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性質教案5篇

時間:2022-10-13 作者:Youaremine 備課教案

想要寫出有利于課堂發(fā)展的教案,就必須認真思考自己的教學目標,教案在撰寫的時候,老師肯定要考慮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酸的性質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酸的性質教案5篇

酸的性質教案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59頁例1—例3,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小數的基本性質,會運用小數的'基本性質進行小數的化簡和改寫。

2.運用猜測、檢驗、觀察、對比等方法,探索并發(fā)現小數的性質。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

2.教學難點:讓學生抽象概括小數的性質。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鼓勵大膽猜測。

1.通過商品標價2.50元和3.00元這兩個小數尾末有零來引起思考,自然地引出兩個問題:0.1米、0.10米、0.100米,它們大小相等嗎?0.30和0.3呢?

2.猜一猜。

二、 利用工具,檢驗猜測。

師:老師給每個學習小組準備了一些工具(一把米尺,一張數位順序表,兩張方格紙),請你們利用這些工具來檢驗剛才的猜測是對還是不對。先請你們四人一組,選一選、議一議:你們選擇哪種工具,準備怎樣來驗證?

學生動手操作、檢驗:

⑴ 學生利用直尺驗證:0.1米是1分米,0.10米是10厘米,0.100米是100毫米,他們在尺子上所表示的長度都是相等的,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⑵ 學生利用數位順序表驗證:把0.30和0.3寫在數位順序表中,從數位順序表中看出,它們的位數雖然不同,“3”所處的位置相同,所以0.30=0.3。

⑶ 學生利用正方形圖驗證:0.30是百分之三十,0.3是十分之三。從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圖中取其中的30份,就表示0.30。從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圖中其中3份,就表示0.3。從圖中很明顯的看出0.30=0.3。啟發(fā)學生想一想:十個百分之一是一個十分之一,三十個百分之一是三個十分之一,所以0.30=0.3。

三、 觀察比較,探究規(guī)律。

從剛才的操作中,我們已經知道:0.1米=0.10米=0.100米,0.30=0.3。下面請大家觀察這兩個等式,什么不變,什么變了?為什么數變了后數的大小不變?

四、 概括總結,揭示性質。

⑴ 誰能用一句話歸納出這個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就叫做“小數的性質”。

⑵ 請大家一起讀“小數的性質”

五、 學生質疑。

六、 運用性質,化簡改寫。

⑴ 學了小數的基本性質有什么用呢?請大家自學課本例3。想一想:什么叫化簡?什么叫改寫?它們的根據分別是小數性質中的哪一句?并舉例說明。

⑵ 教學例4

出示例4:不改變數的大小,把0.2、4.08、3改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①問:0.2和4.08各是幾位小數,要把它們改成三位小數應在小數的哪部分添上“0”?各應添上幾個“0”?為什么?

②問:整數3改寫三位小數,在3的后面添上三個“0”寫作3000,對嗎?為什么?那么應該怎樣寫?

③學生匯報結果,師板書:0.2=0.200,4.08=4.080,3=3.000。

七、 鞏固提高,升華知識。

⑴ 完成課本“做一做”的題目。

⑵擺數游戲:每個小組利用老師發(fā)給的五張數字卡片,按要求擺數:

①用五張卡片擺一個數,這個數中的兩個“0”都能去掉。

②用五張卡片擺一個數,這個數中的兩個“0”一個能去掉,一個不能去掉。

想一想:怎樣擺才能既不重復又不遺漏。

八、 交流收獲,反思評價。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會了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對今后的學習有什么幫助?

九、 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一的第1—6題。

十、 板書設計:

小數的性質

例1:比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例2:0.70=0.7 105.0900=105.09

例3:0.2=0.200 4.08=4.080 3=3.000

酸的性質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比較,知道小數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能運用小數的性質,對小數進行改寫和化簡。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

2.用圖形面積相等和推算等方法比較小數0.3和0.30的大小,從而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得出小數的性質。

3.引導學生初步領略解題過程中常用的轉化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經歷驗證的過程,培養(yǎng)合理的思維。

2.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小數性質的應用。

教學難點:

小數性質歸納的過程。

教學用具準備:

教具、學具、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引入

1.

板書:三個1,判斷相等嗎?

接著在第二個1后面添寫上一個0,在第三個1的后面添寫上兩個0,問:這三個數相等嗎?(不相等)

你能想辦法使它們相等嗎?(添上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1)你能把它們改用米作單位表示嗎?

