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駱駝教案7篇

時間:2022-11-28 作者:tddiction 備課教案

教案是具有指導性的,有助于教研活動得開展,大家在制定教案時一定要先給自己明確好教學目標,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老駱駝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老駱駝教案7篇

老駱駝教案篇1

設計理念: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質(zhì)疑探究,讓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老人的推理過程。

教學目標 :

1、懂得遇事要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2、練習用因果句式說話。

3、初步培養(yǎng)質(zhì)疑、解疑的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駱駝的情況的以及他為什么要商人順著駱駝的腳印去找駱駝。

教學難點 :

理解老人的推理過程,知道老人想出的找駱駝的方法好在哪里。

教學過程 :

一、揭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發(fā)人深思的課文。(點擊課件課題)一起讀。

二、檢查預習

1、前兩天,我們預習了這篇課文,你們回家讀了好多遍是嗎?那么,你都讀懂了些什么呢?(學生交流)

隨機出示(課件):駱駝

商人 老人

2、原來,讀能讓我們讀懂這么多的問題。那么,你們還有沒有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呢?(學生質(zhì)疑)

3、小結(jié):剛才大家提出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有的只要我們讀讀課文就可以弄清楚;有的我們在學習課文時也能迎刃而解;還有的與課文關系不是很密切的我們在下節(jié)課再討論。你們想想,這篇課文有沒有值得我們共同研究的問題呢?

4、我們來看剛才這張關系圖,你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問題了嗎?

出示:老人是怎么指點商人的?

5、課文中有一句話告訴了我們老人指點商人找駱駝的辦法,請大家快速朗讀課文,把這句話用“____”劃出來。

出示:至于駱駝究竟往哪兒去了,你應該順著它的腳印去找。

6、齊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這里有沒有值得研究的問題?

三、直奔重點段,引導學生探究。

1、出示本節(jié)課研究的問題:

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駱駝的情況的?他為什么要商人順著駱駝的腳印去找駱駝?

2、是啊,這兩天老師也一直在想這兩個問題,既然老人沒有親眼看見過駱駝,他是怎么知道走失的那只駱駝的情況的,他為什么要指點商人順著駱駝的腳印去找呢?要研究這兩個問題,我們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讀:看來,你已經(jīng)嘗到了讀的甜頭;劃:不動筆墨不讀書;討論:人多智慧多。)下面我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第10自然段,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合作商量,甚至可以跨越小組進行討論。

3、學生自學討論。

4、交流,反饋。

老駱駝教案篇2

教學目標 :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2.理解老人是怎樣知道丟失駱駝的特點的。

3.培養(yǎng)仔細觀察與認真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朗讀的時候,要讀出老人與商人的口氣。找駱駝教案就教學設計好

教學難點: 理解老人觀察很仔細,分析很具體。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閱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1、讀準字音,了解這一課里寫誰找駱駝,找到了沒有,大致上知道怎樣找到駱駝的。

2、在大體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探究老人是怎樣指點商人找到駱駝的。

(1)閱讀老人的判斷句子,再讀他觀察的發(fā)現(xiàn)的句子。

(2)引導學生將老人的判斷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一對應,從中弄清現(xiàn)象與判斷、原因與結(jié)果之間的關系。

3、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二、通過閱讀理解詞語

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可以引導學生結(jié)合上下文來理解。如“忿忿”“不緊不慢”“至于”“果然”,在課文當中都有特定的意義,如“不緊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點,更體現(xiàn)了他的胸有成竹;/article/再如,用了“至于”一詞,就強調(diào)了與發(fā)現(xiàn)駱駝沿途出現(xiàn)的一些現(xiàn)象相比,駱駝往哪去了的問題,就顯得不重要了。

三、學生問題提出與討論

1、課文為什么先寫了老人的判斷,然后才寫老人的觀察?

