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yǎng)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精選7篇

時間:2024-06-02 作者:Kris 心得體會

通過積極的心得體會,我們可以培養(yǎng)出更加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培訓總結是對自己在培訓中的感悟和體會的總結,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核心素養(yǎng)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

核心素養(yǎng)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精選7篇

核心素養(yǎng)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篇1

一、人的“核心素養(yǎng)”到底有哪些

日本企業(yè)家、哲學家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結果=能力×熱情×思維方式”。他認為能力是先天的,每個人相差不大,起決定作用的是熱情與思維方式。在他看來,熱情就是工作的干勁和努力程度。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為誰”。思維方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它是正數;思維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單一利己的,它是負數。這才是決定人生結果的關鍵。若思維方式是負數,越熱情、越努力、越有能力,人生的結果將越可怕。換言之,即是:道德的、人性的的思維方式是“核心素質”的首席,第二則是“熱情”,它包含了積極的態(tài)度、持久的興趣。其中積極的態(tài)度更為重要,它包含責任、進取心及抗挫力。

研究者認為,人的發(fā)展取決于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逆商。心里學常識告訴我們,智商在于先天遺傳,后天培養(yǎng)并不會有太大影響;情商、逆商則在于后天的歷練和培養(yǎng)。

道德、人性的思維方式,積極的態(tài)度,持久的興趣,還有探究的學習素養(yǎng),這就是人的四大“核心素養(yǎng)”,它們是“人的教育”的鋼筋混凝土。

什么是學習素養(yǎng)的核心呢?我們認為是“探究”。學習應該是“學會”,而不是“教會”,判斷“學會”還是“教會”的試金石,是學生會不會探究學習。

知識、分數、作業(yè)和試題,并不能給人生好的路徑依賴;恰恰相反,它們提供是一條扭曲的依賴路徑。

二、人的“核心素養(yǎng)”與“學科關鍵素養(yǎng)”

學生的學習必須通過學科課程進行。學科教學,既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色調,也是教師教學生活的主色調。尊崇“素養(yǎng)為重”的育人價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條:學科教學必須“素養(yǎng)取向”。

1.任何“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都以“核心素養(yǎng)”為背景、底色。

任何學科的學習,學習者只要有積極的態(tài)度、濃厚的興趣以及不屑的鉆研精神,知識和能力的獲得不僅沒有太大問題,還會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換句話說,對于基礎教育而言,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進取心、抗挫力,應該比知識教學、能力訓練更重要。一個人的知識可以不豐富,一個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進取心在,抗挫力強,這個人的未來發(fā)展依然充滿美好。

2.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始終滲透人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

學科教學必須要讓教學環(huán)境充滿人性與道德的關懷,學科能力才會成為積極情感、態(tài)度、價值的能力,即人的素養(yǎng)。今天看來,一個只知道教知識、練能力的教師,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合格教師,只有懂得將“人性”和“道德”彌散在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日常行為中的教師,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習品格的教師,才是一名真正的師者。

3.關注“學科關鍵能力”與“學科素養(yǎng)”。學科能力的“點”很多,“關鍵能力”不多。研究和把握“學科關鍵能力”,教師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建構起自己的“師本課程”?!皩W科關鍵能力”清晰了、明了了、簡化了,教師才能更從容地將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能將佝僂的腰從無邊的知識、無盡的訓練中挺立起來。

三、“素養(yǎng)統(tǒng)整”下的課程與教學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業(yè)特征。課堂教學要四“本”:學生為本、能力為本、道德為本、評價為本。

“素養(yǎng)為重”下的課程與教學,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和角色,回歸職業(yè)素養(yǎng),人性和道德將成為課堂自覺。人性關懷和道德示范將成為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的前提和基礎。

人的“核心素養(yǎng)”下的課程統(tǒng)整,每個學科的教學首先考慮的不再是本學科知識,而是學生作為“人”的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每個學科都有作業(yè),對于“核心素養(yǎng)”來講,作業(yè)里的責任、抗挫、時間觀、效率觀,比作業(yè)本身更重要,而這些“素養(yǎng)”,可以統(tǒng)整所有的學科;課堂、集會中的自控和自律,討論、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統(tǒng)整所有的學科;學校運動會上的拼搏、包容、團結、意志,也可以統(tǒng)整所有學科。關鍵是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要回歸,回到“育人教書”,先“育人”再“教書”。

