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案6篇

時間:2023-04-08 作者:Anonyme 備課教案

在成為一名教師后,相信你一定經(jīng)常使用到教案,教案是老師為了更有力把握知識點提前起草的教學文書,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案6篇

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案篇1

活動目的:

1、知道家庭和睦的重要,體會家庭中的親情。

2、知道家庭成員之間要講究民主,能夠正確處理家庭中的矛盾。

3、了解鄰里之間要和睦相處,互相幫助。

4、知道自己在家庭和鄰里之間應當承擔的責任和應因的義務。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我的一家”

1、教師先作示范:出示自己全家的照片,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講一件家種有趣的事或難忘的事(教師將家庭照片貼在黑板上布置的大房子中)

2、(在黑板上貼“家”字)我們每個人都有家,家是我們休息的港灣。你愿意把你的家庭介紹給我們大家嗎?

3、請幾個學生分別介紹他們各自的家庭并講一件有趣的或高興的或令人感動的事,把家庭照片貼在大房子的窗口中。

4、沒有被傾倒的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并把照片貼在房子中。

二、討論交流

1、什么樣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

2、學生討論,在小組內商量一種形式體現(xiàn)出來(說說,表演一件體現(xiàn)家庭幸福的故事……)

3、學生展示。

三、情感提升

1、教師引導:剛才,小朋友們分別介紹了各種各樣的家庭,你感到你自己還有同學們在家里生活得怎么樣(幸福、高興、快樂……)

2、小結:父母、長輩以及他們對我們無微不致的關愛來表達他們非常愛我們,非常愛我們的家,而我們也非常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其他長輩,大家和睦相處、幸??鞓贰?/p>

第二課時

一、活動:“一次家庭會議”

1、教師提問:你參加過你的“家庭會議”嗎,長輩們尊重你的意見嗎?家中的事情最后是怎樣決定的?

2、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發(fā)展言論。

3、討論交流:參加家庭會議時自己的體會。

4、引導性提問:全家一起討論決定事情有什么好處?

5、學生根據(jù)討論說說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那些事情我?guī)兔Α?/strong>

1、教師設置情境:

(1)、家里要換新家具(2)、爸爸的朋友向他借很多錢(3)、爸爸媽媽吵架了……

2、討論:

從中選擇自己應該參與的事情和不該干涉的事情,說明理由。

3、匯報結論。

4、教師總結:家庭中會遇到許多意外或大事情,每當這時,我們一定要做個懂事的孩子,應該我們幫忙的我們就幫爸爸媽媽分擔一些,不應該參與的我們就不要給父母添亂。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是我們的家庭更加和睦、幸福。

第三課時

一、情景分析

1、教師:爸爸媽媽不在家,小明自己在家,有陌生人敲凱小明的門,鄰舊居張爺爺馬上出來,了解情況后把陌生人趕走了并且給小明送來好吃的午飯……二小紅呢,平時鄰舊不相往來,現(xiàn)在爸爸媽媽不在家,也沒有人問他、管他、結果小紅又悶又餓,難過的哭起來……、

2、討論分析:為什么小明和小紅的情況會不同?

二、活動:介紹我的好朋友

1、教師解釋活動的內容:除了學校中的好朋友,你還有哪些好朋友?你們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

2、學生介紹自己的鄰居好友,說一說和他們交往的趣事。

3、教師總結:“遠親不如近鄰”好的鄰里關系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和歡樂,避免不少的麻煩。

三、辨析交流:

1、教師出示幾則有關鄰里間的小矛盾的情境,讓學生分析,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應當怎么做。

2、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得出結論。

說說:學生說說自己家與鄰居相處的一些小事情,體會鄰里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性。

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案篇2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意識到生活中許多看似平常的事卻暗藏著危險。

2.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簡單的自救自護。

3.培養(yǎng)自信心,提高和壞人壞事斗爭的勇氣和智慧。

教學重點:

識破生活中潛藏的危險。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自信心,提高和壞人壞事斗爭的勇氣和智慧。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110”是干什么用的嗎?