2、說說自己用心觀察,認真思索,獲得的發(fā)現(xiàn)。

板書設計

找駱駝

腳印右深左淺——左腳破

左有蜜右有米——馱著蜜和米

樹葉上齒印——缺牙齒

(仔細觀察 分析判斷)

教學后記: 本課的教學我重視了小組合作學習,但合作效果不佳?!靶〗M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課堂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單位時間中學生學習、交往、表達的頻度與效率,優(yōu)勢互補,有利于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學生口語交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fā)展。在這一課時中,我抓住教學難點,即“老人為什么會這么詳細地知道商人的駱駝的情況”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但由于時間倉促,問題答案的得出并不是全體學生共同討論的結(jié)果。從課后的練習中可以看出,少數(shù)中等生和差生并未參與討論,致使練習錯誤較多。

老駱駝教案篇3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讀懂課文。

2、學習老人是如何觀察事物。思考問題的。

重點難點

弄清老人為什么能幫助商人找回駱駝;理解重點詞句。

課時安排:l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找駱駝》這課。

(板書課題、齊讀。)

師:看了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

二、自讀自悟

出示自學提綱:(課件)

(1)自由讀課文,讀懂每段話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本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據(jù)什么指點商人找到了駱駝?

(4)提出學不懂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讀課文,糾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個新詞?

(指名答,師生評議。)

3、討論提綱3題。

老人的依據(jù):腳印右深左淺左腳跛

左有蜜右有米馱著蜜和米

葉的牙齒印缺牙齒

四、再讀課文,品評人物品質(zhì)

你覺得那老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五、指導朗讀,體會感情

1、自讀,領悟情感。

2、指讀,交流。(引導:丟駱駝的商人當時心情怎樣?老人說話時不緊不慢應是怎樣的語氣?)

3、老師隨機范讀。

4、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六、總結(jié)

1、學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認真仔細觀察,遇事要動腦筋分析、判斷。)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嗎,你怎么做的?如果沒做成功,你覺得應該怎么做?

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板書設計:

6

找駱駝

腳印右深左淺左腳破

左有蜜右有米馱著蜜和米

樹葉上齒印缺牙齒

(仔細觀察

分析判斷)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找駱駝》教學設計七,找駱駝,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駱駝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寫本課8個生字,會讀文中12個生字。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角色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在評價朗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朗讀和討論,從文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生活中好多問題的解決,都依賴于我們用心的觀察與思考,今天的個故事講的就是這樣一件事。

二、學文 (一)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讀課文,老師提示要注意認讀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2 、同桌互讀。 3、 指名接段讀文。 4、 學生評價剛才那幾個同學讀書的情況。 (1)評價優(yōu)點 (2)提點意見 5 、出示生字,會讀的.字多讀讀,不會讀的字到課文中找一找念什么,并想想怎樣記住它。

6、選擇一個自己認為難記的字,說說怎樣記住它,并用這個字組詞或說一個句子。

6、開火車識字。

7、小組長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并在評價冊上給以評價。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1、小組內(nèi)分角色練讀

2、指名分角色朗讀,教師和學生作出評價。

3、在朗讀的同時理解“跛”“憤憤不平”“不緊不慢”等詞語。

第二課時一、升華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1、說一說 讀文故事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在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事情。

2、再讀課文。

二、寫字 1 、開火車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出示要寫的生字 以各種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3、讓學生挑出最難寫的字進行指導。 (1)老師范寫 (2)學生描紅 (3)討論怎么記住這個字? 4、 讓學生找其他生字之間的聯(lián)系和規(guī)律,如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5、 學生練寫其他的生字。

6、用這些字組詞。用個別詞語說一句話

三、學后總結(jié) 老師讓學生總結(jié)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四、課后延展

將學完課文后所受的啟發(fā)記錄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老駱駝教案篇5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有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道理。

2、理解詞語:商人、至于、究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反復讀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對話,從后面的對話證實結(jié)論的正確,是觀察與推斷的結(jié)果。

教學難點

理解老人為什么沒看到駱駝卻把駱駝的特點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件:駱駝在沙漠上走的片斷。師介紹:駱駝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運貨,可離不開駱駝。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駱駝的一篇課文。

二、新課:

1、板書課題,讀題。質(zhì)疑,導入新課。

2、初讀課文。(自由讀)

3、按自然段讀,邊聽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商人此時的心情怎樣?你現(xiàn)在就是這個商人,你會怎么做?會遇到那些困難呢?

