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教案6篇

時間:2022-10-24 作者:Iraqis 備課教案

寫教案其實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完成的課前準備工作,教案寫的好,從而促使接下來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教案6篇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一)認識技能

1.通過學生的擺小棒活動中,自主探索發(fā)現100以內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能運用數學知識嘗試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讓學生自主探索,總結出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進位的方法。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學生分析:

在掌握不進位加的基礎上利用知識的遷移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 在討論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方法:

指導法,小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咱們繼續(xù)參觀博物館好嗎?

教材第14頁情境圖。

師:求“二(1)班和二(3)班一共多少名學生?”,該怎樣列式呢?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35+37=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3:怎樣計算35+37=

師:同學們能自己嘗試計算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

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

2.匯報各自的計算方法。

學生:(1)口算:35+30=65 65+7=72

(2)用小棒擺一擺。

(3)用豎式計算。

3.教師重點指導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教師說明:個位上5加7得12,向十位進1,個位寫2。

強調:豎式書寫時相同數位要對齊。計算時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數字相加時,不要忘記加上進上來的1。

做一做

56+37= 46+24= 29+5=

三、鞏固練習

教材15頁4、5、6題。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知道了豎式計算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五、布置作業(yè)

數學同步相關習題。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 能夠從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3、 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1、 正確地進行兩位數加法的口算。

2、 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法學法:

講解法、引導法。自主探索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

1、 口算題(略)

2、 看誰都能算正確。

35+30=答案

64+5=答案

48+30=答案

79+4=答案

53+40=答案

66+8=答案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這些題的呢?先來看左邊這一組兩位數加整十數,你是怎樣計算的呢?

生:先把十位上的數相加,再加上個位上的數。

學生說教師板演。

35+30=65

師:那么右邊這一組兩位數加一位數,你又是怎樣計算的呢?

生:我想把個位上的數相加,再加整十數。

學生說教師板演。

64+5=69

二、 新知講授。

課件出示“海寶”介紹上海世博會的資料。

1、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觀察主題圖,找到數學信息。

課件出示,師:觀察這幅圖,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指名回答

(2)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

師:如果你是每個年級的領隊老師,首先要考慮什么?

預設:應該考慮要買多少張車票?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指名提問題。

2、 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教學例1

教師選擇性地板書問題:“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師: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請你寫在練習本上。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匯報交流。

35+34=69

35+34=69

30+30=60

5+4=9

60+9=69

(2)教學例2

選擇學生提出的“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的問題,針對學生列出的算式39+44=?讓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口算。

匯報交流。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口算的?

(3)觀察對比

師:剛才學習的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今天學習的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

師引導:這兩個算式的兩個加數的十位上的數與和十位上的數比較,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也就是35+34是不進位加法,39+44是進位加法。

師: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呢?

個位相加滿十,一定要向十位進1.

三、 知識應用。

1、 填一填(判斷十位上的數)

師:你能利用口算的方法很快填出方框里的數嗎?

2、 先說一說,再計算。

23+46= 63+17=

3、 請你利用主題圖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題目,并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三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四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4、 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我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錢?

四、 小結。

師:大家今天一定有很多收獲吧,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教案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借助課本上的情景圖引出計算問題,并通過實際操作、自主探究、小組協(xié)作等手段掌握計算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探算法

師: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學校決定組織我們二年級的小朋友去參觀博物館,大家看學校先安排哪幾個班去參觀?

(媒體出示課本第8頁的主題圖)

生:學校安排二(1)、二(2)、二(3)、二(4)班的同學去參觀。

師:那么4個班的同學只給了2輛車,每輛車又只準乘70人,如何安排呢?這可把老師給難住了,大家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 (能)好,大家估算一下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呢?

(想好后小組交流)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回答剛才的問題?

生1:我認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學可以合乘一輛車。剩下的二(3)班和二 (4)班的同學再合乘一輛車。

師:還有不同的乘車辦法嗎?

生::我認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學也可以合乘一輛車。剩下的二(2)班和二 (3)班再合乘一輛車。

師:誰還能想出其他乘車辦法?(學生觀察后沒有再舉手)大家想出了這么多的乘車辦法,這些辦法行嗎?我們來驗證一下好不好?(好?。┠銣蕚溆檬裁捶椒炞C呢?

