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記讀后感7篇

時間:2023-05-21 作者:Brave 讀后感

實用的讀后感是可以給讀者帶去積極的正能量的,寫讀后感是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途徑之一,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教育記讀后感7篇,感謝您的參閱。

教育記讀后感7篇

教育記讀后感篇1

今年暑假,我捧起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這本書,津津有味地品讀其中的每一個故事,精彩而又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之中。

其中令我最感動的是《意外事件》,大致內(nèi)容是這樣的:“我”在上學的路上,目睹了二年級的羅貝蒂為了救在路中央的小孩,自己卻來不及躲開,腳被馬車給壓傷了。羅貝蒂只是一位二年級的小學生,卻為了救別人而奮不顧身,人物看似渺小,實際卻很不平凡。

這讓我想到了敬業(yè)的馬路清潔工,他們有著“城市美容師”的稱號。記得那是一個極其平常的早晨,大霧迷蒙,我哼著小曲兒一蹦一跳地向學校走去。走到小區(qū)的拐角時,一股惡臭讓我連忙捂住鼻子,我加快腳步,一路小跑想盡快離開此地。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從我旁邊閃過,原來是一位清潔工阿姨,手里握著一把掃帚,快步走到惡臭的“發(fā)源地”,只見她手中的掃把不停地揮動,動作是那樣的協(xié)調(diào)有序,我從來沒覺得掃地的“沙沙”聲是那樣的動聽。她大概四五十歲,身穿一套橙黃相間的熒光馬甲,手上是雙被垃圾染黑的手套,頭戴一頂環(huán)衛(wèi)帽。盡管很多小飛蟲在身旁“嗡嗡”地轉來轉去,她臉上沒有一絲厭惡的表情,就這樣一掃把一掃把地掃著,再一鏟子一鏟子地將掃好的垃圾鏟進垃圾車里,不一會兒功夫,角落完全變了樣,再也沒有剛才的惡臭和狼藉。

是呀!不管刮風還是下雨,不管烈日還是寒冬,清潔工們總是這么一絲不茍地工作,只為城市更加整潔,她們像羅貝蒂一樣,默默付出卻不求回報,他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也許生活中她們不太引人注意,但她們確實是馬路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愛讓我們感受到人間的溫暖,愛讓我們這個世界變得如此的溫馨與友善,讓愛永駐人間吧!

教育記讀后感篇2

這個暑假,學校發(fā)給老師們?nèi)耸忠槐窘逃龑<伊指袼摹督逃菦]有用的》一書。一看書名,我就一楞,《教育是沒有用的》,心里充滿了疑惑,急切地想把書看完。

這本書的書題教育是沒有用的,其實這里的教育所指的是傳統(tǒng)教育,并不是指所有的教育。他對傳統(tǒng)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進行了批評,繼而提出了新的適合學生的好的教育。

文章第一章就提出當今教育的困惑,即學生的厭學。接著指出導致當前中國學生厭學的三個非體制原因。后面幾章都是作者用大量教育教學案例闡明他的教育觀點和方法。主要是教育者從生命發(fā)展規(guī)律出發(fā),怎樣用心靈引導孩子的心靈,激發(fā)生命本來的潛能,讓孩子主動學習。

對于把話說到孩子心里去這一點,我是有深切的感受。中國傳統(tǒng)教育有個特點就是說教,一提到這個詞,大家腦袋里就浮現(xiàn)一個畫面:長輩在訓斥,晚輩唯唯諾諾地聽,完全沒有平等。現(xiàn)在有一部分家長、老師有所覺悟,但整體上還是家長和孩子,老師和學生沒有平等話語權。

其實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就是要從改變他的內(nèi)心開始。比如有些人沉迷網(wǎng)絡,那樣連續(xù)上網(wǎng)真的很辛苦,但是他們自己不覺得。如果單位要他多加班,他會覺得特別累,因為他心里不平衡。所以如何讓學生不是為了父母讀書,而是自己要讀,還真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7月31日,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shù)學的奠基人之一的科學家錢偉長逝世,又引發(fā)了去年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辭世后社會發(fā)出的感嘆為什么現(xiàn)在就培養(yǎng)不出上世紀那樣的人才?確實,不論社會、家庭的條件,還是各方面對教育的重視,應該說現(xiàn)在都是出人才的時代。中國科學界的三錢(錢三強、錢學森、錢偉長)和國學界的兩錢(錢鐘書、錢仲聯(lián))的成就,都是一心評古今文章、兩腳踏東西文化的復合型人才。 錢偉長進入清華讀的是文科,日本侵略中國,他說我要學造飛機大炮,轉學物理,終成文理皆通一代大師?;谧约旱某刹慕?jīng)驗,錢偉長提出推倒四道墻,即破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墻,破師生之間的墻,破科系之間的墻,破教學與科研之間的墻。

