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前音樂教案7篇

時間:2023-09-17 作者:betray 備課教案

在教案中加入實際案例可以增加學習的實用性,教案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問題解決能力,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幼兒學前音樂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幼兒學前音樂教案7篇

幼兒學前音樂教案篇1

第一課上學歌(歌曲)

教學內容:

1、歌曲“上學歌”學唱;

2、綜合訓練

教學目標:

1、熟悉學生情況,建立課堂常規(guī)。

2、通過學唱《上學歌》,培養(yǎng)學生聽音樂與唱歌的良好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3、指導學生聽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并能自編簡單的動作,表現《上學歌》活潑愉快的情緒。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緒,能通過演唱表現出歌曲的情緒。

教學難點:

感受樂曲情緒,能自編動作表現出音樂的情緒。

教學手段: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培訓

1、老師先講今后上音樂課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兩腳平放在地上,不要亂動,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確的發(fā)聲。書放在樂椅的扶手上,今后帶一只筆一塊橡皮,不要在帶其他東西。要愛護音樂書這個朋友。再請學生自己說一說今后應怎樣表現。

2、發(fā)聲動作應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全體起立,跟教師練唱小樂段,感受正確發(fā)聲方法的運用。

3、進教室的要求:聽音樂并根據音樂節(jié)奏自編動作邊做邊走到自己的`位置。聽音樂練習

將學生帶到教室外練習,看誰做的好。

二、新授

1、導入:

“同學們,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學,高興嗎?那誰能說一說你的這一天是怎樣過的,你都經歷了那些事?!?/p>

“好,接著,我們來聽一首“快樂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2、聽音樂的第一段“早早起”

看圖,這一段表現了小朋友早晨起來的情景,請生根據音樂表現的內容,邊聽邊用動作表現。

“早晨起床后應該做什么?”“上學去”“這時你的心情怎樣?路上看到什么景色?”

3、直接聽第二段,請生邊聽邊做動作表現。

“那么在上學途中,有一個小朋友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4、學唱《上學歌》

①教師范唱歌曲,請學生跟琴用“l(fā)u”模唱歌曲。

②讀歌詞,注意咬字要清楚。

③跟琴唱歌詞,注意情緒,要活潑歡快。

④歌曲處理:

“太陽天空照,花兒對我笑,”連貫舒展

“小鳥說:早早早”輕松、親切、富有彈性

“我去上學校……愛勞動”情緒飽滿、富有激情、節(jié)奏明快。

“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堅實有力,表現出決心

⑤請同學根據歌詞給歌曲編舞蹈,

5、分別聽“來學習”、“做游戲”、“放學了”、“靜靜睡”,

并請生邊聽邊根據樂曲情緒、表現的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6、完整復聽樂曲,并做動作。演奏到“上學歌”處齊唱,做動作。

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第一課上學歌

情緒歡快、富有朝氣

中速演唱

教學反饋:

幼兒學前音樂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在聽賞歌曲《人人夸我好兒童》時,能對歌曲所表現的內容做出相應的表情和動作反應。

2、能夠自信地參與表演活動,并扮演其中一個角色,體驗與他人合作表演的樂趣。

教學設想:

本課以"我們愛勞動"為情景主題,從學生最熟悉的家庭勞動入手,在音樂聲中表現家庭生活的幸福,體驗協作勞動帶給人們的快樂與收獲,讓學生在表演中熟悉歌曲,從而學會新歌。然后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編簡單的兒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聽賞部分則激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歌曲的藝術形象,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增強情感體驗。最后進行當"粉刷匠"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社會的多種勞動方式,打破學科界限,整合學科內容,音樂與美術相結合,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孩子們協作勞動的`精神。

教學重點:在活動中懂得"什么是勞動,勞動最光榮,熱愛勞動,珍惜勞動"的人文思想。

教學難點:自信地參與表演活動,能愉快地與他人合作。

教學準備:課件、琴、打擊樂、小房子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隨著音樂《三個和尚》律動進入教室。

2、師生交流,導入主題師:歌曲告訴我們一個和尚干什么?

師:兩個和尚呢?

師:三個和尚呢?

師:你們愿做個勤快人還是懶惰人呢?

生:勤快人。

師:你們家誰是勤快人呀?他是怎樣勤快的?

二、體驗(課件:丁丁全家在廚房進行勞動——"我愛我家"勞動。)師:丁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那么勤快,你們想不想加入他們的行列,和他們一起勞動呢?

