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時候,制定教案都是能夠幫助我們提高教學質量的,為了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大家可以將教案制定好,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湘魯版三年級上冊教案優(yōu)秀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湘魯版三年級上冊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3、掌握課文內容,了解香港的美麗和繁華,激發(fā)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課前我們欣賞了歌曲《東方之珠》,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東方之珠》。
齊讀課題:《東方之珠》
2、聽寫詞語:沐浴舒服傾聽舉世聞名觀賞商店閃耀人流如潮
3、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香港旅游?(想)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通過認真讀課文,和作者一起去飽覽香港的美景,領略一下“東方之珠”的風采。
二、學習第1節(jié)
1、課文的第1節(jié)向我們交代了香港是我國的南大門,有哪些景點,是課文的總起。誰來說說香港有什么?(香港有——)
(板書: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繁華的街市)
2、指導朗讀:讀出沙灘的美麗迷人,公園的著名,街市的熱鬧繁華。
3、為什么說香港是我國通向世界的南大門。
師:整個國家好比一個家,得有個門,香港在我國的南方,它就好比是我國南邊的大門,那里每天有許多船只、飛機通往世界各地。
(生齊讀第1節(jié))
三、學習第2-5節(jié)
1、(生閉上眼睛)清晨,我們在上海登上飛機,經過兩個小時的航程,飛機緩緩降落在香港新機場。香港到了?。ū犻_眼睛)
2、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輕聲朗讀課文第2-5節(jié),盡情地游覽一下各個景點。找找課文介紹了哪幾處景點?
生自由朗讀課文。指名回答。
(板書:淺水灣、海洋公園、銅鑼灣、美麗的夜景〉
3、你最喜歡哪個景點,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4、精讀訓練(生讀后交流,靈活機動的教學第2-5節(jié))
你最喜歡哪個景點? 請你朗讀一遍(生說)
第2節(jié):迷人的沙灘——淺水灣
(1)指名讀第2節(jié)。
(2)〈淺水灣圖1〉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美景?你從哪里看出淺水灣很美、很迷人。(浪平沙細、陽光和煦)師:看,平靜的海面,細細的沙子,陽光多么溫暖??!指導朗讀:浪平沙細、陽光和煦
(3)師:溫暖柔和的陽光灑滿了海面。灑在了金色迷人的沙灘上,真如仙境一般。所以說,淺水灣是——(生說:“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4)〈淺書灣圖2〉瞧,每逢節(jié)假日,迷人的沙灘吸引來多少游客。人們在沙灘上游玩,有什么感覺呢?(舒服)人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感受呢?
(5)讓我們大家來讀一讀第2節(jié),把漫步迷人沙灘的舒服感覺讀出來。指導朗讀:(師:你正在沙灘上悠閑自在地散步,輕輕的柔柔的海風吹來,多舒服啊!仔細一聽還能聽到浪淘拍岸的聲響。)(指讀 齊讀)
過渡:欣賞完了迷人的淺水灣,大家一定還想去別處看看吧,那就別停下你的腳步,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細細欣賞。
第3節(jié):著名的公園——海洋公園
(1)指名讀第3節(jié)。
(2)“舉世聞名”是什么意思?你能給它換個詞語嗎?把詞放進句子中讀讀。(馳名中外、世界聞名、聞名中外)
(3)來得正巧,海豚,海獅表演開始啦!這些海豚、海獅在干什么?你覺得它們的表演怎么樣?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海豚和海獅的表演非常精彩?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游客:聚集,不時……開懷大笑)
(4)齊讀第3節(jié)。
(5):有這樣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園,難怪會舉世聞名。
過渡:乘上去銅鑼灣的雙層巴士,不多時
就到了銅鑼灣。一下車,你看到了怎樣一番景象?
第4節(jié):繁華的街市——銅鑼灣
(1)指名讀第4小節(jié)。
師:銅鑼灣和中環(huán)、尖沙咀是香港的三大鬧市口。一個“鬧”字可以看出銅鑼灣一幅怎樣的景象。(熱鬧、繁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2)重點理解:
a、“摩天大廈”:指的是各種高樓大廈,讀出樓房的高來。(指名讀)
b、“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列著。
鱗次櫛比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樓圖〉(指名說:摩天大樓……)
:房屋很多,一座挨著一座排列著,很密,這就叫做——鱗次櫛比。
c、從“琳瑯滿目”看出商品多,使我們看得——眼花繚亂。
d、從“人流如潮”看出人多,人像潮水一樣涌過來。
:銅鑼灣樓多、商品多、人也多,是全港三大鬧市之一。
(3)讓我們感受銅鑼灣這種熱鬧、繁華的景象。(齊讀)
過渡:香港的白天很美,香港的夜景也很漂亮。每當夜幕降臨,整個香港又是另一番景象,你想欣賞嗎?
第5節(jié):美麗的夜景
(1)夜幕初垂,輕風徐來,站在太平山山頂,美麗的維多利亞灣夜景盡收眼底。請看:〈插圖:夜景圖1、2、3〉
(2)你覺得香港的夜景美不美,美在哪里?請你找出這一段的中心句。(指名說)
(板書:燈的海洋)
(3)第5節(jié)用了3個比喻句,寫出了香港美麗的夜景。
跟老師一起來讀一讀。指名說把什么比做什么?
