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魂的讀后感7篇

時間:2023-09-19 作者:Cold-blooded 讀后感

通過讀后感,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書中的寓意和象征,領略作者的深意,讀后感是我們走進書中世界的方式,與其中的人物共同成長,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玫瑰魂的讀后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玫瑰魂的讀后感7篇

玫瑰魂的讀后感篇1

每讀一本書,都讓我再次審視自己,審視自己的教學,審視自己對教育的理解。閑暇之余,翻閱了竇桂梅老師的《玫瑰與教育》,她對教育事業(yè)真摯的愛,積極的人生理念,把有所作為視作人生的最高境界,勤于學習、樂于學習、善于學習的學習精神,都讓我感動。如果這個時候再讓我談對教育的理解,我想就是“用心”二字,這也是整本書中給我最深切的感受。

?玫瑰與教育》這本書是她的教育手筆摘錄,翻過目錄便是竇老師的自序——我在成長,我在寫??戳烁]桂梅老師的書,我欽佩于竇老師對寫作的摯愛,傾羨于竇老師寫作的境界:“網(wǎng)上、網(wǎng)下練筆養(yǎng)成了習慣,像吃飯一樣每天必不可少。”想想自己,每次的寫作就像是任務一樣,在那里一點一點地擠牙膏似的,無病呻吟地抱怨著。

竇老師的文字如此親切、自然,莫非她是天才?不,她在自序中這樣解釋到:“當我開始真正寫作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文字是那么笨拙,有時心里的感受很強烈,可傾吐出來的文字又是很“蹩腳”;往往不自覺地把別人的一些話,當成自己文章中的內(nèi)容。

甚至也會有種羞恥感,產(chǎn)生永遠與筆告別的念頭。好在我這個人沒長記性,過不了多久,又在那兒將文字當成車馬炮,調(diào)兵遣將,操練起來。時間長了自己才會覺得練筆養(yǎng)成了習慣?!彼倪@種想法,我們大家在一開始的時候也是如此。但是她能做到堅持,而我呢?每次要寫點東西時,才深刻感受到“書到用時方恨少”。

?玫瑰與教育》的最后一輯是“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這一章節(jié)里收錄的是竇桂梅的.部分書評。讀著她的這些書評,我禁不住不斷地問自己:我為什么寫不出這樣的書評?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我讀的書還太少!是的,我讀的書真得還太少太少,如今更有入不敷出之感??锤]桂梅的書評寫得理性、有深度廣度,我自嘆不如。

對照別人更容易看出自己的不足及與別人的差距,因此,這也更堅定了我要多讀、廣讀、深讀之決心。

在書中,她在每一個美好的思想面前停留,使這朵書香的玫瑰對教育也有了自己的思考。一個人,如果功利地去讀書的話,往往不會有收獲。你越是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不是為著某種目的刻意讀書,你越是會收獲很多。竇桂梅就是這樣的讀書人。許多有深度有思想的好書的閱讀,讓她懂得“與文學為敵的語文教育留下的將是缺乏想象力和沒有審美品位的一代。所以,語文教育必須讓學生的精神泡在文學的蜜罐子里。教師呢,更是如此!”

我們作為教師應該多讀,無論如何也要“擠”時間閱讀,要把閱讀當成一種習慣。讀有字的書,也讀無字的書。我想即便是擠,是摳,是榨,筆耕不輟,寫自己平時教學的點點滴滴,寫自己的心得,哪怕一條,一句話,都是總結,都是突破,都是小小的成功。

竇桂梅老師曾經(jīng)也與我們一樣,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名女教師,但她不想平庸,想要閃光,所以她開始多次的嘗試,即使失敗也常常光顧她,但她仍然以高漲熱烈的輕快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

因為她知道自己要得是什么,成功會屬于她的,她充足的自信,她頑強的毅力使她終于成功了。我們作為教師應該多寫,讓寫作來記錄教育生命的一次次花開的軌跡。,不想寫的時候硬寫,養(yǎng)成一種習慣。