4、具體學習課文。

(1)當商人問老人的時候,他們說了什么呢?同桌同學分角色讀(1——7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讀。

如果你是商人,聽了老人的話,心里會怎樣想?

指導朗讀(隨機指導老人的話,與商人越來越緊張、急切的語氣)

(2)老人把駱駝的樣子說得這樣具體,又說不知道駱駝在哪,你這位商人會怎樣想?

指導朗讀商人的話,讀出生氣、質(zhì)問的語氣。

(3)老人說的是不是真的呢?請你自己讀讀第10自然段。

老人說的是真的嗎?他沒看到駱駝,為什么對情況知道得這樣清楚呢?誰能為在座的商人解釋解釋。

(4)結(jié)果怎樣,齊讀第11自然段。

5、小結(jié)。

(1)學過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師根據(jù)學生情況點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生字:

失、這、左、右、應、該6個字。

理解詞語:

商人、至于、究竟。

教學重點:

掌握該字再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學難點:

左、右兩個字“橫、撇”寫時的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第17課。板書課題

2、回憶課文寫的是什么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二)復習詞語(課件演示)

走失

這時候

左右

應該

(三)出示生字

(四)學習生字

1、仔細觀察哪些字有一樣的地方?(課件)

失、左、右是獨體字。

這、應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結(jié)構(gòu)特點是什么?

該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2、先學習3個獨體字。

(1)失:你想怎樣記住它?寫時注意什么呢?(匯報)

老師想和同學們比比,看誰寫得好,愿意嗎?(師生同寫)

組詞

(2)出示左、右兩個字

這兩個字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學,看看你想怎么學。

學生匯報。

區(qū)別“左、右”兩個字“橫”寫時的不同。

左字橫短,右字橫長。

指導書寫:左:橫在橫中線往上一點的地方起筆,稍向上傾斜,要寫得短些。撇起筆在豎中線上,要寫得舒展些,工字寫得偏右些。

右:橫同樣在橫中線往上一點的地方起筆,要寫得長一些,撇起筆在豎中線上,口字寫得扁一些。

生練寫。

(3)接著學習兩個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

出示這,指讀。

你有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嗎?

遠——這進——這過——這(課件演示)

寫時要先寫什么?再寫什么?還要注意什么?

指導書寫:先寫文,點起筆在豎中線上,橫在豎中線稍微往左一點的地方起筆。注意“文”字的捺變成了長點,要穿過橫中線和豎中線的交點。再寫走之旁,點起筆比文字的起筆稍微低一些,橫折折撇起筆在橫中線上,捺要包住文字,寫得長一些。

(4)下一個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應(指讀)

同桌之間互相說說想怎樣學這個字。

匯報。

座——應

(課件演示)點點撇的位置,兩個橫的長度。

指導書寫:起筆在豎中線上橫不要寫太長,丿要舒展些,第一個點起筆在橫中線上,第二個點起筆在豎中線上,丿穿過橫中線,橫比上面的橫稍長一些。

(5)出示“孩”,這個字認識嗎?

看看它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孩——該,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最后一個字,齊讀。

寫時注意什么?(課件演示)兩個點的位置。

你想用什么方法寫這個字?(分割法)

讠寫在分割線。

指導書寫:用分割法來寫。在左右半格中間打分割線。丶起筆在豎中線往左一點的地方,橫折提起筆在左分割線上,在同讠的點起筆位置對齊的地方起筆,橫長一些,稍超過右分割線。撇折到豎中線上頓筆寫折,第一個丿長些,第二個丿短些,丶收筆在右分割線上。

(6)組詞。用“應該”造句。

(五)齊讀6個生字,覺得哪個字不好寫,再寫1個。

(六)寫字書1、2題。

(七)課外讀物《蜜蜂引路》一文。

老駱駝教案篇6

學習目標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通過學習,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的道理。

課前準備

師生分頭搜集一些測試觀察能力的圖片,也可制成多媒體課件。

a案

觀察畫面,激趣導入

①教師引述:老師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圖片,它能測出一個人的觀察能力強不強。同學們想不想一比高低?

