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對于很多教師來說,教案都是十分熟悉的文本,做為一名教師,你進入職場多年,對教案的制定方式一定十分熟練了,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三年級下冊品德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三年級下冊品德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學校各類工作人員為自己的成長付出的心血,使學生感受到他們對自己的愛,并明白自己應該怎樣尊敬他們。
2.通過學生交流討論,引導學生感受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友愛,進而增強熱愛學校生活的感情。
3.讓學生知道社會各界對少年兒童的關心和愛護。
4.通過資料搜集,使學生了解國家所制定的一些保護少年兒童權益的法律條款,從中體會到這也是國家對自己的愛。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四個具體活動:
1.調(diào)查采訪 根據(jù)教師教學用書的活動安排,首先要通過調(diào)查采訪學校的老師,或者學校的一兩名工作人員,使學生了解被采訪人員的工作中的喜怒哀樂,知道他們工作中的辛苦,從而深深體會到自己每時每刻都受到許多人的關愛。
2.暢談交流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調(diào)查結果聽聽老師的心理話,匯報情況交流感受,從而開闊學生思維,使其更全面的去體會學校生活中的各種愛,激發(fā)他們熱愛學校生活的感情,教師搜集社會上常見的一些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而設立的警示語、標志牌和一些保護少年兒童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guī),使學生了解到社會各方面對他們的關愛。
3.觀察了解 學生自由觀察、搜集一些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而設立的警示語、標志牌,了解它們的具體作用,同時可以用照片、圖畫的形式將警示語、標志牌記錄下來;搜集一些社會各界對我們兒童關心、愛護的事例;使學生真切感受到社會各方面對他們的關愛。
4.總結體驗 學生匯報學習體會,教師總結全課,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用自己的行動來匯報學校,社會和國家對我們的愛,從而深化本課內(nèi)容,滲透思想教育。
三、學生分析
第一次給他們上課,根據(jù)我的了解,平時學生很少開展調(diào)查采訪活動,而且學校也沒有樹上圖片上的醫(yī)務室,食堂等所設施,所以我對一些內(nèi)容稍做了調(diào)整,以符合學生實際情況。
四、設計理念
讓愛貫穿始終,沿著愛的足跡,追尋愛的腳步,以旅途見聞的形式,吸引學生,讓學生暢游在愛的世界,感受愛的熏陶,激發(fā)學習斗志。
五、設計思路
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和實際教學環(huán)境,我充分分析了教材,在教學設計方面主要突出愛的主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受到愛的熏陶,受到應有的思想教育,了解社會的一些知識。
我以故事情節(jié)引入,發(fā)起愛的呼喚,通過真是感人的故事,使學生深深體會到自己每時每刻都受到許多人的關愛,并講出自己心中的故事,首先感受到學校中各種愛以不同的形式包圍著自己,然后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去發(fā)現(xiàn)社會上關愛自己的人和事,主要發(fā)動學生深入思考,暢談自己的感受,然后再出示一些相關的圖片和資料,通過真實感人的故事,讓學生感受愛的偉大,產(chǎn)生愛的共鳴,從而了解社會各界對少年兒童的關心和愛護。并通過瞭望臺讓學生了解一些保護少年兒童合法權益的法律條文,從而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在總結體驗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已經(jīng)了解了社會上許多人在關愛自己的時候,激發(fā)學生學習斗志,用自己的行動來回報學校,回報社會和國家對我們的關愛,從而深化本課主題,滲透思想教育,達到愛的升華。
六、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課題(愛的呼喚)故事----我的老師 以故事引入,喚起學生愛的記憶。
(二)學生暢談 學校的愛(愛的記憶)
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講述自己的故事,可以講老師的愛,同學的愛,學校其他工作人員的愛等,教師適時引導總結。
(三)感受了解 全社會的愛(愛的共鳴)
1.首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的來自社會的關愛。
