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種瓜瓜教案5篇

時間:2025-04-05 作者:betray 備課教案

教師應在教案中設定清晰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學習方向,教案的結(jié)構(gòu)合理性有助于教師理清教學思路,避免混亂,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語言種瓜瓜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語言種瓜瓜教案5篇

語言種瓜瓜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學會朗誦詩歌。

2、了解西瓜和黃瓜在生長過程中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3、豐富詞匯:瓜藤兒、又大又圓、又細又長。

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nèi)容,學會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胖奶奶和瘦爺爺?shù)氖峙几饕粋€;磁帶及錄音機。

2、詩歌圖譜、ppt;筆、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分別用左右手操縱胖奶奶和瘦爺爺?shù)氖峙迹ㄟ^情景對話引題。

1、胖奶奶:嘿!我是胖奶奶。瘦爺爺:嘿!我是瘦爺爺。

胖奶奶:我喜歡種瓜。瘦爺爺:我也喜歡種瓜。

胖奶奶:我種的瓜又大又圓,味道甜又甜。瘦爺爺:我種的瓜又細又長,清口又松脆。

2、胖奶奶和瘦爺爺都夸自己種的瓜好,你們猜猜他們種的是什么瓜?

3、小朋友們猜了這么多,那詩歌里的胖奶奶和瘦爺爺?shù)降追N的是什么瓜呢?請聽詩歌《種瓜》。

二、欣賞配樂詩,幼兒初步了解詩歌內(nèi)容。

1、教師朗誦詩歌一遍,幼兒傾聽。

2、請幼兒說說胖奶奶和瘦爺爺種的各是什么瓜。

3、西瓜和黃瓜也和小朋友一樣,都是一點點長大的,你們知道他們是怎么長大的嗎?

三、課件演示,了解西瓜和黃瓜的.生長過程。

1、看ppt聽教師朗誦詩歌一遍。

2、提問:西瓜和黃瓜的生長過程中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樣的?

四、看圖譜學兒歌。

1、教師指著圖譜完整朗誦一遍詩歌。

2、幼兒跟著教師看著圖譜一起念詩歌。

3、豐富詞匯:瓜藤兒、又大又圓、又細又長。

(提問:小朋友們看,剛才胖奶奶和瘦爺爺種的瓜藤各往哪兒爬呀?""長呀長呀,胖奶奶種的瓜和胖奶奶一樣,怎么樣?長呀長呀,瘦爺爺種的瓜和瘦爺爺一樣,怎么樣?)

4、分男女角色念。(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

五、拓展想象,鞏固理解詩歌內(nèi)容。

1、胖奶奶和瘦爺爺明年還要種瓜,他們會種什么瓜呢?根據(jù)想象,編成詩歌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教師提操作要求。

3、幼兒邊聽音樂邊作畫。

教學反思:

整個過程小朋友氣氛都比較活躍,他們都能積極參與,親身體驗種西瓜的整個過程,老師也只是起到一種指導的作用。小朋友們都很高興,知道西瓜是藤打的,不是樹結(jié)的,得來不容易。當然,在課堂這么短的時間幼兒體會不出勞動的艱辛,我以后會經(jīng)常帶他們到郊外,多長見識!

語言種瓜瓜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知“胖和瘦、又大又圓和又長又細”,學習其他反義詞。

2、借助教師提問和畫面提示,比較故事畫面中的異同,感知黃瓜和西瓜的生長過程和外形特征。

3、積極參與組詞和歌唱活動,樂于將故事內(nèi)容編進歌曲里并大膽地歌唱。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唱歌曲《王老先生》。

2、投影儀1臺。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活動。

(1)教師:小朋友,你有爺爺奶奶嗎?他們長什么樣子?他們會種瓜嗎?

(2)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閱讀一篇有趣的故事《種瓜》。

2、教師帶領(lǐng)幼兒看圖,讓幼兒自主閱讀,初步感知故事內(nèi)容。

(1)教師:看看畫面上有誰?他們長得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胖奶奶和瘦爺爺在做什么?他們在種什么東西?

3、教師用投影儀放大畫面,采用邊提問邊講述的方式,引導幼兒看圖閱讀畫面,感知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教師:畫面上的奶奶和爺爺長得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不一樣?他們拿了什么?

(2)教師閱讀畫面上的內(nèi)容,鼓勵幼兒跟述,講述胖奶奶和瘦爺爺?shù)男袨椤?/p>

(3)教師:觀察地里的瓜子,說一說,瓜子怎樣了?

