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有用很多人在面對教案的寫作都會感到發(fā)愁吧,在新學期到來之前,教師一定都有事先準備一份教案,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2、 學習默讀課文,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體會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1-2)。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為了救自己的媽媽,沉香終于練就了一身高強的武藝,現(xiàn)在讓我們再一次用熱烈的掌聲請出救母心切的沉香,好嗎?(貼“沉香”圖片),那么沉香究竟怎樣去救母親,又是否救出了母親了呢?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沉香救母》這個故事(板書:救母)
(二)、初讀指導:
1、默讀課文,看看沉香是怎樣解救母親的?(指生答)
板書默讀,教給方法:默讀是一種很常見的讀書方法默讀時嘴不出聲,用眼睛看,用腦子想。
2、交流:你覺得默讀有哪些優(yōu)點?
3、 師:沉香告訴我,要讀書首先要解決生字,現(xiàn)在自由輕聲讀課文,并把預習時標出的生字多讀幾遍。
4、 同座互讀課后生字,不會讀的請教同座(互相幫一幫教一教)
5、 師:都會讀了嗎?現(xiàn)在沉香可要來檢查了,你們有信心讀給他聽嗎?出示字、詞認讀(帶音節(jié)的詞指生當小老師領讀)(出示字卡開火車讀搶讀)
6、 師:把字、詞放在課文中再讀相信你們會把課文讀得更流利更通順,并且標然段序號
7、 分段指名讀(指名你認為自己哪段最有把握讀好就讀哪段)
師:課文讀得不錯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隨同沉香去救母好嗎?
(三)、精讀課文:
(一) 1-2自然段
1、 自讀,劃出表現(xiàn)沉香有孝心的詞和句子找出后讀一讀,再小組討論交流,談談自己的體會。
2、 交流匯報。(各小組推薦代表發(fā)言)
相機指導:
(1)“他救母心切,便拜別了師傅向著遙遠的華山奔去。”
a、“救母心切”奔去可以看出沉香著急的心情
b、把“拜別”換成“告別”行嗎?為什么?
指導朗讀:
把沉香著急的心情讀出來
(2)看圖,比較句子:
a、一路上沉香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道深澗
b、一路上沉香不知翻過了幾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幾道深澗
師:你更喜歡哪一句,為什么?相機指導朗讀
(3)比較句子
a、腳下磨出了一個個血泡,身上劃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點也不在乎
b、腳下磨出了一個血泡,身上劃下了一道血痕,他一點也不在乎
他一點也不在乎什么?為什么不在乎?指導朗讀
想象說話:
(3)沉香一路上還會碰到哪些困難?
拓展思維:
師:是啊|,為了救媽媽,沉香吃再多的苦也不在乎,你現(xiàn)在最想對沉香說什么?
3、指導朗讀:這樣有孝心的沉香實在讓人感動,你佩服他嗎?能讀好這一段嗎?(自讀、指讀、齊讀、比賽讀)
沉香的孝心不但感動了我們,連仙人也被他深深感動了,仙人送他一把神斧,他終于打敗了兇惡的二郎神,他即將跟他的媽媽見面了,那將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呢?
(二) 3-4段
1、自讀3、4段體會沉香當時的心情怎樣?(激動、高興、幸福)。
2、大聲、自由讀這一段,體驗沉香的這種心情。
3、選擇你喜歡讀的句子讀聽,說說你讀這句話時的心情怎么樣?
4、看圖想象:沉香終于要和媽媽團聚了,他和媽媽分別會說什么?
(1)、同桌互相表演
(2)、指名匯報表演
(3)、師生合作表演
5、指導朗讀:我們都為這對母子的團聚感到高興,帶著這種心情讀第四自然段。(指名讀、齊讀)
(三) 全文、布置作業(yè):
以小組為單位,練習講故事,可分段講,也可以分角色演,下節(jié)課交流。
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篇2
復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部分篇目,學會生字。
2.會給短語填上合適的詞,積累詞匯。
3.默寫《春雨》和《春曉》,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意。
復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積累和運用
1、《古詩兩首》
(1)背誦古詩
(2)古詩描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什么情景?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默寫古詩兩首
2、《蠶姑娘》
(1)課文講了什么的事?
