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可以很好的抒發(fā)個人情感的,只有將書籍中的內容了解透徹,我們才能寫出全面的讀后感,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書讀后感1500字優(yōu)秀7篇,供大家參考。
書讀后感1500字篇1
翻開《紅色家書》這部樸實珍貴的紅色經典,那一篇篇紅色家書,每一篇都是一幅震撼心靈的感人畫面,都是一個鮮活的英雄形象,讓我思緒萬千,淚水盈動,從內心深處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真摯的至愛親情,炙熱的家國情懷,堅定的革命信念。作為組工干部,要將《紅色家書》讀在心里,記在心中,更要融進自己的血脈,從一封封家書的血肉深情中不斷汲取“精神營養(yǎng)”、傳承紅色基因,走好新時代的信仰之路。
讀紅色家書,就是要學習革命先烈對清廉的堅守,做質樸純粹、一身正氣的模范者。紅軍的高級干部zhi敏,被捕時身上只有一塊懷表一支鋼筆,沒有一文錢;新時代的組工楷模楊漢軍,一生住在建于上世紀90年代墻漏水門開裂的家……這種一生質樸純粹、一身清廉潔白的浩然正氣,無私無欲,觸動靈魂!花以芳香而美,干部以清廉而貴。組織工作具有特殊性,組工干部也成為一些人“圍追堵截”的對象。我們要把“純粹”“陽光”“規(guī)矩”放在案頭、記在心間,樹立過硬廉潔作風,始終保持“源頭活水”的純凈。在生活中,要常常清清朋友圈,多交一些基層之友、人才之友、交心之友;在工作上,要常常把工作置于黨員群眾監(jiān)督之下,讓組織工作在陽光下運行,抹去“神秘之色”;在平常時,要常常以“畏己知”之心審視自我,時刻繃緊紀律之弦,讓忠誠、干凈、擔當?shù)男聲r代組工干部優(yōu)良形象伴隨始終。
“我決心向培養(yǎng)者教育者貢獻全部力量,雖然赴湯蹈火而不辭!”沿著革命先烈的足跡,我們要以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始終如一的奮斗情懷,朝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向前。
書讀后感1500字篇2
?簡·愛》是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這是一部距今有152年的歷史膾炙人口的作品充滿了浪漫的幻想,賦滿了鏗鏘的筆調,帶著主人公簡愛用一生去旅行,去感受人間的人情冷暖,去觸碰人們的心靈小說。全書主要講述了女主人公簡·愛自幼失去父母,寄養(yǎng)在舅母家。因受舅母里德太太的虐待而萌發(fā)反抗意識,隨后進入羅沃德學校。畢業(yè)后,來到桑菲爾德莊園當家庭教師,與主人羅切斯特相愛后來才發(fā)現(xiàn)羅切斯特已經有了妻子,而前妻是一直被囚禁在閣樓的瘋女人。傷心之余,簡·愛孤身逃離莊園,四處流浪,后來心中一直對羅切斯特念念不忘,又重新回到他身邊。這時莊園已是面目全非,羅切斯特也雙目失明。在這種情況下,簡·愛毅然堅守和羅切斯特相伴在一起相愛一生的感人故事。小說成功塑造了一個出身低微、生活坎坷,卻始終堅持維護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人平等、不向命運低頭的堅強勵志女性形象,以小見大,工筆動人,情節(jié)跌宕,使許許多多的讀書愛好者都被深深地打動。
當我讀到簡·愛的兒時小伙伴海倫患肺病快要死亡的之前夜里,兩個幼小的身軀緊緊地擠在一起“我用胳膊把海倫摟得更緊了……”,就這樣,簡抱著她的朋友海倫,一直到破曉的光照入,海倫徹底地離開了人世。兒時的友情,深深地打動我,使我潸然淚下,試想,誰不希望有這樣一段沒有欺騙,互相安慰,互相理解的美好的友誼?她們的友誼使我懂得了友情珍惜。
讀書就像旅行一樣,打開心去看外面的世界。我喜歡讀書的過程中被某一個瞬間感動得淚流滿面的感覺,享受讀書的過程中因生氣而捶胸頓足的沖動,更期待讀書的過程中因為害怕和緊張而手心發(fā)汗、呼吸急促的機會。從簡·愛一踏進桑菲爾德被卷入愛情的漩渦,面對態(tài)度傲慢、說話咄咄逼人的大家閨秀英格拉姆,簡從容面對,不失尊嚴。她同羅切斯特財富、身份、年齡和地位懸殊,敢于抗爭:“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我和你的靈魂是平等的?!餐耆粯佑幸活w心!”“我現(xiàn)在不是憑習俗、常規(guī),甚至也不是憑著血肉之軀跟你說話——而是我的靈魂同跟你的靈魂在對話,就仿佛我兩人穿過墳墓,站立在上帝的腳下,彼此平等——本來就如此!”當羅切斯特問她還需要什么時,她立即回答:“你的尊重。而我也報之以我的尊重,這樣筆債就兩清了?!倍斔麄兘Y婚的那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覺得自己必須要離開,她雖然講,“我要遵從上帝頒發(fā)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堅守住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瘋狂時所接受的原則”。但是從內心講,更深一層的是簡愛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因為她深愛著羅切斯特。但簡愛做出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決定。