②出示圖片或顯示課件內(nèi)容,開展觀察競賽活動。

③教師導學:其實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也會有許多發(fā)現(xiàn)的?!墩荫橊劇愤@個故事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想不想學一學?

朗讀課文,理出線索

①建議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全文。

②學生根據(jù)提示思考課文內(nèi)容。

a.老師出示問題。

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后,是怎么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b.教師提出要求:看誰課文讀得認真,看誰問題答案找得準確、完整。

c.學生按問題提示和要求,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在此過程中,教師可讓幾位同學把尋找的答案寫在黑板上。

d.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漸補齊。

根據(jù)線索,比較異同

①啟發(fā)學生思考??戳诉@位商人走失了駱駝以后的表現(xiàn),你覺得他和老人的表現(xiàn)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組里和同學交換一下看法。

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交流要點:

a.這位商人走失了駱駝后,可能因為心急,到處亂找,結(jié)果沒找著。

b.這位老人在走路時能留心觀察,所以發(fā)現(xiàn)了路上的駱駝腳印、腳印的深淺和方向、路邊的蜜和米,以及駱駝啃過的樹葉上的牙齒印等。

這位老人還能根據(jù)觀察到的情況認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駱駝的許多特點。

③組織學生評價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個旁觀者,看到找駱駝這一幕,你想對商人和老人分別說什么?

角色朗讀,表現(xiàn)人物

①小組內(nèi)分配好角色,討論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對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然后開展角色朗讀,并互相評議。

②展示角色朗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好。

老駱駝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圍繞課題、同學的回答和課文內(nèi)容的省略處提出問題,并通過反復讀課文,與學習伙伴討論,解決問題。

2.通過比較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走失”“詳細”“不緊不慢”“指點”等詞語的意思;學習用“是不是”提問;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能根據(jù)提示語讀出不同的語氣。

3.讀懂故事,懂得遇到問題要仔細觀察、認真分析,這樣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教學重點】

1.了解商人的駱駝有哪些特點。

2.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駱駝有這些特點的。

【課前準備】

1.制作幻燈片課件:

(1)課題,配背景;

(2)“學習提示”上的兩個問題。

2.橡皮泥兩團。

【教學流程】

一、課前游戲

師:老師這里有兩團橡皮泥。請甲同學來按左邊這團橡皮泥,請你輕輕按。請乙同學來按右邊這團橡皮泥,請你用力按。

(甲、乙兩名學生分別輕輕、有力地按壓橡皮泥)

師:請同學們猜猜,剛才他們各按了一個手指印,那么左右兩團橡皮泥上的指印是不是一樣深?為什么?

(生答:不一樣深)

師:如果要讓左右兩邊的指印一樣深,該怎么做?

(生回答)

師:同學們都很聰明??磥?,今天的課一定能上得很好!

二、談話揭題,整體感知,明確學習要點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六課《找駱駝》。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該怎樣學?

(一)初讀課文

師:這是一則讀后會讓人變得更聰明的故事。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怎樣一個故事。讀完一遍之后請站起來讀第二遍,讀到第三遍的時候請用手勢表示一下。

(通過手勢,讓學生的學習進程外顯化,一方面能起到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同時也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時調(diào)節(jié)教學活動,一舉兩得)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預設教師點撥,教師一邊引導一邊板書)

(二)明確學習要點

師:為了幫助我們學習,編書的叔叔、阿姨在課文前面作了提示,誰來讀一讀?

(生讀提示)

師:學習提示讓我們思考什么問題?

(問題一:駱駝有什么特點?問題二:老人是怎么知道這些特點的?)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圍繞這兩個問題來研究課文。

三、根據(jù)學習提示,練讀課文對話,解決問題??

