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石教學設計優(yōu)質5篇

時間:2022-12-23 作者:Kris 教學計劃

教學設計是一個優(yōu)秀老師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設計是在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塔石教學設計優(yōu)質5篇,感謝您的參閱。

塔石教學設計優(yōu)質5篇

塔石教學設計篇1

教材分析:

教材順應三年級兒童喜歡編故事講故事的心理,安排了一次想象性習作練習。為了幫助學生拓展思路,教材在教學要求下面還為學生編排了一些小動物的插圖。

教學設計思想:

1.使學生進入一種童話故事情境,促使學生進入角色投入情感,展開豐富的想象;

2.讓孩子們在合作中學習,互相啟示,體會到合作在生活和學習活動中的意義;

3.讓孩子們從三年級開始就能夠感受到寫作在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從而了以學習寫作,投入熱情去學習寫作,進行習作實踐。

4.體現(xiàn)課程整合的思想,將繪畫、手工、游戲性實踐活動、口語交際與寫作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教學活動流程設計:

第一步:想一想:“我們”來干什么了?

美術課上,為學生出示一幅眾多小動物在森林間的草地上活動的圖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這是在哪里?上面有哪些小動物?(對,是在一塊草地上。有小花貓、長鼻子狗、流著口水的小狐貍、小鴨、小雞、小鳥,呵呵,還有一只大老虎。)再想象一下,可能還有什么動物在這里?

讓學生同學自愿組成一個小組,小組內每一個人選一個喜歡的角色,為自己設計、制作一個頭飾。教師指導學生在班板紙上面用彩筆小動物描畫小動物圖像,然后剪、粘貼、扎制,制作成一個漂亮的頭飾。

頭飾做好以后,讓學生把頭飾戴在頭上,啟發(fā)學生想象:小組同學圍坐在一起,想一想,你們這幾個可愛的小動物到這里干什么來了?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你們做了些什么?

第二步:到草地上玩一回“童話游戲”

時間活動課上,把學生帶到一片草地上面,讓學生在草地上面分角色來玩童話表演游戲。每個學生都按照自己頭飾代表的一個小動物角色,戴上自己做好的頭飾,按照想象好的情節(jié),以小組為單位,自己演一演小組內商量好的故事。教師提示學生:隨著故事的發(fā)展,事先想象好的情況可能會有變化,大家商量一下角色的變化是否合理,如果合理,游戲中允許跟預先設計的有變化,大家細致觀察一下:看哪個角色的變化更有趣味。

第三步:把小組的“童話游戲”講給大家聽。

口語交際課上,班上召開一次“我們小組的童話游戲”信息發(fā)布會。各小組選一個代表向大家介紹自己小組的游戲是怎么玩的,其他同學作補充。交流完了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的童話游戲最有趣、最吸引人?

然后,請同學思考一下:假設你們小組的游戲再修改一下,故事情節(jié)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每個角色在游戲中說的、做的會有怎樣的改變?

第四步:寫一個童話游戲“劇本”。

習作課上,布置學生按照交流討論的情況和自己的游戲修改設想,寫一個“童話游戲劇本”。教師提示學生:所謂劇本,只要寫一個故事就行。然后,以一個小組的想象為例給學生作示范:

──讓學生想象后表述:你就是其中的一個小動物,你們到了哪里?發(fā)生了怎樣的事情?結果呢?

告訴學生:把每一個小動物怎么說、怎么做的,包括你自己怎么想的,都寫進去,寫的通順、明白就可以了。

寫完了,讓學生自己先讀一讀,看看自己寫的是不是很有趣,有沒有什么問題需要修改?再給小組的同學讀一讀,看看大家是不是喜歡,讓大家提點建議,修改一下。

教師批閱學生習作,對學生的“劇本”提出好的建議。教師批閱的重點是學生的“劇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是否完整、故事情節(jié)是否明白具體,角色對話標點是否正確、語句是否通順等。教師批閱后請學生再按照老師的意見改一下。

第五步:“誰喜歡我的劇本?”

