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心得體會是對自己過去決策的審視,更加明智地做出選擇,實踐是心得體會的根基,反思是其不斷發(fā)展的動力,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微型課題心得7篇,供大家參考。
微型課題心得篇1
初當幼兒園老師,初次進行幼兒園的培訓,本人的感受是新鮮且激動的。很高興這一次能夠參加我園的幼兒園新教師的培訓,在此次的培訓中,本人收獲了許多,也成長了許多?,F(xiàn)將此次培訓的心得記錄下來,好讓自己在未來的幼師道路上能夠?qū)さ弥约旱膩砺?,也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p>
一、做一位幼兒園老師,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
還沒有當幼兒園老師之前,所有人都勸我不要來當幼兒園老師。大家都說當幼兒園老師是一件累身累心的苦差事兒,我來之前還有一些猶豫與害怕,但真正來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種累身累心的事情,其實正是幫助一個人成長的事情。在此次的幼兒園新教師的培訓中,本人更加肯定了這一點,要想做好一個幼兒園老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愛心,這一點是難,但這一條路不正也是讓我這個人變成一個更好的人的人生道路嗎?愛,總是難的,正因為難,才能夠顯出其珍貴來。通過這次培訓,本人已經(jīng)立志要做一個有愛心的幼師了,我相信我可以!
二、做一位優(yōu)秀的幼兒園老師,眼里要有學生
既然當了一位幼兒園的老師,那就要當一位優(yōu)秀的`幼兒園老師,這就除了要有愛心之外,眼里還要有學生了。在此次的新教師培訓中,本人意識到,眼里要有學生,不只是眼里要有某一個學生,而是眼里要有每一位學生。作為一個幼兒園的老師,不是當好某一個學生的“家長”,是要當好每一位學生在幼兒園里的“家長”,要眼里容得下所有的學生,讓他們都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這樣他們才能夠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下成長為一個懂得愛的人。通過這次幼兒園新教師的培訓,我明白了這一點,也將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踐行這一點。
三、做一位好的幼兒園老師,耐心細致不可少
一位好的幼兒園老師,耐心細致不可少。這一點是除了愛心和眼里有學生之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幼兒園的孩子,我們都得明白,他們是幼小的,是脆弱的,是活蹦亂跳,也是稍不留神就會磕著碰著的。如果我們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沒有一定的耐心和細致的話,極有可能會常常發(fā)生幼兒受到不必要的傷害的事情。這一點在培訓中,主講老師有重點提到,本人也將會在接下來的工作中,重點對待,以防我手里的孩子們出現(xiàn)任何意外,也保證好他們的父母能夠放心地把他們交給我們照看。
微型課題心得篇2
本周六,學校教研室湯主任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為我們開展了《微型課題研究方法》的講座,聽后讓我耳目一新。
講座一開始首先借鑒蘇霍姆林斯基一段話,他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diào)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p>
很顯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教師堅持做教育教學研究的話,那么,教師的勞動就會成為一種樂趣,天天上課就不會成為一種單調(diào)乏味的義務,教師就會很幸福!有時我們不是經(jīng)常會感覺到了“不樂趣”、“不幸福”嗎?也許生活中就恰恰少了一點“研究”和“琢磨”的過程吧!
