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寫教案時,理論結合實際地處理教材,作為教師肯定都會有制定教案的時候,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魚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魚教案篇1
第二節(jié)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區(qū)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說明這些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2、運用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探究動物行為的原因
二、教學重點
掌握動物的幾種行為類型的特點以及各科種行為對動物的生存和種族繁衍的意義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設計探究螞蟻覓食行為的方案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5-2-2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一、動物的行為有:取食行為、防御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等。
二、先天性行為的概念
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如鳥育雛、蜜蜂采蜜、失去蛋的企鵝會把鵝卵石當作企鵝蛋來孵化等。
三、學習行為
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如山雀偷吃牛奶等。
四、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的區(qū)別
類別
先天性行為
學習行為
形成
生來就有的
不是生來就有的,在成長過程中形成
獲得途徑
由遺傳物質控制
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
適應性
造就相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
適應復雜的環(huán)境
進化趨勢
無脊椎動物主要的持為方式
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在它們的全部行為活動中所占比重也越大。
課本例子
母袋鼠與幼袋鼠、小鳥喂魚、菜青蟲的取食行為
蚯蚓走迷宮的實驗、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釣取白蟻、黑猩猩摘取香蕉、動物的繞道取食行為
六、作業(yè)
1、動物具有“學習能力”,有利于( )
a、找到食物 b、逃避敵害 c、找到配偶 d、適應復雜的生活環(huán)境
2、下列各項中,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
a、馬戲團的獅子表演節(jié)目 b、老鼠打洞 c、小狗作算術 d、蚯蚓走迷宮
3、下列屬于學習行為的是( )
a、野鴨的遷徙 b、蜘蛛結網 c、蜜蜂采蜜 d、山雀偷喝牛奶
七、教學反思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魚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吸收的概念
2、知道各種營養(yǎng)物質吸收的部位
3、知道小腸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腸適于吸收的結構特點)
4、了解人體對糖類、蛋白質、脂肪的利用
能力目標
在觀察小腸絨毛的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有序的觀察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實驗,體驗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學在《消化吸收》一章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與《第四章 血液循環(huán)》、《第六章 呼吸》及《第八章 新陳代謝》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關于“吸收”建議明確三個問題:第一、什么是吸收;第二、吸收的部位,特別是吸收的主器官——腸;第三、不同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途徑。關于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建議讓學生自己閱讀后討論得出營養(yǎng)物質的三個主要作用:一、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二、為構建人體提供原材料;三、作為儲備的能源物質。
教學重點:
1、吸收的概念
2、小腸與吸收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3、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
教學難點 :
1、小腸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2、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
教法建議
本節(jié)內容建議授課1課時,關于吸收的概念可以從“細胞需要營養(yǎng),而人體的營養(yǎng)是由消化系統(tǒng)攝取的,這些營養(yǎng)如何從消化系統(tǒng)到達肌體各部分的細胞呢?”這一問題的討論引出。要注意強調概念中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含義,包含了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兩部分。
關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腸,可由學生討論得出,并通過觀察小腸實物或利用錄像讓學生對小腸表面大,小腸絨毛壁薄,小腸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等適于吸收的特點有較為直觀的認識。
關于吸收的過程是比較抽象的,建議先看錄像《消化吸收》后半段,里面的動畫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過程,然后再歸納總結。其中脂肪酸和甘油的吸收途徑是容易弄錯的,因此要特別強調一下,它們是進入淋巴的。
關于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由于學生不具備化學知識,所以學習起來也比較困難,建議此部分內容降低難度,只讓學生大概了解其主要的用途即可。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難點分析:
1、吸收的概念
2、小腸適于吸收的結構特點
3、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
教學過程 設計:
:
問題:1、食物經過消化最終形成哪些物質?
2、真正需要這些營養(yǎng)的是什么?
