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擬訂的過程中,你們需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想要寫出一份出色的教案,就必須合理的分析自己教學任務,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找次品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找次品的教案篇1
一、教學內容
?找次品》是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數(shù)學廣角的內容。現(xiàn)實生活生產中的“次品”有許多種不同的情況,有的是外觀與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標準等。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觀與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質量有所差異,且事先已經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輕(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測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個次品。
“找次品”的教學,旨在通過“找次品”滲透優(yōu)化思想,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優(yōu)化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運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本節(jié)課從3個、5個、9個待測產品中找出一個次品,以操作活動為載體,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等方式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初步體會運用優(yōu)化策略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shù)學的魅力,培養(yǎng)觀察、分析、推理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⒈讓學生初步認識“找次品”這類問題的基本解決手段和方法。
⒉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驗證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yōu)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⒊感受到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用天平測次品的方法,初步學會運用最優(yōu)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課件(3瓶口香糖)提出問題
1、哪個辦法能最快幫小明找出少了一顆的那瓶口香糖?
辦法一:用手掂一掂。
辦法二:每瓶都倒出來數(shù)一次。
辦法三:用秤稱一稱。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提問,你會選那種秤?從而引出天平。并模擬天平找次品的過程。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要引導學生根據(jù)次品的特點發(fā)現(xiàn)用天平“稱”的方法最好,知道并不需要稱出每個物品的具體質量,而只要根據(jù)天平的平衡原理對托盤兩邊的物品進行比較就可以了。]
3、引出課題:借用天平《找次品》。
(二)探究新課,尋找方法
出示第二個問題課件提問。
怎樣從這5瓶里找出少一顆的那瓶呢?
讓學生充分說自己的辦法,教師根據(jù)學生所說板書,把所有的方法都板書之后,再集體總結哪個辦法最快,感知最優(yōu)化,并在此理解“至少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到這個次品”的含義。
(三)合作探索,尋找最佳方案
1、出示問題:商店里有9個零件,其中有一個是次品,它比其他合格的要重,你能把這個次品找出來嗎?
2、學生合作探索方案
集體討論分組的情況,教師板書,小組選擇1種方法分析所需要的次數(shù)。
3、反饋交流
各小組反饋所需要的次數(shù),集體得出最優(yōu)分法。(平均分成3分)
4、作出猜想,優(yōu)化方法
師:那我們猜測一下,是不是在所有找次品的問題中,我們都可以把待測物品平均分成3份,保證找到次品所用的次數(shù)一定最少呢?
生:不一定,因為有的待測物品能平均分成3份,有的就不能平均分成3份。
師:如果我們遇到的待測物品的數(shù)量都是能平均分成3份的,是不是這樣的分法一定最好呢?(取例證明)
(四)拓展研究
從10個零件中找出較輕的次品,至少需要幾次能保證找到呢?怎樣分組最好?
找次品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猜測、驗證等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滲透優(yōu)化思想,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學習用圖形,符號等直觀方式清晰、簡明的表示數(shù)學思維的過程,培養(yǎng)邏輯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優(yōu)思想教學難點:
觀察歸納找次品的最優(yōu)策略
課前交流:
師:上課之前老師想先考考大家的眼力,看看誰的眼力最棒?
師:請不同。
生:(回答)
師:咦,怎么回事?
生:不好確定。.。.。.
師:剛才這位同學分析的很對,從外觀上看,它們一模一樣,可實際上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在生產生活當中我們把這種不合格的產品稱為“次品“,那當遇見次品時需要把它找出來嗎?生:需要。
師:大家的聲音里感覺少點什么,請看大屏幕
(播放航天飛機事故圖片)
師:看完后你想說點什么?
生:次品的危害很大。.。.。.
師:再問大家一次,當有次品的時候要不要把它找出來?
生:要。
師:從同學們的回答聲中老師感受到大家的社會責任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找次品》(板書)
(宣布上課)
師:大家請看課題,你希望從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了解到什么?
生:找次品的方法,如何最快找到次品。
師:那我們帶著這樣的學習目標咱們開始今天的學習,
一、探究新知
(一)探究2和3
師:這兩瓶鈣片,誰有辦法找出其中的次品?
