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也可以作為一種文學(xué)評論的形式,讓我們參與文學(xué)界的討論和交流,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探討書中的主題和價值觀,這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社會和人生,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為盜之道讀后感最新7篇,供大家參考。
為盜之道讀后感篇1
看完蔡康永的說話之道這本書之后,我就特別想想寫一些讀后感,但我對說話之道的境界不是很高,只是回到最基礎(chǔ)的話題,那就是想寫寫人生之道——成熟與成功。
成熟就是去書店買本書,在不知道書本的好壞的情況下,如何去選擇。有時候覺得這個話題,其實就像上大學(xué)一樣,我們學(xué)到專業(yè)知識,卻用不到工作和生活中,甚至不是這個行業(yè)??墒枪ぷ髦蟀l(fā)現(xiàn),大學(xué)的東西根本不夠用,那是因為社會是真正的大學(xué)。其實成熟跟上大學(xué)一樣,它的標準并不是專業(yè)本身,而是學(xué)會利用基礎(chǔ)知識和社會實踐經(jīng)驗去判斷。這些標準其實都是最基礎(chǔ)的、基本的。當我們學(xué)會用理智的常識去選擇和判斷的時候,這就是成熟的標志了。看似簡單,卻很不容易。
成熟和成功的區(qū)別是,成熟是相對固定的,它則重于類似于炒菜的一些準備工作,而成功就是類似味道的問題。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食堂有兩家窗口,北邊的生意卻十分紅火,那是因為味道好。盡管重量少了一些,但只要不是太懸殊的.原則就好。因為我們都喜歡吃分量足味道可口的飯菜。
所以說,成熟只是成事之道,之初。成功只是成事的經(jīng)驗和結(jié)果。沒有成熟,談何成功。它們都是相對的,但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其他就是能力問題罷了。
所以我推斷的結(jié)論是成熟是原則問題,成功是能力問題。因為有時候我們思考問題不用那么復(fù)雜,只要簡單實用,真實有效,我想這就是結(jié)果了。生活最好的態(tài)度就是坦然面對并快樂著。
為盜之道讀后感篇2
這幾一天,我讀了美國m。伯羅蒙爾寫的《自然之道》。本文主要講了作者和他的旅行同伴、向?qū)б黄鹑ツ咸窖蠹永透鐛u看幼龜而害了一大群幼龜使它們成了食肉鳥美餐的事情。它告訴我們做事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否則就會產(chǎn)生與我們愿望相反的結(jié)果?!鞍蚊缰L”也是這個意思。
讀了這篇文章,我想起了我做過的一件傻事。一天,我在外面逮了一只又肥又大的蚯蚓放在盒子里玩,我用棍子挑挑這、弄弄那,突然一不小心,把蚯蚓弄成了兩段,看著蚯蚓在盒子時痛苦地翻滾著,我嚇壞了,傷心得直想哭,可一想,哭有什么用,又不能讓蚯蚓再好起來,還是給它做個手術(shù)吧。說干就干,我先用清水把它的傷口洗干凈,用紙再擦干,然后涂上膠水,把它的傷口粘好,再用透明膠布把兩端段粘好,還怕不結(jié)實,就又粘上了一層防水膠布,心想,這下,蚯蚓的傷該好了吧,可是沒想到過了一會兒,我一看,發(fā)現(xiàn)蚯蚓一動不動地在盒子里,我趕緊拿出來一年,身體硬硬的,死了!這個想法在我的腦海里一閃而過,我傷心極了,眼淚都掉了下來,我把一切都告訴了媽媽,媽媽笑著說:“傻孩子,蚯蚓斷了,還會活,可是一把它們粘起來,復(fù)活的路被堵上了,還怎么活呀?”聽了媽媽的話,我頓時呆住了;……
這件事也是告誡我們,人類做事必須遵循客觀規(guī)律,如果僅僅從人類的主觀愿望出發(fā),不遵循客觀規(guī)律,就會好心辦成壞事。
為盜之道讀后感篇3
在我的語文書中,有一篇課文題目是《自然之道》,文章其中是這樣寫的:作者和同伴們及一個向?qū)ЫY(jié)隊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游,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看到一只幼龜率先把頭探出巢穴,突然一只嘲鷹飛來咬啄幼龜,他們不顧向?qū)У膭褡?,要向?qū)О延敱虼蠛?。接著,成群的幼龜因為得到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口魚貫而出,結(jié)果許多幼龜成了嘲鷹等食肉鳥的美食。雖然作者和伙伴們及向?qū)炀攘艘恍┯敚撬麄冞€是感到十分慚愧和后悔。讀后我深受啟發(fā)。