這些在消化道中的營養(yǎng)成分怎樣才能到達需要它們的每個細胞呢?細胞又如何利用它們呢?這就是我們要在第三節(jié)學習的內容--。
營養(yǎng)物質只有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才能被運送到機體各部分需要它們的細胞處,這一過程就是"吸收"。注意我們前一章學過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包括了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兩部分。
哪些物質能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被吸收呢?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在消化管內消化成小分子后被吸收,而食物中的水、無機鹽和維生素,不經過消化,在消化道內直接被吸收。
在消化道的哪些部分營養(yǎng)成分可以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呢?那些部位得具備什么特點呢?先由學會討論,再總結。(學生應該能想到:面積大,結構薄,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
人體的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谇缓褪车缼缀鯚o吸收養(yǎng)分的能力,胃粘膜僅可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這也就是喝酒傷胃的原因。大腸則可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因此營養(yǎng)物質主要是依靠小腸來吸收的。
小腸為什么能完成這一主要功能呢?與其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知道小腸是消化道中最長的部分,其內表面有皺襞,因此具有相對大的表面積,其實小腸的表面積決不只是我們看到的那么大。環(huán)行皺壁的存在使小腸面積增大了三倍,而皺壁里還有些更微小的結構呢!
實驗:觀察小腸絨毛或用錄像取代。
觀察到小腸絨毛后,討論小腸絨毛的存在對小腸的吸收功能有何意義?
由于小腸絨毛的存在,使吸收面積增大了三十借。在小腸絨毛的柱狀上皮細胞的向腸腔一側,還有一些指狀突起,叫微絨毛。由于微絨毛的存在,使面積比5~6米長的圓柱體面積增大了六百倍。小腸的表面積為200平方米,相當于一個排球場這一特點決定著小腸吸收的快,吸收量也多。
此外,(利用掛圖或書上的圖)小腸絨毛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營養(yǎng)物質可滲入內部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并經循環(huán)輸送至全身各處的細胞,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動。
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途徑是不同的,脂肪酸和甘油要進入毛細淋巴管。而其余營養(yǎng)成分進入毛細血管。
這些營養(yǎng)成分被運輸到身體各部分的細胞后,主要有哪些用途呢?請同學們先看書,在來討論歸納。第一、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第二、為構建人體提供原材料;第三、作為儲備的能源物質。
思考:營養(yǎng)物質是不是攝入的越多越好呢?為什么有些人過分肥胖?有些人過分瘦小?怎樣衡量自己的營養(yǎng)是不是合理呢?
板書:
第三節(jié)
一、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
(一)吸收的概念:
營養(yǎng)物質經過消化道管壁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血液和淋巴)的過程
(二)可吸收的物質: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水、無機鹽、維生素
(三)吸收的部位:
1、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腸
小腸與吸收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1)表面積大;
(2)小腸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
(3)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和毛細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四)吸收的途徑:
葡萄糖、氨基酸、水、無機鹽、維生素→血液
脂肪酸、甘油→淋巴
二、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
1、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2、為構建人體提供原材料;
3、作為儲備的能源物質。
探究活動
制作小腸結構模型
嘗試制作小腸結構模型,分組評比。
目的: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發(fā)揮其主體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協(xié)作意識。
要求:
材料、制作方法不限,只要能表現出小腸適于吸收的結構特點即可。(能突出表面積大就行)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魚教案篇3
維護生態(tài)平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區(qū)域生存的生物必須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即生態(tài)系統(tǒng)。
過程與方法:應用分析推理等思維形式,對沙塵暴生成的原因進行分析。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認識到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應用分析推理等思維形式,對沙塵暴生成的原因進行分析。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沙塵暴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回顧知識,引入新課:
1、學生自己的話舉例說明食物鏈、食物網、生態(tài)群落的含義。
2、說明:自然界里某一區(qū)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做生態(tài)系統(tǒng)。
3、提問:如果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受到了破壞,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會怎樣呢?
二、草原的生態(tài)平衡:
1、現在讓我們以草原為例來研究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問題。草原上常見的生物有鷹、兔和草,那么,這三種生物之間的食物鏈是怎樣呢?(學生畫出)
2、設想一下:
(1)如果鷹少了,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2)如果兔少了,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3)如果草少了,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每個設想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然后再讓他們發(fā)表意見,最后得岀確結論。
3、人類的哪些行為會造成鷹、兔或者草減少呢?(提示:為了經濟發(fā)展,人們會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塵暴:
1、閱讀書20面有關沙塵暴的資料。教師可進行適當的補充。
2、引導學生分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類的哪些行為引起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失衡?
(2)這些行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終結果是什么?