(2)蠶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3)學了本課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3、《月亮灣》
(1)課文的主要介紹了什么?
(2)學會欣賞月亮灣的美麗景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情。
4、《快樂的節(jié)日》
(1)感受生活的美好。
(2)理解“有了-------就-------”一句,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3)本課中你學會了什么?
4、習作訓練
(1)講童話故事
(2)收集描寫春天的故事
(3)寫觀察日記
第二課時
一、提示各課重點
《春雨》和《春曉》:(隨、曉)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意。
《蠶姑娘》:(換、蓋)(背誦課文)
《月亮灣》:(繞、朝、緩)(背誦課文)
《快樂的節(jié)日》:(健、康、勇、敢)(背誦課文)
二、填詞訓練
一()村子一()小河一()小橋一()魚兒
一()朝霞一()稻田一()桃花一()茶樹
()的房子()的繭子()的姑娘
()的山()的衣裳()的桑葉
()地流()地游()地采
三、課堂練習
1.看拼音寫詞。
chūnxiǎoshuìmiángēnsuíjiànkāngzhùhèxīwàng
()()()()()()
dàoyìnghuànshangxiānyàncóngcǐzǔguó
()()()()()
2.照樣子寫詞語。
暖洋洋笑氣亮
又黑又小
3.把詞語搭配起來。
幸福地飛翔
勇敢地撫摸
歡快地流淌
輕柔地成長
4.默寫古詩《春曉》《春雨》并和相對的意思連起來。
四、課后作業(yè)
背誦相關課文,默寫生字
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篇3
教學設想
課堂教學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和對話,動態(tài)生成是它的重要特點。葉瀾教授指出: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逗镒臃N果樹》是一寓言故事,寫一只猴子因為沒有耐心,聽了烏鴉、喜鵲、杜鵑的話,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情景導入,寬松和諧。通過學生對課文第一節(jié)內(nèi)容的精彩表演,既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幫助他們自主探求知識、理解課文內(nèi)容,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并為下文的朗讀和表演作好了鋪墊。先扶后放,動態(tài)、生成。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朗讀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學生積極性很高,思維也很活躍?!伴喿x是一種被引導的創(chuàng)造。”學生在閱讀中是可以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解決問題的。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13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讀懂課文中的反問句。懂得沒有足夠的耐心,急于求成是什么事也辦不成的。
教學重難點
1.圖文結(jié)合,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寓意。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今天,我們要來學,《猴子種果樹》的故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學習“猴”。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老師在題目旁打上小問號。
二、初讀。
1.帶著問題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再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和小節(jié)號。
3.kejiaoshigenaiba
(出示)一棵澆水施肥哥哥耐心拔掉
gaiduanyanquejuanying
改變短諺語喜鵲杜鵑櫻桃
1.自讀生字詞。
2說說你在這些生字的音、形、義上有什么收獲?
3學生匯報、交流。
字音:
“施”:讀翹舌音?!澳汀保鹤x鼻音。
“櫻”:讀后鼻音?!袄妗保鹤x邊音。
“鵲”:韻母是ue,碰到q,u上兩點抹去。
“鵑”也是跟“鵲”的情況相似。
字形:
“澆”:右上沒有點。
“拔”:右邊是“友”上加一點,不是“發(fā)”。
字義:
“顆”:指的是比較圓潤、小的東西。
“棵”:專指修飾從地里長出植物。
4帶讀,指讀,開火車讀。
5去掉拼音指讀,齊讀詞語。
4.把生字帶到課文認真讀,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5.(出示)你能把這些問句讀好嗎?
“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能等得及嗎?”
“你不著急嗎?”
1自讀。
2指讀,齊讀。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7.再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通過讀,你有沒有不懂得詞語?(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就叫他反復讀,自己解決)
2.有些詞語我們放到第二節(jié)課去解決。
3.你覺得哪一自然段寫得有意思,能讀聽聽嗎?
