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時,我們可以激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表獨特的見解和觀點,寫讀后感可以讓我們了解自己的閱讀興趣,有助于選擇更適合自己的讀物,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偽自由的讀后感優(yōu)質8篇,感謝您的參閱。
偽自由的讀后感篇1
讀這本書,是因為書名吸引了我。正如我最喜歡一個演講,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其中的自由和平等就是引起心靈共振的關鍵詞。相信在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種力量,它潛伏在意識深處,如果被喚起,必然蓬勃向上,綻放出超越現實的力量,引領我們走向自由的高處。
問題是,自由在哪里?
人,生來不自由。年幼時,有父母的限制,老師的管制。成年后,有家庭的約束,工作中的各項規(guī)定,法律和道德約束。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看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你怎么知道你是人?”的確,人本就是一種動物而已,從本質上看,和地上的螞蟻是一樣的。當我們一腳踩過一窩螞蟻時,正如地震傾覆我們的房屋,有些人幸存,有些人逝去,如此的簡單,如此的不可抗拒。世界是如此殘酷,生命也很脆弱,所以有很大一部分人,從出生就如那工蟻一般,慢慢長大,出去找尋食物,蓋房子,飼養(yǎng)幼蟻,死去。自由對我們的.意義在哪里?就是去東面找面包屑,還是去西面找面包屑的問題?!
工蟻的世界無法懂,人的世界更難懂。
熊培云說,真正的自由源自內心的渴望,是不斷的獨立思考開出的花朵??梢跃唧w到一件事,也可以是對夢想的追尋。所以個體對自由的感受是千差萬別的,并且是不斷變化的。能捍衛(wèi)自己自由的,永遠只有自己。
歌德說,如果有一個人宣稱他是自由的,那他必然是受限制的;反之,如果有一個人宣稱他是受限制的,那他也是自由的。
自由在哪里?似乎很難找到答案,找尋一下屬于自己的那朵思想之花,或許那就是自由的燈塔。
偽自由的讀后感篇2
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用各種事例詮釋了“愛和自由”對培養(yǎng)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強調給孩子的愛要有科學的方式,即在對兒童成長規(guī)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蒙氏的各種訓練方法,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選擇,促成兒童按照自己的內心發(fā)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怎樣才能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愛呢?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并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愛,為孩子的發(fā)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jié)提供條件和幫助。這些須建立在你對兒童生命發(fā)展了解的基礎上,這就是愛。
盡量給孩子愛,讓他充分享受到愛,這對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對這一點人們是普遍認同的。但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理解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必須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尤其要了解孩子的發(fā)展狀態(tài)。我們常會看到這種現象,孩子一旦開始獨立,父母就會說“這孩子太犟了!”“這孩子怎么會這么不聽話?!睂嶋H是孩子要成長!要照他自己的意志去成長,孩子的意志同父母的意志開始產生矛盾了。我們要學會理解孩子成長需求。
當成人不能理解孩子的某些做法,而孩子在哭鬧著堅持時,我們難道不能問個為什么嗎?難道是孩子太貪心?不!不能用成人已經被世俗蒙蔽的思路去理解孩子。當你不知如何辦時,給孩子自由難道不是個好辦法嗎?尤其在兒童小的時候,正是他的審美觀形成和建構的時候,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在這個時候給孩子提供形成審美觀的條件和機會。
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充分發(fā)展?jié)摿Φ淖杂?,充分認知的自由。有這種自由,他才能夠最大限度的摸清事物的規(guī)律,才能夠去認識、認知。有了自由,孩子就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因為有興趣,他就會反復做,就變得專注;在長久的專注中,他逐漸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規(guī)律;把握了事物的規(guī)律,他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
偽自由的讀后感篇3