3、小結:生態(tài)系統(tǒng)均衡發(fā)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類的許多行為都在破壞著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
四、課外作業(yè):1、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許多的做法,并討論為了保護生態(tài)平衡我們國家都做了哪些工作,為什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魚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列舉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概述它們之間的關系。
2.認識我國生物多樣性的現狀及其獨特性。
3.說明保護多樣性的重要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對課本資料分析,培養(yǎng)學生思考分析、歸納總結能力,學會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本章學習,主要在同學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2.激發(fā)同學們保護生物棲息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的熱情、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1.生物多樣性的三個方面內容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基因多樣性。
3.說明保護多樣性的意義。
4.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難點
1.生物多樣性的三個方面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基因多樣性。
●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引導啟發(fā)、對比分析歸納等多種教學方法。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
有關生物多樣性三方面內容的多媒體片斷或圖片。
2.學生準備:
(1)復習已學過的植物、動物及微生物的種類。
(2)生物的性狀是基因控制的內容收集。
(3)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及種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抓住重點,直接導課]
教師:請問“生物的多樣性”這個詞側重于哪個字?
學生:“多”字。
教師:那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樣一個“多”法呢?有幾個層次內容呢?“多”的意義何在呢?好,先請同學們看一段多媒體片斷。請注意收集信息及時記錄。
投放多媒體課件,有關內容如下:
畫外音:“自然界存在著形形色色的生物?!碑嬅嬷谐霈F:游戈的魚群、飛翔的海鷗、撲騰入水的企鵝、跳躍的猴群、飛跑的麋鹿、追逐的獵豹、悠然的丹頂鶴、開屏的藍孔雀、快速旋轉運動的草履蟲、成片的森林(配有節(jié)奏較快的背景音樂隨畫面一幅幅閃過)
學生:積極思維,收集信息,及時記錄。
教師:從剛才的片斷中,你收集到多少種生物?
學生:近十種。
(注意:可適當的增加播放次數)
教師:自然界里的生物遠不止這些,到底有多少,請同學們看書p90頁圖表。
學生:分析圖表。
[概述生物多樣性三方面內容及我國生物多樣性現狀及獨特性]
教師:試分析生物多樣性,從種類上看,多在什么地方?
學生:生物種類繁多,植物約有50多萬種,動物約有150多萬種,微生物約10多萬種。
教師:通過分析圖表,你能得到什么樣的信息?
學生1:表中第一豎行表示生物類群,共8種。
第二行表示我國已知種數,第三行表示世界已知種數,第四行表示我國已知種數占世界已知種數的百分比。
學生2:我國的_子植物在世界上占的百分比較高是26.7%。所以,我國有“_子植物故鄉(xiāng)”的美稱。相對的,爬行類占百分比是5.97%,相對較少。我國總種數占世界平均百分比是……14.96%。
教師:好,同學們收集信息能力相當準確。剛才同學說表中有8種生物類群,除了這8種,還有哪些類群?
學生搶答:苔蘚植物、藻類植物、微生物。
教師:從表中分析我國生物種類現狀如何?
學生:我國總數占世界已知總數的百分比是14.96%。
我國是生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僅次于巴西和哥倫比亞,居世界第三位;我國_子植物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_子植物故鄉(xiāng)”,我國也是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其中脊椎動物中的魚類、鳥類和哺乳類的種數都位于世界前列。
教師:也就是說,我國物種高度豐富,除此之外,我國的生物多樣性還有其獨特性,有許多生物是我國所特有的。581種哺乳動物中,特有種約110種,比如……
學生搶答: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揚子鱷、朱鹮、藏羚羊、丹頂鶴、蛙蛙魚……
教師:植物有……
學生:銀杉、水杉、珙桐、樹蕨、蘇鐵……
教師:很好。偷獵者將我國特有的生物賣到國外其實是一種_行為,我們一定要和這種行為做斗爭。教師:同學們再設想一個問題:是不是地球上生存的所有生物都被人類發(fā)現了?
學生:可能有兩種回答:是/不是。
教師:回答是的同學,你從哪知道還有新的生物品種?試舉例。
學生:舉例……
(從事例出發(fā),過渡到基因多樣性的概述。)
教師:老師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水稻草叢矮縮病是水稻植株明顯矮化,葉片上出現斑點(白色),分蘗很小,稻谷的產量和品質明顯下降的一種危害水稻生長發(fā)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難防治。后來,科學家們發(fā)現了一種野生水稻種群,這個種群對草叢矮縮病具有比較強的抵抗性,從而為培育抗草叢矮縮病的水稻新品種找到了必要的基因??梢姡⒉皇堑厍蛏仙娴乃猩锒急蝗祟惏l(fā)現了。
這種野生水稻便是科學家新發(fā)現的生物,這種生物具有它特有的、較強的抗草叢矮縮病的基因。所以,不同品種的生物,它的基因也不相同。這便是基因的多樣性。
請同學閱讀p91頁,基因的多樣性。
學生:仔細閱讀,努力理解,積極收集信息。
教師:在基因的多樣性里有兩個事例。哪兩個?
