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教學反思精選7篇

時間:2022-12-15 作者:Kris 教學計劃

只有不斷的撰寫教學反思,才能使教學技能得到提升,老師在教學生涯中一定經(jīng)常接觸到教學反思,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老師》教學反思精選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老師》教學反思精選7篇

《老師》教學反思篇1

每次總是很害怕教學這樣的新詩,因為我總是不由自主地陷入講解詩句、詞語意思的怪圈,把整首詩支解得支離破碎,把整首詩讀得味同嚼蠟??傁敫母镒约旱慕虒W,于是在集體備課時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一、回憶恩師,讀好課題。

吳老師陪伴了你整整三年,現(xiàn)在面對嚴肅的我,你一定記起了吳老師溫柔的笑顏;面對陌生的我,你一定記起了吳老師熟悉的話語;吳老師關注的眼神,關愛的撫摩都觸動了你的心弦。現(xiàn)在你能說說吳老師對你的好嗎?

帶著這樣的懷念、贊美、感激、崇敬,一起對吳老師深情說一聲——《老師,您好!》

二、初讀,檢查預習。

課前,你已經(jīng)讀了很多遍了,現(xiàn)在請你再讀一遍,注意用邊讀邊做記號。

交流你已經(jīng)理解的詞語,說出你的困惑,老師來考考你。通過這三個環(huán)節(jié)掃清字詞障礙。

本文一共幾小節(jié)。(借助《秋天》,明確新詩以自然空行為分節(jié)。)

三、精讀感悟。

請你自己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想一想,本小節(jié)的重點詞語是什么?(崇高)是什么意思,你覺得哪些人是崇高的?

對對子練習,認識對偶。

你能根據(jù)老師的提示讀句子嗎?直接贊美教師的事業(yè)崇高——訴說教師的事業(yè)為什么崇高——抒發(fā)贊美之情。

投影,練習說話:吳老師,你 !…………雖然我們已經(jīng)分開,但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我想對你說:老師,您好!

自讀第二小節(jié),思考是圍繞哪個重點詞寫的,分為三層。

想一想“春暉”“朝霞”“甘露”“春蠶”“新苗”“鮮花”各指什么?

讀好全文,體會感情。

四、組織誦讀

1、聆聽范讀。

2、同桌自由賽讀。

3、鼓勵能感情誦讀的同學站起來起聲誦讀。

就是這樣一份平實的設計,在我的激情下有了真實的課堂,盡管不完美,但我知足,因為平平淡淡總是真。

課堂的重點很明確,理解詞語和詩的感情,遷移總——分——總的寫法,初步認識對偶。

在說說自己困惑時,記下了一個學生很精彩的問題:課文前面寫教師的“心血”與“辛勞”,為什么后面不用“老師,您辛苦”了,而用“老師,您好!”疑問產(chǎn)生時,就是獲得理解、知識時,我喜歡這樣深邃的思考,有個性的質疑。讓我更加佩服培養(yǎng)他們?nèi)甑恼Z文老師,也感到肩膀上責任的重大——如何使這樣一群有靈氣得孩子更上一層樓。

上課時,聽著學生斷斷續(xù)續(xù)、吞吞吐吐的發(fā)言,有些著急。聽著他們大聲而樂滋滋的朗讀,有些欣慰——他們是喜歡語文的,也有些擔憂——高聲叫,并不是朗讀好?。?/p>

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老師,您好!是一份真摯的贊美與感謝,是一份來自心底濃濃的情感,要讓初入四年級的孩子用語言來傾訴,總是有困難的。不如,把精力放在有效的感情朗讀指導上。

《老師》教學反思篇2

東花院鄉(xiāng)初級中學 馬鳳博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jīng)被視為經(jīng)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xiàn)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二、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教學反思,或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xiàn)及其行為依據(jù),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jiān)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jīng)驗是狹隘的經(jīng)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jīng)過反思,教師的經(jīng)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對后繼行為產(chǎn)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jīng)驗+反思那么,我們應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呢?

自我提問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jiān)控自我調節(jié)自我評價后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這種方

法適用已經(jīng)在教學的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jù)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已經(jīng)在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xiàn)哪些情況,出現(xiàn)這些情況后如何處理等備課時,盡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xiàn)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信息,反思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采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后,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xiàn)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huán)節(jié),這個亮點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么等行動研究,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后,我們就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并根據(jù)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后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通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老師》教學反思篇3

隨著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和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學生感興趣的flash正悄悄走進我們的課堂,正改變著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正努力嘗試把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有機的整合,使信息技術更好的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服務。

當今的信息社會,呼喚具有獨立性、敢于創(chuàng)新的人。這就要求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從小敢于質疑、有獨立見解、能獨立思考,同時又善于收集處理信息、善于合作、敢于創(chuàng)新。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課內(nèi)外相結合,拓寬學習語文的空間,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太陽》,這是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文章初步介紹了太陽的特點,太陽與動植物、自然現(xiàn)象、人類的關系,使學生了解一些有關太陽的知識,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愛。

