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基地心得8篇

時間:2024-06-24 作者:tddiction 心得體會

通過心得體會,我們能夠更深刻地認識自己和世界,通過經驗和學習,我們可以獲得一份寶貴的心得體會,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德育基地心得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德育基地心得8篇

德育基地心得篇1

11月16日。17日學校組織五六年級的同學到素質教育基地參加實踐活動。同學們懷著愉悅的心情乘坐大客車去往素質教育基地,一路上,留下同學們的歡聲笑語。

我們到達了素質教育基地,首先進行了升旗儀式,我們幾個國旗頌的同學還在那里出色的完成老師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這次實踐活動,我班所學習的專業(yè)是“電子百拼”,首先,由老師給我們講解了科學知識,還說明了電子"百"拼的‘百’字為什么不是擺積木的“擺",那是因為電子百拼有多種多樣的擺發(fā)。老師娓娓動聽的話語,吸引著我們,讓我們對電子百拼這個專業(y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學們仿佛置身于科技世界。

老師給我們發(fā)了一套電子積木,同桌合作完成各種電路圖,讓我們在拼一拼,玩一玩中,體會到科技帶給我們的無窮樂趣。一個個小燈泡在我門的動手操作下閃閃發(fā)光,收音機也在我們的拼拼擺擺中發(fā)出美妙的聲音……最后,我們還進行了激烈的比賽,我班戚賀明同學由于技術高超,被評為專業(yè)能手,還獲得了榮譽證書。

這次實踐活動,我受益匪淺既找到了快樂,又收獲了新知識,提高了我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今后,我們還要多參加這樣有意義的活動,使我們的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德育基地心得篇2

古人云:“師有百行,以德為首.”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的生命.“無德不成師,德高才為范”.因此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技藝,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師德.我,一個初出茅廬的教師,內心雖有一個小小的心愿,力爭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可是真要說起如何做,卻是無從入手.但是短短幾天的師德培訓學習中各位老師的旁征博引,現(xiàn)身說法讓我學到了很多,因此我也逐漸懂得了做一名人民滿意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師德修養(yǎng)方面

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未來的教育家應該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學生,愛教育,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教育事業(yè),教育事業(yè)也會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yè)上的樂趣.你愛學生,學生也才會愛你,也才會讓你在和他們的交往中忘記外面的世界,忘記生活的煩惱.朱和新先生也講過: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熱愛,在每個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顆母親的心.教育,需要母親般的愛,但是教育的愛,更需要尊重,更需要賞識,更需要寬容.

學生是活潑潑的生命體,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要培養(yǎng)他們成長、成人、成才,首先要尊重他們,從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個性,教師必須放下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的架子,不僅要蹲下來和孩子尋求平等的對話,還要留有一份純真,要學會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仿佛都是為了賞識而來到人間的.賞識教育最難得可貴的首先是對學生,對孩子,對教育對象永不放棄尤其是教育者所傾注于弱勢群體的關愛和期待.賞識教育的奧秘在于讓孩子覺醒,每一個生命覺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勢不可擋的.

愛還需要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是一種高尚的境界,面對露珠一樣的學生,有時候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此外,教育需要責任.責任源于愛心,其本身亦是真愛.如果說,沒有責任的愛是無法存在的.那么,沒有愛的責任同樣也是不可想象的.教師崇高的職業(yè)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決定了教師必須發(fā)現(xiàn)教師職業(yè)的生命意義.熱愛教師的職業(yè)崗位,必須把它與祖國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宏偉事業(yè)和塑造“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新人的重大工程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責任就是要求廣大教師要按《教育法》、《教師法》的要求,認真履行人民教師應盡的職責.這種職責是基于對國家、民族和社會未來的一種深沉的使命感,而又落實到每一個學生的高度責任心.