生:掂一掂,數(shù)一數(shù)。
生:可以用天平
師:天平咱們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接觸過了,天平長什么樣?誰能用身體模仿一下?
生:用身體模仿
師:多么美麗的一架天平啊,那么如何用天平找出其中的次品呢?誰來當天平給大家找一找?
生:天平兩端各放1瓶,哪邊輕就是次品。
師:你把鈣片分成了幾份?
生:兩份。
師:天平這時候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
生:(用身體表現(xiàn)出傾斜)
師:次品在哪里?指一指
師:如果次品多了幾片呢?
生:哪邊重就是次品。
師:需要稱幾次?
生:1次
師:看來從兩瓶里找次品,只需要稱1次就一定能找到。
如果是3瓶呢?請看屏幕,需要稱幾次?
師:猜一下?
生:2次,1次?
師:獨立思考一會,然后跟大家說說你稱的方法,你分成了幾組?需要稱幾次?
生:分成了三份,天平兩端各放一瓶,
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剩下的就是次品,(指一指)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上升的就是次品,(抖一抖)
需要稱一次
師:稱1次可能會出現(xiàn)幾種情況?
生:兩種,平衡或不平衡
師:不論天平平衡或不平衡,只需稱1次就能找出次品。
師:咱們一起來體驗一下他的稱法,伸出手,架起天平,任選兩瓶放在天平兩端,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次品在?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
師:稱1次能保證找到次品嗎?
生:能。.。.。.
師:大家觀察次品的位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就是說次品不在天平上就在。
生:天平外
師:那么次品一定是我們用天平稱出來的嗎?
生:不是。
師:從表面上看,咱們比較的是天平上的兩份,但加以科學推理咱同時比較的其實是三份。這里有幾個位置可以利用?
師:多好的方法,咱們用數(shù)學的方式記錄下來,同學們呢仔細看,對照流程圖再把方法說一說。
(二)探究8
師:咱們用天平稱的方法一次就從三個產品中找到了次品,那數(shù)量增加到8個呢?請看屏幕。
師:出示例題2:8個零件里有1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能保證能找出次品?
?-
師:通過讀題你知道了什么?
生:次品重一些,下降的就是次品
師:問題是什么呢?
生:至少稱幾次能保證能找出次品?
師: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保證找出次品的最少次數(shù)
師:大家先猜一猜,從8個當中找次品,需要幾次?
生:3、4、
師:到底需要多少次呢?看到桌子上的教具了么?我們實驗一下不就知道了么?
師:請看提示(學生小組合作)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找到的方法,誰先來展示?(站在側面,讓大家看到你的想法)
生:小組一我們分成了8份,1,1,1,1,1,1,1,1,。需要4次
師:看到他的方法,你想說點什么?
師:剛才這位同學的稱法中,有可能一次就找到次品,還要不要繼續(xù)稱下去?
生:要,因為稱一次就找到次品的概率不大,太幸運了,這種方式不能保證找出次品。
師:當我們選擇一種方法分析問題時,對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要全面考慮,做最壞打算,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找到次品(板書:保證)
有沒有更少的稱法?
生:小組二,我們分成了2,2,2,2共4份。需要3次
生:小組三4,4兩份,需要3次生:小組四3,3,2,3份,需要2次。
師:還有更少的方案嗎?
生:沒有了
師:觀察一下,最佳方案是?
生:第四種
師:四種方法,都能保證找到次品,發(fā)現(xiàn)沒有?各組找次品時物品分法不同,保證找出次品的次數(shù)也就不一樣,你認為保證著地次品的次數(shù)跟什么有關?生:跟物品的分法有關
師:那到底怎么分,既能找出次品,用天平稱的次數(shù)又最少呢?
生:回答。.。.。.
師:再看最佳方案,三份的個數(shù)不同,難道跟分成三份有關??
師:是不是和分成三組有關系呢?
(三)探究9
師:咱們再找個數(shù)字分成三份試試怎么樣?
這次我們不擺學具,把天平移到腦海里,快速想像,推理,找出方案,從9個零件中里找出一個重一些的次品,至少幾次保證找到?