經(jīng)常激勵自己,生命的能量釋放就好比開花,意志是根。當學習毅力足夠強的時候,寫作不僅是一枝先報春消息,還會創(chuàng)造出萬紫千紅次第開的欣欣向榮的景象。

玫瑰是美麗的,竇老師不僅有美麗的外表,更有美麗的內(nèi)涵。竇老師“每晚坐擁書城,甚至將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來讀書和記錄”。她說:“讀書,讓我們在有限的從教時間內(nèi),實現(xiàn)自身的無限?!?/p>

“讀書,是我心靈的振翅;讀書,是我精神的呼吸”,她把讀書比作光合作用,讀書猶如在進行化學反應,她的美容經(jīng)驗就是讀書。因為讀書,竇老師每天精神抖擻,因為讀書,竇老師睿智、豁達、優(yōu)雅而美麗。我欽佩于竇老師對讀書的摯愛,傾羨于竇老師讀書的境界:“每每讀書至深夜,甚至凌晨,彼時我總感覺自己生命的花朵在黑夜中盡情地舒展綻放”。

個人能夠潛心讀書,的確是一件很幸福、很享受的事情,她可以讓你的精神飛翔起來,更可以使我們的靈魂得以在最富營養(yǎng)的樂土中綻放。教師讀書更是意義重大,因為我們的面前是學生。

如今,我們學校的很多教師“立足當下,著眼一生,無論如何也要‘擠’時間閱讀”,校園書香隨處飄逸,讀書已成為我們的習慣。讓我們留一縷芬芳在教育的這片園地里!讓我們都來做一朵綻放在那校園里的書香玫瑰吧!

玫瑰魂的讀后感篇2

?玫瑰與教育》讀后感正文:《玫瑰與教育》讀書心得本學期一直堅持堅讀跟自己的教學工作有關的理論書籍,當我第一次看到《玫瑰與教育》的時候,僅僅是書名都令我覺得眼前一亮,再看作者竇桂梅,更加確認這本書確實值得一讀,看慣了一臉嚴肅的理論性的文字,再看這本書有一種清新與飄然的感覺,佩服竇老師對語言和文字的駕御能力,就如她對自己寫作的要求一樣:“把話寫得干凈些、響亮些,有時候要斬釘截鐵,有時候要委婉蜿蜒,《玫瑰與教育》讀后感。要追求文章的瑯瑯上口,要能夠在大庭廣眾中大聲誦讀,能讓讀者來不僅聽見聲音,而且還能看得見作者的笑貌——它雖然是為自己而寫,但卻不拒絕朋友,它的每一句話,都應努力給讀者親切、可感、有味的感覺。”她做到了,每每讀都她的文章都被一種激情所感染著: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與熱愛,對學生的無限眷戀與向往,對責任的充分詮釋與體現(xiàn)……這本書一共有四輯:第一輯——清談與憂患,其中寫了作者的教學反思、由孩子身上引發(fā)的對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與朋友的交流、與《人民教育》的交流等,心得體會《《玫瑰與教育》讀后感》。第二輯——在聽說讀寫的背后,主要寫了作者在語文教學的所做、所想;第三輯——日本的教育管窺,寫了作者到日本參觀的所見、所感,特別對于中國和日本教育的對比與不同有了很深的體會,第四輯——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寫了作者博覽群書的讀后感。 光是看完本書的自序都已經(jīng)被深深的吸引了,當我開始真正寫作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文字是那么笨拙,有時心里的感受很強烈,可傾吐出來的文字卻很“蹩腳”。往往不自覺地把別人的一些話,當成自己文章中的內(nèi)容。后來讀到魯迅稱自己的文字是“硬寫”出來的,心里這才頗感安慰;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漫長的、艱苦的修煉?!?竇老師的這段話給了我極大的鼓勵,我想,即便是擠,是摳,是榨,筆耕不輟,才是真理。我不禁對她又多了幾分敬仰之情,想想自己的教育之路,也曾付出過一些努力,但還不夠,還需要多下功夫,盡快地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爭取做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本書的第一輯里有一篇文章《小紅花的背后》看完之后,感觸頗深,本文主要講了課堂上物質(zhì)獎勵的利與弊,很多時候,看起來有利的做法,卻在無形當中把對學生的傷害從皮膚深入到心臟。我們有太多太多的沒想到:沒想到一個漫不經(jīng)心的表揚,會對一些孩子幼小心靈造成傷害;沒想到一朵獎勵的紅花,會讓一些孩子蒙上難以磨來的陰影;沒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評比,會在一些學生心中種下刻骨銘心的痛苦。這篇文章對于我們這些在教育一線的教師來說肯定會感觸頗深,因此,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要僅僅以競技的原則發(fā)放小紅花,或者說不可以將競技的獎懲原則過早地引入到小學生的學習中去。