二、課改理念方面

新一輪課程改革在為整個基礎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動力的同時,也在改變著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教師必須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為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一切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卻是扮演探索者、學習者、合作者、引導者、傾聽者、欣賞者、支持者的角色,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一個師生情感共融、價值共享、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成長、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體驗的完整的生活過程.在新課改的理念下,一個好的教師必須具備三個層面的素質:深厚的文化底蘊,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的智慧,包括批判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教學機智等.其中文化底蘊是最重要,最難做到的,也是教師最為缺乏的.因為只有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教師才能內源性地生長出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此外,教師必須要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經常參加教育科研活動,參加各種教師培訓活動,提高自己,充實自己.

三、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方面

學校要發(fā)展,教師是關鍵.在課程改革逐步推進的背景下,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年輕教師來說,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要經得住學習關、實踐關、職業(yè)倦怠關的考驗.

專業(yè)知識是一位教師外在美的依托!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包括通用知識、學科知識、教育知識.社會、歷史、天文等知識既有涵養(yǎng)人文素質的價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知識和學科知識則是教師專業(yè)化的必然要求.新課程中有不少新知識、新實驗、新方法.不學習,不重構學科知識體系就會落伍,所以教師應該對這些知識進行粗讀、細讀、摘讀、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

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學本質上更是一門實踐的藝術.大凡成功的教師都是很注重學習基礎上的實踐.教師專業(yè)成長的第一步是把書教好,讓學生喜歡你.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研究課堂教學實踐.課堂是教師的試驗田,教師務必立足課堂,立足學生,立足教材.若沒有研究,就不能提供貼近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成為一種“無效“的教學;沒有研究,也就沒有教師個性化的教學特色;“教師即研究者”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理念,有條件的教師要進行教育科研.

據(jù)研究,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會隨著教齡的變化而變化.據(jù)調查,教師的職業(yè)倦怠在教師生涯的最初幾年就開始呈現(xiàn),而且隨著教學時間增加開始不斷加重.為了擺脫職業(yè)倦怠,教師首先要有堅定的教育信念,其次要以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自己的高級需要,即實現(xiàn)自尊、自主、自我.此外,還要補充教育哲學資源,加強哲學修養(yǎng).

除此以上三個方面之外,教師的師德還包括班主任專業(yè)化和良好的心理健康.在此不一一詳述.

這些就是我在暑期師德學習上的體會和心得,并以此鼓勵自己,鞭笞自己,努力使自己勝任教師這個職業(yè),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

德育基地心得篇3

對青少年開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和行為習慣,為他們以成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的公民打下堅實基礎,是新時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課題.在當前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社會發(fā)展迅速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這對學生的思想產生極大的影響,給學校的德育工作帶來相當大的難度,帶來新的挑戰(zhàn).我們如何應對新的形勢迎接挑戰(zhàn),有效的開展中學生的德育工作?這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不得不深思的問題.在這里我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一個好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領悟的做人的道理,學會做人.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產生深刻影響,因此教師應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和職業(yè)素養(yǎng),為學生樹立榜樣,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要樹立為人師表的榮譽感,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要保持較強的勤奮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當好學生的表率.例如,教師要求學生不講粗話,要講文明、講禮貌,要求學生不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等等,教師首先應要求自己做到這一點,也就是說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教師絕對不做.

“言傳不如身教”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說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給學生看有效.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這一點我就深有體會,在我任教的班級中,同學們以前不注意教室的清潔,經常在教室里面亂扔紙屑、果皮,特別愛講粗話,雖然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上課,我走進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紙屑,就默默的把紙屑撿起來,同學們都感到很驚訝,紛紛撿起身邊的紙屑放到抽屜里頭.撿完紙屑以后,說了一句話:“看,我們的教室多么整潔,我們也覺得很舒服,沒有老師的批評,心情也好,如果我們每一個都自覺保持教室的整潔,每一天都有好的環(huán)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嗎?”從此以后,教室總是保持得很整潔.因此我們教師要強化自身修養(yǎng),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響學生,時時、事事、處處為學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二、開展形式的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為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創(chuàng)設廣闊平臺