(4)教師:胖奶奶的瓜子發(fā)了芽,瘦爺爺?shù)墓献釉鯓恿??(鼓勵幼兒跟述?/p>

(5)采用同樣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種子開花以及種子結(jié)果的情景。

4、看圖完整閱讀故事,感知故事中相同和不同之處,感知、認讀胖和瘦等反義詞。

(1)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采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等方式,引導幼兒跟述。

(2)啟發(fā)幼兒自己觀察畫面并說一說:這個故事里,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胖奶奶和瘦爺爺,瓜藤往地上爬和往天上爬,又大又圓和又細又長)

(3)教師:你覺得這個故事的雙眸地方比較有趣?

(4)教師帶領(lǐng)幼兒完整地閱讀故事畫面。

(5)教師:“胖”和“瘦”是一對反義詞,除了說“胖奶奶”和“瘦爺爺”還可以說什么?你還知道哪些反義詞?(鼓勵幼兒運用反義詞組詞,豐富幼兒相反概念的認識、理解和運用)

5、引導幼兒根據(jù)種子成長的特點,猜測瓜果的名稱。

(1)教師描述植物的特點。例如:“瓜藤兒往地上爬,請你猜一猜,這是什么瓜?”“瓜兒長得細又長,請你猜一猜,這是什么瓜?”……促使幼兒進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長特點。

(2)教師講述植物的特點,請幼兒猜測是誰種的瓜。例如:“瓜藤兒往上爬,請你猜一猜,這是誰種的瓜?”“瓜兒長得圓又大,請你猜一猜,這是誰種的瓜?”……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胖奶奶、瘦爺爺與瓜果之間的關(guān)系。

6、音樂活動“胖奶奶和瘦爺爺”。

(1)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王老先生》的樂曲,仿編《胖奶奶和瘦爺爺》。

教師:王老先生有塊地,他在地里養(yǎng)小雞,胖奶奶和瘦爺爺在地里做什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唱一唱胖奶奶有塊地,她在地里種西瓜,好嗎?

(2)師幼一起分別演唱胖奶奶和瘦爺爺有塊地,她(他)在地里種西瓜(黃瓜)……

語言種瓜瓜教案篇3

一、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感受文學作品的趣味性。

2、通過觀察比較故事畫面,感知黃瓜和西瓜的外形特征和生長過程的異同之處。

3、理解故事內(nèi)容及“胖和瘦,又大又圓,又細又長”等字詞的意思。

二、活動準備。

1、自制課件(放大的幼兒用書)。

2、幻燈圖片:西瓜、黃瓜。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吃過一些什么瓜?它們長得什么樣?誰能用一句完整地話說一說?

(二)初步感知故事內(nèi)容。

師:今天我們要一起來聽一篇有趣的故事《種瓜》。聽完之后,告訴大家,故事里面有誰?他們在種什么東西?

(三)通過看圖閱讀畫面,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提問:畫面上的奶奶和爺爺長什么樣子?他們拿了什么?

胖奶奶的瓜子發(fā)了芽,瘦爺爺?shù)墓献釉鯓恿??(鼓勵幼兒跟述?/p>

(2)采用同樣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種子開花以及種子結(jié)果的情景。

(3)師:這個故事里,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種子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是一樣的;胖奶奶和瘦爺爺,瓜藤往地上爬和往天上爬,又大又圓和又細又長是不一樣的。)

(4)“胖”和“瘦”是一對反義詞,除了說“胖奶奶”和“瘦爺爺”之外,還可以說什么?你還知道哪些反義詞?

(5)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種子成長的特點,猜測瓜果的名稱,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胖奶奶、瘦爺爺和瓜果之間的`關(guān)系。

如:瓜兒長得圓又大,請你猜一猜,這是誰種的瓜?

瓜兒長得細又長,請你猜一猜,這是誰種的瓜?

瓜藤兒往地上爬,請你猜一猜,這是什么瓜?等等。

(四)教師結(jié)合課件,再次完整講述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采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等方式,引導幼兒跟述。

(2)師:你覺得這個故事的什么地方比較有趣?