(師引讀:……成了——
……像——
……如同——)
(4)港灣里的燈光是靜的,馬路上的車燈是動的,一靜一動,互相輝映,真是——(美不勝收)誰愿意當播音員,把這么美的夜景介紹。(指名讀、齊讀)
(5)誰能不看書,看圖向大家介紹(指名試背第5節(jié))。
四、學習第6節(jié)
1、(看板書)師:香港有迷人的沙灘——淺水灣、著名的公園——海洋公園、繁華的街市——銅鑼灣,香港那么著名、迷人、繁華、美麗,所以我們說“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2、誰來贊一贊香港?(指名讀)
3、香港,這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曾經被英國侵略軍攻占,19世紀,英國侵略,清政府被迫將香港割讓給英國。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4、師述說:英國國旗和香港旗在英國國歌樂曲聲中緩緩降落,隨著米字旗的降下,英國在香港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tǒng)治宣告結束。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響起來了,五星紅旗和香港特區(qū)區(qū)旗一起徐徐升起,1997年7月1日這一天,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回歸祖國了,人民從此成為香港這塊土地上的真正主人。
5、我們?yōu)槲覀兊淖鎳鴵碛羞@樣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而感到什么?(驕傲、自豪、喜愛……)請你帶著這種感覺再讀一讀第6節(jié)。(齊讀第6節(jié))
6、讓我們共同祝愿——(香港未來更美好?。?/p>
五、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向家人、朋友介紹香港。
六、板書:
14、“東方之珠”
迷人的沙灘——淺水灣
著名的公園——海洋公園
繁華的街市——銅鑼灣
美麗的夜景——燈的海洋
教學反思
湘魯版三年級上冊教案篇2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供實驗班三年級第一學期使用。在保持前四冊教材特色的基礎上,三年級上冊教材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從選編課文到設計練習,從內容安排到呈現方式及版式設計,又有新的突破。
為幫助教師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更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現就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教材特點、學習目標及教學策略等方面做一介紹。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課例由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后有要求認識和要求學會的字,還有課后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既將前后的課文連接起來,又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課文的練習題后,還安排有“資料袋”。第一單元和第五單元各安排一次綜合性學習,分別是“我們的課余生活”“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
教材繼續(xù)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細心觀察、燦爛的中華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獻出我們的愛。每個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排在橫條里,要求會寫的字排在方格里,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讀課文后。此外,教材在語文園地一、四、五、七還歸類安排了一些要求認識的字。
每個語文園地由五個欄目組成。其中有四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日積月累”;第五個欄目是機動欄目,為“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八個語文園地中交叉安排兩次。
全冊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幾種情況:導語、課后練習、資料袋和語文園地里的不認識的字,只在全冊書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后面出現均不注音;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里的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直到這個字要求學生認識為止。課文中的多音字隨文注音,用方括號標出。學習伙伴的話和文章作者的姓名一律不注音。有些字在具體的語境中讀音要發(fā)生變化,課文標注的是變調音或輕聲。如,“黃澄澄”的“澄”,在課文里標注的是dēng。
二、教材的特點
(一)圍繞專題組織單元,進一步加強教材的整合性
前四冊教材“以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加強整合”的編寫思想,在教學實踐中已經得到老師們的充分肯定。本冊教材在繼承中又有創(chuàng)新,從導語到課例、到語文園地,各項語文活動都緊密圍繞本單元專題而展開,教材的整合性進一步加強,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強化導語的導學功能:
從本冊開始,每組單元前設計了專門的版面安排導語內容。導語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單元學習的內容,點明專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導語還布置學習過程中的一些任務,為課文和語文園地的學習做好準備。每組導語都配有表現專題內容的背景圖,用直觀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專題。如,第一單元,導語一開始就用詩一樣的語言為學生描繪了五彩斑斕的兒童生活情景,點明主題,并用召喚性的語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配以精美的反映兒童生活的畫面,使學生很快進入本單元的學習情境中。第二單元導語在點明專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后,提出“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收集名人的資料,更多地了解他們?!蹦康氖菫楹竺婵谡Z交際“講名人故事”做好了鋪墊,使單元內的各項學習活動能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
2、加強了單元內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聯(lián)系與整合:
在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之間,用一段流暢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讀課文過渡到略讀課文,并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形成一個整體,更好地發(fā)揮訓練閱讀、遷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如,學了精讀課文《陶罐和鐵罐》,在略讀課文《獅子和鹿》前有這樣一段話:“《陶罐和鐵罐》告訴我們應該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下面這篇課文,又會給我們什么啟發(fā)呢?認真讀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再聯(lián)系實際說說自己的體會。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把這兩篇課文聯(lián)系起來,想想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边@段話承上啟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讀課文所學的內容,又引出了略讀課文學習的內容,同時還把兩篇課文聯(lián)系起來,提出略讀要求。