現(xiàn)在的教育,學生從小就不是自主讀書,一切都是家長、老師、升學安排好了,全以功利為目的。英語是任何升學、晉級都必須的,所以全社會都來學英語。3歲就被父母送到培訓機構學英語的孩子比比皆是,還有更小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學習就是在課堂上,老師給他上課。有的學生離開了老師,離開了課堂,覺得不知道還能干什么。這樣學習方式培養(yǎng)的學生,還能指望他能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啊?中國的教育每個人都被卡死了,容不得你動彈的??ㄔ谧畹紫碌氖菍W生,他只能每天在學校、家、培訓班這些地方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作業(yè)。很小的年齡就說沒時間,有時有點自己的愛好,卻因為時間原因只能忍痛割愛。

確實,教育是沒有用的,這種不顧學生的感受、不能激發(fā)學生熱愛學習的教育不光是沒有用,還是有害的。它不知道打擊了多少學生的自尊心;不知道毀掉了多少學生的想象力;不知道磨滅了多少學生的學習熱情;……

可是怎樣的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杰出的學生,才能提高中國的創(chuàng)新競爭力呢?這個問題牽涉的面太廣了。20xx年溫總理在看望錢學森時,錢老曾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回過頭來看,這么多年培養(yǎng)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跟民國時期培養(yǎng)的大師相比!

據(jù)說溫總理20xx年拿這個問題請教國內(nèi)最有名的六所大學校長和教育專家,他們的回答是:要培養(yǎng)杰出人才,關鍵是教師;要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貫通起來;高校大改革大發(fā)展起來之后,應該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還要做強高等教育。

這種回答其實是不能讓錢老和總理滿意的。

確實,以前的大學就做大做強了?以前的基礎教育的教師就和高等教育貫通起來了?我看就是所謂的做大做強,什么都是急功近利,害了教育,害了國家。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藝術教師,看了教育的太多問題也無能為力,只能在我能把握的課堂,在我面對的學生盡綿薄之力。那么以后我要做哪些思考和改變呢?

文章提出家庭教育的無效,是因為父母說得太多。學校教育的低效,也來自老師們的耳提面命。確實,要留給孩子思考的空間,留給孩子改錯的時間。我想到自己小時候也犯過不少錯,有的現(xiàn)在想來真是可笑,幸虧沒有老師和家長看見。如果像現(xiàn)在,整體生活在老師和父母的眼皮底下,還不知道會認為,是個思想品德多不好的孩子。很多問題是有年齡階段的,孩子所犯的毛病是相同的。這些問題會像小河不停地流一樣,過段時間一看,問題沒有了。

我們總是很急躁,急于把學生都培養(yǎng)成各方面優(yōu)秀的學生。其實我們自己中學時,就學過孔子的教育名言因材施教,可是真正用于教育的又有幾人?你了解自己的學生嗎?你尊重他們的思想嗎?我自己都覺得自從當上老師后,越來越喜歡說,有了兒子后,更是變本加厲,每天都演練苦口婆心這個成語。這一年來,我也思考了很多。想一想,學生每天在家里聽家長教育,到學校聽老師教育,還有上課外班的時間,也是不停地塞。所以一定要留給孩子時間好空間,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們在一起,他們自然會開展游戲,互相交流,在活動中會提高課堂學習中學習不到的能力。

以后我盡力要留給孩子思考和活動的空間,保護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這將是個艱難而長期的任務,希望我的教育能是對孩子真正有益的教育,不要辱沒了老師這個神圣的稱呼。

教育記讀后感篇3

?愛的教育》,這本書一直吸引著我,吸引我的,似乎不是文學的價值,而是那一個個溫暖的愛,比如父子之愛、師生之愛、同學之愛……

首先,《愛的教育》這個題目讓我思考:愛究竟是什么呀?是每一個人身邊都有的嗎?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嗎?這一連串的問題一直困擾在我的腦海中,等我慢慢地去解答。

