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教學設計精選5篇

時間:2022-12-31 作者:Mute 教學計劃

老師一定都學會制定教學設計,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寫好教學設計可以使我們的教學之路更加順利,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11=2教學設計精選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11=2教學設計精選5篇

11=2教學設計篇1

一、教學內容:

小數(shù)乘小數(shù)第一課時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探索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并能理解其中的算理。

2、使學生體會小數(shù)乘法是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

3、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數(shù)乘小數(shù)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shù)乘小數(shù)的算理。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教師談話導入,以學校宣傳欄需要刷油漆為例,引入課題。

(1)從圖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2)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設計意圖:教材提供的學習素材是解決校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主要體現(xiàn)了“計算教學同解決問題緊密聯(lián)系”思想。因此在教學中注意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根據(jù)呈現(xiàn)的數(shù)據(jù)獨立提出能解決的問題,并根據(jù)自己提出的問題列出算式,這樣不僅引起了新知和舊知的認知沖突,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觀察比較所列的乘法算式。(揭示課題:小數(shù)乘小數(shù))

二、深化探究,總結算法

1、教學新知,初步探索小數(shù)乘小數(shù)的計算方法。

(1)引導談話:根據(jù)以往我們計算小數(shù)乘法的經(jīng)驗,你覺得用豎式計算小數(shù)乘小數(shù)時,是否也可以把小數(shù)看成整數(shù)來計算呢?“2.4×0.8”請學生嘗試把兩個小數(shù)都看成整數(shù),并按整數(shù)乘法進行筆算。

(2)組織學生共同探究豎式計算算法和算理。

請學生根據(jù)板演說一說的計算算理,并年順勢畫上算理指示圖。

討論交流并小結:把兩個小數(shù)都看成整數(shù),實際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這樣算出的結果和實際的結果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怎樣把算出的結果轉換成實際的結果呢?

(3)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明確:把兩個因數(shù)都看成整數(shù),等于把一個因數(shù)乘10(或100),另一個因數(shù)乘10,所以得到的積等于原來的積乘100(或1000)。要求原來的積,就要用積除以100(或1000)。

(4)小結:小數(shù)與小數(shù)相乘,兩個因數(shù)一共有幾位小數(shù),積里面就有幾位小數(shù)。

[設計意圖:將學生做過的有代表性的習題作為研究的對象,來探究因數(shù)與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的關系具有可觀性和對比性,利于小結出小數(shù)乘法的一般方法,這樣處理,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又達到了省時、高效的教學目的。]

(5)交流:在小組里相互說說應該怎樣計算小數(shù)乘小數(shù)?你能不能總結一下,這類小數(shù)乘小數(shù)的題應該怎樣計算?在小組里概括一下方法。先怎么做的,再怎么做的。

(6)根據(jù)學生回答進行小結:先按整數(shù)乘法算出積是多少,再看因數(shù)中一共有幾位小數(shù),就從積的右邊起數(shù)出幾位,點上小數(shù)點。

三、引發(fā)沖突,突破難點

1、引導探究因數(shù)與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的關系。

出示例4:0.56x0.04=

2、學生獨立計算,

組織討論:

小數(shù)數(shù)位不夠怎么辦?

3、交流后組織小結出“乘得的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不夠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shù)點”。

4、計算下面各題。

3.7×4.60.48×1.50.29×0.070.056×0.15(強化所學)

四、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1、在下面各題計算的積里點上小數(shù)點的正確位置。

2、完成“練習一”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說說思考的過程,重點說說是怎樣確定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的。

3、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評議。

[設計意圖:及時的練習鞏固了新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注重了學生思考過程的交流,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深化小數(shù)乘小數(shù)的計算方法。習題1和2,重點落實“因數(shù)中的小數(shù)位數(shù)決定積中的小數(shù)位數(shù)”的知識點,把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的緊密聯(lián)系,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的價值。]

五、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談談你的收獲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1=2教學設計篇2

