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理學讀后感推薦7篇

時間:2023-05-24 作者:Gourmand 讀后感

有價值的讀后感是可以讓讀者的內心產生閱讀的欲望的,撰寫一篇讀后感能夠加深同學們對名著知識的理解,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事理學讀后感推薦7篇,供大家參考。

事理學讀后感推薦7篇

事理學讀后感篇1

如果不是考試的需要,我也許不會看這本管理學方面的國外教材,因為就管理學專業(yè)書籍來說,我覺得浙大邢以群老師寫的《管理學》更適合中國人的口味,寫的很好,推薦大家去看看。

這本書延續(xù)了國外教材淺顯易懂的寫作風格,全書的框架簡單明了,首先是緒論,介紹一些基本的管理知識,和管理學歷史,后面分別以管理工作的4個基本職能來論述: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很多國內外管理學方面的書的結構都延續(xù)了這一體系。除去團隊管理的許多原理,以自我管理來說,我們能從管理學的4個基本職能中學到什么呢?

計劃:一個很深刻的體會就是:如果你對事情、對時間的安排實現(xiàn)做計劃,哪怕花上幾分鐘想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做哪幾件事情,那么你所要完成的事情和所要經歷的時刻會變得完全沒有目的,渾渾噩噩,時間過得很快,到頭來發(fā)現(xiàn)該做的事情沒有做,而時間卻浪費殆盡。

與其浪費這大把的時間,為什么不能靜下心來計劃一下當下的事情呢?一天的時間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對時間的利用率決定了人與人之間日后成就的差異。但是自從電腦普及之后,人們在無聊的網絡上,看著輕浮的文字,宣泄著自己的情緒,似乎電腦帶給我們更多的是一份浮躁和虛度光陰?!拔崛杖∑渖怼保刻旖o自己留一點時間,給自己的心靈片刻的寧靜,做好計劃。

組織:一個溝通好的組織肯定是一個好的組織。一個人的組織能力體現(xiàn)在哪里?就是他的溝通技巧,處理事情的方式方法是否得當,這方面確實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領導:一個好的組織有一個好的領導才能成為一個團結高效的團隊。因此,領導的能力十分重要,至少要從幾個方面來提高自己的領導能力:職業(yè)態(tài)度,人格價值觀,學習精神,以此來帶領,激勵員工。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權變因素,即充分考慮到團隊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穩(wěn)定因素,外在的,內在的都要考慮。

控制:計劃出來了,組織、領導也都有,事情也不一定會很順利,因為各種促使事情達成的因子都在不停的發(fā)生著變化,因此控制就非常重要。當發(fā)展出現(xiàn)偏差時,要做出控制和決斷,既不能死板硬套計劃,也不能隨意變動計劃,控制是一門大學問,做好控制的前提是你有一個大的目標和方向或者有一個成熟的價值觀,控制只是對方向進行微調。

事理學讀后感篇2

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著作。據(jù)傳由其子尼各馬可編纂,約成書于公元前335~前323年間。13世紀被譯成拉丁文后遂傳遍西歐。全書共10卷,132章,探討了道德行為發(fā)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道德關系的各種規(guī)定等問題。該書是西方倫理學史上第一部倫理學專著,書中系統(tǒng)闡述的德性在于合乎理性的活動,至善就是幸福等觀點,成為西方近現(xiàn)代倫理與思想的主要淵源之一。

讀倫理學是一個具有文化教養(yǎng)的人的人獲得道德上的正常發(fā)展所必需的。倫理學是要一個人自己來讀的,屬一個人的自由教育,即他有選擇地去繼續(xù)進行的教育,并且是這種教育中的最重要、最有價值的部分。一個人若想像蘇格拉底所說的過和種經過思考的生活,就需要讀倫理學,不論是自己一個人讀還是同別人一起讀。讀倫理學,最好從些最好的書讀起。這樣的書能夠使讀者暫時從日常生活事務中走出來,靜觀這些事務,燕從更廣泛的方面觀照屬于人的又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磁的事實的善與目的,觀照和思考以某種生活方式同這種目的相聯(lián)系的正義。