因此提升教師專業(yè)能力重要,支撐教師專業(yè)能力的非專業(yè)素養(yǎng)--即人性與道德、熱情與堅持--更重要。

核心素養(yǎng)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篇2

7月4日,我有幸聆聽了北京教科所王凱老師關于《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學校課程與教學改進》的講座,讓我認識了一個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養(yǎng),并初步了解了核心素養(yǎng)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現(xiàn)談一下自己對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

一、對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

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指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yǎng)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體現(xiàn);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yǎng),是對教育方針中所確定的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具體化和細化,與我們以前所倡導的素質教育有著內在的一致性,是對素質教育在新時期的深化。

“素養(yǎng)”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在后天中、長期實踐中養(yǎng)成的能力,每個學生,都可以經過努力養(yǎng)成好的習慣、能力等。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作為教師的我們,以后在工作中怎么做呢?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識修養(yǎng)和人格修養(yǎng)。

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結合自身與學校實際,學其精髓,把握內涵,深刻領會,提高課堂效益。在教學中,我們要嘗試讓學生自己來實踐知識的獲得過程,自己對照課本進行自學,并且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找到自我。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們也“學著樂,樂著學”,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回旋著生命旋律的課堂。

2、注重朗讀為主的課堂閱讀教學和課外經典詩文積累

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只是代表著學生愿意去學,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采用各種行之有效的`辦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廣泛閱讀、積累,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3、讀名家名著,寫讀書筆記。

一個人的素養(yǎng)的高低,關鍵在于個人對文化主動積淀的厚實程度。“腹有詩書氣自華”,當知識積淀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在人身上形成一種富有個性的文化底蘊。

想想自己上班的時間也不短了,應該說已經是一名老教師了,可不管從教學水平還是自身水平,我都感覺進步不大。首先,我讀書少,上班以來,讀過的專業(yè)書屈指可數;其次我鉆研的少,對教工作中的很多問題始終浮在很淺的層次,深不下去。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對自己負責人,因為成長始終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才能對自己負責。

度更為重要,它包含責任、進取心及抗挫力。

研究者認為,人的發(fā)展取決于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逆商。心里學常識告訴我們,智商在于先天遺傳,后天培養(yǎng)并不會有太大影響;情商、逆商則在于后天的歷練和培養(yǎng)。

道德、人性的思維方式,積極的態(tài)度,持久的興趣,還有探究的學習素養(yǎng),這就是人的四大“核心素養(yǎng)”,它們是“人的教育”的鋼筋混凝土。

什么是學習素養(yǎng)的核心呢?我們認為是“探究”。學習應該是“學會”,而不是“教會”,判斷“學會”還是“教會”的試金石,是學生會不會探究學習。

知識、分數、作業(yè)和試題,并不能給人生好的路徑依賴;恰恰相反,它們提供是一條扭曲的依賴路徑。

三、人的“核心素養(yǎng)”與“學科關鍵素養(yǎng)”

學生的學習必須通過學科課程進行。學科教學,既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色調,也是教師教學生活的主色調。尊崇“素養(yǎng)為重”的育人價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條:學科教學必須“素養(yǎng)取向”。

1.任何“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都以“核心素養(yǎng)”為背景、底色。

任何學科的學習,學習者只要有積極的態(tài)度、濃厚的興趣以及不屑的鉆研精神,知識和能力的獲得不僅沒有太大問題,還會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換句話說,對于基礎教育而言,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進取心、抗挫力,應該比知識教學、能力訓練更重要。一個人的知識可以不豐富,一個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進取心在,抗挫力強,這個人的未來發(fā)展依然充滿美好。

2.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始終滲透人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