在這樣一種愛情力量包圍之下,在富裕的生活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作為個人的尊嚴,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在羅切斯特面前簡·愛身上有著一種不可戰(zhàn)勝的人格魅力,她心底善良正直、純潔、高尚。在自己愛情觀上不慘雜念、不做金錢奴隸,不做他人附庸。正因為她渴望自由,盡管圣·約翰是她離開桑菲爾德后遇到品行端拼命追她的正救命恩人,但是由于“僅以這樣的身份依附他,我常常會感到痛苦,我的肉體將會置于緊緊地枷鎖之中……做他的妻子是件夠折磨人的事……永遠受到束縛……這簡直難以忍受,”她終于拒絕了圣·約翰的求婚,她認為自由要高于一切。
羅切斯特在一場大火中為拯救發(fā)瘋的妻子,瘋女人縱身從屋頂一躍而下、粉身碎骨。羅切斯特在這場火災中為救自己這個瘋女人落下身體殘疾,雙目失明。盡管妻子是個瘋女人,他仍然會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她,在這里說明了他的善良。小說最后部分,簡·愛像莎士比亞戲曲中李爾王一樣經受暴風雨的洗禮,而羅切斯特在這場大火中脫胎換骨獲得了新生,一對相愛的人終于走到一起。她的行為是一種無私的愛,只想付出,不求回報的高尚純潔的愛情?,F(xiàn)如今的人們都瘋狂的追求金錢、名利、地位,似乎忘卻了純潔的愛情。也很少有人會像簡·愛那樣為愛情、為人格、為尊嚴拋棄所有,義無反顧,當羅切斯特在黑暗中說了一句:“簡,真的是你嗎?”時,我頓時淚如泉涌,那種心靈的顫動,恐怕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為什么把主人公的名字取名為“簡·愛”,那是一種化繁為簡的愛,是人世間完美的愛情。全書都在教會我們善良、勇敢。物欲橫流的今天,人們都瘋狂地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愛這樣為愛情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追求自己幸福。
在文學史上,能夠像《簡·愛》一樣進入人們靈魂,吸引成千上萬的讀者,影響著人們一生的作品真的不多。這部具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整部作品以自敘形式寫成給人們詮釋了一個主題:人的價值=尊嚴+愛。這部書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成長在一個經濟困頓、多災多難的家庭,居住在一個遠離塵囂的窮山僻壤,生活在英國革命勢頭正健、國家由農業(yè)向工業(yè)過渡、新興資產階級日益壯大的時代,這些都為他的小說打上了可見的創(chuàng)作烙印。作者把自己豐富的生活經歷融進了一部精心構建、充滿想象力的作品當中,在小說里大量運用心理描寫。全書構思精巧,情節(jié)波瀾起伏,給讀者制造出一種陰森恐怖的氣氛,而又不脫離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的背景。以行情的筆法描寫了主人公之間的真摯愛情和自然風景,感情色彩豐富而強烈。這部小說簡·愛與羅切斯特先生的愛情就像《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一樣,它是那么的唯美,那么的空靈,個性極強的她保持著個人高貴的尊嚴。讀完這本書,給我們感覺是一種返璞歸真、追求全心付出不計得失的簡化感情,它猶如一杯冷飲,使我們心靈純凈如水、從而引起讀者心靈的共鳴。而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許多人根本不會對一段感情的的堅守,一旦感情對自己沒有利益時候就會立馬放手,更別說堅守這份情感。這本書更讓我明白了,人間大愛的力量是沒有窮盡的,它可以穿越一切阻礙,讓溫暖經久不衰,心中有愛,才感到溫暖。倘若遇到真愛,要懂得珍惜,不要當它悄然流逝了才如夢初醒。
書讀后感1500字篇3
最近我讀了一本《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教育專著。作者凌志軍,他出版的八部著作,全部進入了暢銷書排行榜,還以英文、日文、韓文和繁體中文等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李開復曾說過這么的一句話———我認為將對世界商業(yè)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從優(yōu)秀到卓越》,但是將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凌志軍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位八歲孩子的母親丹尼曾說過———這本書不僅改變很多人對教育的看法,更重要的是這將由此改變許許多多孩子的命運,所以這本書不僅會改變很多人對教育的看法,更重要的是這將由此改變許許多的命運。
凌志軍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書,記錄了一批最優(yōu)秀的中國人成長的故事,是一個關于教育、人才、社會的記錄與總結。作者從微軟亞洲研究所30余位研究員的成長歷程中采擷一些平凡但雋永的小故事,以他獨特的視角切入,使這些質樸、平凡的小故事變得精妙獨到、意味深長。