師:現(xiàn)在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請同學們讀一讀老人和商人談駱駝特點的對話,邊讀邊想:走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請標上記號。(生自讀并標注)

師:老人說出了走失駱駝的幾個特點?

(生答:三個)

師:商人聽到老人說出駱駝的特點后,心情如何?(生答:心里高興)從哪兒看出他心里高興?

師:現(xiàn)在老師來扮演老人,誰來扮演商人?(指名某學生扮演)我們分角色朗讀他們的對話。(指導加上動作)

師:再讀對話,你們發(fā)現(xiàn)老人的發(fā)問有什么特點沒有?

(生答:都用到了同一個詞語──“是不是”,這個問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師:老人說的駱駝的特點具體、全面,然而又說駱駝去哪兒了他也不知道,難怪商人會忿忿地指責老人。請大家讀一讀商人說的話。

四、根據(jù)學習提示,細讀老人的話,解決問題二

師:第一個問題解決了吧?現(xiàn)在我們該研究什么了?問題二的答案在課文的哪部分?

師:好,我們來讀老人說的那段話。這段話該怎么讀?什么叫“不緊不慢”?

(指導朗讀)

師:老人看見了什么?

(生畫下相關內(nèi)容)

師:老人看見了這些現(xiàn)象,他又知道了什么?

(生用另一種符號畫下相關內(nèi)容)

師:我想要知道你們畫得對不對,該怎么辦?請男同學讀“看見”的內(nèi)容,女同學讀“知道”的內(nèi)容。

(男生、女生分別讀課文)

師:下面我們學習運用“是不是”發(fā)問。商人以為老人把駱駝藏起來了,所以忿忿不平。當老人不緊不慢地說出原因之后,他才恍然大悟。現(xiàn)在,老師要請你們來做一回聰明的商人。當你聽到老人說出駱駝的特點后,能不能用上“是不是”來問一問老人?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師示范:請問,您是不是看見了,所以知道)

師:同學們會問嗎?自己試著問一問老人。

(生自由練習)

師:誰能夠連起來問一問?

(同桌互相說,然后群體表演,扮演老人的學生也要表現(xiàn)得越聽越高興,為商人的聰明感到高興)

五、深入理解,解讀推理過程

師: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有個問題??匆娏寺飞像橊劦哪_印右邊深、左邊淺,怎么就能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兒跛呢?老人當時是怎么想的呢?(請學生結(jié)合課前的游戲回答)能不能反過來說,要是駱駝的左腳是不跛的,那么─??

(生答:兩只腳印應該一樣深淺)

師:很好。誰能來講一講老人看見路的左邊有蜜、右邊有米,心里又是怎樣想的?

師:老人看見樹葉上駱駝留下的牙印,知道駱駝缺了一顆牙齒,你們能不能畫一畫,缺了一顆牙的駱駝留下的牙印應該是怎樣的?

(生試畫—投影展示—進行比較判斷)

師:對,老人在樹葉上看到的就是這樣的牙印,所以他想:要是這駱駝──誰能接下去說?

(師指名學生回答)

師:下面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老人不緊不慢說的話。

六、自由質(zhì)疑,理解寓意

師:課文中的老人請商人順著腳印去找。讀到這里,同學們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生問問題:為什么要順著腳印去找?)

師:是啊,為什么要讓商人順著駱駝腳印去找呢?我們來討論討論。

(師生共同討論)

師:在老人的指點下,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駱駝。同學們覺得故事中的老人是怎樣的一位老人?

七、回顧全文,積累語??

