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寫讀后感時,我們在文字中記錄了自己的閱讀歷程,分享了內(nèi)心的情感,讀后感不僅僅是書面表達,還可以是口頭分享,讓我們與他人交流和討論,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被嫌棄的讀后感5篇,感謝您的參閱。
被嫌棄的讀后感篇1
花了兩天多的時間,讀完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令自己唏噓不已。在其中看到了太多自己的影子:聰明、善良、努力、懦弱、掙扎、自棄……遭受諸多人生不公、挫折待遇,一切的發(fā)生都是不應(yīng)該的,然而實際上又是必然的~多么悲劇的人生啊~
松子是那樣一個單純又勇敢無畏的女子,為愛屢敗屢戰(zhàn),哪怕被傷得體無完膚,依然純真地毫不設(shè)防地全身心投入下一段感情。
然而終是悲劇,一幕接一幕的悲劇。
替她分析原因,想來是因為她忘了自我,她一切都替別人考慮,唯獨忘了自我,她不知道愛自己,不知道生命的主桿兒是自己,人歸根結(jié)底是為了自己活著的。
追尋愛,也應(yīng)該是首先自愛,自己要愛自己,然后別人被你的光所吸引,進而愛上你。對于愛,應(yīng)該是有你真好,沒你我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好的態(tài)度。一切在他人的愛中迷失自我的,一定是以悲劇告終的。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承受得起另一個人生命的壓力。
愛非外求,而應(yīng)內(nèi)求。于是非常感謝自己,能夠從人生不公的怪圈中走出來,能夠突破痛苦和悲劇,尋回自我,找到閃著光的自己,把自己活得神采奕奕。感恩自己,真的感恩自己,人間不易,人間值得。
被嫌棄的讀后感篇2
讀書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意義可能就是體驗不同的人生。
生而為人,就不可避免的會被軀殼給局限,而讀書卻能讓人打破束縛,以一種超靈的形態(tài),感受那些不屬于自己人生的精彩。
誠然,看電視、看電影、寫作、演戲也都可以達到這種目的,但是愚笨如我,卻偏愛讀書。
言歸正傳,如本書書名所示,松子的一生是被人嫌棄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是可憐的一生,但我卻覺得也是不該被遺忘的一生,是精彩的一生,是壯闊的一生。
有人覺得松子之所以會被生活拋棄,是因為其性格軟弱,單純幼稚,極度缺愛,把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他人的身上,可命運偏偏又讓其遇到一個又一個未被神愛過的人,一致最后孤苦伶仃的一人慘死在出租屋內(nèi),全都因為她這種討好型人格的原因。
可當我經(jīng)歷了松子一生的經(jīng)歷,我卻怎么也無法責怪這個如此善良如此真誠的姑娘,如果從一開始,她就能遇到一個真正愛她而且愿意好好生活的人,我想她的一生會多么的幸福啊!我們在對待別人的時候,總是顯得太過于冷酷且殘忍,我們不是神,我們都是一個個普通人,為什么就不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同情呢?