(五)請幼兒兩兩結(jié)伴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最后請個別幼兒到集體面前講述故事。

四、活動延伸。

1、繼續(xù)引導幼兒玩“反義詞”游戲,鼓勵幼兒運用反義詞組詞,豐富幼兒對相反概念的認識、理解和運用。

2、音樂活動:“胖奶奶和瘦爺爺”。

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王老先生》的樂曲,仿編《胖奶奶和瘦爺爺》,如:胖奶奶有塊地,咿呀咿呀喲,她在地里種西瓜,咿呀咿呀喲……

3、鼓勵幼兒在餐前活動中講述這個故事。

語言種瓜瓜教案篇4

預設目標:

1、學唱歌曲,體驗歌曲歡樂的情緒。

2、培養(yǎng)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

3、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小樂器:三角鐵、碰鈴、串鈴。

活動預設:

1、學做《拍手跺腳組合節(jié)奏練習》的動作。

(1)欣賞樂曲,讓幼兒找出拍手節(jié)奏,聽音樂拍手,并進行練習。再找出跺腳節(jié)奏,并進行練習。

(2)在動作熟練的基礎上,分兩組進行練習,一組拍手,一組跺腳,拍、跺出和諧的節(jié)奏。

2、即興表演。第一遍教師念歌詞,幼兒根據(jù)歌詞表演;第二遍教師演唱歌曲,幼兒再次即興表演,讓幼兒通過動作體會勞動人民的辛苦,體驗歌曲表達的情緒。

3、學唱歌曲。

(1)幼兒感受節(jié)拍,按節(jié)拍念歌詞。

(2)用整體教唱法教唱歌曲,提醒幼兒用自然的聲音唱歌曲。

(3)幼兒每人拿一件小樂器,邊唱邊為自己伴奏。

4、復習舞蹈《花蝴蝶》。

活動反思:

整體將課程教案預設內(nèi)容上下來了,但是之后的表演環(huán)節(jié)有點混亂。其中在出示休止符的環(huán)節(jié)有些停頓(頓時忘記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是什么了),當我的是種瓜的人,幼兒是瓜時,我們配合地不錯,沒想到幼兒都會自覺地蹲(趴)下來當小種子。但是接下來互換角色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所有幼兒都跑過來給我(做瓜)的來種,導致幼兒擁擠甚至有了碰撞摔倒的事件發(fā)生。沒有合理地想到,并良好的.改正。

今天有特級教師來班里,所有在教室點評中除了我們的主班老師鄭老師外,還有其他三位特級教師的評課。

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開頭,很簡略顯得緊湊。并且在唱歌的時候一直是面帶笑容的,精神很飽滿。若是表演環(huán)節(jié)可以緊湊一點,那么整堂課相對于實踐的學生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值得小表揚一下。o(∩_∩)o~

語言種瓜瓜教案篇5

設計背景

許多小朋友都吃過西瓜,卻不知西瓜是怎么得來的,現(xiàn)在我就他們一起體會種瓜的過程。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nèi)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2,讓幼兒了解種西瓜的整個過程,同時感受收西瓜時的心情。

3,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重點難點

1,讓幼兒通過兒歌,體會人們勞動的艱辛。

2,通過學習生字“歡”,“喜”,讓幼兒體會獲得勞動果實時的喜悅心情。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一幅。

2,字卡“歡”“喜“。

3,西瓜苗,西瓜,灑水壺。

活動過程

小朋友知道西瓜是怎么得來的嗎?春天來了,農(nóng)民伯伯開始工作了。我們小朋友想不想學種西瓜呀?(想)想的話一起和林老師去種西瓜好不好?

一,出示掛圖,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了解畫面的`內(nèi)容。

二,教師提問:

1,我在哪里呀?(籬笆下)

2,種了一棵什么呢?(一棵瓜)

教師出示一棵西瓜苗,叫一個小朋友示范種西瓜的動作。

3,種了西瓜之后,我們是不是就坐在那里等西瓜長出來呀?(拿出灑水壺)

啟發(fā)幼兒回答:不是,要施肥,澆水,天天來看它,它才能發(fā)芽,開花。

4,經(jīng)過我們的辛苦勞動,終于結(jié)出了一個?(西瓜)

三,教師捧著個大西瓜,引導幼兒用高興的語氣來朗讀:“大西瓜呀大西瓜,歡歡喜喜抱回家。

小結(jié):注意自己的表情,動作,語言要豐富,邊演邊朗讀,以引起幼兒學習朗讀兒歌的興趣。

活動延伸:小朋友,現(xiàn)在你們都知道西瓜是怎么得來的,你們回到家里后,和爸爸媽媽一起種西瓜,然后幫它施肥,澆水,到時候看誰的西瓜長得最大。

教學反思

整個過程小朋友氣氛都比較活躍,他們都能積極參與,親身體驗種西瓜的整個過程,老師也只是起到一種指導的作用。小朋友們都很高興,知道西瓜是藤打的,不是樹結(jié)的,得來不容易。當然,在課堂這么短的時間幼兒體會不出勞動的艱辛,我以后會經(jīng)常帶他們到郊外,多長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