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柱教學設計5篇

時間:2022-12-29 作者:Brave 教學計劃

我們在寫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包含教學任務和目標,做好相關的教學設計可以確定學生的學習需要,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空氣柱教學設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空氣柱教學設計5篇

空氣柱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利用感官來初步感知空氣的性質。

2、能夠利用所提供的實驗材料,設計實驗證明我們的周圍、各種物體中都存在著空氣,空氣占據(jù)一定的空間。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愿意合作、科學交流的實驗常規(guī)和科學素養(yǎng)。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利用所提供的實驗材料,設計實驗證明我們的周圍、各種物體中都存在著空氣,空氣占據(jù)一定的空間。

教學方法:實驗法

教學準備:

水槽、礦泉水瓶、方便袋、粉筆、海綿、玻璃杯、紙、氣球、硬紙板、乒乓球、肥皂水、紙筒等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談話:同學們,老師有一個小謎語,請大家來猜一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見來摸不著,動物植物都需要”

2、你們知道空氣在哪里嗎?(板書課題:空氣在哪里) 就讓我們先來一起找一找吧!

二、尋找空氣

1、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朔奖愦?、硬紙板、書、飲料瓶、粉筆……誰能利用身邊的東西幫老師找到空氣呢?

2、學生借助各種媒介尋找空氣

3、巡視。幫助學生實驗。

4、交流反饋,總結尋找空氣的諸多方法,感知空氣的真實存在。

5、教師針對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小結。 引導學生思考空氣到底在哪里。

同學們真聰明,利用各種方法找到了空氣,那誰能說一下空氣到底在哪里呢?(板書:到處有)

三、認識空氣

1、觀察認識空氣的特點

談話:通過剛才的實驗,同學們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處處有空氣,那么同學們就來觀察一下我們眼前的空氣,有什么樣的特點?(跟水的特點比較)板書: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

2、認識什么是氣體、感受空氣會流動,流動的方向的向著四面八方的

(1)跟固體、液體比較

談話:我們知道,像木塊、橡皮這樣不會流動的物體,我們叫它固體,像水、牛奶這樣會流動的物體,我們叫它液體,那氣體會流動嗎?

(2)香水實驗,認識氣體可以向四面八方流動

老師灑一下香水,問學生:同學們聞到了什么?剛才我們聞到我們周圍的空氣是沒有氣味的,現(xiàn)在怎么有的香水的氣味?我只灑在這兒,那兒的同學怎么聞到了?(板書:會流動)其他同學聞到了嗎?你覺得空氣流動的方向是怎樣的?(板書:四面八方)

(3)教師小結,像空氣這樣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動的物體叫做氣體,而空氣就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它會流動、而且流動的方向是向著四面八方的。

四、空氣占據(jù)空間

談話:同學們覺得空氣占據(jù)空間嗎?

實驗一:

1、出示裝紙的杯子:杯子里有什么?(紙、空氣)把杯子倒過來,現(xiàn)在杯子里有什么?(紙、空氣)如果我把杯子直直地插入水中,杯子中的紙可能會怎樣?如果濕了說明了什么,如果不濕又說明了什么?

2、學生實驗(強調直直插入,直直提起,杯子不要傾斜)

3、學生匯報(紙沒濕是因為空氣占據(jù)的空間)

4、如果把杯子傾斜,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實驗二:

1、把乒乓球放入水中,拿一空玻璃罩在上面,問學生:如果老師,往下摁水杯,乒乓球會原地不動,還是也被摁了下去?為什么?

2、老師演示實驗

3、學生解釋現(xiàn)象

實驗三:

1、談話:同學們喜歡吹泡泡嗎? 誰能不吹就制造出泡泡來呢?

2、學生實驗并說出理由

四、談收獲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五、拓展

關于空氣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比如我們四周到處有空氣,那月球上有空氣嗎?水里有空氣嗎?空氣有重量嗎?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在課下通過看書,上網,查資料,找到問題的答案,學習更多關于空氣的知識。

空氣柱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到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初步感受壓縮空氣有彈力。

2、進一步提高對實驗中某一現(xiàn)象提出自己推測的能力以及實驗能力。

3、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仔細傾聽他人的意見。

教學流程:

一、猜謎游戲導入,進入活動主題。

1、猜謎引入:“看不到,摸不著,聞不到,可是人人都需要?!?/p>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究興趣,激活課堂氣氛。

2、請學生談談自己對空氣的了解以及知識的來源。

設計意圖:了解學生掌握的知識狀況。同時讓學生了解信息的來源可以是多渠道的,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

二、通過活動,感知什么是壓縮空氣。

進行“可以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我們嗎?”的活動(材料準備:每個小組有一杯水,每個學生有一個注射器)。

教師出示活動計劃:

1、注射器中裝了水,堵住出口,活塞還能往下壓嗎?