當我讀到"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這一句話時,我深深地體會到:如果不按照自然規(guī)律辦事,往往事與愿違,好心辦了壞事,大自然中的現(xiàn)象是十分復(fù)雜的,沒有調(diào)查清楚就不要胡亂作決定或指揮;當人自作聰明時,就可以以主觀意志代替客觀規(guī)律,聰明反被聰明誤。
在生活中,我也曾像他們一樣好心辦壞事。例如:上周星期六的上午,我去奶奶家,奶奶家的母雞正在孵蛋,當一個個小雞從蛋殼中破殼而出是,我甭提有多高興了。可是有幾個蛋殼中的小雞遲遲不從里面出來。我著急了,最后將它們一一打破,一只只活生生的小雞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但是沒過幾天,這些小雞便死了,我問奶奶,奶奶說這些小雞必須要自己破殼而出才能活。
讀完《自然之道》這篇課文,我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如果不按照自然規(guī)律辦事,往往會產(chǎn)生與我們愿望相反的結(jié)果。
為盜之道讀后感篇4
那天,老師叫我們?nèi)ヮA(yù)習(xí)《自然之道》這篇課文。當我一翻到這一課的時候,便被吸引住了,一口氣把它讀完了。
?自然之道》這個故事給我留下了異常深刻的印象,也讓我明白了一個很深刻的道理。課文中,主要寫了幾個旅行者在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旅行時,見到一只太平洋幼龜即將被嘲鷹拉到沙灘的時候,懷著善良的心態(tài)讓向?qū)朕k法救了這只烏龜,把小烏龜引到了大海。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只先出來的`小烏龜是龜群的“偵察兵”。由于這只小烏龜被向?qū)б蛄舜蠛?,使龜群得到了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于是爭先恐后地結(jié)伴而出。沙灘上無遮無攔,很快引來了許多的食肉鳥。無數(shù)幼龜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物。這就是文章所寫的人類因好心而辦成的壞事。
從中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nèi)祟愖鍪拢欢ㄒ裱匀灰?guī)律,如果只從人類的主觀愿望出發(fā),不遵循客觀規(guī)律,就會產(chǎn)生與我們愿望相反的結(jié)果。大自然里的生存法則不能被打破,不管你是為了利益故意去破壞,還是因為你是為了去保護他們,只要這種法則一旦被告打破,后果就不堪設(shè)想。記得以前媽媽給我講過一個故事:從前,森林里生活著一些美麗的羚羊和兇惡的狼。人們常常看到被狼獵食后留下的美麗羊角。為了保護羚羊,人們開展了捕殺狼群的運動,短時間內(nèi),森林里的狼全被殺了。那些羚羊因為沒有了天敵,它們不用擔(dān)心狼的襲擊,無憂無慮,大量地繁殖,數(shù)量增加很快??墒牵镁安婚L,一場瘟疫襲來,奪去了絕大多數(shù)羊的性命。只剩下幾只強健的。這時候,人們才明白:狼也是生物鏈中不可缺少的一員。狼群捕殺羊時,會把那些老弱病殘的吃掉,而那些強壯的就會活下來,繁衍后代。而且狼的存在還有效地控制著羊的數(shù)量,防止羊的數(shù)量太多對森林的破壞,對于森林的保護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
由此可見,僅有愛是不夠的。自以為是萬物之靈的人類常常會因為自作聰明而做些傻事,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xùn),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讓我們的愛建立在尊重自然之道的基礎(chǔ)上吧!