4.生讀、交流。
5.這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6.齊讀全文
四.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
“猴”:中間沒有一豎。
“歌”:上面的“可”沒有勾,而且要寫得小點。
2.指導寫字。
“澆”:最后一筆要舒展放縱。
“梨”:下面“木”的一橫要寫長,托住“利”。
“哥”:第六筆橫要寫長點。
“功”左邊的“工”略微往上寫一點。
3.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作業(yè)設計
一.畫去不正確的讀音。
梨(lini)樹耐(lainai)心
施(sishi)肥櫻(yingyin桃
二.看拼音寫詞。
houzijiaoshuishifeigaizheng
()()()()
badiaogegelishuchenggong
()()()()
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授。
1.指明分段朗讀課文。
2.聽了課文,自己再讀讀課文,看看有哪些地方不太懂?
3.學生互相交流、討論。
4.你讀懂了什么?(一邊說一邊看掛圖)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指導表演。
1.自由組合來表演課本劇。
2.學生上臺表演。(可邊看書邊演,也可以背臺詞表演。)
四、。
1.讀了,演了這個小故事,你想對小猴說什么?
2.你從小猴身上知道了什么?
作業(yè)設計
一、比一比,組詞。
撥()哥()猴()棵()
拔()歌()侯()顆()
二、用直線將可以搭配的詞語連起來。
烏鴉咕咕梨樹四年結(jié)果
喜鵲哇哇杏樹三年結(jié)果
杜鵑喳喳桃樹五年結(jié)果
三、照樣子,寫句子。
例: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沒有這個耐心。
1.你不著急嗎?
2.你能等得及嗎?
四、請你把想對小猴說的話寫下來。
板書設計:
22.猴子種果樹
烏鴉 梨五杏四 拔
喜鵲 杏四桃三 拔
杜鵑 桃三櫻二 拔
“櫻桃好吃樹難栽”
沒有耐心,不能成功
教學感悟與反思
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母親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詩的課文。文包詩這種課文類型是蘇教版的特色,也是古詩教學的新課型。它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巧妙地把一首詩包含在一篇簡短的文章里,生動地介紹了與古詩相關的背景知識、作者情況及創(chuàng)作本詩的具體情境??梢哉f:“詩”是“文”的中心與升華。本課圍繞“游子吟”展開,生動地展現(xiàn)了孟郊遠行,母親為他操心、送行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親養(yǎng)育之恩的感激之情。本文語言樸實,感情真摯,是訓練學生朗讀,進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課文還配備了3幅插圖,可以形象地幫助學生更好的領悟課文和古詩。
二、學情分析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很注重學生的朗讀與積累。大部分孩子古詩能背到七八十首,并略知大意,知道名句,早自習時也能模仿老師有模有樣地配樂朗讀。這首《游子吟》孩子早已熟悉。母親節(jié)的賀卡上有的小朋友甚至用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句。每日一句孩子們積累過“香九齡,能溫席,首孝悌,次見聞?!薄笆赂改改芙咂淞Α薄傍f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這是有利的一方面。但僅僅是紙上談兵,從知恩,到感恩還有一段距離。要讓孩子在簡單而富有詩意的情境中積淀一份情感,收獲一份思考,化作一種行動,任重而道遠。
三、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對二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忙著”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游子吟》,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愛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其中目標1、2是教學重點,目標3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四、教學設計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安排兩課時來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主要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1、導入部分:通過贊美母親、讀課題、讀詩歌奠定情感的基調(diào)?!