而以往的我對于課題研究也是很迷惑,通過講座明確了進行微型課題研究一般有以下五個步驟:
第一,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要有問題意識,這是進行研究的前提。不能跟風,選擇的課題應該越小越好更重要的是要是自己熟悉的內(nèi)容,還有就需要課題一定要有價值。實際上教師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是很多的,如一個問題的講解、后進生的轉(zhuǎn)化、某節(jié)內(nèi)容的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設計、學生上課不專心、作業(yè)安排等等。課題的價值有賴于有效的反思。
第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行微型課題研究尋找方法其實也就是一個借鑒的過程,就是要在充分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個尋找方法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這是微型課題研究非常重要的一步。資料收集包括閱讀書籍、查閱歷史文獻等收集書面資料,還包括通過實地調(diào)研,訪談獲得直接研究材料,還可以通過體驗取得有關材料,并對材料進行整理歸納分析,為下一步研究做準備。
第三,解決問題。教師要先明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和途徑,可采用案例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等。應特別強調(diào),微型課題研究的核心是行動,行動是研究方案付諸于實踐的`過程,是一個尋找問題解決、創(chuàng)造教育實踐新形態(tài)的過程,研究過程要充實、切實。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做過的事情,教師要隨時記錄、反思和總結(jié)。在研究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方法不能實施奏效,應該再回到第二步尋找更好的方法。要特別重視教育教學過程中一些有意義的細節(jié),注意對細節(jié)的反思與改善。
第四,解決過程總結(jié)出來。這是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的過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寫出來。這曾是我最匱乏的部分,而聽了講座后才發(fā)現(xiàn)其實沒有那么難,總結(jié)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更可以是“教育教學反思”。
第五,把總結(jié)出來的方法應用與教育教學。就是把總結(jié)出來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這是微型課題研究的根本目的。這是第二次從理論到實踐。在這一過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學效果顯著改進。
經(jīng)過講座系統(tǒng)的歸納回頭看看自己,身為一線的教師,其實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一些微型課題的研究工作,只是我們?nèi)鄙僖恍┧鸭?、整理、總結(jié)概括的過程,沒有形成一些科學的體系而已。
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識,在解決教育教學中的一個一個小問題、實問題的同時,讓自己成長為專業(yè)化、科研型的教師。
微型課題心得篇3
7月13、14、15日,在區(qū)實驗小學參加了暑期小學數(shù)學教師培訓,在這短短的三天培訓中,經(jīng)過備課、上課、說課、評課、反思等一系列的活動,通過小組研討、集中觀摩、大組交流與獨立反思相結(jié)合的培訓形式,使我受益匪淺。
先后有幸聽到三位優(yōu)秀教師上的三節(jié)精彩的示范課,深受啟發(fā),尤其是7月14日上午由邵老師執(zhí)教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替換》讓我印象最深,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樸實而精彩,很有學習、借鑒的價值。
一、合理安排、優(yōu)化重組
有道是:“書是死的,人是活的?!苯滩牡拇蠓秶y(tǒng)一,則意味著其針對性的減弱,所以課本內(nèi)容只能作為講課的主要參考依據(jù),而非唯一標準。從教育的最終目的來看,學生要學的是知識體系的某些方面,而不是何種版本的教材。因而,備課時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將課本中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合理安排、優(yōu)化重組是十分必要的。
邵老師大膽地把課本中的大小杯改成長短彩帶,直觀又容易操作,比較有效,而彩帶也類似于線段圖,為其他題目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例題是倍數(shù)關系的替換,練一練替換的是兩個相差關系的兩,兩題是相對獨立的,而邵老師首先出示“2根長彩帶和6根短彩帶,一共長72厘米,每根短彩帶和長彩帶各長多少厘米”這樣一個不完整的題目,讓學生通過添加“每根短彩帶的'長度是長彩帶的1/3”得到例1,再通過更改條件“每根長彩帶比每根短彩帶長4厘米”引出練一練。把例題和練一練緊密聯(lián)系起來,便于比較他們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二、經(jīng)歷策略的形成過程
邵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開展畫圖、敘述、推想、驗證、比較、概括等豐富多樣的數(shù)學活動,完整地經(jīng)歷了替換策略的形成過程。尤其是在學生經(jīng)歷了替換的具體過程之后,讓學生及時回顧與反思,著力思考“為什么要替換”“替換的依據(jù)是什么”“替換前后數(shù)量關系有何變化”等問題,在反思中逐步建構(gòu)替換的數(shù)學模型。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當學生經(jīng)歷了兩種類型的替換之后,組織學生觀察比較,使學生初步明白:倍數(shù)關系替換的結(jié)果總量不變,杯子的總數(shù)變了,而相差關系替換的結(jié)果總量變了,杯子的總數(shù)不變。
