數(shù)。

[先讓同學仔細觀察,然后四人一組探索交流,讓不同水平的同學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學,使同學進一步認識了鐘面,同時初步培養(yǎng)了同學的觀察力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認識3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鞏固質(zhì)量單位“克”“千克”,并能進行兩個單位間的轉(zhuǎn)化。

2、能結(jié)合生活嘗試估計出物品的大體質(zhì)量。

3、能運用所學的克、千克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教學重難點:

能結(jié)合生活嘗試估計出物品的大體質(zhì)量。

教具準備:

體秤、生活實物。

教學構(gòu)想:

通過克和千克的大小比較、適當重量單位的填寫,以及結(jié)合所學質(zhì)量單位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加深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增強與生活的聯(lián)系性。

教學過程:

一、導課復習

1、師:同學們,你們想知道自己的體重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知道我們的體重呢?

2、認識體秤,簡單介紹。

3、小組合作稱一稱組中成員的體重 (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實際生活)

4、你還知道哪些秤?(知識拓展,激發(fā)興趣)

二、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p8—10 部分內(nèi)容 練習比較克與千克之間的大小。

2、補充:填合適的單位。

(1) 小蘭體重32( )。

(2) 一個雞蛋重50( ) 。

(3) 2瓶礦泉水重約( )。

(4) 7粒黃豆約重( )。

3、自主練習p8—11。

(1)引導學生看圖,明確“2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

(2)仔細觀察圖中所提供的信息“每千克1元,每人限買1千克”——同位合作解答(2)問,集體交流。

4、自主練習p8—8 獨立完成,注意質(zhì)量單位的字母表示。

三、作業(yè)布置

找一找周圍還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約是1千克?

認識3教案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的天性是好動,觀察能力、模仿能力特別強。利用生活中的圖形來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還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目標

一通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活動認識圓形、三角形。

二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三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豐富幼兒的詞匯,鍛煉幼兒的膽量。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發(fā)展幼兒的思維,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只小盒子 、四顆大小不同的紐扣,三根火柴棒,

2大頭針若干、泡沫板一塊、絨線或銅絲若干。

3圓形、三角形卡片、雪花玩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球、魔方、餅干、盆碗、紐扣讓幼兒觀察它們都是什么形狀。如果知道告訴老師,小朋友認識那些圖形。

2小朋友喜歡這些圖形嗎?

3今天我們就和這些圖形做朋友。

二基本部分

1玩紐扣吧,請小朋友把自己手中的紐扣從大到小地排列并數(shù)數(shù)有幾顆紐扣?(4)。問這些紐扣都是什么形狀的?并請小朋友把最大的紐扣拿出來,摸一摸,看一看。

2找圓形;紐扣是圓形,還有什么是圓形的?讓幼兒在教室里找圓形,找到后告訴老師,要大聲回答問題,(表、桶、球、水杯)。

3連三角形:請小朋友用三根大頭針隨便分開插在泡沫板上。教師用一根絨線把大頭針連起來后讓小朋友說出是一個什么圖形?(三角形).。比一比三角形與圓形有什么不一樣?(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4讓幼兒自己動手,拼三角形:請每個幼兒用三根火柴棒拼成一個三角形。

三結(jié)束部分 :

1發(fā)給每個幼兒一根銅絲,讓幼兒發(fā)揮想象任意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而且還要說出自己的想法,鍛煉幼兒的手腦并用,語言表達能力。

2給雪花玩具歸類:圓形的放在圓盒子里,三角形的放在的三角形盒子里。

3擺卡片;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套圖形卡片,讓他們有創(chuàng)意的擺出各種組合圖形。

4欣賞圖形,讓幼兒自己來評價一下小朋友的作品。

5教師總結(jié)在課堂上全體小朋友的表現(xiàn)。

教學反思

我利用幼兒的好動好學的天性,讓幼兒自己邊學邊邊動手、邊觀察,在生活中找出各種圖形,而且,鍛煉幼兒說話、要大聲說話,不僅要在科學常識方面學習,還要豐富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并且利用幼兒動拼圖形時,發(fā)展了幼兒思維能力,要想像出他所喜歡的圖形才能拼出各種圖形,幼兒特別喜歡用銅絲和圖形卡片來拼圖。就像變魔術(shù)一樣。一會變成圓形、一會變成三角形又變成正方形,幼兒還用卡片組合拼圖,用圓形和三角形組合成一只小鳥,三角形圓形正方向組成大象。幼兒特別有成就感。非常激動學習興趣特別濃。