玫瑰魂的讀后感篇3

“振保的生命里有兩個女人,他說的,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一個是圣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普通人向來是這樣把節(jié)烈兩個字分開來講的?!?/p>

“玫瑰”本身就是象征愛情的花朵,女人骨子里的多愁善感與柔情蜜意,就好似這花間流出的攝人心脾的`味道。張愛玲在此以花喻佳人,尤其用代表愛情的浪漫與柔情的花朵比喻女人,總是不會錯的。于是張愛玲為這個故事里的女人們都賦予了玫瑰的色彩:王嬌蕊是火熱熾烈的紅,孟煙鸝是純凈高貴的白。這兩朵玫瑰都綻放出各自異樣的光彩,也透射出張愛玲內(nèi)心的情感秘密。

王嬌蕊是嬌艷的紅玫瑰,她漂亮且有著一副與外表相匹配的伶俐。這伶俐足夠她游刃于幾個情人之間,若即若離。王嬌蕊所代表的紅玫瑰,

似乎是“情人”所指稱的這種關系中最為輕佻的一種。她憑著僅有的一點美貌與伶俐挑釁這寡淡的生活,快意與游戲情感。但偏偏這游戲也是一場空,既當不得生計,也謀不到愛情,因此反倒顯出一種惹人可憐的無聊。 但是,雖然可憐卻不至于不幸—— 真正不幸的是她生出了愛情。原本有“愛”的日子無論如何要比清湯寡水的枯坐經(jīng)得起消磨,可偏偏他們只是彼此的情人——更何況她還是朋友之妻,他們是被排除在倫理寬容之外的“那種”關系。 “情人”是一個微妙的字眼。往往擁有情人關系的男女雙方,若是只講感情的取索,不求名分的滿至,倒也是可以借著“紅顏”、“藍顏”的稱呼全身而退的。

玫瑰魂的讀后感篇4

她是那朵紅玫瑰,妖嬈、熱烈。

她是那絲真嬌蕊,懂愛、會愛。

一出場,她便是那么一個隨性的女人,這也許不算是稱贊,但仍別有滋味?!罢谙搭^發(fā),堆著一頭的肥皂沫子,高高砌出云石塑像似的雪白的波鬈”,在客人面前,這樣一個家常樣子,似乎有些不妥,但這便是嬌蕊。也正是這樣的出場,給人留下深深烙印。我們?nèi)缡?,振保亦如是。濺到振保手背上的那點肥皂沫子,“他不肯擦掉它,由它自己干了,那一塊皮膚上便有一種緊縮的感覺,像有張嘴輕輕吸著它似的”。她的風情萬種,顯然成了一種誘惑,且不管振保心里還有其他什么漣漪,至少他因為她而難以平靜。

這樣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女人,言語詼諧而曖昧,舉止不拘而略顯放蕩,讓男人們的心蠢蠢欲動,她自然少不了幾個情夫,正如她自己所說的“我的心是一所公寓房子”。一個女人,這般濫情,但又瀟灑得令人羨慕。她說:“一個人,學會了一樣本事,總舍不得放著不用?!笔窃撜f她會找借口呢,還是該感嘆她是那樣的俏皮與豁達?

