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說的教案8篇

時間:2022-12-16 作者:betray 備課教案

良好得教案對教學內容得選擇、教學方法有很強的操作性,為做好教學前的統(tǒng)籌工作,老師們需要制定一份完美的教案,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評說的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評說的教案8篇

評說的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一)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三)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四)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五)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二、重點、難點分析

(一)本文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二)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

(三)“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四)試摘錄他關于教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五)為什么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七)怎樣認識本文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明確教學目的(參考教學目標)。

(二)導入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p>

(三)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他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jié)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jiān)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他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yōu)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他、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他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庇纱丝梢?,《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他在文中闡述了教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tài)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四)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教師”的意思?!罢f”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

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于學習中“問”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他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五)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借助提示、注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教師點撥指正。

評說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

2、能正確翻譯文言語句。

3、學習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

4、正確把握本文的主旨。

重點難點

1、重點1、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

2、能正確翻譯文言語句。

3、學習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

2、難點:正確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學方法:和諧教學法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用具:小黑板、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準備、身心放松

欣賞歌曲《駿馬奔馳保邊疆》。

二、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1、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說說有關馬的成語,(一馬當先、躍馬揚鞭、天馬行空、千軍萬馬、馬到成功、馬不停蹄、老馬識途、車水馬龍------)從這些成語中,我們不難看出,從古至今,人們都喜歡馬,對馬的印象非常好。唐代文學家韓愈就寫過一篇有關馬的文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

2、展示學習目標

1)能正確把握文中詞語的讀音。

2)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

3)能正確翻譯文言語句。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檢查預習情況。

2、介紹作者情況及時代背景

3、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學生借助書下注釋、工具書和已有的文言知識理解文中實詞虛詞的意思,嘗試著翻譯文言語句。

2)將自學中碰到的問題在小組中討論解決。

3)將小組中不能解決的問題羅列,留待集體解決:

四、精講點拔,釋疑解難

結合學生自學和討論結果,稍作點拔: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3、辨析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4、翻譯句子

①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②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③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④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⑤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⑥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⑦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⑧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五、課堂小結,推薦作業(yè)

1、課堂小結:

你的收獲是什么?

2、推薦作業(yè):

第一題。

第二課時

一、課前準備、身心放松

欣賞歌曲《》。

二、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1、導入新課:

復習導入

2、展示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

2)、正確把握本文的主旨。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檢查預習情況。

2、介紹作者情況及時代背景

3、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4、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分小組討論“導學提綱”中的問題,然后回答。

導學提綱:

1、文章一開頭,作者是如何闡述“伯樂”和“千里馬”之間的關系的?

2、作者認為“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你們認為到底是先有千里馬,還是先有伯樂呢,為什么?

3、沒有遇見伯樂,千里馬的命運會如何?

4、作為千里馬與普通馬有什么不同?

5、食馬者能注意這一點并區(qū)別對待嗎?

6、千里馬的才能為何被埋沒?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7、本段中那些語句刻畫了食馬者的淺薄愚妄?

8、本段中哪句話點明了全文的中心?

9、本文通篇寫千里馬,難道韓愈僅僅為馬的不幸而鳴不平嗎?

10、本文通過描寫千里馬的遭遇,表達韓愈怎樣的思想?

11、本文中“伯樂”“千里馬”“食馬者”各比喻了什么樣的人?

四、精講點拔,釋疑解難

結合學生自學和討論結果,稍作點拔:

1、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2、先有馬,再有對馬的認識,就一般馬而言應該是這樣的。然而對千里馬來說,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他從普通的馬群中識別出來,只是一般對待,發(fā)揮不出它的特長來,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馬,識別就成為前提了。

3、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4、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5、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8、“其真不知馬也”這個結句,點明了中心,諷刺揭露了昏庸無能,不能選賢任能而報怨世無人才的統(tǒng)治者。

9、借千里馬難遇伯樂,最終被埋沒,對埋沒人才的現狀作了揭露。

10、表達作者懷才不遇,有志難酬的憤慨心情。

11、伯樂比喻善于識別人才的統(tǒng)治者;千里馬比喻人才;食馬者比喻不能識別人才的統(tǒng)治者

五、拓展延伸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可惜韓愈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他只能無可奈何的發(fā)出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感慨。

1、那么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馬,卻暫時不被重用,你會怎么做呢?