為盜之道讀后感篇5
有一個故事,講的是美國的m·伯羅蒙塞爾和七個同伴及一個向?qū)淼侥咸窖蟮募永透鐛u旅行,因為這里有許多太平洋綠色用來孵化小龜?shù)某惭?,同時實地考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開巢穴進入大海的。他們上島后,天色已晚,他們忽然發(fā)現(xiàn)了一只大龜巢,有一只幼龜正在巢口躑躅不前、欲出又止,此時一只嘲鷹突兀而來,啄向幼龜?shù)念^,企圖把幼龜拉到沙灘上去,m·伯羅蒙賽爾和同伴們看著眼前的一幕,焦急地對向?qū)дf:“你得想想辦法啊!”而向?qū)s見慣不驚,仍舊若無其事,在他們“不能見死不救”的請求下,向?qū)П鹩?,把它送進了大海。
可就在此時,令人極為震驚的一幕發(fā)生了:成群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現(xiàn)實使他們知道他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情,他們趕緊抓起幾只幼龜奔向大海當做一種補救,盡管如此,但那幾十只嘲鷹、海鷗、鰹鳥已經(jīng)吃得飽飽的……讀了這個故事,我的感悟是: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們自作聰明時,一切都有可能走向反面,后果是很嚴重的。有一次,我的媽媽從外面弄回來一盆很好看的蘆薈,把它放在我家的陽臺上養(yǎng)著。
當時,我并不知道蘆薈怎么養(yǎng)護,我隔三差五給它澆一次水,差點兒把它淹死,原來蘆薈是耐旱的植物,不能澆過多的水,幸虧它還扛得住。后來,到了冬天,我以為它也一定很冷,于是便接了一盆熱水倒在了那盆蘆薈的身上,看著被我澆過的蘆薈,我還滿意地笑了。誰知過了兩天后再看它時,我發(fā)現(xiàn)它竟然死掉了!我傷心地問媽媽蘆薈是怎么死的,媽媽也在納悶,于是盤問我又給蘆薈澆了什么水,等我把我的“杰作”告訴了媽媽時,媽媽才算明白過來,原來是我把蘆薈用熱水給澆死了!在我們的生活中,象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比比皆是。
可見,人類做事必須遵循自然規(guī)律,如果僅僅從人類自身的主觀愿望出發(fā),不遵循客觀規(guī)律,即使是好心,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惡果。因此,我們一定要吸取這樣的教訓(xùn),讓這些事情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讓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心中警鐘長鳴,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為盜之道讀后感篇6
閑暇之余,看完了《蔡康永的說話之道》,收獲頗豐,也頗有感觸。無論是思想上,心里上,還是行為上都將進入一個新臺階。書中實例新穎,語言幽默、風(fēng)趣又不失生動,確有很大的啟發(fā)。
看完這本書后,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便是“我不在乎說話之術(shù),而在意說話之道。我的說話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短短的話語,卻蘊涵了多少的人際交往的技巧和內(nèi)涵。把你放在心上,說起來容易,而真正在談話過程中能夠從始至終毫無變化一路堅持下來的又有多少,做起來真的不容易。也許這也就是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和差距吧。人都是自私的動物,也許在談話之初,你強迫自己要設(shè)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因此在伊始的時候,一切都顯得很和諧,但是慢慢地,你就會發(fā)現(xiàn)心中的天平逐漸開始傾斜,你會不自覺地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來交談,這樣,矛盾可能就會不可避免的產(chǎn)生了,把對方放在心上也就變成了一句空話。所以說,我認為能夠做到的人是不簡單的,可能現(xiàn)在我真的無法做到,但它絕對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等我有一天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人際關(guān)系絕對會很好,也一定會擁有更多的知心朋友,這也是我一直所希望的。
另外涉及到的一個問題便是尊重,要懂得尊重,并學(xué)會尊重。一直以來都說尊重他人就等于尊重自己,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他人。一點都沒錯,我們需要尊重他人,同樣,我們也需要他人的尊重。我的說話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也就是這個道理。尊重,拆開來講,就是既要尊又要重,尊即尊敬,一般都說我們要尊敬長輩,但我認為即使是陌生人、普通人我們同樣需要尊敬,這樣別人的自我價值就會得到肯定,而反過來我們的自身價值也在不斷的得到升華。重,就是自重,我們要時刻記住自己的身份,不應(yīng)該有絲毫的逾越,這樣我們才會慎言謹行,才會減少與人交往中不必要的摩擦和爭執(zhí)。真正做到了尊重,我們才會在別人的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拓展自己的人脈關(guān)系,何樂而不為呢!
