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將教案制定完善,我們在教學工作中才會取得進步,作為教育工作者,制定教案是我們必須掌握的技能,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京調小學音樂教案優(yōu)質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京調小學音樂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單簧管波爾卡》,初步感受樂曲歡快、活潑、充滿朝氣的情緒。
2、初步了解樂曲各個部分的主題旋律,培養(yǎng)學生對主題旋律的記憶力,并通過身體的動作來表現音樂。
教學重點:分辨主題旋律
教學難點:分樂段聆聽后讓學生通過圖解為樂曲分段。
教具準備:ppt、鋼琴、卡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激趣導入(律動)
師: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楊老師要帶領小朋友們去歐洲的波蘭去旅游,但是啊出發(fā)之前,我們要收拾一下行囊,整理一下心情準備快樂地出發(fā)吧!聆聽——a段
三、分樂段學習樂曲
1、a段的認識
師:剛才這段音樂帶給我們怎樣的心情呢?(生:開心、快樂…)看來小朋友們都已經調整好心情了。就讓我們一起帶著歡快地心情,在音樂小火車的帶領下高興地出發(fā)吧!——a段
師:小火車歡快地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奔跑著,我們也一起來給它加加油吧!我們做一個接龍游戲,我拍紅色字體的節(jié)奏,你們來拍黑色字體的節(jié)奏。
師:(點評)小朋友們拍的真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來接龍游戲——拍一拍?!猘段師生接龍
師:小火車跑的很開心現在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讓我們用耳朵來把他們找出來,當你聽到這段音樂的時候,你就拍出來表現它,說明你已經找到他了,看看誰的小耳朵最聰明。
——聽全曲
2、揭示課題
師:其實呀我們剛剛聽的這首好聽樂曲,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和認識的樂曲,我們一起來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吧,它叫什么名字為好呢?a、《笛子波爾卡》b、《單簧管波爾卡》,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樂曲叫《單簧管波爾卡》,是由波蘭的作曲家普羅修斯所創(chuàng)作?!N課題在黑板上單簧管之前我們學習過《加伏特舞曲》的時候,就已經認識了單簧管,他又叫黑管,波爾卡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種起源于波西米亞的一種活潑的舞蹈名稱。——點ppt
3、b段認識
(1)、師:由于歐洲距離我們中國很遠很遠,所以我們這次旅行路途非常的遙遠,要經歷許多各式各樣的地方,剛才我們小火車就歡快地在遼闊平原上奔跑著,接下來我們來聽聽小火車又行駛在什么地方呢?——聽b段
生:
師: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2)、生畫圖形譜(其他小朋友用手指在空中也跟著一起畫圖形譜)
(3)、自主創(chuàng)編舞蹈
3、c段認識
(1)師:小火車爬行完一座座大山之后,現在小火車要鉆進隧道了,小火車在鉆進隧道之前啊它要發(fā)出wu……警示人們,我來了。我們一起來聽聽,小火車是怎么叫的?
(2)模唱旋律
四、全曲欣賞
1、聆聽全曲,揭示樂曲結構。
小火車這一路經過了3段不同的路段,是哪三段呢?
生:1段在平原上歡快的奔跑2段是小火車爬山崗,3段是穿行隧道。我們把這三段音樂取一個名字,把他們區(qū)分開來,a、b、c你們能區(qū)分開嗎?我們現在玩一個游戲,游戲的規(guī)則是分組進行,當你聽到音樂的時候就起立,做相應的動作,并一名派代表到黑板上貼相應的圖片,第一大組聽a段,第二大組負責聽b段,第三大組負責聽c段,用歌聲來模仿小火車的行駛。大家都清楚自己的游戲規(guī)則了嗎?大家用自己的行動來表示你已經聽出來了。
2、拓展欣賞波蘭美景
師:我們這次旅行經過了a段的平原奔馳,再到b段的爬山行駛,然后到c段穿隧道,最后到達終點站波蘭了。讓我們一起看看美麗的波蘭吧!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單簧管波爾卡》,還欣賞了美麗的波蘭,就讓我們隨著音樂開著小火車走出教室吧!
京調小學音樂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小紅帽》,指導學生用輕巧地聲音,急吸緩呼地方法演唱歌曲。
2、讓學生在律動、演唱、表演等活動中體驗歌曲輕快活潑的情緒。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用自然的聲音,正確的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2、在感受音樂形象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
三 教學準備:
電子琴、小紅帽頭飾 、音樂課件
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隨著音樂律動進教室。
2、師生相互問好
二、寓教于樂
1、導入:
師:你聽過《小紅帽》的故事嗎?誰能講給大家聽聽?