2.然后通過學生描述的,適時引導,并補充出示更多的圖片和相關的資料,實例引導體驗真情,比如社會各界救助失學兒童,救助白血病患兒的倡議等,通過插入歌曲引起學生愛的共鳴,感受愛的無私和偉大。
歌曲:《愛的奉獻》,啟發(fā)引起愛的共鳴。
3.最后通過瞭望臺,讓學生了解一些保護少年兒童合法權益的法律條文,從而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四)總結體驗 回報社會(愛的升華)
1.教師總結 使學生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播放歌曲《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同學們手拉手,感受社會集體大家庭的溫暖。
2.感謝有你 回報社會 感恩行動
背景音樂:《感恩的心》
學生以各種形式表達自己的心意,回報社會,感謝那些曾經(jīng)關愛著我們的人們,激發(fā)學生學習斗志,用自己的行動來回報學校,回報社會和國家對我們的關愛,從而深化本課主題,滲透思想教育,達到愛的升華。
3.總結并布置作業(yè):搜集并講述自己身邊愛的故事。
三年級下冊品德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街道常見交通標志,懂得簡單的交通法規(guī)。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動腦和動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3、通過活動,提高學生學法、知法、守法意識。
教具:交通標志圖、圖片
教法:實例
學法:動手參與
交通知識知多少
一、 導入
出示p40頁“血的教訓”的圖片
同學們看這張照片,象這樣的事情,比這樣的事情更慘重的事情,每天都有,這是血的教訓,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情的發(fā)生,我們不僅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還要做好交通宣傳員,我們就來學習p43頁9、小小交通宣傳員(一)①匯報和交流。首先,我們先認識一些交通標志,我們先看自己收集的交通標志,同學們交流、討論,然后重點出示p43頁的圖片標志,并給圖片意思的說明,讓學生放松一下,讀誦一則交通安全的兒歌,誦讀過程中②展示一些圖片,符合交通規(guī)則?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判斷,并說說理由。③同學們真棒,默讀一下p44頁資料卡,我們來搶答一下交通規(guī)則知識,用這種形式讓學生知法、學法。
二、 小結
警鐘長鳴
一、導入
我們懂了許多交通標志和規(guī)則,放“兒童文明交通安全公約”歌,引出怎樣做好宣傳員呢?還要給大家提個醒,看一看大家收集的交通安全警示語。
二、交流、討論
大家收集的警示語,想告誡人們什么?通過學習這些警示語,你也來創(chuàng)編一些警示語?
三、 小結
四、 作業(yè)
走在路上仔細觀察一下交警,帶上自己的玩具車
我們來做小交警
一、 導入
出示交警指揮交通的場景
讓一位學生了解交警手勢信號的學生上臺表演,讓學生看手勢表示什么?這是一位交警、引出課題
二、讓學生興趣地來說手勢信號?紅綠燈信號的歌謠,在平日里,交警接觸尾氣、繁忙的汽車、人流。在特殊的日子里,交警更是艱辛。
在班里模擬交通現(xiàn)場,體會交警的辛苦。
三、小結
交警那么辛苦,我們應為他們做什么?應遵守交通規(guī)則。
三年級下冊品德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學生所在社區(qū)的大致位置、大小和環(huán)境。
2、走訪社區(qū)中對社會有特殊貢獻的人,激發(fā)學生對自己所居住的社區(qū)的自豪感,增強社區(qū)的凝聚力。
3、描繪社區(qū)的明天,讓學生堅信社區(qū)的明天會更好。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社區(qū)的大致位置。
走訪社區(qū)中對社會有特殊貢獻的人。
2、難點:每個學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區(qū)的情況,激發(fā)學生對自己所居住的社區(qū)的自豪感,增
強社區(qū)的凝聚力。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某個社區(qū)的示意圖圖例。
了解社區(qū)里的歷史遺跡、古跡和對社會有特殊貢獻的人。
空白的社區(qū)區(qū)域圖。
2、學生準備:考察所在的社區(qū),走訪社區(qū)干部、社區(qū)老人。
查找《地名志》。
社區(qū)設施小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學生所在社區(qū)的大致位置、大小和環(huán)境。
2、走訪身邊的人,了解他們對社區(qū)的貢獻,激發(fā)學生對自己所居住的社區(qū)的自豪感,增強社區(qū)的凝聚力。
教學過程:
一、學畫示意圖
1、了解社區(qū)有的一些配套設施。(教師出示示意圖)
“這是一個社區(qū)的示意圖,你能看明白嗎?你能根據(jù)這張圖畫告訴我們這個社區(qū)都有些什么地方嗎?”