3、聯(lián)系單元專題,加強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
如,第四單元專題是“細心觀察”。本單元的四篇課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人們在觀察中的發(fā)現。有觀察鮮花,發(fā)現鮮花開花的不同時間;有觀察蜜蜂,發(fā)現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有在玩耍中發(fā)明顯微鏡的;有在觀察中發(fā)現駱駝特征,進而找到駱駝的。教材在導語中就建議學生留心觀察,在《花鐘》后又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的花和其他事物,還建議寫觀察日記。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練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翱谡Z交際”讓學生說說最近觀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發(fā)現?!傲曌鳌弊寣W生寫一則觀察日記。在“日積月累”中要求學生讀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韻文。“寬帶網”引導學生搜集和閱讀更多的發(fā)明與發(fā)現的故事??梢钥闯觯麄€單元圍繞專題內容,將聽說讀寫等語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各種活動之間相互聯(lián)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后面有拓展、交流。單元內各部分成為一個互相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有利于全面實現課程目標。
對于這樣的編排,審查意見這樣寫道:“每組教材能圍繞專題合理有序地組織內容,精心設計學習活動。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學習內容與訓練內容,閱讀理解與口語交際、習作彼此關聯(lián),緊密結合?!拐Z文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能整體推進,協(xié)調發(fā)展?!?/p>
(二)結合專題安排“綜合性學習”,落實課程標準倡導的課程理念和提出的課程目標
“綜合性學習”作為和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并重的一個內容,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價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正如課標所指出的那樣,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在于“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綜合性學習以其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特點,更能在發(fā)展學生主動探索、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能力上發(fā)揮重要作用。
本冊分別在第一單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單元“燦爛的中華文化”兩個專題中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一個是記錄自己的課余生活,一個是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這兩個綜合性學習不但與閱讀訓練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成為該單元語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還是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導的延伸和拓展。同時,它又將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臺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為聽、說、寫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條件,提供了有意義的話題,體現了課內外的銜接、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如,第一單元的專題是“多彩的生活”。在導語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出各種兒童生活的畫面后,安排《我們的民族小學》這篇精讀課文,讓學生感受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同一所學校里學習、活動的情景。在這篇課文后,提出開展“記錄自己的課余生活”的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并提示記錄的方法“可以用文字敘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畫圖畫……”。接著學習兩篇分別表現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假日里登山游玩的精讀課文《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考慮到教材初次安排綜合性學習,對這一活動不太了解,如何進行綜合性學習,掌握的方法還比較少,因此教材在《爬天都峰》后,編排了“綜合性學習提示”,提醒學生注意記錄活動進行得怎樣,并提供記錄的示范供學生參考。接著,教材用一段簡潔的話語,概括前面所學課文的內容,引導學生學習介紹鄉(xiāng)村兒童生活的略讀課文《槐鄉(xiāng)的孩子》。在語文園地里,“口語交際”讓學生交流在課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獲和感受,“習作”讓學生寫課余發(fā)生的事,“讀讀背背”編排的是反映兒童生活內容的古詩《小兒垂釣》,“展示臺”用搜集郵票、閱讀課外書、小組合作辦圖片展的方式,展示學生的課余生活。
又如,第五單元專題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簡短的“導語”點明專題之后,編排《孔子拜師》這篇精讀課文,讓學生認識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并在課文之后提出結合本單元的學習,開展“綜合性學習”──“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的要求。怎么開展?教材提出了活動要求、活動內容和開展活動的途徑等建議:“大家自由組成小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內容,準備怎樣開展活動,然后分頭行動,用多種方式了解傳統(tǒng)文化?!比缓髮W習精讀課文《盤古開天地》,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創(chuàng)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接下來學習精讀課文《趙州橋》,從建筑的層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燦爛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課后安排“綜合性學習提示”,引導學生進一步搜集資料,做好展示的準備。