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螃蟹中班教案6篇

時間:2023-12-26 作者:Animai 備課教案

教案的編寫需要綜合考慮教育目標、學生背景和資源可用性,教案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有意義的學習體驗,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捉螃蟹中班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捉螃蟹中班教案6篇

捉螃蟹中班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螃蟹夾子的外形特點,用語言表述。

2、了解螃蟹夾子的本領,感受螃蟹的勇敢可愛。

3、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ppt圖片、故事、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活動——謎語,引起幼兒興趣。

身穿盔甲白肚皮,兩只夾子左右提,一生只會橫著走,住在沙灘河岸地。(螃蟹)

師:螃蟹身上最厲害的是什么?(夾子)見過嗎?什么樣?

小結:有毛的是公螃蟹,沒毛的是母螃蟹。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各種螃蟹圖片,認識了解不同的螃蟹夾子。

教師出示梭子蟹,提問:這是什么螃蟹?夾子怎么樣?

小結:梭子蟹的夾子又尖又長,像大剪刀。

出示招潮蟹,提問:這是什么螃蟹?夾子怎么樣?

小結:招潮蟹的夾子一個大一個小。

出示蜘蛛蟹。它長得像蜘蛛,這是蜘蛛蟹,蜘蛛蟹的夾子又細又長。

出示饅頭蟹。它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名字叫饅頭蟹。夾子有什么不一樣?(顏色不一樣)

出示大閘蟹。大閘蟹夾子什么樣?夾子上有很多的絨毛也叫絨毛蟹。

2、了解螃蟹夾子的作用。

師: 螃蟹夾子有什么用?

小結:遇到危險時,保護自己,夾敵人。還可以撲捉食物。

3、聽故事,了解螃蟹夾子的作用。

邊聽故事邊提問,幫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師:小毛是誰?(螃蟹)它最寶貴的是什么?(夾子)他總讓自己的夾子怎樣?(保持光鮮亮麗)

(2)師:小毛怎么成了螃蟹家族的英雄?(打敗了蝦子大軍)為什么蝦子大軍要來打?小毛怎么做的?

(3)師:小毛在干什么的時候遇到了青兒?(補魚)用什么撲魚?(夾子)青兒是誰?(螃蟹小姐)夾子什么樣?(小毛夾子大,青兒夾子?。┖髞硭鼈冊鯓恿耍浚ńY婚了)小毛做什么事情讓青兒嫁給它?用什么搬沙子?(夾子)

(4)師:我們看看結婚之后做了什么事情?帶著問題繼續(xù)聽故事。

寶寶住在哪里?用什么拉沙子?(夾子)為什么說青兒是個細心的媽媽?

(5)螃蟹夾子除了保護自己、捕捉食物,還有什么作用?

4、完整聽故事。

師:誰最后變成了螃蟹小子?

5、變成螃蟹小子,隨音樂做律動。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

四、延伸部分

尋找其他有夾子的動物。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使幼兒認識和記憶深刻。讓幼兒饒有興趣地理解了整個故事,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把孩子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了起來。使他們體會到了做課堂主人的自豪和快樂。

捉螃蟹中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兒歌,根據兒歌內容進行合理講述。

2、知道要如何對待朋友。

活動準備:

螃蟹頭飾一個、魚、蝦、蝌蚪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看表演,然后說一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師邊表演邊完整地念兒歌,對內容進行提問。

3、教師教幼兒念兒歌:可配合表演進行。

4、請幼兒戴頭飾表演。

5、請幼兒把兒歌編成故事講述出來。

效果分析:

1、此次活動目標完全達到,選材適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活動方式幼兒容易接受。在活動中,教師充分利用材料,幼兒積極主動,配合較好。

2、此活動安排了一個課時,使得表演和講故事兩個環(huán)節(jié)太過匆忙,以后象此類活動可以分兩個課時來進行,可能會達到更佳的效果。

捉螃蟹中班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練習同伴合作運動走,發(fā)展動作的靈敏度和協(xié)調能力。

2、知道螃蟹橫著走,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3、安全教育:提醒幼兒注意活動安全。

活動準備:

1、球亮個、場地。

2、音樂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課題:八只腳,抬面鼓,兩把剪刀鼓前舞,生來橫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謎底:螃蟹)

2、引導幼兒回憶,喚起有關螃蟹的已有經驗。

螃蟹長得什么樣子?它是怎樣走路的?請幼兒學學螃蟹走路的樣子。

3、鼓勵幼兒與同伴自由結合,探索學習螃蟹走路的樣子。

4、教師示范講解螃蟹走路的動作要領。

幼兒兩人一組,面對面或背靠背夾球,兩臂側平舉,兩手相握,模仿螃蟹橫著走。

5、幼兒自由結伴扮演螃蟹,教師或幼兒扮演狐貍捉螃蟹,皮球被打落或自己掉落既被捉住。

螃蟹也可用夾子夾狐貍,阻止狐貍靠近。

6、教師:幼兒放松活動。

捉螃蟹中班教案篇4

【活動準備】

1、視頻、背景音樂。

2、紅、灰顏料各兩份,彩色筆、紙盤每人一份、抹布、大頭針。

3、轉換儀、黑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視頻,激發(fā)幼兒興趣,了解螃蟹的基本特征。

1、今天,教室里來了一位小客人,我們一起看一看是誰?(播放視頻。)

2、是誰呀?(螃蟹)螃蟹是什么樣子的?