本書根據(jù)亞里士多德的授課講義整理而成,堪稱西方倫理學的開山之作。在書中,作者系統(tǒng)地闡述了善、道德德性、行為、公正、理智德性、自制、快樂、友愛、幸福等概念,其中不乏精辟的思想和精彩的論述。

作者在這本兒書中進行關于“善”"快樂"“幸福”等部分的討論時,對這些東西的下定義的方法很有借鑒性。按照亞里士多德的方法,假如說我們在討論善的問題。他會先列舉出諸多與這個品質相似的品質出來,然后分別進行區(qū)分。通過區(qū)分比較,來使得要討論的概念的定義明朗化。或者通俗一點兒說,就是通過討論一個東西不是什么,而去它是什么的方法。

拋開這些不談,對于絕大多數(shù)普通讀者而言,這本兒書對于我們生活是有切實的幫助的。昨天在網上看到一篇劉小楓寫的關于“當代中國的教育”的評論文章。作者不無感慨,“我國名牌大學生的素質從整體上講還不如美國的州立大學學生素質”。因為中國的大學生有太少的機會與大師接觸了。而這些大師,交給我們的不是點金術,而是如何幸福的有德性的生活。在這本兒書中,作者談到了知識。知識分為可以使人生存的知識(也就是比如說法律,金融,計算機等等)和使人有德性的知識。后者不能帶給你任何錢財,但是他們告訴你怎樣做能夠成為一個有德性的人,怎樣生存才能幸福。所以這本兒書,從根本上講,我認為也是在談論人怎么才能活的幸福這么一個話題。

事理學讀后感篇3

剛剛閱讀完了《心理學與生活》中的相關內容:聽覺。

我們在對世界的體驗中,聽覺和視覺起著相互補充的作用。作者指出,由于聽覺的范圍是如此的廣泛,聲音的物理強度通常是比率而不是絕對大小來表示,聲壓——導致響度體驗的振幅大小的指標——通過一些被稱為分貝的單位來測量。也顯示了相應的聲壓作為比較。

長時間的處于大聲環(huán)境中會導致失聰。要想聽到聲音必須發(fā)生四個基本能量的轉換,第一個轉換中,振動的空氣分子進入耳朵,一些聲音直接進入外耳道,另外一些被外耳或者耳廓反射后進入。發(fā)生在耳蝸中的第二個轉換階段,空氣波變成“海浪波”。在第三個轉換階段,基底膜的波浪形運動使得與基底膜相連的毛細胞彎曲。第四個轉換階段,神經沖動通過一捆被稱作聽神經的纖維束離開耳蝸。這些神經纖維與腦干的耳蝸核相遇。第四個轉換階段發(fā)生在整個聽覺功能系統(tǒng)。

不同的頻率在基底膜的不同位置上產生它們最大的運動。對高頻率的音調來說,聲波產生的最大運動區(qū)域位于耳蝸底部。而對于低頻率的音調來說,聲波產生的最大運動區(qū)域在相反的一端。盡管人類缺乏這樣特殊的能力,卻可以運用聲音來判定物體在空間中的位置,特別是當很難看到物體的時候,通過兩種機制來實現(xiàn)。第一種機制涉及的神經元,可以比較進入每一只耳朵的聲音的時間差距。第二個機制依賴于這個原理:對于聲音首先到達的耳朵而言,聲音的強度會稍微高一些因為頭本身投射出一個聲影使信號變弱。

當我們閉上眼睛時,不能辨別位置,所以必須轉動頭部,改變耳朵的位置,去打破這種對稱以便提供聲音定位的必要信息。

通過本章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聲音頻率和振幅的結合產生了音調,響度和音色知覺。從耳到達大腦,聽覺信息經過了若干個轉換,聲波變成流動波,流動波產生神經反應的模式。聲音定位同樣也至少需要兩個過程:大腦具有檢測到達兩耳聲音的相對時間和相對強度的細胞。

事理學讀后感篇4

?銷售中的心理學》通過對概念的闡述和經典案例的分析,旨在指導銷售人員學會正確認識自我,提高心理素質,運用心理學的知識看透客戶的內心,更好地促進銷售工作,實現(xiàn)

