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內加法和減法一教學反思6篇

時間:2022-12-03 作者:Lonesome 教學計劃

教學反思的內容一定要根據教學的進度來認真思考,常寫教學反思是可以讓我們的教學能力得到提高的,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100以內加法和減法一教學反思6篇,感謝您的參閱。

100以內加法和減法一教學反思6篇

100以內加法和減法一教學反思篇1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此類題大多學生都會算。所以我們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去探究,去發(fā)現解決問題的方法。作為教師不要去為學生設計“過渡題”“樣板題”,這樣容易把學生帶入教師預設的方法中。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比較,分析,選擇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認同書本上相對較好的方法。

如《萬以內加法與減法》的例3,被減數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減法。因為被減數只有三位數,所以筆算原理與例2相同。在這里,教材安排了用多種方法計算,即豎式和口算,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算法多樣化是問題解決策略多樣化的一種重要思想,它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基礎。就計算教學而言,提倡并鼓勵算法多樣化,不僅糾正了“計算方法單一,過于注重計算技能”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鼓勵了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并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計算經驗,讓他們繼續(xù)去探究、發(fā)現、創(chuàng)造不同的算法。

因此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獨立口算,并在小組內交流,充分展示學生的學習的成果,體會到自主學習所帶來的成功。出現了這樣幾種口算方法:

(1)把185看作200,500-200=300,因為多減了15,所以300+15=315。

(2)把185分成100和85,500-100=400,400-85=315。此外還有這樣一種方法,雖然學生沒有想到,我還是提示學生相處了第(3)種方法:把500看作485,485-185=300,因為被減數少了15,所以,300+15=315。當然,例3還可以用筆算的方法,有了例2的基礎,例3的筆算也就不成問題了。我完全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并讓學生自己上來把你的算法說說同學聽聽,再讓有不同意見的同學說說他的理由。

此節(jié)課,我也深深的感到,作為一名教師要有耐心,要把機會讓給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孩子在啟發(fā)中互相創(chuàng)新,在啟發(fā)中激起探究的熱情。因為這種動態(tài)生成的效果正是我們所追求的。雖然對一時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成果”還沒有馬上轉化,但在這過程中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共同促進學習氛圍的形成。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吧。

本節(jié)課讓學生了解每一種計算方法,目的是從小就培養(yǎng)學生“多種選優(yōu),擇優(yōu)而用”的科學研究態(tài)度。同時當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的算法被肯定時,他們幼小的心靈所萌發(fā)出的自我價值、學習信心、主動挑戰(zhàn)意識等不也是課堂教學的成功所在嗎?我認為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樣化乃至教學改革的真諦。

100以內加法和減法一教學反思篇2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能根據情景提出數學問題,并選擇適當的算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況年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并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3、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正確估算。

教學難點:

能結合具體情況年進行估算,并對估算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同學們,你知道礦泉水瓶可以回收嗎?礦泉水瓶是用塑料作成上午屬于可回收物質,可以回收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級一班一個月來回收礦泉水瓶子的情況。出示主題圖。

收集礦泉水瓶子的情況

第一周 180個

第二周 340個

第三周 192個

第四周 219個

二、自主探究。

1、發(fā)現信息,提出問題。

讓學生觀察主題圖,提出數學問題,學情預測:

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多少個礦泉水瓶?

第四周比第三周多收集多少個礦泉水瓶?

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約一共收集多少個礦泉水瓶?

…………

哪一個問題是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的?現在就來解決它。

2、解決問題,培養(yǎng)估算能力。

第三周、第四周大約一共收集多少個?

怎樣列式?

板書:192+219=

不計算,估一估得數是多少?

