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識字3教學反思最新5篇

時間:2022-11-14 作者:betray 教學計劃

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在長時間的教育活動結束之后,大家一定也收獲了很多教學經(jīng)驗,這時候?qū)懞媒虒W反思是很關鍵的,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二上識字3教學反思最新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二上識字3教學反思最新5篇

二上識字3教學反思篇1

我很榮幸參加了沿渡河鎮(zhèn)中小學“教學比武”活動。通過抽簽,比賽地點在羅溪壩小學,我執(zhí)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識字五》。本單元教材是圍繞友好相處、團結合作為主題編排的?!蹲R字五》是由五組諺語組成。上課前我做了了充分的準備:一根筷子,一把筷子,一段細線,一段繩子。上課時,我先找孩子來折一根筷子,只見他輕輕的一用力筷子就斷了。我又拿出一把筷子,讓大家推選出班里最有力氣的孩子,結果,誰也沒有折斷!由此,我讓學生在活動中進入學習主題,讓孩子們說說從這件事中懂得了什么?大家都知道:團結起來力量大!然后,學生初讀課文,找出文中不認識的字,順理成章的導出識字教學;理解課文時,我讓大家輕輕讀課文,邊讀邊想,把你最喜歡的句子找出來,然后交流。孩子們說得非常好,每個人都談出了自己的理解。當有同學說到“人心齊,泰山移”的理解時,我做了學生單人與多人推老師的游戲,孩子說到“線多搓繩挑千斤”的理解時,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細線讓學生輕輕一拉,細線就斷了。接著我又拿出搓好的繩子,孩子們進行拔河比賽,孩子們沒想到這么細的繩子為什么拉不斷呢?都驚呼起來!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于是我又引導大家再去讀書。通過個人讀、齊讀和小組朗讀比賽,同學們在活動參與中有了自己的理解,讀書讀得更好了。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非常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我通過學生讀,師生一起正音,從讀音入手,抓生字筆順、偏旁和間架結構,上升到組詞;以去掉音節(jié)檢查學生的是效果。從授課的效果看,我自己認為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高漲,彰顯了學生的個性,尤其是看出學生的基礎很扎實。

多年來,我沒有執(zhí)教過低年級教學,對于識字教學的探討不夠深刻,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細節(jié)處理不當。一是識字和理解諺語的時間分配;理解時間多,識字時間少。二是檢查學生的識字,用找朋友的方法更好;三是語言不十分精練,還要運用科學的提問;四是對學生的拓展力度不夠;比如:識字教學,不僅要學生會讀、會寫、會組詞,還要會用詞語說話。五是課前沒有與學生進行互動,沒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反思是痛苦的,也是快樂的,因為我在活動中學習了很多,收獲的是更多,它永遠伴隨著我成長、進步,激勵我不斷的去追尋完美,提高自身。

二上識字3教學反思篇2

本文是看圖會意識字,由多幅形象的文字插圖和帶有12個生字的兒歌組成。在教學會意字這部分,我采用了畫簡筆畫的方式,因為畫畫很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只有把孩子的目光鎖住,把興趣激發(fā),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課一開始,我就開始吸引孩子的目光,把手放在眼睛上方向遠處眺望,問:“孩子們,瞧,老師在干什么?”學生的興趣來了,都紛紛說在看遠處。我又問:“我為什么把手放眼睛上看呢?”他們猜測著,有個聰明的小朋友告訴我說:“因為有太陽光,所以得用手遮一下?!蔽疫吙隙ㄟ呍诤诎迳蠈懥艘粋€“看”字,并將之分解成2個字:手、目,“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孩子們齊聲回答?!岸嘤腥?、多好記的字??!”接著,抓住孩子們的興奮勁,我讓他們自己讀課文,自己從課文中找出類似的有趣的字。孩子們很聰明,找出了“尖、灶、歪、尾、筆”這幾個字,我利用簡筆畫引導他們將字與圖結合,分解字,快速地記住了它們。抓住契機,我給學生介紹了什么是會意字,學生們都挺好奇,注意力很集中。

簡筆畫為什么經(jīng)常被老師們采用?很顯然的,在某種場合,在某個教學程序,在某個教學章節(jié),它的確是很受歡迎的,很有實效的。簡筆畫,讓孩子有了學習的興趣,又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讓孩子一下子就記住了這個字的讀音,同時,讓孩子對老師的敬意又陡增一分,的確是收效甚大。

二上識字3教學反思篇3

?語文課程標準》中倡導:改變學生的學習,由被動接受學習轉變?yōu)橹鲃犹骄?,使學生獲取探究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自己從知識的闡述者變成學生發(fā)展的引導者,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上去設計教學。