學生寫完以后,把自己寫的童話“劇本”貼在教室指定的位置。組織學生閱讀,遇到自己喜歡的劇本就在“劇本”上面做一個表示喜歡的記號。如果哪一個同學的劇本喜歡的人少,教師引導同學去就去問問同學們,為什么不喜歡?讓同學給他提出意見和建議,然后指導這個或這些學生按照同學的意見再進行修改。

為了拓展交流渠道,可以引導學生將“劇本”發(fā)到網(wǎng)上去,寫信寄給手拉手小朋友,寄給雜志社的叔叔阿姨。

塔石教學設計篇2

教學內容:八年級(上)語文第19課《生物入侵者》

知識與技能目標:閱讀課文,積累字詞,獲得一些生態(tài)知識。

過程與方法目標:抓住關鍵語句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培養(yǎng)收集、整理信息的自主學習能力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對“生物入侵”理解

教學手段:廣安新聞;07年《少百科知識報》暑假版;彩色粉筆

教學安排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教師講述水葫蘆入侵廣安的新聞。(廣安新聞聯(lián)播12月9日報道)教師講完后,請學生用一句話概括這則消息的主要內容。

明確:科技高度發(fā)達的21世紀,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zhàn),環(huán)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tài)問題則又是當今世界環(huán)境問題的中心議題。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生物入侵者》,希望學習此文能促使我們提高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教師板書課題)

2、題解:要求學生合上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義。然后要求學生從文中勾畫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義的語句。

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1、教師展示以下問題,學生閱讀思考。

a.本文除了告訴我們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還講了哪些內容?

b.你覺得學習本文應從哪些方面人手?試擬出本文的學習目標。

◆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通過交流弄清文章內容,并共同擬定學習目標。

◆班上交流:明確本文學習目標及主要內容。

明確學習目標(見前面的教學目標)

主要內容:本文還講了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tài)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采取的相應措施。

◆編寫提綱

教師用展示結構圖示,要求學生在空缺處填上相關內容。引出話題:

介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擺出現(xiàn)象:具體介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2、3、4段)

探究原因:——(5段)

揭示態(tài)度:——(7段)

采取措施:——(8段)

三、寫法探究

1、探究學習本文所采用的說明順序a.常見的說明順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b.探究本文這樣安排說明順序的好處。

明確:運用邏輯順序符合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且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2、探究學習本文所采用的說明方法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學生討論后教師板書: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b.找出文中運用上述說明方法的相關語句。

(將學生分成三大組,每一組找一種說明方法的相關語句,看哪一組找得又快又好)c。說說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作用,并從文中各舉一例加以說明。d.教師出示一只彩色粉筆,要求學生從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這三種說明方法中至少選兩種方法對其作簡要說明。

四、小結

要求學生從主要內容與寫作方法兩方面對全文作一個小結。

教師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總結全文。

明確:這是一篇關于生態(tài)問題的說明文。它向我們說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及其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生態(tài)現(xiàn)象高度警覺。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能獲得一定的生態(tài)知識,還能培養(yǎng)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感。另外,這篇課文結構嚴謹,層次分明,運用了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為我們寫作說明文提供了借鑒。

五、延伸拓展

自然界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樣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現(xiàn)象?我們身邊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如果發(fā)現(xiàn)我們該怎么做?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并從中任選五個詞語寫一段話。(不超過150字)

2、搜集生物人侵的相關資料(至少一種),要求寫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稱、原產(chǎn)地、人侵地及危害。((教師提供07年《少百科知識報》暑假版)

3、選作題:查閱資料,了解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的理論。

塔石教學設計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p11噸的認識。

教學準備

課前調查噸的有關信息,并摘錄下來;搬一搬一袋水泥或一袋大米,并看一看它有多重。

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目標確定

"噸的認識"是人教版課程標準教科書第五冊的教學內容,教學的對象是第一學段的三年級學生,他們的思維正處于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然而"噸"這個非常大的質量單位,遠遠的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怎樣將"1噸"這個抽象的事物,以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從而拉近1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是我進行教學設計時思考的主要問題,也是這堂課的重點與難點?;谝陨险J識,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噸的觀念,知道1噸是1000千克,并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化聚及學會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課前收集信息、課中匯報、提一提、算一算、估一估、理一理等方法來探索"噸"的有關知識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使學生感悟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策略選擇

本節(jié)課我力圖讓學生通過互動交流、自主體驗的方法,逐步建立1噸的觀念。為此,我采取如下教學策略:

1、溝通"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內容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因此,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聯(lián)系生活,貼近生活,從而縮短了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的距離。通過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課中的體驗活動、解決實際問題及舉例等活動,讓學生自己從中發(fā)現(xiàn)生活與噸的密切聯(lián)系。即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注重讓學生經(jīng)歷"體驗--感悟"的過程