生:知道,“110”是報警電話號碼。

師:當別人給我們帶來危險時,“110”可以保護我們,幫我們解除危險,但是,當我們遇險時,在求助“110”的同時,我們心中也要有“110”,注意提高警惕,學會保護自己。

二、新知講授

1.出示《小兔子乖乖》的故事情節(jié)。

(1)思考:小兔子為什么不開門?假如你是小兔子,你開門嗎?為什么?

(2)過渡:生活中總會遇到陌生人。在這些陌生人中,有很多人會像朋友一樣關心、愛護、幫助我們,但也有少數(shù)人不懷好意會危及我們的安全。剛才我們已經(jīng)幫小兔子解決了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圖中這個同學遇到的問題,并幫助她想一想應該怎么辦。(教材第62頁“我該怎么辦”內容)

2.討論:如果你獨自一個人在家,發(fā)生下列情況,該怎么辦?

(1)討論:遇到下列情況應該怎么辦?

(2)觀看視頻,學生看完談感受。

3.小結:當你獨自在家時,要這么做。

(1)絕對不能給陌生人開門。

(2)鎖好防盜門,同時將家里的電視及音響設備打開。

(3)裝作爸爸媽媽在家的樣子。

(4)如果有人自稱是爸爸媽媽的朋友、同事,即使能叫出你的名字,也要提高警惕不要開門。

(5)如果歹徒已經(jīng)撬門入室,未發(fā)現(xiàn)你的存在,這時務必藏好自己,保護自己的安全,找機會逃脫。

4.閱讀“智捉小偷”繪本故事。

思考:你最欣賞陳宇遇事后的什么表現(xiàn)?如果你遇到類似的情況,會怎么處理呢?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小結

5.應該如何正確撥打110報警電話

學生模擬陳宇情景

學生總結剛才的模擬情況

教師提示報警注意事項

三、教師總結

美麗的森林里也有害蟲,美好的社會里也有壞人。我們要把眼睛擦亮,遇到事情多動腦筋,陌生人的話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要求不隨便答應。分清好壞不受騙,做個機智勇敢的小公民。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保持警惕性的重要性,初步建立安全意識。

2.培養(yǎng)防患意識,掌握自我保護的技巧和方法。

3.在課外能積極收集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相關的資料。

教學重點:

了解保持警惕性的重要性,初步建立安全意識。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防患意識,掌握自我保護的技巧和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每天都會遇上陌生人,對待陌生人,你們是怎樣的態(tài)度呢?

生自由發(fā)言,師引導總結。

二、新知教學

師:我們除了要有警惕性之外,還要有防范意識,不要輕信陌生人。不讓一些居心不良的人鉆空子。閱讀課本上吳華的故事,說說你們的感想。

生自由發(fā)言,師引導總結。

師:吳華失去了哪些識破騙局、避免被騙的機會呢?

生1:沒有打電話和爸爸確認事件的真假性。

生2:沒有詳細詢問陌生的阿姨媽媽的具體信息,辨別是否真的認識媽媽。

……

(生自由回答,老師總結)

師:大家都說得很對,假如吳華上車后,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了,替吳華想一想,這時如何做才是安全、明智的?

生自由發(fā)言,師引導總結。

師:我們要在生活中學會面對陌生人,既不能把陌生人都當成壞人,也要有一定的警惕性,有自我保護的意識。當陌生人來到我們身邊,怎樣的交往才更好?大家說說自己的處理方式。

生自由發(fā)言,師引導總結。

三、延伸課堂,拓展觀察

今天我們學習了遇到陌生人要保持警惕性和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的相關知識。課后大家思考下,下面這些同學做得合適嗎?說說你的理由。

1.公交車上,鄰座的奶奶想免費請紅紅喝飲料。紅紅沒吭聲,保持沉默。

2.夾著公文包的伯伯向東東問路,東東不但熱心地為他指路,還幫著帶路。

3.貝貝在小區(qū)里玩,一位拿著平板電腦的阿姨說游戲可以讓他玩?zhèn)€夠。貝貝雖然心里癢癢的,但是扭頭走開了。

4.校門口,一位陌生的叔叔夸贊文文長得漂亮,走上前想要親親她。文文覺得不能隨意讓別人親密接觸自己的身體,就有禮貌地拒絕了。

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案篇3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運用〗