學科教學必須要讓教學環(huán)境充滿人性與道德的關懷,學科能力才會成為積極情感、態(tài)度、價值的能力,即人的素養(yǎng)。今天看來,一個只知道教知識、練能力的教師,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合格教師,只有懂得將“人性”和“道德”彌散在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日常行為中的教師,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習品格的教師,才是一名真正的師者。

3.關注“學科關鍵能力”與“學科素養(yǎng)”。學科能力的“點”很多,“關鍵能力”不多。研究和把握“學科關鍵能力”,教師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建構起自己的“師本課程”?!皩W科關鍵能力”清晰了、明了了、簡化了,教師才能更從容地將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能將佝僂的腰從無邊的知識、無盡的訓練中挺立起來。

四、“素養(yǎng)統(tǒng)整”下的課程與教學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業(yè)特征。課堂教學要四“本”:學生為本、能力為本、道德為本、評價為本。

“素養(yǎng)為重”下的課程與教學,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和角色,回歸職業(yè)素養(yǎng),人性和道德將成為課堂自覺。人性關懷和道德示范將成為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的前提和基礎。

人的“核心素養(yǎng)”下的課程統(tǒng)整,每個學科的教學首先考慮的不再是本學科知識,而是學生作為“人”的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每個學科都有作業(yè),對于“核心素養(yǎng)”來講,作業(yè)里的責任、抗挫、時間觀、效率觀,比作業(yè)本身更重要,而這些“素養(yǎng)”,可以統(tǒng)整所有的學科;課堂、集會中的自控和自律,討論、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統(tǒng)整所有的學科;學校運動會上的拼搏、包容、團結、意志,也可以統(tǒng)整所有學科。關鍵是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要回歸,回到“育人教書”,先“育人”再“教書”。

因此提升教師專業(yè)能力重要,支撐教師專業(yè)能力的非專業(yè)素養(yǎng)--即人性與道德、熱情與堅持--更重要。

核心素養(yǎng)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篇3

10月24日,我們歷史學科一行六人到xxxx酒店參加學科培訓,剛到酒店門口時,一棵翠綠的盆景樹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是什么樹,都深秋了,還這樣綠!”同行的一位老師說。我們大家看了一眼,都很驚訝,然后大家都忙著去登記住宿。

一會兒,一切都安頓好后,已經下午三點多了,我們相約到外面吃飯,再返回酒店時,這一棵樹再次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這究竟是什么樹,我們好好看一看?!蔽艺f。當我走近這棵樹,用手摸了一下樹葉,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樹是假的,葉子都是塑料做的,當然不怕寒冷,即使冬天也是綠的。我們不禁感嘆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斑h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其中一個老師,順口吟誦起這首詩來。

“剛才我是看到樹干像真樹,才判斷這是一棵真樹,沒想到居然是假的?!甭犃诉@句話,我不由地想: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樹干,怎么這么像真樹?于是,我就用手摸了摸。唉!好像是真的。這種情形激發(fā)了我的探究欲,我用手切了切樹皮,果然是真樹,我就重新觀察了整棵樹,這次我發(fā)現(xiàn),這是一棵真假結合的樹,它的樹干和樹枝是真的,而葉子是假的。可能是秋天葉子落了,樹沒有了生機,于是酒店的人就把假樹葉捆在真樹枝上,讓小樹依然生機盎然。

一棵小樹,我們認識它經歷了三個階段,先是認為它是一棵真樹,依據是:樹太像真的了,樹干是貨真價實的樹干;第二個階段,我們認為樹是假的,依據是:樹葉是假的;第三個階段,我們才認清楚地認識了這棵樹,它是一棵真樹干,真樹枝,假樹葉的樹。我們的解釋是:“酒店為了讓小樹在秋冬季節(jié)依然保持生機,在小樹上綁上了翠綠的塑料枝葉。”

依據的不同,導致了結論的不同。

我們這次培訓的主題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史料實證素養(yǎng)”。歷史是記載和解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具體過程及其規(guī)律的學科。歷史解釋的依據便是史料,有一分史料說一分話。沒有依據的結論是主觀臆測。培養(yǎng)學生的實證意識是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依據客觀真實的史料,經過縝密的分析,得出結論是培養(yǎng)實證意識的重要途徑。例如:探究辛亥革命在思想解放方面的歷史意義時,我們可以用以下的史料。