根據(jù)課改精神,現(xiàn)在比較提倡的學習方式是自主探索、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所以在本節(jié)課中,我打算讓學生通過提一提、算一算的方式初步感受1噸。接著我又讓學生通過估一估、算一算、說一說的方式進一步感受1噸的重量。最后通過理一理、說一說的方式讓學生溝通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在各環(huán)節(jié)中,我將重視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促進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他們經(jīng)歷"體驗--感悟"的過程。

3、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構建"展示自我成就"的舞臺

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合作互動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整個課堂成了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塔石教學設計篇4

活動目標

1、 在嘗試中能用目測和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長短,體驗自己發(fā)現(xiàn)結果的成功感。

2、 學習按照游戲規(guī)則進行活動。

二、活動準備1. 籃子(人手一只)、吸管、彩帶、(每人兩件,一件長的,一件短的)2. 錄音機、音樂《小鳥飛》《娃哈哈》《小兔跳》

3. 小兔、小猴頭飾(都帶上尾巴,其中小兔是短的尾巴,小猴是長的尾巴)三、活動過程1、出示物品,引起幼兒興趣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很多好玩的東西,但是請你們玩之前呢,老師有個要求,就是你們在玩的時候仔細看看這些東西有什么特點,你覺得它們是怎樣的?

2、 每人一個袋子,里面裝著準備好的物品,幼兒自由嘗試發(fā)現(xiàn)問題。

3、 2分鐘后請幼兒討論發(fā)現(xiàn)的問題。

4、 提出要求,引導幼兒再次嘗試現(xiàn)在請小朋友從你們的袋子里拿出相同的東西,玩一玩,比一比,看看這次聰明的你們又能發(fā)現(xiàn)什么?

5、 幼兒把發(fā)現(xiàn)結果說出來。

(四)出示帶子剛才小朋友都很聰明,說出了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F(xiàn)在看看老師袋子里面又有什么東西呢?。

看棍子,幼兒說出自己看到的情況。

教師小結:多出來的這里是長的,出示字:長。幼兒唱讀。

這邊沒有的是短,出示字:短。幼兒唱讀。

(五)結束活動1、游戲:聽信號做動作教師說長,幼兒用兩只手比長,開始時帶著幼兒做。教師說短,幼兒用手比短。

2、游戲:看表演現(xiàn)在呢,有兩只小動物要給小朋友表演,大家一起去看,好嗎?幼兒聽音樂《娃哈哈》離開位置,到前面。

老師有個要求,就是要看清楚等下出來的小動物誰的尾巴是短的?現(xiàn)在請小朋友準備好啦,小動物要表演了。

教師帶上頭飾扮演小兔小猴。

幼兒回答是小兔后,放音樂《小兔跳》帶領幼兒學小兔跳。

小朋友都很棒,現(xiàn)在我們一起做小兔去拔蘿卜啦。

塔石教學設計篇5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中國民間美術的概念、種類及其造型特點,掌握欣賞民間美術作品的基本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民間美術作品的初步的欣賞能力。

3.激發(fā)學生對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的喜愛之情,從而使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振奮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

1.講清并使學生理解民間美術的基本特點、民間美術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審美特征,是使學生理解、喜愛民間美術的關鍵。

2.進行繼承民間藝術傳統(tǒng),發(fā)揚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引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難點:

學生進行民間美術創(chuàng)作時,對造型的把握。

教學方法:

講授,學生親手制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曾經(jīng)有人說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間美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了解中國的民間美術。

二:民間美術的概念:

中國人民群眾創(chuàng)作的,以美化環(huán)境、豐富民間風俗活動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流行的美術。

民間美術是組成各民族美術傳統(tǒng)的重要因素,為一切美術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中國戰(zhàn)國秦漢的石雕、陶俑、畫像磚石,其造型、風格均具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魏晉后,士大夫貴族成為畫壇的主導人,但大量的版畫、年畫、雕塑、壁畫則以民間匠師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紙、刺繡、印染、服裝縫制等更是直接來源于群眾之手,并裝飾、美化、豐富了社會生活,表達了人民群眾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觀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成為富于民族鄉(xiāng)土特色的優(yōu)美藝術形式。

民間美術與民俗活動關系極為密切,如民間的節(jié)日慶典、婚喪嫁娶、生子祝壽、迎神賽會等活動中的年畫、剪紙、春聯(lián)、戲具、花燈、扎紙、符道神像、服裝飾件、龍舟彩船、月餅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數(shù)民族民俗節(jié)日中的服飾、布置等。民間美術分布于各地,因地域、風俗、感情、氣質的差異又形成豐富的品類和風格。但它們都具有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統(tǒng)一的特點。另外,它們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紙、竹、泥土,但制作技巧高超、構思巧妙,擅長大膽想象、夸張,且常用人們熟悉的寓意諧音手法,積極樂觀、清新剛健、淳樸活潑,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理想,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三:民間美術的形式

