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色家書讀后感5篇

時間:2022-10-18 作者:Mute 讀后感

每個人在閱讀書籍后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一篇讀后感能夠強化我們對名著故事的認識,撰寫一篇讀后感能夠加強大家對名著所寫的理解,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讀紅色家書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讀紅色家書讀后感5篇

讀紅色家書讀后感篇1

利用休息時間,我懷著一顆崇敬之心認真閱讀了省委書記、省長【人名】同志推薦的《紅色家書》,書中那一封封來自革命年代的飽含情感的書信,深刻地詮釋了革命戰(zhàn)士和中共黨員勸學勵志、愛國憂民、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作為組工干部,我們要將《紅色家書》讀在心里,記在心中,更要從一封封家書的血肉深情中不斷汲取“精神營養(yǎng)”,傳承紅色基因,牢記新時代賦予的使命,做一名忠誠、干凈、擔當?shù)男聲r代組工干部。

讀紅色家書,就是要做工作上的擔當者。每一封紅色家書都飽含著革命先烈執(zhí)著奉獻的偉大革命精神。對標新時代組織工作新要求,組工干部要以時不待我的緊迫感,把組織工作鏡頭聚焦到脫貧攻堅、基層組織建設、新農村建設等中心工作和復雜環(huán)境中,以“敢于吃苦、能耐寂寞、甘為人梯、奉獻自我”的組工特質,在服務中心大局中體現(xiàn)組工作為、彰顯組工力量;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把從嚴治黨要求壓實到每一個黨支部,把新時代好干部標準落實到每一名干部身上;要以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責任感,大力弘揚“安專迷”精神,以精耕細作,把每一項工作都做成“精品”,干出一流業(yè)績。

讀紅色家書,就是要做紀律上的堅守者。唯有清清白白,才能守正心靜??v觀紅色家書中的革命先烈,無一不是一心為公、廉潔自律。組工干部要像革命先輩一樣把黨的紀律、政治規(guī)矩放在案頭、記在心間,樹立過硬廉潔作風。在生活中,要常常清清朋友圈,多交一些基層之友、人才之友、交心之友;在工作上,要常常把工作置于黨員群眾監(jiān)督之下,讓組織工作在陽光下運行,抹去“神秘之色”;在平常時,要常常以“畏己知”之心審視自我,時刻繃緊紀律之弦,讓忠誠、干凈、擔當?shù)男聲r代組工干部優(yōu)良形象伴隨始終。

讀紅色家書讀后感篇2

《紅色家書》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波瀾壯闊的革命戰(zhàn)爭中,無數(shù)志士仁人告別父母,遠離親人,走向戰(zhàn)場,在緊張的工作與嚴酷的戰(zhàn)斗間隙,他們將對親人的思念付諸筆端,寫成一封封充滿親情、激情與愛情的家書。它們有的寫于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間隙,有的寫于英勇就義的前夕,有的寫于白色恐怖籠罩的敵方牢籠。通過品讀《紅色家書》,我能真切的感受到,革命先烈們對遠方親人的無限思念,對堅持革命的矢志不渝,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追求,對共產主義的崇高信仰,更能感受到他們?yōu)樾叛霁I身的革命感情。一封家書,就是一堂生動的理想信念教育課。

賽后,我又再一次細細品讀了這本書,一封封直指心靈的家書,就是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家書背后寄托的不僅僅是家庭的瑣事,革命意志的寄托,還折射出了時代的社會背景、歷史事件。沐浴在這種純潔的感情里面,我們的感情也會得到升華,所有的讀者都會在這些家書面前受到精神的洗禮。

家書是親人間的通信。千百年來,家書承載著人類生生不息的血緣文化,真實感情的自然流露,維系著人間親情。那些傳世家書不僅傳承著逝去的歲月,蘊含著親情的溫暖,而且閃爍著哲理的光輝,傳承著文化與文明。杜甫的“家書抵萬金”的詩句,是對家書意義的至上概括。

品讀《紅色家書》,不僅使我的思想進一步得到凈化,更加激發(fā)了工作熱情。作為一名黨員干部不僅要熱愛生活、懂得生活,而且始終要追求和諧、健康、科學、文明、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要與時俱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強身健體,提升個人的生活情趣,才能永遠以旺盛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中去。

讀紅色家書讀后感篇3

翻開《紅色家書》,一封封為了信仰、為了民族而舍生取義的書信,一句句為了主義、為了真理而堅貞不屈的豪言,震憾人心,洗滌精神,催人奮進。毛澤建在就義前的遺書中寫道:“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萬死也無恨”。鄧貞謙寫道:“殺不盡頭顱流不盡鮮血”。鄒子侃寫道:“寧死不求虛偽、卑污、罪惡的自由”。裘古懷寫道:“共產黨員是殺不完的?!薄皠倮臅r候,請不要忘記我們”……每一封家書都深切地表達了無數(shù)共產黨人在殘酷的革命崢嶸歲月,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成就了他們不朽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但信仰有正確和不正確之分。正確的信仰是對真理的領悟,是有益于國家、社會和人民的人生意義,是具有正義感、崇高感和使命感的人生信念,是超越一己私欲、胸懷天下的精神境界?!都t色家書》中每一位寫信的共產黨員,正是因為有了正確的人生信仰,有著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追求,有著對黨絕對忠誠的赤子之心,有著為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崇高氣節(jié),才能在面對敵人的誘惑、恐嚇、威逼,面對生與死的選擇時,做到堅貞不屈、大義凜然、視死如歸。他們的人生之船經受住了敵人的嚴刑拷打,沒有轉向,沒有傾覆。他們寧愿沉沒也不愿投降。