小組交流學習并匯報。
生:我這種稱法是把球分成了(4、4、1)這樣的3份來稱,需要稱3次才能找出次品。天平的兩邊各放4個,如果天平平衡,天平外的那個球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接下來就在天平下沉一邊的4個里面找,4個就還要稱2次,共3次。
生2:我這種稱法是把球分成了(3、3、3)這樣的3份來稱,只需要稱2次就能找出次品。天平的兩邊各放3個,不管天平平衡與不平衡,接下來都在3個里面找,3個就還要稱1次,共2次生3:我這種稱法是把球分成了2、2、5這樣的3份來稱,需要稱3次才能找出次品。天平的兩邊各放2個,如果天平平衡,接下來就在剩下的5個里面找,還要稱2次,共3次。學生邊匯報教師邊填表。
師:觀察這三種方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哪種方法更快?
生:第二種。
師:這就是9個里找次品的最佳方案,
(四)對比分析,總結規(guī)律
師:我們把三種最佳方案整理到屏幕上,大家觀察,他們有什么共同點?
生:分成三份,平均分
師:共同點都是分成三份,8能平均分嗎?不能平均分時又是怎么分的?
生:盡量平均分,差距最小是1.
師:你們太了不起了,通過剛才的實驗、討論、交流,不僅解決了問題,而且發(fā)現(xiàn)了找次品分組的秘密和規(guī)律。那就是:分成三份,盡量平均分。
師:同學們,我們通過大膽猜測,實踐驗證,細心推理,對比歸納,找到了找次品的規(guī)律-----分成3份,盡量平均分。
原來數(shù)學這么有趣,在短短時間里就得出了找次品的規(guī)律,你們太了不起了,掌聲送給自己。
四、鞏固練習驗證規(guī)律
你們有信心用剛才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去解決一些問題嗎?
1、探究10和11驗證規(guī)律
2、有27瓶水其中一瓶是鹽水,比其他的水重一些,至少稱幾次
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匯報。
五、課堂總結,內化新知
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找次品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通過對比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讓學生認識單式折線統(tǒng)計圖,會看折線統(tǒng)計圖,了解折線統(tǒng)計圖既可以表示數(shù)量的多少,又可以體現(xiàn)數(shù)據(jù)變化趨勢的特點。
2. 問題解決與數(shù)學思考: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所給的數(shù)據(jù)繪制完成折線統(tǒng)計圖,能根據(jù)折線統(tǒng)計對數(shù)據(jù)進簡單地分析 并能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根據(jù)折線統(tǒng)計圖數(shù)據(jù)變化的趨勢,對數(shù)據(jù)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單式折線統(tǒng)計圖,了解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及優(yōu)勢。,會看折線統(tǒng)計圖,并能夠根據(jù)折線統(tǒng)計圖解決問題和提出問題。根據(jù)統(tǒng)計表所給的數(shù)據(jù)正確地完成折線統(tǒng)計圖。
2、學會用折線統(tǒng)計圖來分析問題,預測事情的發(fā)展趨勢,體會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小組合作交流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設疑自探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交流:同學們,你們喜歡機器人嗎?下面是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統(tǒng)計圖。(課件出示條形統(tǒng)計圖)
2.分析統(tǒng)計圖。 思考:從這張統(tǒng)計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自由發(fā)言,讀懂條形統(tǒng)計圖。
3.揭示課題。 師:為了便于分析,統(tǒng)計圖還可以這樣畫。出示折線統(tǒng)計圖。(課件出示統(tǒng)計圖) 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折線統(tǒng)計圖。
(二)解疑合探
1.初步感知
師:剛才,我們在條形統(tǒng)計圖中了解的信息在這張折線統(tǒng)計圖上都能找到嗎? 學生觀察統(tǒng)計圖,指名說一說。 問:20__年有多少支隊伍參賽?誰來指一指? 生:邊指邊答20__年489支。 追問:489在哪? 生:在20__年這一列和橫著的489這個數(shù)據(jù)的交點。
2.揭示課題。
師:為了便于分析,統(tǒng)計圖還可以這樣畫。出示折線統(tǒng)計圖。(課件出示統(tǒng)計圖) 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折線統(tǒng)計圖。 思考所有的信息都找到了,那他們?yōu)槭裁催€要制成這樣的折線統(tǒng)計圖呢?