【設計意圖】

海洋占據(jù)了地球的絕大部分地方,也是我們人類最大的寶庫,我們從海洋中得到了很多東西,所以我們也要讓我們的下一代學會如何和海洋相處,如何和大自然相處,因此設計“美麗的海洋世界”活動,帶領幼兒認識海洋中的生物。

【活動目標】

1、能認識各種海洋生物。

2、能比較海洋和陸地環(huán)境的不同。

【活動準備】

1、各種陸地的動物圖片(長頸鹿、老虎、雞等)和海洋的動物圖片(魚、海星、螃蟹等)。

2、多媒體課件、自制陸地、海洋家園展板兩塊。

【活動過程】

一、 組織幼兒入場

隨音樂《小鯉魚》做律動入場。

二、談話,觀看影片

1、談話。(師:孩子們,你們喜歡大海嗎?大海里有什么?大海一定很美,你們想去看看嗎?咱們一起去看吧。)

2、觀看影片。

3、師: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海里的生物)

4、它們生活的地方和我們生活的地方一樣嗎?(比較海洋和陸地環(huán)境)

三、認識海洋里的生物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片上海洋動物的名字。(鯊魚、

海馬、藍鯨、珊瑚、海星)

2、記住海洋動物的`樣子,了解它們的特點。

(幼兒自由說,教師適當?shù)难a充)

3、團體活動---選舉最受歡迎的動物。

(1)、(出示五幅海洋動物圖)每個幼兒投票選出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海洋動物。

(2)、評出最受歡迎的海洋動物,表示祝賀。

【活動延伸】——幫動物朋友找家

老師這兒還有很多動物朋友,有生活在海洋里的,也有生活在陸地上的。它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咱們把它送回家吧。

11=2教學設計篇3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本課是功能型的交際型的交際訓練課,我借助“任務型”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聽、說、玩、演、唱溶于一體,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愿望,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體驗榮譽感和成就感從而樹立自信心,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際的能力。

結合新課程標準和大綱提出的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和具體要求我將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語言知識目標:

1、使學生掌握介紹他人的句型:

(1)whoˊs he ?

(2)this is…, i think.(3)is this your…

2、學習認讀單詞:grandfather , grandmother, father, mother, aunt

語言技能目標:

①、使學生能夠根據(jù)指令做動作。

②、根據(jù)圖片和情境說出單詞和句子。

③、在圖文或場景下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和表演。

情感態(tài)度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有興趣聽、說英語、背歌謠,做游戲、敢干開口,樂于模仿,在鼓勵性評價中樹立信心在小組活動中積極參與合作,從而意識到交流對于學習英語的重要意義。

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師的多媒體教學所提供的學習資源,實現(xiàn)自由參與和創(chuàng)新,能主動與他人交流,并克服交流中的困難,使交際順利進行。

文化意識目標:

能夠恰當使用英語中家庭成員之間的稱呼,問候語,了解英語國家中介紹他人的方式并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

結合教學目標的要求,我把本課的重難點設置為

1、介紹他人的句型 is this your ……

2、對情境進行模仿,創(chuàng)新。

我主要通過感知新教材——設置——靈活運用這三個主要步驟來突破教材重難點的。在教學開始讓學生以舊帶新引入新知,通過對教材的了解感知新任務,并在教師用鯊魚兒歌,頭飾、圖片、錄像等多種媒介的感官刺激下實現(xiàn)對知識的體驗和實踐最后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運用、實現(xiàn)能力的發(fā)展。

說教法和學法:

(一)小組活動學習法

把全班分成6個小組事先用表示家庭成員名稱的單詞命名,課堂各項教學活動勻以小組活動為主線,結對或全班活動為輔,學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中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及交流的意義,也通過小組成員之間“榮辱與共”的關系而形成同步學習的環(huán)境。

(二)情境教學法:

我將教學建立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上。使教學活動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在單詞和句型練習中使用了家人的照片,在表演中帶上飾演家人的頭飾,在加生活化的錄音為學生設置了真實而有效的場景激發(fā)了想說的愿望也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