(教師根據(jù)學生說的列舉:學校、居住樓、公園等等)
2、學習畫示意圖的方法
“今天我們也要來學習如何畫一張咱們社區(qū)的示意圖?!?/p>
(1)先確定社區(qū)的大致范圍。
(2)畫出社區(qū)里的小路。
(3)用不同的顏色,按一定的比例畫出社區(qū)內(nèi)主要建筑的位置。
(4)先在圖上標示,再在旁邊注出單位建筑等名稱。
3、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導。
4、同社區(qū)的同學交流
“咱們很多同學都是住在同一個社區(qū)里的,現(xiàn)在請你們拿著自己的示意圖和他們交流交流,看看還有那些地方需要修改。”
(學生交流,教師選出每組優(yōu)秀的作品。)
5、請畫的好的同學將示意圖展示
(1)展示“請你現(xiàn)在充當一名解說員,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社區(qū)?!?/p>
(2)點評“你能說說這位同學的示意圖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學習的,哪些地方是還需要改進的,怎么改嗎?”
6、小結
“同學們都畫的'很好,課后你們可以拿著示意圖,與社區(qū)中的示意圖比對一下,把你的圖畫的更完美一些?!?/p>
二、了解身邊的人
1、教師舉例
“我們身邊有許多人都對咱們的社區(qū)有很多的貢獻,即便是社區(qū)中的一位普通居民,也在為社區(qū)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老師身邊就有這么一個人?!?/p>
(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講述一個對社區(qū)有貢獻的人的事情,比如:社區(qū)干部等。)
2、學生說說
“下面請你說說你了解到的對社區(qū)有貢獻的人?!?/p>
3、談談體會
“當你了解了這些人,同時也聽了同學們的介紹之后,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可以適當?shù)亟涣髦笤谧龌卮穑?/p>
三、總結
“是的,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就應該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只是撿起一張廢紙。我們要牢記一句話‘不應惡小而為之,不應善小而不為’,社區(qū)是我家,我愛我家,人人有責?!?/p>
四、課后作業(yè)
1、了解社區(qū)的歷史遺跡。
2、設計你心目中的社區(qū)。
三年級下冊品德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珍惜時間就是要學會利用時間,合理安排時間。要啟發(fā)學生從一點一滴做起,合理安排時間?!昂侠戆才艜r間”這一主題設計了“時間的妙用”和“合理安排學與玩”這兩個活動內(nèi)容。
“時間的妙用”出示了四幅圖,其中有浪費時間的現(xiàn)象,也有珍惜時間的現(xiàn)象。接著出示一個案例,合理安排五件事,學生通過討論評議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合理安排學與玩”采用連環(huán)畫形式,讓學生評議畫中人物的作息時間。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調(diào)查并了解他人是怎樣安排時間的。
2、引導學生學習合理安排時間與玩耍。
3、引導學生嘗試自己設計作息時間表。
三、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學習與玩耍。
四、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間的妙用
一、問題導入
“時間最不偏心,給任何人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心,給每個人每天都不是二十四小時?!蹦闶窃鯓永斫膺@句話的?
二、活動過程
活動一、調(diào)查討論
1、學生說說家人或朋友是怎樣利用時間的,他們對時間是怎樣看的。
2、觀察第7頁圖片。
3、學生討論以上哪是珍惜時間,哪是浪費時間的現(xiàn)象。
活動二、“我”的時間我做主
1、學生觀察第8頁圖片。
2、小組討論,怎樣安排五件事才能最節(jié)約時間。
3、比一比,評一評,哪個小組安排最合理。
小結: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有些事情可以同時做,而有些事情必須先后做,要學會統(tǒng)籌安排。
活動三、時間大比拼
1、看誰在最短時間內(nèi)完成四件事:收拾書包、帶紅領巾、聽完一首兒歌、喝一杯熱水。
2、請兩位同學比賽。
3、獲勝者說自己是怎樣安排時間的,為什么這樣安排。
三、學習小結
學生談收獲,教師總結:合理安排時間,你就會成為時間的主人。
第二課時合理安排學與玩
活動一、識圖討論
1、觀察第9頁圖片。
2、說一說,哪些是合理安排時間,哪些是浪費時間的現(xiàn)象。
3、學生討論如何處理好學與玩的關系,才能使節(jié)假日過得愉快而有意義。
活動二:小記者在行動
1、小記者采訪同學,看他們是怎樣安排節(jié)假日的。
2、辯析交流,看誰的節(jié)假日愉快而有意義。
活動三、“我”的雙休日
1、教師發(fā)表格。
2、學生填寫自己是如何安排雙休日的作息時間的。
3、小組內(nèi)交流,不合理的地方加以修改。
