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觀看完一場影片后,一定有很多感想,可以編寫一篇觀后感,一篇好的觀后感 ,應當是有時代的氣息、真情實感、善于聯系實際等方面,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少年的你》觀后感優(yōu)秀8篇,感謝您的參閱。
《少年的你》觀后感篇1
當電影的最后,不戴帽子的小北出現在陳念身后時,我的心瞬間亮堂了,他們終于一起走出了黑暗。
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小北的悲劇是他的原生家庭給他帶來的,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被父母拋棄,從此一個人活成了小混混。他不信任別人,也不被別人信任,陳念的出現給他的生活帶來了陽光和溫暖,救他時的親吻、需要他保護時的信任、一起生活時的陪伴,所有的一切,都讓冷漠孤獨的他變得高大,他想要和她有未來,他問大學生畢業(yè)一個月會掙多少錢我們怎么樣能夠掙到這么多的錢,可是他親手埋葬了他自己的未來,因為他想保護她,想給她一個好的結局。
陳念的悲劇也是她的原生家庭帶來的,他的父親在影片中沒有提及,母親是一個不作為的人,小小的年齡承擔著改變家庭的命運,一個少年的肩膀似乎太沉重了一些。她的生活不需要朋友,她拒絕了為胡小碟提供幫助,也許是害怕,也許僅僅是因為不想浪費備戰(zhàn)高考的時間,但她終究不是冷漠的,當她把衣服蓋在胡小碟身上時,她成了下一個被欺凌的對象。她選擇了報警,奈何警方不作為,當她再一次被欺凌時,她選擇了向小北尋求保護,她是一個生活在陰溝里的人,但她一直是一個想要仰望星空的人。我很怕她沒有去自首,很怕她沒有去承擔自己的責任,很怕她害了那個最愛她的人,很害怕她會活在心里的陰溝里,還好,當她聽到小北被判死刑時,她選擇了去自首。
魏萊,一個在校園里欺凌別人的惡霸,回到家時面對的是父親長時間的冷暴力,解決問題時第一想到的是錢,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卻因為害怕自己的惡行被暴露而向陳念求饒。她是惡毒的,又是怯懦的,她是一個矛盾體,她想要被重視,想要成為焦點,所以她欺凌視她為無物的陳念。當有人保護陳念時,她是嫉妒的,嫉妒陳念美貌不及她,財富不及她,卻依然有人拼了命的保護陳念。她雖然是惡毒的,但她也是一個受害者,她的悲劇難道和她的原生家庭沒有關系嗎?
同樣是被欺凌,陳念選擇了反抗,胡小碟卻選擇了自殺,是她太懦弱嗎?為什么同樣是凳子上有血,她選擇了坐下去,而陳念選擇了報告老師呢?我想一個在孩子死后沒有追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是去學校鬧事,索要一筆錢后草草了事的家長給孩子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是冷漠的,所以胡小碟習慣了沉默,習慣了忍氣吞聲,當她鼓足勇氣向陳念求助時,遭到的拒絕是壓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再也承受不住了,無人傾訴,無人保護,她選擇了輕生,一種最快的逃離苦難的方式。
無論是受害者還是施暴者,他們都是少年,他們都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正確引導,如果家庭畸形,學校機械,社會推諉,那么這些陷入陰溝的少年將會在泥潭中越陷越深,類似的悲劇將會層出不窮。我們成年人既然選擇了為人父母,就要盡到作父母的責任,既要關心愛護他們,又要正確教導他們,既要滿足他們基本的物質生活,又要讓他們的精神生活富足。只有我們每一位家長給予孩子最大的愛和教育,我們的孩子才能夠生活在陽光下。
《少年的你》觀后感篇2
?少年的你》是一部反映現實的電影,輻射了高考背景下的考生心理和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這是一個青春期少年們從迷惘孤獨,走向彼此救贖,終與世界和解的成長故事。
看過一句話,“人們大部分怪異行為,歸根結底都是因為缺愛?!痹诤⒆映砷L的歷程中,每一次承受父母、老師和身邊人人身攻擊似的責備,他們的心中就會留下心理陰影。這樣一種自卑怯懦的心理到了青春期就變得尤為敏感,影片中的陳念正是一個這樣敏感又有點自卑的小女生,影后周冬雨把這個角色詮釋的很到位,她的眼神里有孤單,有倔強,還有對溫暖的渴望????