教學中我利用flash課件,簡化知識理解上的難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說明文同記敘文相比,語言比較枯燥,形象性不強。在教學過程中,我制作了一些flash課件,變抽象為具體,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去接受知識,從而增強學習效果,一舉多得。

例如:我在教太陽與雨、雪、風形成過程的關系時,制作了課件。利用flash課件演示。學生一看就明白了風、雨、雪形成的過程。知道太陽和氣候的關系確實很密切,同時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變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

總之,在課堂中運用flash課件,它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事實,呈現(xiàn)過程,展示范例,能引起學生的的興趣和共鳴,激發(fā)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

《老師》教學反思篇4

1. 教材分析

信息技術的學習過程不能是機械的知識傳授過程,而應該是一個充滿體驗、充滿實踐、充滿探究、充滿創(chuàng)造的過程。

高中第一節(jié)講信息與信息的特征,基本上是概念與知識的介紹,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學內(nèi)容,較難滲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2. 學情分析

根據(jù)以上分析,如果直接從概念講解入手,照本宣科進行概念和理論知識的灌輸,學生往往覺得比較枯燥,很難接受,不但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影響到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因此必須采取例舉法來講解,吸引學生的興趣,達到教學效果。

3. 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認識普遍存在的信息,理解信息的含義;

(2)通過實驗總結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對生活和學習的重要性。

1.重點

(1)了解信息與人類的關系,理解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了解計算機中數(shù)據(jù)與信息的關系,知道信息編碼方法和度量單位。

(3)了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強化信息意識。

2.難點

(1)理解信息的含義和特征。

(2)理解計算機中表示數(shù)據(jù)的方法。

4.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同學們首先一起觀察老師,說出老師的特征。(學生討論回答:老師的發(fā)型、衣服的顏色,臉型、姿勢等等特征)。通過觀察老師獲得很多關于老師的信息。

可見信息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在每個人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信息有哪些作用?這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二、新課講授

1、信息

展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活動的有關圖片,請學生回答通過觀看以上圖片能得到什么信息,看到每一幅圖片都想到了什么。(展示圖片,學生討論并發(fā)言)這些圖片向我們傳達各種各樣的信息。請同學們討論并說出,除了這些信息,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還能夠獲取哪些信息。

1.1 信息的含義

所謂信息,是指數(shù)據(jù)、消息所包含的內(nèi)容和意義。在我們學習、生活、工作中都離不開信息,信息無所不在,無所不有。

1.2 信息的基本特征

(1)傳遞性。信息的傳遞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2)共享性。信息作為一種資源,通過交流可以由不同個體或群體在同一時間或不同時間共享。

(3)依附性。各種信息必須依附一定的媒體介質才能夠表現(xiàn)出來,為人們所接收,并按照某種需要進行處理和存儲。信息如果經(jīng)過人的思考分析和處理,往往會產(chǎn)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增值。

(4)價值相對性。信息使用價值的大小是相對的,它取決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對信息的理解、認識和利用的能力。

(5)時效性。信息會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變化狀態(tài),這的效用就會降低,一旦超過其“生命周期”,信息就失去效用,成歷史記錄。

(6)真?zhèn)涡浴?/p>

5.板書設計

一、信息與信息的特征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的特征是什么

二、開展活動

三、思考題: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信息的載體也越來越多,那么信息還可以從哪些載體中獲取呢?

6.教學反思

采用體驗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綜合應用言語講解和多媒體課件啟發(fā)學生,通過聽案例、說想法、看課件等活動調動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信息、信息特征。讓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從身邊的例子談起,讓學生從自己的感性認識中去了解信息這個概念,效果比較好。在討論活動中,學生反應熱烈,發(fā)表了很多意見。課后大部分同學在完成作業(yè)時都比較認真,雖然講得不全面,但培養(yǎng)了學生獲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初步建立了信息意見!

《老師》教學反思篇5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不進位)是多位數(shù)乘法的基礎,是筆算乘法的通法,是在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為不需要進位,就一個例題,重點讓學生明白乘的順序和乘得的積書寫位置兩個問題就可以了。這部分內(nèi)容看起來簡單,可是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卻是很難理解的。在備課時主要關注了以下幾點:

1、學生的起點。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學生應該具備的必要技能有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和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在教學中要充分關注到這一起點,讓學生能夠在課伊始就能清楚地知道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過程及方法,特別是通過“24×2”用豎式計算的過程,由學生自己說出需注意的問題,然后把這三條貼在黑板上,以求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完整的筆算思路。為下面類推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筆算方法也提供了方法基礎。通過課堂的實際效果看,對學生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2、轉化思想的滲透。從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練習開始,就讓學生感受到是把它們轉化成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設計時想從這個地方開始就讓轉化在課堂中發(fā)揮作用,讓孩子能夠對轉化思想有一個切身的體驗;當把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例題用口算做出來時,再讓學生感受到?jīng)]學過的內(nèi)容可以轉化為學過的口算來解決;最后探究出用豎式計算時,總結算法,讓學生再一次感受到原來筆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時,就是用第二個因數(shù)每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去乘第一個因數(shù),其實就是轉化成了兩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設想的過程是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接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從知道轉化這個詞,慢慢明白原來就是這么回事,簡單易懂,不用非得描述出“轉化”是什么,但是心中已經(jīng)明白了“轉化”是為了干什么。

3、習題的設計。像這樣的計算課,除了讓學生明白了算理,知道了算法,更多的功夫應該放在練習上,只有在大量的練習中,學生才能逐漸掌握計算的技能和技巧。因為是計算,如果只是一種形式的練習,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沒有興趣。所以在本課的習題設計上,采用了多種形式結合,體現(xiàn)由扶到放的層次性。

第一道題就體現(xiàn)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對著畫有方框的豎式填寫計算的結果,然后再填寫后面的橫式結果,這是給學生固定出積的位置再填寫,在填橫式結果的過程中鞏固對算理的理解;第二個層次給寫好了豎式,直接計算;第三個層次只給橫式,自己寫豎式計算。

第二道題,依然還是列豎式計算,但是要求同桌為一組,每人完成兩個,然后互相檢查,反饋后全部做對了,每人都可以給自己畫一枚喜歡的標志,這樣捆綁評價,可以調動起練習的積極性,忽略掉做計算題的枯燥感。

第三道題,給出算式和豎式中關鍵位置的積,讓學生根據(jù)豎式去判斷對應算式,這道題以游戲的形式出現(xiàn),里面蘊含著對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算法的理解,只要理解了如何去算,就可以輕易根據(jù)關鍵的幾個數(shù)找到對應的算式。想在趣味性十足的練習中加深對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在課堂上,主要把握了以下幾個關鍵:

1、知識基礎。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是在乘一位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讓學生及時認真回顧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很重要,所以在教學中踏實進行復習。

2、乘的順序。這是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筆算的關鍵,讓學生深刻理解兩位數(shù)乘的順序很重要。所以在全班交流的環(huán)節(jié)不厭其煩地讓學生說自己怎樣計算的過程,就成了重頭戲。可惜在這個過程中,課堂上我處理地并不好。對學生的引領不夠科學有序,問題缺乏清晰的條理性,所以沒能達到我預想的效果。

3、積的書寫位置。在計算第一層積時屬于原來的知識基礎,學生不會有問題。當計算第二層積時,學生就遇到了困難,解決的關鍵是讓學生理解如何用第二個因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去乘的過程,把握了這一點,學生自然就明白結果是幾個十就該寫在十位上。這一點容易理解但需要強化訓練才能熟練掌握,所以在探究交流完后的師生梳理時還要進行“重筆涂墨”,我啟動了一個問題“像說用個位上的2乘24那樣,說說用1乘24的過程好嗎?”這樣就給學生一個清晰的認識“用24乘十位上的1,過程跟用24乘個位上的2筆算順序和方法完全一樣”,只是跟個位上的4乘后的積應該寫在十位上,其他的道理都相同。不知是因為強化了這一點還是學生感悟能力強,從最后做的練習上看,正確率比我想像的要高。

我的感受:

忐忑。在接到任務時因為是作為骨干教師,同聯(lián)小教師同上這節(jié)課,很怕自己會有愧于這“骨干引領”的任務,希望自己能夠呈現(xiàn)給大家一堂有自己風格的課,最好是能有所創(chuàng)新。但是這樣的課型平時評優(yōu)課很少有人觸及,因為它不好創(chuàng)新,只能踏踏實實地去上,花哨不得。于是忐忑不安地進入了備課、思考的過程。時間很短,從接到正式通知到最后一共8天的時間,其中有周六、周日兩天學校組織去蒙山進行了拓展訓練。備課、研討、修改、試講,每天晚上都對著教參、教材和教學設計就這么靜靜地坐在電腦旁,即使什么都不干,也哪都不去,就這么靜靜地坐著,大腦卻一刻不停地思考:如何才能讓整個過程顯得更清晰、更有實效呢?忐忑不安中,最后決定既然創(chuàng)不了什么新,那就把它上踏實,這才能體現(xiàn)課的高效和內(nèi)涵。

迷茫。課前的復習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好幾次改動。最初設計了一組口算訓練,二是筆算訓練。作為這節(jié)課前的熱身,但是在做完這些題的時候我還想抽出要點分別總結概況它們的算法,以便為后來的學習奠定基礎,于是就顯得頭大了,修改。