很久沒有這樣一口氣讀完一本書,感覺明明是過了一生,可實際只看了一個晚上而已。從書中出來的時候,好像靈魂又重了那么一點,雖然就那么一點,可壓得我一夜都沒睡好,耳邊老是想起“哐當”的聲音。
被嫌棄的讀后感篇3
書看到最后有點傷感。如果龍洋一在出獄后和松子在一起那可能會有一個美好的結(jié)局吧。兩個相愛的人為了生活努力。
其實另一個角度看。松子是被愛著的,她是可以幸福的。有愛她的爸爸。爸爸日記的最后寫的都是“沒有松子的消息”??梢姲职侄鄲鬯?。妹妹也愛她。妹妹的愛不同于爸爸。妹妹的愛更赤裸裸。不想姐姐離開。其實
不覺得徹也,岡野,小野寺是愛她的。在我看來徹也更像是因為討厭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懦弱無能而自殺吧。岡野是嫉妒徹也所以才想把他的女朋友松子占為己有。小野寺只是想通過松子賺錢。
最無條件愛松子的只有龍洋一了吧。
但是結(jié)局卻很可悲。松子在龍洋一離開后,在電視上看到他殺了田所校長進監(jiān)獄后。松子自暴自棄的活著。孤獨地一個人活了十年。沒有朋友沒有愛人。最后在公園被一群人打死。出獄后的龍洋一知道松子被殺了。是多么的傷心,后悔。如果當初他承認是自己在旅館偷的錢,松子也不會被辭退。如果他當初沒有在刑滿結(jié)束后離開松子。一切都會不一樣吧。
被嫌棄的讀后感篇4
距離看完這本書已快兩周有余,如今才肯靜下心來寫這篇讀后感。
這本書主要講的就是一個叫松子的女人的一生,至于有沒有她是不是從頭到尾被“嫌棄”,她是否值得我們嫌棄就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今天只是簡單分析一下其中幾個我記得深刻的點。
松子為偷竊的學(xué)生當替罪羊的事,我很不能理解。盡管我知道她的心理是,“我先擔上這個污名,先平息酒店人員的不滿,大事化小,保住學(xué)校的聲譽,再去找盜竊的人,把錢要回來?!彼勺邮且粋€很為別人擔心的人,這個邏輯,從她自身角度上看似很合理,她在“為別人考慮”。但是從她的身份看,她真的“自我”到忘了自己是一名老師,老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在學(xué)生犯了這樣的錯后,老師應(yīng)該起到“教”與“訓(xùn)”的作用,讓偷竊的人明白責任是什么而不是包庇,甚至于自己擔著一份別人闖下的禍,還因此丟失了自己的聲譽、工作和別人的信任,雖然在松子任職的那個環(huán)境,這些東西她本就好像得到的不多。但,抓馬的就是正是這件事,開啟了她“被嫌棄”的一生。
松子視角展開的敘述里,最開始提到了她的家庭。在松子眼里,父親只疼愛妹妹一人,松子很想博得父親對病弱的“妹妹”一般的疼愛,她覺得不公,進而對妹妹心生嫉妒。剛開始讀這里的時候,我覺得松子有點“過激”了,但還想著從中能否找到一處父親確實不愛她的細節(jié)??墒侵钡阶詈螅x到在父親去世前寫的日記里,每個結(jié)尾都是“今天沒有松子的消息”時,我真的忍不住淚崩。是因為心系重病的妹妹,所以父親對松子的關(guān)注不夠,但是,這種“愛的缺席”,也不能代表父親不愛她,她出走后的思念已是證明。只是很痛心,一個不善言辭,一個心思敏感細膩,兩個人竟然就在松子走后沒有一次機會去互相理解甚至見一面,松子臨走前還把這種不滿發(fā)泄到病弱但很愛姐姐的妹妹身上……或許她如果早點體悟到其實家里人都愛她,回到家的港灣,或許她的人生軌跡就不會偏離正常那么遠。
啟示:及時溝通很重要,不論是什么關(guān)系,及時溝通都始終是避免嫌隙和誤會的最優(yōu)解。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變得有些自我,或非要去強調(diào)所謂的“自尊”“面子”而讓關(guān)系越來越僵化。
但我發(fā)現(xiàn)松子有個矛盾的點,她在家人面前自尊很強,但在離家出走后,她反而變得,沒有自尊了。她離家后一直在追求的除了生存就是愛,這個愛,準確來說,在松子眼里與陪伴劃等號,是無底線的陪伴。不管遇到的男人如何玩弄她、哄騙她、以愛的名義威脅她,她都不去懷疑這些愛的合理性,大部分時候只是一味地縱容與妥協(xié),甚至想與對方建立安穩(wěn)的家庭。很奇妙,她追求愛,但是因為對愛的曲解,她對每一段愛的需求度都很低,她需要的只是所謂的“陪伴”,而至于對方如何“陪伴”她,她為這段“陪伴”付出什么代價,她沒管。所以在遭受家暴時,她也并不會出于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安全而退出這場戀愛游戲,被對方哄騙繼續(xù)從事那種職業(yè)時也沒有覺得自己的尊嚴喪失了。
