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一年級教案參考6篇

時間:2023-01-06 作者:Trick 備課教案

教案在完成的過程中,你們需要強調講授內容要點,教案是老師為了順利開展教學預先整理的文字報告,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數學一年級教案參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數學一年級教案參考6篇

數學一年級教案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五單元p58 “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學目標:

1、認識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理解單式與復式統(tǒng)計圖的異同,并能在有縱軸、橫軸的圖上用復式條形表示相應的數據。

2、使學生能看懂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并能根據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中的有關數據作簡單的分析,判斷和預測。

教學重點:

認識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能從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

教具準備:

cai課件。

學具準備:

畫圖紙。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引新,啟迪探究

1、談話引入:這兒有兩個片段想給同學們看看。(出示有關劉翔和姚明的視頻。)問:你看到了什么?你對劉翔和姚明了解多少?(學生敘述,教師概括。)

2、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再過幾天我校一年一度的“秋季運動會”就要召開了。這次的運動會可與以往不同啊!為了提高我?!扒锛具\動會”的知名度,我們學校想以其中的一位做這次運動會的形象大使,你更希望誰代表我們學校擔任這次運動會的形象大使?(學生各抒己見,產生意見。)

3、看來同學們各有想法,那么用什么方法來決定推薦誰比較好呢?(舉手表決,統(tǒng)計)對!我們可以現(xiàn)場收集和整理大家的想法。那么我們班的情況到底怎樣呢?(舉手表決)支持劉翔的同學請舉手;支持姚明的同學請舉手。(現(xiàn)場了解統(tǒng)計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4、剛才只是我們對本班的收集和整理,不能代表我們整個年級同學的意見。所以老師在課前收集和整理了六年級其他六個班同學們統(tǒng)計的情況。(出示六年級各班推薦劉翔、姚明情況的統(tǒng)計表),把剛才收集到的我們班的數據也填在表中,提問:從表中能比較出結果嗎?(可以,但比較困難。)

5、為了更清楚地反映大家的意見,你覺得我們用什么把這些數據表現(xiàn)出來會更好呢?(條形統(tǒng)計圖)老師也覺得條形統(tǒng)計圖很好,因為用直條圖來表示可以直觀的看清楚各班統(tǒng)計的情況。但怎樣用條形統(tǒng)計圖表示上面的兩組數據呢?(學生各抒己見)

6、出示根據本班統(tǒng)計情況制作的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從圖中你能看出什么?(標題、日期、單位、橫縱軸、不同的直條圖、圖例以及縱軸表示的單位大小等),為何選用兩種顏色的直條,這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條形統(tǒng)計圖有何不同?我們把這種條形統(tǒng)計圖叫做“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7、你能根據其他幾個班的統(tǒng)計情況來繼續(xù)繪制我們剛才統(tǒng)計圖嗎?(學生補充完整統(tǒng)計圖)

8、評議:找三種類型的:(1)直條圖少數字的;(2)畫的直條不夠規(guī)范的;(3)比較正確且美觀的。讓學生去評議。

9、觀察圖,哪個班喜歡劉翔和姚明的相差比較大?哪個班喜歡劉翔和姚明的相差比較小?從圖中你還能獲得什么信息?你覺得從六年級調查統(tǒng)計的情況看,誰更有可能擔任我們運動會的形象大使?

二、 合作互動,共同探究

1、我們的運動會就要召開了,大家想和劉翔、姚明一樣,成為我們學校的體育明星嗎?那么你們平時都開展了哪些體育活動啊?(學生敘說)想不到同學們這么熱愛體育運動,老師為大家能夠積極參加鍛煉而感到十分高興!

2、看圖分析

球類比賽中,在邊線發(fā)球時,有單手投球,也有雙手投球,根據你的經驗,你認為單手投球遠還是雙手投球遠?(學生各抒己見)

出示課本58頁的統(tǒng)計表和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評價一下,哪一種更便于比較兩種投球方式的投球距離?

縱軸每格代表幾米?最下面一格為何用折線?(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思考后,相互交流。

縱軸每個單位表示0.5米,最下面一格用折線表示省略。)

從上面的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學生根據統(tǒng)計圖作出合理的結論)

回顧總結,展示個性

1、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想法和體會?