韓愈認為“伯樂”決定了“千里馬”的命運,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絕對。我們要主動地去爭取,像毛遂一樣的自薦,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運。

2、那么作為千里馬,你們又想對伯樂說些什么呢?

我相信所有的伯樂一定會尊重教育,尊重人才。讓千里馬能夠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愿伯樂們能夠擁有一雙慧眼。.因為世界上不是缺少千里馬,而是缺少發(fā)現千里馬的眼

評說的教案篇3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識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職能、作用以及擇師標準等方面的觀點,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2、掌握古漢語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學習本文正反對比,有破有立,反復論證以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學習內容

一、背景及作者簡介

1、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自謂郡望昌黎,也稱韓昌黎。曾任監(jiān)察御史、國子監(jiān)博士、刑部付郎等職。因諫阻憲宗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謚文,世稱韓文公。政治上反對藩鎮(zhèn)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氣勢雄健,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寫作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教育十分發(fā)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jiān)任教。那么,韓愈為什么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所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yè)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而著稱?!缎绿茣繁緜髡f他“成就后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仍在沿襲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yè)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里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果者數矣?!庇纱丝梢?,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盡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chuàng)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chuàng)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運動”的興起、發(fā)展,并身體力行,培養(yǎng)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創(chuàng)作的年輕人。

3、“說”這種文體

“說”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范圍,可以先敘后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都屬“說”一類文章?!罢f”,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稁熣f》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二、字詞解釋

1、通假字

(1)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受”通“授”

(2)生乎吾前 “乎”通“于”

(3)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詞句解釋

古之學者必有師:古代的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學者:求學的人。 這里所說的“古之學者”,不僅指古代作學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時有志于學問的成年人。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夫:發(fā)語詞,無實義。庸:豈,哪。知:管,過問。“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賓語,這個賓語是個帶“之”字的主謂結構,“之”的作用在于取消這個主謂結構的獨立性。年:生年。于:比?!坝谖帷弊鳌吧钡难a語,可提至謂語“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還是晚生。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個“圣”“愚”是名詞,第二個“圣”“愚”是形容詞。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從師,不能解決疑難問題,有人卻不從師。之:結構助詞,用作賓語提前的標志,“句讀之不知”即“不知句讀”,“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無定指代詞。不,通“否”。這幾個分句運用了“合敘”手法實際上應當分開解釋,即“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歡古文。古文,指先秦兩漢言之有物的散文,與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相對。韓愈、柳宗元大力倡導古文運動,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

3、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1)吾從而師之 師,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

(2)而恥學于師 恥,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恥

(3)則恥師焉 同上

(4)不恥相師 同上

(5)孔子師郯子 同(1)

4、多義詞

(1)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 老師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指有專門技藝的人

吾師道也 學習

或師焉,或否焉 從師

吾從而師之 以……為師

十年春,齊師伐我 隊伍

(2)傳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傳遞,讀 下同。

朔氣傳金 傳送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傳授

此世所以不傳也 流傳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闡述儒家經義的文字,讀zhuàn,下同

?張衡傳》 記載個人事跡的文字,傳記

舍相如廣成傳舍 傳舍,招待賓客的館舍

(3)道

會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無道,誅暴秦 道義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則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學問、修養(yǎng)

何可勝道也哉 講,說

道芷陽間行 取道

(4)受

項王則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繩則直 經受

恐前后受其敵 遭受

(5)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通“授”,傳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疑惑,疑難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糊涂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疑難問題

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 迷亂,迷惑

以非當世,惑亂黔首 蒙蔽,欺騙

(6)賤

且相如素,吾羞,不忍為之下 地位卑下,卑賤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地位卑下,卑賤

心憂炭賤愿天寒 物價低,便宜

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石 輕視,貶低

又迫賤事 謙稱自己

(7)圣

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 聰明賢哲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有智慧的人,或特指具有最高封建道德的人,即圣人

圣君治國 圣明、賢能

誠宜開張圣聽 君王

三、結構分析

?師說》是一篇有著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有著卓越見解的議論文。在本篇議論文中,作者運用流利暢達的筆觸,通過反復論辯,申明了為師的性質與作用;從師的重要意義與正確途徑,批評了當時普遍存在的不重師道的不良習俗;推動了樂于從師善于學習的社會風氣。