雖然說追求愛本身是沒錯的,但愛之所以為愛,是因為愛的屬性就是溫暖的,真正的愛是具撫慰作用的,讓相愛的雙方有動力變得更好,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過度依賴或縱容,一旦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那這段愛就需要立刻叫停,需要重新審視其變質(zhì)的原因,從自身和對方身上找問題。
啟示:我們在“愛情”的處理上,一定要學(xué)會“權(quán)衡利弊”,這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不必要的傷害。
松子在這個過程中,顯然并沒意識到這一點,反究背后原因,外因可能就是原生家庭里,她口中的從小父親對她關(guān)愛不夠,但我反而覺得內(nèi)因更重要,松子本人是個敏感的討好型人格,敏感讓她對父親的關(guān)愛耿耿于懷,討好型人格讓她在遭受種種傷害的時候只會忍受,而不是反擊,或者逃離。她的內(nèi)心足夠溫柔,以至于任何一個她相處的男人都可以零代價傷害她。真的很可憐。但是她對于家庭的向往,也反向驗證了她在這其中漂泊過程中的不安;她對自己家人的斷絕聯(lián)系,或許也剛好證明了她是在乎和思念家人的。
松子很打動我的一點,就是無論遭受了怎樣的不堪,她總是能想辦法繼續(xù)活下去,在監(jiān)獄的那段時間,她的目標真的很清晰,每天去學(xué)習(xí)美發(fā),正能量滿滿,她似乎總是有機會能變得更好,她也敢于抓住機會,但遺憾的是她也很輕易因為男人去放棄變得更好的機會。這種表現(xiàn),我覺得還是與她內(nèi)心深處的不安有關(guān)——她很渴望安穩(wěn)。
這本書,松子的一生,充滿的是迷茫與較勁,誤解與沖動逞強,想被愛又得不到愛,想安穩(wěn)卻不得安穩(wěn)。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大多數(shù)時候我都會覺得不理解,但是到最后潦草收場時,我還是哭了。因為我意識到當時看書的我是理性的,而書中的松子一直是感性且總是身處慌亂的,我無法設(shè)身處地地說,如果境況同等糟糕的情況下,我能像她一樣,扒開這些錯雜的情緒,去尋找那根隱隱約約微弱卻堅韌的希望之線,飛過人生的種種不堪堆成的重巒疊嶂,依附在美好的朝陽高地。我可能沒那么堅強。這也正是我們要從松子身上學(xué)習(xí)的,這種溫柔內(nèi)化的向上精神。
被嫌棄的讀后感篇5
第一人稱雙敘事小說是我第一次看,剛開始還有點摸不著頭腦,但看下去也就習(xí)慣了。
不記得是在哪里看過別人推薦這本書,說的是松子的可憐。但我看下來的感覺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松子這種性格的人是我我也嫌棄。
第一,當老師時,她為了學(xué)生頂罪,頂罪也就算了,可以說是自認為為了學(xué)生好的一時沖動,但拿同住房間的另一個老師的錢,還沒有及時說明,這個就不能接受了,都不主動說明事后拿錢還就可以了嗎?不問自取是為竊,既已行竊,再多的理由又有誰會信呢?
第二是她對于家里人的態(tài)度,雖然作者想描述她是在一個缺愛的家庭長大,嫉妒妹妹得到父親的關(guān)心,渴望得到父親的愛,但因為嫉妒,就能對自己體弱的妹妹動手嗎?還推倒自己的母親,我找不到這種動手的理由。動手之后離家出走,一直不聯(lián)系,還怪家里人不愛她?父親一直尋找直至過世,我要是弟弟我也不能原諒這個姐姐。而且在她二次回家的時候,仍然還是推開了體弱的妹妹,這樣子還渴望能回家?怎么可能!
第三是她對待感情的態(tài)度,雖然是缺愛討好型人格,但真的一個又一個的渣男都沒能讓她認清現(xiàn)實嗎?還一個接一個的陷進去?真心待她的男人倒是給推得遠遠的。作者又說她領(lǐng)悟力強、智商高,智商高的人還能一次次踩進渣男的坑,就因為現(xiàn)在能跟她在一起同居生活。
個人原因吧,反正我不太喜歡這種性格的人,但作者對于細節(jié)的描寫真的很好,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