再用一段簡短的過渡語,由古代建筑引到古代繪畫,引導學生略讀介紹《清明上河圖》的課文《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最后,在“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中,讓學生交流在“綜合性學習”中了解到的傳統(tǒng)文化,在“習作”中寫自己活動中最想寫的內容?!叭辗e月累”讓學生借助生肖郵票,讀背體現傳統(tǒng)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臺”中,引導學生用寫春聯(lián)、做風箏、辦手抄報等形式,展示在“綜合性學習”中了解到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這一單元的語文學習中,圍繞“燦爛的中華文化”這一專題,開展聽說讀寫各項活動,既培養(yǎng)了語文能力,又增進了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綜合性學習不是標準化的學習,它是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活動。對于綜合性學習的安排,教材不僅提出了活動的內容,還體現了一個根本的指導思想: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也就是盡可能地讓學生自己開展活動。這不僅表現在學習方式的選擇上,也表現在學習內容的安排與組織上。教師應放手讓學生確定具體內容,選擇學習伙伴,自己制定活動計劃,并按計劃開展活動?;顒又校處熞獏⑴c其中,有督促和檢查?;顒雍?,要通過不同的方式組織學生展示活動的成果,如,辦小報,辦展覽,交流課外閱讀的書籍。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感覺到,語文很有用,體驗成功的快樂。
開展綜合性學習要因地制宜。各個地方、各個學校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教師可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各種語文教育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語文綜合性學習,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目前,許多學校都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探索,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做法。如,把語文綜合性學習和單元整組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將綜合性學習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在單元學習之前,先進行單元導讀,讓學生初步了解本單元學習內容,同時明確綜合性學習的任務。然后,從多數學生感興趣的一課開始進行精讀訓練,根據學習需要進行學習內容的重組。學習活動中,每一單課的學習都有課外實踐活動的要求,將綜合性學習貫穿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在學完本單元后,進行整體回顧和交流。我學到哪些知識,我掌握了哪些本領。并隨機向課外拓展,展示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收獲。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還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來。
(三)大量更新課文,合理安排精讀和略讀兩種課文類型
課文是學生積累和吸取優(yōu)秀文化營養(yǎng)的主要憑借,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冊教材在選文方面,注意密切聯(lián)系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新編選的課文超過一半。有反映中外、城鄉(xiāng)兒童生活故事的《我們的民族小學》《金色的草地》《槐鄉(xiāng)的孩子》;有反映領袖、科學家優(yōu)秀品質的《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頭》;有反映現代兒童關愛他人的《掌聲》《給予樹》《好漢查理》;有反映中華優(yōu)秀文化、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孔子拜師》《盤古開天地》《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有表現秋天景物的《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許多新選的課文角度新穎,有助于啟迪學生的思想,如《矛和盾的集合》《獅子和鹿》。選文努力做到語言規(guī)范,在文字上做了認真的加工。課文體裁豐富,有散文、故事、詩歌、寓言、神話、科學小品,語言活潑,生動有趣,蘊涵著豐富的人文內涵,使學生不僅學到語言,在思想上也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從本冊開始,課文分精讀和略讀兩種類型,這是從閱讀方法上對課文進行的劃分。精讀是認真仔細地研讀,有時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結合聯(lián)想和想象,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精讀不但是充分理解閱讀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與精讀不同,略讀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教材在部分課文的后面安排了“資料袋”,其形式有文字介紹,也有圖片介紹等?!百Y料袋”一般是給學生提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一些知識。其中,有的是課文相關知識點的介紹。如,《我們的民族小學》課后安排的少數民族生活的圖片,《蜜蜂》課后對蜜蜂采蜜的一些知識介紹,《玩出了名堂》課后對微生物作用的介紹。有的是介紹課文的主人公。如,《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頭》《孔子拜師》課后,有分別介紹宋慶齡、李四光、孔子的圖片、文字。還有的是與課文內容有關的一些歷史、風俗的介紹。如,《風箏》課后介紹風箏的歷史,《給予樹》課后介紹圣誕節(jié)的風俗習慣。設置這個欄目,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了解與課文有關的信息,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四)改進課文和課后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1、改進課文的導學系統(tǒng):
靈活地在課文之前、課文之中或課文之后,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逐漸悟到讀書時應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樣想,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圍繞課文提出的問題,有以下幾種情況。
⑴引導學生理解詞句及課文內容。有的在課文的關鍵處提出思考的問題。如,《灰雀》一課,在“‘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边@句話的旁邊提出一個思考的問題:“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有的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如,《陶罐和鐵罐》一課,在“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這句話的旁邊,提出“‘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讀讀看。”有的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畫面。如,《美麗的小興安嶺》文后,學習伙伴說“我仿佛看到了各個季節(jié)不同的景色”,啟發(fā)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把語言文字迅速地轉換成形象,想象課文描述的美麗景色。