0.1米= 0.10米 = 0.100米

(2) 改寫成用米作單位表示后,實際長度有沒有變化?(沒有變化)說明什么?(三個數量相等)

3.引入新授:0添在一個數的哪里可以不改變數的大小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一方面的知識。

[靈活運用學生學過的知識,從中找到三個相等的數量,發(fā)現問題,從而揭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例1:比較0.30與0.3的大小。

(1)你認為這兩個數的大小怎樣?(讓學生先猜一猜)

(2)可以用什么辦法來證明?(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合作,老師提供兩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數射線)

學生匯報:

0.3就是

, 把這個正方形看作整數1,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取這樣的三份,就是

, 0.30就是

,把另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取這樣的30份,就是

,從圖形上發(fā)現

=

,所以 0.3=0.30。

推算10個0.01是0.1

30個0.01是0.3

所以0.3=0.30

把0.3和0.30標在數射線上,發(fā)現0.3=0.30。

(3)從比較中中發(fā)現了什么?

(小數部分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變。小數部分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變。)

末尾和后面哪個更好?

(4)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小數的性質。(出示課題:小數的性質)

板書:小數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 利用小數的性質舉例。

[通過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的教學手段,用圖形面積相等和推算等方法比較小數0.3和0.30的大小,從而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得出小數的性質。]

三、鞏固練習

1. 根據小數的性質,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這過程就是把小數化簡。

利用小數的性質化簡下面各小數:

6.0=( ) 3.500= ( ) 3.340=( )

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小數的大小不變)

2. 判斷:不改變小數大小,下面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

0.730 36.070 108.800 10.0

3. 有時根據需要,利用小數的性質來改寫小數。

不改變大小,把下面各數改寫成三位小數

8.01= 9.8= 6=

改寫小數時你想提醒同學們需要注意什么?

(1)不改變原數的大??;

(2)只能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

(3)把整數改寫成小數時,一定要先在整數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后再添0。

4. 當小數部分的位數不同時,可以怎么比較小數的大???

比較3.14與3.141

(把3.14改寫成3.140,就可以從高位起依次比較每個數位上的數字。01 所以3.143.141)

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小數的大?。?/p>

5.28( )5.2 0.61( )0.612 6.37( )6.375

[通過一系列練習,使學生明確了小數性質的兩大運用:把小數改寫和化簡。]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生活中你有沒有用到過小數的性質?(價格標簽)

酸的性質教案篇3

一、再現舊知,回顧整理

課件出示:請把下列各數分類。相信你一定很棒。

0 7.523 6.8 69 101 1.25 384 0.001

教師根據學生口答板書:

整數: 0 69 101 384

小數:7.523 6.8 1.25 0.001

教師談話: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復習小數的有關知識。

二、小組交流,自我梳理。

回想一下,你學過小數的哪些知識?與之相應的整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并請舉例說明。

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

教師在學生整理知識時要參與其中,給予必要的方法指導,引導學生相互學習。

三、全班交流,構建成網。

1、班內交流,根據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整理板書:

整數 小數

意義

(0和自然數的統(tǒng)稱…… )←----------→(表示一個數的…… )

計數單位

(……千、百、十、個)←------------→(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讀寫法

(從高位…… )←------------→(整數部分……)

比較大小

(先比較最高位……)←------------→(先比較整數部分……)

運算定律

(a+b=b+a…… )←------------→(a+b=b+a…… )

加減法

(相同數位對齊……)←------------→ (小數點對齊……)

(后來板書)教師小結。

2、教師談話:小數意義與整數有著這樣密切的聯系,那么小數的加減法與整數有什么樣的聯系呢?

①課件出示:用豎式計算

2.85+1.08 2.7+1.85 21.09—4.89 13—8.87

獨立計算,班內交流,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完成上面的板書)

②課件出示:先認真分析每道題目的數據特征,然后獨立計算,交流時說一說為什么這樣算。

12.25+36+7.75 13.05+12.38—4.05

5.6—0.71—0.29 19.65—(3.98+6.65)

四、練習應用,鞏固提高。

(一) 填空

1、由7個0.1、3個0.001和5個1組成的數是( ),讀作( )。

2、一個數縮小100倍是0.8,這個數是( )

3、將下列各數按順序排列。

①0.58 0.85 0.085 0.058 0.8 0.805

( )

②0.91米 1.0米 10.1米 87厘米 0.69米 9分米

( )>( )> ( ) >( )>( )>( )

4、把一個4位小數保留三位小數后是5.690,這個小數最小是( ),最大是( )。

5、96.4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再向右移動三位,結果是( )

(二)火眼金睛辨對錯。

1、4.60和4.6大小相等,精確度也相等。( )

2、小數都比整數小。( )