2、如果裝的是空氣呢?

進行簡單的對比實驗,讓學生發(fā)現(xiàn)二者的不同:水不能被壓縮,而空氣可以被壓縮。

3、可以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我們嗎?

4、正式向學生介紹注射器這一生活常見的物品,因為在以后的很多探究活動中都會使用到它。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對教材作了靈活的處理:以借助注射器感知水不能被壓縮的活動替換了教材安排的拍足球游戲,通過與隨后進行的借助注射器感知空氣可以被壓縮的實驗的對比,使學生在感受到空氣可以被壓縮的同地時能正確地認識壓縮空氣的概念,教學效果非常好。

三、開展拍球比賽活動,引領學生做出假設。

1、進行拍球比賽,引導失敗的學生找原因。

2、啟發(fā)學生提出假設:球能彈起,手感受到的彈力可能是壓縮空氣作用的結果。

設計意圖:利用游戲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深入探究問題的興趣,使課堂氣氛異?;钴S。

四、探究活動“看誰能說服我”。

1、教師:用你們手中的注射器說服我,被壓縮的空氣有彈性和彈力。

2、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探究活動,尋找說服老師的方法,并進行表述和記錄。

設計意圖:號召學生想辦法來說服老師,其實是引導他們驗證壓縮空氣具有彈性和彈力。這種方式讓學生感受到了挑戰(zhàn),想要說服老師的心情使學生對探究內容更為關注,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fā)揮。

五、匯總小結,課后延伸。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解決了對“學習這些知識有什么用”的疑問,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科學知識的意義。

反思:

能較合理地使用教材,能大膽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加工使之更適合課堂教學,從而使學生把較為抽象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更好地體會了學習的意義。

在最后的探究活動上,低估了學生的能力,對學生探究的工具進行了規(guī)定(注射器),從某種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如果教師不限制使用的器材,讓學生自由設計驗證活動(比如利用塑料袋、氣球等),教學效果也許會更好,可以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思維方式發(fā)展呈多樣化,看待問題的角度更寬,從而真正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

空氣柱教學設計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是粵教科技版《科學》(三上)《看不見的空氣》單元的第一課。本課教學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找空氣。希望學生借助日常生活中有關空氣存在的經驗猜測空氣是普遍存在的。第二部分:實驗驗證空氣的存在。通過對幾種不同類型的物體進行實驗,從看到、聽到、摸到、感覺到空氣來確定空氣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是無處不在。通過這兩部分的學習,在大膽猜測和親歷探究過程中,學會用多種感官來感知空氣,進一步認識空氣的存在,為認識空氣的性質打好基礎。

設計理念:

1、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及經歷為基??

學生在生活中對空氣存在的經驗是學習本課的重要教學資源。教師在課題的引出,空氣的尋找都可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科學就在身邊,只要認真觀察思考就能有所發(fā)現(xiàn)”這一思想的認同與接受,而且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推動教學過程的深入展開。

2、讓學生在親歷活動中充分體驗或感悟

空氣的存在對學生來說是熟悉的'但究竟怎樣用實驗來證明空氣的存在,怎樣正確地進行科學探究,對于三年級才剛接觸科學的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教師的攙扶下逐漸地放開,先大膽猜測空氣的存在再動腦設計實驗方案,預測實驗可能產生的現(xiàn)象,然后思考著去進行親歷實驗探究過程,學會正確的探究方法。通過先動腦想再動手做,動口說,多方位強化學生對空氣存在的體驗與感悟,增進對空氣存在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體會探究空氣無處不在的樂趣,并意識到科學探究的無限魅力。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大膽地進行猜測,并引導學生利用提供的材料進行實驗設計,能正確地操作,能根據(jù)事實進行分析、推導、探索、體會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3、科學知識:通過尋找空氣,并利用多種感官來感知空氣無處不在。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粉筆、磚塊、風車、試劑瓶、塑料瓶、塑料袋、臉盆、氣球、水等。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1、猜謎: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見來摸不著,我們大家離不了。

2、配樂朗誦。(錄音):"如果沒有你,風車怎能輕盈地轉動,如果沒有你,皮球怎能高高地彈起……"讓學生猜猜詩中的你是誰?

3、討論:雖然到處都有你,卻為何找不到你的足跡"是什么意思呢?(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隨機揭示課題:看不見的空氣)

4、談話:雖然到處都有空氣,可我們卻看不到它。要想認識空氣,首先要做什么事?(尋找空氣)

二、 學習新課:

1、看一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哪些材料?

2、猜一猜。(板書:空氣在哪里)

(1)桌上的材料中哪一些存在著空氣?

(2)我們的周圍哪些地方有空氣存在?

(3)大自然中呢?