?自由在高處》從不同角度解雇分析了當今中國社會存在的諸多怪象,最根本的價值觀念與西文主流價值觀念的差異,對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生活的價值及意義,國家與社會在存在,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集中營是用來做什么的,體制內的弱者面臨的制度因素,“風能進,雨能進,國王的衛(wèi)兵不能進“體現著對個體主權的尊重和保護,二等于多少體現的觀念改變,人是時間單位體現個人的創(chuàng)造價值,國界與自由全新意義等等。
回顧現實與理想,我們想得太多,學得太少,做得太少,調研實踐得太少。對比西方價值觀念,總強調意識形態(tài)差異,而相互學習、借鑒比太少。現階段,無論東西文化、南北差異,都是全球文明文化的組織部分,都應主動學習,相互交流。
追尋思想的自由?,F階段,由于教育體系、教育方式、教育內容的束縛和差異,總是自覺不自覺得學習到的理論、價值、觀念,與現實社會存在種種現象相矛盾,也相交織,種種規(guī)則、潛規(guī)則勝行于道,打破了人們既有傳統(tǒng)觀念和價值,需要學習更多的經濟學、社會學、西方經典理論學來審視中國社會現狀和發(fā)展趨勢,培養(yǎng)和修正個人的價值認同,正確辨別正負是非,放飛個人自由思想。更要大膽地說出你的不高興。龍應臺:“不要以為你是大學教授,所以研究比較重要;不要以為你是殺豬的,所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不要以為你是大學生,不夠資格管理社會。你今天不生氣,不站出來的話,明天……還有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為沉默的犧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種,有良心,你現在就去告訴你人公仆立法委員會,告訴衛(wèi)生署,告訴環(huán)保局:你受夠了,你很生氣!你一定要很大聲地說?!?/p>
尋找選擇的自由。李開復給中國大學生的信中,多次提及選擇的權利和智慧。正如李開復所說,“有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辈灰晃兜乜吹奖贿x擇,更應積極地面對新生活,適應新環(huán)境,當前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被選擇,從小學升初中,到大學被錄取及面臨就業(yè),也許直至工作后崗位的多次調整都看似被動的過程,反思之中,不選擇也一種選擇,被選擇也是你生活學習訓練的結果之一。1.01^365=37.87,0.99^365=0.03。兩者起點是如此接進而結果差距是如此之大,這恰恰是你自由選擇的結果?!案淖儾涣舜蟓h(huán)境,就改變小環(huán)境。小環(huán)境改變了,大環(huán)境也就隨之改變。做自己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決定太陽幾點升起,但能決定自己幾點起床?!?/p>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600字
?自由在高處》是我頗為喜歡的一本書,這本書是熊培云對之前的《重新發(fā)現社會》一書的重要補充,兩本書其實都對“自由”一詞有頗多筆墨,只是前者多是從國家的角度進行解讀,而本書則是通過個體的角度探討人們如何超越逆境,盤活自由。
帕特里克說,“不自由,勿寧死”,在閱讀過程中,我感覺作者還是頗為喜歡這句話的,不過作者卻似乎更加樂觀,一句“不自由,仍可活”,道出他對未來中國充滿信心,以及對個體力量的.肯定,改變自己就是改變整個世界,這種感覺我在閱讀中能夠深切的感受到,書封底的話我很喜歡,“你不能決定太陽幾點升起,但能決定自己幾點起床?!薄斑@是我的人生,我必讓它自由,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人生的領導者?!薄耙闯蔀樽约?,要么一無所成。”他的文字總是那么透徹、激勵人心。
透徹,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之一,縱然人們對同一事物的觀點各有千秋,但是作者的觀點不乏新銳、客觀,理性全面的分析,讓作者所講的每個故事栩栩如生,讀完之后便覺得豁然開朗,真有一點小小的興奮。
其實,熊培云的文字還不止如此,無論是《重新發(fā)現社會》,還是現在這本《自由在高處》,探討的都與嚴肅敏感的甚至有一點黑暗的政治問題有關,可是,他的文字卻溫暖又寬容,這無形中影響著我,雖然周遭的現狀并不完美,但是卻要樂觀,不要總是抱怨,多思考,多行動,對未來應該充滿信心。
學會獨立思考,這是我的人生,我要讓他自由,自由不一定在高處,而是掌控在我們每個人的手中。
偽自由的讀后感篇4
?愛和自由》讀下來,沒有第一次那么費力,邊讀邊有自己的一些感悟。整本讀下來,想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記錄下來,一方面與他人分享,一方面見證自己的成長過程。
“我們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一定要嚴謹和科學。如果你不嚴謹和科學,你可能就毀了孩子的一輩子。為什么說人類心靈的工程師是幼兒教師呢?有一個朋友說:”我發(fā)現了一個秘密,國際上幼兒園教師在最賺錢的職業(yè)排位上位居第三。“我們知道在發(fā)達國家牙科大夫比較掙錢,律師比較掙錢,實際上在國外幼兒教師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的人博士畢業(yè)直接就去帶孩子。人們把最優(yōu)秀的人放到了幼兒教育上,是因為零到六歲決定人的一生?!?/p>
最初認為工作就只是一份工作,一種謀生的方式,在卡迪亞從事三年幼兒教育事業(yè)后,發(fā)現它不僅是一種謀生的方式,更是一種成長方式。怎樣去描述它呢?在卡迪亞工作,感覺自己是永遠且完全被接納的,可能自己存在很多不足(自己都承認且不接納的)但仍被卡迪亞接納。
自己也愿意不斷地完善自我,追隨幼兒園成長的步伐,從內心真正地順從。而且工作中時常會反思,當發(fā)現自己狀態(tài)不夠好,處理問題不夠那么有愛時就會反問自己“愛在哪兒?”工作中的困惑是由于不理解產生時反問自己“理解在哪兒?”