第一段,正面闡述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本段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第1句),闡述教師的作用。作者用六個字概括了教師的三個作用:“傳道”、“受業(yè)”、“解惑”。

第二層(第2、3句),闡述從師的必要。作者從反面指出,“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說明有惑必須從師。

第三層(第4—6句),闡述擇師的標準,第6句是本段的結論,也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概括地提出了擇師的標準。

第二段,運用對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本段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第1、2句),慨嘆師道不傳,指出師道不傳的危害。這一層承接上文從師的標準,并領起下文對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的批判。

第二層(第3—5句),把“古之圣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于師對比,指出“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的原因。

第三層(第6—8句),把習句讀從師與惑而不從師的現象對比,批評“今之眾人”“小學而大遺”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層(第9—13句),把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譏笑相師對比,批評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惡習。

第三段,以孔子從師的范例,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道理。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別從反面和正面闡明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中心論點。

第四段,說明作《師說》的原因。繼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從師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為當時后生晚輩從師求學的范例,對李蟠是勉勵,對當時求學的人是號召。

內容詳解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本文的中心論點在開篇的第一句話中就帶出,“學者必有師”。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論的力度。接著,對“師”的職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边@簡短的概括,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在傳道、受業(yè)、解惑三者當中,傳道是核心。所謂“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文以明道”,表現出反映社會現實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說“傳道”是目的,那么“受業(yè)”就是手段?!皹I(yè)”是指儒家的經典,是“道”的載體。在“受業(yè)”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問,所以老師具體的任務就是“解惑”,而韓愈也正是從這方面申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边@一有力的論辯,解決了“從師”的問題,已不容置疑。然后,將討論的焦點引到擇師的態(tài)度和標準上來,推出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一觀點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具有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于師”。

如前所述,本文有復雜的寫作背景,并不是一時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涌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于一吐為快。第二段以感嘆發(fā)端,攜著批判的鋒芒,如暴風聚雨,滌蕩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師道”唯其失傳“久矣”,則今日扭轉世風更難。作者運用了三組對比,將論述的重點轉移到批判現實中來。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眾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后將“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tài)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fā)人深思。

第三段,援引圣人從師的態(tài)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系。

第一段的開頭語氣又歸于和緩、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無常師”的事實。雖然論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無論是舉實事,還是引言談,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專業(yè)有專攻”作結,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tài)度的申述,也是對師生關系、師道關系的新的概括。這一思想表現了一種動態(tài)觀,用相對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系,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tǒng)提出了挑戰(zhàn)。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后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fā)揮,對教育理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墒窃诋敃r,卻遭到士大夫階層的鄙視和痛恨,也不為一般人所理解。

第四段,說明寫作緣起。

從表面上看,《師說》是為了鼓勵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學“古文”而作的,也許還包含了一點自鳴得意的意思(因為李蟠“不拘于時,學于余”),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觸動韓愈發(fā)表議論的一個契機,或者干脆說是一個借口。全文論證嚴密,說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慮的作品,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對師生之間的往來贈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重點、難點解析

1、“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皫熣f”就是論述從師學習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圍繞這個中心,文章首先從正面立論,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接著,慨嘆師道不傳已久,聯系當時的社會實際,以眾人的“恥學于師”反襯從師學習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運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進一步說明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最后一段,說明寫本文的緣由,這本屬于附記性質,但作者贊揚李蟠“不拘于時學于余”。“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觀點。

2、試摘錄作者關于老師的職能、從師學習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明確:關于老師的職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薄呀處煹穆氊煆摹笆谥畷暺渚渥x”,擴大到“傳道受業(yè)解惑”,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并意味著不僅“童子”要從師學習,所有志于學問的成年人都要從師學習。

關于從師學習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感也,終不解矣?!薄穸ā吧?,明確“學而后知”,嚴正批駁了上層“士大夫之族 ”宣揚的血統(tǒng)論和先驗論,具有積極意義。

關于擇師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贬橅玖水敃r上層社會只看門弟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擇師觀念。

3、閱讀“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其可怪也歟!”一段文字,討論下列問題:

(1)本段有哪幾個對比?每個對比中,正確的態(tài)度與錯誤的態(tài)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錯誤態(tài)度,帶來什么嚴重后果?

(2)幾個對比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在段落中的先后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3)每個對比之后,作者都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慨,有關句子的語調相同嗎?有什么意義?