小組合作討論,再交流,匯報各自的估算方法。

①192接近190,219接近220,190+220=410

②192接近200,219接近200,200+200=400

③192接近190,219接近200,190+200=390

教師要肯定每一種估算方法,并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掌握一般

估算方法:

在估算時,可以把書3看成接近的整十數或整百數。

提問:如果沒收集500個送一次,大約再收集多少個有可以送一次?討論交流,匯報結果。

①500-410=90

②500-400=100

③500-390=110

3、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小組合作,交流匯報。

一個月能收集這么多礦泉水瓶,你有什么想法?引導學生討

論,適時進行環(huán)保教育。

三、應用拓展。

1、估一估,連一連。

完成練習二十第5題。

2、估算。

583+417= 719+179

631-409= 529-247=

3、解決問題。

①北京到大連,飛機票620元,火車票147元,乘火車比乘飛機大約便宜多少錢?

②一本書又37頁,看了142頁,大約還有多少頁沒有看?

③電風扇245元,電飯鍋187元,媽媽有400元,夠嗎?

4、開放題

調查你的家庭收入:爸爸月收入( )元,媽媽月收入( )元。

每月的家庭開支情況。節(jié)余情況。

100以內加法和減法一教學反思篇3

本單元主要教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以及加、減法的估算。共安排了4個例題。這部分內容是在萬以內數的認識以及100以內的加、減法基礎上教學的,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通過口算和筆算,復習了數和計算的有關知識,另一方面也為進一步學習萬以內的數與計算起了鋪墊作用。學生已經認識了萬以內的數,掌握了10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學會了豎式計算的法則,本單元的教學是對以前學過的計算法則的延伸,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決類似的教學問題。

1.使學生能夠正確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和在100以內),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2.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的估算,培養(yǎng)估算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一)充分利用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本單元的內容是在前面內容的基礎上教學的,如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本質上都是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整十數兩種情況的組合。而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是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筆算的拓展,它們的算理完全相同,可以通過遷移類推來學習。因此教學時,應注意相關內容的復習。

(二)注意把握好計算教學的要求。本單元計算教學的內容呈現算法多樣化的特點,在教學時,一方面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他們采用不同的算法進行計算,同時也應注意把握好教學要求,如教學幾百幾十的加、減法時,主要以教學筆算為主,口算時作為另一種算法出現,因此對于這類計算,只要求學生掌握筆算,對于口算不作共同要求。

(三)重視估算意識的培養(yǎng)。重視估算,培養(yǎng)估算意識。隨著計算內容的進行適時安排一些估算,逐步培養(yǎng)估算意識是本套教材的一個特點,本單元教學應結合幾百幾十的加、減法,進一步學習根據具體情境運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100以內加法和減法一教學反思篇4

最新文章 在學校開展的以級為單位的達標課推優(yōu)活動中,我講授的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過三種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口算、筆算、估算)的基礎上進行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計算基礎,因此本節(jié)課適合采用用舊知識遷移的方法來讓學生自主突破新知?,F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思路總結如下:

1、在備課時,我在思考根據教材36頁內容,能夠讓學生感覺到難度的是什么,從自身認知出發(fā),我發(fā)現對于情境圖的理解算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情境圖是學生感興趣的動物圖案,在課本提供的數學信息中還有學生很想知道卻又不知道的幾個詞語“濕地、哺乳類、爬行類、麋鹿”等,當我拿到課本吸引我的也是這些東西,我在想學生會不會也有相似的心理好奇需求呢?于是本節(jié)課的導入部分我決定把時間放置在10分鐘左右,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再去完成對知識的求知欲。

2、由于是計算課,所以在定位學習方法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所以各個環(huán)節(jié)問題的解決,都是以學生的做為先,然后再在評價環(huán)節(jié)引領學生掌握豎式計算的計算方法和豎式計算中的注意事項。

3、對于課堂學習活動,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安排了三個數學活動,活動一是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提出數學問題?;顒佣且浴白哪绝B”的角色來尋找大樹(豎式)生病的原因是什么,引導學生掌握計算方法和計算時候的注意事項?;顒尤菭幃敯嗉墶坝嬎阈∧苁帧薄?/p>

本節(jié)課的優(yōu)點是:

1、設計理念中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

2、課堂學習活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課堂評價用語不隨意,能夠基于學習目標的達成具體的進行表揚與建議。

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是:

1、由于教師的很多想法是突發(fā)奇想的,所以往往是只有想法卻沒有對這個想法的預設和生成情況的各種可能性的提前預案,因此在處理的時候難免會出現趕環(huán)節(jié),走流程的情況發(fā)生。例如:在讓學生根據情境圖中的數學信息來提出數學問題的時候,學生把自己想要提的問題以及可以提的問題書寫在學習卡上,當時郝宇佳同學第一個匯報所提的問題是“鳥類和爬行類的動物一共有多少種?”老師只是肯定了這個學生所提問題很好,卻用了不恰當的語言過渡了一下“好,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下面我們開看看人家所要讓我們解決的問題”,等于把學生所提的問題沒有解決而暫時擱置了,回想起來,覺得如果這樣的處理的話“好,我們就先來解決這個數學問題”,我想這樣會更恰當。

2、因為對很多預設的處理不到位,沒有關注到細節(jié),所以導致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處有點脫節(jié),連貫性不夠強。

3、沒有及時的板書課題,對于這一點,我是覺得本節(jié)課提出課題《不連續(xù)進位加法》學生難以理解掌握,準備在第二課時學習了《連續(xù)進位加法》之后經過對比,讓學生了解此類萬以內數加法的特征。

100以內加法和減法一教學反思篇5

我校三年級是從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講起的。這個單元的總情境是去“世博會”參觀,因此我制作了一個簡單的小片帶著孩子們一起觀看,對于上海世博會有了一個簡單了解。然后出示了9頁主題圖,讓學生找“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

例1是利用圖中的數學信息進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學生在一二年級有了一定的口算基礎。本節(jié)課我創(chuàng)設了以下兩個空間:

空間一:口算接龍。在這里我出示了一些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選取了幾個典型的算式進行追問,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反思:對于比較簡單的口算,大部分學生都能準確第算出結果。對于涉及到進位的算式則出現了一些錯誤??谒悴扇〉挠嬎惴椒ㄒ脖容^集中在相同數位相加的方法上。

空間二:探究算理。對于例1的問題: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學生都能正確列式,我讓學生同桌兩個人一組,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進行口算的?再集中交流展示。我發(fā)現大部分學生用的是先算30+30,再算5+4的方法。個別學生用的是兩位數加整十數的方法。

在交流與集中展示之后,我跟進了課時練第5頁中的相應練習。學生們完成的不好,這反應了學生對算理掌握得不扎實。

反思:這類需要學生分步地寫出算理的題在一年級接觸的比較多,由于二年級計算的重點放在了乘除法上,所以有一些同學出現了計算不準確、分步不會寫的情況。針對這個問題,我又集中帶領學生梳理了分步的計算過程,引導學生不要操之過急,要一步步地看清誰和誰算、運算符號是什么,又拓展了相應的口算練習。

100以內加法和減法一教學反思篇6

這節(jié)課我首先改變了原有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課本資源,把靜態(tài)的情境化,把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這一現實的生活問題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先通過獨立思考、大膽猜測、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等活動方式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有的用口算,有的擺小棒、有的想到了豎式計算。孩子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積極主動,而且充滿自信,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心理上得到了滿足。在交流時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說說第一個算式的計算過程,從而引出用豎式計算結果。由于一年級時學過豎式計算。

“個位相加滿10需向十位進1”是已有知識,以讓學生嘗試計算第一個算式。在第一個算式中出現十位滿十要向百位進1時,我注重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說說計算過程,然后再進行分析小結。而在解決第三個算式時,則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最后通過互相說一說,加法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使學生進一步領悟用豎式計算時數位對齊與從個位加起的合理性,以及哪一位上滿10要向前一位進1的必要性,從而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筆算加法的方法。我們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把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向“自主探究”轉變,把自己放在一個合作者、組織者、引導者的位置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教與學真正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