3.深入探究。 學生觀察折線統(tǒng)計圖,獨立思考教材中提出的2個問題。 小組交流。 全班討論、交流:你是是怎樣看出來的?怎樣想的?
4.讀懂圖意。
談話:看來折線統(tǒng)計圖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這個折線統(tǒng)計圖嗎?
請同學們先與同桌互相說一說,折線統(tǒng)計圖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它是怎樣表示數(shù)據(jù)信息的?
學生活動,教師組織全班交流。
提問:表示20__年參賽隊的點在哪里?這一年有多少支參賽隊?20__年呢?
5.數(shù)據(jù)分析。
談話:你能回答下面的問題嗎?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
出示問題:
(1) 多長時間記錄一次數(shù)據(jù)的?
(2) 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
(3)參賽的隊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三)、質疑再探
折線統(tǒng)計圖有什么特點?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思考:那么折線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相比,哪個能更清楚地看出參賽隊伍的變化情況呢?為什么?師:你有什么感想?
(四)、拓展延伸
1. 媽媽記錄了陳東0~10歲的身高,根據(jù)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
出示統(tǒng)計圖(沒有描點),教師示范前兩個點的畫法。
學生嘗試畫圖,并組織交流(讓學生說一說制作折線統(tǒng)計圖時,要注意些什么)。
提問:從這幅圖中知道了什么?
提問:從圖上看,陳東的身高有變化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追問:為什么身高長的速度越來越慢?
(五)、課堂小結
人們在表示這些數(shù)據(jù)時可以選用折線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是
不僅能夠看出數(shù)量的多少,而且還能清楚地看出數(shù)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找次品的教案篇4
1.由幾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擺成的立體圖形,從同一個方向觀察,看到的圖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根據(jù)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擺立體圖形,有多種擺法。
作業(yè):教材第3頁練習一第1、2題。
第一單元:觀察物體
第二課時:從多個角度觀察立體圖形
教學內容:教材p~例1、例2及練習一第、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根據(jù)圖形推測拼搭的方式,引導學生簡化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轉化問題。讓學生自己拼擺,得出結論,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求知欲及探求數(shù)學知識的興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從多個角度觀察物體的能力,通過思考和分析,掌握從不同角度觀察立體圖形的情況。
教學重點:經歷觀察過程,根據(jù)從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體的三視圖,推測出小正方體的拼搭方式。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與直觀演示法。
教學準備:若干個小正方體、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根據(jù)從某個角度觀察得到的平面圖形,拼搭出立體圖形的方法,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研究怎樣根據(jù)從多個角度觀察得到的三視圖來拼搭立體圖形。
教師出示從正面觀察某立體圖形得到的平面圖形,如 。
請同學們猜一猜,它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合而成的,并說明理由。
學生紛紛發(fā)表意見,有的說是2個,有的說3個……
師:看來要了解物體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夠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根據(jù)三視圖擺立體圖形。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投影出示例2。
2.分小組探究。
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準備若干個小正方體木塊。
師:現(xiàn)在每個小組都有若干個小正方體木塊,請你們自主探究一下,怎樣拼搭,能拼搭成符合蘭蘭看到的三視圖的立體圖形,看一看哪個小組最先完成并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學生分組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3.探究結果匯報。
我們拼搭的圖形為 。因為蘭蘭從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圖形和從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圖形都是由2個小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因此說明這個立體圖形只有一層,并且它的前面是2個小正方體,它的左面也是2個小正方體。而從上面看是兩排,它的前排是2個小正方體,第二排是一個小正方體并且應該在左邊,因此我們組拼成了上面的圖形。
師生共同評價總結:各小組都能積極地思考,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并說出了自己的思考過程。
3.即時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2頁“做一做”。
學生根據(jù)題意自行操作,教師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拼擺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及時指導。
三、鞏固練習
1.第3題:呈現(xiàn)了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個立體圖形得到的三個圖形,讓學生用正方體搭出相應的立體圖形。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后組織全班同學討論并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導學生有步驟、簡潔地進行操作。
2.第4題: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交流。
對于第(2)小題,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讓學生展示不同的擺法,通過交流,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只看到一面是無法確定物體的形狀。
3.第5題:可以讓學生先直接作出判斷,再組織交流。
4.第6題:讓學生根據(jù)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判斷所觀察的物體是什么立體圖形,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不能只根據(jù)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就確定是什么立體圖形。如果搭成的圖形從正面看,最少需要3個正方體,還可能是4個、5個……
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或在方格紙上畫出,從不同的方向觀察自己所搭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圖形;還可以讓學生小組活動,由一名學生增加所給的條件,使其他人能準確地擺出這個立體圖形。
5.第7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并根據(jù)題意要求動手擺一擺,以此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梳理提升