在這些故事里,我們看到了30個“微軟小子”成長過程中的歡笑、悲傷、激情、惆悵;我們看到了一大批聰明、主動的孩子,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直至成功的奮斗歷程。
作者希望借這本書,改變國人對教育的看法,希望更多的中國學生能在這本書的鼓勵下,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
本書一共有八個篇章,分別是“起跑線”、相信你自己最聰明、我到底要什么、“爸爸和媽媽、大腦的成長、學習是一種態(tài)度、情商時代、大師在哪里。講述了一些不承認自己是天才的天才們在講述他們的成長故事”。
這些故事可以讓家長們知道怎樣培養(yǎng)孩子,讓老師知道怎樣完整教學,讓學生知道怎樣獲得自信。我個人認為不但學生、家長、老師需要關注《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整個社會都應該關注“成長”。
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但中國是否能成為真正的科技強國,還要取決于我們能否在教育領域趕上西方。美國之所以強盛,主要是因為他擁有最先進的教育體系,并能通過該體系吸引全世界的杰出人才。美國的教育體系,不僅包括那些知名的高校,也包括深藏在每一位家長和老師頭腦里的先進的教育理念。中國的教育觀念和教育體系需要不斷發(fā)展、變革,中國的下一代需要在更好的環(huán)境下健康成長。
“成長”是一個關乎教育、人才乃至整個社會的話題。每個學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該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盡快成材,每個老師期盼自己教出的學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績。但是,成功并不等同于成長。成功是你的目標,成長是你到達目標的道路。
這條路并非一帆風順,有的人沒能堅持到終點,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選擇了軟弱和妥協(xié),也有的人用正確的方法和堅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那幫被稱為“微軟小子”的人的成長故事,其實離我們很遙遠:他們的學習經歷幾乎都非比尋常。有的是少年班,有的是小時候就出國留學,還有就是清華、北大的。
他們生活的時代離我們遙遠,他們學習的地方離我們遙遠,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也離我們更遙遠。但這本書通過他們的成長歷程向世人闡述了一個關鍵的觀點:一個人發(fā)展的最重要時期是6—12歲。這個時期要想健康成長,如果只靠學生,不可能;但如果有了家長和老師的協(xié)助,就有可能。
凌志軍先生希望借《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書“改變對教育的看法”,這應該是中國教育體系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希望更多的人閱讀《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認識《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理解《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希望有更多的中國學生在《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幫助和鼓勵下,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
本書中的許多故事的確令人深思,尤其是做家長和我們老師的,不能不反思自己的得失。但同時也讓我領悟到對每一個孩子也絕對不能放松。30個天才“微軟小子”的成長故事證明一個道理:所有天才都是可以教出來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敗別人”,而是“成為最好的你自己”。
教育學生“最重要的東西不是錢,不是家庭,也不是運氣,而是‘不要小看自己’”?!爸挥凶龊昧恕畱撟龅摹?,才能愉快的‘做喜歡做的’?!?/p>
教育自己“改變我們對教育的看法,讓自己像天才一樣成長”?!拔覀兗热粺o法改變教育,那就改變對教育的看法。
書讀后感1500字篇4
“你如果關心別人,在兩個月內所交的朋友,就比一個需要關心他自己的人,在兩年之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边@是《人性的弱點》中的我印象最深刻一句話。
作為個從小被打罵大的孩子,讀這本書的視角可能和普通人不一樣!這本書首先讓我想起了“好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名師王金戰(zhàn)之所以成功,或許也是他善于挖掘出學生的自信心與上進心,而不是一味去批評指責學生的種種不是吧!