課外活動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課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課外活動是為學校教育目的,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在課外對學生實施多種影響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受到教育、啟發(fā)與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時效性的有效途徑,課外活動多以集體的方式進行,是學生自愿參加.因此,他們會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活動中遇到的困難,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這就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團結互助的團隊意識及集體主義精神,克服困難的毅力.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修養(yǎng),開拓視野,同時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此外,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公共意識,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思想情感.組織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開展“遠離,珍惜生命”的宣傳活動,這有助于學生了解社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關愛他人,助人為樂和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

三、深入學生生活,了解學生,親近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及時糾正,及時引導

教師要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教育學生.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在這過程中需要有人引導他,當他偏離道德準則時及時把他拉回來,引導他走入正軌.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做一個細心人,深入學生生活中了解學生,關心學生,積極開展個別談話與反映他們心聲的集體活動,用“因材施教”的方針,重視做好轉化工作,變簡單灌輸為啟發(fā)誘導,變消極約束、看管為積極自我激勵、自我管束增強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有幾位同學的時間觀念較差,紀律散漫,上課遲到,我就及時找他們來談話,在談話的過程中我特別注意自己的引導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當?shù)闹赋鏊麄兊牟皇?,而是給他們講一些關于時間觀念、紀律的故事,給他們講珍惜時間、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從而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能改正過來.通過個別談話,這幾位同學都很快轉變了過來,再也不遲到,再也不搗蛋,對待人也文明禮貌了.因此,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只要深入學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學生,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則,將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密切與家長聯(lián)系,爭取家長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廣泛、深遠而持久的;老師是學校與家庭取得聯(lián)系的紐帶,爭取家長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學生.老師要主動向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外的表現(xiàn),介紹學生在校內的表現(xiàn),介紹學校教育的計劃和對學生的要求,向他們宣傳教育的意義以及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經驗,共同探索教育學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實施性.在取得家長的聯(lián)系,向家長反映學生情況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長,抱著和家長共同研究、探索的態(tài)度,其次是向家長反映的是真實情況,而不是告狀,所以語氣要委婉,方法得當,既反映缺點又反映優(yōu)點,既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進的作用.教育是長期的,持久的,因此,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應是長期的,持久的.

總之,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齊下,與時俱進,因材施教,不斷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道德標準的合格人才.

德育基地心得篇4

高爾基從前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需愛孩子的人,才干教育孩子?!苯處煹膼凼墙艹鰩熒?lián)絡的潤滑劑,教師的愛是教育作業(yè)的魂靈。有了愛,咱們之間就能以誠相待、志同道合。有了愛,師生就能夠無障礙地溝通;有了愛,在師生調和的氣氛中,就能夠展開教育互動,進步教育的實效性。

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愛孩子首要要尊重孩子,要相等地對待孩子,尊重他們展開的積極因素,讓他們自動地展開。因而每逢孩子有作業(yè)跟我來講時,我都認真地聽,而且同單個幼兒對話時,我一般都蹲下來,使孩子感到教師是尊重他的,孩子們已把我當成了‘朋友’,有什么作業(yè)都樂意跟我講。在日常的教育進程中肯定不能體罰或相體罰,更不能侮辱孩子,不然不只傷了孩子的品格和自尊心,更簡單讓孩子對學習失掉愛好、對校園發(fā)生懼怕的感覺,乃至是排擠來園上學等。

幼兒可塑性,模仿性強,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回對他們起到耳濡目染的效果。乃至能夠說,幼兒教師的道德水平,決議著幼兒的道德水平。因而,咱們做幼兒教師的'必定要嚴于律己,一馬當先,不時處處給幼兒以典范之影響。日常作業(yè)中注重本身的涵養(yǎng),做到文明、禮貌,長于與人協(xié)作,待人真誠,有耐性、不煩躁,談吐文雅,樸素,活波方,正經、整齊,誠篤有自傲,心口如一,動之以情,以情育人,曉之以理,以理塑人。