三、體驗策略的價值
回顧與反思是小學生解決問題必備的能力之一,通過反思解決問題的過程,能總結(jié)經(jīng)驗,提升認識,將解決問題的策略融入學生自己的認知結(jié)構(gòu),形成策略意識。
當學生通過動手畫圖、列式計算、檢驗結(jié)果之后,邵老師并沒有結(jié)束例題教學,而是組織學生反思和比較,使學生初步歸納出替換策略的好處一把兩種量與總量之間的復雜數(shù)量關系轉(zhuǎn)化為一種量與總量之間的簡單數(shù)量關系。在這之后的變式練習和鞏固應用中,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之前或之后,不斷體驗到替換策略的優(yōu)勢——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此次我區(qū)舉辦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培訓,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云見日,使我豁然開朗?!坝癫蛔?,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惫湃肆攘葦?shù)語就將學習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來了?;顒与m然結(jié)束了,但我們還在思考著,今后,我將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積累,摸索出一條有利于孩子們長遠發(fā)展的路。
微型課題心得篇4
8月20日至24日,學區(qū)組織進行了開學前的集中培訓,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下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一、加強自身師德修養(yǎng),展現(xiàn)教師人格魅力
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文明的楷模。為此,教師要時刻謹記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展現(xiàn)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yǎng)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熱愛祖國,愛崗敬業(yè)
熱愛祖國,獻身教育事業(yè),是教師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愛崗敬業(yè)是教師處理與教育事業(yè)之間關系的準則,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基礎和前提。
2、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教師履行教育義務的傳統(tǒng)美德,是衡量教師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從而激勵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了解學生和關心學生,是熱愛學生的起點。教師僅僅把功課教好是不夠的,還要多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一生著想,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因勢利導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熱愛學生還要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師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允許學生獨立思考,切不可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真評價學生的行為,和善平等地對待學生,絕不能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而對學生采用體罰、諷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當學生進步時,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辭;當學生犯錯或退步時,教師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評侮辱之話泛濫。多一點微笑,多一點贊美,多一點信任,你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3、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無數(shù)經(jīng)驗證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边@說明凡是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影響。教師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來教育和感化學生。誠實正直,勤奮好學,禮貌待人,是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具體體現(xiàn)。如果教師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沒有遠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敗。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教育學生。
二、用學習引領自身專業(yè)成長
