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8篇

時間:2023-08-17 作者:Lonesome 心得體會

每次經歷都讓我們積累更多心得體會,我們深知,心得體會是通向進步的必經之路,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語文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語文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8篇

語文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篇1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印發(fā)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6個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緊跟時代,為老師的教學指引方向。

總體來說,兩版的課標內容,基本沒有變,即各個學段對語文基本知識、能力的要求的標準沒有變。學習新課標結合實際教學,讓我感到變化比較大的就是從三年級教科書開始,每個單元設有“導語”,在單元導語中明確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這樣要求老師在教學中注重語文要素的落實,及時優(yōu)化調整教學設計,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以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為例,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這是對本冊第三單元“了解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進一步提升,從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到怎么把事物寫清楚,體現了訓練的梯度發(fā)展。本單元語文要素“寫清楚”的內涵,一是指文章主要寫“事物”的什么特點,二是了解文章是從“事物”的哪幾個方面來寫的。比如在教學《海底世界》時,先從課文的開頭和結尾入手,帶著問題讀課文,重點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海底世界的;然后細讀課文第2-6自然段,體會課文是從“光線、聲音、動物、礦物”等方面介紹海底世界的,第4自然段圍繞“海里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式來寫的”。選擇了5種最有代表性的動物的活動方式:它們有的向前進,有的向后退;有的自己活動,有的自己不動;有的速度極快,有的速度極慢。把第一句的意思說具體、寫清楚。第5自然段是圍繞“海底的植物差異也很大”這句話來寫的。主要從色彩和大小兩方面,通過比較和舉例的方式,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教師的教學策略達成是語文要素落到實處的途徑之一。

新課標還提出了和審美創(chuàng)造、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等與審美相關的要求。個人的審美情趣和品味是以前比較少提及的,新課標給出了新提醒。在實踐中我們還要注重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學習語文平時就是要多積累,小學階段,老師可以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誦讀傳統文化知識,從課內外了解、學習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優(yōu)秀的文化中徜徉。

這次新課標吸收了過去課改的經驗,并非是顛覆性的徹底革命。正如溫儒敏在解讀新課標講座的主題,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做到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編教材。在新課標的引領下,我會領悟精神,和學生共同成長。

語文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篇2

為了提高教學技能,增加理論知識,我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小學語文網絡培訓。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已經接近尾聲。通過學習,我受益匪淺,深受啟迪。在培訓期間,我認真學習了教學理論知識,觀看了教學視頻,學習教學的相關策略,完成了每次的作業(yè)。這次培訓使我在教學理論和教育觀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補充,同時對教學理念、方法及手段的認識有了新的轉變。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逐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去做,完善自己,堅定不移地熱愛自己的教學事業(yè)。真正的把教師這一個職業(yè)當作一份自己的事業(yè)來完成。

一、首先要培養(yǎng)自已作為一個教師的歷史使命感。

把教育學生當做自己的事業(yè)來完成,這是作為教師最基本、必須做到的,否則一切都是空談。那種不負責任、逍遙懈怠的思想,確實平時有過,但是培訓完后,我覺得再也不能有那樣的思想了。而應該積極地教學,不斷地研究,讓自己成為合格的語文教師。

二、其次要熱愛自己的學生。

作為一個教師,就要學會心中有愛。熱愛學生是教師最重要的職業(yè)情感,也是處理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的準則,是全體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教師需要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健康發(fā)展。通過培訓,我懂得了怎樣去愛一個學生。“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作為教師,今后我需要努力做到能愛,善愛,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

三、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學完課程后,我決定力求做到這些:

1、力求做到有效教學

當前,有效教學已成為熱點話題。我以為有效教學是精細工程,是系統工程,它需要教師在諸多環(huán)節(jié)中融進教學智慧鉆進去、沉下去,盡量貼近《語文課程標準》和教材貼近,貼近學生發(fā)展實際,貼近教與學的規(guī)律并順其本質深入探究。