師生合作講故事
之后一起來欣賞童話故事《小紅帽》的短片
師:我們把這個故事邊成一首歌曲好嗎?
2、 聽范唱錄音
師:你覺得歌曲怎樣?你會用動作來表示嗎?放錄音,學生即興表演
師:誰能聽出歌曲是幾拍子的。聽音樂,學生試拍
3、邊聽音樂,學生邊打二拍子
4、朗讀歌詞
5、輕聲跟錄音唱歌詞
輕聲跟琴唱歌詞
注意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
(連唱,要求聲音輕快,咬字積極,四小節(jié)換氣,換氣前的四分音符唱得短一些,第八小節(jié)要唱得親切自然,后一個應稍弱,第五樂句用稍弱的音量演唱, 注意唱好每句末尾的韻“ang”)
6、誰能告訴大家小紅帽是怎樣的一個孩子?(是一個美麗、善良、尊敬老人的小女孩,而且還非常勇敢),你喜歡她嗎?現在就讓我們隨著小紅帽到外婆家去,你會更加喜愛她的。
三 、創(chuàng)造表現
1、邊唱邊表演
看課本上的圖做動作一起練習:動胯托帽,動胯揮手,踏點動胯,動胯揮帽
師:你還會其它的動作嗎?
放音樂,學生邊唱邊表演。
2、師:你能根據談話故事《小紅帽》改編歌詞,加入情節(jié)表演嗎?
分小組創(chuàng)編、分組表演
四、完美結課
小紅帽終于戰(zhàn)勝了大灰狼,我們都喜歡小紅帽,她是一個美麗、善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大家都要像她那樣,做一個人人夸獎的好學生。讓我們一起唱著歡樂的歌聲、跳著優(yōu)美的舞蹈來慶祝小紅帽獲得勝利!
京調小學音樂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能用親切,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好娃娃》。
2、能大膽地嘗試表演歌曲中各種人物的動態(tài)情感,積極與同學合作進行音樂戲劇表演。
3、知道要尊敬長輩;待人有禮貌,通過生活的交流讓學生體驗親情,進行情感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情感體驗,聲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通過人物形象動態(tài)的創(chuàng)編,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使之感悟親情的.美好。
教具的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各種頭飾道具、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律動“音樂快車到老師家做客”。
2、實踐體驗,學唱歌曲。
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一改以往的反復教唱法而代之以聽唱教學為主,以接龍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十分輕松的學會歌曲,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
3、綜合表演,體驗成功。
音樂課程在中、小學教育中是活動性、實踐性最強的課程之一。因此,在順利完成歌曲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后,我又設計開展了,音樂劇表演這一活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塑造中體驗表演的樂趣,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
4、回歸主體,體現人文。
音樂教育說道底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它是以愉快學生的感受,激發(fā)學生情感為出發(fā)點的,在課堂小結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運用簡潔明快的語言很自然的將學生的情感引入深處,使學生充分體驗到家的溫馨、親情的美好、愛心的重要。
京調小學音樂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激發(fā)孩子對家人的愛心。
2、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體會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種方法,感受文學作品的寫作特色。
學習重點、難點:
1、傳授學生揣摩課文語言的方法,體會文學作品中感人的片段,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家人的熱愛,體會親情的概念。
2、文章中重點語句的揣摩,以及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第一課時
一、了解作者
1、高爾基是()(國)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1906年發(fā)表長篇小說《》他的自傳體三部曲是()
2、《童年的朋友》主人公是(),文中“朋友”是指()。
二、自主學習:
1、給下列字注音
噗()咕噥()綹()鬃()詛咒()頰()脯()
2、給句子空白處填上恰當的詞語。
她腰彎得成為駝背,肥肥胖胖,舉動卻像一只大貓似的輕快而敏捷,柔軟得也像這個可愛的動物。
三、整體感悟
1、高聲朗讀全文,邊讀邊用“()”標示出文中生詞。(主要是雙音詞)
如:顫動、噗噗、船艙、咕噥、發(fā)綹、詛咒
2、讀后說說外祖母留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各抒己見,談獨特感受)
3、寫人最好是寫眼睛。課文三次寫了外祖母的眼睛,請找出來,體會這些描寫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內心世界?
4、全文對外祖母集中進行了幾次外貌及語言描寫?
總之:“我”的外祖母是一個的人。
2、仿寫訓練
你能用幾句話寫出父親或母親(或其他人)對你進行教育時的眼神嗎?試試看。
第二課時
一、復習(作者及字詞)
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合作探究:
1、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長輩,可為什么“我”卻認為她是“我終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最了解、最珍貴的人”?