人人都渴望得到贊賞和肯定,推己及人,何不盡量發(fā)現(xiàn)他人閃光點,發(fā)現(xiàn)一件事中有利的因素。如果我們的家長老師都能想盡一切辦法找到某個問題小朋友的某個優(yōu)點,然后真心誠意的去把他的優(yōu)點當作一回事的話,我想,這個問題小朋友也許就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而不是一味由著自己的性子我行我素,或是和家長老師作對了。
盡量去了解別人,而不要用責罵的方式;盡量設身處地去想——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一樣受用。把自己擺在朋友的位置上,試想自己會怎樣,會做出何種反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而不是將矛盾激化。像書中寫的林肯那樣將不滿于憤懣之語寫下來,然后收起來,當作一件已經發(fā)生過的事,而不是用嘴將它傾瀉出來,使之真的發(fā)生。所有尖銳的批評和攻擊,得不到真心的信服,那么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所得的效果都將等于零。
當然我承認,在讀完世界著名教育家卡耐基的作品《人性的弱點》后,我完全被書中精彩的內容吸引住了,全書以一種敘事方式深入淺出地在給我們講授如何更好地工作、生活及處世,完全沒有同類書藉那種晦澀難懂的專業(yè)哲學語言,使我們像聽故事一樣把一些深奧的生活及處世哲學通過現(xiàn)實事例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并用簡短的語言歸納成一條條生活及處世準則,使我們感覺實用又印象深刻。整個讀書過程像是在人性的世界中穿越了一次心靈之旅,同時在不斷地對自我進行批判,各種人性的弱點在這里被剖析得淋漓盡致,在很大程度上,我相信大部分人特別是那些還在迷惘于現(xiàn)實與理想的人讀完本書后都會有一種撥云見日、豁然開朗甚至重獲新生的感覺,對比于個人的親身經歷,我們會發(fā)覺很多現(xiàn)實的困惑都能在書中得到體現(xiàn),并能在書中的指引下走出困惑。總之,每一個夢想成功并熱愛生活的人請認真地在本書中感受自我吧,相信成功離我們并不遙遠,生活其實也很美妙,只要我們認識自我超越自我。
讀完本書,我最大的感受之一是以前對自身的認知太膚淺了,甚至是對自己的過去有種嘲笑又或是憎惡的感覺。在大多數(shù)人努力探索自然及社會知識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對自身人性、理念方面的認知和提高,空有一身本領卻無法施展,仰天長嘆又何補于事。我相信每一個人盡管其成長的環(huán)境及所受的教育都不同,但是在人性的弱點上卻是共有的,都會經歷從人性的困擾到解脫然后再可能到困擾的過程,實際上在這本書上我們很輕易能找到自己過去的影子,很多時候在遇到棘手的問題或挫折時總是想從外因上去解決問題,很少去從自身因素考慮,所以往往產生了很多煩悶、疲憊、盲目、孤獨等等。
?人性的弱點》這本書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在黑暗中前進,更像是一位良師在給我們指點迷津,讀完這本書后,再回頭去看看我們以前做的一些“傻事”,覺得不可思議,如果當時我們換一種角度去看問題,改變一下自己某些舊的習慣或思維方式,拋棄掉“自大、虛榮、愛面子、惰性、過分憂慮”等這些人性的弱點時,或許局面會截然改觀,人的命運往往就在這思想瞬間的轉變上發(fā)生變化,正如卡耐基所言:“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歸結于他的專業(yè)知識,還有85%歸于他表達思想、領導他人及喚起他人熱情的能力?!?/p>