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根據(jù)物體的三視圖拼搭立體圖形,同學們都能積極地動手參與,積極地思考。在按照物體的三視圖進行拼搭時,先根據(jù)平面圖分析出要拼搭的立體圖形共有幾層.要拼搭的立體圖形共有幾排,再根據(jù)平面圖形確定每層和每排的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和位置。
板書設計:
從多個角度觀察立體圖形
先根據(jù)平面圖分析出要拼搭的立體圖形有幾層;
然后確定要拼搭的立體圖形百幾排;
最后根據(jù)平面圖形確定每層和每排的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
作業(yè):教輔相關練習。
找次品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發(fā)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學難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具準備:
教具: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等;投影片;動畫。 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教學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老師明確: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叫做平面圖形。
2.教師擺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墨水瓶盒等。 教師提問:這些物體的各部分都在一個面上嗎?(不是) 教師明確:這些物體的各部分不在一個面上,它們都是立體圖形。
3.引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有什么特征。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的特征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 教師提問: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 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 請摸一模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
教師板書:面、棱、頂點
2.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演示動畫“長方體的特征”】
討論提綱:
①長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關系?
②長方體有多少條棱?棱的位置、長短有什么關系?
③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教師板書:長方體: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條,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頂點:8個。
教師: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
3.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qū)別。
老師提問:長方體是立體圖形,畫在紙上如何與平面圖形區(qū)別呢? 請觀察,你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 你能看見幾條棱?哪幾條棱?
教師介紹長方體的畫法: 看不見的棱畫在圖紙上用虛線表示,最后面畫出的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畫出的是平行四邊形。
4.出示長方體框架觀察。
教師提問:框架上的12條棱可以分幾組?怎樣分?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教師明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二)正方體特征
1.【演示動畫“正方體的特征”】
教師提問:看一看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么變化? (長、寬、高變?yōu)橄嗟?,六個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yōu)檎襟w)
2.對照長方體的特征學生自己研究正方體的特征。 學生討論、歸納后,
教師板書:正方體: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條棱長度都相等。
頂:8個。
3.學生討論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相同點:面、棱、頂點的數(shù)量上都相同;
不同點:在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教師提問: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試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找次品的教案篇6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134-13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認識“找次品”這類問題的基本解決手段和方法。
2.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yōu)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讓學生初步認識“找次品”這類問題的基本解決手段和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yōu)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教學難點:觀察歸納“找次品”這類問題的最優(yōu)策略。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天平、5瓶鈣片、學生準備圓形學具10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前談話: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家里的家用電器也越來越多。說說你們家都有哪些家用電器?各是什么品牌的?為什么選這個品牌呢? 播放電影片斷:海爾砸冰箱事件。 看了這段影像,你有什么感想?
“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市場,不但會侵害消費者的權益,也會損毀一個企業(yè)的聲譽,可見質量檢測是多么重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當小小質檢員,用我們的'智慧找出不合格的產品。
出示3瓶外觀完全一樣的鈣片,說明:在這3瓶鈣片中有一瓶少裝了幾顆,你能幫我找出是哪一瓶少裝了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
在同學們說的這些方法中,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最好?為什么? 出示天平。怎樣利用天平來找出這瓶鈣片呢?
學生回答后小結:可以把其中的2瓶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托盤中,如果天平平衡則沒放上去的那一瓶少裝了;如果天平不平衡則翹起一端的托盤中所放的那一瓶少裝了。
揭示課題: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著一個質量不同的,輕一點或是重一點的物品,需要想辦法把它找出來,像這一類問題我們把它叫做“找次品”,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如何“找次品”。 板書課題:找次品
二、“找次品”的解決方法
小組合作:從5瓶鈣片中找出少裝了的那瓶次品。
(合作要求:用手模擬天平,用5個學具當鈣片。你們是怎樣稱的?稱了幾次?組長負責作好記錄。) 指名匯報,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同步用圖示法板書學生的操作步驟: 平衡:
11次 5(2,2,1)
不平衡:2(1,1)
2次
5(1,1,1,1,1) 1次或2次
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觀察思考:至少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到這個次品呢?