皩δ赣H,我們有不同的稱呼,但天下的母親都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對自己孩子的無私的愛,誰來說說,在你心中,你的母親是什么樣的母親?”學生用的修飾詞語可能有:善良、勤勞、起早貪黑、不知疲倦、和藹可親、勞累、愛幫助人、美麗、偉大、溫柔……接著老師說我們真想把世界上最美麗的詞語送給母親,母愛偉大,母愛無私,讓我們永遠記住“母親的恩情”,深情地讀好課題。唐朝有個詩人孟郊他也有一個偉大的媽媽,而孟郊,也像你們一樣,從小把母親的恩情銘記在心,到50歲時寫了的小詩《游子吟》,誰愿意飽含深情地朗讀?出示古詩后指名讀、齊讀。
這首千古傳誦的名詩蘊涵著濃濃的感情,在它的背后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2、品讀課文:這一部分的教學主要想讓孩子通過朗讀、想象、表演在頭腦中留住三幅畫面,即“深夜縫衣圖”、“依依惜別圖”和“太陽與小草圖”,其中前兩幅是重點,
(1)出示“深夜縫衣圖”,說說大意。學生會說到“誰在干什么”。
自讀第一自然段后找出最感動的句子。讀后交流要注意文圖對照。學生會找到“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币挂呀?jīng)很深很深了,她還在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昏暗的油燈下這么長時間的縫呀縫,中間母親可能會有些什么動作?(揉眼、捶背)從揉眼、捶背里你體會到了什么?指導學生體會母親的不辭勞苦以及對孩子的一片關愛。接著指名讀,齊讀。
學生還會找到“她想,孩兒這次外出,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從這句話里,你讀懂了什么。學生會體會到母親“盼兒早日歸”的心情。這時再指導看圖,觀察又細又密的針腳,老師介紹民間風俗,家里有人出遠門,為出門人做衣服,必須做得針腳細密,要不然,出門人的回來的日子就會延遲。母親把針腳縫得細密,是為了讓兒子早日歸來。這密密針腳承載著母親深深的期盼,誰能讀好這句話?可以配樂朗讀。
再指導看圖說圖意,應該有了提高,時間、地點、情感要說具體。實際是語言內(nèi)化的過程。
此時如果用兩句詩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你選哪一句?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2)出示“依依惜別圖”。啟發(fā)學生想象人物對話、動作進行朗讀表演。
就這樣天不知不覺就亮了,兒子終于要走了,母親一直送到村口的大路旁,這一路有千言萬語想對孩子說,同學們想一想:母親可能會說什么呢?學生可能答到早點回來、注意冷暖、好好學習等。老師接著說真是兒行千里母擔憂呀!可是此刻母親望著兒子,千言萬語只匯成了一句話,那就是:出示:郊兒,你可要早點回來呀!這句話中包含著母親的擔心母親的期盼,誰能讀好這句話。
聽了母親的話,望著母親頭上新生的白發(fā),孩子的眼睛濕潤了,此時此刻,孩子會說什么話?肯定是讓娘多保重、放心的話。
表演這一小節(jié)。
(3)出示“太陽與小草圖”。
母子倆難舍難分,但千里相送終有一別,孟郊穿著母親縫制的衣服,帶著母親的期盼走向遠方。他一路走啊走,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默讀第三小節(jié)思考。詩人看到了什么?(綠色的小草、和太陽)你覺得小草長得怎么樣?我們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呢?小草為什么能長的這樣生機勃勃呢?(有太陽的照耀)詩人想到了什么?孟郊覺得什么是太陽的光輝?那么誰是小草?
拿起書來跟老師讀。引讀:
師:孟郊撫摩著生:身上的衣服,
師:注視著生:那又細又密的針腳,
師:心里想生:母親的慈愛,不就像這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嗎?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
母親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永遠無法報答,用一句詩來概括你選哪一句?生齊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指導讀好!