這本書的目標是讓我們掌握一系列可以立刻派上用場的理念、策略和技巧,使人能夠迅速和輕松地提高銷售業(yè)績。我們將學會如何讓自己以及自己的銷售生涯取得超乎想像的成功,如何讓你自己的銷售額和個人收入在數(shù)月、數(shù)周內翻兩番、翻三番,甚至翻四番。

剛開始看著本書的名字的時候就覺得有點厚黑學的感覺,但看完之后又覺得與厚黑學相差甚遠,因為銷售是相互的,只有客戶認可你,你才能把產品銷售出去。這本書利用心理學戰(zhàn)術化解銷售難題,只有讀懂客戶內心的人才能成功的把產品銷售,從而立于市場的不敗之地。

讀了銷售心理學這本書,讓我知道了銷售從業(yè)人員不應該有敷衍的心理,如果對顧客敷衍是對銷售業(yè)績的致命打擊。懷有敷衍心理的銷售人員往往會在工作中缺乏上進心,不追求完美,退而求其次,覺得湊合一下就行了,或者認為沒有必要做的那么好,從而消極應付,蒙混過關。

敷衍的心理一方面是由銷售員的工作環(huán)境造成的。人們在工作的過程中總是渴望得到必要的心理安慰和激勵,如果銷售員付出了努力而得不到物質上和心理上的滿足,無法獲取成就感和歸屬感,就會失去應有的責任心,以消極的態(tài)度來對待工作。另一方面,敷衍心理更是源自銷售員的不思上進的消極心態(tài)。態(tài)度決定一切,積極的態(tài)度能夠激發(fā)人們的熱情,使人充滿動力的努力工作,而消極的工作態(tài)度則會讓人失去自信,缺少責任心。以敷衍的心理去對待工作,既是對公司、對顧客的不負責任,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不要把自己放在旁觀者的位置上,只有深入其中,以公司驕傲的一份子去努力工作,自然會獲得應有的回報。因此銷售員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答應顧客的事要認真努力完成,對顧客也一定不能敷衍了事,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并為之努力奮斗,才會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和價值。

成功的銷售人員一定是一個偉大的心理學家,這也是看這本書的初衷。其實銷售到了最后,就剩下最簡單的一句話:銷售必須要懂得心理學。不要覺得研究客戶心理是浪費時間,其實是要研究客戶的購買流程、動機和原因,這樣就比那些費力不討好的推銷售方法有效得多。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我總結出成功的銷售人員一定要做得到以下這幾點:

1.遇到客戶批評,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認真想想為什么挨批,客戶的話有哪些可取之處,把客戶的批評當做進步的階梯,修煉一個能夠能夠承受各種非難的強大內心;

2.不要有怕被拒絕心理,把被拒絕當做家常便飯,在腦海里把被拒絕合理化,讓自己慢慢接受被拒絕是合理的,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內心強大不再為"被拒絕"煩惱,然后不再專注于自己的委屈學著轉移注意力,在這時分析下客戶拒絕自己的原因;

3.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銷售行業(yè)競爭激烈,每天面對的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挑戰(zhàn),為此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內心保持樂觀的工作態(tài)度才能不被沉重得壓力壓垮,因此工作結束后可以找朋友或知心人傾訴下或者到外面輕松下,讓不良情緒得到發(fā)泄,有利于我們以更加的狀態(tài)面對明天。

4.常懷一顆取經的心,虛心好學將競爭對手當做老師和偶像是一種氣度也是一種超越技巧,善于取經才能愈加卓越,一個人從平凡到卓越需要積極的心態(tài),明確的目標,還有堅定不移的毅力只有一步步往上攀登,才會最終抵達高峰

5.建立自我,追求無我,讓自己強大起來首先要建立自我,同時追求無我,把自己融入到工作中,不要給客人壓力,讓大家來接納你,喜歡你。重視賺錢的能力但不能忽視做人的能力,凡是成功得人,都善于把自己的姿態(tài)放低給別人面子,尊重別人,只有學會了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6.不要在最后一刻倒下,突破銷售的瓶頸,往往在于最后一刻的堅持。堅韌的人是迎接勝利的英雄!