2、為了開展好這次運動會,有許多有關體育活動的數據需要收集和整理,剛才我們只是把體育活動中的一部分進行了統(tǒng)計,請同學們在課后、運動會中收集和整理相關的數據,繪制設計成統(tǒng)計圖,看一看誰設計的既美觀又正確。 創(chuàng)設便于統(tǒng)計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逐步形成統(tǒng)計觀念。

在運用統(tǒng)計圖描述數據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討論用什么統(tǒng)計圖來描述這組數據比較合適,再思考能否在一幅條形統(tǒng)計圖中表示兩組數據,體會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必要性。這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和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鼓勵學生從統(tǒng)計圖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體會數據是蘊涵信息的。同時養(yǎng)成嚴謹仔細的學習習慣,弄清統(tǒng)計圖中的每個細節(jié)。

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對統(tǒng)計的項目教師作適當的指導。

教學反思:

通過創(chuàng)設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參與統(tǒng)計活動的興趣。經歷整理數據、描述數據的過程,并在相互的評議和交流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各自的統(tǒng)計圖,逐步明確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引導學生從統(tǒng)計圖中發(fā)現(xiàn)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驗證猜想,體驗到數據的作用。

數學一年級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 借助學具操作,認識11-20各數。

2. 正確書寫11-20各數,正確認識計數單位個十和數位個位十位。

3. 初步體驗計數的發(fā)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能力。

4. 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書寫,認識計數單位個十和數位個位十位。

教學難點:

理解計數單位個十和數位個位十位。

教學準備:

課件、投影儀、計數器、學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導入

1. 播放有關海鷗飛翔的錄像。

師:這是美麗的大海,為了讓海鷗永遠留在我們的身邊,為了讓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更美麗,人們開展了挽留海鷗的行動。下面讓我們一起到海邊去迎接海鷗,你們高興嗎?

2. 出示情境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上都有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學生觀看錄像,感受優(yōu)美的環(huán)境。

學生根據圖片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沙灘上有多少只海鷗?

沙灘上有多少位小朋友?

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鷗?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 數出沙灘上海鷗的只數。

(1)同學們的問題可真多,讓我們先來解決沙灘上有多少只海鷗吧!海鷗多可愛啊,快來數數吧!

(2)你是怎樣數出來的?數給大家聽一聽。

2. 教學11的認識及數位的認識。

(1)如果用一根小棒(小方塊)代表一只海鷗,沙灘上的海鷗要用多少根小棒(小方塊)表示呢?趕快動手擺一擺。

(2)用投影儀出示擺成一堆的11個小棒(小方塊),引導:你能一眼就能看出這些小棒(小方塊)的個數嗎?你有什么好辦法,能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小棒(小方塊)的個數呢?

請做對的同學到投影儀上演示,引導學生觀察:他是怎樣擺的?

引導學生用這樣的方法擺出11。

(3)一個塑料槽中有10個小方塊,可以說這就是一個十。你能說一說嗎?

(4)看著自己擺的11說一說:11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5)把方塊圖出示在投影儀上引導學生觀察:這一組方塊表示什么?這一個表示什么?

(6)這一組表示1個十,它對著的位置,我們給它起

個名字,叫做十位。十位專門用來表示有幾個十。

這一個表示1個一,它對著的位置也有一個名字,叫做個位。個位表示有幾個一。

11這個數我們還可以用計算器表示,你能找到個位和十位嗎?

請學生邊指邊說學習結果。

學生自己數。

學生邊指邊數,可以一只一只地數,也可以兩只兩只地數。

學生動手擺小棒(小方塊),邊擺邊說,然后同小組的同學進行交流。

學生觀察、體會得出結論:不能一眼看出。

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借助學具塑料槽想到把10個小方塊合成一組或者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演示的學生把10個小方塊合成一組或者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另外在外面擺一個小方塊或在外邊放一根小棒。

學生動手操作。

學生說出這是一個十。

學生指著自己擺的11說出11里面有一個十和一個一。

學生觀察并回答一組表示1個十,一個表示一個一。

學生熟悉十位的名稱和表示的意義。

學生熟悉個位的名稱和表示的意義。

學生觀察計數器,互相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

學生總結:從右邊起第一位就是個位,第二位就是十位。

學生自己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一個珠子,

(7)怎樣用計數器表示11呢?

