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鐘表教學設計8篇

時間:2022-12-23 作者:Kris 教學計劃

大家在寫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來寫,只有把教學設計制定好,接下來的教學工作才能順利進行,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認識鐘表教學設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8篇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篇1

一、教學內容:

p76例1例2、例3及課堂活動。

二、課時目標:

1、認識鐘面,知道分針時針在鐘面上如何計時理解1時=60分。

2、結合親身實踐和生活經驗,體驗時、分的長短,具有一定的時間觀念。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

認識鐘面,理解1時=60分。

四、教學難點:

體驗時、分的長短。

五、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認識鐘表

(一)激發(fā)興趣

1、在上課之前,老師想讓大家來猜一個謎語,有信心嗎?猜這個聲音是什么東西發(fā)出來的?(滴答)。

2、今天我們就繼續(xù)來學習關于鐘表的一些知識。

(二)認識鐘面

1、出示鐘面。關于這個老朋友,你已經知道

了什么?

(1)時針、分針、秒針。(你能說具體一點嗎?哪根是秒針?對,又細又長的就是秒針。)

(2)數字。(有12個數字)

(3)大格。(從哪兒到哪兒為一個大格,還有呢?數數看,一共有12個大格)。

(4)小格。(你知道一個大格內有多少個小格嗎?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對,鐘面上一共有60個小格。)

2、通過認識鐘面,我們知道了鐘面上最長最細的是秒針,還知道有12大格,60小格。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分針、時針在鐘面上是如何計時的。

(三)認識分

感受1時=60分

1、誰知道分針在鐘面上是怎樣計時的?走

2、小格呢?走5小格呢?從12走到2呢?可見,分針走幾格就是幾分鐘。

3、那么,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呢(板書)

4、下面,我們就來拔一拔,讓分針走一圈。

在拔的時候,請大家注意觀察,分針走一圈的時候,時針有什么變化?(老師撥鐘)

5、誰知道時針走1大格是多少時間?時針走2個大格呢?走一圈呢?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篇2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鐘面,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

2.培養(yǎng)學生建立時間觀念,養(yǎng)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教學重點

重點: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讀整時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難點: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面模型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藘晌恍∨笥?,他們是喜洋洋和懶洋洋,(課件)懶洋洋怎么沒有來?他去哪了?他遲到了,喜洋洋就送給他一份禮物,是什么呢?

生:鐘表。

師:那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板書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

1、老師帶來了一個鐘面,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些什么?把你的發(fā)現告訴給你的同桌。

2、交流匯報:

(1)生匯報:有2根針,一根長,一根短;鐘面上還有數字(1、2、3。————12);鐘面上還有小圓點或一點一點的`。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

(2)仔細研究:

師邊板書邊說:小朋友發(fā)現,鐘面上有12個數(師生邊寫邊說),這些數又是怎么排列的呢?(從1到12這樣子排列的,12個數圍成了一圈,這12個數還把鐘面分成了好多格子。是多少格呢?數一數(師生)。

鐘面上有兩根針(師邊畫邊說),一根長,一根短。你們知道它們的名字嗎?,生說師歸納板書:又長又細的那根叫分針,又粗又短短的那根叫時針。

哪你知道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是朝哪個方向走的?

鐘面上的分針、時針是順著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3、現在你能很快認得出鐘上的分針和時針了嗎

請你指一指說一說,(課件)。

(三)認識整時

看一看

導入:我們已經認識了長的叫分針,短的叫時針。那你們知道它們是怎樣告訴我們時間的嗎?

說一說

1、(出示三個鐘面)老師這兒還有幾個鐘面,仔細觀察,分別是幾時?

第一個是幾時?(2時)你是怎么看出這個時間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就是2時。)

第二個呢?(4時)那你又是怎么看出來這個時間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4,就是4時。)

第三個呢?(8時)你是怎么看出來這個時間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8,就是8時。)

2、剛才我們認的2時,4時,8時,請仔細觀察一下,這幾個鐘面上的指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針指著12時)

3、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就是這種,一個數字加上一個時字,把這種方法叫做普通計時法。

師:這是整十的第一種表示法,第二種表示方法是生么呢?