(三)鼓勵法

課堂評價主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分別采用了師評、組評、自評為主要方式,課上師恰當?shù)氖褂眉钚栽u語和贈送小禮物的方法讓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滿足,這也是激勵學生積極投身英語學習的一個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我把本課教學模式設置為

激趣設境——語言交流——人格發(fā)展

下面說一下教具的安排和使用

依據(jù)英語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實踐性的教學原則,結合合作學習和任務型教學的新理念,我利用了鯊魚兒歌、照片、頭飾、錄音、競賽板、貼畫、小禮物等媒體設計教學,學習則利用自制的組標、頭飾、家庭照等媒體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二、說課堂程序

整個教學程序我采用了聽、說、玩、演、唱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具體設計為熱身——新知——趣味操練——鞏固練習。

step1 課前熱身

1)伴奏表演兒歌shark’s family渲染課堂氣氛,介紹father , mother , brother , sister

step 2、新知導入

1)出示學生照片,請學生上臺來介紹家人,教師帶著滿臉疑惑反復用is this your father? 詢問照片中的其他人,這樣一來is this your father?這一句式就會在情景中被輸入,和臺下學生互動,介紹句型,進行pair work操練。2)教師出示一張自己的家庭照片放在投影儀下并介紹this is my family photo. whoˊs he? do you know .自答:this is my father.為教學whoˊs this 做準備,然后教師指著祖母的照片說this is my father′s mother. she′s my grandmother.然后指著爺爺?shù)恼掌?。反問who′s that, do you know? oh,自答she′s my grand father.板書三會單詞并進行教學。

3)每組學生拿著自己的家庭照在組內進行練習,然后選代表在班內介紹家人。

step 3.while-task

1)watch a cartoon, 看卡通了解a部分的對話內容2)fill the blanks, 在完成填空的基礎上操練對話,進行pair work, group work

step 4.鞏固補充

1)出示2個場景,利用頭飾,小組討論并表演對話

2)來我家吧——運用自己的照片,小組討論,介紹自己的家庭

step 5.小結并布置作業(yè)

1)總結板書:略。教后反思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認人”,與第二單元的“認物”有相似之處,只是將確認物品轉化為認識朋友的`家庭成員,在結構上仍然圍繞一般疑問句展開,在學生進行“認人”操練時,教師應特別重視情景的引入,情景引入必須有助于刺激學生的交際動機,使學生自然產生詢問的欲望,并鼓勵學生用多種已學句型進行操練。在導入部分,我希望以新穎的形式迅速引起學生的興趣,加上前不久看到孩子栩栩如生的美術作業(yè),我靈機一動,以shark family鯊魚家庭的兒歌導入,朗朗傷口的兒歌,可愛逗趣的手勢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并對后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本單元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關,極易引起他們的興趣與關注。會話教學中教師首先出示了班上同學的全家福,立刻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積極地運用教師新授的句子向照片中的學生提問。在幾組操練后,教師出示了自己的全家福,并用口型暗示學生提問,學生運用新學的句子積極向老師提問,一問一答,很好地鞏固了新學的句型。兒童有著很強的向師性,所以在后面的練習中,他們也就能很大方地拿出自己的全家福來展示對話。本單元中出現(xiàn)了物主代詞,由于在3a中已加以滲透,故在a部分教學中未作過多糾纏,只在兒歌導入的時候進行了接觸,大多數(shù)學生便能接受了,只是相應的練習少了些。

這節(jié)課因為事先準備的比較充分,課堂效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李老師在聽我試講的時候也提出過,對話操練中學生的語言不夠豐富,pair work練習的還不夠到位,而且也沒能將已學的句型穿插運用上。學生對語言的感知和運用能力還是欠缺的。今后除了新授句型的操練,還要注意將已有知識相互貫通、結合,培養(yǎng)語言組合能力。

11=2教學設計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年、左、右”3個字,認識“石”字旁。正確流利地讀課文,美讀課文,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