2、讓教學回歸原生態(tài)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情感,對同一個人和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認識、理解,每個學生對文本也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一切必須以學生的為主體進行教學,教學手段、學生讀書、學生情感,都必須是學生的。

3、挖掘人文因素,讓語文課堂綻放理想華彩

語文作為學習母語的課程,是進行人文教育極為重要的資源,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挖掘語文學科中的人文因素,力求運用語文這個工具,以學生為本,一人為中心,啟迪心智,陶冶性情。

四、不斷學習。

這一期的培訓結束了,但我們的學習還沒有結束,要以這次學習為契機,促使自己不斷學習,學習各種理論知識,收看各種教學視頻,努力運用到實踐中去,并不斷總結,使自己的教學技能不斷提高,最終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技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培養(yǎng)自己教師職業(yè)道德。

行動就是力量。榜樣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一個人,一代人,鼓舞著一個人,一代人。給人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來說,眼睛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么,都會無意識的模仿,不知不覺中,學生就與他們身邊的教師的行為模式越來越近了。在此,教師的影響力顯得尤為重要。即使是一些細小的言行,也不能等閑視之,因為這些細小之處對于學生品性的好壞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是教師諄諄教育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凈,而教師在日常表現出來的有關情感方式,紀律觀念。勤勞風范和自我控制等具體行為卻仍然存在學生心中并產生持久的影響。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對一個人品格的養(yǎng)成是很重要的,我們教師教育學生的全部內容可歸納為一句話——改善和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

短短一個月的網絡培訓,讓我學習到了很多作為一個教師應該明白的最基本的道理。專家們的視頻講座樸實真誠、勤奮敬業(yè),他們的理論都是從一線總結得來的,他們的工作態(tài)度毋庸置疑,讓我在這次學習中受益匪淺。當然,他們也提醒我們:作為一個教師,不僅教書育人,更應該成為一個研究者、總結者。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祖國的教育還需我們不斷努力,跟著前輩的足跡不斷前行。

語文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篇3

近日,2022年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新鮮出爐。回想上一版(2011年版)課標出臺的時候,正趕上我在參加教師招考,為了應付考試,我?guī)缀醢?011版的課標背誦了下來,書都快翻爛了,但是對于其中的內容只停留在“讀”的層次,至于文字背后的深意,是不明所以、一團漿糊的。前幾天,剛拿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后文簡稱“新課標”),便開始了緊張的學習和梳理。目前共讀了三遍,第一遍通讀,了解主要內容;第二遍圈畫,找到其與2011版課標的異同之處;第三遍,聽取了溫儒敏教授的講座之后,又對他提到的重點內容進行了再次細讀。

幸運的是,我是在新教材全面實施之初剛好從一年級開始執(zhí)教,對新教材有比較系統的了解。我發(fā)現本次新課標的很多內容,都和新教材有很好的契合,這為我學習理解新課標奠定了基礎,讓我有了不少基于實踐的發(fā)現和感觸。

一、新舊課標的對比

在對比新舊課標的異同之處時,我發(fā)現,具體的學段要求變化不大,大多數內容進行了整合。其中,有三處明顯的變化值得注意:

1、在“識字與寫字”板塊中,增加了對漢字音、形、義及與生活、行為聯系的探索,這一點變化,我認為是對應了“核心素養(yǎng)”的總目標而來的,在新教材中,除了日常的閱讀教學中不斷滲透,還專門開辟了“識字加油站”欄目,一單元開展一次集中學習;

2、原來的綜合性學習改為“梳理與探究”,體現了跨學科的學習理念;

3、小學三個學段中,在“閱讀與鑒賞”板塊中,單列了“整本書閱讀”這一項,且各學段要求層層遞進。

我想重點就第三點變化——“閱讀與鑒賞”中整本書閱讀的內容,談談我的思考。

二、“閱讀與鑒賞”的變化

2022版“閱讀與鑒賞”板塊就是2011版的“閱讀”板塊。新課標對原課標的內容進行了整合,此外,單獨增加了“整本書閱讀”這一條。我們來看看,不同學段關于“整本書閱讀”的具體要求:

第一學段(1~2年級):嘗試閱讀整本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他人介紹讀過的書,養(yǎng)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第二學段(3~4年級):閱讀整本書,初步理解主要內容,主動和同學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

第三學段(5~6年級):閱讀整本書,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積極向同學推薦并說明理由。

第四學段(7~9年級):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探索個性化的閱讀方法,分享閱讀感受,開展專題探究,建構閱讀整本書的經驗。感受經典名著的藝術魅力,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課程標準一字千金,把“整本書閱讀”單列一條,足見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從不同學段的要求也可以看出,這一目標也是層層遞進,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閱讀能力,逐步推進的。

三、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

為什么會增加“整本書閱讀”的要求呢?當然是因為它重要啊!

為什么重要呢?在溫儒敏教授的講座中,他也著重提到了這部分的變化,并且詳述了之所以這樣變的原因。我深以為然,在此摘錄下來。

1、如今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閱讀量不夠。古人讀書都是讀整本書,有整段的時間去閱讀,閱讀能力、思維能力會更好。從新學堂后,為了提高效率,課文開始一篇篇精讀,再舉一反三,但這樣的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

2、閱讀量是語文素養(yǎng)的核心。溫教授認為,沒有閱讀量,語文素養(yǎng)根本沒有辦法提升。有了閱讀量,稍微點撥一下,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上去了,因此,必須要通過讀整本書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3、小學是閱讀的黃金期。溫教授說,中國的學生,小學階段是閱讀的黃金期,到了初二之后,閱讀的時間就急速下降,為了應試,只能暫時放下閱讀,因此從第一學段就開始強調整本書閱讀。

4、通過整本書閱讀磨性子?,F代人面對各種信息轟炸,變得浮躁,而整本書的閱讀可以讓人靜下來,磨煉耐性。

四、整本書閱讀的落實

結合溫儒敏教授的指導,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實踐,關于整本書閱讀的落實,我有幾點思考。

1、在課堂上落實好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新教材每冊都安排了一次“快樂讀書吧”欄目,這個欄目就是主題式的整本書閱讀指導,不僅給學生推薦圖書,還指導閱讀的方法,要求全體學生共同閱讀。我們不能再秉持以前的舊觀念,認為這不是應試的知識,就不予重視。要針對快樂讀書吧,實實在在地進行讀書指導,開展閱讀活動。

我們學校把每冊“快樂讀書吧”的書籍都按照學生人手一本的量進行了配備,這為我們開展此項教學活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我校每周五下午的七彩社團安排了專門的閱讀指導課,進一步推動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開展。這學期,我就利用閱讀指導課,指導學生開展了寓言故事的主題閱讀活動,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開展一些有趣的閱讀小活動,將寓言故事的主題閱讀很好地推行了下去。

2、更加注重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溫儒敏教授表示,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要放松一點,“讓學生有興趣,想辦法讓他們有興趣,沒興趣的人也不要過分苛求。”這一點我深以為然。動不動就讓學生寫一篇讀后感的事,我不會做的,雖然也擔心有的學生沒有真的去讀書,但一旦開始因為閱讀而交作業(yè),就會讓大多數學生失去興趣,就得不償失了。

語文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篇4

4月21日,重磅消息來襲,新課標正式發(fā)布,這也是雙減后的第一個課標,意義重大,能夠幫助我們指明方向。因此,新課標發(fā)布后,我們都在認真地研讀著,探索著。

5月6日下午,我認真觀看了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吳欣歆老師關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的線上講座,不禁陷入了沉思,思索著新課標的“變”與“不變”,以及今后如何以“不變”應“萬變”!