學生1:事例一:美國科學家引進我國野生大豆與當地品種雜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黃病的優(yōu)良品種,挽救了美國大豆生產業(yè)。
學生2:事例二:我國科學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與普通栽培水稻多次雜交,培育出產量很高的雜交水稻新品種,創(chuàng)造了巨大經濟利益。
教師:從這兩個事例和老師剛才的舉例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學生:分析討論后發(fā)言,可能有如下內容:
1.首先生物的各種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小麥的形態(tài)特征由小麥細胞內基因控制,水稻的形態(tài),特征由水稻細胞的基因控制。
2.不同種生物的基因有較大差別,同種的個體之間,在基因組成上也不盡相同。例如小麥和水稻的基因便不同;同種的水稻,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基因不同,我國野生大豆和美國當地的栽培大豆基因也不同。
可見,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
教師:同學們收集到的信息很準確。特別是明確了生物的各種特征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比如我國水稻有50 000個品種,這些品種在基因組成上是有差別的,它們構成了水稻的基因庫。也就是說每種生物都是由一定數量的個體組成,這些個體的基因組成是有差別的,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基因庫。
可見,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是基因多樣性的外在表現。
我國生物多樣性的豐富性和獨特性,自然表達了我國基因多樣性的豐富性和獨特性,可見,我國是世界上基因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那么研究生物基因的多樣性意義何在?
學生:結合課后練習題2和書上例題分析。
教師:動物園飼養(yǎng)的華南虎產下的兩只小華南虎眼睛是瞎的,科學家認為這是近親繁殖的結果,你認為這與基因多樣性有什么關系?
學生:有關系。因為近親繁殖,會使親代的雌雄華南虎以共同祖先繼承相同致病基因的機會大大增加,這些基因遺傳給后代,就會使子代出現遺傳性疾病。
教師:這便是種內的基因多樣性,為動植物的遺傳育種提供寶貴遺傳資源的反面例證??梢?,基因的多樣性對物種延續(xù)有著重要意義。基因多樣性的減少會直接表達物種多樣性的減少。
(合理過渡,概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教師:在一定的區(qū)域內,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統(tǒng)一整體,便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及生物基因的多樣性決定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同學們,你知道哪些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類型?
學生:有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荒漠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湖泊、海洋、森林、城市等生態(tài)系統(tǒng)。
教師:咱們生活的地區(qū)有哪些生態(tài)系統(tǒng)?
學生1:我家住的附近有湖,湖泊里有魚藻、魚、浮游動物、水草等多種生物,構成一個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
學生2:我家附近有一塊地,地里種有玉米、菜豆、各種蔬菜,還有各種雜草、害蟲等多種生物,構成的是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
學生3:公園里有大面積的草坪,草坪里有螞蟻、蚯蚓、小昆蟲等多種生物群,構成了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
學生4:還有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教師:同學們都很善于觀察,陳述得也好。
總之,在各類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活著各種類型的生物群體。不同的生物群體要求不同生態(tài)系統(tǒng)??梢姡鷳B(tài)系統(tǒng)是具多樣性的。
好,到現在,我們已經明確了生物的多樣性有三個層次內容,它們是……
學生:生物種類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
教師:它們三者的關系,你如何理解?