明確:(1)本段有三個對比,第一個是古之圣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于師”的對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個是“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于其身,則恥師焉”的對比,致使“小學而大遺”,“未見其明”;第三個是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對從師者“群聚而笑之”的對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幾個對比之間有縱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實相比、橫比的關系,先后順序不能調換,因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1欲人之無惑也難矣1”三個對比的順序與之相應。

(3)語調不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這是疑問語調:“……小學而大疑,吾未見其明也?!边@是陳述語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這是感嘆語調,語調富于變化,不僅文氣很順,而且也增強了文章論辯的邏輯力量。

五、論證方法

1、下定義、作結論

中國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議論見長。能言善辯如孟子、荀子,也總是在他們議論文章中運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來幫助說理。相比之下,韓愈這篇論說文卻在邏輯思維方面大大超過了前人。這表現在概念明晰、論證嚴密上。如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并下定義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苯又鴱倪@個定義出發(fā),由“解惑”說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一氣貫通,毫無冗余之處,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2、對比論證

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為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系。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反而“恥學于師”。通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3、引用論證

引用是論說文中常用的論證方法,這在現在的學術論文中也是最常見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比前文籠統(tǒng)地說“古之圣人”更加切實可信。有了孔子這樣一個強大的支持者,更增強了說服力。而在短短的幾行字中,述事引言簡潔明快,表現出作者非凡的語言功力。

六、語言特色

1、排比對偶句

韓愈的散文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體現在多用排比和對偶句式上。他的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眾人……”。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2、連珠句

連珠,又稱頂珠、蟬聯,民間俗稱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結尾字,作下句的開頭,首尾相連,“歷歷如貫珠”。本文這樣的句式很多,如開頭的幾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這種句式的運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接,使論述環(huán)環(huán)相扣,嚴密緊湊。

3、豐富的語氣表達

豐富的語氣表達,可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本文在這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如用“嗟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語加強感嘆,用“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這樣的摹狀語句有聲有色地描繪“士大夫之族”的神態(tài),用“如是而已”這樣的限止語句表示結論的無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連用了三組對比揭示“恥學于師”的不明智,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但語氣卻各不相同?!笆ト酥詾槭ィ奕酥詾橛?,其皆出于此乎”,是疑問語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是判斷語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是感嘆語氣。這種錯綜變化的語句,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評說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理解韓愈闡明全新師道觀念的斗爭精神和“尊師重教”的觀點;

2、學習借鑒本文事理結合論證和對比論證的議論文寫作方法;

3、積累掌握“傳”“師”“道”“受”“固”“從”“也”“則”“于” “乎”“所以”等詞的用法;

4、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介紹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礙,正確理解課文。

2、歸納“所以、師、于、則、傳、從、也、夫”等詞的義項。

3、培養(yǎng)學生的背誦激情。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作業(yè)(背誦《師說》)

三、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祖籍河北昌黎),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又稱“韓吏部”(晚年擔任吏部侍郎)又稱“韓文公”(謚號“文”)。

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3、寫作背景:

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飲不暇熟,有挈挈而動,如是這數矣?!?/p>

4、文體:“說”,議論文的一種,可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如初中《馬說》、《捕蛇者說》。

5、學生通讀課文,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①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讀音。

句讀 諛 經傳 郯 萇弘 蟠 貽 巫

②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③全文中的四個段落,各從那些方面來闡述觀點?

第一段:正面闡述從師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惡劣風氣。

第三段:援引圣人從師的態(tài)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系。

第四段:說明寫作的緣起。

6、小結全文。

四、作業(yè):

1、背誦第一段。

2、思考(或略作書面整理有關文言實詞、虛詞和文章結構)。

第二課時

一、檢查上堂作業(yè):

1、背誦第一段。

2、結合練習一導入新課。

二、內容結構:

第一段:正面闡述 ①老師的職責

②為什么從師

③ 以什么人為師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

古之圣人――從師 圣益圣

今之眾人――不從師 愚益愚

愛其子――擇師 惑矣,未明也

于其身――恥師

巫醫(yī)樂師百公之人――不恥相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之族――恥相師 其可怪也歟?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從師的例子,再論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段;本文的寫作緣由。

論證方法:

⑴對比論證(1、2段)(讓學生找出來,討論確定)