但是同時這是又一部令人揪心卻又不失溫暖明媚的影片,它的英文名字是better days,像主題曲《我們很好》林俊杰所唱的'一樣,“我們很好,不需要任何人祈禱”,多么慶幸陳念遇到的是小北。
小北是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大男孩形象,這一點與易烊千璽還是很貼合的,比較觸動我的是易烊千璽的演技,這絕對是一個“劇拋臉”,完全沒有《長安十二時辰》中腹黑小狐貍李泌的影子,在這里是一個叛逆變拗高冷,但是卻一心一意對念念好的男孩子,他的眼神讓我看見了一種執(zhí)著的愛,而不是一種甜甜的喜歡,這很重要,因為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兩個孤獨的人相互依托,共同成長的故事,眼神應該是一種超脫于喜歡之外的感覺,四字弟弟把這種感覺演了出來,可塑性很強。且小北是一個層次性很強的角色,外冷內熱,通過叛逆的外殼來保護自己內心的柔軟,千璽有把握住這種感覺,沒有一味地??帷?/p>
電影有句宣傳文案很打動我,“總有一個人是少年的你”,希望屏幕前每一個人生陷入無助和迷茫的人,都能尋得屬于自己的依托與熱望;也希望,我們都能堅定的成為一個溫暖的人,盡管光亮渺茫,依然借你以光
這是一部金馬獎制作班底的影片,有著愿意為了情節(jié)不顧形象剃寸頭的小生和小花,值得一看~最后借易烊千璽的一句歌詞結尾:去追~去闖~去乘風破浪,就算鞋很臟,也笑得像國王。
《少年的你》觀后感篇3
緣起
上周和于兄一起看了電影《少年的你》,發(fā)了個朋友圈,很多朋友問我怎么樣。所以我想寫一篇文章,說說我的看法。我既不是學電影的,也不會寫影評,這篇也就是隨便記一記而已。純屬個人意見!!
我上次去電影院看電影大概是十幾年前小學的時候,在兒童影劇院。此后這么多年再也沒去過電影院,大概是不愛去電影院看電影。這次于兄邀請,打算嘗試一下。于兄告訴我是一個校園霸凌題材的電影,也不是特別感興趣,主要是為了中午喝酒。
觀后感
觀后感這個詞是讓我很頭大的,因為小學的時候,每次看完電影必須要寫觀后感,每次我都寫不出來。
看完這個電影,感覺這真是一部好片子。首先,很少有電影看完之后,好幾天心里一直在念念不忘,好像依依不舍故人的感覺。
當然也不是說我就認為很完美。首先就劇情來講,前半部分的劇情就比后半部分好很多,前半部分感覺是真實故事,后半部分就像是編劇,真實性少了很多。比如小北處理魏萊尸體的過程,還算比較有計劃,完全不像一個孩子的感覺。再比如說一說起報警,魏萊會非??只?,甚至跪地求陳念原諒她,前后的態(tài)度轉變太大。與前面見警察談笑自若的恨人樣子反差太大。
故事的結尾讓我大跌眼鏡,怕違反法律造成不好的影響,結局編設令人感到怪異和違和。前半部分既然已經痛快淋漓,元兇一死,陳念親手報了仇,頗有水滸之氣。如果這樣就結束了我覺得可能也不錯,那豈不是與基本法律價值觀不符了?緊接著筆鋒一轉就變成了重案六組。雖然說結局還算圓滿,不得不說有種香港大片的感覺。
我覺得這部電影,校園霸凌是主線,陳念的愛情是副線,但是在電影院的感覺是大部分人被副線感動了。而讓我念念不忘的只有那條主線,校園霸凌讓我深思。
主演
對于周冬雨,我只看過她一部《山楂樹之戀》,感覺她又清純又好看,對于演技沒啥感覺。至于易烊千璽,我開始以為是個組合的名字,甚至不知道是個人名。
就這個電影來說,周冬雨的塑造很成功,動人心弦。對于情緒的把握和人物理解塑造都感覺很真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她是個娃娃臉,一點不顯老,就給人一種高中生的感覺。有一個細節(jié)很有趣,電影中給她的臉很多特寫,有雀斑哈哈。
易烊千璽在電影里的演出也很不錯,他年紀小,這種感覺很不容易,但是比起周冬雨,還是遜色了很多。
感想
誰小時候還沒欺負過同學,想起來真是可恨。等明白了已經長大了,也很后悔小時候的無知,很難說那是一種什么心態(tài)。
如果把我換成陳念的位置,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忍?我忍不了!報警?如果解決不了呢?很難說不能做出林沖之事,老實人是惹不得的。好在現在法律更完善了,這樣的情況少多了。實話實說,剛來時看到魏萊那副嘴臉我真恨不得手刃她!但是不得不承認,魏萊的扮演者小姑娘長得很漂亮,我如果是審問她的警察,看她嫣然一笑怕是也要動心了,哈哈!