從吳老師的講座我了解到了,新課標主要涉及了五個重大變化。

首先,強調文化自信,學好語文是一個中國人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現,學科第一次和國家的戰(zhàn)略掛鉤。課時量上,語文占到了20—22%,如此大的課時比重,相信語文的題目廣度會越來越大。

其次,傳統文化分量繼續(xù)加大,小學原來學129首古詩文,現在增加到了160首,懶得背誦的孩子要吃大虧。

再來,語文的考試也有重要變化,除了考基礎、閱讀、作文之外,還會考整本書閱讀,主要考察孩子的提取信息能力,評價人物能力,品味語言能力。

第四,本次還首次提出了學習任務群,原來高中的概念,現在下移到小學初中,原來孩子是一篇一篇的學、現在要一組一組的學。尤其是里面涉及到的實用性閱讀、思辨性閱讀、跨學科學習能力,對學生要求非常高!

最后一點,靠刷題想考好語文的時代徹底過去了,以前語文考試有套路,很多孩子把套路熟悉了,刷題刷多了,語文成績差不了,這次明確規(guī)定了學業(yè)質量的標準,以后教學和考試會高度統一,命題也會更加科學精細,考察的方式會更加靈活,考察的內容會非常主觀,甚至還會和互聯網相結合,孩子想考高分確實就更難了。

那么,要想知道怎么學,我們需要逆向思考一下,在新課標下,學生將面臨的語文檢測會有哪些趨勢呢?

在新課標下,語文知識的檢測會有四個大趨勢。

第一,生活化。接下來語文所考核的題目,都會設置生活的情境,讓你在生活的情境中,運用語文的知識進行解答。

第二,能力化。以前我們正常學語文,就覺得語文就是多讀書,多背書,感覺背得越多,積累得越多,語文就越好,但那樣學到的知識都是死知識,跟你的能力沒有任何關系。在未來的語文檢測中,它檢測的將會是你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

第三,跨學科。在語文學科的檢測中,它所跨的學科主要結合的是什么呢?比如,結合地理知識。例如語文閱讀理解,考一篇說明文,南水北調工程,它會在這篇文章里給你一幅地圖,讓你在這幅地圖里標出南水北調工程的起點和終點,這些屬于常識。再比如,結合數學知識。語文檢測中會出現一些圖表題,例如圖表題考的是現代中學生上網的數據,然后問你通過數據得到了什么結論?這里就可能涉及到一些加減法,由加減法得出變化,再由變化得出趨勢,這就是跨學科。

第四,五大核心。首先是成長,學生時代是成長的時代,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就是在不斷地成長,所以成長是語文考核的第一核心。其次是生活,因為我們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你必須對你所處的環(huán)境有所了解。接著是家國情懷,目前來說,應該是整個語文考核的重中之重,國家需要的是怎樣的人才呢?國家需要的是將來能為這個國家做貢獻的,能夠熱愛這個國家的人才。如果心中一點家國情懷都沒有的孩子,可能有些語文題目,你根本看不懂。最后是文化,在新課標里提出的文化自信,對傳統文化的自信,對革命文化的自信,對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其實文化的自信,它包含在家國情懷之中,當你熱愛我們的國家,你就自然而然會熱愛我們的文化!

新課程標準像石,敲出星星之火;新課程標準像燈,照亮夜行的路;新課程標準像路,能引我們走到黎明。只有跟著新課標的方向前行,我們才不會迷失前進的方向!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語文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篇5

跟著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吳欣歆教授一起解讀義務教育新課標,不難發(fā)現語文的課時占比達到了20%-22%,絕對重中之重。在識字量、課外閱讀量、古詩文背誦篇目等量化要求方面,新課標都沒有增加,主要變化在在知識點的呈現方式、出現的先后順序上等方面,語文的廣度和難度有所提升。作為高年段的一線語文教師,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量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并為之付出實踐,提出了學習任務群的構建,以便我們更好的開展活動。

一、“整本書閱讀”經驗積累

“引導學生了解閱讀的多種策略,運用瀏覽、略讀、精讀等不同閱讀方法;通讀整本書,了解主要內容,關注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關系;重視序言、目錄等在整本書閱讀中的作用。設計、組織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師生共讀、同伴共讀,朗誦會、故事會、戲劇節(jié),建立讀書共同體,交流讀書心得,分享閱讀經驗?!?/p>