偽自由的讀后感篇5
財務自由,一直以為我這樣的上班族是不能奢望的。心態(tài)也是能掙多少錢,就相應的過怎樣的生活好了。只要不盲目追求不屬于自己消費水平的生活,也能開開心心、舒舒服服。
但是看到本書的介紹和推薦,還是不由自主被吸引了,到底是怎樣一條路,可以通向財務自由?本書前面花了大量篇幅,講怎樣樹立對金錢的信仰。是的,金錢也是一種信仰,它能給人更多選擇、更多機會、更多自由。想要變得富有,只有將自己的夢想、目標、價值觀和策略聯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實現。
第一步是認識清楚自己,你的夢想是什么?職業(yè)規(guī)劃是什么?3年想要達到什么目標?5年想要達到什么目標?如果不是你自己來規(guī)劃你的生活,那就是別人來規(guī)劃你的生活。只有自己想清楚究竟想要什么,才有可能實現。
以前我總是覺得,自己早已經不再考慮夢想這個詞,就是踏踏實實把當前日子過好就行了。但是其實夢想并不一定非得是特別耀眼的,夢想可以有短期的、中期的、長期的,短期比如一次旅行,中期比如實現收入翻倍,長期比如財務自由。對于金錢的夢想也是如此。有了規(guī)劃、更長遠的目標,實際上才能更好的達到。
那么究竟如何能變得富有?作者的策略是:
1.儲蓄一定比例的金錢。
2.使用儲蓄資金進行投資。
3.提高自己的收入。
4.從每次加薪中提取一定比例進行儲蓄。
1、儲蓄
儲蓄就是支付自己,我們每天消費要支付錢給各種人,將錢存起來才是真正支付給自己。
儲蓄就是為自己飼養(yǎng)一只“下金蛋的鵝”。鵝是資本,金蛋是利息。不要用消費“殺死你的鵝”。節(jié)儉是美德,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少之又少。
具體的儲蓄方法,可以從存儲收入的10%開始,當你加薪時,拿出加薪的50%存起來。這樣就可以一方面提升生活質量一方面持續(xù)存儲。
為避免儲蓄計劃失敗,應該在月初首先支付自己,而不是等到月末。(這里其實可以理解為實際上發(fā)薪后就第一時間拿出存儲的部分)
2、投資的原則
識別什么時候投資,什么時候投機。投資和投機是不一樣的,例如股票屬于投機,買入后只有等到賣出才有可能產生收益,而投資是開始就會產生收益。
區(qū)分債務和投資。自住房是債務,不是投資。
確定你的資產類型:貨幣資產、有形資產等。
有形資產完勝貨幣資產。主要原因是貨幣因為通貨膨脹會貶值。
3、如何增加收入
要展示自己的強項。你的強項往往會為你掙得更好的報酬。
絕不要忍受拖延癥。
如果一名運動員想要提升成績,他就會將自己的成績拆分為單個的板塊,比如爆發(fā)力、身體素質、彈跳力、肌肉強度、柔韌性、姿勢、技術和速度。接下來對每一個板塊進行特殊分析,制訂相應的訓練計劃。先對你的收入做一個“診斷”,之后開一個“藥方”。分析自己在以下幾方面的得分并分項提升(作者:如果你持續(xù)改進這5個板塊,我可以向你保證,你在一年內就可以將收入提升20%,甚至也許更多):
能力:你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是一個什么水平?你有沒有將自己定位為專家?你了解自己的專業(yè)領域嗎?你是否已為自己建立起能提升你知識和能力的導師及專家團隊?你在個人專業(yè)領域之外是否還繼續(xù)深造?你的個人能力是否和你的專業(yè)技能共同成長?你了解成功的法則嗎,是否運用了成功的法則?你具備領導資質嗎?同你所在領域的優(yōu)秀人士相比,你的能力如何?
精力:你準備將多少精力投入專業(yè)技能的提升中去?你實際投入了多少精力?你還有多少能量?你能否將精力集中起來,全身心做某件事情?對于你現在所做的事情,你的熱情和激情有多大?你熱愛你的工作嗎?從長遠來看,你在將來需要更多的精力,你是否仍然為自己的健康、運動、家庭和持續(xù)學習以及成長而投入時間?