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迅速發(fā)展,人類正在進入信息社會。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就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手段。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fā)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皣乐敽V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于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于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于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yè)成長。
教師終身學習已成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進自身專業(yè)化成長,教師就要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擁有自主學習、自我學習的觀點。因為終身學習已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jīng)過時,人們再也不能只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獲得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只有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研究新問題,培養(yǎng)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才會使自己重視終身受益。
教育是全社會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師身上。時代在變,對人才的要求也在變,教師必須認清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性,自覺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以適應現(xiàn)代的教育需要。
首先要加強政治思想方面的學習。我國素質(zhì)教育堅持“五育并舉,德育為首”的原則,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觀點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可以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思想則會摧殘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質(zhì)、教育觀、世界觀和人身觀對學生起直接影響作用。
其次要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課程走向綜合化是基礎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為一名中青年教師,又奮斗在課程改革實驗的最前沿,更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無論是教育家,還是中外名師,他們都具備較深的文化底蘊,這與經(jīng)常學習是分不開的。隨著課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資源意識,克服“一支粉筆教下去,一本教案講過來”的人生惰性,自覺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和知識結(jié)構(gòu),以便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知識的更新?lián)Q代讓我們的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廣闊的課內(nèi)課外學習資源為他們知識的積累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已經(jīng)遠遠不夠傳授了。要想成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不學習怎么可以,怎么能勝任更多的教育教學工作?生活是一個廣闊的學習的課堂,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所不了解的,為了使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只有加緊學習的步伐!一個優(yōu)秀教師應該抓緊一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和學生共同發(fā)展。
1、打造生活課堂,讓知識更加鮮活。
有人這樣形容:給知識融入生活,知識因此而鮮活;在生活中注入知識,生活因此豐滿。知識原本來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但最終還是要回歸生活。因此夏教授極力主張打造生活課堂將鮮活的情境引入課堂,這種突顯新、奇、特在吸引學生眼球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為課堂學生學習注入強勁動力的同時,讓課堂靈動起來。這就需要教師平時留心積累:與知識相關的新異視頻、圖片等均應在你教學的視野內(nèi)。
2、打造生成的課堂,讓知識更加豐滿。
每節(jié)課教師都會進行一定的設計,如果這種設計束縛了課堂的手腳,這種設計應該是我們不想要的設計。從好的方面去著手,設計是為了更好的生成。教學設計應該給教學的不確定性留下學生“想象”的空間,教學設計是一個永遠不能劃句號的手稿。試想我們有多少節(jié)課是完全按照自己的'設計進行的無生成的課堂,回想這樣課堂知識必定“瘦弱”的知識。這種學習必在學習的淺水區(qū),因為學生沒有深入到知識掌握的應有深度,知識是死的而不會真正加入解決實際問題的隊列中。因此我們設計每一節(jié)課的同時,要給學生預留下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智慧的火花在課堂中閃現(xiàn),要相信學生,這種“浪費”時間是值得的,這種累積效應需要時間的堆積。