學生:討論后回答。
學生1:每種生物都是由一定數量的個體組成,這些個體基因組成是有差別的,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基因庫;比如剛才所說我國水稻有50 000個品種,每個品種基因組成上有差別,它們便構成了水稻基因庫。
每種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并且與其他的生物種類相聯(lián)系。比如魚生活在湖泊或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湖泊或海洋里除了有魚,還有魚的各種食物,像浮游動、植物、水草等。魚與其他生物種類是相聯(lián)系的。
學生2:某種生物的數量減少或滅絕,必然會影響它所在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比如湖泊里的水草大量減少,會直接影響以水草為食的草魚的數量。過度放牧以及鼠害、蟲害等原因,我國草原面積正在不斷減少,有些牧場正面臨著沙漠化的威脅。
當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生劇烈變化時,也會加速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的消失。如牧場沙漠化,許多牧羊、牧馬、牧牛便會出現食物短缺現象,導致種類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的消失。
教師:可見,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共同認識了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的內容及生物多樣性的意義,還有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內容的關系。
請同學們到大自然中去,做個有心人,繼續(xù)關注生物,關注自然。
[鞏固練習]
判斷題
1.許多藥材需要野生生物資源作為原材料。
答案:√
2.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和動物,以及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
答案:×
3.野生動物一旦滅絕,就無法再生出來。
答案:√
4.對于珍稀瀕危物種,除特殊需要經過批準,禁止一切形式的獵采和買賣。
答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魚教案篇5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說出癌細胞的主要特征;(2)說出引起細胞癌變的外因(致癌因子)
2.過程與方法:運用資料分析的方法,討論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癌癥預防的關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討論惡性腫瘤的防治,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癌細胞的主要特征;(2)致癌因子
教學難點: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區(qū)別
教學過程
?導入】導入新課
大家都知道大自然是神奇的,萬物相生相克,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敵,但是人類在地球上沒有天敵,但卻有威脅生命的敵人,那就是疾病!任何疾病都有可能奪走人的生命,據統(tǒng)計,有四類疾病居于首位,我們稱之為“四大殺手”—心血管病、癌癥、艾滋病和糖尿病。
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組圖片,緬懷一下我們所熟悉并喜歡的人;影壇巨星、“百變天后”:梅艷芳;《紅樓夢》我們所熟悉的林妹妹的扮演者:陳曉旭。也許是天妒英才,如藍體字所標,這些讓我們懷念的人都是被四大殺手之一---癌癥奪走了生命。
我們再來看兩張圖表,“全球每年新增癌癥病例”“我國癌癥死亡人數”,(大家注意一下:兩張圖表的單位是萬!)
之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對細胞完整生命歷程的學習,大家知道:細胞是有一定壽命、形態(tài)和功能的。正常機體內的細胞有正在進行著分裂和分化的,比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有一些不分裂,但執(zhí)行著重要功能,比如人體的心肌細胞、神經細胞;還有一些正在衰老的凋亡的細胞,比如皮膚表層的表皮細胞。但是,有的細胞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某些刺激后,細胞中的遺傳物質會發(fā)生變化,這樣的細胞就不再受機體的控制,連續(xù)的進行惡性增殖,我們就說這樣的細胞是癌細胞。細胞癌變的外界因素就是我們所說的致癌因子。由于癌細胞大量的增殖,使機體患病,這樣的疾病就是我們大家聽到都會懼怕的癌癥!這樣,大家對于癌癥應該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吧?
講到癌癥,我們就不得不提到“腫瘤”這一概念。腫瘤是機體中成熟的或在發(fā)育中的正常細胞,在有關因素的長期作用下,呈過度增生或異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所以呢,有人就說了,癌癥就是腫瘤,就目前你了解的情況,這種說法正確嗎?大家討論一下。
想必已經有結果了吧?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兩大類。良性腫瘤生長緩慢,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楚,不發(fā)生轉移。而惡性腫瘤生長迅速,可轉移,還會產生有害物質,破壞正常器官結構,使機體功能失調,威脅生命,稱為“癌”。