來源:會員投稿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少年的你》觀后感篇4
想看《少年的你》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大概是在復讀那一年吧,有天晚修后習慣性地躺在床上刷手機時,突然看到關注的電影博主轉載《少年的你》的海報,一下子便被封面上的易烊千璽的寸頭給吸引住了。我對這個組合里的三個人都有些好感,王俊凱與我同為周杰倫的歌迷,秉持著「天下杰迷一家親」的態(tài)度,我對他是最有好感的,況且他的長相看起來滿滿的日系少年感,這么舒服的顏實在讓人討厭不起來。而易烊千璽的話,說實話一開始知道他的時候,我認為他的長相是在三人里面最不出眾的,然后自從前兩年刷到他的一張時裝雜志封面后,便覺得他越長越開,這張臉往上一放,就是時尚感。
必須要說明的一點是,我從來都不是易烊千璽,或者說是他所在的組合tfboys的粉絲。甚至在那個網智未開的年代,我也曾在qq空間上轉發(fā)過各種抹黑他們的段子,否定他們的謠言。當時的我并不討厭他們,對他們的了解更是停留在一首《魔法城堡》與《青春修煉手冊》上。只是在一個全民狂熱的風潮里,很多時候,還沒等你察覺過來,你便已被身后的波浪淹沒??墒俏覀兇蟛糠秩藚s沒有逆流而上的勇氣,縱使我們會為了暗戀的女生偷偷去了解他們,出于好奇心理去收聽他們,可當回到男生面前卻還是要火力全開。在我的初中時代,如果有一個男生說他喜歡exo,tfboys,他是要被當成一個異類來看待的,盡管這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這一點在電影里面也是有所體現的。校園欺凌事件中的施暴者為什么施暴?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嗎?答案顯然不是,他們當然知道這樣做不對,只不過,在他們衡量是非之前,他們更愿意享受基于欺凌別人而獲得的快感,在歪曲的心理里,欺凌他人而受到的種種會被誤解成「風光」。那些旁觀者呢?當一件錯誤的事情在一個群體里面成為了某種「政治正確」的事情后,他們?yōu)榱瞬槐还铝?,為了不與眾不同,他們選擇的是磨滅自己身上的那一點山丘,那一點棱角。所以,陳念一開始并沒有選擇與那個跳樓的女生成為朋友,因為她也害怕受到大家的欺凌,所以她選擇逃避,選擇漠視。
然而一切卻如魯迅所說「無盡的人們,無窮的遠方,都是我們有關」。我一直都認為,我們每個人與任何一個其他人是分不開的,人在社會里生存,勢必會影響到他人與被他人影響,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傇谝恍┦虑樯希覀儠巧贁等后w。今天你站起來為同性戀群體發(fā)聲,明天他們就能站起來為貧困群體發(fā)聲,后天他們就都能站起來為受校園欺凌群體發(fā)聲,我們能保證我們永遠不會是那一小撮嗎?也許會有人說,就算我們現在發(fā)聲會有用嗎?有意義嗎?但我一直覺得我們選擇做一件事,并不是因為它有沒有用,而是因為你心中認為它值得去做,那些我們現在所推崇的偉人,在他們成立他們一生的豐功偉績時,他們也不知道有沒有用。而玫瑰本身即玫瑰,花香的意義也在人為。所以,我們不要自我放棄,再偌大的畫布也覆蓋不了那片陰云,但一只手,卻能遮住整個天空。
《少年的你》觀后感篇5
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這個節(jié)目,我感受頗深。