另外,《人性的弱點》又給我一種世事如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感覺,書中很多經典的人生準則與處世技巧比如“學會放松,解除疲勞”、“不要對敵人心存報復”、“思想決定一生”、“不要因小事而垂頭喪氣”都讓我受益匪淺,重溫《人性的弱點》之后我決定認認真真地改掉易怒的壞毛病并且好好道歉,想辦法彌補一下。
此文終了,我的救贖才剛剛開始……
書讀后感1500字篇5
在我的讀書生涯中,我的啟蒙書籍就是《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我開始獲得讀書的樂趣。俗話說讀好書,好讀書。在這古代的小說的熏陶下我獲得了十分大的樂趣。
?三國演義》講述的是一件的發(fā)生在東漢末年的事,那時候群雄并起,唯有曹操獲得了天子,奉天子以令諸侯。在人人都想獲得天子的情況下為什么只有曹操獲得了天子呢?這個問題引起了我對《三國演義》的探索之情。
人人都說曹操是一個奸雄,我卻不這么認為,我認為曹操是個真英雄,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奸是對忠來說的,而在那群雄紛爭的年代里誰奸、忠呢?從當時當?shù)氐娜藖碚f,對象是漢朝皇帝,是劉家。從當時當?shù)貪h朝的臣民說,對漢朝、對劉家不忠的是奸臣。但從整個歷史,從此時此地的人來說,一非漢朝臣民,二非漢帝近屬,硬給曹操戴上奸臣帽子,為漢獻帝喊冤,并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問題也不簡單,盡管過了多少朝代,甚至到了今天,還是有人對曹操奪取劉氏家族政權有意見,豈不可怪。
說怪,其實也不怪,其中還有個道理。
國家這一理念是近代才形成的,古代的人對國家的觀念并不那樣具體。政府比較具體的象征是皇帝,有了皇帝,也就算有了政府了,既而也就會有統(tǒng)一的安定的局面。沒有皇帝,沒有政府,天下就大亂了。所以,在古代忠君愛國這四個字總是連用的。要愛國就得忠君,不忠君也就是不愛國,皇帝沒有了,也就失去了忠的對象,也就失去了和平、統(tǒng)一、安定的秩序。至于皇帝是什么人,什么樣子,那倒關系不大。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政府。所以曹操就是想讓全國統(tǒng)一,這偉大的理想就需要耍一點奸招這是肯定的。我就不相信劉備沒有耍過奸招,所以說曹操是奸雄是不科學的。
曹操掌握了漢獻帝這一重要人物,建立了政府,頒布法令,也就適應了廣大人民要求統(tǒng)一、和平的愿望,符合了時代要求。奉天子以令諸侯這一政策,造成了瓦解敵人的軍事優(yōu)勢,壯大了力量,鞏固了統(tǒng)治。同時,也繼承了漢朝的政治遺產,利用了漢朝的政治機構和人才,逐步建立安定的秩序,頒布法規(guī),發(fā)展生產,得到人民的擁護。同樣,江東孫權這一家,雖然割據(jù)江南,卻還用漢朝官職,用這塊名號辦事。四川的劉備更是自稱漢朝宗室,用這名號來罵曹操是賣國賊。這幾家的宗旨其實是一樣的。直到曹丕稱帝以后,這兩家才先后稱帝。要說曹操挾漢帝就是奸臣,那么,到過來,曹操不挾,還是會有人挾的。曹操用上這個名號,從公元196年到220xx年,幫助漢朝多延續(xù)了20xx年。要是曹操不挾,如他自己所說的,正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中原地區(qū)的分裂的局面延長了,民不聊生。正因為人心思漢,所以漢朝這個名號還可以繼續(xù)利用,曹操一生不稱帝,到曹丕繼位,經過曹操二十多年的經營,內部鞏固了,另一面,蜀、吳一時也攻打不下來,才摘了舊名號,另起新名號。