3、10個百分之一是一個千分之一。( )

4、0.9595保留三位小數是0.960。( )

5、把0.96的小數點去掉,原數就擴大了1000倍。( )

(三)選一選。

1、把48.5 的小數點移到最高位數字的左邊,這個數縮小到它的( )

①1/10②1/100③1/1000

2、下列各數中去掉“0”而大小不變的是( )

① 2430 ②2.043 ③2.430

3、6.5時是6時( )分

① 5 ②50 ③30

4、大于0.2而小于0.3的小數有( )

①只有0.29 ②沒有 ③無數個

5、一個數十位、十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8, 其余各位上都是0,這個數寫作( )

① 18.808 ②80.808 ③8.088

(四)動腦思考。

□0.□9,在□里填數,使其符合下列要求。

①使這個數最大,這個數是( )

②使這個數最小,這個數是( )

③使這個數最接近31,這個數是( )

板書設計 :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整數: 0 69 101 384

小數:7.523 6.8 1.25 0.001

課后反思:

酸的性質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小數的基本性質,并應用性質化簡和改寫小數。

2、運用猜測、操作、檢驗、觀察、對比等方法,探索并發(fā)現小數的性質,養(yǎng)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質。

3、感受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過程以及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體驗問題解決的情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

教學難點:能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探索

1師:夏天的天氣非常炎熱,孩子們你們愛吃雪糕嗎?老師對學校附近雪糕的價格做了一個小調查,你們想了解一下嗎?老師了解到校門口左邊的商店雪糕的價格是0.5元,右邊一家則是0.50元,那你們去買的時候會選擇哪一家呢?為什么?

師:為什么0.5元末尾添個0大小不變呢?究竟可以添幾個零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小數的性質。(板書課題:小數的性質)

二、探究新知、課中釋疑

1.教學例1

比較0.1m 0.10m 0.100m的大小

師:想一想括號里填上什么單位,才能使等式成立?

1( )=10( )=100( )

生匯報(重點講解: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你能把它們改寫成用米做單位的小數的形式嗎?

根據學生回答歸納演示: 1分米是1/10米,寫成0.1米

10厘米是10個1/100米,寫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個1/1000米,寫成0.100米

并板書: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間大小有什么關系呢?

3)指導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4)觀察比較:教師指著“0.l米=0.10米=0.100米”這個等式,標出思考箭頭先讓學生從左往右觀察、比較,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5)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再標出思考箭頭,讓學生從右往左觀察,又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補充板書: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是不是所有的小數都有這個性質呢?這是不是一個特例?我們還需再驗證一下。

2.教學例2

比較0.3和0.30的大小

1)師:你認為這兩個數的大小怎樣?(讓學生先應用結論猜一猜)

2)師:想一下你用什么辦法來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呢?(利用學具,小組討論合作)

3)在兩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較。

匯報結論:0.3=0.30

4)師質疑:小數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變了?什么沒變?你從中發(fā)現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數變了,即小數的計數單位變了,而陰影部分的大小沒有變,得出0.3=0.30。)

5)師: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通過動手操作驗證得出了這個性質,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小數的性質(課件出示)

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6)認真讀這句話,你認為那些字是非常關鍵或者必不可少的`?為什么?

生:末尾,因為中間的0是不能隨意去掉的,去掉后就改變了小數的大小。

3.小數的化??

師:根據小數的性質,當遇到小數末尾有0時,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這就是小數的化簡,你想試試看看嗎?(課件出示例3)

把0.70和105.0900化簡.

105.0900中“9”前面的“0”為什么不能去掉?

(0.70=0.7;105.0900=105.09)

教師強調:末尾和后面不同。

師:完成教材39頁“做一做”的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

4.小數的應用

1)師:利用小數的性質不僅可以化簡小數,有時根據需要,可以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還可以在整數的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上0,把整數改寫成小數的形式,這就是小數的改寫,下面我們學習例4

2)不改變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學生獨立完成,全班共同訂正。

(0.2=0.200;4.08=4.080;3=3.000)

思考:“3”的后面不加小數點行嗎?為什么?

3)師:完成教材39頁“做一做”的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師:同學們的表現真棒,為了加大難度,老師設計了闖關游戲,你們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挑戰(zhàn)嗎?