(一)學生準備

1.通過各種途徑,理解“集體”的概念。

2.設計好采訪學校有關部門及教師時的問題。

3.準備采訪所需的工具,如照相機、錄音機等。

4.搜集、整理采訪時獲得的各種圖文資料,供活動交流時使用。

5.回憶自己以前為班級做的事及今后準備為班級做的事,并形成書面文字。

(二)教師準備

1.了解學生所要采訪的教師與學校部門。

2.為學生理解“集體”的概念提供觀察場所。

3.邀請班主任參與教學活動,介紹班集體及其成員的進步。

4.與攝像教師取得聯(lián)系。

5.準備若干個小信封。

〖本課題教學目標〗

1.理解“集體”“班集體”“班集體的一員”這三個概念的含義,明白只有具有共同目標的團體才能稱之為集體。

2.幫助學生理解自己的成長離不開集體,要建立一個和諧民主、團結向上、朝氣蓬勃的集體,需要每個成員盡心盡責,班級建設人人有責。

3.進一步了解班集體和集體中的成員,樹立更好地為班集體建設服務的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調查、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的能力。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1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1.課前準備,調查搜集。

2.交流展示,增進了解。

3.出謀劃策,改善面貌。

4.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5.拓展活動,熱愛集體。

〖實施過程〗

(一)課前準備,調查搜集

1.開展“我是一名調查員”的活動。

將學生分成8個小組開展調查與統(tǒng)計活動,將看到并認為是符合“集體”這一概念的行為記錄下來,填入表內。教師帶領學生來到居委會、部隊等地點進行調查;攝像教師選取幾個學生調查記錄的情景拍攝下來,用于課堂教學。

2.開展“我是一名小記者”的活動。

第一小組:采訪學校大隊輔導員,調查所在班集體參加校內外各項活動的情況。圍繞“我們班這幾年來參加了學校的哪些活動、情況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績、您有什么看法、給我們今后的活動提點建議”等問題展開訪問并做記錄。學生搜集了有關資料或錄音,準備在課堂上做展示。

第二小組:采訪學校教導處的老師或校長,調查所在班集體的學習狀況,圍繞“我班歷年來的學習狀況怎樣、有哪些進步、請給我們今后的學習提一些要求”等問題展開訪問并做記錄,也可以拍攝、錄音等。

第三小組:分散采訪,學生自由采訪任課教師(班主任除外),重點詢問班級某些成員上這門課的情況,如學習、紀律、能力等。

3.開展“我是一名小作家”的活動。

每人回憶以前為班級做過的事情,選擇其中令自己難忘的、典型的、有紀念意義的事例,寫成書面材料。然后,再讓學生想一想今后準備為班集體做哪些事。教師要提醒學生盡量想得周到一些,想到的事情應該是力所能及的,不要好高騖遠。

(二)交流展示,增進了解

1.討論交流。

討論主題:什么是集體。

(1)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我們在這個集體中已經(jīng)相處兩年多了,可是你們知道什么是集體嗎?課前老師帶領大家來到了繁華的鬧市口和部隊等地方,讓你們自己通過調查,認識“集體”這個詞的含義,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你們先在小組中交流一下,然后用一句話來概括你們小組對“集體”這個詞的理解。

(在充分肯定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學生的認識。)

(2)播放拍攝的錄像。

(學生對比單個行人的行走和集體的鍛煉,強化對“集體”概念的認識。)

師:你們總結得真好!有著相同的鍛煉身體目標的一群人就組成了一個集體。但是一個人在街上走,我們就不能說他是集體。

(3)幫助學生理解“班集體”“班集體中的一員”。

師:請你們根據(jù)老師剛才的總結,說一說什么是“班集體”和“班集體中的一員”。

(在理解“班集體”這個概念時,要充分引導學生說完整,要說出班集體是由學生組成的,是有著共同的學習和成長目標的集體。)

(4)教師小結。

師:是的,正是由于我們大家有著好好學習、茁壯成長的共同目標,所以我們才組成了這個溫馨和睦、團結向上的集體――三年級(6)班。集體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團結溫暖的集體有利于我們的學習和成長;反之,則不利于我們的學習和成長。每個同學都是班集體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使我們的班集體越來越好。

師:在我們的班集體中,同學們已經(jīng)共同生活了兩年多了,大家對我們班集體的每個同學已經(jīng)有了比較深的了解,你們是否留意過這幾年班集體的點滴變化呢?是否感覺到了自己的不斷成長與進步?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較全面地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現(xiàn)在,就讓我們敞開心扉,一起來說一說吧!