就在我悟出了這一點以后,和我爸爸爭論,爸爸見我言之有理就說:服了你啦!這是我找到了看書與閱讀的快樂。
閱讀是可以令人快樂的,更是可以增加自己內心涵養(yǎng)的一種休閑,所以閱讀時我快樂,因為我悟出了閱讀的真諦。
書讀后感1500字篇6
前我只知道有史蒂芬•霍金這個人,是一個只有一個手指可以活動的殘疾人,一個整天不得不待在輪椅上的人,一個只能靠機器說話的天才科學家,還有與他個人一樣有名的著作——《時間簡史》.我個人對他的了解當時也就這么多, 現(xiàn)在知道他還有一點不一樣——他出生于1942年,而他的生日恰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忌日.現(xiàn)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數(shù)學教授(這一職位曾由艾薩克•牛頓所任).他廣被推崇為繼愛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被稱為“輪椅上的愛因斯坦”.他的主要著作是《時間簡史》、《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和《果殼中的宇宙》.我不久前讀過的《果殼中的宇宙》正好是《時間簡史》的姐妹篇.書名的來源:在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名著《哈姆萊特》中,主人公哈姆萊特有這么一句吟唱:即便把他關在果殼中,他仍然是無限空間之王.
對于《果殼中的宇宙》,先說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吧,《果殼中的宇宙》是一本圖文并茂的科普著作,主題是宇宙學,涉及廣義相對論、量子論、黑洞、暴脹、時間旅行、弦論、超引力等諸多前沿概念.當然,這些概念我到現(xiàn)在也沒能完全明白.
這本書先第一章說的是相對論簡史,相對論有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是由愛因斯坦在洛侖茲和龐加萊等人的工作基礎上創(chuàng)立的時空理論,是對牛頓時空觀的拓展和修正. 愛因斯坦以光速不變原理出發(fā),建立了新的時空觀.進一步,閔科夫斯基為了狹義相對論提供了嚴格的數(shù)學基礎, 從而將該理論納入到帶有閔科夫斯基度量的四維空間之幾何結構中.狹義相對論中最簡單的例子是在加速度和引力場之間存在一個緊密的關系.待在一個封閉的盒子里,譬如升降機中的某人不能將盒子靜止地處于地球引力場中和盒子在自由空間中被火箭加速這兩種情形區(qū)別開來.廣義 相對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推論是質量和能量的關系.愛因斯坦關于光速對于任何人而言都應該顯得相同的假設,意味著沒有任何運動的比光還快.當人們應能量加速任何物體,無論是粒子或者空間飛船,實際上發(fā)生的是,它的質量增加,使得對她進一步加速更困難.要把一個粒子加速到光速要消耗無限大能量,因而是不可能的,正如愛因斯坦的著名公式總結的:e=mc^2,質量和能量是等效的.我對于相對論了解的與此差不多,我記得中學時有一本物理書上說人們可以回到過去,前提是他得以超過光速前進,當時我就迷惘了,因為書上一邊說我們可以回到過去,但要以超光速,另一邊又說光速無法達到,更不用說超越了,那不就是說我們還是無法回到過去嘍?
