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古詩教學反思5篇

時間:2022-11-18 作者:Lonesome 教學計劃

教學反思是教師提高個人業(yè)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學反思是一種學習方法,越來越被我們來使用,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教學古詩教學反思5篇,感謝您的參閱。

教學古詩教學反思5篇

教學古詩教學反思篇1

?元日》是北宋大詩人王安石描寫新春佳節(jié)到來之際的一首頗為世人傳頌的詩歌。本課的教學我旨在讓學生感受新春的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情景,人們意氣風發(fā),春風得意的感受,通過以下幾個層次來進行渲染,進行教學:

(1)結合學生的知識儲備進行教學。先前我們已經學過了《春聯(lián)》這篇課文,文章對春聯(lián)的內容以及所表達的情感都有了一定的介紹,學生學完課文后,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例如:“又是一年春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業(yè)興”、“勤勞門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這些膾炙人口的春聯(lián)一下子就把人們帶入了那個歡樂祥和的氛圍當中。在進行《元日》的教學中,我大量的引導學生們聯(lián)系春聯(lián)的學習內容去感受元日中所描繪的歡樂喜慶的氛圍,課文之間很好地進行了融會貫通,效果很好。

(2)結合學生的生活進行教學。春節(jié),對于學生們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提到春節(jié),總是會浮現(xiàn)許許多多幅美好歡樂的畫面,因此在學習“爆竹聲中一歲除”這句古詩時,我提問:你們放過鞭炮嗎?誰來說說你們當時放鞭炮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呀?學生們暢所欲言,說到自己捂住耳朵躲在一邊,哥哥姐姐們小心翼翼的去點燃鞭炮,爆竹燃放的時候火光沖天,大家又笑又跳,開心極了……這些生活的場景通過古詩再次讓學生們很快感受到了那份歡樂,自己的生活實際很好的幫助他們理解了詩句,而詩句所描繪表達的內容又反過來加深擴大了孩子們對新年到來的感受,相得益彰。

(3)結合拓展內容進行教學。當古詩學完之后,我們一起交流了古代另外幾首描寫歡度佳節(jié)的情景的古詩,“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這樣的詩句又擴大了學生們的理解視野,加深了他們的理解,對元日這首詩歌理解更深了。

教學古詩教學反思篇2

教學目標

1、自主識字,認識本課的“楚瀲”等4個生字,會寫“斷楚”等9個生字。

2、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大體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兩首古詩,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之情。

4、默寫《望天門山》。

教學重點

1、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大體意思。

2、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理解“出”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昨天我們學習了《富饒的西沙群島》,了解了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今天我們將和唐宋兩位大詩人一起到安徽的天門山、杭州西湖去游覽一番。出示課題。

二、指名朗讀,檢查預習

1、自由放聲朗讀兩首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師生評價。

3、教師示范,學生練習。提示七言詩的停頓規(guī)則。

4、再次朗讀,讀出節(jié)奏。

三、借助注釋,理解《望天門山》

1、提問:天門山是幾座山?楚江指的是哪條江?學生回答,表揚學生會看注釋。出示古詩《望天門山》“開回出來”四個字紅筆標示。

讓學生根據(jù)注釋講一講意思。

2、教師引導:默讀古詩,看一看這幾個動作分別是誰的動作?

3、指名交流。

4、教師梳理:滔滔的江水沖斷了天門山,把天門山從中劈成兩部分,洶涌而下。江水在這里遇到大山的阻擋,只好折往北而流,形成漩渦。所以稱“回”。剛才有同學講“出”是青山的動作。青山真的會移動出來嗎?

5、學生回答,教師引導:邊說邊在黑板上畫:你是想說,青山并沒有移動,只是因為李白乘坐的小船順著江水向天門山漂過來,讓李白感覺到兩座青山像是迎賓一般,相對出來迎接自己。那么課題是《望天門山》,作者在哪里望見的天門山?(引導學生更加明確作者望的位置。)

6、指名配樂朗讀。其他學生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

7、用自己的話講述剛才想象到的畫面。

四、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1、把剛才想象到的畫面通過自己的朗讀表達出來。

2、全班齊誦。

五、理解并感情朗讀《飲湖上初晴后雨》

1、根據(jù)注釋,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解釋,及時引導。

2、作者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

3、把“方、亦、總”去掉可以不可以?