2.開展“我是一名小記者”的匯報交流活動。

師:匯報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由各組的組員來匯報,也可以由各組的組長做總結匯報,還可以把你們搜集到的資料向大家做展示。

(1)第一小組匯報。

組員相繼上臺把自己的采訪內容進行了匯報,還出示了班級獲得的獎狀、證書、書法作品、各項比賽的名次等。得出的結論是:這些榮譽有的是通過幾個同學的努力為班級爭取的,有的是許多同學共同努力得來的,也有的是一個人克服種種困難,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才得來的,他們都是我們班集體中的一員。我們三(2)班能有今天這樣的成績,與他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從活動中認識班集體的進步與變化,樹立集體榮譽感。)

(2)第二小組匯報。

播放錄音,出示相關的照片,進行匯報。

生:通過對教導處老師的采訪,我們了解到咱們班在取得若干學習成就的同時,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重視每次的考試與作業(yè),共同努力、共同進步。另外,老師希望我們牢記“集體榮,我榮;集體衰,我恥”這句話。

(學生同時了解班級的優(yōu)點和缺點,便于他們認清現(xiàn)狀,自我反思,并進行改正。)

(3)第三小組匯報。

出示不同質量的作業(yè)本、圖畫,及老師的評語,播放錄音,進行匯報。第三小組的學生采訪了眾多的任課教師,教師對許多學生既肯定了優(yōu)點,又提出了希望,希望學生能繼續(xù)發(fā)揚優(yōu)點,改進不足,樹立為班級爭光的信心和決心,使班集體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3.與班主任老師交流。

師:咱們班的點滴變化和同學們的進步,你們的班主任老師最清楚。今天,我特意把他請來,你們可以圍繞著班集體及其成員的問題來問問他。

(班主任老師很熱情地解答了學生的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你們的班主任老師有一個小本子,上面記錄著班上每個同學取得的成績和進步,還記錄著這幾年咱們班的進步呢!你們想聽聽嗎?

(我在課前了解到班主任老師手里有這樣的資料,于是把她請進課堂。班主任老師所講的事例真實、可信,對學生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學生和教師一起回顧過去,激動、興奮和驕傲等情感交織在一起,使他們對班級和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學生和教師共同融入了回顧成長歷程的氛圍中。)

師:剛才我們從許多老師那兒了解到我們班集體的情況,現(xiàn)在我們來夸一夸我們的班集體,夸一夸我們班的同學。

(三)出謀劃策,改善面貌

師: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集體是最棒、最出色的,但這需要集體中每一位成員的共同努力。我們班的每一個同學都為集體出謀劃策,我們的班集體才會變得更好。下面請大家交流一下,為我們的班集體獻計獻策,并把它記在我們班的工作簿上。

(教師在黑板上列出幾條符合班級情況的意見,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并幫助他們明確了今后班集體努力的方向。)

(四)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師:同學們?yōu)槲覀兊陌嗉w提出了很好的建議,相信大家只要照著去做,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這個班集體將會更加出色。

我們生活在一起已經(jīng)兩年多了,大家回憶一下,你為這個集體貢獻過哪些力量,做過哪些事呢?當你的個人利益和集體的利益發(fā)生矛盾時,你是如何做的?請選擇一些令你特別難忘的事情告訴同學們。

(教師要提醒學生選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梢韵仍谛〗M內討論,然后進行全班匯報。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擺正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肯定做得好的行為。)

師:聽了你們的講述,我很感動。在這里,我要代表全班同學對曾經(jīng)為班集體做出過貢獻的同學說一聲“謝謝”,希望你們能一如既往地為這個集體服務。同學們,今后你們還打算為集體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請你們把自己打算做的事,悄悄地寫在課前老師發(fā)給你們的信紙上,在信紙上寫清姓名,然后裝在信封里交給我。當你們的諾言成為你們一貫的行為時,我們再把它公布出來。為了我們的班集體取得更多的進步和成績,請同學們一齊努力、加油吧!