第二章說的是時間的形態(tài),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大量的實驗相符合,它提出時間和空間是非常復雜地相互糾纏在一起.人們不能單獨使空間彎曲而不涉及時間.這樣,時間就有了形態(tài).在對時間的形態(tài)的研究與探討中,霍金引出了超對稱、超引力、p-膜、弦理論、m-理論、膜、全息原理等概念.p-膜是指在p-維延展的物體.很難想象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多維(四維、八維、十維、更多維)的空間里. 唉!時間為何物?!它是否像古老的贊歌說的那樣,把我們所有的夢想一卷而空的東流逝波?抑或像一直前進,卻又回到線上的早先過站.19世紀作家查里斯•朗母寫到:“世間萬物沒有任何東西像時間和空間那么使我困惑.然而沒有任何東西比時間和空間更少使我煩惱,因為我從不想起它們.”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早本部分時間不去考慮時間和空間,不管他們?yōu)楹挝?但是我們所有人有時極想知道時間是什么,它如何開始,并且把我們知道何方.關于時間或者任何別的概念的任何可靠性的科學理論,依照我的意見,都必須基于最可操作的科學哲學之上:這就是卡爾•波普和其他人提出的實證主義的方法.按照這種思維方式,科學理論是一種數(shù)學模型,它能描述和整理我們所進行的觀測.一種好的理論可在一些最簡單假設的基礎上描述大范圍的現(xiàn)象,并且做出被驗證的預言.如果預言和觀測相一致,則該理論在這個檢驗下存活,盡管它永遠不能被證明是正確的.另一方面,如果觀測和預言先抵觸,人們必須將該理論拋棄或者修正.如果人們如同我們那樣采用實證主義立場,他就不能說時間究竟為何物.人們說能做的一切,是將所發(fā)現(xiàn)的描述成時間的一種非常好的數(shù)學模型并且說明它能預言什么.
第三部分說的是果殼中的宇宙:宇宙具有多重歷史,每一個歷史都是由微小的硬果確定的.霍金認為空間的最明顯之處是它無限地向外延伸,通過現(xiàn)代儀器,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形狀和尺度的數(shù)以億萬計的星系.盡管宇宙似乎在空間的每一位置上都很相同,它肯定是隨時間變化的.霍金的量子宇宙論的意義在于它真正使宇宙論成為一門成熟的科學,它是一個自足的理論,即在原則上,單憑科學定律我們便可以將宇宙中的一切都預言出來.而量子引力論正是這些書的大部分的主題.哎,這部分真的很難懂,就少說點了.
第四部分說的是預言未來:黑洞中的信息喪失如何降低我們預言未來的能力.如果信息在黑洞中喪失,情況就并非如此,任何事情都可能已經發(fā)生過.預言將來的能力也被削減了.我們能夠確定地預言粒子具有相反的自旋,但是如果一個粒子落進黑洞,就不能對余下的粒子作確定的預言,這意味著在黑洞外不能確定預言任何測量,作出確定預言的能力被減低至半.那么關于預言將來的能力呢?現(xiàn)在看來它至少在三個層次上受到限制.第一,是動力學系統(tǒng)的混沌行為,使得拉普拉斯意義上的決定性在實際上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第二,在量子力學中狀態(tài)是由波函數(shù)描述的,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使得經典意義上的決定性被減半.第三,不平凡的時空拓撲,使波函數(shù)被密度矩陣所取代,就在這里引進了熱力學意義上的隨機性.
第五章說的是護衛(wèi)過去:時間旅行可能嗎?我覺得不可能,我們中學書上也說不可能,至少來說最近的很多年里都不可能,因為我們還沒有把原理完全弄清楚,而且最近的很多年里我們還造不出那種可以快過光速的時間機器,所以嘛,回到過去我們是不用想了,這輩子別想,下輩子也別想回到過去,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的活在現(xiàn)在,一種先進的文明能回返以前并改變過去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所有現(xiàn)代有關時間旅行討論的基礎.愛因斯坦方程描述宇宙中的物質和能量如何將空間和時間彎曲和變形,從而使空間和時間變成動力量,有了時空可能彎曲得這么厲害,在乘空間飛船出發(fā)之前即已返回的可能性.
第六部分是我們的未來《星際航行》可行嗎?我覺得不可行,至少最近的n年內是不可行的,就象我認為時間旅行是不可行一樣,生物和電子產品畢竟是不一樣的,生物和電子生命將如何不斷加速發(fā)展其復雜性.宇宙的未來是怎樣的呢?讓我們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去解決吧!如果我們承認科學定律的普適性和無窮威力,則不管人類的雄心有多大,畢竟要受環(huán)境和人口問題的限制,我們不能和這些限制作無望和愚昧的搏斗.人類只能采用一種明智和節(jié)制欲望的生活方式.