挑戰(zhàn)一:判斷

挑戰(zhàn)二:連線

挑戰(zhàn)三:智力大比拼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十1-3題。

板書設計:

小數的性質

0.1米 = 0.10米 = 0.100米

0.3= 0.30

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

酸的性質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初步理解小數的性質;能運用小數的性質正確地化簡小數和改寫小數。

2、能力目標: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精神,培養(yǎng)學生歸納、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愛學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的道理。并正確運用這一性質解決相關問題。

教學難點

掌握在小數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數大小不變。

教具準備:

學習紙“小魔術”紙卡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小魔術)

1、師:同學們,第一次給你們上課,作為禮節(jié),我給大家表演個魔術——數字的變化??催@是數字1?等會你們一起小聲喊:1,2,3,大,老師就可以把這個數變大了。信不信?

生:1,2,3,大。

師:把1變成10,10和1比擴大了10倍,……

2、老師還有一個數0.1,我們再來試一試。

引起學生的沖突:到底變大了嗎?

(設汁意圖:是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貫穿在小學生喜聞樂道的游戲中,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求知欲望的火花,從而進入的學習狀態(tài),為主動探究新知識聚集動力。)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小數末尾“0”對小數的大小的影響。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內容——小數的性質。

二、探求新知

(一)教學例1

1、師:0.1米、0.10米、0.100米,他們到底會不會相等呢?

師:請拿出你的學習紙把第一題完成。

匯報:請學生上臺展示。填空、比較發(fā)現一樣,從而得出0.1米=0.10米=0.100米。

教學中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找出0.1米、0.10米、0.100米。

(0.1米是一位小數,它的計數單位是1/10,有1個1/10,也就是說0.1米=1/1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分,1份就是1分米。所以0.1米=1分米。

0.10米是兩位小數,它的計數單位是1/100,有10個1/100,也就是說0.10米=10/1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0份是10厘米。所以0.10米=10厘米。

0.100米是三位小數,它的計數單位是1/1000,有100個1/1000,也就是說0.100米=100/10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0分,1份是1毫米,100份就是100毫米。所以0.100米=100毫米。)

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師:0.1米=0.10米=0.100米(板書)這三個長度是一樣的,都是以“米”為單位,我們就可以把數抽象出來0.1=0.10=0.100。

(設計意圖:這樣,學生根據小數的意義,主動從“0.l米、0.10米、0.100米”出發(fā)研究問題。在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中,學生鍛煉了運用已有知識解答新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了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

仔細觀察這組小數,你有什么發(fā)現?

生: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

師:同學們的眼光真銳利。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我現在有個疑問,其它的小數也有這樣的特點嗎?

師:現在請同學們翻開學習紙,根據方格圖,自己想一組小數把它表示出來。

學生操作,交流匯報。

課件展示。

(教師在學習研究中要加強指導)

2、師:現在請同學們觀察上面的題目中的小數,你能說出幾組和它們類似的小數嗎?

學生說說。

師:能說出這么多組,你們一定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吧?(交流,匯報)

總結: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設計意圖:這樣教學,把靜態(tài)的知識結論轉化動態(tài)的求知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對所學的內容理解深刻,記憶牢固。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歸納概括事物本質屬性的能力。)

3、聯系生活,再現新知:還有同學們在商場看到貨物的標價如:這樣寫,不但沒有改變小數的大小,而且讓顧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幾元幾角幾分。

(二)小數性質的應用

1、教學例2

師:現在我們認識了小數的性質,那么應用小數的性質,我們可以根據需要對小數進行改寫。

電腦演示:化簡下面的小數。0.70=105.0900=

教學0.70=0.7

問:①你是怎樣化簡的?(根據小數的性質,去掉小數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數化簡)

②0.70與0.7它們的大小不變,但意義相同嗎?

(不同,0.70表示70個1/100,0.7表示7個1/10)

教學105、0900=105.09

問:小數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嗎?為什么?(不可以,大小改變。師要強調末尾)

2、教學例3

電腦演示: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各數寫成三位小數。

0.2=4.08=3=

師:你是如何把它改寫成三位小數的?(根據小數的性質,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

師:3如何改寫成三位小數?這個小數點不點的話可以嗎?

注意:

a、在小數的末尾添“0”。

b、當這個數是整數時,在整數個位的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0”。

師:應用小數性質時,應注意什么?(小數、末尾)

三、鞏固練習

課本59頁的做一做。

2、開火車的形式回答59頁的做一做。

問:你是怎樣化簡和改寫這些數的?

四、全課小節(jié)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我們是怎樣探索小數的性質的?

在整數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數的大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在小數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卻不變,但是通過在小數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我們就給一個小數找到了許多大小不變的朋友,0就是這樣一個奇妙的數字。其實,數學王國里有許多奇妙的現象,等著我們不斷去探索、發(fā)現。

板書:小數的性質

小數末尾“0”對小數的大小的影響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