(該環(huán)節(jié)不公開學生的諾言,而是設置了一個小懸念,這種新穎的形式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五)教師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活動,同學們認識了自己與班集體的關系,也進一步了解了班集體及其成員。你們比以前更清楚地懂得了應該如何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懂得了自己應該為集體做些什么,如何使集體進步得更快。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應該以“集體榮,我榮;集體衰,我恥”的態(tài)度時時提醒自己,為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六)拓展活動,熱愛集體

1.尋找適當?shù)臋C會,對已經(jīng)把諾言轉化為行動的學生進行表揚,并量化打分,給予鼓勵;對那些敢于同破壞集體利益的行為作斗爭的學生也要給予表揚。

2.建議班主任老師利用班隊活動時間,在全班開展一個“夸夸我們的班集體”的主題班會,把每位學生寫的感想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向全班做展示。用歷年來集體所取得的各項成績、照片、圖片、獎狀、獎杯布置會場,布置一個“榮譽角”,在富有感染力的氛圍中開展一次活動。

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案篇4

一、利用活動化教學,激發(fā)興趣

在設計這堂課時,我努力讓學生在游戲中、在參與活動中,感悟并提高一定的道德認知,通過活動化教學力求改變過去我講你聽的方式。在活動化教學中,注意了活動的層次性、目標性。我設計了四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猜猜他(她)是誰?”,通過每個學生各具特色的自畫像,介紹自己、理解自我,并通過與他人比較,初步意識人與人存在著差異。第二個活動是“圓圈變變變”,通過大家在圓上作畫,讓學生知道,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想象。第三個活動是“說說你發(fā)現(xiàn)的不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比賽,了解各地方,各國家,各民族之間人與人是不一樣的,正因為不同才有了我們多彩的世界。第四個活動是“尋找小星星”,圍繞學生的學校生活,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班里有哪些“多彩的`小星星”,讓學生意識到:正因為每個同學的不同,我們的班級生活才會豐富多彩。讓學生明白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各自發(fā)揮不同的優(yōu)勢,才能使我們的班級更加豐富多彩,思想在此受到了震撼,得到了升華,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明白道理,學到知識。這幾個活動的設計都是有目的的,貫穿著邏輯性,可以說是逐步提升。

二、“用教材教”勝過 “教教材”。

首先我將教材中的活動一:我的自畫像內容改在了課前完成,一開課我就將他們上交的自畫像拿出來讓他們猜,引入第一個游戲,在猜測中對人與人之間的不同,能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我還注意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作為課程資源。讓學生交流自己調查的生活中人與人有哪些不一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又如:讓學生圍繞自己的學校生活,回憶上學以來,班上有哪些多彩的小星星。這些話題應該都是孩子們經(jīng)歷過、熟悉的事情,通過孩子們自己的生活進行教育,在自身生活體驗的基礎上學習,努力調動孩子們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把兒童自身生活經(jīng)驗作為教材資源,這樣兒童在課堂上發(fā)揮的作用就很大。我覺得,這是我在教學這節(jié)課中自己的最大收獲

新課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構建的課程生活,要了解兒童是不容易的,所以教師要變“備教材”為“備兒童”。由于新課程強調師生互動,課堂上就會不斷生成新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具備更好的教學藝術和智慧去面對學生生成的問題。盡管這次課也給我留下了不少遺憾,但在遺憾中我也收獲了許多。我想,在今后的實踐中我將不斷的探索、前進!