接著出示電子表表示的時刻,讓學生觀察,看看有什么發(fā)現?然后教師再提問:電子表是怎樣表示時間的?像電子表這樣表示時刻的方法你還在哪里見過?你能試用這種方法表示2時嗎?

學生試著用電子表示法寫時間。教師小結出用電子表表示時間的方法,為了鞏固知識,我緊接著出示8時、10時讓學生用兩種方法寫出來。

(四)練習:書上做一做“小明的一天”。

1、請學生用兩種方法表示。

2、小明幾時吃飯,鐘面是什么樣的?

3、小明是幾時看動畫片的,鐘面是什么樣的?

4、同樣都是9時,小明做的事情為什么不一樣?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談收獲。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篇3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p91—92認識整時

二、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每人一個學具鐘面。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關于“時、分、秒”這一內容,老教材(浙教版)在第五冊才出現,在新教材中分三個階段來編排,第一階段在一年級上冊。為什么提前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在生活中對鐘表的知識接觸早了。

從學生的學習起點來看,在農村學校里,并沒有像有的雜志上寫的那么高。在一個50多位的班級里,有少部分學生認識整時,認識的也相當模糊,比如撥得時候把時針指向12,分針指向5認為是5時。這樣就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聽了一些《鐘表的認識》,總體的感覺是,照顧學生個性多了,但學習效果卻差了。囫圇吞棗式的只怕學生掌握的不夠多,只怕聽課老師說學生的起點不夠高,就讓幾個好生撐撐臺面?;谝陨蠋c,把教學內容定位在認識整時上,半時的認識作機動處理。為此,我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會讀、寫時間(整時),認識鐘面結構(12個數字、時針、分針等);

2、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學會珍惜時間,學會交流,學會分類。

3、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合作意識、交流能力、探究能力。

鑒于以上的目標定位,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基于“激活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控索、合作交流來解決問題”。為此,采取了以下的教學策略:

1、教學過程活動化。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

2、教學素材生活化。生活化的材料,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引入:

1、創(chuàng)設情境,讀寫電子表:

(1)在班級學生中找一個電子表,問:這是什么?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出示電子表上的時間是9:00)在這里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除了剛才從電子表上知道時間外,你還可以從什么地方知道時間?

生:鬧鐘、電視、手表、手機、太陽等。

3、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研究像鬧鐘、手表這樣的鐘表。(板書: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的自主活動:

1、(課前在教室周圍粘貼4——6個不同的鐘面)學生離開座位進行鐘表文化欣賞活動。(配以音樂)

2、學生匯報。你們剛才發(fā)現了鐘面上的哪些知識?

3、鐘表認讀活動。在這么多漂亮的鐘面(剛才粘貼在周圍的)中哪個你會讀?(學生有選擇地讀)

4、再次觀察鐘面——閉眼想——回憶(出示,你能在上面添上什么,就是一個鐘面了)——劃一劃(你知道時、分針是往哪個方向走的嗎?)

5、學生制作鐘面。

6、展示交流、。在這些鐘面中,哪些鐘面認識起來最方便?并說說是幾時,你是怎么看的?(如果出現整時以外的時間,待結課時或當場解決,視學生情況而定)

7、找規(guī)律。哪根針指的方向有沒有一樣的地方?

三、應用發(fā)展:(設了四關)

第一關:火眼金睛

第二關:我是小判官(對嗎?還缺什么)

4時11時2時

第三關:我演你猜(一生上臺做動作,如刷牙等,其余學生猜是做什么事情,是什么時間)

第四關:認識“大千世界”

1、你平時做哪件事情用的時間長?

2、出示:(這是為什么?)

3、想想畫畫:

你能按規(guī)律畫出第4只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的指向嗎?

通過學生身邊的電子表引入,能拉近學生的心理距離,從簡單表示時間引入,也能體現從易到難的原則。

為學生設計鐘表欣賞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鐘表奧秘的心理意向。

通過看——想——憶——劃等活動,有助于學生對鐘表的認識。

這道題的設計在于學生能對鐘面結構有深入的認識,使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

這兩組題中可以讓學生初步感悟時間的長短。

本題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對今天學習的知識進行運用,能根據鐘面間的聯系,合理解決問題。

五、教學片斷實錄:

片斷一:

師:除了剛才從電子表上知道時間外,你還可以從什么地方知道時間?