奔跑女孩——路玉婷。媽媽的職業(yè)是送機票,媽媽病了,她就替媽媽去送機票。一到中午,當路玉婷的同學去食堂吃飯時,他就騎上自行車去送票。人不在的時候,她就坐在人門前等,邊等邊看書邊吃午飯。她所謂的午飯就是吃面包,喝水。晚上,一放學就趕到媽媽住的醫(yī)院,一邊學習一邊照顧媽媽。
看到她,我覺得我好像生活在另一個世界里:不做任何家務,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被家長視為珍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集無數寵愛于一身卻每天抱怨著生活的繁瑣勞累,學習的辛苦和無數的競爭壓力。
比起路玉婷,我難道不應該感到愧疚嗎?我們生在陽光下,心中卻一片陰暗,自私無比。只知道享受、不懂得珍惜當下的美好;只知道一味的索取、啃老,從來不去付出;只知道父母就該愛自己卻不知道感恩;處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和地位,卻肆意揮霍時間金錢;只知道榮華富貴卻不懂得羞恥;只知道炫耀卻不懂得低調;只知道攀比享受,卻不思進取。
十一位優(yōu)秀的孝心少年,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心靈的震撼和靈魂的啟迪,更是對生命的重新思考和做人的重新修正。百善孝為先,踐行孝敬父母的職責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職責,孝心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作為承載著華夏文明的禮儀之邦,這對我們更加意義深遠。
向這十一位孝心少年學習吧!讓我們一起把中華美德傳承下來,并且發(fā)揚光大,讓神州大地遍開孝心之花,讓它散發(fā)著文明的芳香!
《少年的你》觀后感篇6
近期上映的電影《少年的你》僅三天票房便破億,好評如潮。持續(xù)幾天的熱搜——“#北言北語#”、“#少年的你細節(jié)#”、“#易烊千璽演技#”等,也證明了電影的話題討論度十分高??赡苊總€人對于什么是好的電影都有不同的標準,于我而言看后能夠引起思考和共鳴的就是好電影?!渡倌甑哪恪肪褪且徊孔屓私泻糜纸凶碾娪?。在室友的推薦下,我走進影院了解這部電影。上映前,聽說過題材是校園暴力便有所期待。我個人很喜歡社會現實題材的電影,因為這些電影更有深度,引人思考。既然是影評,就來簡單說說我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感受吧。
看完電影后,我在豆瓣給出了五星的評分,不僅是劇情、演員演技或者拍攝技巧都給了我很大的驚喜。所以真心推薦大家去影院看這部電影,接下來說說推薦理由吧:
一、題材
說實話從近幾年拍攝的電影中很少有社會現實題材的,上一部讓我難忘的還停留在《我不是藥神》。社會現實題材作品,總是幫助我們揭開社會的黑暗面,逼著我們看見暴力、人性和迷茫。沒有經歷過校園霸凌的孩子,該有多幸福啊。上小學的時候,我還分不清欺負與玩笑和校園霸凌的區(qū)別,直到自己被人掐住脖子的時候可能才意識到那不是同學之間的玩笑??赐觌娪昂螅矣褜ξ艺f:遭遇校園霸凌的人一生都在治愈自己吧。我也在想為什么自己到成年之后都還記得小學時候遭受的欺負,相比起他人遭受的霸凌,我被欺負的經歷根本算不上什么,可我都一直記得,那么那些長期遭受霸凌的人又需要多久才能治愈好自己呢?