三、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

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空間不局限于學校和課程,應創(chuàng)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以滿足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逐漸提高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父母為自己的成長付出了許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喚起學生對父母由衷的愛。

2、過程與方法: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活動,體會家庭親情。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和父母長輩的養(yǎng)育之恩。

4、行為習慣:在活動中學會關心父母,以恰當?shù)姆绞叫⒕锤改搁L輩。

二、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體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

2、懂得感激父母。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詩歌《父母的疼愛》等)、親情樹及紙做的樹葉、道具(爸爸用的茶杯、報紙等,媽媽用的圍裙、毛衣等,孩子用的籃球、吃的食物、喝的飲料等。)、每人一張親情卡。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fā)情感

小朋友,有一首歌,我會唱,你會唱,大家都會唱,這首歌唱出了每個孩子的心聲,打動著每個人的心靈。(音樂聲起《世上只有媽媽好》)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的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今天我們就一起用心去感受一下父母的疼愛。齊讀課題。

(二)回憶疼愛——親情故事會

1、學生閉上眼睛回憶生活中父母疼愛自己的事

2、四人小組交流。

3、親情故事會。(課件出示提示語)、每當我生病時……

?每當我------時……

?每當我------時……

?每當我------時……

(三).體驗疼愛——親情表演會

剛才我們開了親情故事會,現(xiàn)在大家愿不愿意將剛才的故事編成一個小劇本來演一演呢?(課件出示演出提示):每當餐桌上有好吃的……

每當我生日時……

有一次生病了……

有一次天突然下雨,而我又沒帶傘……

2、小組表演。教師觀察指導。

3、家庭劇場。教師隨機采訪。

(四)、深化認識,學會回報

1、父母為我們辛勤付出了這么多,作為他們的孩子你又該為爸爸媽媽做些什么呢?(大屏幕出示情境內容):在爸爸媽媽吵架時……

在爸爸媽媽生病時……

在爸爸媽媽勞累時……

在爸爸媽媽忙碌時……

2、學生任選一個題目,用一兩句話說一說“你會怎么做?”

(五)深化情感,親情綻放

1、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比山還高,比海還深,下面我們就用一首詩來表達一下我們對父母的一份敬意吧!(大屏幕顯示《父母的疼愛》)

爸爸媽媽

你們是樹,我是樹上的一片樹葉、一朵花、一個果。

是你們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

在你們的疼愛下,我一天天快樂幸福地長大……

2、讀了這首詩,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話要對爸爸媽媽說嗎?請你選一句最想對父母說的一句話寫在心型的親情卡上。

(六)小結

此時此刻,我想我們每個同學的心都充滿著對父母的感激之情,我希望大家回去后在父母的幫助下也做一棵這樣的親情樹。如果你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父母或者其他長輩做一件事,你就在大樹上貼一片樹葉、一朵花或一個果,爭取早日讓親情樹枝繁葉茂。最后老師祝大家在父母的疼愛下茁壯成長、天天快樂!孩子們,我們也一塊兒來祝福爸爸媽媽:(生齊念)祝爸爸媽媽天天快樂!

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案篇6

一、學生現(xiàn)狀分析:

三年級共分兩個班。學生還處于兒童期,這一階段是兒童品德和社會性發(fā)展的啟蒙階段,他們剛剛進入“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學習,這一冊的教育內容應當是對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打基礎的教育,是學生由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養(yǎng)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自然銜接。本冊教材在“我在成長”教育主題統(tǒng)領之下,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根據(jù)學生的生活實際需要和不斷擴大的認知范圍,用社會關系、社會活動、社會環(huán)境三條主線,貫穿個人、家庭、學校、社區(qū)(家鄉(xiāng))等四個不同范疇,并使四個范疇形成彼此互動的關系。使學生通過學習達到。

二、指導思想:

在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立足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適當關注兒童對未來生活的需求,把道德學習建立在真實的生活背景和豐富的情感體驗之上,使之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陶冶過程。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挖掘生活中資源,將生活中的素材整合為教學資源,才能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打造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理念。

三、教學目標:

1.樹立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意識。

本冊內容主要讓兒童從自己熟悉的學校生活、社區(qū)生活、家庭生活入手,來感受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和環(huán)境中的人,知道家庭、學校、社區(qū)各種生活環(huán)境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這些環(huán)境與人的關系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本冊的教育內容讓學生樹立角色意識、責任意識、規(guī)則意識等。在探究一切的熱情中,在享受童年的過程中初步具有公德意識。