3、打造文化課堂,讓課堂民主平等。
有專家說,上課教師控制學生是反人類的行為。確實現(xiàn)在的教師都把自己的課堂控制好作為炫耀的資本,認為用強勢壓倒學生就是自己“能干”。這種短期行為只能造成師生之間的對立,這在學校班級中教師在和教師不在教室兩重天屢見不鮮。如果能有魏書生所說的班級那樣,一切事務由學生包辦,班級的一切大事由學生決定。真正將民主平等扎根在學生的腦海中,流淌在學生的血液中。班級也就走入了良性軌道,但這需要智慧的進行引領??僧斚露鄶?shù)班主任都不使用這種模式,因為他們認為這不好自己管理來得快,自己不能控制放不了心。確實這種嘗試需要勇氣,但這種嘗試能讓你的管理水平前進到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水平。
4、打造互動的課堂,讓學生作主。
現(xiàn)在的課堂互動多數(shù)是這樣: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也有讓學生能幫助教師做個實驗等低級的課堂互動樣式。課堂熱熱鬧鬧,下了課什么都不知道。這種只有溫度而無濃度的課堂是一片虛假的繁榮。真正的課堂互動模式的出現(xiàn),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就會大幅攀升。我們經(jīng)常聽到楊思中學教學模式、杜郎口中學教學改革都是真正讓學生“活動”起來而致成功的案例,這種學習方式的變革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否定。因此當下的教師應該真正的讓位于學生,讓學生統(tǒng)領課堂。教師只把知識融入一個個情境中,通過問題的形式讓學生一個個深入下去,教師做學生學習的困難的引領者,如果學生很難深入,教師可通過追問讓問題進一步深入。同時引導學生用欣賞的目光來看待自己的學習伙伴,學生的學習團體形成,學習的能力就會得到更大的提升,你的教學質(zhì)量定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大有提升,提鎮(zhèn)你的教學信心。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的改革,當今的形勢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在師一日,便不可荒廢半日。通過學習不斷獲取新知識,增長自身的才干,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
為了無愧于教師這一職業(yè),也為了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zhì),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
微型課題心得篇5
我參與了我鎮(zhèn)《傳統(tǒng)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的研究。我是語文科教研組長,在研究過程中我負責的工作主要有:參與課題研究、教學實踐等工作。在參與課題研究過程中,對于我來說,感受良多。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做課題這個過程中的體會:
一、在課題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
通過這次課題研究,填補了我科研活動零的空白。課題研究,不能只是根據(jù)個人的喜好而制定出來的,它需要科學理論做依據(jù),有實踐經(jīng)驗做支撐,這就迫使自己認真地去學習,研究。在課題研究前期,我們在課題主持人的組織下,通過聽講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組活動上,學習了與課題有關的資料,案例。自己也查閱了專家的學術(shù)著作,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我的知識量,提高了自身素質(zhì)。隨著理論素養(yǎng)的提升,教學實踐能力也不斷增強。尤其體現(xiàn)在文本解讀的深度和教學設計的效度上。課堂上,我努力實踐有效教學,突出年段教學特點,引導學生初讀感知、熟讀感悟、美讀抒情、讀后延伸,提高閱讀教學效益,與學生共享成長。
二、課題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圍
我慶幸,能成為課題組研究成員之一,能參與到這支高素質(zhì)的團隊中來。就拿我們低年級“四讀”教學模式來說,從模式的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的修改到模式名稱的敲定,模式的定稿,經(jīng)過多次修改。這需要我們課題組通過備課,說課,聽課,評課,反復地進行討論、分析。我們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不斷地產(chǎn)生碰撞與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取得預期的研究成果。有了這次課題研究的經(jīng)驗,我們已經(jīng)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較強的隊伍,我們一定會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戰(zhàn),為我們共同的教學事業(yè)而努力。
微型課題心得篇6
微型課題的研究方案主要分為三大部分:
一、微型課題研究方案的制訂
二、微型課題研究的開題設計
三、微型課題研究成果的提煉與撰寫
具體細分為以下幾個小點:
1、問題描述:主要闡明課題產(chǎn)生的過程,即我遇到了什么問題,出于一種什么考慮來研究這個課題。它主要交待課題提出的背景,說明選題原因和理由,交待研究目的和思路。同時,它需要從目標要求、現(xiàn)狀分析、研究目的這三個方面來回答問題,揭示出目標要求(大背景)與現(xiàn)實狀況(小背景)之間的矛盾和問題,說明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才開展這方面研究的。同時,在闡述問題時一定要觀點簡潔明了、點到為止。
2、課題界定:即對課題關鍵詞、核心語進行詮釋,提示課題研究方向和角度。關鍵詞要從兩個方面定義,一是從內(nèi)涵上定義,二是從外延上定義。同時,還要對課題進行任務分解,分解出來的任務就是研究的內(nèi)容。