3、總結(jié)部分:親愛的孩子們,我們一生一世都注定無法走出母愛的懷抱,我們一生一世都報答不完——————(指著課題)母親的恩情。現(xiàn)在,讓我們深情地誦讀這首千古流傳的《游子吟》吧。
《母親的恩情》教學反思
《母親的恩情》這篇課文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一首詩《游子吟》演化成的一個故事。課文通過描述孟郊母親在兒子臨出遠門前,深夜縫補衣裳、清早村邊送別,以及孟郊看見小草沐浴著太陽的光輝,撫摸自己的衣服而觸景生情,引出詩歌《游子吟》一詩的內(nèi)容及寫作的情況。本文是一篇文包詩的課文,故事展現(xiàn)了詩歌的意境,詩歌濃縮了故事的內(nèi)容。教學本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母親對兒子的關愛和掛念,理解《游子吟》的意思,我在學生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語言渲染,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披情入境,聯(lián)系自身的感受,體會母愛,感悟親情,從而使學生懂得應該從小體貼、孝敬父母,用實際行動來要報答父母。
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深切地感受母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我請學生借助文本插圖,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母親對兒子關愛的關鍵詞句并反復朗讀。例如:“夜深了、一針針、一線線”等用心體會。在朗讀的基礎上,我深情地設問,母親是在什么時候給兒子縫補衣裳的?她是怎樣縫補衣裳的?學生回答后引導學生體會,經(jīng)過了一天的勞作,母親應該很勞累了,可是為了給兒子縫補衣裳,,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母親對兒子多么關心??!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老師進一步引導,夜深了,此時人們早已進入了夢鄉(xiāng),可是母親卻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密密地縫著。母親縫著這一針針一線線,她僅僅是在縫補衣裳嗎?這一針針一線線縫進去的是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情,濃濃的愛??!母親一邊縫一邊想:孩兒這次外出,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然后,我請學生想象,母親還會想些什么。進一步體會母親對兒子的牽掛,感悟母親對孩子的恩情。
議母子行為感受母愛
學生體會了母親深夜縫衣的恩情以后,我繼續(xù)引導學生感受母親清早送子的深情。母親雖然縫補到深夜,但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起床了,她在干什么?引導學生朗讀“第二天清早,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這時,母親舍得孩子離開自己嗎?你從哪里感受到的?再次借助文本插圖,引導學生體會母親的話:郊兒,你可要早點兒回來呀!此時此刻,母親有許多話要對孩子說,她可能想對孩子說什么?請學生說一說,感受母愛。孟郊感受到了母親的關愛了嗎?請學生朗讀描寫孟郊的句子,說說孟郊的心理感受,體會母親頭上的白發(fā)是為了兒子操心而多出來的,母親對兒子的恩情是情深似海??!接著請學生演一演當時的情景,引出學過的成語:情神似海恩重如山舐犢之愛。進一步感受母愛。
說實際生活報答母愛
在學習孟郊看見小草沐浴著太陽的光輝,而觸景生情感念母親恩情的時候,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體會母親的恩情就像太陽的光輝這句話的意思!讓學生說說平時自己的媽媽是怎樣關心愛護自己的,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要為媽媽做些什么,才能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激之情。理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我們做兒女的,無論為父母做什么事,都報答不了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的。這時候,我請學生把對母親的感激用語言寫下來,有一個離異單親家庭的孩子這樣寫到孟郊也永遠銘記著母親的恩情,因此到50歲了,孟郊還念念不忘母親的恩情,于是寫成了這首著名的小詩《游子吟》。最后,引導學生感情朗讀古詩,把情感推向高潮。
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篇5
春天天氣暖洋洋,蠶卵里鉆出蠶姑娘。
又黑又小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就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黑衣裳。醒了,醒了,變成黃姑娘。