影響力/知名度:你是否知道這是你的收入板塊中最重要的板塊?影響力是最強大的乘數。你的產品/你的服務受眾面有多廣?網球運動員鮑里斯·貝克爾能掙錢,因為他很優(yōu)秀,而且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他掙到大筆的錢,還是源于成千上萬的觀眾觀看他的比賽。知識、技術、產品在當今社會比比皆是。你能否利用你的產品掙到錢,取決于有多少人知道。
自我評價:你是否知道感知即現實?你推銷自己的技巧如何?你對自己的舉止有多自信?你的自信有多強?你是否認為自己出類拔萃、鶴立雞群?你是否能很好地表現自己?別人是否認為你是一名專家?是否有人因為你優(yōu)秀而愿意無償地為你服務?別人是否認為認識你是莫大的榮幸?你能準確定位自己嗎?
創(chuàng)意:你具有創(chuàng)造力嗎?你是否易于接受新事物?你是否堅持自己的目標,同時準備不斷嘗試實現目標的新方法?你是否靈活變通?你會把自己的靈感馬上寫下來嗎?你相信自己的靈感并將它付諸實施嗎?你個人的創(chuàng)意工廠發(fā)展壯大了嗎?你是否不斷問自己,“這個創(chuàng)意如何才能切合我的情況”,“我如何才能快速采取行動”。你相信每一個你需要的信息和解決方法,都可以被找出來?你相信要得到這些信息,你就必須不斷發(fā)展新的創(chuàng)意嗎?
將精力集中在收入豐厚的活動上。
盡快放權。放權那些別人都能做的事情,把空出來的時間集中用在收入豐厚的活動上。
后面幾章還有寫如何找一個高人指點,如何真正投資等內容,個人覺得還是離我有點遠,如果能做到上面幾點,我覺得應該就可以實現我的目標了。
當能夠靠自己的資產生活,不必再繼續(xù)工作,才稱得上富裕、財務自由,這時,金錢為你而工作。
偽自由的讀后感篇6
愛是什么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边@是看最初打動我的地方,短短的幾句話卻讓人別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從事幼兒教育四年來,自認為是位充滿活力與愛心的老師,但是看完孫瑞雪老師的,我突然領悟我們的愛對于我們的寶貝來說是一種不好的感覺。我們成人有太多的不能夠,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潛力達不到我們所需要的成果,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我們的安排,孩子總是問為什么,而我們的理由就是:“因為我愛你們?!钡沁@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fā)展的成長規(guī)律。
幼兒教師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兒園發(fā)生事故,哪怕是小擦傷也好也會讓我們覺得無法向家長交代,因此我們處處留意,時時留意,這個不許,那個不讓,始終讓孩子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們整天對寶貝們說:“孩子們不能這個樣貌,不能碰那個東西會劃傷你的手,你們就聽老師的吧,老師是為你們好,老師愛你們?!?/p>
我相信,這是大多數老師都在做的事情。看完,作為80后老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里健康成長的孩子。同時,我們在自我改變的同時,也要把這種思想傳遞給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家長,我們的教育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只有家園密切合作,我們才能給予我們的寶貝真正的愛與自由。
看完還有的一個感觸就是關于知識,我們是引領幼兒前行的教師,我們怎樣去“教授”知識呢。,我認為我們就應改變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帶著孩子去認識,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超多從生活中學習而不是課堂學習的過程。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是智力。
孫老師說愛與自由并重,我們要把愛帶給身邊的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有愛沒有自由,孩子就會失去自我,只有自由沒有愛,孩子便會冷漠。愛與自由同在,并加以引導和體恤,讓孩子們要學會相信,在這種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chuàng)造力和勇氣。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數是在指責中長大的,此刻我們忘記了自我的童年,忘記自我童年的故事,忘記自我童年的愿望,忘記自我被束縛后慢慢被磨蝕的沒有個性的痛苦!這是我們的遺憾,因此我們更就應讓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充滿愛、自由與溫情,對寶貝更是就應用心去關愛,彌補我們的遺憾。
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對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6歲以前能夠成長得十分好,他就越容易進入更高狀態(tài)的人類的思想、人類的情感和人類的一切科學理論,如果我們被某一種東西禁錮的話,我們只能被限制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
親愛的老師們讓我們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熱愛孩子,讓他們充滿快樂,我們給與孩子愛與自由,孩子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完美的未來。因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禮貌之父”。
偽自由的讀后感篇7
沒有讀《愛和自由》這本書之前,我從沒有聽過什么蒙氏教育,初看到這個詞時更是一頭霧水,讀完這本書后,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雖然此刻也是一知半解,但勾起了我繼續(xù)學習的欲望。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天底下有哪個母親不愛自我的孩子的,而又有幾個母親真正懂得愛孩子的?