⑵用感悟性、點評性的話語,提醒學生注意相應的內容。如,在《奇怪的大石頭》里有一段李四光向老師提出問題的描寫,學習伙伴在這段文字旁邊,發(fā)出“李四光真會提問題”的感嘆,這其實是引導學生留心李四光提出的問題,揣摩他思考、提問的方法。
⑶引導揣摩遣詞造句的妙處和文章寫法。如,《趙州橋》一課,在“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句話旁邊,提出“這句話這樣寫,好在哪兒呢”的問題;《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文后有“我發(fā)現課文是圍繞一句話來寫的”這一關于寫法的提示。
⑷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孔子拜師》一課,在“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句話的旁邊,學習伙伴說“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我能體會到這句話的意思”;《矛和盾的集合》一課,在“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旁邊,提示“我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等等。
審查委員高度贊賞了這樣的編排方式,他們在審查意見里寫道:教材“導學特色突出”“導學內容豐富:有引導讀書思考的,有引導動手實踐的;有引導單項訓練的,有引導綜合運用的;還有的引導向課外延伸。形式多樣:有的在課前引導,有的在課中引導,有的在課后引導。尤其課文中的導學設計有新意,把握適度。能緊密聯(lián)系課文內容進行啟發(fā)引導,有引導體會思想感情的;有引導領悟表達方法的;有聯(lián)系實際,加以拓展的。對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給予啟發(fā)、引導、示范,使學生學會學習。”
2、改進課后練習的設計:
課后練習,都是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談感受、展示學習成果,或用舉例的方式,鼓勵大家討論、交流。
與低年級教材“我會讀”“我會寫”的設計思想一脈相承,結合中年級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本冊教材在課后練習的設計上,改變了過去以布置、要求的語氣提出思考練習內容的敘述方式,采用了以激勵的口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第一人稱敘述方式。這不僅僅是形式的改變,而是體現了編寫指導思想的變化。其中,有的是以“我能……”“我要……”的方式引領學生展示學習的成果。如,在《盤古開天地》一課之后,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我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取代過去復述課文的要求。有的是以“我們來討論討論……”“我們來交流交流……”這樣一些富有激情的話語引導大家合作學習。如,在《我們的民族小學》一課之后,用“我很喜歡這所民族小學,讓我們交流一下讀后的感受?!庇械挠酶挥谢盍蛡€性的兒童化語言,激勵學生認真朗讀課文。如,“課文寫得真美,我要好好讀一讀,再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薄岸嗝磧?yōu)美的古詩,我要把它背下來?!薄罢n文使我很受啟發(fā),我要認真讀一讀?!薄拔覀儊矸纸巧首x課文?!?/p>
有的課后練習鼓勵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探究發(fā)現,盡量自己解決問題。一種是提出不懂的或感興趣的問題和大家討論。如,《爬天都峰》一課,“老爺爺和‘我’爬上天都峰后,為什么要互相道謝呢?我們來討論一下。”《掌聲》一課,“從英子的變化中,我想到了很多,讓我們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一種是以學習伙伴的探究為引導,激勵大家有新的發(fā)現。如,《灰雀》一課,“我發(fā)現列寧非常喜歡灰雀,你發(fā)現了什么?我們都來說一說?!薄睹利惖男∨d安嶺》一課,“‘樹木抽出新的枝條’中的‘抽出’用得真好。我們一起來找找這樣的詞語,體會體會?!边@些都反映了教材在轉變教學觀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上的努力。
審查意見這樣寫道:“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問題,啟發(fā)討論和交流,引導發(fā)現規(guī)律,激勵學生展示學習的成果,如,‘讀了課文,我有一些不懂的問題想和大家討論’……這樣的語句既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又為學生自讀自悟、合作學習留有空間,也體現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以及個性化感悟的尊重?!?/p>
3、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
本冊教材采用了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學習和積累語言,且較好地體現了讓學生自主選擇、主動積累的思想。
一是在課后練習中加強了詞、句、段的積累。引導學生把自己覺得好的詞、句、段多讀讀,或抄一抄。如,“我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了下來,你抄了哪些?”“讀了第二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這一段抄下來?!?/p>
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詞語表,體現對積累詞語的重視。詞語表中的詞語,為本課要求寫的字或以前要求寫的字組成的詞語,不窮盡本課所有的詞語。這部分內容教師可結合教學實際做相應處理,要既靈活又扎實。
三是加強了朗讀、背誦訓練,而且增加了自由度。課后練習大都是由學生自己選擇背誦的部分,如,“課文寫得很美,我要好好讀一讀,再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我要讀出自豪的感情,還要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痹诖嘶A上,教師酌情推薦、檢查和組織交流,既體現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做到因人而異,又體現兼顧基本要求。
4、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閱讀或生活實際,安排適量的“小練筆”:
隨著學生會認、會寫的字的增多,學生寫話的愿望日益增強。順應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這一特點,本冊在二、四、六、八單元分別安排了的四次小練筆,以加強讀寫之間的聯(lián)系,增加學生練筆的機會。如,《小攝影師》課后安排了續(xù)寫故事;《玩出了名堂》課后安排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美麗的小興安嶺》課后安排寫一處景物;《給予樹》課后安排替小女孩寫幾句感謝的話。這些內容的安排都緊密聯(lián)系學生閱讀和生活實際,使學生有話可說。“小練筆”以學生自主練習為主,教師可以鼓勵他們注意運用課文中的一些表達方法和寫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當作語文園地中的“習作”來對待。
湘魯版三年級上冊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交流的愿望,培養(yǎng)保護動物的意識。
2.學習“因果”句式,積累有關生肖的成語,進行說話練習,學寫觀察日記。