大浪淘沙。在殘酷的革命斗爭中,很多“革命者”因為沒有堅定的信仰、正確的信仰而投敵叛變,甚至不惜出賣自己的同志而換取自由?!都t色家書》中絕大多數(shù)英勇就義的革命先烈就是被這些喪失了堅定信仰、正確信仰的無恥叛徒所出賣。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的張國燾、陳公博、周佛海因為信仰難持久而投敵叛黨,人生小船在失去正確的信仰這塊壓艙石后沉入大海,被盯在歷史恥辱柱上。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證明書?!都t色家書》給我們最大啟迪是:只有始終懷抱正確信仰這塊壓艙石,人生的航向才不會偏離,才能經受住任何艱難險境,其人生將是榮光的、勝利的、有意義的。

讀紅色家書讀后感篇4

“別了,親愛的,我的情人,不要傷痛,努力工作,我在地下有靈,時刻是望著中國革命成功,而你是這中間一個努力工作的戰(zhàn)斗員?!?

這段平靜而又溫暖的話,出自革命烈士劉愿庵1930年5月6日寫給妻子周敦婉的遺書。第二天,這位時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巴蜀雄才,這個時年35歲的年輕生命,就永遠離開了他的親人、他的戰(zhàn)友和他所熱愛的人間。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劉愿庵同志沒有人之將死前的悲傷,沒有革命未競時的哀嘆,沒有受盡折磨后的呻吟。他的遺書,是未將文件銷毀擔心同志受牽連的深深自責,是勸妻子把全部的愛灌注到革命事業(yè)上的期望,是將遺體獻給醫(yī)院解剖的真誠囑托,是一個無私的、忘我的、真正的革命者的情懷。

劉愿庵同志是千千萬萬為革命捐軀的先烈中的一位,他們中有夫妻同赴刑場的,有父子先后就義的,有兄弟共赴國難的,他們都是時代的先驅,是堅貞不屈的共產主義信仰者。

?中國共產黨歷史》載,大革命失敗后的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據不完全統(tǒng)計被危害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達31萬多人,其中共產黨員2.6萬多人。而自1840年以來,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犧牲的人民英雄,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這是中華民族的悲劇,也是中華民族的壯歌。《紅色家書》選取了30位烈士的獄中書信呈現(xiàn)于眾,烈士的絕筆重現(xiàn)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沉靜的、勇敢的、無畏的生命,展現(xiàn)了他們胸懷天下、心為家國的大格局,他們是革命者的優(yōu)秀代表,他們的血肉奠定了中華民族崛起的基石。

誠然,接近并不等于到達,復興之路是光輝燦爛的,但也是荊棘密布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無數(shù)仁人志士犧牲生命來爭取勝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則需要無數(shù)仁人志士默默奉獻來創(chuàng)造輝煌;可以說,奉獻精神就是新時代的犧牲精神。只要我們不斤斤計較于小我,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無私地奉獻給社會,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可以實現(xiàn),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可以實現(xiàn)。

烈士劉謙初給妻子的遺書最后兩句是:

你的快樂,也就是我的快樂;

你的幸福,也就是我的幸福!

不久的將來,當我們民族達到了真正復興的時候,當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下面的話告慰先烈之忠魂:

吾國強大,我快樂,你亦快樂;

吾民安康,我幸福,你亦幸福!

讀紅色家書讀后感篇5

初心是什么,初心是人生起點的希冀與夢想,是生命征途中的承諾與信念,是迷途困挫中的責任與擔當,是韶華流逝時的恪守與堅持。一封封滿載歲月風塵的紅色家書、一個個飽含精神養(yǎng)分的先進事跡,都是初心的最好詮釋,其精神內涵穿透時空,歷久彌堅,引人奮進。

以崇敬之情學習精神。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一位位革命先烈為國家人民拋頭顱灑熱血,一個個先鋒模范為崗位職責燃盡生命,他們身上那種堅定的信念、浩然的正氣、昂揚的銳氣值得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去崇尚、去尊敬。我們應懷著無比崇敬之情去學習他們身上豐富的精神內涵,去領悟他們?yōu)閲鵀槊褡龀龅臒o私貢獻,充分感受到他們精神的偉大與崇高。

以赤誠之意汲取養(yǎng)分。對黨忠誠源于信仰,一片赤誠是為堅定。充分傳承紅色基因,需要我們的忠心赤誠。我們應以一顆忠實、誠懇的心,一顆“久旱盼甘霖”的心,把革命先烈和先進典型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和高尚人格傳承到自己身上,錘實自己的理想信念,點燃自己的干事激情,激發(fā)自己的潛在能量,塑造自己的品德品行,進而記牢自己的入黨初心,在工作中不斷改進自己的作風。

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肮な加谥琳\,行方能致遠”。初心和使命,都需用我們實際行動去解答、去踐行。我們應始終懷有一種坐不住的緊迫感、等不起的責任感,積極奮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把為國為民的理想信念,把“安專迷”的優(yōu)秀組工理念,做實到工作中的每一個小任務中去,踏踏實實地履職盡責。

斯人已去,精神長存。在未來前行的道路上,我們應以烈士為榜樣,以先進典型為標桿,把個人夢想融入國家的夢想,把個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奮力書寫一篇“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的人生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