作者這樣說:“在愛孩子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是我們成長的結果,那可能是不愛。”我十分同意作者的這個觀點,而愛是什么?書中是這樣寫的: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我的益處,不輕易發(fā)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雖然讀完了這本書,但里面的好多概念似乎還不太明白,而自我更感興趣的就是作者所舉出的例子,因為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沒想過這些現象意味著什么?不記得在哪里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大意是,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不”,不要以大人的觀點去告訴孩子,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要讓孩子在過程中自我去確定事物的真?zhèn)螌﹀e。思索自我的行為,每日從我們口中吐出多少個“不”字呢。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紀律的基礎上,也是說,當孩子的行為超越紀律的范疇時,我們應當是有權利說“不”的,但這個“不”要怎樣說,以什么方式去引導,去告訴孩子呢。在蒙氏理念中,一切都要為了心靈讓步。比告訴孩子對錯更重要的,是保護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靈不受到傷害。孩子是經過感覺來認知這個世界的,經過感知而發(fā)現宇宙的定律,或許我們簡簡單單一個字眼,就會傷害到這幼小柔嫩的花朵。
讀完這本書,不得不承認,在教育這方面,我了解的還遠遠不夠,但任何一種教育理念都不能讓它走向一種極端,這本書里觸動我心靈的地方很多,但也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明白自我的不足,就要確定自我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學生活中,我會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使之成為自我教學工作的強力支撐,加油!
偽自由的讀后感篇8
我接觸這本書是寶貝女兒剛剛降生時,讀后真可謂受益匪淺,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溫習,看了又看,比上學時的教科書使用率都告得多。我覺得這本書里面的觀念對于剛剛為人父母的人來說,是最好的指導。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我們中國人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是家長制,大人的權威神圣而不可動搖;知識教育是填鴨式,老師的威信更是堪比神明,這樣的教育方法我認為只有兩點“好處”:一是讓大人覺得有面子,二是便于操作、省事。但是這樣的方式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注意的人不多,孫瑞雪教授就是這少數人之一,是科學幼兒教育的先行者,經過十多年的幼教摸索,實踐產生真知,《愛和自由》這篇“少數派報告”的雛形逐漸成形,并先以一篇演講稿的形式在網上流傳,反響極大。
孫瑞雪教授的“愛和自由”來源于意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專家——蒙臺梭利的理論,并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探索出一種相對適合中國國情的幼兒教育觀念,我個人認為其核心是愛,這種愛是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和忘我投入的愛,而保證這種愛不變味的方法就是一種觀念——平等。給孩子自由就是站在平等的立場上才可能個實現的,試想一下,在一個家長制作風嚴重的家庭,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管制和壓抑,“愛和自由”的觀點能實現么?所以說,平等對待孩子是對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一種挑戰(zhàn),更是對父母本身觀念的一種挑戰(zhàn),如果你不試著平等的對待孩子,把孩子作為朋友碰等對話,你就很難理解孩子、發(fā)現孩子,更甭提贊美孩子,你會忽視孩子一個個敏感期、無法滿足孩子不同時期的特殊需要,這些都會在孩子日后的行動中顯現出負面作用,比如,有些孩子當長到不同時期都會喜歡反復做一件事,有時的確讓大人很頭疼,如果沒有看過《愛和自由》,我想一般我們都會習慣的打斷她、任憑她哭鬧而讓她做大人們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去,但是,孩子反復做一件事其實是再學習,蒙臺梭利說過:“如果反復進行練習,就會完善兒童的心理感覺過程”、“反復練習是兒童的智力體操?!边@其實更是孩子從感覺上升到概念、從具體到抽象的治理發(fā)育過程,粗暴的打斷只會讓孩子逐漸喪失自由學習的樂趣和能力。
這本書中類似這樣的觀念還有很多,基本上是對我們傳統(tǒng)育兒觀念的“顛覆”,可以說這本書就是讓我們接受并改變一種育兒理念,給孩子平等的愛,而不是如何喂養(yǎng)、如何讓孩子睡覺、長胖等具體的操作方法,術業(yè)有專攻。我有時讀著讀著真有種委屈的感覺,因為很多錯誤的例子就曾經真實的發(fā)生在我身上,為什么這本書不在我小時候流傳呢,那樣我是不是會幸福許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