3.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激發(fā)學生積累詞匯的興趣。
重點難點:
1.學習“因果”關系的句式。
2.激發(fā)學生積累詞匯的興趣。
3.學寫觀察日記。
教學過程:
一、語海暢游
1.讀讀繞口令,看誰讀得好。
(1)練習讀繞口令。
(2)齊讀。
(3)開展比賽,看誰讀得又快又對。
(4)說說自己積累的繞口令。
①兩只小白鴿,一只大天鵝,它們口很渴,喝水很快樂。
②張嬸種黃瓜,一根四兩八。樂壞了小花花,脫下花褂褂。包起大黃瓜,抱著當娃娃。
2.把句子補充完整。
(1)讀書中的句子,明確要求。
(2)自己練習完成。
(3)讀自己補充完整的句子,檢查前后內容是否恰當。
(4)投影出示同學的句子,共同訂正。
“因為”是原因,“所以”是結果。
①因為下雨了,所以我今天沒有到公園去游玩。
②因為丁丁生病了,所以他今天沒有來上學。
二、積少成多
1.讀讀背背。
(1)朗讀古詩《蜂》。
(2)說說你對古詩的理解。同學互相補充。
老師小結:這首詩借蜜蜂采百花釀蜜后,自己卻享用得很少的現象,反映了農民一年辛苦勞動,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財富,卻得不到溫飽,全被統(tǒng)治者剝奪去了的現實。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時也揭露了封建社會人剝削人的不平等現象。該詩言簡意賅,含意深刻,引人深思。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4)練習背誦。
2.我的采集本。
(1)認讀成語。
投影出示成語
鼠目寸光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畫龍點睛 打草驚蛇 馬到成功 亡羊補牢 呆若木雞 狗急跳墻
(2)理解意思。
(3)抄寫成語。
(4)交流自己搜集的與生肖有關的成語。
三、作業(yè)布置
1.閱讀短文,理解內容。
2.口語交際練習。
3.學寫觀察日記。
湘魯版三年級上冊教案篇4
第一單元
第一課我愛我的家
教學目標:
1、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yǎng)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2、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激發(fā)愛家的情感。
3、通過學習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溫暖,培養(yǎng)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教學難點:
了解家庭的過去,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課程準備:
1、教學課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1、聽曲《可愛的家》,讓大家猜猜這是什么曲子,會唱的一起唱。
2、聽教師朗誦一首詩歌:《我愛我家》
3、同學們,你們都有自身的家,你們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關心照顧下健康生長,你們愛自身的家嗎?現在請我們的同學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身的家。
二、認識自身的家庭
1、讓兩名同學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紹自身家的家庭成員和家居環(huán)境。
2、談話,讓學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點,每個家庭也各有特點,不同地區(qū),人們的家居和生活習慣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時候最想家
1、看圖說說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他們?yōu)槭裁聪爰摇?/p>
2、說說你什么時候最想家,為什么?
四、有家感覺真好
1、看照片評價照片中的小孩有一個什么樣的家。
2、教師給學生介紹自身也有一個溫馨的家,以和家庭的基本情況,談談自身對家庭愛的一些體會和具體事例。讓學生感受到小朋友是在家人的關愛下生長的。
五、我愛我家
1、請學生用彩筆在教材上畫自身家居的外觀或內景,或者把家居的特點和自身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動。
2、展示個別同學的作品,并讓他說說怎樣美化自身的家居。比方,自制一張剪貼畫,貼在墻上;將零亂地房間收拾干凈、整齊。
3、同學們各抒己見:我們應該用什么行動去愛我們的家?
六、講講我家歷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師先講講自身小時候的故事或自身家長小時候的故事。
2、讓學生將自身的調查情況在小組或班級中匯報,也可以將找到的照片和實物向大家做介紹。
3、交流一下調查后的感想。談一談,自身從中知道了什么?發(fā)現了什么?
4、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談我的煩惱。
1、教師:家庭是溫暖的,是我們快樂生長的搖籃,是我們避風的港灣,但是在實際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學也會遇到過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煩惱”,現在,請我們的同學說說心里話。
2、讓學生自身談談與家長發(fā)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決的。大家互相交流解決矛盾的經驗。
3、教師設置三種選擇,學生先選其一,并說明自身選擇的理由:爸爸媽媽愛我,我也愛他們;爸爸媽媽有時對我不好,我還是愛他們;爸爸媽媽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們。
4、選讀一位學生的習作,宣讀。
八、小結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愛我們的家和我們的家人吧,愿我們的家庭生活更加溫馨、更加美滿!
第二課、我們的學校
一、教學目標
1、結合自身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以和學校與自身生長的關系。
2、通過觀看學校的櫥窗、展板、專欄、學校特色角等,感受學校文化的豐富內涵,在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的同時,獲得積極的人生啟迪。
3、通過了解學校的發(fā)展變化和全校師生取得的各種成果,形成為學校感到驕傲自豪的情感,在潛移默化之中,讓學生發(fā)生“我也要為校爭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的學校,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進對學校的認識和對未來學校的神往。
二、教學重點
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以和學校與自身生長的關系。感受學校文化的豐富內涵,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
教學難點
從學校文化中,獲得積極的人生啟迪,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為校爭光的愿望。
三、活動準備
1、收集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的照片,學校的展板、專欄、文化墻、學校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和過去和現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圖片。
2、收集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學校的照片。
四、教學過程
(一)音樂引入:
1)播放歌曲《學校中的喜悅》
2)提問:聽了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嗎?你們喜歡學校的生活嗎?
