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優(yōu)質7篇

時間:2022-12-07 作者:Surplus 備課教案

制定教案是為了讓我們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更加順利,編寫教案也是我們上課之前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優(yōu)質7篇,感謝您的參閱。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優(yōu)質7篇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1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教科書第9294頁。

平均數(shù)是描述一組數(shù)據(jù)集中趨勢的統(tǒng)計特征量。求平均數(shù)是分析數(shù)據(jù)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工農業(yè)生產中經(jīng)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績、平均身高、平均產量、平均速度等。這樣的平均數(shù)常用于表示統(tǒng)計對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組數(shù)量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來進行不同組數(shù)量的比較,以看出組與組之間的差別。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能力的基礎上教學比較簡單的求平均數(shù)問題。本節(jié)課是三年級下冊《統(tǒng)計與平均數(shù)》的教學,是把已學的統(tǒng)計知識和認識平均數(shù)結合起來,學會求平均數(shù)的基本方法:移多補少。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求平均數(shù)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幫助學生靈活運用平均數(shù)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通過多種練習讓學生加深對平均數(shù)意義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求平均數(shù)一般方法的掌握。

教學目標:

1、在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shù)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并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shù)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結果是整數(shù))。

2、在運用平均數(shù)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xiàn)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3、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會運用已學的統(tǒng)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

1.呈現(xiàn)套圈情境。

多媒體演示套圈比賽場景。 談話:這是三(1)班第一小隊正在進行的套圈比賽,一隊是男生,另一隊是女生。比賽規(guī)則是每人套15個圈,比一比哪一隊套得準。下面就請同學們給他們做裁判,好不好?

2.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

多媒體依次演示4個男生和5個女生套圈比賽情況,最后將每個選手卡通像與其套圈結果定格組合成一個畫面。 要求學生根據(jù)男、女生套圈成績,小組合作利用小方塊完成統(tǒng)計圖(每小組中男生合作完成男生隊成績的統(tǒng)計,女生合作完成女生隊成績的統(tǒng)計)。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shù)學第六冊56—61頁內容

教學資源分析:

本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結合實例,通過觀察、操作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為今后進一步探索簡單圖形的軸對稱特性,把握簡單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系,以及利用軸對稱方法進行變換或設計圖案打好基礎。

教材第一道例題首先出示了一組實物圖片,要求學生觀察并說說它們的共同特征,初步感知 “這些物體都是對稱的”,并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再找出一些具有對稱特征的物體,在小組里交流。教材這樣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接下來,教材把上面的實物圖形進一步抽象為平面圖行,引導學生通過對折發(fā)現(xiàn)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軸對稱圖形的概念。第二道例題則讓學生利用已有的對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做出”軸對稱圖形。以活動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感性認識,豐富對軸對稱圖形的體驗,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跋胂胱鲎觥卑才帕诵问蕉鄻?、內容豐富的訓練幫助學生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廣泛聯(lián)系。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使學生能根據(jù)自己對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在一組實物圖案和平面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3、使學生在認識和制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fā)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識別出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自己的操作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每組有不同的圖形一套,想想做做2所要求的字母一套,小剪刀,彩紙,水彩畫顏料,釘子板等等

一、 猜一猜——激趣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有趣的物體,不過只有一部分,請你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么?

(多媒體出示:楓葉、蜻蜓、天平等物體的一半,讓學生猜一猜,猜中就出示物體的全幅圖)

師:是啊,這些物體可真有趣,你知道它們有趣在哪里嗎?

(讓學生自由說)

小結:是的,它們可以分為兩個完全相同的部分。

設計意圖:有趣的“猜一猜”游戲,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而且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有些物體可以分為兩個完全相同的部分,同時也為學生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征作了鋪墊。

二、 觀察、操作——探究特征

1、觀察,初步感知

師:老師還帶來了一組物體的圖片,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三個物體,你能發(fā)現(xiàn)它們共同特征的嗎?

(多媒體出示天安門、飛機、獎杯,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師:(小結)是的,這些物體都是對稱的。

師:在生活中你還見過那些物體也具有對稱的特征嗎?

(自由說,全班交流)

2、操作,體會特征

師:如果把上面的物體畫下來,我們可以得到下面的圖形。

(多媒體出示按天安門、飛機、獎杯的實物畫下來的圖形)

我們小朋友手中也有一些這樣的圖形,請小朋友選一個,對折,然后跟同學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選三人在實物投影上交流)

師:這三個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嗎?(指名說)

小結:是啊,它們對折后,折痕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像這樣的圖形,我們叫它軸對稱圖形!你能跟同桌說說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嗎?(學生自由說后,多媒體出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齊讀)

3、識別,加深體驗

師:我們認識的一些圖形娃娃今天也來到這里,請你仔細觀察這些圖形,找一找,它們中哪些也是軸對稱圖形呢?