語文其實是滲透到各個學科中的,包括理科。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閱讀和理解。理解概念、定理和定義,閱讀明白題意,才能談解題。語文在各學科中的地位,就像一座大廈的地基一樣,地基穩(wěn)了,才能穩(wěn)固支撐起整座大廈。在“整本書閱讀”中,學生積累各式各樣的閱讀經驗,倡導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注重培養(yǎng)學生讀書興趣,提高讀書品位,是核心中的核心。我們談的經驗則是具體的操作方法和策略?!段饔斡洝肪x與跳讀、《昆蟲記》科普作品的閱讀、《駱駝祥子》圈點與批注,諸如此類,皆屬于閱讀經驗的積累。

二、“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的構建

2022年版《語文課程標準》最重要的變化,是在“課程內容”中增加了長達十幾頁的“內容組織與呈現形式”部分,提出了“學習任務群”這個概念?!罢緯喿x”屬于拓展型學習任務群:“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根據閱讀目的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圖書,制訂閱讀計劃,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借助多種方式分享閱讀心得,交流研討閱讀中的問題,積累整本書閱讀經驗,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整體認知能力,豐富精神世界?!?/p>

例如,《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用事實說話”的杰出作品。閱讀紀實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寫的事實,要求學生完成整本書的閱讀,一定要帶著任務去閱讀。

胡適先生說:“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針對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站在語文教學新的發(fā)展起點,過去和未來接替承續(xù),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同行。面對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只要我們保持學習定力,增強自身教學能力,一定可以“積硅步而至千里,匯細流始成江河”。

語文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篇6

在全國小語會會長——崔巒老師的報告中,他簡要總結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所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辛苦,師生的付出與教學成果不成正比,學生語文素養(yǎng)水平普遍不高。崔巒老師將其概括為九個字“費時多,收效微,負擔重”。具體來說,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識字數量不高,識字速度不快,有限的識字量拖了閱讀的后腿,因而造成閱讀量大大不足,閱讀面狹窄,學生詞匯量不夠。

2、寫字水平下降,淡化了寫字教學,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缺乏重視和引導。

3、學生進入獨立閱讀的時間較晚,閱讀量小,閱讀興趣不夠,能力不足,因而語文綜合素養(yǎng)偏低,語言表達能力較弱。

4、習作教學,指導方法不足,學生口頭、書面表達能力不足,不能適應生活的需要,語文學科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能力較差。

5、口語交際中的聽力不足,聽,聽不出要點,說,不能完整地表達意思,不善于積極主動地與人交流。

針對這些現狀,我們該怎樣深化語文課程和語文教學改革呢?崔巒老師提出了以下改革思路:

1、改革識字教學,解決識字拖閱讀后腿的問題。具體可從這樣幾點入手:識字提前,早認多識;加強自學,大量閱讀;識寫分步,強化認字,扎實寫字。

2、改革閱讀教學課程結構,深化傳統意義上的語文教學,大力推進課外閱讀,盡早閱讀,大量閱讀,有指導性地閱讀。

3、閱讀教學不再是單純而繁瑣的理解分析,而是在理解感悟文本的同時,滲透閱讀與習作的方法,做到課內得法,課外博讀,利用課文教,而不是教課文。崔老師提出:向分析式閱讀教學說再見,向方法指導式閱讀教學轉身。

4、年段目標,課時目標以及每一課時的訓練點要進一步明確。

5、加強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語文的運用能力,大力弘揚“大語文觀”及“生活語文”的思想,并貫穿始終。

6、做到讀寫結合,讀與表達相結合,提倡生活式作文,真情作文,表達真實見聞,真情實感,創(chuàng)新思想,克服厭寫畏懼的情緒。

綜上所述,我們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要力爭實現“五個一”,即:寫一手好字,有一副好口才,能寫一篇好文章,養(yǎng)成一種好習慣,有一顆博愛的心。

反思自己的教學,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1、教學的設計缺少學生的質疑,語文教學需要進一步走向深層,多考慮學生學習中實際遇到的困難。