又黃又瘦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黃衣裳。醒了,醒了,變成白姑娘。
又白又嫩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醒了,醒了,從此一天天發(fā)胖。
又白又胖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醒了,醒了,從此一天天發(fā)亮。
睡了四回的蠶姑娘,吃了幾天的桑葉,就爬到蠶山上,吐出絲兒來,要蓋新的房。成了,成了,繭子真漂亮。
繭子里面的蠶姑娘,一聲也不響。過了好幾天,繭子開了窗。變了,變了,變成蛾姑娘。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掌握多音字“發(fā)”(伯)的讀音。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初步了解蠶的生長過程和形態(tài)變化,激發(fā)學生對昆蟲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字詞,會仿照例句寫話,能整理排列錯亂的句子。
教學難點:
讓學生了解蠶的整個生長過程及不同的時期不同的變化。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結(jié)合學習生字詞“蠶”、“姑娘”,揭示課題
1、出示蠶的掛圖,引出課題生字教認。
問:這是什么?(板書:蠶)出示“蠶”的字卡,學生看拼音讀“cdn”。注意“蠶”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蠶”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上部是“天”,下部是“蟲”。書空記字。
問:誰知道“蠶”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蠶是一種昆蟲,能夠吐絲,蠶絲能織成美麗的綢緞)對,人們把“蠶”看做像一個美麗能干的姑娘,親切地稱“蠶”為“蠶姑娘”。(板書:姑娘,補全課題)
出示“姑娘”詞卡,學生看拼音讀“g0 niong”。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讀成帕ng。分析字形:“姑娘”兩個宇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分別書空記字。
2、這節(jié)課我們開始學習《蠶姑娘》這篇課文。齊讀課題:蠶姑娘。
二、初讀指導
1、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后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學習生字詞。
(1)會讀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發(fā)”。特別注意區(qū)分、讀準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節(jié)。
(2)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桑葉蠶卵蠶床蠶山吐絲繭子蓋新房蛾從此
(3)讀順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字詞
蠶桑葉從此瘦
鉆出換上卵繭
(2)指名讀,引導學生讀準加點字的平舌音、翹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節(jié)。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桑葉:(用圖或?qū)嵨镏v解)
蠶卵:蠶蛾產(chǎn)下的子。
蠶床:指養(yǎng)蠶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書上插圖)。
蠶山:(看實物或圖)供蠶吐絲做繭的一束束草稈子或麥秸稈子,上尖下寬,所以叫蠶山。
蛾:(看圖)蠶的成蟲。
從此:從這時起。
(4)抽字詞卡片,讓學生讀。
(5)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描紅指導
1、提示注意點。
此:左右結(jié)構(gòu)。左部“止”第一筆是長“豎”而不是短“豎”,第四筆是“提”而不是“橫”;右部“匕”先寫“撇”再寫“豎彎鉤”,兩筆相連而不交叉,不能寫成“七”,上部左低右高,下部齊平。
舊:開頭兩“豎”長度相當,上下間隔相等,“日”框內(nèi)部一“橫”連左“豎”不連右“折”,底部一“橫”既連左“豎”又連右“折”。
姑:左部“女字旁”末筆改“橫”為“提”,右連第三筆“撇”而不交叉;右部“古”首“橫”宜收緊些,下面“口”形上寬下窄,體形稍大,使下部平穩(wěn)。
蠶:上部首筆是“橫”而不是“撇”,第四筆“捺”起筆處連“橫”而不連“撇”?!捌?、捺”舒展,預留下部空隙寫“蟲”。
換: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左部“提手旁”寫法同前;右部“奐”,自上而下筆畫由收緊到放開,最后兩筆“撇、捺”相配,支持下部平穩(wěn)。