師:故事很有趣,讀了課文大家肯定受到很多啟發(fā)?,F(xiàn)在,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全文。同學們喜歡怎樣讀,齊讀還是分角色讀?大家要一邊讀一邊思考,課文的哪些詞語或?qū)懛ńo自己留下的印象特別深。

(生讀課文并交流)

師:相信這些好詞好句會隨同《找駱駝》這個故事,一直留在我們的腦海里。

【設計思路】

一、促進學生語言與思維的共同發(fā)展

在語文教學中,既要重視發(fā)展學生語言,也要重視思維訓練,努力把語言發(fā)展與思維訓練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使思維和語言互相促進、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在《找駱駝》這篇課文中,老人說出了商人走失的駱駝的三個特點。但是,在課文中并沒有展開描寫老人的思維過程,課文留白處為學生思維發(fā)展預留了空間。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駱駝的特點的,再用自己的話說出老人思維的過程,用課前游戲和課中畫圖為學生的思考作鋪墊,引導學生可以從正面推理,也可以反向推理。這一過程,既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又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讓語文教學更有語文味

要在課堂上把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為一體,讓語文課有濃濃的語文味。

在《找駱駝》這課的教學中,如果只重視讓學生弄明白老人知道了駱駝的哪些特點,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三個特點這兩個問題是遠遠不夠的。作為一堂教授中年級學生的語文課,要讓學生在語言文字方面有所感悟,有所積累,有所提升,這才是語文課語文性的體現(xiàn)與落實。

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時,抓住老人向商人發(fā)問時用上的“是不是……”這個句式,讓學生學習發(fā)問,發(fā)問的內(nèi)容則是展示老人是怎樣知道駱駝特點的思維過程。如此一來,就把課文內(nèi)容和語言文字訓練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怎么教略讀課,一直是教師們很關注的問題。如果將略讀課僅僅當做一篇閱讀材料,上不掛單元學習專題的要求,下不連學習方法的遷移運用,至于語言學習,更不在思考之列,讀過了事──這是對略讀課文資源的一種浪費。但要是將略讀課文當做精讀課文一樣來教,那又走向了另一極端,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沒法得到鍛煉──這就辜負了教材編者安排這一類課文的良苦用心。陸虹老師教授《找駱駝》一課的教學設計,為我們研究略讀課文的教學,特別是研究如何用足略讀課文這一教材資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案例。

?找駱駝》這篇課文位于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四組,全組課文圍繞“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這一專題組合。眾所周知,觀察中要有發(fā)現(xiàn),極為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提出問題。因此,構(gòu)思這一組課文的教學,從語言文字學習的角度著眼,需要加強引導學生學會提問能力(即掌握提問的表達形式)的培養(yǎng)。陸虹老師正是從落實單元專題的內(nèi)容及形式這兩方面的要求出發(fā),來制定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和設計教學過程的。

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可圈可點之處不少。比如:課前按橡皮泥游戲的安排,既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突破學習難點(理解老人沒見到駱駝,怎么會知道駱駝的右腳有點跛的問題)作好了鋪墊;整個教學設計以課文前“學習提示”中體現(xiàn)閱讀方法指導的兩大問題──商人走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以及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為主線展開,重點明確,思路清晰;讓學生動手畫一畫缺了一顆牙的駱駝啃過的樹葉上留下的牙齒印,形象地展現(xiàn)了中年級學生思維的特點和過程;等等。

然而,我個人覺得特別值得稱道的還當屬“是不是”這一語言形式從發(fā)現(xiàn)到運用的教學過程的設計。本課第二板塊的教學主要是通過朗讀來推進的。在讀了老人和商人的對話后,教師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老人的發(fā)問有什么特點,讓“是不是”這樣一種帶有猜測、比較委婉的問法在學生心中留下印象。然后又在第三板塊中利用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轉(zhuǎn)換成商人的角色,嘗試運用“是不是”這一形式來向老人發(fā)問。這一設計非常巧妙,它沒有離開課文,去搞外加的、為運用而運用的提問形式練習,而是融課文內(nèi)容理解、語言形式運用和思維發(fā)展于一體,嘗試用“是不是”發(fā)問,練得很自然、很落實,使語文學科的本質(zhì)──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相信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是不是”這一使用頻率很高的提問形式,會在學生頭腦里留下深刻印象,且自然融入學生的生活語言。

當然,這樣教學對于略讀課文來說,會不會太細了一點兒,特別是教師的提問是不是多了一點兒,能不能將線條搞粗疏一些,以留出更多的時空讓學生讀讀書,提出自己想問的問題,我們可以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