依據材料一,我們看到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得到極其廣泛的傳播,但是不是真的達到“深入人心”的程度呢?下面一則史料會給我們另一種答案。

從這一則材料,可以看到民主共和的革命思想并未達到“深入人心”的地步,因此辛亥革命在解放思想方面的深度和廣度是有限的。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觀念得到廣泛傳播。

但是依據這樣的材料,得出這個結論,是有問題的。材料一中所列舉的是廣泛統(tǒng)計的結果,有一定的可信度,而材料二中是一個農民的認識,這是孤證,如果這個老農是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或是一個從大牢里釋放出來的人,抑或是其它情況,我們能以偏概全嗎?

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孤證不立,多重互證,多方面,多角度搜尋史料,全面客觀地解釋歷史,我們才能得到較為真實的結果,才能讓我們對歷史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樣歷史的智慧才能被我們真正地汲取。

所依據的史料不同,歷史解釋的結果就會不同,依據真實的史料,才能得出接近真實的結論。而對真實結論的追求,是一個不懈努力的過程,隨著史料的不斷增多,歷史結論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

以前我們對甲午戰(zhàn)爭失敗的原因已經有了結論,但是隨著"經遠艦"的發(fā)現(xiàn),可能對甲午戰(zhàn)敗的原因進行新的解釋,究竟是技術問題,制度問題,文化問題,還是民族精神和國家意識問題,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在以后的發(fā)展中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核心素養(yǎng)落地的主渠道是課堂,一節(jié)課只有45分鐘,我們給學生呈現(xiàn)多少史料,怎么呈現(xiàn),是實踐中要逐步探索的問題。在課堂上種下學科素養(yǎng)的種子,讓它在學生的意識中生根發(fā)芽,慢慢成長。

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五大素養(yǎng)不是機械地組合在一起的,而是一個整體的五個方面。只要有計劃地,逐步培養(yǎng),就能讓學生的素養(yǎng)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漸漸形成。當學生對司空見慣的小樹,也能用不一樣的方法和意識去解釋時;當學生對從未見過的大樹也能從容地用自己的能力去分析和認識時,那么讀史明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核心素養(yǎng)也就形成了。

核心素養(yǎng)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篇4

昨天聆聽了校長的專題講座《教師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的基本內容》通過學習,讓我對教師職業(yè)角色的定位和素養(yǎng)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教師是一個職業(yè),是一個特殊的職業(yè),需要我們有較高的素養(yǎng),才能使學生有更好,更遠的發(fā)展。下面我就學習后對教師素養(yǎng)的認識淺談一下:

首先,要有足夠的知識素養(yǎng),俗話說的好,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正是說明教師知識素養(yǎng)的重要性。所以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地積累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

其次,要有較高的能力素養(yǎng),和學生相處,也就是人與人相處,要想達到好的教育效果,我們必須學會和他們溝通交流,以及恰當處理他們出現(xiàn)的問題,協(xié)調好自己與學生的關系。

最后,教師要有較高的道德素養(yǎng),人們常說,教師就是良心活。這句話說的非常有道理,也正說明了教師要有較高的道德素養(yǎng),它決定著我們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有了較高的道德素養(yǎng),我們就會有較強的責任心,會有更大的耐心去教育學生,使學生健康地成長。

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去提高我們的職業(yè)素養(yǎng)。要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實踐告訴我,要當好一名教師需要真心付出,真情傾注。既要做好學生知識的引路人,更要當好學生思想品質的造就者和領導者。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會綻放異彩!