事理學讀后感篇5

管理,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讀了《管理學》這本書之后,我有了更深的體會。計劃、組織、領導、協(xié)調與控制······管理的這些職能我們都知悉。但是怎么樣才能將這幾個方面發(fā)揮到極致?這確實對領導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個在技術水平上無人能及的人,可能并不能出色地管理一家公司;一個在技術上不占有優(yōu)勢的人,可能會將一家公司管理得很出色。

?管理學》這本書中提到了很多的管理學派,雖然各個學派各執(zhí)己見,但是又都有自己的道理。

繼20世紀早期正式闡述組織運營的大小和復雜程度理論的韋伯之后,泰勒提出了他的科學管理理論,他關注的問題是如何設計任務、工作與激勵制度,并運用諸如時間和動作研究的工業(yè)工程方法提高生產力,將組織比作一臺加滿油的機器,管理者則視為這臺機器的操作者。

20世紀30年代,管理學理論逐漸轉變了將組織視為機器的觀點,出現(xiàn)了人際關系運動,強調工作中非正式社會關系的重要性,組織不僅帶來利潤,還起到了讓人們交往和學習的作用。

20世紀50年代,一些理論家認為發(fā)現(xiàn)組織存在差異,并取決于組織被設計為執(zhí)行固定任務還是創(chuàng)新任務。

20世紀60年代,主流思想不再認為特定的企業(yè)特定的組織結構,這時只出現(xiàn)了權變,認為組織應當與環(huán)境因素相匹配以實現(xiàn)效率。再后來管理理論出現(xiàn)了股東觀和利益相關者觀,戰(zhàn)略評估、趨勢分析、不確定性等。

由此可知,管理學家們?yōu)楣芾韺嵺`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可能有人認為書中講的都是純粹的理論,與現(xiàn)實的世界有很大的出入,其實不然。管理中的領導者有很多的角色,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領導者一般會充當不同的角色。如果你是一個擅長社交的人,與人溝通的能力很強,那么你就適合做一個概念性的領導者,此時你就充當著一個紐帶的作用,將企業(yè)與外界聯(lián)系起來,將企業(yè)內部不同崗位的員工聯(lián)系起來,讓溝通無處不在,讓企業(yè)充滿著活力。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做概念性的領導者。有人適合做決策性領導者,有人適合做執(zhí)行性領導者。找準自己的定位才會事半功倍。

像諸葛亮那樣事必躬親的領導者,沒有幾個人能做得來,而且結果也可能讓人不敢恭維。這就又涉及到書中提到的集權與分權的問題。到底是集權好還是分權好?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這取決于公司的規(guī)模、公司的管理體制、公司領導者個人的性格特征。合理把握度才是管理成功的關鍵。太過于集權,員工的發(fā)展空間很受限,這樣容易導致優(yōu)秀的人才流失;但是太過于分權,又會威脅到自身的領導地位,會面臨很大的管理風險。這就體現(xiàn)了管理的藝術性。

除了領導者之外,公司的管理模式也會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行業(yè)、同行業(yè)中不同企業(yè)、同企業(yè)中不同的地區(qū),這些差異就要求企業(yè)根據(jù)實際的情況來組織具體的管理體制,有的適合于直線制、有的適合于事業(yè)部制、有的適合于矩陣制。

作為領導者,不能簡單地照搬別人的管理方式,借鑒的同時需要有自己獨到的地方。作為零售業(yè)巨頭的沃爾瑪,其管理方式肯定是成功的,但是其管理方式不一定就適合于家樂福。在喬布斯的帶領下,蘋果公司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如果喬布斯用管理蘋果的理念管理一家房地產企業(yè),其管理就不一定會成功。這就更加體現(xiàn)出管理的靈活性。這本書就充分說明了這樣一點。