4、想像下雨和晴天的西湖,有感情朗讀詩句。師生接誦,全班齊誦。

六、拓展積累與運用

1、我們的祖國風光秀麗,引得無數(shù)詩人都歌頌它。你還知道哪些詩句?

2、學生交流,會背的可以一起背。

3、拓展古詩《望岳》

(1)屏幕出示,教師范讀,學生練習朗讀。

(2)學生根據(jù)注釋,試著理解。

(3)提出不懂的地方,討論后理解大體意思。

(4)師生對讀、接讀、齊讀、熟讀成誦。

4、創(chuàng)設情境加以運用。

配樂《高山流水》,師語言描述:我們的祖國美麗如畫,當你來到江南,看到青山綠水時,不禁想起白居易的詩句——(生);當我們來到洞庭湖邊,看到湖光山色,不禁放聲朗讀——;當我們來到茫茫大草原時,禁不住——;當我們看到巍峨的泰山時,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杜甫的——;當我們蕩舟西湖時,不禁想起蘇軾的——;當我們來到乘船沿著滾滾的長江順江而下,望見雄偉的天門山時,我們不禁朗誦——。能把這首詩寫下來嗎?

5、默寫《天門山》

(1)仔細觀察生字“斷、楚”老師提醒“楚”的中間部分。

(2)學生默寫。

(3)全班展示。

教學古詩教學反思篇3

學習吟誦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們的古詩詞教學即使不能說是錯誤的,也是偏離的。今天教《古詩詞三首》,我按照我學習后的正確方法來教的。

第九冊《古詩詞三首》包括了兩首詩一首詞,分別是《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肚锼肌飞蠈W期我們吟誦背過,不在課堂上講,特別要強調的是“思”讀第四聲,因為古詩中,名詞的“思”是念去聲的?!熬┛诠现抟凰g”的“間”念第一聲,這個字是押韻的,押鄰韻。如果不押韻,詩意就斷了。(晉如老師的話)

這一課,先講詞。因為詞的知識,學生以前是不懂的,因為以前的我也不懂。我首先讓學生對“詩詞曲”有個明確的認識:唐詩、宋詞、元曲,這是根據(jù)朝代來區(qū)別的;寫詩、填詞、制曲,這是根據(jù)寫作方式來分的。為什么是填詞?因為每個詞調都是“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有嚴格的要求,不是亂寫的,是“填”進去的,就像填空題一樣,所以叫“填詞”。

那么,“長相思”是怎么樣一個詞牌?是雙調(有上下片),8句,36字。各三平韻1疊韻。跟上學期學的“憶江南”詞牌是不同的,“憶江南”是單調,5句,27字,3平韻1疊韻。這個非常好理解,所謂雙調,就是有兩個段落,名為“片”。課本的標調是依據(jù)字面意思的,體現(xiàn)不出詞的押韻,其實在詞里,標點的更大作用是標示韻腳。所以我教學生全部改正過來: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在詞里,標點符號體現(xiàn)是韻腳標示。凡是押韻處標“。”號,不押韻處標“,”號,逗處標“、”號,除此外沒有其他的標點符號。所以懂詞的人,一看這個標點就明白了。

“程、行、燈、更、成、聲”是韻字,屬于《詞林正韻》(《詞韻簡編》)里的“十一部”?!对~林正韻》(《詞韻簡編》)是所有填詞的人填詞所依據(jù)的韻書。

了解了這首詞牌的特點之后,我們就開始吟誦這首《長相思》,是徐建順老師的調子。在吟誦的過程中體會情感,幾遍之后,大部分孩子都會吟了,會背誦的孩子也有不少了。

學完詞之后,再學詩。拿到一首詩怎么去讀?首先要分析詩體?!恫创现蕖肥且皇灼呓^,也就是近體詩。近體詩必須是嚴格按照平仄和押韻要求的。

教學古詩教學反思篇4

?石灰吟》是一首用以抒發(fā)詩人“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之情”的詩。教學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在領悟詩意的同時,學習并感受詩人用以寄托強烈情感的方式。教學中,我始終圍繞一個“吟”字做足文章。