人對人的惡意,有時就是無端針對,即使我們并沒有做錯什么。
電影開頭,胡小蝶因為校園霸凌跳樓自殺,所有人都在拍照只有陳念為她披上衣服。這個畫面震撼到了我,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和那些觀看熱鬧的人又有什么區(qū)別?即使我曾經親眼見到過校園霸凌,我還是選擇視而不見,默默走開。所以當我看到陳念絕望的眼神和他人的冷漠時,我竟有一絲害怕,對于當時我的視而不見,遭受霸凌的那個同學該有多絕望。可是我又能怎么做,就像陳念說的“報警了就真的能保護我嗎?“校園霸凌就是陰溝里最惡臭的循環(huán)鏈,幫助遭受霸凌的人那么幫助者就是下一個受害者。救助和保護自己哪有那么容易。
面對校園霸凌,作為成年人的我們輕而易舉地問為什么不報警?因為“我們會,他們是少年”。身處在絕境的時候,即使是一束光都想要抓住。電影給出的回答是即使面對泥潭沼澤的時候,如果有人陪伴,就拉一把,讓脆弱的生命不至于對這個世界絕望,而是重新鼓起勇氣,救贖自我走向光明的未來。電影很感人,我已經數不清自己哭了多少次,只記得小北永遠走在陳念身后,相互扶持,相伴成長。他們彼此都是對方的光,這種感情是高于愛情而存在的。
二、演員
周冬雨的作為一個“老戲骨”,演技不容置疑。但易烊千璽確是第一次以“演員”的身份進入大眾視野的。易烊千璽從出場的那一刻起,他就是小北。整部電影看不出一點兒千璽的影子,很快就帶著我們進入他的角色,他的故事。千璽的眼神戲和一些面部表情特寫時的細節(jié)都處理的相當完美。無論是帶有痞氣、調戲小女生的小北,還是最后為了陳念寧可背負全部罪名的劉北山。反差的人物性格塑造,更加強了小北人物本身的悲劇性,也更讓人憐惜。
他的溫柔是給陳念的,他的堅強是給這個世界的。
小北和陳念之所以能夠互相扶持,正因為他們是一種人——缺少家庭關愛、受壓迫、欺凌的角色。但他們又不同,小北不相信命運卻不得不屈服于命運,陳念也不相信命運但她有機會通過高考遠離泥濘。小北保護的陳念,是陳念又是那個小北理想中的自己。小北對陳念說:“你太干凈了,你不懂?!币驗殛惸罹褪切”钡娜澜?,是小北在泥濘生活中全部的光,所以他才能那么奮不顧身,承擔一切。這是我看過最好的青春題材的校園電影,電影所包含的內容絕不僅限于青春片,更是引發(fā)我們對校園霸凌的問題的深層思考。感謝小北和陳念,教會我怎樣成為一個很好的大人。
三、總結
電影中的鏡頭和剪輯也是我欣賞的。尤其是陳念上下學,小北在她身后的保護。構圖平衡對稱,十分美觀。每一幀都可以是一張壁紙。大量的人物面部表情特寫,更能考驗演員的演技,細膩的神態(tài)表情也抓住了我的心。碎片、跳躍的剪輯,營造出的緊張和恐怖氛圍,令人揪心。這些多鏡頭的轉換并未給人一種凌亂之感,反而這種形式更能將觀看者帶入故事當中。
電影給我們看到的可能只是校園霸凌最表層的方面,現實中有多灰暗我們能夠想象。校園霸凌的存在,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嚴重傷害,不僅會影響到學業(yè)成績、心理成長、甚至會影響一生的發(fā)展。我們對未成年犯罪人一直奉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這一原則本身當然沒有錯。可是不應把懲罰和教育對立起來。我認為懲罰本身就是教育,它可以幫助違法者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標準,也可以給受害者一個說法。 《少年的你》可謂是一部殘酷的少年成長物語,成長的代價因為雜糅了校園霸凌而被放大。這是一部涉及了人性中不美好部分的作品,但正是由于人有著成長的可能性,因此電影最終給觀眾的依然是一個美好的故事。即使我們沒有能力保護受害者,也至少不要做冷漠的旁觀者。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拒絕校園霸凌,也是守護這個世界美好一面的方式。
《少年的你》觀后感篇7
前幾天看了《少年的你》這部電影我很受感觸。