在往后的教育教育作業(yè)中我將嚴厲要求自己,用心呵護每一個孩子,做一名優(yōu)異的幼兒教師。

德育基地心得篇5

小學德育是基礎教育,它要在德智體諸方面為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打好基礎,學校教育不僅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xié)調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因此,學校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思想,為了確保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實施,做好習慣教育,打造好學生。

學生從小養(yǎng)成一種好習慣將受益終生,正如培根所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边@正是學生習慣教育需要取得的預期效果,最終達到習慣決定命運。從多年的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德育工作探索和經驗中可知,總結如下幾方面:

一、緊密結合日常行為規(guī)范,用制度規(guī)范學生習慣,在集體中養(yǎng)成統(tǒng)一的好習慣。

農村學生陋習、舊習、惡習諸多,要想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必須要進行制度管理,從制度管理中規(guī)范學生的習慣,從習慣變成自然,實現(xiàn)“無為而治”。往往從集體統(tǒng)一習慣開始,從集體到個體,從大到小,從上而下,一般比較容易比較取得實效性和時效性。一個好的集體肯定有好習慣,這種好習慣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力量巨大而無形。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僅僅代表個人,更是影響到集體的榮譽,以強烈的集體主義來強化自己的行為習慣。做法有:

1、在管理上堅持用制度評估量化,形成對學生的管理習慣,促成學生的好習慣統(tǒng)一養(yǎng)成,是農村習慣教育的基石。一是對整體學生每日在校學習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用一個根本制度—《值日管理制度》來去進行評估量化,但每日突出一個環(huán)節(jié)來重點管理。比如今天檢查課堂違紀問題,明天抽查課間管理死角學生非正常不良集中問題;二是多年來定期實行重點管理區(qū)域常態(tài)化管理。比如:對學生的頭發(fā)、首飾、裝扮等儀容儀表每四周檢查一次?!敖箤W生穿拖鞋進入教學區(qū)域,每2周突擊檢查一次。校園內禁止使用手機,專門買了探測儀,每4周突擊檢查一次,違者學校統(tǒng)一收繳保管,期末后家長陪同取回。晚上時常到圍墻下突擊檢查學生爬圍墻情況。等等。三是在課間、自習課、晚讀課等在學校沒有教師統(tǒng)一管理和組織的時段和區(qū)域,加強了對是否有良好的遵守校紀校規(guī)習慣監(jiān)管和巡查,尤其是儀容儀表、穿拖鞋、使用手機、處理學生矛盾的良好習慣問題,在周一國旗下講話時進行了特殊主題的量化總結,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多正面牽引,把國旗下講話變成是學生習慣成長的指揮棒。

2、堅持每4周在制度量化下得出的各班評估成績進行文明班級”評比活動,促進班級在制度中、在原則中習慣成長,發(fā)揮班級的陣地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制度管理中,很多學校往往會習慣用扣分制,而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檢查一項工作后使用零扣分的班集體給予加獎分的辦法,效果較佳。我們也正在嘗試所有的項目往這方面去努力實現(xiàn)管理調整。

3、每一次頒獎時,對突出的班級為何取得如此好成績的好事例好現(xiàn)象好習慣堅持進行類總,進行全校通報,尤其是在這個群體中學生為取得班級優(yōu)秀成績而付出努力的良好習慣表現(xiàn),要加以充分肯定。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強烈的意識:自己的每一個行為都決定了集體的榮譽。

二、用大愛來包容學生的個體習慣,為學生的個性習慣發(fā)展提供更好的平臺。

學生的有些習慣可能和大人的培養(yǎng)意圖、集體統(tǒng)一要求會有所偏離,甚至是格格不入。作為一個管理者的思想認識、是否用大愛來包容學生的個體習慣和用期望的目光關注其習慣發(fā)展很重要。不能盲目對待,單一處理,更不能以“另類”“異物”而一棍子打死。