教學中,我提醒同學們“吟”是一種古典詩歌的形式,但同時也表示著一定的具體意義,即為“說”。那么,石灰究竟想說些什么呢?同學們很快通過自己淺顯易懂的語言理解并說出了詩句的意思。

作者以石灰自居,并非覺得好玩,而是想通過石灰來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那么如何讓孩子去理解和感受這層意思呢?課堂上,我問同學們:“石灰說了這么多勇士般的豪言壯語,他的心里又會怎么對自己說呢?”以期通過這樣的教學思考環(huán)節(jié)來鼓勵同學們向思維的更深處漫溯,走近詩人的內心,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

讀了《墨梅》這首詩,我不由產生了一個疑問,這洗硯池真的是王冕家的池子嗎?怎樣能從墨梅身上體會到作者的情操和胸襟呢?以學生的認知水平能體會到嗎?于是我上網搜尋了關于王冕的資料及王冕寫這首詩的時代背景。原來“洗硯池”是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詩人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說“吾家”。而且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苦讀,終于學得滿腹經綸,并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愿巴結權貴,于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于是在課上質疑時,我就和學生講了“洗硯池”的典故,學生聽得興味盎然。在談到作者的品格時,看到學生一臉茫然,于是我給同學們講了王冕的一些生平事跡,學生這才真正從“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中體味到了作者那種鄙薄流俗,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梢?,教師只有在備課時深入解讀文本,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資料,充分利用課外資源,了解課文的時代背景,才能真正豐滿課堂。

教學古詩教學反思篇5

?英英學古詩》這篇課文用了和以往不同的方式——對話形式,生動而自然地介紹了古詩《靜夜思》的作者及詩句的意思,讓學生在饒有興味地朗讀祖孫對話的同時,不知不覺地進入古詩的意境。教材有意創(chuàng)設具體生活情景,既學習對話的語言表達形式,又蘊藉古詩教學的內涵,深入淺出,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這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

師:這篇課文中的小朋友英英把學到的古詩背給奶奶聽,奶奶很高興。你們有沒有學過古詩嗎?

生:有,好多呢。

師:那你們愿意背給老師聽嗎?

生:愿意。(生紛紛舉手)

生:老師,我媽媽很早就教會我《靜夜思》了,我背給你聽……

(師以書上的形式提問,引導學生按對話形式背誦古詩)

師:你背得真好,比英英學得快。

生:老師,可以背其它學過的古詩嗎?

師:當然可以,你還會背別的詩呀?快背給我聽聽。

生:老師,我在家了學過《草》這首詩,是我奶奶教的,我背給你聽……(師引導提問,學生說不完整的詩意加以補充。)

師:你真了不起,學得可真多。同學們都想把自己學過的古詩背給老師聽呀,老師給你們想個辦法:坐在一起的兩個小朋友各做一回小老師,用書上的對話形式背給小老師聽一聽。

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不但訓練了學生口語對話能力,還激發(fā)了學生背古詩的興趣,在課結束之前我延伸課堂:

師:剛才,我們把學過的古詩背給老師聽,同學聽,回家后也可以像英英一樣背給爺爺、奶奶聽,爸爸、媽媽聽。

師:老師決定在兩周后舉行一次賽詩會,以學習小組為一小組,分別把自己學過的古詩教給小組里的同學,看哪一小組的同學學得古詩多。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用兩周的時間給學生準備,學生壓力不大,感覺也不累,但自主學習古詩的興趣很高,有的學生還天天向我匯報學習的情況,我不斷地表揚激勵他們,帶動了全班學生,讓我真正感覺到學生在具體生活情景中,學習古詩的興趣被激發(f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