生理直氣壯地說:太陽。

師為之一怔:你來說一說怎么一回事?

生:因為太陽升起來了,就是早上,落山就是快晚上了。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在爸爸買給我的書上看到的。

師:真了不起,能從課外學到這么多的知識。不過,你能根據太陽知道準確的時間嗎?

片斷二:

師:你覺得這些鐘面(整時)有什么規(guī)律?

生:都有時針。

生:都有分針。

生:還有12個數字。

師:哪根針指的方向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生:分針指的是一樣的,都指12。

(在一個試教的班級中,學生更是瞪大眼睛觀察,無言以“對”。此時,師:分針指的方向有沒有一樣的地方?終于學生發(fā)現了。)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篇4

人教版一年級認識鐘表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第91、92頁,練習十六第1~3題。(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鐘面,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

能力目標: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鐘面,學會看整時。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實物鐘、鐘面模型。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對整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學生對時針和分針的整體認識還不太習慣,重點放在通過觀察時針和分針來判斷所表示的時刻。數學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上,要把數學知識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從導入到實踐活動整個環(huán)節(jié)都與學生的日常實踐活動聯系在一起。而且根據學生好奇、好玩、好動的天性,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觀察、動手、比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學學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戰(zhàn)性,達到教學要求。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師:課的一開始,徐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謎語,小朋友們聽好了。小小駿馬真稀奇,日日夜夜不停息,齊聲滴答似戰(zhàn)鼓,提醒人們爭朝夕。是什么?

學生猜

師:鐘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啊?

生說。

師:鐘表提醒大家什么時候做什么事,那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認識它。(揭題:認識鐘表)

二、自主探究

1.認識鐘面。

(1)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個鐘,現在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把觀察的結果說給小組的小朋友聽?!?/p>

(2)學生反饋交流結果。

指幾位同學上臺演示,引導學生說出鐘面上一共的12個數,有三根長短不同的指針。

(3)邊出示課件,邊小結:通過同學們的觀察,我們發(fā)現了鐘面上一共有12個數,3根針。又短又粗的──時針;較長的──分針;還有又細又長的──秒針。

(4)你能在你的鐘面上找到時針和分針嗎?學生兩人一組指指。

2.認識整時。

(1)屏幕上出示主題圖。

師:“小鬧鐘正在提醒小紅起床啦!你知道小紅是幾時起床的嗎?”

生說。

師:小紅7時起床,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反復讓學生說。

指導學生觀察7時鐘面上的分針分別指向幾,建立7時的概念;同時,讓學生認識7時在電子表中的表示方法。

(2)師:根據剛才的發(fā)現,你能說出下面鐘表上的時間嗎?

(3)引導學生觀察8時、3時、6時,分組討論:這三個鐘面的分針和時針分別所指的數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反饋討論結果。

學生可能回答:8時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8;3時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3;6時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6。學生也可能回答: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從1到12的任何一個數,指向幾就是幾時。

(4)教師小結:在鐘面上,當分針指向12的時候,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三、反饋練習

1.撥鐘游戲。

(1)教師撥鐘,學生說時間;或教師說時間,學生撥鐘。(指名學生上臺撥)

(2)小組活動:一個同學說時間,另一個同學撥鐘。

2.《快樂的一天》。

師:“現在老師要帶同學們去看看,小東是怎樣過快樂的一天的?!逼聊簧铣鍪菊n本92頁插圖。

(1)師:“看第一幅圖,小東什么時候?在做什么?并寫出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

師:“過1小時后是幾時?小東在做什么?你能寫出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嗎?其余的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2)小組間說說:小東是怎樣過快樂的一天的?

(3)指幾名學生說一說小東是怎樣過快樂的一天的,并說出是什么時候?(如7時,是什么時候的7時。)

(4)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獲的。那么你們的一天又是怎么安排的呢?

同組的學生說說,然后指名說說。并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作習習慣。

四、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我們一起認識了表示整時的時間,并學會了表示整時的時候,有兩種表示方法,你學會了嗎?)