2、教學目標不夠明確,預設不足,教學內容選擇過多,內容分散不夠集中。有些環(huán)節(jié)不夠扎實,學生的閱讀不夠充分。

針對這些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做到“有舍得”,在課前解讀文本時要準確地立定目標,落實做透。教學中要抓住重難點,找準切入點,引領學生深入體會、研讀、留給學生充分的閱讀和思考的時間,盡可能做到簡潔、集中、有效,盡可能做到深入淺出。

我要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正如沈大安老師所說,做“落花生”一樣的教師,營造“落花生”一樣的課堂教學,做到“既好看,又實用”。

語文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篇7

本次我參加了宣化縣小學教師語文課堂能力培訓。培訓中,專家教師們以深刻、睿智、幽默的見解讓我有豁然開朗的感悟,以鮮活的案例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在與各位同行學友們的交流、研討中,大家共同思考,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從中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在整個培訓過程中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啟迪思想,蕩滌心靈塵埃

作為一個當代教師,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卓越的師德魅力,從而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更效地感染學生、啟迪學生、培養(yǎng)學生、教育學生,成為一名幸福的老師。聽了各位專家精彩的報告,蕩滌了心靈的塵埃,我深深的感覺到,作為教師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只會“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師,只有與時俱進,恪守師德,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尊重學生,具有專業(yè)化知識和技能,才稱得上一個合格的教師。

二、專家引領,開拓語文視野

語文是一闋樂章,旋律優(yōu)美;是一幅圖畫,色彩熱烈;是一種生活,精彩而時尚;是一種責任,任重而道遠。本次培訓聽專家講座,開拓了我的語文視野,讓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學習到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習作教學等非常具體可行教學策略,使我對語文教學方法有了新的認識。

經過培訓,使我有了更為明確的方向,更為堅定的信念。我明白了語文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其一、語文老師要是一個留心觀察的人。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觀察學生,是否每一個學生都在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其二、語文老師要有一顆敏銳的心,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進步,教師都應當給與鼓勵。其三、語文老師要有上進心?!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讀書學習,永無止境,方能使自己知識淵博、觀察敏銳、充滿自信,永葆教育智慧之活水永不干涸。豐厚的學識和徹底的理性能賦予教師一種大氣,這種大氣,能真誠地鼓勵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去拓展心靈空間和精神世界。優(yōu)秀教師應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之余,擠時間去學習充電。

三、勤于反思,促進專業(yè)成長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發(fā)現問題即反思,反思后則奮進。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教授提出:“優(yōu)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教師成長模式反思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和自我實現的核心因素,是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一種方式,有活力的教師應該是且行且思的思想者、研究者。勤于反思,善于反思,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必經之路。

教師是教育事業(yè)的關鍵性因素,教師的素質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教育的整體質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每個教師都應增強責任感,用滿腔的熱情、嚴謹的態(tài)度、靈活的策略,把反思變成一種自覺自愿的行為,沉下心來,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并借助反思,較為系統地學習教育教學的理論,不斷使自己從傳統走向現代,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不斷躍上新的境界。

如完上課,走出教室,靜下心反思:在這節(jié)課,我教會學生什么了?學生學到了什么?我的教學有效嗎?有比我更好的教學方法嗎?針對課堂出現的問題進行剖析、總結,形成文字資料。久而久之,你就會發(fā)現你進歩了,你的教學更精彩了……

這一次培訓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我們將帶著收獲、帶著感悟、帶著信念、帶著滿腔熱情,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銳意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本次小學語文國培學習,在這次培訓的過程中我聆聽了顧明遠、溫儒敏、李吉林等多位教育專家的生動、形象而又精彩的講座,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認識、豐富了專業(yè)理論。

課堂上,專家們精彩的講座一次次激起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收獲著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通過此次培訓,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才能適應教育發(fā)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聽了教授的講座,我進一步體會到了參與式教學的重要性。知道教師組織活動的能力對于課堂參與式教學的意義。在教學中,多創(chuàng)造互動機會,讓學生與學生互動,教師與學生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語言藝術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視,因為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需要有趣的東西來吸引他們,帶有趣味性的語言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就能更好地進行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是辛苦勞累的,但是讓我獲得了快樂。我懂得了只有不斷地為自己充電,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現在的一桶水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我們要給孩子們注入源頭活水,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