⑵例證法:(3段)孔子師郯子……

⑶引證法:(3段)“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附:第二段論證方法簡表

第二段分論點 士大夫之族恥師之風是錯誤的

論 據(三個對比) 對 比 作者議論抒情

正確態(tài)度 錯誤態(tài)度

論 據(1)(縱 比) 古之圣人……猶且從師而問 今之眾人……而恥學于師 是故圣益圣……其皆出于此乎

論 據(2)(自相矛盾)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與其身也,則恥師焉 惑矣,吾未見其明也

論 據(3)(橫 比) 巫醫(yī)樂師百工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位卑,官盛 嗚呼,師道之不復……其可怪也歟

分論點與總論點關系 批判中闡明總論點

三、重點詞

1、實詞

①學者: 古義:求學的人

今義:有很高學問的人

②受――授 ③知――智

④眾人: 古義:一般的人

今義:大多數人

⑤下:低下。

⑥惑: a、疑難問題。 b、糊涂

⑦不齒:看不起。

不足掛齒:指事情小,不值得掛在嘴上。

⑧嘉許:贊許。 ⑨貽:贈送。 ⑩攻:研究。

⑨道: 道理。 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風尚。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⑩師 以……師:我從而師之

學習:不恥相師

從師:則恥師焉

老師:弟子不必不如師

四、作業(yè)

1、翻譯課文

2、背誦第二段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作業(yè):

1、背誦第二段(方式:2人上黑板默寫①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②句讀之不知……段尾)

2、默寫填空并翻譯:每人一句,默寫出原文并翻譯:

①作者闡述老師職責的是:

②韓愈認為從師的原則的是:

③作者對比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對從師的態(tài)度后發(fā)表了什么感慨?

三、詞句

1、活用:

① 吾從而師之:名――意動。

② 吾師道也:名――動。

③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形――名。

④ 恥學于師:形――意動。

⑤ 圣益圣,愚益愚:形――名。

⑥ 小學而大遺:形――名。

⑦ 不恥相師:形――意動。

⑧ 孔子師郯子:名――意動。

2、虛詞:

① 之: 古之學者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道之所存

句讀之不知

人非生而知之

② 其: 其為惑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與其身也

其皆出于此乎

③ 乎: 在 生乎吾后……

比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④ 所以: 用來…… 例:

……原因 例:

⑤ 乃:竟。 例句:

⑥ 無:無論。例句:

3、 句式: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賓語前置)

②不拘于時 (被動句)

③學于余 (狀語后置句)

四、相關文學常識:

六藝:經書:《詩》《書》《禮》《易》《樂》《春秋》。

技能:禮、樂、射、御、書、數。

五、作業(yè)

1、基礎訓練有關題目。

2、背誦第三段。

評說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文體特征。

2.理解短文所闡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領悟作者的情懷,認識這種情懷產生的社會背景。

3整體會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4.認識封建社會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導學生認識當今時代的優(yōu)越條件,努力學習,使自己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整體會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文章表達的情感。

2整體會本文簡練、含蓄的語言特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一定聽說過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投影顯示)“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边@首詩呼喚人才,呼喚健全的人才制度。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也談到了作者的人才觀,它是唐代大作家韓愈的《馬說》。

二、作者及文體簡介:

1.關于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西)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因曾任吏部侍郎,所以又有“韓吏部”之稱。謚號“文”,所以又世稱“韓文公”。唐代文學家。

韓愈三歲而孤,由嫂撫養(yǎng),刻苦好學。及長,盡通六經百家之學。貞元八年進士,曾任汴州觀察推官、四門博士、監(jiān)察御史等官。因關中大旱,上疏奏請減免徭役租賦,得罪權貴,被貶為陽山令。后又因上書諫阻迎佛骨,觸怒憲宗,幾乎被殺,乃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官至吏部侍郎,卒年五十七。

在文學上,他領導了著名的古文革新運動,反對浮艷華美的駢文,恢復散句單行、自由樸實的秦漢散文藝術,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礎,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散文無論說理、敘事、言情,均寫得生氣流動、雄奇奔放,被譽稱為“文起八代之衰”。

2.關于文體:

說,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說明議論,也可以記敘事物,但都是用來闡述作者對各種問題的見解。

本文是《雜說》第四篇,“馬說”是后人加的標題,“說”比“論”隨便,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散文。

3.關于背景:

韓愈所處的中唐時期,藩鎮(zhèn)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激烈,許多中下層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都懷才不遇,難以找到出路。通不過科舉考試就潦倒終身,即使考上了還要受到種種限制,根本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韓愈自身就經歷過這種遭遇,因此他對埋沒人才不但不滿,而且加以揭露和抨擊。

4.關于伯樂: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傷心流淚,并且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低下頭吐氣,仰頭長鳴,嘶叫聲直達云霄,這是在感激伯樂體貼它啊。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泛讀,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

教師抽查預習情況,督促學生積累生字、通假字。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跟讀,提醒學生注意句中停頓。

(3)學生大聲讀課文,注意語調的變化。

(4)學生齊讀課文。

2.翻譯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學生自讀課文,參考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翻譯課文。

(2)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資料內容如下:

①積累重點詞語。

相、駢、櫪、策、粟、邪

②掌握一詞多義。

③難句翻譯。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糧食。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駢死于槽櫪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想要和平常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p>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解決詞句方面的疑難問題。教師巡視,參與學生討論,適時給予指導點撥。

四、合作研討,深層探究:

1.學生齊讀課文。

2.教師設計相關問題,供學生研討。

(1)提問:伯樂和千里馬各指什么?“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世上到底是先有馬還是先有伯樂?

學生明確:“千里馬”指人才,“伯樂”指識別人才賞識人才任用人才的人。

按常理來說,應是先有馬,然后才有對馬的認識。然而對于千里馬來說,情形便有所不同,世上先要有會相馬的伯樂,然后才能發(fā)現千里馬。千里馬是常有的,可伯樂不常有,表明千里馬多伯樂少。因為沒有人識得好馬,即使有了好馬,也只是被當作一般馬對待。所以,對千里馬來說,貴在發(fā)現有“馬”,貴在伯樂。

(2)品讀文章三個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也”字,看看它們所表達的語氣是否相同?

學生討論后明確:“也”字所表達的語氣是由各段的內容決定的。第一段主要寫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即“伯樂不常有”,而寫得有聲有色的卻是千里馬被埋沒的情形,即“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流露出作者的憤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稱”作結,“也”字流露出作者無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從千里馬的特點出發(fā)進一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責任歸于“食馬者”的無知,然后步步緊逼,到段末再用反問句“安求其能千里也”,作者憤怒譴責的感情強烈地表現出來?!耙病弊帜壑髡邞嵖那楦小5谌巫髡哂米詥栕源鸬男问?,把“真無馬”和“真不知馬”對照起來,“無馬”一句用“邪”字輕輕帶過,而“不知馬”一句則用“也”字收住,有作者的痛切之感,也有對“食馬者”的嘲諷之意。

(3)作者借伯樂和千里馬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作者所要表達的見解是:封建統(tǒng)治者應當善于識別人才,對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養(yǎng)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使他們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從這一見解出發(fā),文章借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將愚妄淺薄的統(tǒng)治者比作“食馬者”,將人才比作“千里馬”,集中闡述了封建社會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字里行間洋溢著強烈的不平和悲憤。

學生齊讀課文,注意情感的把握,體會作者的懷才不遇之情。

學生推選一位同學讀課文,力求讀得鏗鏘悅耳、抑揚頓挫、聲情并茂。

五、體驗與反思:

1.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簡練、含蓄的特點。

學生自由發(fā)言,暢談學習課文的感受。

2.組織學生討論:當今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怎樣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盡其才?

此次討論意在引導學生聯系當今的社會現實,用現代觀念重新審視這篇作品的思想內容。學生只要說出自己的理解,談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有些看法偏激,也不必動輒評判,相信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多數學生是能夠明辨是非的。

六、課堂小結:

?馬說》是韓愈的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顯著特點是文辭形象簡練,蘊藉含蓄,讀起來迴環(huán)跌宕、格調鏗鏘,好像游歷小巧的園林,有咫尺萬里之勢。特別是作者的思想如雷震耳,催人深思。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時代,要學會珍惜一切,努力磨練自己,打造自己,使自己成為國家的棟梁,社會發(fā)展的有用人才。

七、布置作業(yè):

運用以物喻人或托物寓意的手法,寫一個片斷。

評說的教案篇6

(三)、分析第三段

1.本段提出的分論點是什么?