(二)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
1)看圖片,了解學校開展了哪些活動。
2)說說自身參與學?;顒拥募o念品,回憶自身參與的學?;顒?,如入隊時的照片,參與活動時的照片,競賽中獲的獎,春游時買的小紀念品,活動后寫的日記,上課時畫的圖畫,制作的美術作品。
3)講一講對自身印象最深的學?;顒?。
(三)學校文化探秘
1)將學生實地了解到的本校的學校文化寫成一個小報告。內容可以為“學校文化面面觀”、“我最感興趣的一角”、“我給學校文化的寄語”等幾方面展開。
2)小組討論,學校設計這樣的學校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湘魯版三年級上冊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
教學難點:
商中間、商末尾有0的處理方法及筆算的簡便寫法格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你們估一估商是幾位數。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63÷3= 603÷3=
二、探究新知
1、故事導入
師:這天孫大圣來到花果山,看到滿山遍野都是仙桃,他想:這么多的仙桃,一定要帶回去給猴子猴孫們嘗嘗,于是大圣手一揮,所有的桃子都進入大圣的手心里了。
2、被除數是0的除法。
師:現在,樹上有多少個桃子?(0)
師:這時,有2只小猴子玩累了,來摘桃吃,你們說說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幾個桃子?(0)你是怎樣做出來的?(0÷2=0)
師:又來了兩只小猴子,這些猴子能分到多少個桃子呢?
(00÷4=0)
師:要是再來一只呢?(0.0÷5=0)剛剛是4只,那要是再來4只呢?(0.0÷8=0)
師:看到這兩個算式,你還能說出類似的算式嗎?同桌互說一個。
師:好,看到這些算式,你發(fā)現了什么?(0除以任何數都得0)
師:你真了不起,其他小朋友看到這個結論你又補充嗎?(0除以任何不是0數都得0)
3、商中間有0的除法
師:這四個小猴子沒吃到桃子悶悶不樂的回家了,大圣看到他們那么失望就拿出了408個桃子,誰能提一個數學問題?(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幾個桃子?)
師:瞧,你提的問題和大圣的一樣,真了不起!這道題你會做嗎?你是怎樣列式的?(408÷4=)結果是多少?(102)你是怎么算的?
重點引導學生用列豎式方法解答。
獨立解決后,同教師板書對照,比較兩個豎式不同之處,說說自己的觀點。
師:咱們看看結果和口算、估算商的位數都一樣嗎?看來估算是可以檢驗我們計算結果的正確性的!
[師:你們都太了不起了,老師這有兩道題你們有信心做對嗎?
603÷3= 802÷2=
獨立計算,指名板演。做完的同學說計算過程。
師:那看看結果和我們剛才估算的位數是不是一樣。
4、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師:剛剛的4只小猴子拿了桃子開心的走了,聽說大王在分桃子,又來了6只小猴子,大圣就又拿出840個桃子,那么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多少個桃子?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獨立計算,指名到黑板上做。840÷6=
師:我們計算的結果和估算的位數也一樣。
三、鞏固練習
師:小朋友都知道孫悟空的絕招是七十二變,幾個小猴子想學一學,咱們看看他們變得對嗎?
680÷2=34 309÷3=13
師:小朋友你們真棒,老師這還有一道思考題,看看你們會不會,不過可不要犯和小猴子一樣的錯誤。
思考題:哪題的商最接近150?
906÷6=答案745÷5=答案480÷4=答案447÷3=答案
四、本課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湘魯版三年級上冊教案篇6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主要講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講“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遇,并約定一起爬天都峰。第六、七自然段,寫“我”與老爺爺,還有爸爸,一起奮力向上爬,終于爬上了天都峰頂。第八、九自然段,寫“我”與老爺爺登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謝。第十自然段,講爸爸總結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課文最后以爸爸的話結尾,發(fā)人深思。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相互鼓勵,相互學習。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
1、教育學生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yǎng)他們從小不怕困難,奮發(fā)向上的品格。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理解課文內容,能回答課后的問題。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師生交流有關天都峰的所查找資料。
天都峰是黃山“七十二峰”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大約有1.5公里長。天都峰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
陡攀辮決勇
(2)字形難點。
顫:左右結構。第十三筆是“—”。
(3)理解詞語。
①猶豫:拿不定主意。
②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課指努力向上攀登。
③終于: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后出現的情況。本來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頂。
④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課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汲取:吸取。
(三)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畫出有關語句,出聲讀一讀。
2、說說課文中是怎么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
“我爬得上去嗎?”這一句是不是懷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更進一步地表現了天都峰的高。)
(2)陡:“筆陡”“石階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fā)顫!”
教師用一根線繩作為“石階邊上鐵鏈”,使學生體會什么叫似乎從天上掛下來的。
什么叫“發(fā)顫”?真的害怕嗎?(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導讀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點。
學生練讀,評讀。
4、小結。
作者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難,暗示了登上這么高、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讀這部分內容,畫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2、出示句子:
(1)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
(2)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3、思考:他們所說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么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什么精神?
學生分組討論。
集體匯報、小結。
(天都峰這么高、這么陡,小朋友這么小的年紀,老爺爺這么大的年紀怎么也來爬呢?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讀對話。
(四)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問:“我”怎么爬天都峰?畫出動作的詞語。
(“攀著鐵鏈上”、“手腳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說說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我()向峰頂爬去。(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頂。(“終于’’是經過“奮力”的結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須奮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朗讀課文。
(五)學習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要互相道謝?