1、從認識上做到牽引教師從一些科學家、成功人士、名人的成長“缺點”中入手,比如牛頓、華羅庚,善意看待學生的某些習慣,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有針對性的正視學生的習慣,正確認識到“學生的習慣形成對過去而言不存在對與錯,不同的學生的成長歷程會存在不同的習慣,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不必大驚小怪”

2、從學生的個性習慣發(fā)展出發(fā),開啟人生成才大門。我們經常在教育管理常態(tài)會上引用香港教育年會中的案例:“一學生長期關注螞蟻的習慣,時常遲到,甚至有時忘了作業(yè)。很多學校和很多老師眼中的差生,但是后來經過某教育工作者的個性習慣牽引:鼓勵他在完成學業(yè)的時候繼續(xù)深入關注螞蟻,安排專業(yè)老師專門輔導,甚至讓他在學生當中組成自己的研究團隊,最后變成是地區(qū)性的滅蟻專家,他的團隊成員很多成為和滅蟻相關聯(lián)的知識區(qū)域人才?!薄耙粚W生長期至關注科幻片,其它的一塌糊涂,經引導關注應急問題,并養(yǎng)成習慣,后來成為一個國家的應急專家?!弊鳛閭€性習慣教育的啟迪,讓教師在學生的某些習慣中加以甄別,從學生的語言、讀寫、繪圖、組織能力等方向加以培養(yǎng),加以開發(fā),創(chuàng)造平臺,通過比賽、活動來給予肯定,并鼓勵他們尋找興趣愛好的人組成一個小集體,培養(yǎng)他們的好習慣,給以幫帶扶。學生的成長往往從對某一問題的'關注開始,引起興趣,堅持深入變成一種習慣,最后成功。這種個體的習慣教育發(fā)展成功,遠遠不如一個小集體或者是大集體的個性習慣的整體成長。我們遇到過這樣的案例:一學生經常賭博,而且會千術。為此也不知所措,后來我們改變策略,讓他經常在特定的場合給師生表演千術,引導他關注魔術表演和軍人的戰(zhàn)術偽裝,讓他以后變成在文藝節(jié)目上表演魔術,時常和他交流看法,后來他參軍,成為一個很優(yōu)秀的偵察兵。

三、紀律教育手段,在習慣教育中可以形成更好的成效,用紀律強化學生的習慣。

壞習慣將貽害無窮,根據(jù)調查顯示,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都是從不良習慣開始的,而初中階段更是高發(fā)期。為此,要做好如下工作:

1、把法制教育變成習慣教育的一種常態(tài)教育,通過一些舉措,如聘請法制副校長入校、開展法制專題教育、聯(lián)合政治思想課程教育、法制班會課、法制知識宣傳等,讓學生懂法知法學法用法守法,教育學生在犯罪案例的反面材料中警惕、警示,從法律中養(yǎng)成習慣。

2、建立紀律教育制度,嚴格履行紀律教育程序,建立紀律教育檔案,用紀律教育手段保證習慣教育。一是學生的問題教育中,形成了以“老師—班主任—年級組長—政教掛級領導—紀律處分”為主軸的紀律

教育梯隊,讓學生有這樣的習慣:誰找我談話了,我自身的問題嚴重性到了哪個層次了,要學生自身意識到自身的問題,從而在潛意識上有所約束自身的行為習慣;二是對學生出現(xiàn)矛頭和不良習慣現(xiàn)象由紀律教育手段進行強化,強化習慣養(yǎng)成。建立了相關的專項違紀制度,堅持“從重、從嚴、從快”的專項違紀處理制度,變成學校管理的底線管理習慣。比如:在《出勤管理制度》中虛報住址、虛報家長聯(lián)系電話、無故曠課、冒充家長和老師簽批請假條;重大安全違紀;七大違紀,實行個人和班級評優(yōu)獎優(yōu)一票否決;不尊重老師和不服從管理;打群架、打架使用器械、引入社青介入處理學生矛盾;學生發(fā)生矛盾,不報告學校又自行處理且處理不好,引發(fā)更大矛盾的等等。