(請小組長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圖形,組織大家討論,不確定的可以動手折一折,然后全班交流。)

師:請小組長把軸對稱圖形圖形整理出來,分工讓每一個小朋友動手折一折,這些軸對稱圖形有幾種對折的方法?

(指名一組在實物投影上交流)

小結:要使對折后折痕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只有一種對折的方法。長方形有兩種對折的方法,正方形有4種對折的方法,這個特殊的五邊形有五種對折的方法,而圓有無數(shù)種對折的方法呢!不管是一種還是很多種對折方法,只要對折后折痕兩邊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這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設計意圖:在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時,教者安排了三個層次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第一層次,讓學生在豐富的實例中進行感知,第二層次讓學生在充分的操作中感知,第三層次放手讓學生進行獨立的選擇和判斷。層層深入,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軸對稱圖形。

4、訓練,鞏固特征

(1) 完成想想做做1,實物投影出示圖形

師:這是我們生活中??吹降囊恍﹫D形,你能判斷出它們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嗎?

(先獨立判斷,如果你認為是軸對稱圖形的,在下面打勾,并且用尺子畫出一條虛線來表示你準備怎樣對折,全部完成了,由小組長組織大家討論,全班交流)

(2) 完成想想做做2,實物投影出示圖形

師:看來,小朋友已經(jīng)能根據(jù)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識別出生活中的許多軸對稱圖形了。你們知道嗎,我們學的英文字母,許多也是軸對稱圖形呢!你能找出這些字母中的軸對稱圖形嗎?

(先獨立判斷,如果你認為是軸對稱圖形的,在下面打勾,如果不確定,可以拿出相應的字母折一折,完成了跟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3) 完成想想做做5,實物投影出示圖形

師:軸對稱圖形真是隨處可見,你們看,這些是什么?對,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觀察下面的國旗,你能找出哪些國家的國旗是軸對稱圖形嗎?

(先獨立判斷,如果你認為是軸對稱圖形的,在下面打勾,完成了小組長組織大家討論,全班交流)

(4) 完成想想做做3,實物投影出示圖形

師:我們認識了那么多的軸對稱圖形,你能自己畫出一個軸對稱圖形嗎?

請小朋友畫出下面每一個圖形的另一半,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畫的時候要動腦筋想一想,怎樣畫又快又好!

(獨立練習,全班交流)

三、 做一做——內化新知

師:剛才我們看了、找了、畫了軸對稱圖形,現(xiàn)在,讓我們來做一個軸對稱圖形好嗎?你可以用老師提供給你們的工具做,也可以自己想法做,比一比,哪一組的方法多,做出的圖形美!

(小組活動,完成后,請一組到實物投影上展示,相機點評)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做”軸對稱圖形,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不但可以讓學生共享彼此的經(jīng)驗,而且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積累感性認識,豐富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體驗。

四、 看一看——拓展延伸

師:軸對稱圖形以其特有的對稱美,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和諧的美感,蝴蝶、蜻蜓等因為有了對稱的翅膀,才能自由的飛翔;我們的服裝因為對稱顯得大方、典雅;古今中外,有許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對稱的,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對稱的建筑,感受它們的奇妙和美麗!

(多媒體播放)

師: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還有很多很多,如果有興趣,電腦課時,可以上網(wǎng)查閱。

設計意圖:數(shù)學因為其與生活的密切的聯(lián)系,才能體現(xiàn)其生活的價值。讓學生了解自然界、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可以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體會“對稱”的科學與美學價值!

五、 說一說——總結評價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軸對稱圖形,你有什么收獲嗎?

六、 作業(yè)

1、完成想想做做4、6

2、 收集一些軸對稱圖形的圖片,最好是同一系列的,如:都是建筑的,或者都是交通標志的,在同學之間交流。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數(shù)學題,引起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開發(fā)他們的智

力,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他們邏輯思考能力。

2)讓他們學會通過思考與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3)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發(fā)揮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解答例題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讓學生學會善于思考。教學難點: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課前準備:

準備課堂上要講的內容,預測提問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使用的時間。多媒體課件,火柴棒,小獎品。

教學過程:

課前先向學生播放一些生活中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生活例子。講一個小故事,動物中的數(shù)學“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通過小故事起到讓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興趣。)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火柴游戲,層層導入:同學們還想知道知道數(shù)學更多有趣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來一起玩一個與數(shù)學有關的趣味游戲好嗎?

學生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擺法。

1、下圖是用24根火柴桿排成1大1小兩個正方形,只能移動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變成3個正方形,你會嗎?

2、六角星變菱形用18根火柴擺1個六角星(見圖)。請你移動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變成6個面積相等的菱形。你知道應該怎么移動嗎?