答:圣人無常師。

2、第三段與第一段關系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于老聃的事例??鬃友哉撝械摹叭?,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予不必不如師,術業(yè)有專攻”的結論。

(四)、分析第四段

1、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肮盼摹敝赶惹厣⑽摹?/p>

2、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

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二段,“能行古道”照應第三段。

二、分析課文語言特色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二段一連用了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p>

三、分析課文思想內容

1、韓愈在文中所提的觀點是不是都是進步的?我們該借鑒哪些?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yè)",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yè)”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偏見。體現出韓愈思想的局限性和時代意義。

四、布置作業(yè):1、思考練習四

五、板書設計

段 意論 點

一、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二、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三、用具體事實進一步闡明誰可為師的道理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四、說明寫本文的原因結論:向后學號召

1.不拘于時;2.能行古道。照應以上兩個分點

評說的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生齊讀、教師正音、學習小組合作掃除字詞障礙,使學生讀準、讀懂課文。

(二)通過對課文內容“說、辨、議、想”的合作探究過程使學生感悟課文的主旨、文章的寓意、托物寓意的寫法。

(三)通過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使學生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通過對“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你是怎么看待伯樂的作用呢?”話題的討論,引導學生認識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實現自己的宏圖大志。

二、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伯樂與千里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二)難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表達的情感。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嘗試翻譯這篇課文。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教師講“知己”這個詞來源的故事(即伯樂在太行山相馬的典故)。

(二)釋題及作者簡介

(三)理讀課文,使學生做到讀準、讀懂課文

(板書:一、理讀1、讀準2、讀懂)

1.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正音。

2.學習小組合作掃除字詞障礙。

(四)解讀課文的內容與主旨

(板書:二、解讀1、內容2、主旨)

1.說一說

(1)課文里面有怎樣的千里馬?

你可以試著這樣說:這是一匹的千里馬,因為……

(2)又有怎樣的飼馬者呢?

你可以試著這樣說:我覺得他是的飼馬者因為……

2.辨一辨

作者所說的“食馬者”“伯樂”“千里馬”僅僅是指傳說中的人和物嗎?(板書)千里馬喻指,伯樂喻指,食馬者喻指。

3.議一議

①文章一開頭,作者是如何闡述“伯樂”與“千里馬”之間的關系的?

②沒有遇見“伯樂”,“千里馬”會有怎樣悲慘的遭遇呢?

4.想一想

我們來看一看文章的主旨,作者想要通過文章告訴我們什么?

(教師適當補充寫作背景)

(五)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板書:三、品讀共鳴)

1.教師:品讀首先要和作者產生共鳴。比如說,我讀到什么地方的時候和作者感到一樣,怎么樣?說說看。

2.學生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六)學生背誦課文

(七)拓展延伸

1.討論:作者認為,自己是個人才,只是缺少伯樂的發(fā)現。其實封建社會不知道埋沒了多少人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寫出民苦“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的(柳宗元);與民同樂的太守(歐陽修);還有李白、蘇軾、王維……這些都已成為了歷史。那么,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你是怎么看待伯樂的作用呢?

2.教師舉例:飛人劉翔和教練孫海平;一代影后章子怡和張藝謀等。鼓勵學生: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能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刻苦勤奮,努力學習,成為一匹千里馬。策馬揚鞭,馬到成功。

(八)教學檢測反饋設計

1.基礎題:完成“思考與練習”第二題。

2.拓展題:給韓愈寫一封信,撫慰他懷才不遇,憤懣難平的心情。

評說的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虛詞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增強文言閱讀能力。(重點)

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礎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寫法。(重點、難點)

3.通過學習,認識封建社會人才被埋沒的根本原因,理解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4.誦讀訓練,增強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達到當堂背誦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伯樂相馬: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并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于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云霄。這是它感激伯樂了解并且體貼它啊。

二、簡介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南陽(現在河南南陽縣)人,唐代著名文學家,散文尤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譽,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昌黎先生集》。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韓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屬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他多次被貶官降職,很受壓抑。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實踐也體現了這種精神。他是我國文學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韓愈所處的中唐時期,藩鎮(zhèn)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激烈,許多中下層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都懷才不遇。韓愈本人遭遇也是這樣,貞元19年(803年)上書言京畿百姓窮困,請求緩征徭役,租稅,被貶為陽山令;元和14年(公元819年),韓愈上著名的《諫迎佛骨表》力諫,幾招殺身之禍,后經友人鼎力營救,被貶為潮州刺史。《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竟然想到了死,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心情抑郁,悲傷到了極點。這種抑郁的心情一般都注定他們不會長壽。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fā)蒼蒼,而齒牙動搖。

