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和拉的教學反思精選8篇

時間:2023-01-24 作者:Surplus 教學計劃

作為教師一定要知道寫好教學反思的重要性,在寫好教學反思之后,我們才能讓個人的教學能力得到一定加強,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推和拉的教學反思精選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推和拉的教學反思精選8篇

推和拉的教學反思篇1

愛是什么?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愛是一句友善的講話,愛是炎炎夏日一縷清涼的風,愛是寒冷嚴冬的一杯熱茶,愛是瓢潑大雨中的一把小花傘,愛是黑暗中的一支蠟燭。

是呀,這個世界是由愛維系成的。 對于《掌聲》這堂課,上課開始我引用了文章的導語,與學生產(chǎn)生了共鳴。讓學生與本文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整篇文章我以讀代講,讓學生角色轉換,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時而是英子,時而是同學。通過引導學生多次讀書,通過重點詞語的理解,如“猶豫,慢吞吞等”悄然走進文章,感受英子不同時候不同的心理。通過配樂朗讀,表現(xiàn)出對英子的同情和對英子轉變后開心的心情。

真正做到在讀中感知,在讀中體味,很好地突破了教學重難點。其次用對比的教學方式:如原先的英子和后來的英子對比,第一次掌聲和第二次掌聲對比,從而使學生理解“掌聲”的意義,從而理解課文內容,受到思想教育。不足之處:怎樣正確對待課堂生成的問題。

特別是小組合作匯報:“如果你是英子,你會對同學們說些什么?如果你是班里的一名同學,你會對英子說些什么?”同學們都會說,但語言的組織不夠理想。我想能不能從前面的教學時間中抽出一點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此項,并寫出來。

推和拉的教學反思篇2

計算機這門學科在現(xiàn)今已成為了一門公共課,我個人認為計算機教學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整個教學過程從始至終體現(xiàn)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體,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主動地探究,生動活潑地發(fā)展,群體性主體參與率高,創(chuàng)新性思維活躍,使學生真正獲得了自主學習的成功樂趣。整個教學過程的突出特點是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的欲望,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

一、注重學生的學習心理

學生的學習是以認知為基礎的復雜過程,只有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教師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心理活動產(chǎn)生和諧的共鳴,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而教師在備課中的“備學生”這一步應是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一步。教師必須對一節(jié)課全盤考慮,做好安排,諸如哪些內容由學生自學,哪些問題由教師啟發(fā)學生獨立解答等等。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大膽質疑、勇于探索的強大動力。如果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那么,他在學習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學習方面產(chǎn)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們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喚醒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始至終主動參與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三、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營造民主、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是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理念,它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情境,讓課堂能夠活起來,讓學生也能夠在和諧的氛圍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課堂上的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討論、相互補充的氣氛極濃,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們無拘無束地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輕松愉快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在言語實踐中學習語言,在積極思維中發(fā)展思維,在交流表達中提高表達能力。教師的平等參與不僅加大了師生間的親和度,而且對學習重點有效地進行點撥和引導,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深度和廣度。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計算機作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精神的課程,在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既要注重學習任務的設計與布置,也要注重學習的主動性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既要重視學習結果,也要重視學習過程。既要追求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也要追求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等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努力使學習的外在驅動力與內在驅動力共同發(fā)揮作用。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設想,幫助學生萌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產(chǎn)生創(chuàng)新的欲望和興趣,同時采用探索式和任務驅動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五、讓學生感受成功的愉悅

中職學生普遍存在極強的好勝心理,如果在學習中屢屢失敗,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要想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教師在課堂上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環(huán)境和條件,這才能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知錯就改教學反思正比例反比例教學反思整理和復習教學反思

推和拉的教學反思篇3

?奇異的琥珀》是一篇說明文,《奇異的琥珀》教學反思。在學習本課時,我首先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這個琥珀是怎么形成的?2、這琥珀為什么會有一只蜘蛛和一只蒼蠅?3、課文圍繞琥珀寫了哪些內容?接著讓學生查找資料,了解有關琥珀的知識,然后自然引入到文中這塊琥珀的特點,研究價值,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東西,學生不必深讀細挖。