五、拓展練習

給懶惰的懶洋洋制定作息時間表。

★ 初二思品人教版教學設計

★ 人教版一年級升國旗教學設計

★ 人教版一年級秋天教學設計

★ 人教版一年級位置教學設計

★ 初三思品教學設計上人教版

★ 人教版九年級思品教學設計博客

★ 小學品生教學論文

★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

★ 人教版一年級端午粽教學設計

★ 人教版一年級漢字書寫教學設計

文檔為doc格式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8頁例3。

【教學目標】

1認識大約幾時,會整時、幾時30分、大約幾時描述一天的時間。

2體會時間在生活中的應價值,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認識大約幾時。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

學生準備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出示2時、7時、1時30分、8時、12時30分的數字鐘面。

教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鐘表,會認鐘面上的整時和幾時半,下面老師考一考大家,屏幕上這些鐘面表示的時間你認識嗎?

學生認屏幕上的鐘面,教師通過追問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認的。

教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什么是整時,什么是幾時半嗎?

引導學生說出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分針指著6,時針指著12與1之間,就是12時30分。

教師:也就是說,小朋友在認整時和幾時半時,都要看它的時針和分針才能作出判斷。我們這節(jié)課在小朋友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的基礎上,再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3

出示一個鐘面,鐘面上的指針指著7時。

教師:看看這個鐘面,鐘面顯示的是多少時間?

教師:小紅這個時間起床,然后吃早飯,(隨著教師的講解分別出現小紅起床、吃早飯等情景,同時小紅旁邊的時鐘上的指針也從7時起開始不停地向8時移動)最后上學,時鐘上的指針指向這里的時候,小紅剛好到校門口。(小紅到校門口時錄像和時鐘上的指針都定格)小朋友們認識小紅到校門口的時間嗎?

估計學生會說不認識。

教師:我們看看這時鐘面上的時針指著幾,分針指著幾?

指導學生看著屏幕說出這時時針剛過8。分針指著1。

教師:現在是多少時間呢?我們讓分針倒回來一點。

課件上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8。

教師:現在呢?學生可以體會到是過了8時了。

教師:過得多不多呢?讓學生意識到過得不多,剛剛走過8時多一點。

教師:這時我們可以說剛過8時。現在小朋友們自己手中的鐘面模型撥一撥,先撥到8時,再把分針撥過12,不要離12太遠。好!老師看一看你們撥的指針。

在上展示學生撥的指針,學生可能撥成8時1分,也可能撥成8時2分、3分、4分或5分,反正過8時不遠。

教師:小朋友撥這些鐘面上的指針的位置都不完全相同,有的撥在第一小格,有的在數字1上,有的在第三小格,但是這時的分針都離12不遠,這時鐘面上的時間我們都可以說成剛過8時。你知道什么叫剛過幾時嗎?

學生討論后回答,要求學生說出過整時多一點就是剛過幾時。

教師:請小朋友們在自己的鐘面模型上撥一撥,撥剛過5時,剛過9時,剛過12時。

學生操作,每撥一次,就集體訂正一次,讓每個學生都掌握剛過幾時的計時方法。

教師: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剛過幾時了,現在看看這個鐘面。

課件顯示例3的第二個情景圖。

教師:看看這個鐘面上的時間,你認為是多少時間?

學生觀察討論后回答,

引導學生說出鐘面上的時間還沒有到10時。

教師:要到10時了嗎?你是怎樣判斷的?

指導學生說出要到10時了,因為從時針看,時針快要指正鐘面上的10了,從分針看,分針已經走到11,快到12了。

教師:所以圖上的小紅判斷這時的時間是快10時了。你們能在自己的鐘面上撥出快10時的時間嗎?

學生撥后,抽學生撥的鐘面在

上展出,讓學生觀察所撥的鐘面上的時針快要指正10,而分針有的在11,有的在11到12中間,這些鐘面上顯示的時間都是快10時了。

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們在自己的鐘面模型上撥出快3時了,快8時了,快12時了。

學生撥后,集體訂正。

教師(邊撥鐘面上的指針邊說):我們在這節(jié)課認識了剛過幾時和快幾時了,這兩種時間和我們上一節(jié)課學習的整時和幾時半比有哪些不同呢?