因此他對埋沒人才不但不滿,而且加以揭露和抨擊。本文便是他這類作品中的名篇之一?!恶R說》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說文體。本文是作者《雜說四首》中的第四首,馬說這個標題,是后來人加的。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三、初讀課文,積累文言詞匯:

1.通假字-----祗同只食同飼見同現邪同耶材同才

2.而:a轉接可以譯為卻,可是b順接可以不譯

之:a結構助詞的b代詞,代人或物c無意義,句中停頓d幫助構成倒裝,無意義

其:a代詞,代人或物b代詞他的它的c指示代詞那種d反問語氣詞難道e推測語氣詞恐怕以:a介詞因為b介詞按照

也:a肯定語氣b反問語氣c推測語氣d句中停頓

世:世上、世間。然后,這以后。這、這種。也:語氣助詞,在這里表示語氣的舒緩停頓,可譯為啊。

雖:即使。能:能力,本領。才美:才能美質,指馬的能力和長處。外見:表現在外面。

常馬:普通的馬。安:怎么,哪里。也:語氣助詞,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呢。

四、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1.課文脈絡:

第一節(jié):伯樂知馬(伯樂對千里馬命運起著決定作用)

第二節(jié):不知馬,害了馬(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第三節(jié):太不知馬(辛辣嘲諷食馬者的愚妄無知)

2.用原文回答問題:?

①文章一開頭,作者是如何闡述伯樂和千里馬之間的關系的?

明確: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②沒有遇見伯樂,千里馬的命運會如何?

明確: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③千里馬的才能為何被埋沒?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確: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④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馬因肚饑而無法發(fā)揮才能的痛苦的?

明確:且欲與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馬者的不知馬的?

明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⑥文中的哪句話點明了中心?

明確:其真不知馬也。

五、探究課文:

1.三段文字都用一個也字收住,它們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無限痛惜;憤怒譴責;深刻嘲諷。

2.作者所說的食馬者、伯樂、千里馬僅僅是指傳說中的人和物嗎?

明確:食馬者比喻不能識別人才的統(tǒng)治者。伯樂比喻善于識別人才的統(tǒng)治者。千里馬比喻人才。

3.《馬說》的論點是怎樣的?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

明確:首句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就是本文的論點。提出論點后即舉社會上伯樂不常有以致千里馬常遭埋沒的客觀現實,以證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接著第2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無知,從反面論證了論點。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馬被埋沒的第二個原因──使用不當。從另一個側面論證了論點。

本文寫作意圖并不在于論證論點,而是在論證過程中突出了食馬者的不知馬,作者的真意在于譴責食馬者的無知,對在位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表示了極大地憤慨。

韓愈就是一匹千里馬,他有日行千里之能,但在封建社會,他懷才不遇,屢遭貶斥。他對在位者的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有強烈的憤慨與不滿,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來,所以,他就托物寓意,借寫千里馬的遭遇,來寫封建社會人才的遭遇。

六、拓展:

1.當今社會還需要伯樂嗎?作者認為伯樂決定了千里馬的命運,你同意他的.觀點嗎?說說理由

2.千里馬和伯樂究竟誰更重要

3.如果你懷才不遇你學哪位古人?

a.韓愈懷才不遇寫文學b.蘇秦懸梁刺股發(fā)憤

c.董邵南另尋高就發(fā)展d..陶淵明歸隱田園樂悠悠

七、小結:

本文以物作為比喻,通篇說馬,通篇喻人。先從千里馬與伯樂的關系落筆,鮮明地提出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接著以名馬的不幸遭遇說明有千里馬沒有伯樂還是等于沒有千里馬。再以喂馬的不得法進一步論證了論點,沒有伯樂就沒有千里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馬者的表現,歸結到實質是不識馬這個要害上來。不識馬才會妄說無馬,識馬就有馬。文章反復論述,層層深入,短小精悍,波瀾曲折,耐人尋味。

板書設計:

馬說

伯樂知馬伯樂少,千里馬被埋沒。(同情痛惜)

食馬者不知馬,害千里馬。(憤怒譴責)

食馬者妄說無馬,實不不知馬。(辛辣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