而,“癌”是由多個癌細胞形成的,也就是說癌的結構基礎是癌細胞。也許同學們都會有一些疑問:什么是癌細胞?癌細胞的特點是什么?如何預防癌癥?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今天的課程:細胞的癌變。(板書)
?講授】癌細胞特征
(1)研究材料
要研究了解新事物,我們必須有研究材料,而我們研究癌癥的機理,了解癌細胞的特點,科學家經過探索,找到了海拉細胞。海拉細胞來自名叫海拉的女性宮頸癌癥患者,這位患者已死去58年,但從她身上取下的癌細胞卻在實驗室一代代地傳了下來。說到癌細胞了,根據大家的預習,之前介紹癌癥形成時我也提到了癌細胞的相關知識,大家已了解癌細胞的概念了吧?我們一起再看一下:機體有的細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細胞中遺傳物質發(fā)生變化,就變成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xù)進行分裂的惡性增殖細胞。
(2)特點
知道了什么是癌細胞,為什么它就能奪走人的生命呢?這就與它的特點有關。
對比一下這兩幅圖片:正常細胞和癌細胞增殖的模式圖,大家能得出什么結論呢?(學生思考、討論)誰能告訴我?…………對!在適宜的條件下,癌細胞能夠無限增殖,這就是癌細胞的第一個特征。(板書)
我們繼續(xù)觀察兩張細胞圖片----正常成纖維細胞和癌變的成纖維細胞,大家覺得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相對比,癌細胞什么發(fā)生了變化呢?(學生討論)這是模式圖,再來看一張真實的癌變后的成纖維細胞顯微圖,很明顯,我們看到圓球型的細胞,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呢?…………癌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了顯著變化,這是癌細胞的第二個主要特征。(板書)
大家觀察一下這幅癌細胞分散和轉移示意圖,圖中明顯看出癌細胞通過淋巴管或血管從一個組織轉移到其他組織。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正常組織細胞能轉移嗎?(不能)是的,正常組織細胞是不能隨意轉移的,細胞和細胞之間有連接,是固定在一定區(qū)域的。大家想一下什么物質使細胞相對固定呢?(學生可能回答糖蛋白,或者教師引導),這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山楂是做成冰糖葫蘆前較粘牙還是成為后粘牙。正是癌細胞表面的糖蛋白減少,細胞之間的粘著力降低,細胞才會容易轉移。同樣,這是癌細胞的第三個主要特征。
?講授】癌變原因
了解了癌細胞的概念和特點后,大家肯定想知道機體正常的細胞為什么會發(fā)生癌變。大家想一下,中國人講究“內外兼修”,細胞畸形分化、不正常增殖也是內因、外因相互作用導致的。我們先講外因----致癌因子。上節(jié)課結束后我讓大家預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了,誰能告訴我致癌因子的分類?………很好!包括物理、化學、病毒致癌因子。
a.我們先了解物理致癌因子:輻射(紫外線、x射線、電離輻射等)(介紹三幅圖畫和下張ppt)
b.第二類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瘜W上把物質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同樣致癌因子也包括無機物—如石棉、砷化物、鉻化物、鎘化物等和有機物—如黃曲霉素、亞硝胺、尼古丁、甲醛、苯、聯(lián)苯胺、煤焦油、苯并芘等。(隨機介紹其中幾種,如:亞硝酸—酸菜和發(fā)霉的食物中常含有的物質)讓學生自己閱讀命令按鈕的ppt的內容,稍作講解。
c.最后一類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如乙肝病毒、h7n9病毒等病毒感染人的細胞,將其基因整合進入人的基因組,誘發(fā)細胞癌變。
外因是通過內因發(fā)揮作用的,知道了外因,我們了解并掌握以下內因是什么以及內因的作用。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細胞一切生命活動直接或間接受遺傳物質dna的調控,同樣在細胞內有專門控制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dna片斷(基因),包括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是細胞內與細胞增殖相關的基因,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須的,負責調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在進化上高等保守。當原癌基因的結構或調控區(qū)發(fā)生變異,基因產物增多或活性增強時,使細胞過度增殖,從而形成腫瘤。
抑癌基因也稱為抗癌基因,正常細胞中存在基因,在被激活情況下它們具有抑制細胞增殖作用,但在一定情況下被抑制或丟失后可減弱甚至消除抑癌作用的基因。正常情況下它們對細胞的發(fā)育、生長和分化的調節(jié)起重要作用。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細胞癌變的內在因素,我們來看一個流程圖。(介紹圖)
?講授】預防與治療
癌癥,聽起來相當可怕的一個名詞,而且現在也沒有有效的措施和藥物治愈它。但是,我們可以“未雨綢繆”,做好預防工作,那么我們采取什么措施來預防癌癥呢?大家討論一下。我們都知道太陽光中含有相當數量的紫外線等其它射線,而且現在臭氧空洞越來越大,范圍越來越廣,長期在陽光下曝曬,易患皮膚癌,那么,我們還能曬太陽嗎?應該怎么做呢?(找學生回答)總結為:早八點之前和晚五點之后可以適當曬曬太陽,陽光強烈時需要出門時涂抹防曬霜,打太陽傘。但不要因為怕得皮膚癌而不曬太陽,要知道適當的紫外線有助于鈣的吸收哦!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學生回答一些,教師總結)如:房子裝修好后不要立即住進去;電腦、電視、手機等有輻射,盡量遠離;另外,吸煙,之前大家看過一個吸煙者的肺和正常人的肺,差別特別大!所以如果你的親人吸煙,盡量勸阻。另外,二手煙的危害也很大的,公共場所之所以不允許吸煙不只是為了衛(wèi)生,也是為了我們大家的健康!