三、表現

1、師:人人都夸咱們是個愛勞動的好兒童,你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能用你的歌聲來表達你高興的心情嗎?

2、敲一敲、演一演師:小朋友的歌聲太美了!現在,請大家想一想,還能用什么方式表達我們勞動時高興的心情?

生:加上一些表演動作。

生:加上打擊樂敲一敲。

……

3、編一編師:你們還能幫大人們做什么事呢?

生:洗碗、掃地、關燈、整理書架、擦桌子……

4、教師示范。

學生分組嘗試創(chuàng)編。老師對歌詞的創(chuàng)編有所側重地輔導。

例如:媽媽……,我……,爸爸……,我……。

爺爺……,我……,奶奶……,我……。等等。

師:誰來把你編的兒歌說一說、唱一唱給大家聽。

5、交流匯報。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2、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夸家鄉(xiāng)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能用歡快自豪的情緒演唱歌曲。

2、嘗試仿編“舟山xx數不清,xxxxxxx”。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字卡“舟山”、歌曲圖譜、舟山風景名勝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說家鄉(xiāng)

1、出示字卡“舟山”,引導幼兒認讀。

2、簡單說一說舟山比較有名的東西,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圖片(風景名勝、特產海鮮)

二、學唱歌曲

(一)欣賞、理解

師:舟山有這么多美麗的地方,有名的東西。今天,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家鄉(xiāng)的美。

1、欣賞歌曲第一遍(清唱)

提問:歌曲里夸了家鄉(xiāng)的什么?

2、欣賞歌曲第二遍(清唱)

提問1:歌曲里是怎么夸家鄉(xiāng)海鮮的?

提問2:味道好族類是什么意思?

3、欣賞歌曲第三遍(鋼琴伴奏)

提問:歌曲里夸了舟山的哪些海鮮?

4、欣賞歌曲第四遍(鋼琴伴奏)

(出示圖譜)提問:你有看不懂的地方嗎?

(二)學唱歌曲

三、嘗試仿編

1、提問:請你試試還能把舟山的哪些東西放進歌曲里?

2、用說唱方式鞏固句式。

3、幼兒集體學唱仿編后的歌曲。

活動反思:

在學習兒歌時,教師使用了快板配合朗誦,朗朗上口的兒歌極大地引起了幼兒的興趣,幼兒在說說、拍拍的過程中,學會兒歌

幼兒學前音樂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活動,讓幼兒感受敲鑼打鼓的歡慶氣氛,繼續(xù)體驗節(jié)日的歡樂。

2、引導幼兒隨著歌曲做模仿動作和拍手、拍腿、垛腳的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

3、讓學生了解節(jié)日的習俗。

4、知道節(jié)日時人們主要的慶?;顒?。

活動過程:

一、聆聽表現

1幼兒聆聽音樂做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2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快慢來動作

二、欣賞感受

1老師出示鑼鼓,問:“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過鑼鼓?”“什么時候我們要敲鑼打鼓”

2老師敲鑼打鼓,讓幼兒傾聽聲音

3讓幼兒欣賞樂曲,感受感受敲鑼打鼓的歡慶氣氛

三、模仿表現

幼兒傾聽樂曲,拍手的動作來打節(jié)奏

幼兒傾聽樂曲,拍腿的動作來打節(jié)奏

幼兒傾聽樂曲模仿敲鑼打鼓的動作

引導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節(jié)奏。

師:我們一起來做小鞭炮吧!

四、活動延伸

在活動室中放歌曲錄音,進一步讓幼兒熟悉歌詞,學著完整演唱。

操作建議:

如果能有小鼓小鑼讓孩子們去玩一玩,在孩子有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再去表現動作效果或許會有改觀。

幼兒學前音樂教案篇4

活動名稱:捉螃蟹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隨音樂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撓癢癢”動作。

2、讓幼兒知道音樂變化的時候,教師的體態(tài)是在提示他們做出與音樂相匹配的動作。

3、提醒幼兒在做螃蟹橫行、躲藏動作時不影響同伴。

活動準備

1、剪輯音樂,加入捉螃蟹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學習a段動作。

(1)教師引導幼兒用伸腳動作表現螃蟹。

師:你們見過螃蟹嗎?螃蟹有很多腳???,我現在扮一只大螃蟹!