2、“外祖母坐在我身旁梳頭,皺著眉頭,老是自言自語地咕噥著。”這處描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她的臉在大堆的頭發(fā)里變得又小又可笑”,這句話用了什么表現手法?作者為什么用“可笑”形容外祖母的臉?
4、最后一段“在她沒來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边@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
5、“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連接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這句話中“線”、“花邊”分別指什么?
四、快速瀏覽課文,看看作者是以什么角度來介紹童年時的朋友外祖母的?
五、課堂訓練:
給下面幾段話選擇恰當的描寫方法。
a、語言描寫b、外貌描寫c、動作描寫
d、心理描寫e、環(huán)境描寫f、細節(jié)描寫
1、“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她馬上表示同意。()
2、外祖母坐在我身旁梳頭,皺著眉頭,老是自言自語地咕噥著。()
3、她用一只手從地上把頭發(fā)兜起來提著,挺費勁地把稀疏的木梳齒兒梳進厚厚的發(fā)綹里。()
4、船艙的窗戶明晃晃的,像一個太陽。()
5、像這樣的教師,我們怎么會不喜歡她,怎么會不愿意和她親近呢?()
京調小學音樂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大頭娃娃》的歡快情緒。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個樂句
3、知道頓音要唱得短促輕快;為歌曲設計演唱時的力度變化
教學過程
1、導入:
(1)教師先請幾位同學戴上大頭娃娃面具進入教師,隨歌曲《大頭娃娃》表演,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教師簡介大頭娃娃:感受歌曲《大頭娃娃》的歡快情緒。
2、學唱歌譜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個樂句
(1)聆聽歌曲,感受歡快的情緒。引導學生發(fā)現第一、第二樂句的相同與不同。倆個樂句基本相同,只有結尾兩個音不同。跟教師模唱歌曲前兩個樂句,注意附點八分音符節(jié)奏的演唱??赏ㄟ^沒有附點與有附點的對比,幫助學生唱準附點八分音符;還可以用稍強的力度演唱
(2)也對學生唱準附點八分音符有所幫助。用視唱法學唱第三樂句。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曲譜,首先確定節(jié)奏的讀法,提示附點四分音符的節(jié)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知道頓音的唱法。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準,教師要注意及時糾正。引導學生觀察第四樂句與哪一樂句相同,然后請學生自己演唱第四樂句。
(3)知道頓音要唱得短促輕快;為歌曲設計演唱時的力度變化。
3、學唱歌詞
(1)演唱歌詞前,教師先引導學生分辨歌曲的四個樂句,知道在每個樂句結束處換氣。
(2)第三樂句時要能唱出“連”與“頓”的對比。
(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4)請幾名同學演唱歌曲,其他同學認真聆聽、評價。
(5)邊唱歌曲邊用動作表示四個樂句??商崾疽驗榈诙?、第四樂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現的動作也應該一樣。
4、表現歌曲
(1)教師請幾位學生戴上大頭娃娃面具到臺上隨歌曲表演,其他同學演唱歌曲。
學生相互對演唱、表現做出評價。
(2)最后教師統(tǒng)一動作邊唱歌曲邊表演。注意要以演唱為主。
京調小學音樂教案篇6
教學背景
在音樂教學中,充分利用音樂的獨特魅力,激活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chuàng)造沖動,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質,是新課標中音樂教學的重要學習目標之一。如何設計多樣化的音樂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創(chuàng)造的樂趣,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我們開展了一次題為《對十》的探討課,力求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景,引導學生在體驗歌唱樂趣的同時去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
?對十》這一課選自九年義務教育湘版小學音樂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十一課,教材安排了聽賞曲目《小放?!?,表演歌曲《對十》和創(chuàng)編活動三塊內容。教學任務是讓學生通過唱歌與歌表演表達對大自然及生活的熱愛。運用身邊的音源或自制的無固定音高的簡易打擊樂器編配創(chuàng)作節(jié)奏動作進行歌表演。本課為第一課時,主要目標為通過學唱《對十》歌曲,利用《對十》的旋律創(chuàng)編歌詞、編配節(jié)奏動作進行歌表演。
課堂回放
片斷一:敲打著心中的喜悅
師播放歌曲《對十》,讓學生用自己喜愛的動作進行律動,師生用律動進行交流。
師:剛才聽到的歌曲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生:我覺得歌曲很歡快、很活潑、節(jié)奏感很強。
師:節(jié)奏是音樂的生命,讓我們用節(jié)奏來進行音樂對話好嗎?