?傳統(tǒng)節(jié)日》這篇識字課文,是以“三字經(jīng)”的形式呈現(xiàn)的。三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詩歌主要以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七夕、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來展開。

我預期的設想覺得春節(jié)、中秋節(jié)這兩個節(jié)日,同學們學起來應該是很輕松的,正如:想象是美好的,現(xiàn)實卻是殘酷的。就如:春節(jié),對于這個節(jié)日的日期知道的孩子寥寥無幾,習俗更不用說了,現(xiàn)在每個地方的習俗已經(jīng)變了很多,所以連春節(jié)要干些什么都不知道,就算出示貼對聯(lián)的圖片,孩子們還是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放鞭炮,這些是什么原因呢?

對于春節(jié)的知識孩子們都是茫然,更別說其他的節(jié)日了。

我們國家每個節(jié)日都要放假,目的就是讓人民不要忘記自己母國的重要日子??墒牵F(xiàn)在有一種普遍現(xiàn)象,城市里的節(jié)日氛圍比鄉(xiāng)村還要隆重,節(jié)日味道更濃,那么在這些偏遠地區(qū)的孩子,他們不可能隨時進城去過節(jié)啊,怎么辦呢?只能玩著玩著就過了,比如端午,大人們都處于繁忙的季節(jié),能弄幾個粽子吃一下就不錯,其他的在電視上看看或者玩累了睡了想都沒想過,又何來知道習俗呢?

想到這兒突然覺得心酸,他們大多數(shù)的知識就靠老師補給,老師說了,證明他們聽過了,回去可以看看電視,翻翻課外書,就這樣而已。

二上識字3教學反思篇4

?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中指出:要讓學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喜歡識字,識字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在教學實踐中,我將識字教學與兒童熟識的語言環(huán)境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以下是我對《酸的和甜的》識字教學的做法與反思:

1、偏旁識字法

在學生學過部分合體字的基礎上,學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義。如木字旁:大多是與樹木有關聯(lián)的字:如松、柏、樺、樹等,代表與水有關聯(lián)的字:如河、清、湖、海等,在教學“葡萄”、“狐貍”這四個生字時讓學生注意觀察,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都能說出“葡萄”是草字頭,屬于植物;“狐貍”是反犬旁,代表與動物有關聯(lián)。

2、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

學生可以給認識的熟字加偏旁、去偏旁或換偏旁,這種連鎖累積的數(shù)量是很大的。如學習“迫”字時,鼓勵學生用加偏旁、去偏旁或換偏旁的方法,學生于是用上了“白”加上“辶”;“伯”單立人換成走之兒;“帕”巾字旁換成走之兒等等,這種滾雪球似的方法既簡單又實用,擴大了識字量。

3、編一編

有些生字可以通過編兒歌的方法來識記,重在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

在教學“迫”時有學生用編兒歌“白大娘走回家了”;學“串”字時有學生非常有想象力,他是這樣編的“一把劍劈開兩張大嘴巴”,當時同學們都大笑起來。不過,我想孩子們對這個“串”字是記憶深刻,比一遍遍的讀強多了;學到“待”時分析了字形左邊是雙立人,就像兩個人,右邊是寺廟的寺后,有學生馬上想到了“兩個人站在寺廟旁等待”像這樣的方法教師則要多動腦,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解決方案,并鼓勵學生大膽去嘗試。

總之,我們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多鼓勵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識字的方法,并提倡方法多樣化,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方法去嘗試識字,一段時間的嘗試后,學生的識字方法會是五花八門,學得輕松快樂。

二上識字3教學反思篇5

識字教學相對于閱讀教學而言是比較枯燥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很高。但是如果教師能深入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一些游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識字3》這篇集中識字的課文,它以對子作為文章的載體,描繪了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對對子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激發(fā)孩子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也是文章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筆者根據(jù)課文的特點設計了五個小游戲,讓學生學得輕松而且快樂,既學會了課文中的生字,也領會了對子的特點,初步學會了對對子,激發(fā)了學生對這種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游戲開路激發(fā)學習興趣

課伊始,老師說跟小朋友們做一個游戲:老師說天,學生對地,老師說上,學生對下,老師說前,學生對后……(上下前后大小左右多少來去黑白高低遠近粗細遠近古今明暗早晚有無出入寬容買賣南北首尾西東始終干濕公私美丑薄厚。)用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因為簡單易對,學生興致勃勃。接下來老師問:“太陽對什么?黃狗對什么?”由一個字對它的反義詞到兩個字而且沒有反義詞,學生感到困難疑惑,好奇心萌發(fā)了。接著老師說:“學了今天的課文你就能找到答案了,今天我們來學習這樣一首有趣的對子歌吧?!睂W生對新課文就充滿期待了。