(2)教師:這也是一只腳,它可以怎么動?你們學學螃蟹的腳動一動。

(3)幼兒跟隨老師聽a段音樂,做螃蟹伸腳動作。

2、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b段動作。

(1)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螃蟹吹泡泡。

教師:螃蟹喜歡在河里干什么?我們一起來吹泡泡吧!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螃蟹是怎么走路的,請個別幼兒示范動作。

教師:螃蟹是怎么走路的?誰愿意學一學?

3、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學習b段動作。

(1)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撓癢癢”的動作。

教師:哎呦,我怎么了?(做撓癢癢動作)螃蟹是怎么撓癢癢的?你們做給我看看!

(2)引導幼兒從不同方位創(chuàng)編多種螃蟹撓癢癢的動作。

教師:還有什么地方也癢,我們再撓一撓。

(3)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如何把動作做得更整齊些。

教師:我們一起想個辦法,把這些有趣的動作做整齊吧?。ㄈ缈上扰膬上率衷贀习W癢)

1、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完整地做表現螃蟹的動作。

(1)教師提醒幼兒看對面的同伴做吐泡泡的`動作,但是不能吐口水。

教師:我們一起跳個螃蟹舞吧,螃蟹還可以對著誰吐泡泡呢?

(2)教師根據幼兒所做動作的情況,重點提升個別動作,并再次完整地表演螃蟹舞。

5、教師組織幼兒傾聽并感受尾聲捉螃蟹的音樂。

(1)教師引導幼兒傾聽尾聲捉螃蟹音樂。

教師:小螃蟹在河里玩得真高興啊,忽然誰來了,他來干什么?

(2)教師出示“捕捉網”,組織幼兒討論游戲玩法及如何躲避捉蟹人。

教師:“小螃蟹”,你們剛才有沒有碰到別的“螃蟹”呢?你怎么走才不會碰到別人呢?

6、幼兒聽音樂完整表演。幼兒在場內散點站位,聽音樂完整做動作。動作轉換時,教師用體態(tài)提醒幼兒。引導幼兒躲避時注意用眼睛看兩側,不碰別的“螃蟹”。

幼兒學前音樂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在會按節(jié)奏念兒歌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2、掌握歌曲弱起拍的特點。

3、以解放軍叔叔為榜樣,加強對幼兒受紀律訓練及堅持性的訓練。

教學重點:

通過歌曲讓幼兒懂得我們要向解放軍叔叔學什么?

教學難點:

弱起拍的把握。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聽音樂進活動室。要求幼兒學做解放軍叔叔的神氣、守紀。

二、看課件,學歌曲。

1、分場看。

第二場:今天也有一些小朋友來做解放軍了,我們來看可那他們是怎么學的?

第三場:他們不僅會合著音樂,還會一邊念兒歌一邊合音樂操練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一場:他們還把這首歌編成了歌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我們也來學學歌曲,等會兒和他們一起演唱好嗎?

2、整體看。

幼兒跟著動畫唱起來。

第一遍唱,第二遍拍手,第三遍拍念。

可反復進行,可分組表演。

三、活動結束,學做解放軍叔叔出場。

四、講評。

教學反思:

這首歌曲非常形象生動,很能激發(fā)幼兒的激情,活動效果還是比較滿意的。

1、在難點的把握上我抓得較及時到位。在歌詞教學中就用游戲的方法滲透弱起拍,為了讓幼兒能理解弱起拍的表現,我用示范的方法和孩子互動,孩子馬上明白了,既而互換角色互動,為學唱弱起拍作了充分的準備。

2、演唱風格的把握及發(fā)聲方法的引導也比較成功。更好體現進行曲的堅強有力,我引導幼兒發(fā)聲時注意口型要圓,聲音要集中并做了示范,通過多次的引導、體驗、孩子有了感悟,能表現出歌曲的風格。

3、幼兒對解放軍打仗的場面和動作比較感興趣,但最容易出現混亂,于是我給孩子一個敵人的目標進行攻擊,可以用不同的'武器來攻擊,這下整個場面好看又有秩序。這個教材我已經無數次的上過,但是每次上課時都會感到新鮮,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教法,每次上完后都有新的收獲和感想。因為我每次面對的孩子是不同的。也許老師的快樂就在這里,是孩子帶給你快樂,是孩子需要你去創(chuàng)新。

幼兒學前音樂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多種音樂活動學唱歌曲,感受并掌握歌曲中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

2、自主、合作的學習:學生依據聽覺感受結合生活中的相關經驗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對歌曲的二度創(chuàng)作能力。

3、與音樂相關的其他藝術形式(舞蹈、美術),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過年的歡快和喜悅,體驗和表現過年的喜悅,師生在活動中交流、分享活動帶來的快樂,激發(fā)學生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唱" 會歌曲《過新年》,在熟練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從歌曲及活動中體驗過年的歡樂氣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準確地唱好歌曲,掌握好節(jié)奏的變化。

教具準備:

鼓、中镲、春聯、窗花、福字、燈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放《小拜年》

師:這首歌曲唱的是哪個節(jié)日?歌曲中的小朋友過年的時候都有哪些活動呢?