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很出乎我的意料,本以為用口算的方式分解成三步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課堂上孩子們并不是這樣的思維,他們多是上來就用筆算,不管對不對全是列豎式的形式。于是就把情境進行了分解,改成了臺階式。利用情境第一步先解決筆算的基礎問題,第二步口算,但即便這樣,經(jīng)過調查,學生使用口算來解決的依然不多,利用豎式的很多,但多數(shù)都不對,其中有用豎式的樣子,但結果其實是口算出來的卻說不出筆算的過程。當遇到這樣情況的時候,讓學生表達說不出來,學生自己又提不出什么問題,只能由老師來講,對此我真是迷茫了一陣。還是能力不夠,不能準確把握課堂,處理問題的隨機性不強,這些應該都源于自身業(yè)務水平還不高,還有待更進一步地去學習、去實踐,讓自己的能力再提高,爭取做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數(shù)學老師。

遺憾。那天上完課,我覺得特別遺憾。在學生匯報交流環(huán)節(jié),我的問題引領不科學,其實應該清晰地以兩個問題呈現(xiàn):分了幾步算出來結果的?說出每一步是怎么算出來的。當學生有240的0省略寫法時,提問:怎么不寫0你也認為是240?這樣就可以了,至于24是怎么按照乘的順序得出來的,可以放在師生梳理時強化,這樣效果可能比我當時的處理要好。在處理學生錯例上,學生已經(jīng)明確知道算法后,應該給一個糾錯的機會,不僅是對展臺上展示的錯題,開始嘗試的錯誤都要有機會進行修正,這個環(huán)節(jié)漏掉了很遺憾。在對估算結果的使用,準確結果算完后,沒有及時回頭看,使估算的結果僅停留在開頭的分析上,這里需要一個驗證分析的過程,如果能有,會使課堂更有數(shù)學的理性美。

總之,還需要多學習、多鍛煉,人如果不逼自己,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這樣的課原來我從沒想過可以上公開課,多數(shù)數(shù)學老師也不愿意涉足這樣的課題,一個字“難”。但是經(jīng)過這番嘗試,我竟然有點喜歡這樣的課了,這種課可以不上的.華麗,但是可以上得很有味道,至少以后看到這樣的課型,我也可以對自己有信心了,因為我經(jīng)歷了整個思考的過程……

《老師》教學反思篇6

教完《我最好的老師》一課,有點感受一直想寫下來,今天總算有時間靜下心來寫一下了。這篇課文結構清晰簡潔,內(nèi)涵深刻,充滿哲理。課文主要通過寫我的科學課教師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式,表達了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zhèn)蔚哪芰ΑM瑫r要具有科學的懷疑精神。在學完課文后,我引導同學們共同完成課后的小練筆,這道題目的要求是:在你看來,什么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用一段文字描繪出來。

收作業(yè)前,我一直在猜想:同學們心目中的好老師會是什么樣的呢?我是不是與這位好老師有一定的差距呢?在忐忑不安中我看完了同學們的小練筆。心也隨之受到震撼。全班同學所寫的內(nèi)容如出一轍,他們?nèi)枷M蠋熌芎妥约航慌笥?,說知心話,放下老師的所謂的尊嚴,能與學生打成一片,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一凡同學的那幾句話:“我希望老師每天都能面帶微笑,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快快樂樂度過每一天,我希望老師能成為我們的知心朋友,老師和同學們真誠相待,我希望老師每天都能穿得漂漂亮亮的特別精神。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呀!”

原來,同學們希望能與老師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看來我與這位好老師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老師》教學反思篇7

一位老師教學37+5,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說出了很多計算方法,教師臉上閃耀著興奮和自豪。這時候,又有一個學生舉手,教師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讓他站起來回答,這位學生說:“老師,黑板上37+5=42,你寫成43了?!苯處熌樕项D時暗了下來,“哦”了一聲,轉過身把黑板上的題目改了。忽然這位老師又想起了什么,說:“××雖然平時上課不太用心,但是這天卻很細心,我們表揚他。”學生聽著老師的口令,機械地“啪啪啪”,響起了幾聲掌聲,××同學臉上也不知是什么表情坐下了。

反思:

這位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激勵性評價的重要性,但只是把它作為自己實現(xiàn)新課程的一種點綴,而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由衷地贊嘆,教師在表揚的同時有一種“高高在上”的評判味:你平時學習是不認真的,不優(yōu)秀的。學生聽后的感想如何呢因此,給學生以激勵性評價,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或者是在需要做時才構成的一種裝飾,它需要時時滲透在教師的教育思想中,處處落實在教師日常的教學行為之中。而有的老師在處理這樣的課堂尷尬時,以欣賞的眼光去對待學生,學生敢找老師的錯,向權威挑戰(zhàn),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常常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這樣不是我們每一位老師所祈求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