讓學生討論后回答,如果學生回答不上,教師可以作如下的提示:

教師:小朋友們這樣想,幾時和幾時半準確嗎?剛過幾時和快幾時了是非常準確的時間嗎?

讓學生意識到幾時和幾時半都是非常準確的時間,而剛過幾時不是非常準確,因為過一個小格也是剛過幾時,過幾個小格也是剛過幾時,只要分針過了12且離12不遠,都可以剛過幾時來表示,所以剛過幾時和快幾時了都是對一段時間的估計。

教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的大約幾時。

教師在課題下板書:大約幾時。

教師: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大約嗎?

讓學生對照課題說一說這里的大約就是對時間的大概估計。

教師: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和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不同的地方。不論是剛過8時也好,還是快8時了也好,都是對時間的一個大概估計,說明這個時間離8時不遠。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第3,4,5題,完成后集體訂正。

指導學生完成思考題。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從中你知道些什么?

五、課外作業(yè)

自己學習的知識調查一下,商店早上什么時間營業(yè),什么時間下班。早上第一班客車什么時間發(fā)車,晚上最后一班車是什么時間。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認識鐘表》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結合生活經驗,使學生認識鐘面并學會認、讀、寫整時以及大約幾時。

2、數學思考:在觀察、操作、對比討論等活動中,會獨立思考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

3、問題解決:在認整時和大約幾時、記錄時間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表達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識。會正確區(qū)分整時和大約幾時

4、情感態(tài)度:感受數學與生活有密切聯系,能傾聽別人的意見,嘗試對別人的想法提出建議。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會認、讀、寫整時以及大約幾時。

教學難點:

掌握看整時、大約幾時的方法,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教學準備:

教具:自制,掛鐘,板書卡片。

學具:學具鐘面。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認識鐘面

1、聽一聽:知道這是什么聲音嗎?揭示題目:認識鐘表(板書)

2、欣賞各式各樣的鬧鐘。問:從鐘面上你看到什什么,各有什么特點?

3、看一看:鐘面上的針是按什么方向轉動的?

4、認一認:7時、3時、6時

1)引導學生完整說出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2)對比普通記時法和電子表計識法的寫法。

3)練習,寫出整時的兩種寫法。

4)比一比:觀察三個鐘面,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二、過1小時、前1小時

1)學習過1小時和前1小時是幾時。

2)練習,寫過1小時和前1小時。

3)練習,補時針和分針。

4)練習,找規(guī)律

三、大約幾時

1、學習大約幾時。

2、說一說,撥一撥大約幾時。

3)練習,寫一寫大約幾時。

4)練習,找規(guī)律

5)練習,改錯。

四、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為自己設計星期天的時間安排。)

設計意圖:

這節(jié)課重視了學生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因此,課堂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fā)現、去再創(chuàng)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于自己的思維拓展空間。通過讓學生發(fā)現、思考、討論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拓展了學生視野,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根據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通過具體事例,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的時間觀念,再通過趣味性的練習,動手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個時刻聯系了學生生活實際,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篇7

教材分析

?認識鐘表》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認識鐘表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教材在不但是中先讓學生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弄清楚短針是時針,長針是分針,再以認識7時為例,來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使學生感情到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接著安排“試一試”讓學生認識幾個鐘面上的整時數。又安排例題認識接近整時的時間,在學生表述“7時不到一點”和“7時剛過一點”的基礎上,指出兩種情況都是“接近7時,可以說大約7時”,從而理解“大約幾時”的含義。

“想想做做”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建立時間觀念,并注意通過觀察和操作,鞏固鐘表面上整時數和大約幾時的認識。還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了解一天中有兩個10時,滲透一天有24小時。最后還安排了電子表和電視機屏幕上整時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2、在認識時針、分針,撥一個具體的時刻等學習活動中,發(fā)展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用幾時和大約幾時來表述生活中的時間問題,發(fā)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準確的說出鐘表面上表示的整時時刻和大約時刻。

教學難點:準確區(qū)分整時時刻和大約時刻。

學情分析

鐘表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從課前與學生的交流可以發(fā)現,由于生活中經常接觸鐘表,所以大部分學生對鐘表上的時針、分針,甚至秒針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對生活中的整時和不滿整時有一定的感性生活經驗。但學生的這種感性認識往往是籠統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層面上,沒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認識時間的思維方法。因些,在設計本課時,一方面要抓住學生的已有知識背景,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另一方面,要引領學生經歷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的過程,注重體驗和感悟,讓學生掌握看時間的一般方法,然后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鞏固和深化。