2.促進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人的關注。

關注同學,關注每一節(jié)課,關注父母,關注自己……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起學生對生活的回憶和體驗,并讓他們通過學習活動,提高對生活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到對周圍社會現(xiàn)象的關注和對人的關注。教材中沒有理性的說教,而是對兒童生活的真實呈現(xiàn)。三上教材都是從兒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現(xiàn)象切入,引起兒童對生活的思考和關注總結、體驗,關注身邊的榜樣,關注自己的學習習慣,正確引導學生的好學之心。

3、富有開放性,給教師和學生都留出了拓展的空間。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明確地指出:“課程資源不限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材”,“學生、教師、家長、社會人士等都是本課程的重要資源。此外,本課程的資源還包括:圖書(包括教材及教輔)、報刊、圖片、地圖、圖標等文本資源;影視節(jié)目、錄音、錄像、vcd、網(wǎng)絡、軟件等音像資源;博物館、教育基地、圖書館、實驗室、紀念館、文化館、自然和人文景觀、各種社會組織和政府機構等”;“有條件的地方要盡量開發(fā)利用計算機網(wǎng)絡資源”。教材注意了引導教師學會利用和開發(fā)地方教育資源,使教師能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教師能聯(lián)系當?shù)睾蛯W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xiàn)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

四、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按照課程要求,安排了“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長”、“我們一起長大”、“班級是我們快樂的家”“我喜歡的學?!彼膫€主題。三年級的兒童很容易受到好奇心的驅使,產(chǎn)生盲目模仿、嘗試、探究的心理,常常不顧后果盲目模仿,幫助兒童形成初步的是非判斷能力,是三年級教育中應當強調的重點。

五、教學措施:

1、全面準確地把握課程目標。

品德與社會課程不同于以往的思品課和社會課,也不是兩者的簡單疊加。該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2、大膽選擇、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

教學中應依據(jù)課程標準,重視學生的社會參與,重視學生生活圈的逐漸擴大,注重社會性意義的發(fā)掘,如:民族文化、社會風俗倫理、歷史、地理、政治、法律、經(jīng)濟等方面的整合。隨著活動形式逐漸復雜,涉獵的范圍慢慢擴大,,文本資源、社會信息、考察采訪資料等要綜合運用。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凡能促進課程內容與現(xiàn)代社會、科技發(fā)展和學生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給學生提供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并且能增長知識、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陶冶情操、養(yǎng)成好習慣的一切可用教育資源,都應成為品德與社會的有效課程資源。教師本身的學識、態(tài)度和價值觀,也構成了影響學生學習的課程資源的一部分。

3、綜合組織多種活動。

情感在活動中萌發(fā),課堂在活動中生成。養(yǎng)成好習慣的養(yǎng)成,能力的培養(yǎng),性情的陶冶是離不開課堂內外豐富多彩的活動的?;顒邮挂磺小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仿佛嫩芽無聲無息破土而出。教材本身提供了很多活動的范例,如編劇本,角色扮演、小記者采訪等,然而教學總是處在一種流動的狀態(tài),時刻挑戰(zhàn)教師的智慧。使活動更適合自己班級的學生,使活動更具操作性,及時調控活動進程等都是值得教者深思的。

4、引導學生去進行角色轉換。

當前學校的大多數(shù)學生是獨生子女,家長包辦過多,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相對較弱,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學校、社會中所承擔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應當承擔的責任。而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是一個人社會性發(fā)展的基礎,需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礎。通過角色轉換,讓學生多進行一些生活體驗,并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人們在生活中是怎樣在根據(jù)不同的場合很好地進行著角色轉換,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要注意運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來提高學生的認識。

5、重視發(fā)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

發(fā)展性教學評價關注人的發(fā)展過程,課程標準將學生的發(fā)展、教師的發(fā)展與課程的發(fā)展融為一體。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態(tài)度、情感、行為表現(xiàn),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chuàng)意等;強調評價多樣化,如:主體多樣化,角度多樣化,尺度多樣化;強調質性評價,強調日常觀察過程,強化專題性探究過程,建立成長記錄袋,實施階段性評價。

六、學期教改研究專題:

把《關于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作為本學期的研究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