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轉(zhuǎn)讀后感通用5篇

時間:2024-04-28 作者:pUssy 讀后感

寫讀后感是我對書中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命運的思考和反思,寫讀后感時,我們要注重闡述自己對作品深層次的解讀和感受,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蘇東坡轉(zhuǎn)讀后感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

蘇東坡轉(zhuǎn)讀后感通用5篇

蘇東坡轉(zhuǎn)讀后感篇1

據(jù)說這本蘇東坡傳是林語堂最得意的作品,然而讀起來并不像編年體的人物傳記,評論和文學性的描述更多些,仿佛是遠觀了蘇東坡。也許是因為原著是英文版,最初是給外國人看的緣故吧。但總體來說,特別是進入書的后半部分,會漸進佳境,令讀者沉迷,你會發(fā)現(xiàn),此書不遜色任何一部傳記。因為林語堂也是蘇迷,文者相隔千年,亦同聲相求吧。

蘇東坡是世界上鳳毛麟角的'天才,詩書畫文詞樣樣精絕。文是唐宋八大家,書法是宋四家,亦是文人畫的先驅(qū)。他的豪放詞,被世人形容是關(guān)西大漢,彈銅琵琶,執(zhí)鐵棹板,歌大江東去。

然而細細了讀蘇東坡,他絕不止是這些巨大光環(huán)之下的大圣賢。他的靈魂和他的才氣一樣令人萬分景仰,又萬分的望塵莫及。讀他的《東坡志林》,你屢屢會被逗的捧腹大笑,直呼妙極。他不僅會講段子,他會釀酒,會制墨,會烹飪,會瑜伽,會煉丹,會醫(yī)術(shù)。他無所不會。

當你細細了讀蘇東坡,他不止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他也有“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的感嘆,有“春色三分,兩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钡膫麘眩灿小盎ㄇ皩撇蝗逃|,共粉淚,兩簌簌”的凄苦。他是除去圣人外衣的凡人。

詞與詩以及寫詩詞的人,均可以一讀再讀,一品再品。蘇軾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對于景仰他的讀者來說,又何嘗不是呢?

蘇東坡轉(zhuǎn)讀后感篇2

近日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心中頗有感觸。蘇軾雖文章名滿天下,仕途卻歷經(jīng)艱險,屢遭迫害,但終不改其樂觀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釋、道于一體,詩、文、詞、書、畫皆在才俊輩出的宋代立于尖峰位置;他的人格精神所體現(xiàn)的進取、正直、慈悲與曠達,千年來始終閃耀在

比之于李白,他多了憂國憂民的情懷,他的一生都在為百姓的疾苦而奔波勞累,被貶黃州時他雖是一介草民,但是仍然心系百姓,為了改變黃州丟棄女嬰的習俗更為了拯救那些無辜的`生命,他用自己的積蓄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孤兒院,使那些剛出生的女嬰享有了生存的權(quán)利。出任杭州太守時他不僅整頓西湖,平衡糧價,更在杭州瘟疫盛行時為了解決農(nóng)民因藥價貴而沒錢買藥的問題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公立醫(yī)院。甚至在高齡謫居海南時他仍然沒忘了百姓,他教當?shù)厝俗x書寫字,耕地種田,打井采藥,為海南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比之于杜甫,他又多了一些幽默和曠達,他喜歡陶淵明棄官歸隱的日子,在被貶為農(nóng)時安于田園生活,他曾寫道:吾現(xiàn)在東坡種稻,勞苦之中亦自有其樂。只是因為勞而有獲,衣食能夠自給,他就心滿意足了,這就是他的達觀思想。他還喜歡做菜,也樂于自己做菜吃,吃飯乃人生一大樂事也,這點倒是和我很像呢,從來都不能理解為什么有人會覺得吃飯是一種任務(wù)。蘇軾做的菜肴至今仍然有好多流傳下來了,最有名的當屬東坡肉了吧,杭州樓外樓的東坡肉有幸吃過一次真的是名不虛傳呢,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經(jīng)過現(xiàn)在的廚師改良過。

個人總覺得會吃的人總是更懂得享受生活,就像蘇軾,不管朝廷怎么貶都貶不倒他,因為不管在哪里不管處于什么樣的地位他總能找到自己該做的事情總能從生活中找到樂趣。人似鴻雁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時間總是轉(zhuǎn)瞬即逝,一切經(jīng)歷都只有一次,正因如此,所以他那么深刻而堅決的愛好人生。

讀罷全書,留給我最深刻的感觸是“塵世是唯一的天堂”人生不再,我們應(yīng)該趁著人生還未消逝的時候努力讓她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充實有價值!