教具、學具準備

媒體課件

教具:有秒針的鐘一個,沒有數字的或數字不全的鐘表各一個,自制鐘表。

學具:每人準備一個可以撥的學具鐘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fā)興趣

1、今天上課,先讓大家猜個謎語,什么謎語呢?(課件出示謎語:有個好朋友,會跑沒有腿,會響沒有嘴。它會告訴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請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誰?)

2、揭題:小朋友真聰明,一下就猜著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認識鐘表,貼出自制教具,如右圖)

(設計意圖:通過一年級學生喜歡的猜謎語來引出本課要學習的鐘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二、動手探索,體驗感悟

(一)認識鐘面:

1、講述: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鐘面上有什么呢?(學生分小組進行交流)

2、交流匯報:(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隨機引導)

(1)鐘面上有數字。

引導:請小朋友指好自己學具鐘上的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一起讀一讀。

(出示一個只有3、6、9、12四個數字的鐘)像這個鐘上只有4個數字,沒寫數字的地方你知道是幾嗎?

指著沒寫數字的地方讓學生說一說是數字幾。

(設計意圖:生活中學生接觸的鐘表,有好多是數字不全甚至是沒有數字的。在認識的鐘面上的數字后,進行一定的拓展,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提高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2)鐘面上有針。

引導:你的鐘面上有幾根針?老師的鐘上有幾根針?

這根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走的?小手比畫一下。

說明:其實屏幕上這兩根針也是按同樣的方向走,只是它們走得慢一些,看上去好象不在動。

引導:比較一下這兩根針。

在同一個鐘面上長的針叫分針,短的叫時針。

誰來指一指這鐘面上哪根是分針哪根是時針?(同桌互相在學具鐘上指一下)

(3)鐘面上有大大小小的格子。

說明:這些格子是幫助人們更準確地來看時間的。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還會進一步學到。

(設計意圖:對于鐘面上有些什么的交流反饋,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引導,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在課堂上實現在有一定的預設的狀態(tài)下動態(tài)生成。)

(二)認識整時。

1、觀察貼出的鐘面,提問:現在鐘面上是幾時?你怎樣看出來的?

引導學生說出:這是7時。

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是7時。

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是7時。

2、試一試。

課件出示“試一試”三個鐘面,說說鐘面上各是幾時?

指名回答,說說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3、歸納總結。

仔細觀察一個這幾個鐘面,你發(fā)現1時、5時、11時,還有開始認識的7時,鐘面上的分針有什么特點?時針呢?

小結板書: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是幾時。

(設計意圖:由指導認識7時到1時、5時、11時,然后再對幾個鐘面上分針、時針進行觀察,引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滲透不完全歸納的思想。)

4、“想想做做”2。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看圖說話:這三幅圖上分別是幾時了?小朋友在做什么?

5、“想想做做”1。

讓學生自由說說你早上幾時起床,晚上幾時睡覺的?

(設計意圖:兩個“想想做做”,結合生活實例,讓學生鞏固認識整時數。交換兩個“想想做做”的位置,是學生在說自己早上幾時起床,晚上幾時睡覺時,可能會出現不是整時的情況,就可以因勢利導,進行認識大約幾時的學習了。)

(三)認識大約幾時。

1、貼出例2的兩個自制鐘面。如下圖:

觀察一下,這兩個鐘面上的針,你發(fā)現了什么?把你的發(fā)現悄悄地告訴你的好朋友。

2、匯報交流:哪個小朋友可以把你的發(fā)現大聲地告訴大家?

第一個鐘:7時不到一點

第二個鐘:7時剛過一點

3、小結:像這樣,7時不到一點或剛過7時,都可以看成是大約7時。(板書:大約7時)

4、“想想做做”。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這三個鐘面鐘面上大約是幾時,你會看嗎?