生:把兩個班的人數加起來看看是否超過 70人。

師:好,下面我們先來對第一種乘車方案的第一個問題進行驗證。請你們動腦筋,想辦法。算出結果來,當然了,也可以請小棒來幫忙,算好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師:好,誰愿意匯報一下驗證的過程?

生2: 36+30我是用口算驗證的,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沒有超過70,我想這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

生4:我是這樣想的:40+30才等于70,36+30當然比70少了,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坐一輛車。

生3:我是用小棒來幫忙的,先擺3捆6根,再擺3捆,和起來是6捆6根,就是66,比70少,可以合坐一輛車。

生4:我是用豎式計算的,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個位6+0=6,在個位下面寫6;十位上3+3=6,在十位下面寫6,所以也等于66。

師:大家想出了這么多驗證的方法,究竟哪一種方法又快又準確呢?(學生討論后反饋)

生1:我認為口算很簡單。

生2:我認為擺小棒更簡單。(很顯然他不同意生1的說法)

生3:我覺得還是用豎式好,我媽媽在家教過我了。

師:大家各有道理,我們暫且保留大家的意見,用你喜歡的方法對第一個乘車方案的第2個問題進行驗證??凑l做得又對又快。

(做得又對又快的是用豎式計算的,直到好多學生做好了,擺小棒的學生還沒數好小棒,口算的學生是先算30+30=60,60+5+65后面的65+4=69還沒有寫完。另一位口算的學生是這么做的:5+4=9,30+30=60, 9+60=96,得數算錯了。)

師:看來學會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還是挺好的。那么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應注意什么呢?(剛才用豎式計算的學生舉起了手,教師請他到前面邊寫邊介紹)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教案篇4

設計說明

兩位數乘兩位數既是小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是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本節(jié)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自主歸納與整理。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歸納梳理這部分內容的知識點,勾起學生的回憶,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印象。借助構建知識網絡結構圖,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培養(yǎng)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2.重視練習設計的實效性。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練習題的設計具有代表性,學生能根據不同的情境選擇具體的算法,既鞏固了口算、筆算和估算的方法,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具體實例來分析,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回顧整理,構建知識網絡

師: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都學習了有關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哪些知識?(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口算、估算、不進位乘法、進位乘法)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板書課題)

1.學生自主整理。

(1)先看一看教材中這部分的內容,再回顧已經學過的知識點。

(2)把重要的知識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整理出來。

2.展示學生整理的內容,師生共同對展示的內容進行評價。

3.教師將自己整理的單元知識結構圖向學生展示。根據結構圖,引導學生系統(tǒng)地回憶這個單元所學的知識。

兩位數乘兩位數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整理歸納所學知識,構建知識結構,讓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間的聯系,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在總結的過程中,學生既梳理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內容,又為下面的練習做好了準備。

⊙舉例分析,突出易錯點

師:對以上知識內容,你們有什么疑問?在口算和筆算時哪些地方容易出錯,可以舉例說明。

1.組織學生質疑、釋疑,小組內交流整理。

2.學生匯報并總結在計算的過程中容易出錯的地方。

預設

(1)口算40×50時,容易少寫末尾的0。

(2)在筆算的過程中容易出錯的地方:進位加法出錯;計算時思路不清;乘加混雜;數位沒對齊;數字看錯等。

3.列舉錯誤案例,共同分析原因。

4.列舉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案例,交流估算時應注意的事項。

估算:18×22。

估算過程:

方法一 把兩個乘數同時看成近似數。

18≈20 22≈20 20×20=400 18×22≈400

方法二 把一個乘數看成近似數。

18≈20 20×22≈440

注意事項:有“大約”字樣的一般要估算。

設計意圖:通過梳理易錯點,讓學生明確計算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避免在計算過程中出現錯誤,培養(yǎng)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生觀察糾錯、分析總結的能力。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不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2、能正確地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

教學重點、難點:

區(qū)分兩位數加一位數與兩位數加整十數在計算中的不同處。

教學準備:

主題情境圖、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促進遷移

1、談話引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許多數學知識,老師布置你們收集生活中有關我們學過的兩個數相加的例子,你們找到了嗎?