3、用12根火柴桿,組成4個連靠在一起的單位正方形,如下圖。游戲要求:

(1)試試看,移動3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2)恢復原狀,再試試看,移動4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答對進行適當?shù)莫剟睿⑦M行分析,然后逐漸深入課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結合生活,小組互動。

此環(huán)節(jié)分為四個小部分:

1將學生分成幾組,然后老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

2從日常生活出發(fā),模擬一些題目,讓學生進行搶答。

3最后進行統(tǒng)計,對表現(xiàn)最好的小組進行獎勵。

4、對相關題目進行詳細的解釋,讓學生認識數(shù)學的奧秘,進而提高對數(shù)的學習興趣。

具體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號“+”、再來一個“一”字,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謎底是:王

2.一減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減號“-”、再來一個“一”字,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謎底是:三

3.+-×(打一成語)

解析:把支分解開即為“+、-、×”)謎底是:支離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謎底是:口(意為“只”少“八”)

5、成績是多少?(打二個數(shù)學名詞)

解析:學習成績是用得分的數(shù)目計算的。問“多少”,可以換一個說法,改問“幾何?”在中國古代數(shù)學書里,問一種物品有多少個,總是問“物有幾何?”直到現(xiàn)在,有些地區(qū)的方言里,買東西問價錢,還是說“幾何?”所以,問“成績多少”,等于是問“分數(shù),幾何?”謎底是兩個數(shù)學名詞:分數(shù)、幾何.

二、探究拓展題:

現(xiàn)在小明一家過一座橋,過橋時候是黑夜,所以必須有燈?,F(xiàn)在小明過橋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媽媽要8秒,小明的爺爺要12秒。每次此橋最多可過兩人,而過橋的速度依過橋最慢者而定,而且燈在點燃后30秒就會熄滅。問小明一家如何過橋?

答案:

第一步:小明與弟弟過橋,小明回來,耗時4秒;

第二步:小明與爸爸過河,弟弟回來,耗時9秒;

第三步:媽媽與爺爺過河,小明回來,耗時13秒;

最后:小明與弟弟過河,耗時4秒,總共耗時30秒,多么驚險!

三、自主創(chuàng)作題:

根據(jù)自己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自主創(chuàng)作一幅與數(shù)學有關的圖畫。(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課堂總結。

(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到的知識,讓學生認識數(shù)學的奧秘,進而提高對數(shù)的學習興趣。)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4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課堂上應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本教案首先創(chuàng)設了學生感興趣的情境,然后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空間,讓學生根據(jù)情境中的信息自主提出問題,并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探究解題方法,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為較好地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奠定了基礎。

2.鼓勵算法多樣化。

?數(shù)學課程標準》把“鼓勵算法多樣化”作為第一學段的教學建議之一,但多樣化之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重視算法的優(yōu)化”,因此,本教案讓學生在交流、比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口算過程,在傾聽他人的想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最優(yōu)方法,這樣設計有利于學生理解算理,完善并掌握算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chuàng)設情境。(課件出示)

師:同學們,你們愛吃水果嗎?(愛吃)

師:看,老師這里有三種水果,分別是草莓、橙子和蘋果,在水果盛裝的過程中還有好多學問呢,你們想了解嗎?(想)

2.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習了一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那么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整十、整百數(shù),幾百幾十數(shù)又該如何口算呢?今天我們就進一步來學習口算乘法。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shù)學教學必須注重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于是在上課開始,以同學們愛吃的水果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學生興奮的狀態(tài)下導入新課。

⊙開放探究,得出結論

一、教學例1。

1.觀察情境圖,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例1情境圖。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情境圖,找出圖中提供的數(shù)學信息。(每筐裝15盒草莓,一位阿姨買3筐)

(2)鼓勵學生根據(jù)圖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組織學生組內交流,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3)引出例題中的問題:3筐草莓有多少盒?

2.探究口算方法,明確算理。

(1)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并列式。

(學生匯報,老師板書:15×3)

(2)小組之間互相交流這樣列式的理由。

(因為每筐裝15盒草莓,一位阿姨買3筐,就是買3個15盒草莓,也就是求3個15是多少,所以列式為15×3)

(3)討論、交流15×3的口算方法。

[把每筐草莓分成2份,一份是10盒,另一份是5盒,買3筐就是買3個10盒和3個5盒,先算3個10盒是10×3=30(盒),再算3個5盒是5×3=15(盒),最后把兩次口算的結果加起來,30+15=45(盒)]

3.拓展延伸。

(1)出示題目:150×3=?

(2)思考口算方法,匯報交流。

(口算150×3時,先算15×3=45,再在45的末尾添上一個0)

(3)觀察、對比,交流算式的不同之處。

(15×3與150×3進行比較,是把第一個乘數(shù)15擴大到原來的10倍,第二個乘數(shù)沒有變化)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5

教學內容:

教材第64頁練習十五第2~4題。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方法正確地計算。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口算下面各題

15×3 19×4 53×8 61×7

14×10 20×42 50×60 80×30

700×20 71×20 56×40 47×30

二、指導練習

1.計算:21×32,要求學生列豎式計算

提問:列豎式時要注意什么?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第三步再算什么?