處理學生突發(fā)偶發(fā)事件中,我們必須記錄:什么矛盾?發(fā)生矛盾后怎樣做了?后果如何?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是否喜歡打游戲?事后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有這樣的違紀習慣:常打游戲的,一般都常打架,有潛意識的暴力傾向,我們就針對游戲有哪些利弊開始教育。打架現(xiàn)象很多都是在小矛盾發(fā)生后,沒有處理好,導致更大的矛盾。我們就針對這一習慣進行學生如何處理矛盾進行專項教育,一路堅持下來,并列入專項違紀,學生一旦有了小矛盾,就有了如何處理的好習慣,效果很好。

德育教育是漫長的工作,我們將上下求索,為學生創(chuàng)造燦爛的明天。

德育基地心得篇6

在這一個學期結束之時我對我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分析如下: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彼刭|教育既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更要注重學生的終生發(fā)展。小學生養(yǎng)成什么樣的行為習慣,不僅影響他自己,而且直接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對于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要從細小的事即從學生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入手,不講空話,不盲目提要求。在這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上要求學生不做小動作。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能認真傾聽老師講解和同學發(fā)言。在聽了老師和同學的發(fā)言后認真思考,積極發(fā)言,在自己的思考中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學習活動中要逐漸學會能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共同解問題。在討論和解決問題時,要學會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并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課堂教學中做練習時要求學生書寫姿勢端正,正確執(zhí)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執(zhí)筆處離筆尖一寸),書寫要工整,作業(yè)和書本要保持整潔,認真并按時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作業(yè)。在課堂教學之余,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誠實守信的習慣,尊重他人的習慣,自己的事自己做的習慣,講究衛(wèi)生的習慣等等。通過各種各樣的小事讓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快樂成長。

無論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如何,教育教學始終都是教師對學生知識的傳播或引導,而這些都離不開課堂中的教學。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這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一直深深地思考著。在我看了“課堂教學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边@篇文章后,讓我深深地觸動了。在我教育教學的課堂中,一直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只讓做對的同學說,不讓做錯的同學說,這樣的教學信息反饋帶有片面性;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只關注班上中上等學生,讓那些經常做錯的學生陪讀。這樣一下來,就挫傷了那些后進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就有悖于“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一新課改的基本理念。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這一現(xiàn)象不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研活動的順利開展。課堂教學中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是十分珍貴的教學資源,也是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如果教師能隨機應變,合理開發(fā),巧妙引導學生一起研究的話,就可能在課堂上撞出智慧的火花。在課堂教學中忽視后進生的問題,不讓他們發(fā)表自己的思路,課堂教學就是呆板的教學,是沒有生命活力的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必須突破傳統(tǒng)的習慣和觀念,克服功利心,不要刻意求順、求純、求完美。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弟子規(guī)》等國學經典蘊藏的智慧精髓和傳統(tǒng)美德,是中國文化的生命之源,盡管時代不同,社會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但是道德傳統(tǒng)應該得到繼承,因為它所孕育的道德規(guī)范的主要內容在當今的社會中仍然具有積極的意義。

俗話說:“教兒嬰孩,教婦初來”。本學期我們開設《弟子規(guī)》校本課程,以傳授《弟子規(guī)》為平臺,以學生實踐為主體,心靈塑造為宗旨,從習慣抓起,通過引導學生誦讀中華經典,主動吸收傳統(tǒng)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華,從而提升道德修養(yǎng)。我在教授《弟子規(guī)》原文內容的同時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多種形式把其中的精華與德育結合起來,從而達到規(guī)范學生言行的目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誦中學,玩中記,讓誦讀《弟子規(guī)》成為一種樂趣。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在課堂上,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采取“拍手誦讀”、“小組合作讀”、“配樂誦讀”等多種方式反復誦讀,在讀中誦,在誦中悟,并結合史料中有關故事讓學生在理解中記憶并感知《弟子規(guī)》內容所蘊含的道理。這樣,學生在課堂的反復誦讀中掌握了其韻味和節(jié)奏,在課下再讓小組長組織學生比賽誦讀,讓學生邊玩邊吟誦,讓經典不斷滲入人的心靈,從而達到了健體與健心相協(xié)調的良好效果。