第七部分是膜的新奇世界:我們生活在一張膜上,或者我們只不過是張全息圖?霍金說我們的宇宙可能是高維空間中的一個四維膜,我們的宇宙果殼更加新奇了.根據(jù)全息術理念,關于發(fā)生在時空的一個區(qū)域內的一切的信息可以被編碼在邊界上.這樣,也許是因為我們是發(fā)生在泡泡內部的東西在膜上的投影,所以我們自以為是生活在四維的世界中.
讀過這本書才知道自己對天體物理、對宇宙與生命理解的是這么少,但我們這為學生是沒有辦法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學好自己的東西,為以后的學習或研究找好基礎,這些高深的理論啊什么的就讓霍金教授和許多理論物理學家一道,去努力尋求科學的最神圣的精華,然后讓我們學去吧
書讀后感1500字篇7
我對書中這樣一段話感慨良深:“說到不完整……你提到的完美,其實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完美。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完美,但永遠是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由此我想到一個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鏡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組成原有的鏡子的面貌。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當它千心萬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鏡重圓”時,它成為了一個整圓,滾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擦過。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此刻的不完整,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fā)生時,我們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教子是以嚴厲而著稱,我以為他們父子的關系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讀了此書之后,想法有了極大的改變。傅聰至海外留學,與父親的聯(lián)系自然只能依靠書信,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書中表露無疑。他們透過書信一齊討論藝術,研究樂曲的內涵,交流對事物的看法,雖然沒有母子通信時那種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卻是其他無論什么都無可代替的。
我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齊,所以無法體會到那種互通家書時因距離而產生的淡淡的憂愁和絲絲的甜蜜。我很向往這種感覺,因此我拜讀了這本《傅雷家書》。掩卷后對書回想起來,最大的感慨就是傅雷對藝術甚深的造詣。傅雷對于藝術尤其是樂曲的領會,頗有一番自己的見解。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學上有所建樹的人,在藝術領域也有著較高研究。也許便是因為文學和藝術是相同的吧。不同的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讓人讀完了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風格迥異的各類樂曲,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秀美的散文,帶來的是有如欣賞了歡快的詠嘆調后的愉悅;沉重的小說,帶來的便是如同悲慟的交響曲給人的震撼;詼諧的雜文,帶來的會是歌劇般幽雅的場景和事后無盡的思考。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余地。
傅聰先生,當今世界一流的鋼琴演奏家,風度瀟灑,多年來蜚聲樂壇,飲譽國內外,他的演奏征服了世界各地的觀眾,被譽為“鋼琴詩人”,是第一個在國際性重大鋼琴比賽中獲得大獎的新中國音樂家,為中國人贏得了莫大的榮譽。他的優(yōu)雅的舉止和付雷的家教不無關系。家中吃飯時,要求孩子食不語,不許隨意講話,咀嚼食物嘴里不許發(fā)出聲響,舀湯時不許滴灑在餐桌上,飯后要記住把餐凳放入餐桌下;家里的物品用完后,要有規(guī)矩地放回去,非凡是書,不能夠隨意亂放;對人客氣,尤其是師長或老年人,說話時態(tài)度要謙和,手要垂直放在身體旁邊,人要站直,即或堅持真理也務必注重講話的方式、態(tài)度、語氣、聲調等。從人的談吐舉止便會對這個人有必須的了解,有誰會喜歡和一個不修邊幅,拉力邋遢的人交往。反過來,舉止斯文,懂得禮儀的人是受大家歡迎的。為此每個家長在孩子小的時間便提出了不少做人的規(guī)矩。此刻不是幾百年前有著繁文縟節(jié),但是最基本的禮儀人還是要做到的。
傅雷先生是一個優(yōu)秀的父親。他要傅聰明白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這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zhàn)勝耕種個各樣的困難。感情是人尤其是年輕人面臨的重大問題,付雷先生在付聰出國留學的日子里也是花了極大的筆墨來指導他,不是家長教條的口吻和態(tài)度,而是平和的語氣,自身的事例來誘導兒子。他的晚年雖然由于政治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孩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