本節(jié)課幼兒的注意力特別集中,就連膽小幼兒都能拼出簡單的圖形。這說明幼兒很聰明,只要給他們搭建平臺,他們就有機會展示自己,課堂上積極配合老師。如果,這節(jié)課從上的話,我要給幼兒一支筆,要讓動手他們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比如、電視、洗衣機、冰箱、球、車輪、等等

認識3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鐘面,探索發(fā)現(xiàn)整點時分針和時針的位置規(guī)律,學會辨認整點。

2、懂得時鐘與人們生活的關(guān)系,知道生活中掌握時間的重要性。

3、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4、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活動準備:

鐘面四個(7:008:009:0010:00)模型鐘一個幼兒每人一只紙鐘面、一日生活圖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小明的秋游》,引導幼兒看時鐘的興趣

二、和幼兒一起討論,引導幼兒體會生活中掌握時間的重要性

1、小明去秋游了嗎?怎么沒去成?

2、他應該幾點鐘起床?他是幾點鐘起床的?

3、小明到幼兒園是幾點鐘?

4、為什么會遲到?他是幾點鐘睡覺的?

討論時教師及時出示四個鐘面

三、探索發(fā)現(xiàn)整點時分針和時針的位置規(guī)律,正確辨認整點

1、單獨指一個鐘面,認識分針、時針

提問:鐘面上有什么?

這兩根針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小結(jié):長的細的是分針,粗的短的是時針

教師逐一指四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幼兒辨認

2、找一找四個鐘面上的共同點,藏著什么秘密

師:故事里提到的時間7點8點9點10點都是整點時間,你們發(fā)現(xiàn)在整點色時候,分針都是指著誰?

小結(jié):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數(shù)字幾就是幾點鐘

3、教師指鐘面,請幼兒說出整點時間

四、教師撥時鐘,幼兒指出錯誤

教師先說出整點時間,然后將分針或時針撥錯,然后請幼兒指出錯誤在哪兒

五、教出示大鐘,撥出整點時間,辨認整點時間

1、教師將時鐘藏于身后,先撥出時間,再出示

2、請個別幼兒撥時鐘,大家說一說是幾點鐘

六、幼兒在紙鐘面上嘗試撥時間

1、教師講述自己起床、上班、下班、睡覺時間,請幼兒在紙鐘面上撥出

2、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一日生活時間,其余幼兒在紙鐘面上撥出

3、教師滲透早睡早起,有序生活教育內(nèi)容

七、看圖畫時鐘,鞏固對整點的認識

1、教師出示幼兒生活情景圖,并示范在鐘面上畫出整點時間,強調(diào)時針畫短些、分針畫長些。

2、幼兒進行看圖畫指針活動。

活動反思:

?認識鐘表》這節(jié)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區(qū)分時針、分針,了解鐘面上數(shù)字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zhuǎn)規(guī)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jié)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鐘表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觀察并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shù)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shù)字的位置。了解12個數(shù)字的排列規(guī)律,知道這些數(shù)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后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根據(jù)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并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zhuǎn)關(guān)系,兩根指針朝著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整點時時針在哪里,分針在哪里。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后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鐘”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認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松掌握難點呢?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觀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鐘,孩子們大多說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說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最后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jié):半點時分鐘總是指向6,時鐘指在2個數(shù)字的中間。對于究竟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借助實物大鐘邊撥鐘邊解釋:看現(xiàn)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么時針已經(jīng)走過的數(shù)字4,有沒有走到數(shù)字5上,所以現(xiàn)在應該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說說幾點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大多掌握了半點。接著又讓幼兒看數(shù)字時間,自己撥一撥學具,幫助他們對于半點的鞏固。

整個活動由淺到深、循序漸進,以游戲作引導,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具為媒體,給孩子清晰、準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發(fā)現(xiàn)法、游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