這塊琥珀的形成和發(fā)現(xiàn)過程是全文的重點,而這些內容中,松脂球的形成又是重中之重。因此,課上我們著重討論了松脂的形成,其中第二個條件必須是炎熱的夏天,我們不能一下子就看出來,它隱含在語言文字的背后,要學生理解那些語言文字并加以想象才能領悟,教學反思《《奇異的琥珀》教學反思》。所以,我注意運用了設疑點撥:為什么科學家想象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夏天的晌午?太陽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樹林?通過點撥啟發(fā),學生領悟到“松樹、柏樹只有在天氣很熱的時候才能滲出松脂,而夏天的晌午是太陽最熱的時候”,然后師生共同總結出“炎熱的夏天是科學家假想琥珀形成的第二個條件。這樣,學生就能半獨立地理解課文中這些關鍵句子的含義,感悟了語言文字,讀懂了這塊琥珀形成的必備的另一個條件。

學無定法,貴在得法。雖然我主要采用討論、交流、適時朗讀的方法來組織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但在組織課堂時,對課堂的節(jié)奏把握雖然表面上尚算自如,其實好多細節(jié)之處不夠老練從容,不能游刃有余,這也是今后提高自身素質的一個努力方向。其次是今后要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組織課堂語言的能力。

推和拉的教學反思篇4

蘇教版國標的第一篇課文均為詩歌,我總在想為什么每冊書的第一篇選詩歌的呢?是不是人類保留至今最早的文章是詩歌?是不是詩最能夠讓學生懂得母語中的創(chuàng)造?是不是詩很簡單,讓學生一開始就感受母語的簡單,即一切從簡單開始?這些詩是簡單的,簡單的讓學生一讀就懂,一讀就感受到美韻的存在,一讀就感覺到自己從寒暑假中又回到了學校,開始了新的學習。

我本人是很喜歡詩的,也喜歡用自己搜索的關于詩的解釋引導學生學,用自己對詩的理解引導學生學。比如,在過去我查找過詩的許多種解釋,大概有150多種,我個人認為最好的解釋不是中國的“詩言志”,而是古希臘“詩人就是創(chuàng)造者”,而發(fā)現(xiàn)到古希臘的這一解釋,我是非常興奮,一直到現(xiàn)在,這種興奮還是那樣的強烈,所以每學一首詩,不管是新詩還是古體詩,我都會與學生一起重復“詩人就是創(chuàng)造者”,今天的學習其實就是與“創(chuàng)造者對話,以讓自己成為創(chuàng)造者”,孩子們都能明白我的這種引導。所以,四下的這首詩,還是用“創(chuàng)造”打頭,讓學生盡情地朗讀,去植樹,去思考。

我在多篇拙作中解釋過漢字的“詩”,我說“詩”字非常好,是由三部分組成,左邊是言字旁,右邊是由“土”與“寸”組成,“詩”其實就是“土言寸語表心情”,“土言就是根據(jù)自己的思考想怎么表達就怎么表達,這是詩的內容。寸語,就是把想要說的話變短了,短得好聽了,比如押韻了,這是詩的形式。而土言加寸語其實最終還要表達著自己的情感,比如愛與憎等,那就是言字旁所指,這也是詩的思想”。我以前是用這種方式教會我的女兒快速愛詩、寫詩的,雖然對于我本人來說,那只是個案,但通過我過去兩年的實踐,我覺得了大部分的'學生理解了,開始寫了,并且還真像回事。所以,在教這一課中,我同樣引導學生用漢字“詩”的方式來讀、來思考。

?走,我們去植樹》這不是一篇假詩,不是一首想像詩,而是一首實踐加思考的詩,是一首通過實踐來說理的一首詩。植樹是為自己、為他人、為人類、為社會、為今天、為未來創(chuàng)造,我們應該讓學生擁有這種創(chuàng)造。作者用自己的智慧頭腦展示了孩子們的希望,展示了人類需要的環(huán)境。這一句句創(chuàng)造之語,很容易感動四年級的學生,但感動歸感動,讓他們真的行動起來,那是難的,特別現(xiàn)在城市的小孩真的很難有這種體驗,城市的植樹往往是由專門的勞動者來做,而農(nóng)村的孩子這種體驗還是有的,因為大多數(shù)的農(nóng)村每一年都有著植樹的活動,他們摸一摸,看一看,也會有著靈動。但不管是有,還是沒有,但能以詩的方式主動表白自己的感動的學生卻是很少的,所以在一課上,特別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也應該引導他們學著用詩的方式記下自己的感動。課后有第五題是:選擇學校的一種樹木,查閱資料、按名稱、外形特征和作用三個方面向同學們作介紹,其實也可以模仿著課文的形式,讓學生以詩的方式介紹,也許更能夠激起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