談收獲
1、同學們,經(jīng)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的收獲是什么?(學生談收獲。)
2、教師總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學會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
三年級下冊品德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們生活中還有一個特殊群體——殘疾人,了解他們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2,增進對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樹立尊重并愿意盡力幫助殘疾人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殘疾人生活中的困難,增進對于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
教學難點
樹立尊重并愿意盡力幫助殘疾人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源于生活有意思
1、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上課前老師請來了一批優(yōu)秀的小演員為大家表演舞蹈,大家掌聲歡迎他們。
2、觀看配音舞蹈表演。
師:同學們覺得這個節(jié)目精彩嗎
(學生齊聲說真精彩)
師:不過,老師介紹一下,剛才給我們表演得五位小伙伴和大家有所不同,他們都來自本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他們聽不見聲音,說不出話來。
(全班學生情不自禁地發(fā)出"哇"的聲音,有的瞪大眼睛,有很多學生舉起小手要提問)
師:我知道大家有很多問題想問,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他們學校的張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張老師今天會架起我們和這些新伙伴之間溝通的橋梁。
(學生掌聲歡迎特殊學校老師)
設計思路: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師依托教材,創(chuàng)造生活化的感知情境——利用相關資源,把聾啞兒童請進課堂,引起學生對殘疾人的關注和興趣,為下面與殘疾兒童交流作好鋪墊。
二、高于生活有辦法
活動一:面對面交流
師:老師知道你們現(xiàn)在腦海里一定有很多問題?,F(xiàn)在就請這些新伙伴到你們每一組中間來,你們每組選出五個最想問的問題,用你們的方法與他們一起交流。
(特殊學校的學生到各組中來,學生和他們交流,有的拿出筆和紙,有的請?zhí)厥鈱W校老師去翻譯。)
師:剛才,你們是用什么方法和他們交流的,你們了解到哪些情況
(學生發(fā)言:用紙和筆和他們交流的,了解到和別人說話困難特別大;了解到他們很羨慕我們會說話,能聽到聲音;請他們的老師打手勢,做翻譯進行交流,了解到他們第一次進入特殊學校的感受,很不習慣,但又沒法表達,真痛苦!我們組是用紙和筆和他們進行交流的,我們了解到他們的愿望是——會喊"爸爸,媽媽",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居然成了他們的愿望……學生在回答時,眼里含有淚水。)
師:同學們,我想你們可能第一次用紙和筆,或打手勢的方法和別人交流。這樣的交流,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自由發(fā)言:覺得很困難,不習慣,難以表述,不方便,很麻煩,有障礙……)
設計思路:
情感是一個有生命的實體,是支撐人活動的亮點,通過學生與殘疾兒童面對面的交流和交往,更深一步的讓學生體驗到殘疾人生活的不易。有了這樣深切的體悟,就會順利地從"有意思"向"有意義"過渡,這是教學有效性的體現(xiàn)。
過渡:通過剛才和特殊小伙伴的交流,我們發(fā)現(xiàn)殘疾人和我們正常人交流的時候是非常困難的。其實在我們身邊除了這些聾啞小伙伴之外,還生活著許多智力上,肢體上,視力上有殘疾的人,他們不僅僅與人交流是非常困難,有時候,就連生活自理也很困難,如果你沒有親身的經(jīng)歷,我們平常人是很難體會到的。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一起來親身經(jīng)歷一下。
活動二:蒙眼走路
師:請大家聽清要求,先請每組的組長把課前準備好的藍色布條,給各自組的一位同學蒙上眼睛,再請蒙上眼睛的同學走到老師這兒,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其余的同學要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走路的,體會盲人平時是怎樣走路的
(學生模擬盲人走路,體驗情境。)
師:現(xiàn)在,請你們談談蒙著眼睛走路的感受。
(學生發(fā)言: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看不到東西,走的時候會撞倒一些東西;平時走路靠眼睛,今天走路靠感覺,真難;走了一半,真想把布拿掉,實在不方便……)
活動三:單手拉拉鏈
師:請聽清要求,全班同學都站起來,把右手背在后面不能再動,用左手把衣服的拉鏈解開,再用左手把拉鏈拉上,時間為3分鐘。