2、初步了解邊讀邊勾畫的閱讀方法。

3、在學習中體會到要保護大自然,認識到小熊一家的行為是一種美德。

教學時間

3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

學生:收集環(huán)境保護的資料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情境

師:小朋友們,老師帶你們去美麗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好不好?(播放課件)你們看,這就是大森林,這里有高高的松樹,綠茸茸的小草,還有喳喳叫的小鳥,蹦蹦跳跳的小鹿,他們都生活在這里。今天,老師事先和小熊家打好了招呼,說要領著小朋友去它家做客呢,你們想認識他們嗎?請你們打開語文書,自由的讀每20課;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同時標好自然段。

二、讀課文、識生字

1、再次自讀課文,識字。猜猜生字小淘氣的讀音,也可以問老師和同學。如果還有不會的,就先放放。

2、聽讀課文,識字

①、指名分段讀課文,播放課件,其中生字用另一種顏色標出,要求讀通順。

②、齊讀生字

3、出現(xiàn)全部生字(帶拼音)。師:同學們現(xiàn)在先把你認識的字讀一讀,不認識的字看拼音讀。(男女生分行讀)

4、識記生字,再次出現(xiàn)全部生字(無拼音),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師:這些字你以前就認識了?怎么認識的?哪個字你有好辦法記住它?

三、讀后悟,讀后思

1、師:我們要去小熊家做客人,沒看至不熊之前,你知道了什么呢?

2、師:要是到了小熊家,你想問它什么問題呢?在課文里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四、學習1—2自然段

1、了解山洞的特點

①讀第一自然段

②說說住在山洞里有什么感覺

2、觀察圖感受小熊高興的心情,小熊好像在說什么?

五、說圖意:讀課文3—6自然美與行為美。

1、師過渡:大家看小熊家的墻上還有四幅照片呢。(播放課件,顯示文中四個季節(jié)的圖

片。)

2、說圖意,感受森林景色的美麗。學生喜歡哪一幅就說哪一幅。

3、說完圖意,讀圖畫對應的自然段,老師就相應點撥,指導讀出景色之美,“舍不得”三個字輕輕地讀,讀出愛惜之情。采用靈活的形式讀課,如指名讀,小組讀,男女比賽讀。

六、學習7—8自然段。

1、指名讀七、八自然段老師重點指導長句子的朗讀。

2、讀完“一束束美麗的鮮花”后,練習課后“說一說”。

想像說話練習。小動物在獻花時會說些什么?學生獨立思考后戴頭飾表演

隨堂練習

一、我會連字成詞

小山砍一感美

年雨熊洞樹??

二、我會組詞

年()()()

左()()()

三、我去森林“逛一逛”(連詞成句)

春天樹上開滿了果子

夏天樹上有許多花兒

秋天樹上長滿了鳥兒

冬天樹上結滿了綠葉

11=2教學設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順暢地誦讀課文,借助課文中的注釋理解課文第1、2節(jié)中的字詞并翻譯

過程與方法:

借助注釋,疏通并翻譯課文第1、2節(ji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耐心閱讀文言文的品質

重點難點:

借助注釋,疏通并翻譯課文第1、2節(jié)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聽說過“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嗎?它是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zhàn)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跟著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師生互動,導入新課)

了解作者與背景

(先讓學生互相交流搜集到的相關資料,然后明確)

陶淵明生于東晉末年,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做過小官,由于不滿官場的丑惡,棄官回鄉(xiāng),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饑寒、勞累、疾病一起折磨著他,六十三歲去世后稱靖節(jié)先生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xiàn)了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抒發(fā)他熱愛田園生活、樂于和農民來往和不愿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時陶淵明已經(jīng)五十七歲了

三、檢查預習情況

1.聽寫生字詞并給加點字注音

豁然開朗儼然阡陌交通垂髫詣太守(指名學生上黑板聽寫,并讓其它學生進行訂正)

2.學生展示朗讀情況

四、學生分組自由閱讀課文,力爭達到背誦的程度

(背一段時間后,指名學生自由背誦自己背上的句或段)

五、理解課文第1、2節(jié)

(一)理解加點的字詞

1.武陵人捕魚為業(yè):作為2.緣溪行:沿??