請大家閱讀教材p.127,資料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與防癌”。(半分鐘后)有道是“病從口入”,癌癥也是一種病,它也是從“口入”的嗎?我們一起看一下這三幅圖,食物是不是很誘人呀?薯條、酸辣粉、炸雞腿,哇!真的很好吃的!口水流出來了吧?好吃歸好吃,但不能多吃,它們都含有有毒物質----丙烯酰胺、亞硝胺、苯并芘,它們可是屬于我們剛學的化學致癌因子喲!大家再來看一下這個表格。(一分鐘)這些我們常吃的食物中含有較多致癌物質,如黃曲霉素、亞硝酸鹽、苯并芘等,及防腐劑、食品添加劑等,且營養(yǎng)成分低。所以呢……(師生一起總結)。為了健康,我們應該多吃這些食物:大豆,動物肝臟等。
除了在飲食方面多注意些,我們還應該做什么呢?(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答案是:增強體質,保持心態(tài)健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多方面積極采取防護措施。
課后小結
學了部分關于癌癥的知識,我們做一下總結,回顧一下知識點。(師生一起隨著ppt做總結)。我給大家選了四個研究性課題作為課后作業(yè),大家選一個做,不過,如果你想多做一個或全做完,我也不反對!
大綱對這節(jié)課的要求我們已經講完了,為了拓寬大家的知識面,我們了解一下癌癥的診斷和治療。常用的診斷方法有病理切片的顯微觀察,ct,核磁共振以及癌基因的檢測等?,F在大家都擅長利用網絡查資料,這些方法的具體機理,感興趣的同學自己了解吧,我就不
過多詳細介紹了。而大家知道的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有?我們一起看一下它們的介紹和區(qū)別:手術切除,這就需要盡可能在早期發(fā)現癌組織,才能完全清除;放射線療法是使用高能x射線或γ射線集中照射患病部位,殺死癌細胞。放射線療法不適于病灶范圍已經擴大的患者;化學療法主要利用抗癌劑殺死癌細胞。多種抗癌劑混合使用往往可以獲得較好的療效,并且副作用小。除了常規(guī)方法,我們現在還有中醫(yī)藥治療、干細胞治療、內分泌治療、免疫治療、生物治療等治療癌癥的方法,同樣,感興趣的同學自己查閱資料,課后大家也可以交流一下。
課后習題
1.某人長期吸煙成癮,晚年不幸得了肺癌,他的致癌是受到了哪種因子的作用()
a.物理致癌因子b.化學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d.物理和化學致癌因子
2.人和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上普遍存在著原癌基因,但是大多數人不患癌癥,只有少數人患癌癥,其原因是()
a.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b.在正常情況下,原癌基因處在受抑制狀態(tài)
c.癌細胞是細胞畸形分化造成的d.大多數人體內有抵抗癌細胞的免疫功能
3.人體中的某一體細胞,如果連續(xù)分裂了60次以上還在繼續(xù)分裂,則此細胞很可能發(fā)生了()
a.分化能力很強b.全能性增強c.衰老d.癌變
4.下列關于原癌基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細胞中不正常的基因b.和抑癌基因共同調控細胞周期
c.原癌基因被激活導致細胞癌變d.可被內外因子激活的正?;?/p>
5.導致癌細胞易于擴散的原因是()
a.癌細胞沒有接觸抑制現象b.細胞之間的黏著性下降
c.通過血液或淋巴轉移d.細胞能無限增殖
6.致癌因子的作用主要是()
a.造成細胞中遺傳物質數量減少b.使細胞中有關蛋白質變性
c.影響細胞中某些酶的活性d.導致細胞內有關基因的突變
7.(判斷)癌細胞是能連續(xù)分裂的細胞()
8.(判斷)人體所有的細胞中都有與癌變有關的基因()
板書
細胞的癌變
一、癌細胞的概念
二、癌細胞的特征
(1)在適宜的條件下,癌細胞能夠無限增殖
(2)癌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顯著變化
(3)癌細胞的表面發(fā)生變化
三、癌變的原因
外因:物理、化學、病毒致癌因子
內因: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變
四、癌癥的預防
五、癌癥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