三、探索最優(yōu)策略
出示問題:在9個零件中有一個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到這個次品呢? 小組分工合作:用學具擺一擺并嘗試畫圖表示擺的過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學擺學具,2名同學用圖示法作記錄,2名同學分析填表。)注:因該網(wǎng)頁不能顯示表格,出示表格項目如下:
零件個數(shù) 分成的份數(shù) 每份的個數(shù) 至少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到這個次品
指名匯報,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填表并板書: 平衡3(1,1,1) 9(3,3,3)
不平衡3(1,1,1)
2次 平衡1次
9(4,4,1){ 平衡2(1,1) 3次 不平衡4(1,1,2)
平衡 2次
平衡(2,2,1){9(2,2,2,2,1){不平衡2(1,1)3次 不平衡2(1,1) 2次
引導觀察:用哪一種方法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稱的次數(shù)最少? 小結:平均分成3份去稱,保證能找出次品所需的次數(shù)最少。 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應該怎樣分呢?
全班合作:用圖示法從10個和11個零件中找出一個次品。
(合作要求:將全班所有的小組分成2部分,一部分小組分析從10個零件中找出一個次品,另一部分小組分析從11個零件中找出一個次品。小組內先共同討論出幾種不同的分法,再2人合作選一種(組內不重復)用圖示法分析。)
指名匯報,投影展示學生的分析過程。
引導觀察,感知規(guī)律:一是把待測物品分成三份;二是要分得盡量平均,能夠均分的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也應該使多的一份與少的一份只相差1。
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你能不能對這個規(guī)律作出解釋?
四、拓展提高
猜測:這種方法在待測物品的數(shù)量更大時是否也成立呢?
第135頁“做一做”:有( )瓶水,除1瓶是鹽水略重一些外,其他幾瓶質量相同。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請你選擇一個合適的數(shù)來解這道題,獨立用圖示法分析,驗證你的猜測是否正確。
?找次品》教學簡評
四月10 日上午,聽了閔娟老師執(zhí)教的《找次品》這節(jié)課,很受啟發(fā)。下面我就這節(jié)課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體會。
縱觀整節(jié)課,閔老師教得活潑生動,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在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閔老師很好的注意了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找”的過程中,其思維過程充分地暴露出來。
1、重視操作活動,發(fā)揮主體作用。
本節(jié)課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閔老師讓學生借助圓片,以動手操作為手段,以思維訓練為目的,把3個零件和5個零件作為學生研究的起點,放手讓學生操作探索,讓學生通過操作、思考、討論、交流去獲得數(shù)學知識,使學生得到主動發(fā)展。
2、重視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合作交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積極的個性心理品質,在交往互動的過程中,使學生多思維,多實踐,多表達,能更多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供一些讓學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不斷地自由參與,自主學習,讓數(shù)學課堂呈現(xiàn)出活潑的情景,使 數(shù)學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閔老師在這節(jié)課上多次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通過小組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活動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合作、交流的習慣。
3、注重了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想方法一直是我們數(shù)學教學學科的特色。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簡單的教材還是復雜難的教材,老師在教學時候都應該滲透一定的數(shù)學思考方法。閔老師在教學探討待測物品數(shù)量為5個、9個時怎樣找次品,并羅列出各種解決方案。讓學生操作、推理、研究,設計出各種方案,然后從這些方案中尋找規(guī)律,總結、提煉出一般方法和優(yōu)化策略.個人建議: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9個待測物品的教學,在找到解決問題多種策略的同時,尋求最優(yōu)的解決策略。而“12個”是最優(yōu)方案的驗證,教師可先讓學生猜測,再列舉出不同的分法,從而得出“沒有比3次更少的分法”,來驗證所尋找的最優(yōu)策略。最后還可以用歸納出的最優(yōu)方法去解決待測物品更多的問題(如27),讓學生進一步體驗運用優(yōu)化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找次品的教案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1~11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通過操作、試驗、討論、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yōu)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要求學生經歷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的思維過程,歸納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策略,促進學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難點