二、畫中解,演中悟,讓理解《弟子規(guī)》變?yōu)橐环N享受。

課堂時間,教師通過多媒體重點播放《弟子規(guī)》的釋義和相關小故事,把《弟子規(guī)》的內容用文字、圖片或者音像的方式進行詮釋,更注重引導孩子關注里面蘊涵的道理,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此基礎上,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將《弟子規(guī)》中的小故事套曲演唱,讓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感悟《弟子規(guī)》的深刻內涵。

三、家中行,校中做,讓踐行《弟子規(guī)》內化為一種本能。

教師每周一節(jié)《弟子規(guī)》后給學生布置適當?shù)膶嵺`作業(yè)來指導孩子在家的言行,同時請家長指導和幫助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如:每天飯前讓孩子給家長拿筷子和碗;送父母一件自制的禮物;給父母做一頓晚餐;給父母過一次生日等。

總之,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校的文明禮貌和道德行為發(fā)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特別是個別道德行為問題較大的學生也有明顯的變化。學生除了上課前能向老師問好,下課時能謝謝老師外,平時遇見老師都能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此外,在操場上,很難看見有廢紙廢物了,即使偶爾有廢紙,也很快會被學生悄悄撿走。由此可見,學生的公共衛(wèi)生意識增強了,亂丟廢紙廢物的現(xiàn)象也大大減少了。

德育基地心得篇7

德育是教育者根據(jù)一定社會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規(guī)律,采用言傳身教等有效手段,通過內化和外化,發(fā)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幾方面素質的系統(tǒng)活動過程。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務和歸宿。德育,從根本上說就是育人。育人,是教育的終極目標。

現(xiàn)在,我國已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fā)展時期,許多新思想、新問題不斷出現(xiàn)。當代中小學生是跨世紀的一代,他們面臨著一個改革開放,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時代要求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既能適應和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又要有較高的文化品德修養(yǎng)。而我們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傳遞,輕思考,忽視了道德選擇和澄清能力的培養(yǎng);當代中小學生自我意識、民主意識增強,而我們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輸,輕交流,習慣于“我說你聽?!保狈ζ降葘υ捄颓楦袦贤?;青少年道德觀的建立,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既需要靜態(tài)的曉之以理,更需要動態(tài)的品德踐行,而我們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說教,輕交流,忽視了德育過程中由知到行的轉化環(huán)節(jié)。青少年兒童良好人格和道德習慣的`養(yǎng)成,既有賴于嚴格的要求和紀律約束,更有賴于學生自身對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堅持不懈的自律慎獨,而我們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輕內修。忽視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

道德是一個人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漠視靈魂的塑造,這個民族肯定沒有希望。學校德育承擔著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歷史使命。當代青少年人格素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21世紀中國走向何方。每一個成年人,尤其是學校教師,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德育創(chuàng)新首先要牢固確定“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通其情,達其理,導其行”

人本主義的教育目標就是人本主義教育理念,也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幫助學生發(fā)展自己的個體性,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獨特的人類存在,并最終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己的潛能”?,F(xiàn)代的德育越來越強調發(fā)展人的潛能,激發(fā)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積極性,注重人的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我們應該認識到德育不應該是居高臨下的說教;不應該過于凝重,過于規(guī)范,過于封閉;不應缺少應有的人文關懷、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德育應該是有血有肉的`言行、情感、事實與現(xiàn)象,是可見的、可感知的做人的教育。