讀書的過程,讓我慢慢地揭開了那一個一個的謎底。其實,愛,它就像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的空氣一樣,每一天都在我們的身邊,只是常常被我們忽略。比如老師的愛,老師在我們犯錯誤的時候,常常批評我們,教育我們。愛是最簡單的,而最簡單的愛常常容易被我們忽略。愛之所以偉大,就在于平凡之中見真情。

在《愛的教育》當中,那一群活潑開朗的同學之間,也產(chǎn)生了一個個愛的故事。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有的生活在富有之家------但無論是身體不好,還是家庭情況不好,他們都是一群快樂的少年,快樂生活,互相幫助,一直生活在愛的懷抱中。他們的愛,是那溫馨的友誼而創(chuàng)造的,他們的愛,是那偉大的團結而創(chuàng)造的。

在《愛的教育》中,那一個個美妙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愛國。祖國,那是讓我們成長的地方;祖國,是一個讓我們?nèi)鄣牡胤?。愛,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說的,但有些人總是沒有發(fā)現(xiàn)到,沒有做到。

?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真正感悟到了愛是存在的,每一個人身邊都是有的。它還讓我明白了: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教育記讀后感篇4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笔前?,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親對你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可當我讀了《愛的教育》后,對這句話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這一本書,每一個故事的環(huán)節(jié)都讓我記憶猶新,一一列舉出來,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讓我說一說這本書里在這所有的故事中讓我記憶最深的是一個名叫“棲身"的故事。它講述的是小說的主人安利柯和他的姐姐無意中得知他們的爸爸媽媽最近沒錢了,我本以為他們只會用要父母一些錢,沒有想到他們竟然什么都不要了,衣服,零花錢,文具,日用品……能不要的不要,能少要少要。這還不夠,他們盡量找出東西來換錢,給家長盡量減輕家庭負擔。讀到這,我心里便很不是滋味,同樣是小學生,同樣有著一顆愛父母的心,我為何就很少想過錢這個問題?,F(xiàn)在的孩子家家都有錢,可是卻很少有想一想假設家里沒錢了時怎么辦,也許想也會想,可是也不會像他們一樣這樣的省吃儉用去得錢。我真佩服他們啊!這只是父母與孩子間美好的愛而已。還有很多故事是講述朋友與師生間的愛和人與人之間的愛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

讀完這本書,我花費了很多時間,但是我卻一點也不后悔,因為它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愛就像花蜜,蜜蜂不能缺少它,正如我們不能缺少愛一樣。只要我們熱愛生活,關愛他人,世界就將因為愛而變得更美好!也讓我明白了,只要遇到事情,人人獻出一點愛,就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為,愛能感化一切!

教育記讀后感篇5

最近我讀完了一本書《愛的教育》,而它給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人間處處都有愛。這本書是以小學生安利柯的日記來體現(xiàn)了家庭之間的愛、同學之間的關愛以及兄弟姐妹的天倫之愛。

書中的每一篇故事都顯得十分溫暖又十分感人,那一個個樸實平凡的人物和事情都顯得那么真實、生動。他的每一篇故事都沒有什么懸念,可卻那么使人深受啟發(fā)!

?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是一口氣讀完的,書中的人物個性十分鮮明。這里有讓安利柯引以為傲的好朋友卡隆,他善良、無私、友愛,有品學兼優(yōu)、樂于助人的德羅西,有天真可愛又頑皮的“小石匠”,也有虛榮的華梯尼和諾必斯的驕傲和不懂禮貌。其中我最喜歡善良友愛的卡隆,他身材高大,常常為那些弱小的學生打抱不平,伸出援助之手。自從我在書中認識了他以后,我覺得卡隆的確是我學習的榜樣。他雖然學習一般,可是他有一顆善良又純潔的心??!而我在生活中也經(jīng)常遇到一些小事而計較,同學遇到困難也沒有主動及時的伸出援助之手,真是自愧不如??!文中還有許多人物也有我需要學習的地方,他們身上都有優(yōu)缺點。

讀了這本書,我感受到人們平時從嘴里所說的“愛”根本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做到,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而許多愛往往都被我們看為理所當然。現(xiàn)在看完《愛的教育》這本書使我深受感動。

愛是什么?愛是每一份付出,每一次奉獻,每一次認真負責,還是每一次體諒理解。這其實都沒有錯,重要的是你是否把愛分享出來,把愛傳給更多的人。讓我們一起乘著愛的小船去航行吧!