鉆:左右結(jié)構(gòu),左右寬度相等。左部“金字旁”開頭兩筆占位略寬,蓋住下部筆畫;右部首“豎”挺直,“橫”畫宜短,左連“豎”畫,下面“口”形寫法同“姑”而略大,保持下部平穩(wěn)。
娘:左部“女子旁”寫法同“姑”字;右部“良”首“點”宜高,第二至四筆應橫向收緊,“豎提”長而挺直,其“提”部,形成的角度略大,最后兩筆,“撇”連于“捺”,共同布白于右下空隙部位。
桑:上部三“又”呈品字形分布,上大下小,一律改“捺”為“點”;下部“木”的“橫”畫要長,“撇、捺”舒展,全字上收下放,保持平穩(wěn)。
蓋:上下結(jié)構(gòu)。上部“羊字頭”開頭兩筆一側(cè)“點”一撇“點”,三“橫”間隔均勻,中“橫”略短;下部“皿字底”體形寬扁,框里兩短“豎”,分別同左右兩“豎”畫走勢相應,而彼此對稱,平分成框里三個空隙,末“橫”特長,左伸右展,保持底部穩(wěn)定。
裳:上部宜縱向收緊;下部“衣”的“橫”畫宜短,“撇”畫稍長,“豎提”偏左定位,最后的短“撇”連于長“捺”,下部四筆體形寬放,保持全字穩(wěn)定。
2、學生練習描紅。
四、布置作業(yè)
1、練讀課文,注意第2~5自然段詞句的異同。
2、讀抄詞語(見文后練習3)。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默寫詞語。
變成吐絲蠶姑娘吃桑葉
換上從此暖洋洋蓋新房
2、指名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事?(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蠶姑娘從蠶卵里鉆出來的時間是在天氣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訴我們蠶是從蠶卵中孵出來的)(板書:卵一蠶)問:“鉆出”是什么意思?(在這里,鉆出就是爬出來的意思)
(3)小結(jié):讀了這一自然段,我們就知道蠶是在春天從蠶卵里孵出來的。
(4)齊讀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讀。
(2)剛從蠶卵里鉆出來的蠶姑娘是什么樣子?(又黑又小)
(板書:又黑又小)蠶姑娘出來以后怎么樣?(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就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黑衣裳。醒來以后,變成黃姑娘)(板書:吃桑葉、睡、脫、醒)教師提示注意:蠶吃桑葉的幾天當中,它是在動著的;而從睡到醒當中的時間里,它是不吃也不動的,這叫做蠶眠。(板書:蠶眠)蠶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脫去一層皮。第一次蠶眠脫去的是黑皮換上了_的皮,所以說“變成了黃姑娘”。
(3)小結(jié):讀了第2自然段。我們知道了蠶在生長中開始階段的情況。
(4)齊讀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語句基本相同,但有幾個詞語換了,誰能說一說?(“又黑又小”換成“又黃又瘦”;“黑”換成“黃”,“黃”換成“白”)這反映了什么情況?(反映了蠶姑娘在不斷生長)(板書:又黃又瘦)還有什么詞語換了?(“就”換成“又”)
誰能說說“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兩個不同動作接連發(fā)生用“就”;表示某個動作的重復發(fā)生用“又”)對,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蠶眠的情況是恰當?shù)摹?
(3)齊讀第3自然段,注意詞語換用的情況。
4、第4、5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兩個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誰能說說哪些語句不同?(“又黃又瘦”換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變成白姑娘”換成了“從此一天天發(fā)胖”和“從此一天天發(fā)亮”;“脫下黃衣裳”換成了“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板書: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發(fā)亮)這反映了蠶姑娘不斷地長大了。
(3)齊讀第4、5自然段,注意詞語換用情況。
三、指導背誦
看提示(寫在小黑板上)背誦第2、3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______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______衣裳。醒了,醒了,變成______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兩個字,下同)
2、看提示背誦第4、5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醒了,醒了,從此一天天發(fā)
四、課堂作業(yè)
朗讀、練習背誦第l-5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檢查復習