(學生利用自己的經驗進行大膽的猜測,教師隨機板書,猜一猜:粉筆、瓶中、教室里、磚塊……)

3、談話:同學們大膽地猜測了空氣可能存在的地方,說明了我們生活在空氣的世界里。猜測只是一種假想,不能讓人確信,那么怎樣才能證明你的猜測是否正確呢?(實驗)

4、討論并匯報:做實驗時要注意什么?

5、談話:做實驗時除了注意安全、有序、認真、仔細觀察外,最重要的是怎樣設計實驗方案,并預測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下面各小組先討論一下,利用桌上的材料怎樣才能讓大家看到、聽到、摸到、感覺到空氣存在哪里,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什么?(分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6、匯報討論結果(估計學生可能會有以下方法:分別把磚塊、粉筆、放入水中有氣泡冒出,把瓶口放入水中:直放沒有氣泡,斜放有氣泡。把塑料袋向空中甩一甩就把空氣裝入袋中,然后可以捏、可以擠、可以拍……風車的轉動也能感受到周圍空氣的存在……學生匯報時,教師有意識地分成看到、摸到、聽到、感受到的幾個層次讓學生匯報。并板書范例如下有助于學生學會記錄:

粉筆 放入水中 有氣泡冒出 粉筆中有空氣)

7、實驗:每個小組根據(jù)你們的實驗設計方案進行實驗,并注意觀察記錄。

8、學生匯報實驗結果

(匯報時注意與預測的現(xiàn)象比較是否相符合,以培養(yǎng)學生大膽猜測的學習方法,同時注意特別的實驗可以讓學生到講臺上,邊匯報邊演示,以便其他小組也受到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9、討論:以上實驗說明了什么?(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10、小結:通過以上實驗說明了空氣無處不在。(板書:空氣無處不在)。

1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三、 課外延伸:

1、"風車有了空氣就能輕盈地轉動"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2、"瓶口直立放入水中沒有氣泡冒出"你認為這是為什么?你能設計實驗來證明嗎?

3、詩中的"如果沒有你,皮球怎能高高地彈起",你又如何去探究這里面的奧秘呢?

空氣柱教學設計篇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

3.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養(yǎng)成關注環(huán)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4.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興趣。

二、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興趣

三、課時安排 一節(jié)課

四、教學方法 師生互動

五、教具準備 投影器

六、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針對空氣,找你最想知道的或是與同學有爭論的問題,一一列出,也可以找出有關空氣的科普知識小故事。由班長組織進行根據(jù)學生興趣進行投票,選出幾個得票高作為同學們學習的課題。課題提出者作為組長,自行組成小組。

2.課堂情況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言)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組圖片,想想為什么風會動?植物為什么在空氣流通的情況下會長得更快?

看圖思考

創(chuàng)設情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可見空氣無時不刻不在我們的身邊,對于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那它們究竟是一種什么物質呢?以下我們就來開始我們今天的學習,看看它究竟是何物。請同學們看課本。板書

板書,看書,思考

切入主題

上一堂課已經要求大家去準備了,那現(xiàn)在由各個小組推選一個人起來談談你們討論的結果

根據(jù)自己找出的資料,各自談談了他們最想知道的和最有興趣的,并且組與組之間進行討論

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給他們一個空間去選擇自己的喜歡的東西

肯定學生的結果,重點講那些學生感興趣的和有疑問的。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看看化學家是如何通過實驗得出結論的

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先看看他所用的裝置圖,課本圖2-2

找圖,看圖

進一步引進內容

由拉瓦錫得出的結論是:空氣中含有氧氣和氮氣,其中氧氣占1/5;后來陸續(xù)發(fā)現(xiàn)稀有氣體等其他成分。

觀看空氣成分示意圖

那你們想不想來親眼看一下上面的結論是否正確?

齊聲叫好,期待實驗

初次接觸實驗,增強興趣

教師介紹實驗儀器,操作實驗并提醒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的變化

細心觀看,跟著老師的操作思考

讓學生初識儀器,有利于以后做實驗,增強學生的有意識認知

提問:實驗現(xiàn)象有什么變化?

學生舉手發(fā)??

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聽課

解釋現(xiàn)象:瓶內增加水約瓶的1/5,說明消耗了氧氣。板書: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加熱)重點

提出疑問,為什么只消耗氧氣而不消耗氮氣?

肯定學生的觀察仔細,善于思考?,F(xiàn)在證明氧氣和氮氣的性質:取一瓶氧氣一瓶氮氣,讓學生觀察其顏色,聞起味道,然后示范操作的規(guī)則,請兩位同學上來自己操作。取兩根帶火星的火柴,分別伸進瓶中,發(fā)現(xiàn)氧氣能支持燃燒,氮氣不能

觀察實驗現(xiàn)象

讓學生親眼去觀察,以利于學生從實驗中去解答的自己所產生的疑問

空氣是一種寶貴資源,所包含的氧氣,氮氣和稀有氣體在我們生活中都有很大的作用,能不能想出日常的例子

學生自由發(fā)??