(四)小結。

(設計意圖:對于大約幾時,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認識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觀察、交流來反饋這種原始的感知情況,然后老師再在些基礎上加以總結和提煉,形成統一的認識。這樣的過程,就是一種經歷的過程,是一種知識的建構過程。)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撥一撥。(“想想做做”第4題)

(1)用學具鐘撥出3時、9時和12時,再進行交流。

(2)現在老師想讓大家撥出大約4時,可以怎樣撥?

指名演示4時不到一點和4時剛過一點。

(3)考考你的小伙伴,你說一個時間,讓他撥一撥。

2、畫一畫。(“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一個少了一根時針的學具鐘,分針指著12)提問:現在是8時,時針應該指著幾?

如果讓你把缺掉的這根時針畫出來,你認為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一定要正好指著8,要畫得比分針短一些。)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題)請你觀察一下這幾個鐘,看看哪幾個缺了時針,哪幾個缺了分針?

根據每個鐘下面的時間,把缺的針補畫上。

3、怪現象。(“想想做做”第6題)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題)這里有個怪現象:鐘面上為什么都是10時呢?

生1:一個是早上的10時,小朋友在上課。一個是晚上的10時,小朋友在睡覺。

生2:一天有24小時,要轉兩圈,所以有兩個10時。

4、生活中的鐘表。

(1)出示一個有秒針的鐘,這個鐘上怎么有三根針呀?

(2)(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7題的兩個圖)這兩個鐘表上一個針也沒有,你知道是幾時嗎?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在尊重教材編排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一些拓展。如第3題撥時間,除了撥整時,還撥了大約幾時,除了撥書上的時刻,還進行了同桌交流,互相撥了時刻。又如第5題,補時針或分針是一個難點,學生在畫前要搞清缺了哪根針,畫時還要注意對準數字幾和針的長短,因此設計過程中注意分層分散難點。再如生活中的鐘表,除了電子鐘,還拓展了有秒針的鐘。)

四、總結全課,引領發(fā)現

小朋友真聰明。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鐘表,鐘表上藏著很多的學問,等著我們去發(fā)現。

教學反思

1、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數學課堂上呈現的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應該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本課的設計中,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如說說生活中小朋友升國旗、吃午飯、踢足球的時刻,說說自己早上起床、晚上睡覺的時刻等等。

2、現代認知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新知識的有意義習得必須在學習主體積極思維的參與下,經歷認識結構的調整和重新組織,最終把新知同化,納入原認知結構中。而學生的認知沖突是學生參與學習的根本原因。“正好7時”和“大約7時”,還有兩個10時,這些都是可以設置認知沖突的素材。設計中緊緊抓住了這樣的教學資源,巧妙設問,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現代建構主義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在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的過程中,重視了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充分挖掘了學生已經的對鐘表知識感性經驗,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來,通過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總結出了“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認識了“7時不到一點”和“7時剛過一點”都可以叫做“大約7時”,真正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切實有效地進行知識的建構。

4、“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是《數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實踐應用環(huán)節(jié)的選題應該更多地考慮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解決問題后成功的樂趣,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本課在認識鐘表的過程中,根據學生接觸的生活實際對鐘表進行了拓展,出現在沒有數字的鐘,有三根針的鐘,電子表等等。這樣的拓展,與生活緊密聯系,讓學生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無限樂趣。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篇8

教學目標

1. 通過復習,加深同學們對方向和位置、認識圖形、認識鐘表等知識的理解,提高同學們對這些知識的掌握水平。

2. 通過復習,溝通這些知識的內在聯系,幫助同學們形成整體認知結構。

3. 在復習過程中掌握一些整理知識的方法,養(yǎng)成自覺進行知識的整理和復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加深同學們對方向和位置、認識圖形、認識鐘表等知識的理解,溝通這些知識的內在聯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整體了解所學內容

教師:我們在這本書中還認識了方向和位置、認識了一些圖形,還認識了鐘表,能簡單地回憶一下在這些知識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嗎?

指導學生說出在方向和位置中認識了前和后、上和下、左和右,還會在教室里找出座位,會辨認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同一個物體的形象;在認識圖形中,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認識鐘表中,認識了整時、幾時半和大約幾時。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這些知識。

二、復習方向和位置

教師:在方向和位置的學習中,同學們認識了上、下、前、后、左、右,現在你能用手指一指你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嗎?