(1)老爺爺為什么說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這里說明什么?(其實也可以說是意料之中,因為老爺爺有那種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為什么說“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
(3)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么詞?這“勇氣”體現在哪里?(體現在他們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出什么?(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六)學習課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為什么說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因為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但是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2、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出什么?(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課內練習。
1、讀讀寫寫下面的詞。
筆陡——石級——鐵鏈——似乎——發(fā)顫——奮力————攀登——終于——紀念——辮子——勇氣——決心——意思——一取得——
2、要查字——音節(jié)——音序——部首——再查幾畫——組兩個詞。
陡、攀、念、勇。
3、判斷帶點字的讀音,在正確的讀音后面畫√。
似乎、暑假、發(fā)顫、應該。
4、選字填空。
紀記 年() ()住 日() ()念
作做 工() 留() ()()業(yè)
相像 ()聲 ()片 好() 照()
5、給下面的句子加標點。
(1)我仰起臉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2)爸爸聽了笑著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6、按課文內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
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望:啊,峰頂這么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掛下來的,真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這一段寫天都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把這段話分兩層。
(3)作者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暗示——
湘魯版三年級上冊教案篇7
第一單元時、分、秒
單元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2、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單元重、難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第一課時時、分、秒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觀察、體驗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滲透珍惜時間、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學重點:
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你們看,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一起倒計時,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1.談話: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秒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結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
(1)認識秒針。
①出示鐘面(沒有秒針):你看到了些什么?(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
②出示鐘面(有秒針):它與剛才的鐘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針。)揭示: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
③觀察鐘面,秒針還有什么特點?(最細最長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學具鐘面上的秒針,指給同桌看看。
(2)認識1秒和幾秒。
①揭示: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
②秒針走2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針走1圈的時間呢?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課件演示秒針走動1圈,學生邊觀察邊說出時間: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課件演示,學生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
③學生匯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fā)現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發(fā)現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1時=60分,1分=60秒)
(3)認識秒表和秒的計時方法。
①課件出示。
這是秒表。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②介紹秒表的計時方法。
③課件出示。
有的電子表可以顯示到秒。你知道這個電子表顯示的時刻嗎?(6時55分57秒)④讀出電子表上的時刻。
⑤你還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4)體驗1分鐘、1秒和幾秒
①1分鐘有多長?
課件播放《時間像小馬車》,猜猜播放多長時間?
課件驗證。
②學生閉眼感受1分鐘。
③1分鐘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長呢?
出示鐘表滴答聲,學生閉眼感受。
⑤1秒鐘能做哪些事?
學生暢談,課件出示。
一秒鐘,獵豹在草原上可飛奔28米;
一秒鐘,蜂鳥振翅55次;
1秒鐘,地球繞太陽轉動29.8千米,從太陽接收486億千瓦的能量,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運行220千米,宇宙空間里有79個星體發(fā)生爆炸結束其“生命”。
⑥感受幾秒
師吟誦《明日歌》。猜一猜,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想的?
計時驗證。
師吟誦《長歌行》。估一估,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估的?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課本第6頁第2題。
2.課本第6頁第1題。
3.課本第6頁第3題。
4.課本第7頁第7題。
四、全課總結,升華新認識
1.課件播放《長歌行》,說說你從中知道什么。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時間的名言警句?
3.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
第二課時時間的換算及計算
教學目標: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時間觀念。
2、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具準備:時鐘模型、投影儀、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游戲引入: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2、學生猜出謎底后,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個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③“1時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5時,3時20分,6時,9時50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過的時間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2時=()分
(1)教師:1時等于???(學生答)那2時呢?
(2)學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饋
a、60+60=120分
b、2時就是2個60分,即60×2=120分
(4)教師小結。
2、完成第4頁“做一做”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說一說得數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后教師小結出時間轉換的方法。
方法(1)時、分、秒是從大到小的單位,像百位、十位、個位一樣;
方法(2)時、分、秒中從小單位向相鄰大單位換算,即秒向分換算,分向時換算是滿六十進一,進位原理與個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進位類似。
60秒=1分(10個1=1個10)
60分=1時(10個10=1個100)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
3、教學例2:
(1)教師投影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圖意: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2)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學生討論回答,試著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a、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b、45-30=15,是15分鐘。
4、小結
5、請一至兩名學生說說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臺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5頁“做一做”。
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鐘表上實際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時少()分,1時比45分多()分。
(2)一節(jié)課是()分,課間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時。
3、競賽:
教師口頭報時刻,如:3時至3時45分,經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四、全課總結,回歸評價:
教師:現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在經過了幾分?一節(jié)課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啊,時間就像金子那樣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時間,多學一點本領,長大更好地建設祖國。
第三課時時、分、秒的鞏固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充分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通過練習,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進一步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時針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3題。要求學生先估計,再實際進行驗證,驗證的數據可以由學生和家長一起完成。
2、完成“練習一”第4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題是怎么比較的,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只要說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練習一”第5題。讀讀書上的三個例子,并要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