要求學生經歷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的思維過程,歸納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策略,促進學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具準備
課件等。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出示天平教具,提問:這是什么(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嗎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新課講授】
1、自主探索。
(1)出示教材第111頁例1:這里有3瓶鈣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它找出來嗎
(2)獨立思考。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設想,積極發(fā)言。
方案:打開瓶子數(shù)一數(shù),用手掂掂,用天平稱。(板書課題:找次品)
2、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1)引導學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樣利用天平找出這瓶少了的鈣片,我們可以拿出3個學具,代替鈣片,想象一下,怎樣才能找出少了的那瓶
(2)獨立思考,有一定思維結果的時候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
①一個一個地稱重量(利用砝碼),最輕的就是少了的那一瓶;
②利用推理:在天平兩端各放一瓶,根據(jù)天平是否平衡來判斷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說明剩下的一瓶就是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說明上揚的一端是少的。
(4)小結并揭示課題。
①綜合比較幾種方法(數(shù)一數(shù),掂一掂,盤秤稱,天平稱……),哪一種更加快速,準確
②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一些情況,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著一個重量不同的,輕一點或是重一點。利用天平能夠快速準確地把它找出來,我們把這類問題叫做找次品。
3、如果這里有5瓶鈣片,其中1瓶少了3片,請你設法把它找出來。
4、學生思考,討論,交流并匯報。
匯報:
(1)先拿兩瓶放在天平兩端,如果天平平衡,說明這兩瓶都是合格的,再拿兩瓶放在天平兩端,如果天平還是平衡,說明這兩瓶還是合格的,那剩下的一瓶就是不合格的。
(2)先拿兩瓶放在天平兩端,如果天平兩端平衡,說明這兩瓶都是合格的,再拿兩瓶放在天平兩端,如果天平不平衡,說明上揚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
(3)先把5瓶分成2瓶一組,在天平兩端各放兩瓶,如果天平平衡,說明這四瓶都是合格的,那剩下的一瓶就是不合格的。
(4)先把5瓶分成2瓶一組,在天平兩端各放兩瓶,如果天平不平衡,說明上揚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把上揚的那一端的兩瓶再放在天平兩端,天平上揚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
5、小結:
第一種方案,每一份是1個,至少需要稱2次就一定能找出來。
第二種方案,每一份是2個,至少需要稱2次就一定能找出來。
【課堂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112頁“做一做”。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共同完成。
2、完成教材第113頁練習二十七的第1~6題。
答案:
1、第5瓶
2、(2)3次(3)能(4)有可能
3、小明5歲,爸爸29歲。
4、3次
5、略
6、能
【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找次品,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的收獲是什么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內容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大都可以采取學生動手實踐、小組討論、探究的方式教學。實際教學時,可先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充分地操作、試驗、討論、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在活動中出現(xiàn)的一些共性的問題,教師可集中解決,如有的學生在稱的次數(shù)少于至少能保證找出次品的次數(shù)時,就找出了次品,這時教師應提醒學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慮進去?;顒油瓿珊?,教師可要求學生分組匯報結果,并在黑板或屏幕上一一展示,讓學生感受到同一問題卻有多種解決方案,同時也為后面尋求最優(yōu)的解決策略打下了研究、分析的基礎。
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活動,僅僅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基礎或前奏,教學的重點在于活動后的猜測、歸納、推理活動,由此促進學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操作活動中,學生往往會得出多種解題策略。教學時,老師應引導學生從這些紛繁復雜的方法中,從簡化解題過程的角度,找出最優(yōu)的解決策略。實際教學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觀察各種解決策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把待測物品平均分成3份稱的方法最好,在此基礎上,就可讓學生進行猜測:這種方法在待測物品的數(shù)量更大時是否也成立呢從而可引發(fā)學生進一步進行歸納、推理等數(shù)學思考活動。教師可引導學生逐步脫離具體的實物操作,轉而采用列表、畫圖等方式進行較為抽象的分析,實現(xiàn)從具體到抽象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