學生指自己的上、下、前、后、左、右。

教師:這里老師有一個問題,你在什么情況下用上、下這兩個方向詞,在什么情況下用前、后這兩個方向詞來介紹物體的位置呢?

學生:介紹的物體位置在一個豎立的面上時,就要用上、下的方向詞來介紹,在一個水平面上時,就用前、后的方向詞來介紹。

多媒體課件出示第120頁第6題的遙控板圖。

教師:這是一個豎立起來的遙控板,如果要介紹這個遙控板上按鍵的位置,你覺得應該用你學過的哪些方向詞來介紹?

學生:應該用上、下、左、右這些方向詞來介紹。

教師:為什么要用上、下的方向詞來介紹呢?

學生:剛才老師強調這個遙控板是豎立起來的,所些這些按鍵每豎列的關系是上、下的關系。

教師:我覺得同學們的解釋是有道理的,同學們的這個想法對嗎?請大家翻開書第120頁,看看書上是怎樣介紹的。

學生翻書后發(fā)現,自己的這個想法是對的。

教師:請你按題中的要求,在按鍵上標出綜藝頻道、少兒頻道、體育頻道和電影頻道。

學生完成后,抽學生回答。并讓學生用自己的上、下、左、右的手勢來判斷這個學生的作業(yè)是不是正確的,全班集體訂正。

教師:現在同學們會填下面的括號了吧,自己把這道題填寫完成。

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

教師:同學們已經會用一些方向詞來描述一些物體的方向了,下面我們復習從不同的位置看物體。

多媒體課件出示第121頁第8題。

教師:你能判斷哪張照片是哪個小朋友拍攝的嗎?自己在書上連一連并想一想你是怎樣判斷的。

學生作業(yè)后,抽一個學生的作業(yè)在黑板上展示,并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判斷的。

指導學生說出拖拉機前面所對的小朋友拍攝到拖拉機的前面;拖拉機側面的小朋友拍攝到拖拉機的側面;拖拉機后面的小朋友拍攝到拖拉機的后面。

教師:這就是我們說在站在物體的哪一面拍攝到的就是物體的哪一面,這就是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物體的方法。

三、復習認識圖形

教師:我們在這本書中認識了哪些圖形?

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教師:下面哪些圖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用多媒體課件出示)?

學生判斷。

教師:你是怎樣判斷它們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

學生說自己的理由。

教師:這些圖形中,哪兩個圖形最容易混淆?

學生: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師:你是怎樣區(qū)分它們的呢?

學生:長方形整個圖形要長一些,而正方形方方的,四條邊一樣長。

教師:請同學們翻開書,用你們區(qū)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區(qū)分一下這些圖形中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是圓?然后把這些圖形的個數填在橫線上。

學生完成后,抽學生回答圖中哪些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全班集體訂正。

四、復習認識鐘表

多媒體課件上出示一個只有時針和分針的鐘面。

教師:我們學習了認識鐘表,你能在這個鐘面上指出時針和分針嗎?你是怎樣區(qū)分時針和分針的?

學生回答。

教師:對了,鐘面上細一些長一些的是分針,粗一些短一些的是時針。你知道分針和時針怎樣表示時間嗎?比如整時怎樣表示?

學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轉動分針和時針,讓學生分別辨認3時、6時、8時、11時和12時。

教師:幾時半又怎樣表示呢?比如2時30分?

讓學生說出分針指著6,時針指著2和3的中間,就是2時30分。

隨學生的回答,多媒體課件出示2時30分的鐘面。

教師:是這個鐘面顯示的時間嗎?

學生:是的。

多媒體課件出示1時30分、5時30分、9時30分、10時30分的鐘面讓學生辨認。

教師:我們還學習了大約幾時,哪種情況使用大約幾時來表達時間呢?

引導學生說出快到整時了或者超過整時,但超過得不多的情況下,都可以用大約幾時來描述時間。

多媒體課件出示4時55分、7時2分、8時58分、12時5分的鐘面讓學生辨認。

教師:看來同學們都會認識鐘表了,下面請同學們用你們掌握的知識來完成第122頁第12題。

抽學生一個一個地辨認,簡單說明自己辨認的理由,全班集體訂正。

五、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從中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