蔡康永說,“說話,無非是表達自己、打動別人?!北磉_自己是方式,而打動別人則是目的。要想打動別人,就要注意表達自己的方式。人跟人溝通常有障礙,有時候?qū)Ψ骄褪歉悴煌澜?,怎樣說都說不通,那也就只能盡力而為,人生本來就是這樣子,嘗試得越多,才越可能完成。所以我們需要嘗試著通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來打動著我們談話的對象。當你跟他的想法很不同,但你又很想說服他時,你最好不要強調(diào)這是“你的”想法,你可以在措詞上轉(zhuǎn)個彎,讓他感覺,你是“被他啟發(fā)”,才產(chǎn)生這個想法的。這么做最省力,因為所有人,都不會反對自己的想法。這也是處事的技巧,很容易就可以達到打動別人、愉悅他人的目的。
被別人需要,才會比較明確的感到自身的存在。你自己是如此,他人也更是這樣。能夠感到自身的存在,是最重要的,也是對自我存在的價值的肯定,因此,每個人都需要有人來肯定自己,感覺到自己是被需要的。這樣,我們就要學(xué)會經(jīng)??隙ㄋ说男Э?,多贊揚別人,夸贊他人對我們所做的一切對于我們來說有多么重要。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也許就會又多了一個朋友,朋友多總歸是好的,少了一個敵人,我們道路就會寬廣很多。
人際交往之間的技巧太多,絕不是看了某一本書就能立刻體會到其中一二的,也許需要我們花費一生的時間去體會,去領(lǐng)悟。不管怎樣,我們都應(yīng)該始終記住,只要我們對他人是真心的好,我們也一定會得到我們應(yīng)該得到的。
為盜之道讀后感篇7
我不在乎說話之術(shù),而在意說話之道。我的說話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俗話說,一句話可以說得人笑,也能說得人跳。這話究竟該怎么說,完完全全是有門道的。全書一共包括40篇小短文,每篇都是一個故事,你會發(fā)現(xiàn)在愉快的閱讀中已經(jīng)不知不覺被蔡康永的“說話之術(shù)”感染了,所以學(xué)習(xí)的過程也就變得不那么枯燥無味,反而通俗易懂、妙趣橫生,容易讓人接受。
懂得說話不僅可以交到好友,也有可能化干戈為玉帛,化敵人為朋友,如此有利的投資,又何樂而不為呢?對于生命中最在乎的親人,用話語將關(guān)心表達出來,讓他們接收到訊息,如此生活也才更有滋味!
我也曾經(jīng)以為,說話直率毋庸置疑是一個美德。任何語言上的思考和修飾,都不免有阿諛之嫌。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如果坦誠一些,就會容易一些,這其實是沒錯的。
但是,我越來越多地發(fā)現(xiàn),這樣的觀點背后,隱藏了一個膨脹的自我。我說話的時候,只是想到遵守自己內(nèi)心中的真誠的自我形象。從而因為某種自我實現(xiàn)而感到滿足和驕傲,而沒有想到聽話的你的感受,如果你感到受傷,反而顯得你過于小氣,容不得我所謂的真誠。
這個邏輯真的是自私到不行了。其實我們在人生中不斷地使用這個自私的邏輯,即便在對待我們覺得最重要的人的時候。那些美麗的情書,大都充滿自我地宣泄著一種單方向的愛意和需要,而很少反過來思考對方的需要和感受。我們自然而然地認為別人知道我們知道的一切,并且自然而然地要求別人的理解和配合,這本來是人在幼年心理發(fā)育的一個誤區(qū),結(jié)果到了成年,我們常常還走不出來。這好像說明了我們的自私已經(jīng)近乎一種天性,于是康永教我們說話之道,其實是一種人生之道。
我們應(yīng)該思考,在真誠之余,如何包含對他人關(guān)懷的溫暖。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在所有時候,都能夠把對方放在你的心上。他擅長說故事,擅長構(gòu)造場景來告訴我們生活中的那些迷思。
他試圖撥開我們擋在眼前的那個無比膨脹的自我,然后給我們的心靈清理出一個空間來安放他人。
誠然,一味追求所謂說話之術(shù),就容易有刻意奉承的嫌疑,但是不傷害別人的表達自己的看法,不是更應(yīng)該追求的么。而且,在某些時候,我的意見真的就比你的感受重要么。
每天我們說那么多話,有幾句話是我們說完之后,會自己放在心頭、玩味一番的?“我為什么說出這句話?”“我為什么會用這個態(tài)度說?”如果沒事就想想這樣的事,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心里其實藏了很多我們自己都不太明白的東西,這些東西藏在我們的話里,從我們的嘴巴說出去了,如果我們稍加玩味,會比較懂得別人是怎么形成對我們的印象,是怎樣評價我們的。
如果,我們練習(xí)把我們相信的事和我們說的話,盡量變成一體,那我們就會傾向成為一個謹慎的人,或者會因為注意說話的品味而靠近有品味的生活,或者,因為訓(xùn)練自己好好傾聽別人而終于變成一個善于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的人。
這本書雖然談很多“說話之術(shù)”,但我相信的不是術(shù)。我相信的,是先對人和人之間的溝通認真看待,然后得到比較多的力量,更靠近幸福。透過說話,懂得把別人放在心上,這就是我相信的,蔡康永的說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