此次學習讓我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課標理念,為實施素質教育奠定了基礎。新課標理念強調語文教學應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應注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強調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三維整合。使我們領悟到了新時期語文教學的精神實質,為教學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整體把握,又要分段了解、分析、探究?!皣唷睂<腋鲝淖约荷瞄L的研究領域談起,理論結合實例,為我們深入文本探究、科學備課、有效施教指明了方向。專家在講解自己的理論觀點時,列舉了大量的課堂實例,在實際課堂教學操作中、在過程的引領中傳授知識、講析技法、闡明理念。這些專家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本領傳授給了我們這些教師,讓我們在過程的體會、領悟中內化知識,促進自己實際的教學技能的提高。

總之,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我將帶著收獲積極地投入到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同時,我希望今后還能參加類似的培訓,以進一步提升自己在教育教學等各方面的能力。

語文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篇8

最近參加了南通市課題網主辦的網絡培訓,仔細閱讀了四年級教材分析中的幾篇文章,感受頗深,下面我就《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一文談談自己的一點心得。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在論及語文教育的特點時說:“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

這段話精辟地闡述了語文教育的特點,揭示了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指出了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對于我們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就我們教師來說,如何組織學生參加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從五個方面淺談一下做法。

一、加強表演性實踐活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實踐證明:表演性語文實踐活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閱讀教學中,我經常根據課文有關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如:猜謎語、做游戲、改編課本劇、成語接龍、創(chuàng)編故事、設計廣告等等。一方面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一次在學習了課文《祁黃羊》時,我讓學生自己根據課文改編課本劇進行表演,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編、自導、自演,最后評一評誰演得好,使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思想和行動都活躍起來。小學生活潑好動,愛唱愛跳,但開展表演實踐活動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不能成為學生運用語文的一種負擔,所以要選擇學生喜聞樂見,愛做的表演性活動。

二、增加辯論性實踐活動,培養(yǎng)思維能力。

辯論性的語文實踐活動,不僅能讓學生明辨是非,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武松打虎》一課,讓學生說說對武松打虎這一行為的看法。這樣的辯論可以各抒己見,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另外,有些時候辯論需要教師的適時引導,要注意一定的價值取向。譬如我在教學《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一文時,為了讓學生充分朗讀,感悟葉欣崇高的敬業(yè)精神,大愛無邊的崇高品質,我甩出這樣的一個問題:“葉欣包攬了所有的救護和護理工作。你贊成她的做法嗎?”在此基礎上,我“引進”了電視節(jié)目中“大家看法”這一形式,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一時氣氛活躍,舉手者躍躍欲試,學生盡情發(fā)言,有的贊成,有的反對。積極性再次被調動起來,最后達成一致的意見,這是葉欣為了不讓同事受非典感染,而不顧個人的安危的崇高品質的表現。

三、開展調查型實踐活動,培養(yǎng)搜集處理信息能力。

社會是豐富多彩的,人生的價值在社會生活中才能得到驗證。孩子們對未來社會充滿好奇的,教師可布置一些調查型的活動,把作業(yè)設計與兒童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和諧的學習整體,以鞏固、應用、深化所學的語文知識,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鞏固語文知識,發(fā)展語文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在豐富的社會生活中得到提高。

四、強化體驗性實踐活動,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學習了《云雀的心愿》這課課文后,我讓學生以“綠化小使者”的身份,考察我們周邊的綠化,并作簡單的分析闡述。學生懷著對家鄉(xiāng)的美好憧憬,走入了現實生活中,他們詢問附近的居民,參觀工廠、學校,通過角色體驗,同學們懂得了保護環(huán)境的道理和方式。