給學生一片天地,讓他們有自己的空間

先由圖片引出,用以來證明前面的學生的回答的正確與還可以補充他們想不到的或沒有見過的。讓學生自己去想各種空氣成分的作用

看圖思考,記筆記

通過生動的圖片講解,有利于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

1、氧氣用途:潛水、醫(yī)療 ;煉鋼、氣焊; 化工生產 ; 宇宙航行

2、氮氣 用途:化工原料(硝酸、化肥);保護氣(焊接金屬、充入燈泡、食品防腐); 醫(yī)療、麻醉; 超導材料 性質 無色、無味、性質不活潑 3、稀有氣體 : 保護氣(焊接金屬、充燈泡);各種用途的電光源;激光技術 ;制造低溫環(huán)境 (氦); 醫(yī)療麻醉 (氙)

學生認真做筆記

使學生了解空氣的用途,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培養(yǎng)學生關注環(huán)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保護空氣:分小組討論,讓學生自由討論5分鐘,環(huán)境的變化,例如談談郊區(qū)的空氣與市區(qū)空氣的不同

通過討論,由小組推選一個人回答

關注環(huán)境 保護環(huán)境 養(yǎng)成環(huán)保意識 增強社會責任意識

投影圖片,形成對比

解釋圖片。

回憶自己身邊的環(huán)境與圖片中哪個比較相近

形成對比,容易引起注意

放映《后天》電影片段

通過片段,讓學生懂得如果環(huán)境遭到破壞,受害的始終是我們人類。

緩解壓力

3.

課后作業(yè):學生自行分組,設計研究方案,采取調查、采訪、實驗、統(tǒng)計等方法,共同研究本社區(qū)的空氣情況,并完成調查報告。

空氣柱教學設計篇5

1.結合生活經驗,了解空氣組成,污染及防治的有關知識。

2.通過實驗、調查等手段形成收集證據(jù)的能力,并通過圖、文等手段形成記錄和表達研究成果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關心大自然的社會責任感和應用科技、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志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大氣污染的部分原因,并能用所知一些知識解決空氣污染問題,或者提出很好的建議。

難點:通過實驗、調查等手段形成收集證據(jù)的能力,并通過圖、文等手段形成記錄和表達研究成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酒精(香水也可)的擴散:取一些白酒于小瓶中,站在教室一角,打開瓶蓋,讓酒精擴散。一聞到酒味學生就舉手,引導學生觀察酒精擴散的規(guī)律,由此引出問題:“酒精能擴散到空氣中,其他的東西也會么?”

二、提出問題,猜想討論,表達交流

1.提出問題:既然一些物質分子能夠擴散到空氣中,那么空氣就不是純凈的。結合生活經驗,針對空氣中含有哪些常見成分談談各自的見解。

2.小組討論:以小組為單位,表達各自的猜想,并向組員闡明猜想的依據(jù)。

3.表達交流:選派代表,將小組討論的結果匯總報告。教師依據(jù)匯報結果給予適當評價,引導,總結,并將學生所匯報的成分進行歸類。

三、實驗與調查

“空氣中的顆?!迸c“汽車尾氣調查”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讓學生自主選擇(當然也可以兩個都做)。

實驗“空氣中的顆?!笨梢杂秒p面膠粘在紙板上,放在灰塵較多的地方,間隔一段時間觀察一下粘在上面的空氣雜質,引導學生粗略統(tǒng)計一下灰塵的種類和來源。也可以通過同一地點不同時間段的實驗觀察,分析一天中空氣質量的變化規(guī)律,如什么時間段灰塵較多,什么時間段灰塵相對較少,還可以進行交通路口、工廠附近、教室內外、樹林里等不同地域的空氣顆粒對比分析。對于觀察數(shù)據(jù)的記錄,精確要求不能太高,建議用點的密集度來大略表示。

關于汽車尾氣的調查,教材并沒有把調查的內容作統(tǒng)一確定。建議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關于廢氣成分、尾氣排放量、各種汽車廢氣排放標準、尾氣危害與防治等方面的調查。這些調查既可以是上網查閱的數(shù)據(jù),也可以是調查采訪來的,甚至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在馬路統(tǒng)計車流量等。

教師還可以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確定調查或研究的內容,只要是與空氣質量、呼吸健康有關的,都可以用來補充甚至替代書本中的.這兩項研究內容。如近幾年呼吸道疾病的調查與分析等。

四、討論

空氣污染物會到哪里去?怎樣才能讓我們呼吸到新鮮空氣?

引導學生結合教材19—20頁的內容進行討論,讓學生認識如何防止空氣污染物侵害人體呼吸系統(tǒng)。

五、拓展活動

到附近做一個主題為“還我清新空氣”的宣傳活動,或給有關部門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