3、研究概況:即在開展研究前,了解一下省內(nèi)外與本課題研究有關的情況及主要成果。了解研究概況有利于研究者知己知彼、少走彎路,同時還有利于整合、借鑒、吸收別人的研究成果,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并確定研究對象與步驟,把什么人作為研究對象就寫誰,具體到班級。完成任務的時間劃分以及成果形式??偟腵研究任務分幾個階段,或分幾個方面完成,每階段的時間安排,成果形式。研究步驟可以列表表示,也可以文字敘述表達,只要把研究所經(jīng)歷的步驟寫清楚就行。
4、研究思路:即本課題的研究方法、實施步驟、時間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
①研究方法:把本課題能用到的諸如課例描述法、案例研究、調(diào)查研究、經(jīng)驗總結(jié)等方法列舉出來,并要闡明每種方法用于研究什么具體問題。
②實施步驟:就是把研究步驟具體化。研究過程要突出以下問題:一是研究工作一步一步怎么做的,但千萬不能報流水賬,不能把“研究步驟”復制一遍。二是如何運用微型課題研究方法開展研究的,即怎么進行調(diào)查研究、案例研究和經(jīng)驗總結(jié)的,要充分體現(xiàn)是如何運用教育研究的方法來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遵循教育規(guī)律進行理性思考的這樣一個過程。如采取問卷調(diào)查法,那就要闡明問卷是怎么設計的、在什么時間向哪些人做了調(diào)查、問卷回收情況、調(diào)查統(tǒng)計與分析、調(diào)查結(jié)論及報告等,最后需要把問卷附在報告后面作為佐證材料。總之,在闡述研究過程時,通常是先說理,后舉例。
③時間安排:即本課題研究需要多長時間,每步大概需要多長時間等。
④研究措施:即在研究中準備采取哪些具體有效、切實可行的措施、做法。
5、預期成果:主要闡述三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認識成果,即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獲得了哪些新的認識,豐富了哪些觀點,對這個問題的感悟與思考等。二是操作技術(shù)成果,即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所形成的操作技術(shù)、路徑、模式、方法等,并用高度概括的文字呈現(xiàn)出來。三是效果,這些問題的解決促進了學生進步、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和質(zhì)量的提升等。即該研究所期望達到的目標和要求。研究成果報告和論文是微型課題的兩種成果表現(xiàn)形式。研究成果中涵蓋著教學日記、教學敘事、教學反思、學生作業(yè)作品、個案、談話記錄、教學案例、研究報告、發(fā)表或交流的文章等各種資料。當然,教師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課題,選擇其中的部分形式作為成果形式。
6、問題討論與建議:
①問題討論:主要是講研究的不足。回顧研究過程,覺得還有哪些欠缺的地方,也就是有待于進一步加強的地方。不要多,兩三條主要問題即可。
②建議:結(jié)合研究中的經(jīng)驗和教訓,提醒別人開展類似研究應該注意的問題,提供有益的啟示。
微型課題心得篇7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自然天天與學生打交道,學生種種不良表現(xiàn),總是讓我焦慮不已。漠視學生當前的問題,必然導致過后更為嚴重的問題,我認為這是學生越來越難教的重要原因。然而,面對學生身上層出不窮的問題,我天天找不同的學生談話,做學生的工作,工作量極大,卻沒有收到多少成效,結(jié)果問題還是問題,我嘗到的挫敗感遠遠多于成就感,于是總覺身心俱疲,難以招架太多的問題。開展微型課題研究,可以讓我集中精力,一段時間專注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為我這類能力一般的教師提供了一種解決困惑的有效思路。
在一次校公開課后,同行們的評課意見,讓我找到了我要研究的課題方向。公開課的前半節(jié)課,學生總體反應沉悶,中途我采用了小組搶答積分競賽以鞏固和測試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此環(huán)節(jié)學生反應特別熱烈,參與積極性高漲。后來,我作了幾天的反思,查閱了一系列相關競賽的研究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文章,將我的微型課題名稱擬定為《運用競賽手段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研究》。接著,開始對照班級學生實際,設計出一系列措施,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進行微調(diào)。朗讀、默寫、背誦、表演等等環(huán)節(jié),大都貫穿于小組競賽中進行操作,每個小組每周一次統(tǒng)計總體得分,評出周冠軍組,并給予象征性獎勵。學生個人根據(jù)表現(xiàn),比如背誦完成快的,作業(yè)完成質(zhì)量好的,課堂積極參與的,按規(guī)定分值可以計入個人積分。一個學期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改觀,而且還帶來了副產(chǎn)品――師生關系更融洽了。
課題研究確實“麻煩”,比如積分的統(tǒng)計,獎品的準備等,但是它能有助我解決我的教學難題,所以,我愿意堅持。當然,我也在思考:怎么進一步改進?該課題研究結(jié)束后,我該如何傳承或積累既得的成果?如果研究結(jié)束后,一切又回到原點,那就失去了研究的'大半價值了。
微型課題研究,步子小,易操作,理論水平不豐富的也可以做起來,非常合適我們一線教師。然而,有時心里想好要記錄的學生日志因為稍微忙了一些就擱淺了。幾個學生的跟蹤教育記錄,也是以“忙”為藉口,漏記不少內(nèi)容。一般情況,我習慣記錄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對我有思想沖擊的點點滴滴,可是主動及時進行深入研究的不多,我分析這是我成長緩慢的原因之一吧。我發(fā)現(xiàn)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一定得投入、一定要學會通過問題研究給自己遇到的困惑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