游戲讓朗讀趣味橫生

這首對子歌情境優(yōu)美,語言精煉,讀起來瑯瑯上口,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感,積累語言。朗讀是最有效的了解課文的方法,老師想通過由淺入深地讀,有層次地推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真正實現(xiàn)通過課文來學語文的理念。但反復的單調(diào)的朗讀會使學生厭倦,怎樣讓學生讀的有趣味,筆者設計了一個朗讀的游戲。在學生讀正確讀通順后,設計了師生輪讀,即老師讀單數(shù)行,學生讀雙數(shù)行;師生分讀即老師讀“對”前面的內(nèi)容,學生讀“對”和后面的內(nèi)容;拍手讀,即學生一邊讀一邊拍手打節(jié)奏。讀“云”時自拍一次,讀“對”時和同桌互拍一次,讀“霧”時再自己拍一次。也可以在讀“對”時輕輕地拍一下桌子,或者在空中和老師對拍一次。再讓學生設計其它的有趣的方法,學生讀的有趣味,讀了還想讀,就為課文的理解打下了基礎。

在游戲中領會對子的規(guī)律

這首對子歌共三個小節(jié),每個小節(jié)的最后兩行隱藏著成語,共有五個成語,怎么樣讓學生很好地理解并運用這個語言規(guī)律呢?先出示一個小節(jié)的內(nèi)容,(第三小節(jié))讓學生尋找規(guī)律。有熟練朗讀的基礎,班級中會有聰明的學生發(fā)現(xiàn)了這個規(guī)律:如果把對字去掉,它就是一個成語。

老師就引導學生做這個游戲,用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的五個句子,讓學生嘗試著把對字去掉變成成語。大部分的學生都可以做到,而且很有興致。為了讓學生理解“和風細雨、藍天碧野、萬紫千紅、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這五個成語,老師又設計了一個“猜猜看”的游戲。課文中有兩頁插圖,前幅畫的是山清水秀的情景,后幅畫的是鳥語花香的景象。讓學生把這兩個成語貼到相應的圖上去,并要說明理由。再用多媒體出示了另外三個成語的圖片,讓學生猜再說出理由。圖片很美,環(huán)節(jié)很有趣,學生猜得不亦樂乎。猜中成語后出示成語,并學習成語中的生字。再引導學生做另一個游戲,出示這冊課文前幾篇課文中的成語,讓學生在成語中加一個“對”字,變成對子。既復習了前幾課中的成語,又復習了對子的這個特點。

在游戲中復習生字

當學生學完課文后,應當復習本節(jié)課所學的生字,加深記憶。老師在這里安排了兩個游戲。一個游戲是編了幾句話,把本課的生字放進去,讓學生來讀這些句子。(比如:這是一個萬紫千紅的季節(jié)!陽光下,飛舞著許多蜜蜂和蝴蝶!余杭是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地方。讓我們愛護自己的家鄉(xiāng),讓家鄉(xiāng)的水更清,天更藍。)

另一個游戲是師生做對口令的游戲。老師說:“我是李,我有上下兩層樓,誰是我的好朋友?”學生可以對:“我是秀,我也上下兩層樓,我是你的好朋友。”大家可以一起說:“對對對,李和秀,好朋友?!痹谟螒虻倪^程中復習了本節(jié)課中的音近、形近的生字。

在游戲中拓展延伸

上課伊始的時候曾經(jīng)跟學生做過對反義詞的游戲。還提出“太陽對什么?黃狗對什么”這樣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興趣。課文學習接近尾聲時,學生已經(jīng)領會到對子的規(guī)律,可以讓學生試著對一對,并解開謎題。老師出示對子。大對(),多對(),黃狗對(),鴨子對()。()對小,()對少,()對香蕉,()對黃桃。在這個游戲的設計中,老師有意識在安排了一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比一比》)的內(nèi)容,課前還有意識地復習過。學生并不覺得難,學生做完這個游戲后,明白對子并不都是反義詞,只要內(nèi)容相對也可以。

在這篇課文中,由于老師根據(jù)課文的特點有意識地安排了適當?shù)挠螒颍瑢W生學得有趣味,覺得輕松,也學得扎實而有效,老師也實現(xiàn)了想通過課文學語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