蘇東坡轉(zhuǎn)讀后感篇3

蘇軾,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我的印象中他的詞最出名,其代表作品有《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最近我在誦讀他的《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他是無數(shù)人仰慕的大才子,其作品千古流傳。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讓我對他有了新的認識。確實,他是一位天才,他的文章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爭相傳誦。他因文章而惹禍,他的政敵因他的文字對他羨慕妒忌恨,制之于死地。他不僅在文章詩詞上,還在書法與繪畫上開創(chuàng)了新局面。在各個領(lǐng)域大放光芒,我想起一個人,弘一法師李叔同可與之相比。

蘇不僅富于感性,而且非常理性。他既熱愛自然,縱情山水,又談佛論道。他的足跡遍及天涯海角,總少不了一些奇特朋友相隨,談經(jīng)論佛,他對人生有深刻的認識。讀他的《赤壁賦》,在數(shù)百字的短文中,你能體會到人在宇宙中的渺小。他的后半生在流放中度過,在一個地方?jīng)]有呆到三年,離京都越來越遠,遠到海外蠻地?!翱嚯y讓人成長”,殘酷的生活造就了一代文豪,他是一位樂天派,他把對生活與人生的感悟付諸于詩文。文字成就了他的偉大。

他為人所愛的不僅是才華,豪爽、正直,這些品質(zhì)更為人所喜,但是作為政治家,這些品質(zhì)注定他會失敗的。他不喜官場,也不為官場所容。無論是他的政敵王安石等當權(quán),還是他的“同黨”執(zhí)政,他的正直的言論讓人不安,最終他只能遠離政治的中心。

可是他又非常熱愛他的人民,只要有機會執(zhí)政一方,他就把當?shù)刂卫淼木袟l,比如治理黃河,建設(shè)西湖,林語堂說他是火命,在他的執(zhí)政生涯中總與水對抗。在杭州他為后人留下了西湖美景,他是一位離不開大自然的詩人。既陶醉在自然的懷抱中,又與老百姓生活在一起,這樣的長官人們能不被喜愛?

月夜當空,他最喜的是與人夜游,沒有文友相伴就與百姓縱談。在蠻地與百姓聊天,沒有文化沒關(guān)系,他說,談鬼故事也行啊。于此,我讀到一種深深的孤獨。

他是一位樂天派,在海南蠻荒之地,他忍受著熱帶的高溫,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也沒有征服這位老人,他永無止境地探究著生命的樂趣,他親自釀酒,還學瑜伽煉仙丹,他熱愛生活,享受生活。

他的朋友圈遍及各個層次。皇上皇后對他尊敬有加,老百姓也把他當作自己的父母官,當他入獄時,當他流放時,萬人空巷相送;當他到達某地時總有許多人在岸邊相迎。怪不得人們總是樂于談?wù)撍墓适?,他就生活在人民中間,在位時他時時為百姓著想,即使下野也想辦法影響當政者。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蘇東坡轉(zhuǎn)讀后感篇4

讀了林語堂老師的《蘇東坡傳》,不禁想起蘇東坡那一首豪放的《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p>

蘇東坡的一生,飽經(jīng)憂患,幾經(jīng)沉浮,但蘇東坡人性更趨溫和厚道,過得快樂,無所畏懼。蘇東坡是一位人格完整,可以駕馭自己心靈的高士。再加上他深厚的文學造詣,敢做敢為的正直作風,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造就了一個萬古不朽的偉大人生。