既然詩是一種創(chuàng)造,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擁有這種創(chuàng)造。這也是母語教育要思考的,要做的。

推和拉的教學反思篇5

想法: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ai ei ui ,孩子們是第一次接觸復韻母,所以我先請出a o e i u ü這6個老朋友,然后引出復韻母ai ei ui,引導學生看圖聯(lián)想復韻母的音形,教會學生復韻母字母的發(fā)音要領。但是由于學生的理解有限,無法真正理解掌握發(fā)音方法,所以最主要的還是靠聽老師范讀發(fā)音。所以在課堂上,給學生留較多的時間給學生聽讀、練讀。

反思不足:

但是整堂課上,由于考慮不夠周全,為了多讓幾個學生鞏固ai ei ui的四聲讀音與拼讀,在書寫上的時間沒有把握好,指導書寫的力度不足,沒有讓學生在黑板上寫,只是對學生講復韻母是一個整體,所以在寫的時候,兩個單韻母要寫得靠緊一些。然后讓學生在拼音本上書寫,而老師也沒能一一去檢查,學生寫的怎么樣老師并不太清楚,導致這一課的書寫質量明顯不足。

在給三個復韻母標調時,在學生熟讀標調歌的情況下,讓學生再次猜一猜這三個復韻母的帽子應該戴在誰的頭上,最后出示正確的四聲,這樣學生有了親自體驗就不容易忘記。在讀與練中,多數(shù)學生掌握了標調規(guī)則,但仍有少數(shù)學生再給“ui、iu”標調時混淆。

縱觀整堂課,在課堂紀律、學習習慣這一方面,還是需要不斷提醒強調。

推和拉的教學反思篇6

教學理念

?金色的腳印》(人教版第10冊)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人與動物的傳奇故事,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體會狐貍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睦相處。

這篇課文的重點是了解故事的內容及意義,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蒙古自治區(qū)通過這個故事認識人與動物的關系,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教學過程

師:(出示狐貍教學掛圖)同學們,你們看圖畫上是什么動物?你們喜歡嗎?

生:(異口同聲地)狐貍。(搖頭表示)不喜歡。

師:(裝作滿臉疑惑地)為什么?

生:狐貍太狡猾了,我恨它還來不及呢!

生:大家都知道“狐假虎威”這個成語故事吧,就是講狐貍很狡猾,依仗老虎來欺壓別的動物。

生:狐貍還經(jīng)常叼走農(nóng)家養(yǎng)的雞,太可惡了。

師:(點頭默認)是啊,狐貍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是不太好。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金色的腳印》一課,請大家猜一猜課文可能講述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有什么話要說呢?

(學生聚精會神地讀課文,看得出被課文里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生:我知道了,兩只老狐貍想盡辦法救一只被正太郎家的傭人捉回去的小狐貍。

生:兩只老狐貍為救出小狐貍,冒著生命危險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顧小狐貍。這種生死與共的親情,挺讓人感動的。

生:小狐貍被送給鄰居,正太郎為要回小狐貍,不慎掉下懸崖,兩只老狐貍救護了嚴寒中昏迷的正太郎,蠻有人情味的。

生:(舉手補充)正太郎不僅給藏在地板下的兩只老狐貍投送食物,還從鄰居家要回小狐貍,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山里,狐貍一家終于團聚并回到樹林中。

師:(示意鼓掌)你們愛動腦筋,老師真是太高興了。下面,請同學們細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先在課文中做上記號,然后再提出來。

生:兩只老狐貍為了怕自己的孩子挨餓致死,就叼來雞給小狐貍吃,以保全自己孩子的性命,它們這樣做是不是太殘忍了。

生:課文中描寫了老狐貍為救小狐貍的危險經(jīng)歷,難道它們就不擔心被秋田狗咬死或被正太郎捉住嗎?

生:狐貍生性多疑,正太郎為什么能和狐貍建立親密關系,并得到狐貍的救助?

生:他為什么放了小狐貍?要是真心愛護它,不放不行嗎?

生:課文為什么要以“金色的腳印”為題目?

生:……

師:(投去贊賞的目光)大家真是善于動腦,提出了這么多值得討論的問題。(學生在小組里興致勃勃地討論上面的問題,教師參與討論。)

生:(站起來,撓頭)老師,我們小組同學在討論問題時,遇到了難題:課文為什么要以“金色的腳印”為題目?

師:看來,這位同學說出了大家討論時遇到的同樣的難題,是不是這樣的?