教育記讀后感篇6

窗外不時有鳥兒啁啾聲,高樓林立間,于我,不啻于一種安靜的歡喜。身子略有不適,謹遵醫(yī)囑,于是,這個周末,便在家里,難得的清閑下來。

捧讀新購的《教育的美好姿態(tài)》一書,這是語文名師肖培東的教學感悟。深深折服在他的字里行間,那娓娓道來的一節(jié)又一節(jié)語文課,在我面前,仿若呈現(xiàn)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有對春天安靜的等待,有悠長悠長的聲音在行走的雨巷,有對梅西式靈感的尋找,有改變河流走向的閱讀……

似乎第一次才發(fā)現(xiàn)語文的美麗。我開始不再用職業(yè)化的角度去審視語文??讘c東老師說:"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肖培東老師說:"可以是一首歌,是羅大佑的《光陰的故事》;可以是一件藝術品,是梵高的《向日葵》;可以是斷臂的維納斯,可以是高山的傾訴,可以是依水的沉思,可以是易中天的講壇,可以是祖母的白發(fā)真情……有寬廣的文化視野,更有對文化的深細感知和體認。"原來,語文的世界竟然是如此的博大遼闊,語文的視野竟然是如此的深邃繁茂,語文的內(nèi)涵竟然是如此的豐厚廣遠。而這樣的語文,教我如何不依戀?

教育記讀后感篇7

讀了《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一書,我覺得這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書。從而對教學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他選擇的都是校園中最常見的事情,來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學的原理。

書中重點研究了23種教育心理現(xiàn)象,卻全然沒有一般心理學書籍那些枯燥難解的專業(yè)術語,沒有刻板無趣的說教,讀后感覺像是朋友之間的一次傾心交流。首先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鮮活生動的學校典型案例,使我感覺到就像在傾聽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然后作者從心理學的專業(yè)角度出發(fā),通過列舉心理原理相似的其他案例和心理學實驗,對學校案例進行了深入而淺出的剖析。每每讀到作者那些總結性話語的時候,都讓我有豁然開朗之感,書中除對案例的精彩剖析之外,作者還給我們提出了很多解決問題的對策,這些對策非常實用易行,簡直就是一線教師的'管理寶典。

很多時候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往往憑直覺判斷,我們都認為我們自己是對的。但是我們的想法往往會藏著許多盲點。比如學生犯錯違反了學校紀律,我們的做法就是批評,我們也認為這樣做肯定是正確的。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行為主義的“聯(lián)結”和“強化”的觀念。有些學生違反紀律是故意的,目的是為了引起教師的注意,如果教師給予不痛不癢的懲罰剛好滿足了學生的意圖,那么倒強化了學生違反紀律的行為。還比如,對一個犯錯的孩子,我們最終的教育目的就是學生自己認錯,學生不認錯好像事情還沒有完,學生態(tài)度變好了,自覺認錯了,教育也就完成了。其實這里就藏著一個盲點,學生長此下去就會認為犯了錯只有認錯就可以,有些學生明明沒有認識到錯,為了逃避教師的批評,就會做表面上的認錯。那么教師的行為就是誘發(fā)了學生撒謊。

本書中還有很多這樣看似普通的例子,背后卻隱藏著深刻的心理學知識。像書中提到的“破窗戶理論”、“旁觀者效應”、“虛假的一致”等等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了解了這些心理學理論,對我的教育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使我不再“盲目操作”,可以依“理”辦事,有章可循。

對于孩子來說,由于身心的不成熟,自我控制和約束的能力相對較弱,如果總是經(jīng)歷失敗,那么對事情的興趣就會大大下降,尤其是象學習這種需要付出長期努力的活動。而對學習一旦失去了信心,學習就很難進行下去,當然也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所以,對于孩子,一定要更多的去給予鼓勵,讓他們自己品嘗更多的成功,體驗更多的成功后帶來的喜悅。這樣孩子才會把繁重的學習任務,變成內(nèi)在的動機,只有有了內(nèi)在的動機和興趣,學習才會變得輕松。同時體驗了更多的成功之后,孩子才會更有信心,也才會更愿意去嘗試困難,面對挑戰(zhàn),戰(zhàn)勝自我,才會出現(xiàn)良性的循環(huán)和不斷的進步。

這本書提到的心理學知識不僅包括學生的,也包括教師自己的,通過讀這本書,相信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會有更多的收獲,也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充實,這本書值得我們好好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