指名背誦第1-5自然段。
二、繼續(xù)細讀課文(第6、7自然段),
1、第6自然段。
(1)指名讀。
(2)為什么要寫明“睡了四回”?(因為蠶眠有四次,這是蠶的生長特點,所以必須特別寫明)這個自然段里把繭子比作什么?
(新房)為什么說“繭子真漂亮”?(繭子又白又亮,長圓形,很好看)
(3)這段里為什么不寫“醒了,醒了”,要寫“成了,成了”?
(蠶沒有再睡,就不能說“醒了”;蠶結(jié)繭子好比蓋新房,繭子結(jié)成,好比新房蓋成,所以要寫“成了”)“成了,成了,繭子真漂亮?!边@句要怎樣讀?(要讀出喜悅的語氣來)請你把這句讀一下。(學生讀)
(4)小結(jié):讀了這一自然段,我們知道了蠶吐絲結(jié)繭前后的情況。(板書:吐絲結(jié)繭)
(5)齊讀第6自然段。
2、第7自然段。
(1)指名讀。
(2)繭子里面的“蠶姑娘”稱做什么?自答:繭子里的“蠶”稱做蠶蛹。(板書:蛹)為什么寫它“一聲也不響”,不寫“一動也不動”?(繭子里的蛹是慢慢在變化,逐漸長出兩對翅膀來,所以不能寫“一動也不動”)
(3)“繭子開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蠶蛹長出翅膀,成為蠶蛾(板書:蛾),蠶蛾咬破繭壁飛出來就是開天窗的意思。前面抑苗子i-i,/4:~”斬帛”;士田煙嬙n奪z右茁辟㈠柞“并下宙”_徂會括而有趣。請看第31頁上面的第一、二兩幅圖。(學生看圖)“變了,變了,變成蛾姑娘?!边@句要怎么讀?(要讀出驚異好奇的語氣來)請你讀一下。(學生讀)
(4)看第三幅圖,想一想:兩個蠶蛾在干什么?(蠶蛾在產(chǎn)卵)提示:蠶蛾產(chǎn)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蠶卵又能孵出小蠶來,又開始新一輪的生長過程。
(5)齊讀第7自然段。
三、總結(jié)課文
1、根據(jù)板書內(nèi)容說說蠶的生長過程。
2、填空練習,概括課文。
從_____里鉆出來的又_____又_____的蠶姑娘,一共睡了_____次,每次醒來都變了樣,第一次變得又_____又_____;第二次變得又_____又_____;第三次變得又_____又_____;第四次身體一天天_____。它吐_____結(jié)_____,最后_____開了窗,飛出了_____姑娘。
3、齊讀完成填空后的這段話。
四、課堂練習
1、讀句子,初步認識句子的并合(課后練習4)。
這里有兩組句子,每組三句話,要求我們讀一讀。初步懂得怎樣把兩句話并成一句話來說。
(1)各人自讀,體會。
(2)指名讀第一組三句話。
(3)誰能說說怎樣把第一、二兩句并成第三句的?(把一、二兩句連起來,把第一句未了的句號改為逗號,把第二句開頭的“蠶姑娘”去掉,這就并成了第三句)
第二組三句話的練習方法同此。
2、背誦第6、7自然段。
(1)利用押韻的字引背。(押韻的字寫在小黑板上:娘、上、由主._白¨向宙_白、
(2)分兩個大組,一組背,另一組聽,再交換一次。評議。
(3)各人自背。
(4)指名背誦。
3、背誦全文。
(1)全班背誦。
(2)指名背誦。
4、書面作業(yè)。
(1)擴詞。
蠶( )( )( )( )
換( )( )( )
絲( )( )( )
(2)照樣子,寫詞語。
例:暖洋洋紅通通黑白綠亮
板書設計:
蠶姑娘吃桑葉、睡、脫、醒(蠶眠)
又黑又小—又黃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發(fā)亮—吐絲結(jié)繭
《蠶姑娘》教學反思
上《蠶姑娘》一課時,我從蠶開始導入新課,讓學生說說自己對蠶的了解。有學生說:蠶最后可以變成蠶蛾。我說對的。有學生說:蠶吃的是桑葉。我說說得真好。有學生說:蠶會吐絲結(jié)繭。我說:你知道得真多。有學生說:蠶是從蠶卵里生出來的。我說完全正確。
我看看沒有學生舉手發(fā)言了,就對同學們說:誰能把剛才四位同學說的四句話連起來變成一段話,具體說說你對蠶的了解。下面沉默了片刻,一位學生舉手了,我讓他發(fā)言。他說:蠶是吃桑葉長大的,它從蠶卵里生出來,最后變成蠶蛾,它還會吐絲結(jié)繭。我表揚了這位同學的大膽發(fā)言,然后說:這位同學把剛才四位同學的意思連起來了,真了不起,但說話的順序有些亂,能否按照蠶的生長過程來有條理地說。此時,有幾位同學躍躍欲試起來。我請了一位,他流利地說:蠶是從蠶卵里孵化出來的,它靠吃桑葉慢慢生長,長大后,它吐絲結(jié)繭,最后變成蠶蛾。
在備課時,我僅僅想通過教師的簡要介紹來讓學生對蠶有個初步的了解。但到了課上,我忽然有個念頭,何不讓學生簡單說一說,看看學生到底對蠶有多少了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言語表達往往不夠完整充分,也缺乏條理,此時教師的引導就顯得十分重要。教師首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對蠶的認識片言只語地表達出來,然后啟發(fā)學生將這些片言只語組織起來,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同時豐富起來。在充分表達的過程中,學生思維和語言缺乏條理性的問題又暴露出來,此時教師靈活地引導點撥,讓學生發(fā)現(xiàn)表述順序上的混亂,并按一定順序重新理順思維并組織語言,最后達到充分而有序地表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