二、教師出示范畫并講解。

1、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盤?看看他們是用什么畫的?

2、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么畫的?

(1)這是什么?(顏料)老師邊念兒歌邊示范畫螃蟹的'身體。

(2)幼兒跟老師徒手練習。

(3)老師念兒歌示范畫螃蟹的鉗子和八只腳。

3、好玩吧?那我們再來畫一只吧!

(1)把盤子轉一轉,橫過來畫出不同姿態(tài)的螃蟹。

(2)師生一起邊念兒歌邊學畫螃蟹的腳和大鉗子。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桌子上有圓盤子、彩色筆、顏料、抹布。我們可以一邊念兒歌一邊畫螃蟹。

1、鼓勵幼兒邊念兒歌邊畫,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性。

2、老師巡回指導,指導幼兒畫滿一盤螃蟹,不要太擠。

3、提醒幼兒保持桌面、地面和畫面的清潔。

四、欣賞作品。

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一桌子的螃蟹,你最喜歡哪一盤螃蟹?為什么?

誰來介紹一下,你畫的是哪一盤螃蟹?誰來說說看,他畫得怎么樣?

五、螃蟹舞退場。

師:來,我們排排隊,學學螃蟹爬吧,隨音樂退場。

捉螃蟹中班教案篇5

一、活動目標:

1、學生能夠用明亮的聲音生動、有趣地學會唱《螃蟹歌》這首歌,并做到不喊唱。

2、養(yǎng)成樂于與他人合作的習慣,并能創(chuàng)造性地編、演螃蟹與小朋友之間的簡單故事,并從中體驗到表演的樂趣。

3、能隨音樂準確、有韻味地律動,體驗手腳協(xié)調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鋼琴、螃蟹圖片、螃蟹歌簡譜、螃蟹頭飾

二、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課題

今天,我們要學唱的一首歌曲是關于一個小動物的,請同學們動動腦筋猜一猜這個動物是什么?”

八只腳,抬面鼓,兩把剪刀鼓前舞, 生來橫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謎底:螃蟹)

(二)欣賞圖片,熟悉理解歌詞

提問:1. 看,這是什么?你們在哪見過它?

2. 它長什么樣子,有什么特點?

(三)出示圖譜,看圖譜說歌詞

(四)在理解的基礎上學唱兒歌

老師根據小螃蟹的特征編了一首兒歌小朋友們想聽嗎?

1. 教師演唱,幼兒欣賞。

2. 隨音樂師生同唱。(根據幼兒掌握情況限定次數)

3. 幼兒隨音樂演唱。

(五)創(chuàng)編情景劇,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對音樂進行感受、創(chuàng)作練習。

師:《螃蟹歌》很有趣,那螃蟹走路是什么樣子呢?同學們模仿螃蟹走路的樣子來為歌曲做表演。(可以一人扮演螃蟹,戴螃蟹的頭飾,一人扮演被夾的小朋友,隨著歌詞的發(fā)展編動作)。

(六)活動結束

三、活動延伸:

我們學習了歌曲《螃蟹歌》,感受了歌曲歡快的情緒,大家為歌曲《螃蟹歌》創(chuàng)編的動作既生動又形象,回家后我們邀請爸爸媽媽一起來表演《螃蟹歌》,好嗎?

捉螃蟹中班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用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畫出螃蟹的主要特征。

2.幼兒初步掌握中鋒、側鋒的運筆法,并嘗試表現(xiàn)出濃、淡墨變化。

3.培養(yǎng)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已有水墨作畫經驗;在生活中,觀察過螃蟹。

物質準備:毛筆、墨汁、顏料、調色盤、筆洗、墊紙、吸水巾。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畫,引發(fā)幼兒作畫興趣。

1.提問:“這是什么?”

2.引導幼兒觀察“螃蟹”,說出螃蟹的主要特征。

3.教師用合適的詞匯描述螃蟹特征。

4.提問:“這叫什么畫?”引發(fā)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

(二)教師示范螃蟹的畫法。

1.教師演示身體的畫法——淡墨側鋒畫身體。

提問:“老師是如何用筆的?”引導幼兒觀察側鋒的運筆法。

2.教師演示螃蟹“螯”的.畫法——濃墨中鋒畫螯。

(1)提問:“畫螯時和畫身體用筆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中鋒的運筆法。

(2)提問:“畫身體的墨色和畫螯的墨色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對比后,感受濃、淡墨的變化美。

3.請幼兒畫出螃蟹的腿和眼睛,教師重點點評執(zhí)筆。

4.教師小結螃蟹的基本畫法。

5.啟發(fā)幼兒說出可以添畫的景物。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注意指導幼兒執(zhí)筆及運筆方式。

2.啟發(fā)幼兒添畫相關事物。

3.提醒幼兒注意畫面、衣物的清潔,養(yǎng)成良好作畫習慣。

(四)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1.請畫好的幼兒將畫貼在板面上,相互欣賞。

2.請個別幼兒說說小螃蟹(作品中)在做什么?教師總結。

課程延伸:

教師粘貼“快樂的小螃蟹”字樣,構成一幅完整的展覽板,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