然而,終歸是個真性情的女人,真了便再也灑脫不起來了。

看到嬌蕊這樣一個善于拿捏,張弛有度的女人,竟那般著了魔似的坐在振保的大衣旁,讓衣服上的香煙味籠罩著她,甚至點起煙灰盤子里他吸殘的香煙,看著它燒,直到燙著手指,才恍惚驚醒,我不覺蹙起眉頭——她是真真陷入了,縱容著內(nèi)心的顧影自憐。

或許,她并不是一個“太好的愛匠”,因為她的技巧再怎么嫻熟,感性終會將她俘獲;她投入了真情,就像是把自己最后的才智拋出,再遇到什么,也就只剩下卑微了。畢竟,她是個女人,感情豐富而細膩的女人。

該斥責她的驕傲和自以為是么?是沒認真看待自己付出的真心,還是沉溺在勝利的喜悅里而失了判斷力呢?振保的猶豫、遲疑,足以證明他對她的感情弱化了,不管是因為冷靜后的內(nèi)疚,還是想要恪守道德的良心,他都是那個自私的、不負責任的人。

想來,只覺得心疼。她卑微地在醫(yī)院里照顧他,卑微地安慰他“你別怕”,卑微地告訴他“我都改了”,還有那卑微的乞求“你離了我是不行的”。男人的強硬,在這種時候表現(xiàn)得極為鮮明,為了斷絕,即使她抱著他的腰腿號啕大哭,也毫不妥協(xié);男人的卑鄙,在這種時候也顯得格外可氣,他抓住了她的弱點,拿她對他的愛要她放手。嬌蕊是愛他的,因為愛,她放手了。拾起殘存的自尊和驕傲,她離開了。

可以說,這種傷痛是嬌蕊為她的放蕩付出的代價。但同樣是女人,計較不起她的對與錯,只為她最后真心愛了,真心傷了,我流淚了。

玫瑰魂的讀后感篇5

振寶一生中只有兩種女人,一種是白玫瑰,一種是紅玫瑰。

白玫瑰就像他妻子一樣,單純、軟弱,把他當作天。

但人似乎天生喜歡得不到的東西。他追求著刺激、多情的紅玫瑰,嬌蕊恰好是那么一朵別人家的嬌滴滴紅玫瑰。

他喜歡嬌蕊的瀟灑、倔強、小脾氣,當然這是一切是在得不到這朵玫瑰之前。他終于偷摘下這朵玫瑰,卻擔心旁人的只言片語,把他長久塑造的形象毀于一旦。

紅玫瑰其實是他內(nèi)在精神的向往,向往自由,向往富裕,但是卻不可得。他必須“規(guī)律”的做著事,充當著“好人”,不然連自己掙來的一切也會隨風飄去。

“嬰兒的頭腦,和最具婦人的美是最難以抗拒的”這樣的嬌蕊最美,因為既不用承擔后果,又可以沉眠溫柔鄉(xiāng)。

后來,白玫瑰變成了飯粒,紅玫瑰變成了蚊子血。

再見嬌蕊時,她胖了,她重新有娃和家庭,她很幸福。因為在他走后,她懂得愛的.真義,懂得了知足。

他很嫉妒她,可惜他也許永遠不會懂愛,一直為了“別人的眼光”、“自己的利益”而活。

一切人和物終將變成他利益的追逐品,還大言不慚地把他們化為道德。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愛人,請先從接受自己不完美開始,一度的麻痹自我有什么用,到頭來一場空。

玫瑰魂的讀后感篇6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娶了紅致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俗話說:“距離產(chǎn)生美。”看到一個令自己心動的人,偶爾的接觸,就興奮不已,那種若即若離的神秘感使人不自覺地向往和喜愛;若是常常接觸了,美感消失了,他的丑他的缺憾你也能常常見到,那么相處在一起還能撞出什么火花呢?反倒是疏遠的人更使自己牽掛。

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在享受紅玫瑰熱烈的同時,心里卻想著白玫瑰那圣潔的芳香;在與白玫瑰過著輕寡無欲的生活時,又期盼著紅玫瑰的激情。這正印證了一句俗話:吃著碗里的,瞧著鍋里的。