這是一部反映校園暴力的電影。雖說現在社會重視校園暴力,希望給少年們最美好的青春時光,可是黑暗總是悄無聲息的,并在每個陽光少年的背后都會有陰影,就像影片中表達的,誰都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誰又都是校園暴力的實施者。陳念對胡小蝶的求助不理睬,魏萊對原生家庭的恐懼,魏萊對陳念和胡小蝶的侵害,還有學校對施暴者的寬容。我認為所有人都有錯,都活在陰暗的陰溝里。
當陳念面對女警官的質問的時候,她反問道:“如果世界是這樣的,你還敢把你的孩子生下來嗎?”校園暴力的發(fā)生,并非是哪一個的最身在光明中的人,一定都厭惡黑暗。
陳念與小北兩個人就是在陰溝里相互取暖的人,我喜歡這兩個人在黑暗中互相攙扶,想要逃出黑暗,走向光明,這兩個人互相扶持,互相給予希望,互相信任。小北和陳念是少年,正在青春時,兩個人心里都有一道很深的疤。
希望世界能夠再善良一點,希望每一個遭遇不幸的人都能遇到自己的光明,我們生活在污泥中,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少年的你》在上映之前預售就成功突破了億元大關,這是在票房上面的成功。但預售票房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影片的成功,因為上映之后還有口碑這一塊,要知道現在的觀眾們對于影片的要求可是非常高的。在《少年的你》上映之后,觀眾對于影片的評價也新鮮出爐,原本大家對于這部影片的質量就挺信任的。
制作班底是《七月與安生》的原班人馬,女主是由金馬影后冬雨出演,唯一的可能出問題的地方就是男主易烊千璽了,畢竟當時出演這個角色的時候還沒有接受過演技方面專業(yè)的學習。在影片正式上映之后,這個問題也是蕩然無存了,因為根據豆瓣上的影片評價,《少年的你》成功完成了五星刷屏,這個情況應該是出乎很多觀眾的意料了吧!
《少年的你》觀后感篇8
觀影結束后,從電影院出來,心頭的郁氣久久不能散。略帶著寒意的風,似乎嗅到了我身上并不明朗的氣味,一陣緊似一陣,往我心里豁出的口子,“呼呼”地吹著。腦海里不斷放映著電影中那些斑駁、陰暗、絕望的片段,即使影片是個好結局,但那一點欣慰并不能驅散電影大部分內容所帶來的黑暗。
這部電影算是最近上映的最讓人心生共鳴的一部,不僅是因為周冬雨聯手易烊千璽傾情演繹,更是因為那是我們共同經歷的年少時光,以及那些我們或多或少都經歷的校園欺凌。
故事開頭,一個飽受同學欺凌的少女,在即將結束高考,迎來人生轉折點的路口,選擇了自殺,接著欺凌的噩夢又轉移到了本片女主陳念的身上。她被一些同學嘲笑,欺負,放在課桌上的'書,被同學不懷好意地撞掉,椅子上被同學潑了墨水,下樓梯時被同學故意絆倒……甚至在放學后被打罵,她一次次隱忍,卻換來那些滿懷惡意的同學變本加厲。
好在,陳念的身后有小北。小北是個小混混,還沒有成年就已經劣跡斑斑,留有很多案底。這兩個遍體鱗傷的少年,機緣巧合相遇,從此小北就成了陳念的保護者,默默跟在她身后,陪她上下學,收拾那些欺負陳念的女同學,甚至在最后替陳念背負罪名。
觀影時,身邊抽泣之聲此起彼伏,我也數度淚濕眼眶,雖然沒有遭遇過那般欺凌,卻或多或少在年少時目睹一些校園欺凌事件。曾經班上有個女生,很多同學都討厭她,他們會故意在黑板上寫一些詆毀她的話,或是做一些惡作劇嚇唬她,很多次她都默默坐在課桌前落淚,后來她無奈下只能轉學。那時,我們都是上著小學的小孩子,我到現在也想不清楚,為什么那么小的孩子,人性之中會有欺凌的“惡”呢?人之初,真的性本善嗎?
近年來,校園欺凌案件屢見不鮮,嚴重的被曝光,而那些不嚴重卻依然會給飽受欺凌的孩子留下一生陰影的事件,還有多少呢?校園本該充滿陽光和歡笑,少男少女們,也本該心思純潔,性情純真,善良友好,何以變成欺凌的“惡魔”,這值得每一個人深思。最后,在那些陽光照射不到的角落里,希望有個小北在身后護著你,也是這一次,愿你歸來不再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