家庭是社會大環(huán)境的縮影。家庭生活的寫作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當然,還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就如,我班開展了“這一天我當家”的體驗性活動,鼓勵學生做家務,合理安排一家人一天的生活,掌握生活的技能。這一天的體驗,學生自然感受到父母平時工作或勞動的艱辛,既解決了習作素材貧乏、感性認識不豐富等實際問題,又培養(yǎng)了學生尊重父母的感情。

五、增加合作型實踐活動,培養(yǎng)團結協作精神。

社會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也是至關重要的。在這方面,語文實踐活動比課堂學科教學更具優(yōu)勢。語文實踐活動經常以同桌、小組或集體合作、討論的形式進行,人際交往充分,學生可以學會如何獨立思考,如何接受他人的意見,如何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等。

我在語文教學中,要求學習小組成員每月合作完成一期手抄報或剪報、墻報,其中每期手抄報要有一篇自己寫的文章。辦報時,學生要各自發(fā)揮特長,綜合運用閱讀、作文、美術、書法等各種知識與技能,將刊頭設計、材料取舍、排版、插圖等集于一身。最后,每月開展一次評報活動。通過評報,又發(fā)展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達到綜合素質的提高的目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六、實施評價型實踐活動,樹立學習生活信心。

評價型實踐活動是學生學習和再學習過程的主要動力。因此,教師要轉變原有的評價觀念,及時指出學生的實踐成績,激發(fā)再實踐的興趣,樹立實踐的信心。教師首先要轉變舊的評價觀念,采取形成性評價和定性評價等新的評價方式。在學生日常實踐活動中的表現,應予以鼓勵、表揚,及時指出學生在實踐中的成績,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以此樹立他們生活和學習的信心。同時,教師應指導學生自我發(fā)現實踐成績,或學生之間互相發(fā)現。自己都發(fā)現自己的實踐成績,他們將受到多大的鼓舞可想而知。教師要引導學生自我發(fā)現,自我評價,自我激勵,完善學生自主實踐機制。應組織多種形式的學生間的評價型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中實踐,那樣可以起到互相監(jiān)督、互相指點、互相發(fā)現成績等作用。而且小組合作易于出成績,能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體驗到成功,以此更加激發(fā)他們的實踐興趣和信心。

語文教學只有超越課本、超越課堂,引導學生走向生活實踐,才能真正實現語文能力的提高。通過語文實踐性活動,可充分展現了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能力素養(yǎng)在不同方面得到了提高。開展語文實踐性活動的形式和內容還有很多,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今天,我們要敢于創(chuàng)新、博采眾長,從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切實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本次小學語文國培學習,在這次培訓的過程中我聆聽了顧明遠、溫儒敏、李吉林等多位教育專家的生動、形象而又精彩的講座,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認識、豐富了專業(yè)理論。

課堂上,專家們精彩的講座一次次激起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收獲著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通過此次培訓,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才能適應教育發(fā)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聽了教授的講座,我進一步體會到了參與式教學的重要性。知道教師組織活動的能力對于課堂參與式教學的意義。在教學中,多創(chuàng)造互動機會,讓學生與學生互動,教師與學生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語言藝術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視,因為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需要有趣的東西來吸引他們,帶有趣味性的語言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就能更好地進行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是辛苦勞累的,但是讓我獲得了快樂。我懂得了只有不斷地為自己充電,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現在的一桶水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我們要給孩子們注入源頭活水,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

此次學習讓我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課標理念,為實施素質教育奠定了基礎。新課標理念強調語文教學應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應注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強調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三維整合。使我們領悟到了新時期語文教學的精神實質,為教學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整體把握,又要分段了解、分析、探究。“國培”專家各從自己擅長的研究領域談起,理論結合實例,為我們深入文本探究、科學備課、有效施教指明了方向。專家在講解自己的理論觀點時,列舉了大量的課堂實例,在實際課堂教學操作中、在過程的引領中傳授知識、講析技法、闡明理念。這些專家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本領傳授給了我們這些教師,讓我們在過程的體會、領悟中內化知識,促進自己實際的教學技能的提高。

總之,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我將帶著收獲積極地投入到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同時,我希望今后還能參加類似的培訓,以進一步提升自己在教育教學等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