民間美術品種極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賞玩的造型藝術,亦有以實用為主的工藝品??偟膩碚f,可分為:

①繪畫。其中包括版畫、年畫、建筑彩畫、壁畫、燈籠畫、扇面畫等。

②雕塑。有彩塑(奇觀彩塑、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屬鑄雕、木雕、磚刻、面塑、琉璃建筑飾件等。

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鐵制玩具、紙玩具、蠟玩具等。

④刺繡染織。包括蠟染、印花布、土布、織錦、刺繡、挑花、補花等。

⑤服飾。包括民族服裝、兒童服裝、嫁衣、繡花荷包、鞋墊、首飾、絨花絹花等。

⑥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銅器及革制品、車馬具等帶有裝飾及藝術價值者等。

⑦戲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會造型等。

⑧剪紙。包括窗花、禮花、刺繡、刺繡花樣、掛箋等。

⑨紙扎燈紙。包括各種花燈、各種紙扎。

⑩編織。包括草編、竹編、柳條編、秫秸編、麥稈編、棕編、紙編等。

四、傳統(tǒng)民間美術的傳承方式

1、言傳身教

民間美術是一種帶有原發(fā)性的美術形式,它在傳承的過程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休戚相關,自誕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把詡魃斫獭笔侵袊癖娮鋈撕陀说淖谥己褪侄危耖g美術同其它民間文化一樣一樣也沒有脫離這一傳統(tǒng)?!把詡魃斫獭痹诿耖g所承擔的技藝傳播作用,體現(xiàn)在以家庭為中心的技藝傳承環(huán)境中,是師徒、父子關系直接傳授的方式。從事民間美術創(chuàng)作的大多是沒有受過正規(guī)文化教育的農(nóng)民,其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不可能通過文字進行傳播,技藝的交流只能通過“口頭”這一最為直接儉樸的方式將其技術經(jīng)驗傳播給下一代??陬^語言不需雕飾,自然隨性,因此能更生動直觀的交流技藝。在這言傳的過程中民間藝人們創(chuàng)作了一些便于記憶的口訣,可以讓被傳播者比較方便記憶起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是對民間美術技藝規(guī)律的高度概括,如惠山泥人的創(chuàng)作口訣,關于泥人造型要“先開相、后裝花,描金帶彩在后頭”;用筆要領“直線要直、曲線要曲”。

施彩講究“紅要紅得鮮,綠要綠得嬌,白要自得凈?!泵耖g皮影口訣:“若要娃娃惡,鼻子挨眼窩”、“文人一根釘武人一張弓”等等。在民間的師徒傳承中“身教“的情況可能比“言傳”多的多。在很多民藝傳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們或不能準確的表達出其技術精要的情況下,以實際操作來教育徒弟,徒弟觀察師傅技藝的“身教”就成為民間美術主要的傳播方式之一。

2、字、圖譜記載

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現(xiàn)為民間美術的傳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礎,民間美術也出現(xiàn)了借助文字傳播的方式,大大擴展了其傳播的范圍。出現(xiàn)了一些記載民間手工藝的理論專著和民間創(chuàng)作者所作的藝譜,前者帶有官方修飾的痕跡,如先秦時期的《考工記》、唐代《工藝之法》、明代《天工開物》等等。

①藝譜以物相傳的民間美術,主要是通過譜子的形式傳播的,如畫譜、剪花樣譜、影戲譜、年畫版樣等等,這些民間藝術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體的創(chuàng)作總結,有的是名藝人親手繪制的,有的則是借鑒其它藝術形式而從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來的。

②童雖其來源不一,但都是經(jīng)過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積月累而逐漸積淀、完善和再創(chuàng)作而形成的摹本,這種傳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傳播。有利于民間藝人的交流。

3、民藝品傳播

民藝品傳播和圖譜傳播一樣屬于以“物”為媒介進行的傳播。但是它并不是在創(chuàng)作者內部的傳播,而是通過這些藝術品的購買者而將民間美術的技藝帶到四面八方。這種參與商品交換,又不局限于行業(yè)內部的傳播方式,使民間美術的傳播方式更加廣泛,其社會功能也隨之增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