管理確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它滲透在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個角落,但又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好地把握它。在借鑒這本書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我們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將理論與實踐融合起來,讓自己成為一個出色的管理者。同時,一個出色的領導者,必須對很多方面的知識有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認識。如果不要求對某個領域的知識有很深入的認識,起碼要對這個領域有所了解。一個公司的ceo需要處理公司各方面的問題,如果掌握的知識有限,那么他所做出的決策也會很有限。當然,這個ceo自己不懂,他可以聘請別人幫他完成這項工作。但這首先就要求他聘請的這個人的確是個人才,能夠處理這個問題;其次還要求這個人對公司是非常忠實的,能夠足夠的信任,能夠充分的放手。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領導者,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

事理學讀后感篇6

焦老師上課的時候有問到,你覺得給你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哪一本書,大概是這么問的,不能是教科書,不能是小說。我第一本想到的是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那時候看這本書差點沒看瘋掉。不能否認佛洛依德果真是一個天才,他大膽的想象與邏輯推斷讓我對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秹舻慕馕觥穼τ谖疫@個非心理學專業(yè),又剛開始接觸心理學的人來說是很難懂的,幾乎是一本天書,但是我還是堅持讀了下來。還記得那時候整整一個月的時光我都用《夢的解析》中寫的方法為自我解夢,還拉這周圍的同學為他們解夢,呵呵,很瘋狂。這是一本十分搞笑的書,最近打算重讀等重讀完再介紹吧?;蛟S有同學也在看這本書我們能夠互相研究一下,因為我當時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宿舍的人都被我研究怕了。記得當時每一天早上,我第一句問他們的話就是“你們昨晚做了什么夢”

而這次介紹的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書,是《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這本書是一本國外的譯本,是國外心理學的入門教程,寫得十分通俗易懂,書中用很多心理學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來解釋心理學的原理,看過這本書的人對心理學都有大概的了解,而且會對心理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心理學與生活》讓我印象最深刻有幾大點:首先,就如我介紹中提到的,它運用了很多心理學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來讓初學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學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對學習心理學的興趣;其次,這本書的作者并不會簡單的羅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終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你進行啟發(fā),或者用提問的方法,或者舉例,或者運用一些圖案,他能充分的從初學者的角度出發(fā),而不是從一個心理學專家的角度出發(fā)去編排這本書,這點讓我很敬佩;還有,這本書每章后都有一個總結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點列出來,在這點上,我國出的很多教材也有類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習題在后面,并沒有做一些總結性的歸納。

我以前向很多同學和朋友推薦過這本書,我認為,如果是心理學的初學者,就必須要看這本書,而如果是一個已經對心理學很有研究的人我也覺得這本書同樣很值得去看。我自我也已經讀過幾遍,有時候閑下來的時候,也會偶爾翻開某些章節(jié)看看,里面寫得很多東西都很有意思,對生活似乎很有啟發(fā)的樣貌,讓你不由的從心理學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周圍的人和事。

有時候,我在想,我們介紹教育技術學基礎的書也完全能夠仿照這本書的寫法。國內的學科基礎的教材,總是很喜歡介紹很多學科的概念性的東西,介紹很多有關學科歷史的東西,介紹很多晦澀難懂的'理論與方法,讓剛剛學習這個學科的人望而生畏,甚至產生厭倦。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覺得就應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更多的是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運用一些實際運用的例子,來讓初學者對這個學科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又能讓初學者了解這個學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識結構,從而為他們以后的學習鋪平道路。

同樣,期望已經看過這本書的同學和打算看的同學,我們能夠多交流一下心得體會。

事理學讀后感篇7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里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yè)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戳诉@本書,讓我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為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系、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我很喜歡書中特別設置的一些專欄,比如“我們如何知曉”這個專欄,它介紹了200多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讓你知道心理學的一些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而這些結論通常加深了我們對人性的理解。

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把心理學和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很多??纯催@些題目吧:“幸福感的遺傳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覺和知覺組織的分離”“清醒夢境的試驗事實”“你無法忽視數(shù)字的“意義””“在“瘋狂“的地方做個正常的人”———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著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可以自己摸索著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后你選擇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對于初學者和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本書從生活入手,深入淺出的與心理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心理學的魅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但又從沒注意過的生活瑣事,能幫助你逐漸產生對心理學的濃厚興趣,學心理學的都該讀一讀這本書。它教會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類的心理現(xiàn)象以及由此決定的行為方式,我覺得這是最大的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