3.芳草鮮美:鮮艷美麗4.落英繽紛:花

5.漁人甚異之:對……感到詫異6.欲窮其林:盡

7.夾岸數(shù)百步:溪水的兩岸8.仿佛若有光:隱隱約約

9.便舍船:離開10.豁然開朗:開闊敞亮的樣子

11.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

13.阡陌交通:交錯相通14.雞犬相聞:聽到

15.其中往來種作:來來往往的人16.悉如外人:都、全

17.黃發(fā)垂髫:指老人;指小孩

(二)句子翻譯

1.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翻譯: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為職業(yè)有一天他劃著小船沿著小溪往前走,忘記了路程的遠近

2.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翻譯: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別的樹木,芳香的青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

3.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翻譯:漁人對這種美景感到非常驚異漁人又向前劃去,想走到那片桃林的盡頭

4.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翻譯:桃花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就沒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邊有個小洞口,里面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

5.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翻譯:只見那里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

6.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翻譯:村里面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耕種勞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著裝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六、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由地背誦課文1、2節(jié)的詞語注釋和句子翻譯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已學課文部分的字詞解釋和課文翻譯

2.預習課文第三、四、五段

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

陶淵明:東晉

棄官回鄉(xiāng)

隱居

后稱靖節(jié)先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通過繼續(xù)學習,掃清閱讀障礙

2.能夠順暢地誦讀并翻譯課文3、4、5節(jié)

過程與方法:1.通過預習,能夠順暢地誦讀課文

2.借助注釋,疏通并翻譯課文第3、4、5節(ji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耐心閱讀文言文的品質

重點難點:

重點:順暢地誦讀課文

難點:借助注釋,疏通并翻譯課文3、4、5節(jié)

教學步驟:

一、檢查復習

1.聽寫1、2節(jié)中字詞的注釋

2.抽查1、2節(jié)中重要語句的翻譯

二、繼續(xù)疏通課文,理下列解加點的字詞的意思

1.乃大驚:竟然2.具答之同:“俱”,完全,詳盡

3.便要還家:同“邀”,邀請4.咸來問訊:全、都

5.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外界隔絕的地方

6.不復出焉:從這里7.遂與外人間隔:不通音信

8.無論魏晉:更不必說9.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給

10.皆嘆惋:驚11.尋病終:不久

12.余人各復延至其家:邀請13.此中人語云:告訴

14.不足為外人道也:值得15.便扶向路:沿??

16.處處志之:做標志17.及郡下:等到

18.詣太守:拜見19.尋向所志:先前

20.欣然規(guī)往:打算21.未果:實現(xiàn)

三、翻譯下列句子

1.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翻譯:(桃花源中人)一見漁人,竟然大為驚奇(村人)問漁人是從哪里來的(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

2.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翻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候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xiāng)人,來到這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于是就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了

3.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翻譯:他們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4.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翻譯: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前去,漁人他們尋找先前做的標記,結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來的路了

5.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

翻譯:南陽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高興興地計劃前??

6.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翻譯:沒有實現(xiàn),不久就病死了從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四、解釋下列一詞多義的文言虛詞

第一組:為武陵人捕魚為業(yè):作為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給

不足為外人道也:對

第二組:之聞之:這件事

忘路之遠近:的

漁人甚異之:這種景色

具答之:他們

第三組:其欲窮其林:那

其中往來種作:桃花源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他們的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漁人

五、根據(jù)提示寫出相應的句子

1.描寫桃花林景色優(yōu)美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描寫桃花源美景的句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描寫桃花源的人們辛苦勞作的句子: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4.描寫桃花源中的人們幸福生活的句子: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5.描寫村里人熱情風尚的句子:便要還家,設酒殺雞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寫桃花源的人不屑與外人交往的語句:不足為外人道也

7.《桃花源記》中與陸游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個成語是:豁然開朗

8.本文的哪兩件事能說明桃花源是虛構的理想社會?

(1)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2)未果,尋病終

六、總結本課內容

1.字詞;2.翻譯句子;3.理解性默寫

七、布置作業(yè)

1.速讀、背誦課文;

2.記憶書下重要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