生:(異口同聲地)是。

師:(提醒學生)請大家?guī)е鴨栴}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生:(一部分學生難為情地)老師,我們還是難以理解呀。

師:(抓住時機引導)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大家可曾學過以“金色的xx”為題目的課文?“金色”是什么意思?該題目你們是怎么理解的?

生:(恍然大悟地)“金色”一般用來形容那些十分珍貴的、有意義的或值得紀念的東西。

生:(深情地)小狐貍一家雖然是動物,但它們也像人一樣,它們的生命同樣珍貴,那回歸山林的腳印正是珍惜生命的象征,這腳印中,飽含著人類對其他生命的珍重與愛護,體現(xiàn)著人類美好的思想感情,所以它是金色的。

生:小狐貍一家能得到人們的關心而和家團聚,回到樹林自己的家中去,這是最美好、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因而用“金色的腳印”來贊美這件事。

生:(高興地)“金色的腳印”表面意思是陽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貍的腳印,細想一下,它卻有更深刻的含義:在這“金色的腳印”中,體現(xiàn)著狐貍一家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以及它們對人類的友善。

生:(主動地站起來)我對狐貍有了新的認識:狐貍生性狡猾多疑是為了生存,只要人類友好地對待它們,它們也會對人類友善的。

生:老師,假若你是正太郎的爸爸,當你發(fā)現(xiàn)你的兒子正太郎偷偷為藏在地板下的老狐貍投放食物,你是怎樣看待他這種舉動的?會不會狠狠教訓他一頓呢?

師:不會的。大家想一想,狐貍也是有生命的,我們應該善待生命。狐貍為救自己的孩子藏在地板下,這種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多么令人感動。

生:假若我遇到像正太郎這樣的事,我會像正太郎那樣好好照顧狐貍一家,然后讓它們回到自己的家園。

生:老狐貍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它們該多著急呀!我會馬上帶著小狐貍把它放回樹林中,讓它們一家團聚。

師:(贊賞地)同學們說得真好!

生:(有感情地朗讀)“迎著耀眼的陽光,狐貍們的腳印,閃著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處?!?/p>

師:(意味深長地)“金色的腳印”是對全文的概括,也是對美好、祟高情感的贊美。請同學們用你們的愛心去關愛動物,創(chuàng)造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而留下“金色的腳印”……

教學反思

1.要把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轉變?yōu)樽灾魈骄?,關鍵在于設計好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案例中以“課文為什么以《金色的腳印》為題目”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暢所欲言,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如此以一問題統(tǒng)領全文,不僅產(chǎn)生了領悟作者意圖的解讀效果,而且贏得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2.“上課,在學生是報告和討論,不是一味地聽;在老師是指導和糾正,不是一味地講。”展開討論,暢所欲言,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對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會遇到一些有深度、有爭議的問題,一時搞不明白。這是我就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交流,在辯論中明晰,互相啟迪,共同提高。我深深地感到:學生自主快樂學習,就是老師在教學中最大的成功。

推和拉的教學反思篇7

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應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我在教學《海頓的故事》的時候,對于《驚愕交響曲》,我讓學生先聽再說感受,明白為什么它叫《驚愕交響曲》。然后再講故事,明白當時的具體情況,最后,老師和學生一起來表演當時音樂會的現(xiàn)場,老師是海頓,學生是公爵、公主、貴夫人等。通過表演,我們再現(xiàn)當時驚嚇的場景讓學生能從心底記住它——《驚愕》!

而在《告別交響曲》的學習中就更有趣了,我們就一起創(chuàng)設當時的音樂場景,一起演奏,慢慢的大家就拿好樂器(葫蘆絲)、譜夾(即書),吹滅蠟燭的動作。按順序離開教室,學生親身參與表演,更能體會到海頓當時創(chuàng)作意圖。也留給學生無比的興奮和對樂曲的深深回味。因此,對于他的作品,考慮到教學對象此年齡階段的認知能力,我不是以了解調式調性,曲式結構為教學的目的。而是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注重一個“美”字,就是音樂的審美性,從各個角度感受作品的“美”。再以故事為主線,設下懸念,時刻有驚奇留給他們,讓學生表現(xiàn)作品感受作品來充分的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面向全體,注重個體,也結合我校音樂科研課題——“新、活、美”的音樂課堂教學研究,有效的利用了體驗與模仿、探究與合作的新教學方法。全面展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音樂欣賞課堂。