是塑造人的靈魂的工作,培養(yǎng)學生學會做人比學會做學問顯得更加重要,因此,要一切以學生為中心,要引導學生先學會做人,學會做文明的現(xiàn)代人,做社會主義中國的主人,然后教會他們做學問。學校必須始終堅持“以德立校,育人為本”,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讓學生以健全的人格、科學的精神;培養(yǎng)適應性強、具有內在自由選擇能力的人,他們既能適應社會變遷,又不迷失自我。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道德需要產生于具體的生活實踐,青少年兒童的道德成長與身體成長一樣,需要從多渠道汲取營養(yǎng)。如果道德教育僅僅滿足于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卻不能使學生付諸于道德行為,這樣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廢、收效甚微。學校道德教育必須重視學生道德行為的培養(yǎng)。以往學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課堂教學,滿足于講解道德知識,對學生情感、意志和行為的培養(yǎng)相對薄弱,造成相當一部分學生道德認識不少,道德行為卻不多。

改變這種局面,學校德育必須優(yōu)化德育形式,打破單一的課堂講授模式,開發(fā)、推行多種多樣立體化、開放式的德育模式。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投身于火熱的社會生活,體驗復雜多變的社會道德情境,嘗試進行道德抉擇。學生在與人交往中體驗情感,在克服困難中磨煉意志,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履行道德行為。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資源,因地制宜地開辟校外德育基地,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傳統(tǒng)教育基地、社會實踐基地、軍事訓練基地、學習雷鋒基地、勞動鍛煉基地等。走出去,組織學生進機關、到工廠、下農村、走市場,進行社會調查,開展實踐活動;請進來,請老前輩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tǒng)教育,請模范人物對學生進行成才教育,請企業(yè)的廠長、經理介紹市場經濟的知識,請民警、交警同志進行法制教育、公民意識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等。

二、建立和健全學?!彝ァ鐣灰惑w的立體教育網絡。

我們的德育方法不能滿足于開設了多少德育課程,開展了多少次主題活動;不能重顯性、輕隱性,忽視了發(fā)揮教師示范、自然陶冶、校園文化、學科滲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更不能忽視了家庭、社會對青少年道德思想形成的影響。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沖擊著學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當代中學生處于對外交流日益擴大、通訊傳播不斷擴展、社會活動日趨多樣化的社會氛圍之中,每天都接受著廣泛的社會影響。他們在社會、在家庭,耳聞目睹的是許多紛繁復雜、光怪陸離的社會現(xiàn)象;而在學校接受的是共產主義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受到的是愉悅的道德情操的熏陶。

加強學校德育,提高德育的實效,是一項艱巨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作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遠。

德育基地心得篇8

20xx年暑假,作為才轉崗三年(此前一直從事小學數(shù)學教學),現(xiàn)在任教語文學科的我,接到要求去參加沙坪壩區(qū)暑期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訓學習的通知的時候,心中有一些忐忑。此前知曉班級中有這樣一門課程,自己對這門課程的了解僅僅只停留在它只是綜合學科中的一門。通過本次培訓學習,通過教研員余朝利老師,以及其他幾位知名專家的講座,指導,點評等等,讓我此次培訓收獲頗多。

通過本次培訓學習讓我們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國家為了彌補當前教育中存在的缺陷而規(guī)定開設的一門重要的課程。它以活動為主題,以實際的工作案例為課程教學讓教師學習和借鑒,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為學生個性的充分發(fā)展創(chuàng)造空間,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推進學生對自我、社會和自然之間內在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謀求自我、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其次,我們還認識到堅持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對教師的成長也有極大的推進作用。綜合實踐活動是在各學科領域知識綜合與融合的基礎上展開的,同時各學科知識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要掌握多學科的知識,并且具備融合各科知識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的課程改革的要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還注重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實踐、探究掌握知識和技能,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樂趣。而要想指導學生探究,教師首先要具有科學研究的能力,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發(fā)揮自身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