生:好!
(師用鈴敲打一條節(jié)奏:xx xxx xxx xxxx x‖采用問的形式,學生用文具盒或擊掌或跺腳發(fā)出聲響形成節(jié)奏:xx xxx xxx xxxx x‖給予回答。教師變換不同節(jié)奏問,學生用相同節(jié)奏回答。)
師:你們知道我問的什么嗎?
生:你問的:男同 學 女同 學 大家 愛上 音樂 課?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
下面我們繼續(xù)進行,誰的節(jié)奏敲打得準確,誰就是在用心靈跟老師對話,讓我們繼續(xù)用節(jié)奏進行對話,共享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
片斷二:唱出心中的感受
師:在音樂中我們不但能用節(jié)奏進行對話,而且還能用歌聲進行對話。
老師播放歌曲《對十》,讓學生聆聽。
師:《對十》這首歌曲是一首河北民歌,歌曲采用的就是一問一答的手法,這種對話式的歌唱形式也稱對歌。
師彈奏范唱歌曲《對十》,讓學生聽后說出歌里有幾種什么樣的花?問與答用什么樣的情緒唱?
生:歌里有三種花。唱問的時候要略顯神秘些,唱答的時候要詼諧歡快。
(學唱歌曲的教學步驟是:1.學生隨老師的琴聲哼唱。2.老師教唱難點。3.在學生基本會唱的基礎上,老師唱問的部分,學生唱答的部分,進行師生對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基本上掌握了《對十》歌曲的旋律,并能按歌曲的情緒演唱歌詞。)
師小結:這種用對歌的方式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在民間極為流傳,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極多。下面分組用《對十》歌曲的旋律創(chuàng)編歌詞,看誰創(chuàng)作的歌詞中間得最有意義而且最為巧妙,看誰回答問題最貼切,從字里行間中看得出最為自豪。
片斷三:創(chuàng)編出巧妙的問與答
分組學習。小組創(chuàng)編活動要求:1.組長分工,合作創(chuàng)意。2.創(chuàng)編完成后由各組推選一人上臺在黑板上板書創(chuàng)編的歌詞。3.確定演唱的形式(齊唱、對唱、一人領眾人和任選一項。)在學生分小組活動時,老師巡視指導。背景音樂:《對十》。
學生展示創(chuàng)編的歌詞并進行演唱。例舉:
第一組:創(chuàng)編的歌詞為:“我說哪個一來,你給我對上一,什么神奇飛上天?,你說哪個一來我給你對上一,神六飛船飛上天?!毖莩问剑阂蝗藛柋娙舜?。
第二組:創(chuàng)編的歌詞為:“我說哪個二來,你給我對上二,什么信息來得快?你說哪個二來我給你對上二,電腦信息來得快!”演唱形式:8人一組的對唱。
第三組:創(chuàng)編的歌詞為:“我說哪個三來,你給我對上三,什么人呀他最美?你說哪個三來我給你對上三,品德高尚人最美!”演唱形式:邀請老師唱問的部分,全組同學唱答的部分。
師小結:同學們的創(chuàng)編都很棒!如果我們加上打擊樂配以身體動作邊歌邊舞就會更加其味無窮了。
片斷四:舞動著我們的快樂
分組討論:1.選定一種打擊樂或道具。2.確定演唱的歌詞是教材上的還是自編的。3.商量出一種表演形式并編配出表演動作。
學生反饋演繹例舉:
第一組:《打“蓮湘”,歌表演》。選擇的歌詞為教材歌詞。背景音樂:播放《對十》錄音伴奏帶。
第二組:《說唱:(對十)》。演唱形式:模仿流行歌手說唱的節(jié)奏并配以擊掌擊打節(jié)奏。選擇的歌詞為自編歌詞。 ’
第三組:《女聲表演唱:(對十)》。表演形式為:女生加上幾個動作演唱,男生手腳配合擊打節(jié)奏。選擇歌詞為教材歌詞,背景音樂:播放歌曲《對十》錄音伴奏帶。
師小結:同學們真是太能干了,不僅了解了用歌聲對話的演唱形式,還創(chuàng)編了許多朗朗上口的歌詞,并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把對歌曲的理解表現出來了,老師為你們精彩的學習表現陶醉了。讓我們一起在《對十》的歌聲中結束本課吧。(唱《對十》歌曲下課)。
一節(jié)課在輕松的氛圍中結束了。聽課的老師都覺得這一課很美,雖然沒有多媒體輔助教學,但教師卻用音樂、用優(yōu)美的語言、通過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使學生覺得這樣的音樂課很有樂趣,能自由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很輕松很開心。
教學啟示
本節(jié)課由四個板塊構成:敲打著心中的喜悅(節(jié)奏練習)一唱出心中的感受(教唱歌曲)一創(chuàng)編出巧妙的問與答(歌詞創(chuàng)編)一舞動著我們的快樂(歌表演),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是學習演唱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這四個部分結構緊密,各部分間承轉自然,教學過程生動活潑,饒有興趣。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感受、體驗、理解、掌握《對十》這種民歌的特點和風格。如在教學中反復運用對唱的形式、通過創(chuàng)編歌詞進行對唱、通過節(jié)奏對話游戲、通過各種表演的形式和各種創(chuàng)編活動,引導學生懂得民歌是人們心中的一種情感抒發(fā),通過學習音樂,使自己成為一個情感豐富的人。