2、請學生代表展示收集到的加法例子。

(1)一位數加一位數的。

(2)整十數加整十數的。

小結:原來你們可以找到身邊這么多用加法的例子,老師真佩服你們,課后老師一定把你們的例子全部在學習園地里展示出來。

3、我這有一幅圖畫,是紅星小學第一天開學,同學們到學校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主題圖)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決的數學問題?

(1)語文書有多少本?

(2)一包數學書和一包語文書一共有多少本?

(3)數學書有多少本?

(4)語文書和數學書一共有多少本?

該怎樣列式?

4、承上揭示課題。

30+8我們已經學過了,誰能說說得多少?

對35+3、35+30、38+38怎樣計算,我們還沒學過吧,那么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計算像35+3、35+30這樣的算式。(板書課題: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探索1,35+3你會算嗎?

(1)先用小棒擺一擺是怎樣計算的?再在頭腦里想還有什么好方法?

(2)在小組內說說你的'方法。(學生互相交流,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交流計算方法:35+3。

誰愿意把你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

剛才同學們用數數法,擺小棒法,數的組成法計算35+3,做了一回小小發(fā)明家,那你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呢?和你旁邊的同學說一說。

師:在計算時,你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就用哪種方法計算。這三種方法在計算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發(fā)現了嗎?

想想它們都是要先算什么?

小結:我們在計算像35+3這樣的算式時,都是先把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再和整十數相加。

(4)交換兩個加數位置出示“35+3”的變式題“3+35”你會算嗎?

兩位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探索

(1)像這樣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同學們很快就學會了,那么35+30該怎樣算呢?(學生自己用小棒或自己動腦想)在小組內說說,請生匯報(請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一種算法)

(2)35+30應該先算什么?

(3)小結:在計算35+30這樣的算式時,應先把十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相加,再加個位上的數。

個位數和個位數相加,十位數和十位數相加,即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板書)

三、應用練習,鞏固提高

(1)出示書上“做一做”。

學生獨立做,指一組題問:你是怎樣計算的?

師:兩位數加一位數,一位數要與兩位數個位上的數相加。兩位數加整十數,整十數要與兩位數十位上的數相加,也就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2)書練習十一第3題。

獨立做,集體訂正。問:為什么用加法?

四、總結

你今天學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會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會用交換乘數的位置的方法驗算乘法。

2、在具體的情境中,應用有關運算解決實際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

學會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

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正確列豎式

教學資源:例題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談話導入:在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用數學方法去思考、解決,例如這小小的“喝奶”問題也不例外。

2、出示例題情境圖

3、提出問題: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們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簡單的問題要求口頭列式回答。

出示問題:訂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錢?

列出算式:28×12= ( )

4、估算。

誰能估算一下訂一份牛奶一年大約需要多少錢?(300多元)

你是怎樣估算的?

28×10=280,28×12要比280多,可能是300多。

或30×12=360,28×12要比360少,可能是300多。

二、活動探究

1、明確問題:怎樣才能知道訂牛奶到底要交多少錢呢?(算一算)

2、嘗試解決:學生獨立思考,教師適時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3、小組交流:同學們所用的方法完全不一樣,請大家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整理匯報:各小組匯報,其他小組補充。

教師有選擇地板書學生的計算方法:

(1)28+28+28+……+28=336 (連加)

(2)先算半年要多少錢,再算一年要多少錢?

28×6=168,168×2=336 (連乘)

(3)先算10個月和2個月各多少錢,再合起來。

28×10=280,28×2=56,280+56=336 (乘加)

5、用豎式計算。遇到了困難。

提問:接下去該怎么辦?誰能接著完成?都來試一試。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計算情況,并選擇有代表性的幾種算法,請學生板書??赡軙霈F:、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學生討論:說說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講解簡便豎式。

6、完成“試一試”,指名板演。

三、鞏固應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學生相互檢查、糾正錯誤。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并用驗算的方法自查。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思考,找出錯誤原因,再算出正確答案。

4、做“想想做做”第5題

①理解題意 ② 小組提問 ③交流問題 ④獨立做題,共同訂正。

四、質疑反思:

1、提問: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最大的遺憾是什么?

2、作業(yè):“想想做做”第4題

板書設計: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例題情境圖 28×12=336(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