?紅玫瑰與白玫瑰》中,那段對男人內(nèi)心的剖析被人們認為是張愛玲創(chuàng)作風格最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她曾親口對胡蘭成說過“沒有我形容不出的事物,任何事再難描繪,想一想之后也就可以描述出來”。

讀了《紅玫瑰與白玫瑰》后你確實會贊同她的說法。再隱秘的人類心理與情結甚至一個時代的特性,她都能用寥寥數(shù)筆,準確地描繪帶你看到實質(zhì)。這就是我喜愛張愛玲的原因——文字言簡意賅,字里行間透露出淡淡的幽怨,讓人無比愛憐,又讓人產(chǎn)生無限遐想。 張愛玲是一個不會再現(xiàn)的神話。

玫瑰魂的讀后感篇7

走進圖書室,在一排排嚴肅而略顯厚重的教學著作面前,《玫瑰與教育》顯得如此不同,為什么浪漫的象征“玫瑰”,與我眼里嚴肅的職業(yè)“教育”,聯(lián)系到一起呢?好奇的拿起它,卻怎么也不能放下。

?玫瑰與教育》其實是竇桂梅老師的一本教育隨筆集。在這本書中記錄了她最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家長、作為一名專家對教育顯現(xiàn)的種種反思。該書分為四輯,“清談與憂患”寫的是一些關于教育體制、名家教育思想和自己的教育隨想;“在聽說讀寫的背后”寫的是一些語文課堂教學的故事;“日本教育管窺”介紹了自己在日本一些學校的見聞;“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選登了竇老師寫的一些讀書筆記。與其他書籍相比,里面沒有長篇大論的教育理論,而是娓娓道來她對教育教學的積極的態(tài)度,以及對教育的無奈與困惑。

“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輕放’孩子的心——這是為人師的底線?!?/p>

這不僅僅是竇桂梅老師的底線,更應是每一位為人師者的底線。在我們的工作中,因為種種情形,種種原因,是不是也曾無意中傷害過學生們的心靈呢?竇桂梅老師甚至考慮到了“不可將競技的獎

懲原則過早地引入到小學生的學習中去……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等待滋潤的孩子,每一個靈魂無論其智力高下,都應得到尊重、得到溫暖的照耀”。確實,當我們發(fā)出一朵小紅花的.時候,當我們向某些學生進行表揚的時候,卻也有意、無意的傷害了其他暫時落后或者不夠積極的同學,只是我們無暇顧及而已。師生之間的教學活動,不僅僅是語言的溝通,更是心靈的溝通。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在選擇一種教學方法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承受,保護好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生活的自信心,讓每一朵花朵都在我們的呵護下健康活潑的長大。

“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了,把簡單的事做好就不簡單了?!苯處煹穆殬I(yè)是平凡的,但是我們極少將這一平凡的職業(yè)做到極致。在竇老師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普通從教者走過的艱辛的成長道路;看到了一個教師心中永不言敗為著理想執(zhí)著追求的堅定信念;看到了一個普通的從教者的不普通之處。竇老師現(xiàn)身說法,用自己的成長歷程向我們訴說著、向我們詮釋著,普通的你同樣也可以變得燦爛。

人必須始終有一種動力,使自己從懶洋洋的狀態(tài)中走出來,并常常使自己處于一種積極的、向上的狀態(tài),這樣惰性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這種動力來自于哪里?竇老師告訴我,這種動力來自于對某件事的期望、信念、態(tài)度、行為!千帆競爭,百舸爭流,對于教師而言,這份動力更來自于內(nèi)心的一種責任,來自于對學生的愛,來自于對職業(yè)的幸福感,來自于對人生的永恒追求。

竇老師就是一朵玫瑰,玫瑰于人,手留余香。讀竇桂梅老師的這本書,就好比沉浸在玫瑰花園之中,只要輕輕呼吸,就能感受到那陣沁人心脾的滋養(yǎng)。也許,我一輩子也無法擁有那玫瑰的絢麗,但我也愿自己能做一朵路旁的不起眼的小花,靜靜地散發(fā)著屬于自己的淡淡的幽香,給路過的人們以精神的慰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