核心素養(yǎng)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篇5

通過本次對《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學習后,我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所肩負的神圣而偉大的責任,我認為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點:

一、更新教育觀念

當今時代,人類社會越來越清晰地呈現(xiàn)出整體性、綜合化的發(fā)展趨勢,要求教育全方位地開發(fā)幼兒的潛能,,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新一輪的課程改變在全國范圍內轟轟烈烈的地進行著,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盡快轉變教育觀念,“以幼兒的發(fā)展為主”、“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的幼兒”、“幼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轉變師生關系”等等,這些都是新課程下的教育觀念。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注重幼兒的學習過程,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的能力和思維能力。努力使自己成為與時代共同進步的學者。

二、愛崗敬業(yè)

有人說:“教師的職業(yè)是神圣的,它把野蠻變成文明,把無知變成淵博?!盀榻逃聵I(yè)無私奉獻,才是我人生最有價值的,最可寶貴的。要熱愛教育事業(yè),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yè),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zhàn)自己,超越自己。

三、熱愛幼兒

愛心是師德素養(yǎng)的重要表現(xiàn)?!皼]有愛就沒有教育”。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老師時時刻刻關愛幼兒對幼兒要有耐心,對幼兒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且多加鼓勵,培養(yǎng)幼兒健康的人格,樹立幼兒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孜孜不倦,積極進取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幼兒,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幼兒們的學習基礎、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家庭背景各有不同,學習上存在差異是客觀現(xiàn)象,作為老師,從幼兒實際出發(fā),研究教育對象,把榮譽給每一個孩子。

五、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學高為師,身正是范?!睂W識與品德永無止境,致真、致善是教師一生的追求。古往今來,在人們的眼里,教師的職業(yè)是崇高的,是倍受世人尊重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幼兒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幼兒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幼兒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幼兒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幼兒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幼兒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幼兒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總之,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幼兒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發(fā)揮敢于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核心素養(yǎng)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篇6

xx區(qū)教育局英語教研室開展了全區(qū)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會,本次培訓以“落實核心素養(yǎng)”為主題,意在提高全區(qū)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首先,由李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一起作業(yè)”平臺中結構升級后的板塊設計、基于藍思分級閱讀測評系統(tǒng)的繪本分級練習、新增的自然拼讀板塊設計及教師端的教學資分享介紹。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學習的平臺,從李老師的口中得知,城區(qū)教學中已大面積應用到這個教育資平臺。很遺憾,在我的教學班級中,對此平臺的實踐還是“零”,雖然現(xiàn)在是大步邁向小康的激昂時代,但不可否認的是,對于一些農村家庭的孩子擁有或使用電腦,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當作一個留給學生的階梯作業(yè)吧,對于那些有條或有能力或有興趣的學生而言,不妨試用一下,也許會收到不一樣的學習效果。其次,由區(qū)教育精英公園道小學的劉老師分享了“小學英語復習”經驗,無論是新授的后隨堂練習、單元復習、每個學期的期中/期末復習,還是每堂大量ppt的運用,讓我深深地感到學生成績的提高與劉老師如此細心、縝密的教學態(tài)度和背后默默的大量辛苦工作的付出是分不開的,雖然方法不能生搬硬套,但對我而言,有非常大的借鑒作用。

再次,由學習北派名師培訓的優(yōu)秀教師們分享了她們的心得體會和各自的教學經驗。她們對“單元主題下的輸入”,“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英繪本與教學本相整合”,“語音教學與自然拼讀在教學中的運用”,“分級閱讀”等做了思想與教學實踐上的傳遞。雖然各位教師對這些教育理念介紹的比較簡短,但可以看出這是教育教學必然之的趨勢。培訓后,對于這些目前教育改革中呼聲很高的“熱詞”,我仔仔細細的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正是這次培訓,拓展了自己思想上的局限性,讓腦洞大開。一些教育專家和教師對此方面的研究已經走在了先列,對于我們而言,要在自己的教學試驗田上需要不斷地思考、學習、理解、接受、再運用。

最后,非常感謝這次的培訓平臺,每次培訓都在思想理念上,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上受益匪淺。雖然北派名師學習的教師人數有限,但楊老師如此用心良苦的把一線的動態(tài)和教育聲音傳達給每個老師,是我所敬畏的,感謝這次培訓,讓我又受到一次思想上的修行。在即將開始的新學期,我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對于這些教學理念的運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有了開始,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收獲。