面對全新的課改實踐活動,我們總是對這項活動所指向的期望作出迅速的反應,諸如民主平等、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新成果,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新模式、新方法,往往在第一時間里就被我們老師包裝成精美時髦的禮品盒派送給學生。一說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一節(jié)音樂課便是滿堂的“聲、光、電”;一說到合作交流式的學習、不管課的任務是否需分組學習,頻繁分組的現象卻時有發(fā)生;一說到淡化音樂知識技能、一節(jié)音樂課則上得像“思品”課又不像“思品”課。當我們還在自我欣賞自我陶醉時,一不經意卻發(fā)現,在我們對課堂教學進行全新的包裝下,我們的學生卻還是原來的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并無多大提高。究其原因就是我們忽視了課改的復雜性和漸進性。對于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并不十分清楚地如何將這些東西運用到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光靠“克隆”技術是行不通的。本節(jié)課始終把學生的學習視作是一個積極主動構建的過程,老師為他們的學習提供了必要的學習條件。在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才會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
京調小學音樂教案篇7
(一)復習背唱《小小的船》
1.看歌譜齊唱歌曲。
2.邀請一位主動、大方的同學,將歌曲背唱一遍。
3.集體隨老師的琴聲背唱歌曲。
(二)聽賞《月亮月光光》
1.導入新課:
① 教師展示歌曲內容(田野、房屋、月亮、木床、糖果)的圖片。
② 完整地聽一遍童聲二重唱的《月亮月光光》
③ 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安靜地聽,一邊想像從歌曲中聽到的景像。
2.教師將歌詞的大意講解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閩南方言:
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間蓋房子。
親像水花園──好像美麗的花園。
3.老師在放第二遍音樂之前向學生提出兩個問題:
① 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應在什么位置?
② 歌曲的情緒是什么?
4.聽完第二遍音樂,學生可以上講臺將老師的圖片作一擺放,以符合歌詞描繪的情景,或將基本的擺放方位解說給同學們聽。
5.請同學回答歌曲所表現出來的基本情緒,是優(yōu)美還是歡快?
(三)表演
(四)課時結束
京調小學音樂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演唱《郊游》使學生喜愛春天,從而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用廢舊物品自制沙錘等無固定音高的簡易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自信、有表情、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準確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歌曲的三、四、五樂句。
教學方法
啟發(fā)法、情景創(chuàng)設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你們到美麗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們聽!
(教師范唱《郊游》歌曲。)
(學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題目。)
二、新課講授——熟悉旋律
1、學生隨著歌曲伴奏音樂做乘車動作去郊游:
請學生用動作模仿出坐交通工具去郊游的樣子。
2、ppt出示春天的田野等一些圖片,并請同學們用優(yōu)美的語言來贊美春天。進而引出歌曲歌詞,讓同學們熟悉歌詞。
3、學生隨著歌曲伴奏音樂用舞蹈動作表示出春天美麗的景色。
4、熟悉了旋律和歌詞,教師開始彈奏鋼琴教唱。
5、歌曲中三、四、五是難點,學生唱歌時容易出錯,因此多次重復,帶領同學們反復演唱。
6、播放伴奏,完整地唱歌曲:
7、增加難度,讓同學們用手拍桌子,敲打節(jié)奏。
三、鞏固提高
請同學們分小組上來表演歌曲,一組唱歌、一組跳舞、一組用打擊樂伴奏,之后請同學之間互相評價,最后老師進行鼓勵性的評價。
四、小結與作業(yè)
請學生一起總結出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
布置作業(yè)讓同學們回家把這首歌曲表演給爸爸媽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