2、師:那你們都是怎么過年的呢?

(二)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營造節(jié)日氣氛(《龍咚鏘》音樂。

1、師:( 教師出示介紹節(jié)日東西,中國結,對聯、窗花、燈籠等)"是呀,過年的時候可真熱鬧。大伙兒舞龍燈,放鞭炮、掛燈籠,剪窗花,吃分歲酒、貼對聯、好不開心。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好多的新年禮物,你們看,這是中國結,也叫如意結,它象征吉祥如意,這是春聯,它給春節(jié)帶來了溫暖和喜慶,上聯是--,下聯是--。(按節(jié)奏讀)這是--,北方人在新年來臨之際最喜歡在窗戶上貼窗花,它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愿,老師這里還有好多好多,你們想不想親自來布置一下我們的教室,讓我們提早感受一下過年的氣氛呢?那我們就行動起來吧!"

2、師生同布置教室(放《賀新年》音樂)

(三)歌曲學習

1、師:"哇!你們的手真巧,把咱們的教室布置的喜氣洋洋,充滿了節(jié)日的喜慶和歡樂。這過年的時候,除了可以放鞭炮、掛燈籠、吃年夜飯、我們還可以看春節(jié)聯歡晚會。老師準備了一個節(jié)目,準備參加今年的春節(jié)聯歡晚會,我來表演給大家看吧!

2、師按節(jié)奏念歌詞。

3、師:老師覺得一個人表演太單調了,我想邀請小朋友和我一起去,你們愿意嗎?那就跟我一起學習這首兒歌吧。

4、師生一起讀兒歌,教師糾正。

5、師:小朋友學得真快,可是我覺得光這樣讀不熱鬧,觀眾肯定不愛看,你們能幫我想想辦法,讓這個節(jié)目更精彩些嗎?小組可以輕輕地商量商量。

6、小組商量并回答。

生1:大家一起表演可以使節(jié)目變得更加熱鬧。

生2:還可以大家一起拍拍手。

生3:也可以跺跺腳,拍拍腿。

生4:還可以加進鞭炮的聲音。

生5:還可以加進鑼鼓聲。

7、師:我們一起來邊念兒歌一邊給它伴奏,可以拍拍手,拍拍腿,我還要請些小朋友來模仿鞭炮的聲音和敲鑼打鼓的動作。

8、師:剛才有小朋友說給這首兒歌配上旋律,讓它變成一首動聽的歌曲,這主意不錯,老師這里就有一首編好的《賀新年》,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9、表演。

10、今天孩子們都表現得很出色,個個都是神氣的小樂手,小歌手,不過有歌沒舞就沒氣氛,我們請幾個朋友來伴舞,誰愿意?

4、指名表演唱。

(五)小結下課放《龍咚鏘》的音樂,學生出教室。

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幼兒學前音樂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廣東人民過年的.風俗民情,體驗行花街的愉悅情感。

2、產生熱愛廣東地域文化的熱情。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行花街”音樂、視頻

2、春節(jié)花市的各種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聆聽“行花街”音樂,觀看花市各種圖片,感受行花街的熱鬧氛圍。

(2)請幼兒談談自己逛花市的情景。

2、觀看逛花市的視頻。

(1)師:過年時北方地區(qū)有逛廟會,南方過年時都要逛花市,你知道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嗎?花市上都有些什么嗎?

(2)觀察年桔、水仙、富貴竹、桃花、銀柳、菊花、蘭花等圖片,說說春節(jié)擺放的年花有什么特別的寓意。

(3)逛花市的時候人很多,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3、角色扮演:熱鬧的花市

(1)幼兒布置游戲場地。

(2)商量角色分工。

(3)幼兒快樂游戲,教師注意引導幼兒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

活動延伸

了解春節(jié)其它習俗,如拜年的禮儀、對長輩、同輩可以說的祝福語。

教學反思

1、在談話過程中沒能激發(fā)起幼兒的興趣。

2、在幼兒制作過程中沒能及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