“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熱詞之一。近日在第二屆“北京教育論壇”上,專家表示,時代變化了,要求變了,呼喚核心素養(yǎng)的出現(xiàn)。討論中國的核心素養(yǎng)要結合中國社會發(fā)展階段的特點,要適應中國現(xiàn)階段的.國情、校情。哪些素養(yǎng)是需要我們特別關注、我們的學生和國民所需要的。“核心素養(yǎng)是新課標的來源,也是確保課程改革萬變不離其宗的‘dna’。核心素養(yǎng)將為北京學校帶來六大變化?!?/p>

有關專家表示,六大變化包括:

育人導向更加注重學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課堂教學更加關注課程建設綜合化、主體化發(fā)展趨勢;

實踐活動;更加關注學生學習體驗、動手實踐及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課業(yè)負擔將會進一步減輕課業(yè)負擔,課后作業(yè)形式及總量發(fā)生較大變化;

學校課程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

未來將更加注重增加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適應性。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jiān)測中心有關負責人在論壇演講中表示,“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學生核心素養(yǎng)總體框架研究”工作報告已經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鑒定。

對于這一國家版“核心素養(yǎng)”具體內容,社會各界充滿期待,同時提供了多個方面的建議。據了解,參與“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制訂的專家陣容強大。“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學生核心素養(yǎng)總體框架研究”項目始于xx年5月,受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師范大學林崇德教授牽頭組織。項目由北京師范大學牽頭,華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共同承擔。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學生發(fā)展指導高峰論壇表示,項目組共組織了48場訪談,涉及575位專家,提出了12個指標。其中一級指標有社會參與、自主發(fā)展、文化修養(yǎng)。二級指標中社會參與里面有道德品質、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自主發(fā)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學會學習、問題解決與創(chuàng)新,文化修養(yǎng)里面有語言素養(yǎng)、數學素養(yǎng)、科學技術與信息素養(yǎng),審美與人文素養(yǎng)等。

不過,最新出爐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征求意見稿)”透露,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xiàn)為9大素養(yǎng),具體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chuàng)新。

核心素養(yǎng)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篇7

人文精神教育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目標是要提高人的人文素質,使他們遠離盲目和低俗,做進步的現(xiàn)代人。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塑造人文精神,它是通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人格特征、審美情趣等體現(xiàn)出來的。人文修養(yǎng)培養(yǎng)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造就人的靈魂,靈魂主導人的一生。因此,注重塑造學生的人文精神在現(xiàn)代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

新課改后的小學語文教材文質兼美,內容極為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宇宙空間小到細菌微生物,無所不有,真可謂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書。課文中不僅知識豐富,大部分的課文都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對社會,對自然深刻的理解,體現(xiàn)了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與人文關懷,積淀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很好的教育資源。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應當擔負起對學生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重任。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資源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

首先,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

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是貼在文章上的標簽,需要學生遵循一定的路徑才內有所體會。在課文學習過程中要發(fā)揮朗讀的作用,在朗讀的過程中,無聲的語言變成了有聲的語言,學生入于眼,出于口,聞于聲,記于心,文中的人、情、景、物越出紙面,學生多方面的感知了教材,不假思索的感受到了文章所寫事物的美。要重視積累和背誦,在背誦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審美體驗,受到了情感文化的熏陶,為什么那些讀書讀的多的人,其言談舉止跟別人不一樣呢?道理就是如此。

其次,盡可能地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的最佳方式。這是因為:這種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自由的發(fā)展,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的興趣得以激活,加深了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思想啟迪,感受了審美樂趣。因而,做這樣的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一定會潛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感染。

最后,教師的言傳身教也是不可忽視的教育資源。

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心地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苯處煾呱械钠犯?,誠摯的感情,淵博的學識,整潔的外表,生動形象,文明禮貌的語言,整齊美觀的板書等等具有美育因素的諸多方面,無不給予學生美的享受和教育。

人文教育是塑造人類靈魂的教育,是塑造民族靈魂的教育,沒有強大的人文精神支持就沒有崇高的獻身精神,就難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業(yè)績。因此,作為教師,要把人文素質的養(yǎng)成滲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和社會實踐中,在語文知識教學、語文能力訓練貫徹人文精神,潛移默化,春風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充滿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滿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的語文學科真正成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