正如作者所言,蘇東坡是中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極令大眾傾心仰慕的偉大文人,這不僅是基于他的詩歌和散文的魔力,更基于他總是英勇地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主張的滿腔正氣,在苦難中尋找樂趣的罕見本領(lǐng),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

林語堂是這樣結(jié)尾的:“在讀《蘇東坡傳》時,我們一直在追隨觀察一個具有偉大思想,偉大心靈的偉人生活,這種思想與心靈,不過在這個人間世上偶然成形,曇花一現(xiàn)而已。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毙撵`的喜悅和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恰如其分的概括了東坡的一生。

蘇東坡轉(zhuǎn)讀后感篇5

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把《蘇東坡傳》讀完了,原諒我的才疏學淺,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也才是這幾年的事情,所以也不敢夸夸其談,只是在不斷的提升自己,是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第一次聽說這本書是在公司的讀書會上,會議的章程中有一項是每人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公司的一位領(lǐng)導為我們推薦的就是林語堂所寫的《蘇東坡傳》,通過他的推薦,讓我了解了蘇軾不是我之前認為的那個蘇軾——只是一個詩人,小時候?qū)υ娙诉@個概念很模糊,認為詩人就是喝喝酒、寫寫詩,然后平時也沒什么特別的事情,我完全忽視了當時的科舉,他們也是為政一方的政治人物。第二次接觸到《蘇東坡傳》是在看余秋雨寫的《山居筆記》——蘇東坡的突圍,字里行間秋雨先生對東坡先生很是佩服,佩服他沖出重重圍擋后坦然自若、淡泊靜定。

讀完全書,林語堂先生對東坡先生的概述很到位也很簡練,我自己也想不到能用什么更簡單的文字來提升。林語堂先生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珈術(shù)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墒沁@些也許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绷攘葦?shù)百字就把蘇東坡的一生所為全部囊括,他最后才是詩人,在詩人的身份之上東坡先生更是一個有所作為、百姓信賴的從政者,是蘇子由的好哥哥,是朋友能夠推心置腹的知音。

林語堂對蘇東坡的喜愛溢于言表,全書讀下來每個字都透漏著這種喜愛,他喜歡蘇東坡的生活態(tài)度。蘇東坡坎坷一生,各處為人民奔走,一個正正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的人,無論多大的挫折,都改變不了他豁達、達觀、自得其樂的生活態(tài)度。

蘇東坡近乎高中狀元,沒考中的原因只是歐陽修誤以為東坡的`文章是自己的門生,為了避嫌,將其評為第二,不過這根本不足以遮蓋東坡在文學上鋒芒,歐陽修評價他的文章“喜極汗下,老夫當退讓此人,三十年后,無人再談?wù)摾戏颉?,要知道歐陽修在當時還是文學權(quán)威,門生遍地,同時歐陽修推薦蘇氏兄弟二人參加制策,宋仁宗看了兩兄弟的策論文章直呼“今天我已經(jīng)給我的后代選了兩個宰相”,足以能證明東坡在文學方面的造詣。

東坡并沒有恃才傲物,他說自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在他眼前沒有一個不是好人。同時他一直努力為底層老百姓發(fā)聲,為人民謀福祉,放到當代也是一個名聲很好的從政者,為百姓建造醫(yī)院,改善飲水,疏通湖泊,被貶黃州后成立救兒會,一生功德無量,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描寫東坡先生再合適不過。

東坡先生也是個普通人,在深陷“烏臺詩案”,朝廷派人去抓捕他時,他也會害怕。他也會求“長生之道”,他所求之法不是強求,只是在修煉身心,她在惠州的書房叫“思無邪齋”,他相信純潔的思想才是淳樸生活的基礎(chǔ),這也是他一生所信奉的宗旨。

蘇東坡的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恃生而存,不隨死而亡。他的這股正氣,一直持續(xù)了一千多年,直到現(xiàn)在,我想我們就應(yīng)該學習他的這種浩然之氣,縱使學不到這個高度,但起碼也應(yīng)該有一身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