(學生實踐用左手拉拉鏈,時間到了,大多數(shù)同學都沒有拉上。)
師:同學們,談談單手拉拉鏈的感受
(學生發(fā)言:一只手很不方便;用左手很別扭,拉不起來;很想把背在后面的右手伸過來幫忙;用嘴都幫不上忙……)
設計思路:
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通過這兩個模擬體驗活動,讓學生切身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面臨的困難與痛苦,激發(fā)了學生對殘疾人的同情心。
活動四;喚起情感,提升體驗
1、聽表演者的故事。
(配含有憂傷情調(diào)音樂,聽聾啞的孩子用手勢講述她的經(jīng)歷,張老師翻譯。)
師:聽了這位小伙伴的故事,你想對她說什么
(學生發(fā)言:要尊重殘疾人,以后不會嘲笑身體有缺陷的人……)
2、老師講述及配音觀看殘疾人平時生活錄像和殘疾人成才的錄像。
(盲人爺爺,失去右腿的修鞋工人,低智能孩子的生活片斷;坐在輪椅上的舉重運動員,失去雙臂的游泳冠軍,被稱為中國保爾的張海迪阿姨的故事。)
師:聽了這些身殘志堅的殘疾人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學生自由發(fā)言)
設計思路:
恰如其分的媒體使用,更能激發(fā)學生情感的體驗。凄慘音樂聲伴隨著聾啞孩子的"啊啊"聲,伴隨著老師深情地講述,這些多媒體的運用,牽動每一位孩子的心,增進學生對殘疾人的同情,尊重與關愛。
三、回歸生活有意義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感想,你打算以后怎樣幫助殘疾人
(學生發(fā)言,配音樂《愛的奉獻》)
師:你想對眼前的幾位新伙伴說些什么話?,F(xiàn)在我們用他們的方式對他們說一聲再見,道一聲祝福,請張老師教我們做手勢。"謝謝,祝你們幸福,快樂,再見"。
(出示——課后作業(yè):現(xiàn)在,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國家,社會和我們身邊的許多人都在關心著殘疾人,老師建議同學們課后分成小組,走向社會,去進行參觀,調(diào)查,訪問??纯磭?,社會和我們身邊的人是如何關愛殘疾人的。)
設計思路:
感悟,體驗誠可貴,遷移,運用價更高,本節(jié)課的結束應該是另一個活動的開始。當學生們真真切切的體驗到殘疾人生活的痛苦,懂得自己應該關心,幫助殘疾人。教師又鏈接生活讓孩子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實踐,獻一份愛心,把課堂延伸到生活中。
四、教學反思與拓展提升
魯潔教授說: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本課程在基本理念上的主要變革,那就是"回歸生活"。確實,"回歸生活"是這次課程改革中各門課程共同追求的目標。課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道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案例中教師力圖將生活與課堂打通,把殘疾兒童請進課堂,引進兒童的生活,又把兒童引向社會,讓他們到社會生活中去了解殘疾人,在交往中去關心殘疾人,讓生活為課堂教學服務,課堂教學的目的,則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的認識,這樣課內(nèi)和課外的互相補充,有機融合和互相支撐,就擴大了教學的空間,使教學向社會延伸,向?qū)W生的生活開放。在課堂上,教師把聾啞兒童請進課堂,她們特殊的身份和惟妙惟肖的表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下子就拉近了學生對殘疾人的認識,激發(fā)了學生想與殘疾兒童交流的欲望;通過交流,體會他們生活的不便,再讓學生進行模擬體驗,把生活中許多殘疾人看似與我們很遙遠,學生根本沒有體驗過的艱難,都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來;然后播放那如泣如訴的音樂,伴隨著殘疾孩子的"啊啊"聲,和教師的深情講述,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通過教師這樣精心的設計,教育的意義完全被凸現(xiàn)出來,變得更加清晰,兒童帶著這樣的收獲走向生活,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使課堂教學的終點不是在下課鈴響的一剎那,而是真正的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生命里,為他的終身發(fā)展服務。
如果教學中教師僅僅讓學生在生活中遠遠地觀望殘疾人,或是聽老師講幾個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故事,她們對殘疾人的認識就會空洞和模糊的,甚至可能出現(xiàn)偏差。因此,當我們教師有目的的把富有教育意義的生活引進學生的生活中時,課堂教學就不再是空洞的說教和生硬的灌輸,而是真正成為一種有效的,對于學生生活的引導,體現(xiàn)出這門新課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歸生活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