提問:42表示什么?豎式中,63表示什么?

2.用豎式計算要注意什么?

3.看誰算的快

完成教科書第64頁練習十五的第2題。

學生完成后,教師講評,重點要讓學生說出計算的過程。

4.教科書第64頁的第3題

根據(jù)畫面內容,把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找出來,并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羽毛球,該怎樣列式? 12×14

提問為什么這樣列式?

5.完成教科書第64頁的第4題。

自己分析畫面內容,根據(jù)題目的問題,列式解答。

并提問:你是怎樣計算的?

三、課堂總結

通過練習,你進一步學會了什么?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會進行計算,學會檢查,并提高準確率。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解決問題。

1、哪種要便宜。

出示書本上的兩幅圖,讓學生看懂圖意。

第一幅圖:如果把2千克的大瓶作為標準,那么小瓶的要達到大瓶的數(shù)量,需要乘4,所以價錢也乘4。如果把小瓶的作標準,那么大瓶裝的買500克,只需要除以4,價錢也除以4。

第二幅:判斷哪種油便宜。先讓學生思考,再討論。

二、計算。

讓學生把這些題做在2號本上,教師批改后,再針對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出一些題讓學生練習。

三、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和圖片:有96位客人用餐,可以怎么樣安排桌子?

合理地安排桌子,要讓客人都有座位,桌子上又沒有空位。

鼓勵學生尋找不同的安排方法,如8張圓桌,2張方桌;4張圓桌,7張方桌。

四、遞等式計算。

也要求學生做在2號本上,獨立完成。

五、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小明星期天想幫媽媽做事情,下面是小明做每件事所需要時間:

用洗衣機洗衣服30分,掃地5分

擦家具20分,晾衣服5分

怎么樣做得快?至少要花多少分?

教師引導學生用洗衣機洗衣服的同時,先后做掃地、擦家具兩件事,共用25分,最后晾衣服5分,最后晾衣服5分,所以至少要花35分。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7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8---9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能獨立分析和解決用小數(shù)加減法計算可以解決簡單問題。

2、能正確處理小數(shù)加減計算過程中需要進位或退位的算法問題。

3、體驗只需估算就能解決的此類題型的特征。培養(yǎng)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估算,并能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重點、難點:計算小數(shù)加減過程中的進位和退位問題。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或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知道嗎?英才小學的小紅同學參加了手拉手結對子活動,星期天她到郵局給她的好朋友寄去了兩包書,郵遞員告訴了她每包書需要多少郵費,可小紅不知道一共需要付多少錢,你們能幫幫她嗎?

投影出示情景圖。

二、探究新知。

1、讓學生仔細觀察情景圖。

師:通過觀察情景圖,你們了解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小紅寄的兩包書的郵費分別是1、6元和12、4元。

生2:我還知道:小紅不知道一共需要付多少郵費?

2、先進行估算。

師:小紅大約一共需要多少元的郵費?所需郵費一定不會多于多少元?一定不會少于多少元?

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討論。

(1)分組討論。

(2)組長匯報討論結果。

師:小紅所需郵費不會多于15元,不會少于13元。

3、解決情景圖中提出的問題。

(1)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2)師巡視。

(3)小組長展示本組的解決方法。

第一種:1.6元=16角12.4元=124角16角+124角=140角=14元

第二種:1元+12元=13元6角+4角=10角=1元13元+1元=14元

第三種:1.6+12.4=14元

1.6

+12.4

-----------

14.0

(3)讓同桌互相說一說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4、計算兩包郵費相差多少元?

師鼓勵學生用第三種方法去做。

(1)讓學生獨立去做,師巡視。

(2)展示做題情況。

12.4—1.6=10.8(元)

12.4

—1.6

————

10.8

答:2包郵費相差10.8元。

5、小數(shù)加減法的法則。

師: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師引導學生進行:列豎式時,小數(shù)點要對齊,(也就是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再按照整數(shù)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最后在得數(shù)里對齊橫線上的小數(shù)點點上小數(shù)點。

投影出示該法則。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1)指名板演第8頁第2小題,集體訂正。

(2)獨立做第9頁第1題。師巡視,集體訂正。

2、提高練習。

同桌討論第9頁第2題,找出錯因,并改正。

3、拓展練習。

獨立做第9頁的3、4、5題。師巡視,集體訂正。

四、:

這節(jié)課你們有什么收獲?說一說你的收獲。

板書設計:

寄書

1.6+12.4=14(元)

1.6

+12.4

————

14、0

答:一共需要1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