在本課這一系列的安排中,我是打破了傳統(tǒng)欣賞課的聽音樂,教師講解,或者說是再進步一點:學生先聽音樂,說感受,想到什么說什么的方式!而我則是采取先設下懸念——再聽——說感受——故事解答——唱主題——創(chuàng)設情景,師生分角色的共同表演——小結。這樣既有邏輯又有懸念,讓學生看似在老師安排的程序中走,其實是他們在自己的好奇心的驅使下,自己尋找到最后的答案上好欣賞課。實踐證明,以這樣的方式來引導小學生欣賞,效果是很好的。我也將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努力探索,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來豐富自己課堂的教學。

推和拉的教學反思篇8

?雨鈴鐺》是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首描寫春雨的兒歌,兒歌語言通俗易懂又情趣盎然。為了喚起學生對春雨的生活體驗,我一開始讓學生用“雨”字組詞、說一句話、背出和雨有關的古詩和兒歌?!按笥陣W嘩下,北京來電話,叫我去當兵,我還沒長大?!薄靶∮挈c,丁鈴鈴,唱的歌,真好聽”……學生們爭先恐后的發(fā)言,使學生既對“雨”有了生活感知,又用“雨”豐富了知識,讓學生不知不覺進入學習之中。

在學習兒歌時,我一開始讓學生采用平時教的自學方法先進行學習。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就開始著手慢慢滲透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如提問題、查資料、品析詞句、看圖、畫畫、動手做等。所以,當我詢問他們準備如何來學習《雨鈴鐺》這首兒歌時,課堂上小手林立,十分積極。循著學生的思路,我再引導他們選擇合適的方法來學習兒歌。讓后通過游戲來檢查效果。

學生自學完后,我開始檢查學生生字自學情況,我出示課件,采用“摘果子”游戲:比一比誰筐里的“水果”多,學生認的生字越多,當然“水果”越多了,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復習了生字,同時還激發(fā)了他們識字的興趣和學生字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學生在學習兒歌時,我以讀帶講,為把學生引入課文情境中,我頭戴著小燕子頭飾,以“小燕子”的角色出現(xiàn),熱情的跟學生打招呼:“小雨點,小雨點,好久沒見想不想燕子阿姨啊?”學生們情不自禁的充當起了“小雨點”的角色,也站起來打招呼,很自然的把學生引入情景之中,接下來是質疑環(huán)節(jié),意在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自學時存疑,課堂更能主動參與?!皥D中的小朋友在想什么?”“題目為什么叫《雨鈴鐺》?”“圖中還在下雨嗎?”“春雨還在‘招呼’誰?”“雨聲還像什么?”真的是生生互動,大家圍繞著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總目標中指出,要“在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于是,兒歌學完后,我讓學生編兒歌,并精心設計了兩個句式:“春雨還在招呼,?!薄坝曷?,像,我叫它?!本涫侥芙o學生編兒歌時一定的啟發(fā),也能引導他們說完整話。在編兒歌之前,我先播放了一首與雨有關的兒歌——《小雨沙沙》,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學生邊聽邊想象著春天來了萬物的變化。然后將想到的內容以兒歌的形式表達出來。學生聽完后,思路一打開,答案五花八門:“春雨還在招呼青蛙,快快醒來捉害蟲。”“春雨還在招呼春筍,快快長高伸向藍天?!薄坝曷暸锱纠?,像鞭炮在響,我叫它雨鞭炮?!薄坝曷晣W啦嘩啦,像溪水在流,我叫它雨小溪?!薄坝曷暤未鸬未穑耵[鐘在走,我叫它雨鬧鐘?!薄坝曷暸緭榕緭?,像人在走路,我叫它雨腳步?!庇械膶W生起的名字雖然不大好聽,但能說出他的理由,也予以肯定。學生們興致勃勃,眉眼里滿是會意的微笑,這樣的學習真的讓我們感覺幸福。

兒歌學完后,為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我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yè),有的學生想畫一幅春雨圖給爸爸媽媽或老師看,有的同學想把今天學的《雨鈴鐺》兒歌背給爺爺聽,還有的同學還想編首關于春雨的兒歌寄給遠方的朋友……

教完這一課后,我為學生們表現(xiàn)出的好奇心、感受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才能感到驚喜。孩子們的感受力、創(chuàng)造力需要培養(yǎng),想象力需要保護。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如果能時刻注意這一點,那么,我相信我們的學生會具有敏銳的感受和個性化的思維,也會具備開放的視野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不正是我們課改所追求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