有1個十就在十位上撥一個珠子,這一個珠子就表示一個十。還有1個一,該怎樣撥珠表示?

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就是11。

(8)11怎樣寫呢?

有1個十,就在十位上寫1,這一個1表示一個十。

有1個一,就在個位上寫1,這一個1表示1個一。

(9)討論:11十位和個位都是1,這兩個1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并說說自己撥的這個珠子表示一個十。

學生自己動手撥珠,并說出自己怎樣撥珠的。

學生說出11的組成。

學生在田字格里書寫11,匯報寫法。

小組討論,發(fā)表見解。

這兩個1表示的意義不同,十位上的1

表示1個十,個位上的1表示1個一。

三、加強操作,拓展新知

1. 板書剛上課時提出的問題:沙灘上有多少位小朋友?

2. 讓學生撥珠表示:13。

3. 在練習本上寫出這個數。

4. 認識13的組成。

5. 出示問題: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鷗?

6. 擺小棒(小方塊)表示20。

7. 小結:今天我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學會了11-20這些數。

學生自己數。

學生自己撥珠,互相交流撥法。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寫法:十位上寫1,表示1個十,個位上寫3表示3個一。

同桌交流。

數出有20只海鷗。

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并演示。

出示課題。

四、自主練習,鞏固新知

1. 撥珠練習。

認識13、17、19、16

2. 猜數游戲。

今天我們一起來玩猜數游戲好嗎?我說一句話,同學們來猜。

(1)1個十和6個一。

(2)比14大,比16小。

學生聽到教師說的數,迅速撥珠,并說出自己是怎樣撥珠的?;蛘呓處熢谟嫈灯魃蠐軘担瑢W生說出是幾。

學生用同樣的方式來玩猜數游戲。

數學一年級教案篇3

統(tǒng)計

單元教學目標:

1、借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統(tǒng)計活動的舉,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統(tǒng)計意識。

2、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課程標準中想對應的知識技能目標。

課程標準中相對應的知識技能目標:

1、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2、通過實例,認識統(tǒng)計表和象形統(tǒng)計圖,條形圖(1格代表1個單位),并完成相應的圖表。

3、能根據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如計數、測量、實驗等)收集數據,并將數據記錄在統(tǒng)計表中。

4、根據統(tǒng)計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最喜歡的水果(2課時)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參與統(tǒng)計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統(tǒng)計意識。

2、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經歷統(tǒng)計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統(tǒng)計觀念。

教學難點:

體驗數據、實物整理、統(tǒng)計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教學,實踐體會。

1、我們班要舉行元旦聯(lián)歡會,需要習一些水果,現(xiàn)在市場上蘋果、梨、香蕉、桔子這四種水果最多,咱們調查一下到底習哪種水果吧!

2、小組活動:

第組一張白紙,四種水果畫片。每人選一種最喜歡吃的水果,貼在紙上,讓大家一眼看出你們組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多。完成后,貼在黑板上展示。

3、全班交流:

同學們評議哪個組的圖讓大家一看就知道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多,幫助我們班決定習哪些水果。通過討論,得出貼圖片時要一邊對齊,按種類順序排列,左右也要對齊,并允許貼得不符合要求的小組重新調整。

4、各小組的統(tǒng)計圖進行匯總,制成全班愛吃的水果統(tǒng)計圖及統(tǒng)計表,并引導學生根據統(tǒng)計表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二、練一練:

1、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

(1)喜歡吃蘋果和梨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個?

(2)香蕉比梨少多少個?

(3)最多的是什么?最少的是什么?

2、說一說:

(1)哪樣東西最多?最樣東西最少?

(2)哪兩樣東西同樣多?

(3)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小組討論)

3、第1題先讓學生觀察圖意,明確問題,然后讓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讓學生數一數各種圖形的數量,體會數據的整理過程,再動手畫圖,完成填空。可以讓幾個小朋友合作完成。

4、第2題,先讓學生把書后附頁上的水果圖剪下來,再獨立解決問題。

5、第3題,通過學習獨立的調查,整理數據,表達結果,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教師引導和鼓勵學生相互交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6、迎新年。

(1)先讓學生獨立去觀察圖。

(2)引導學生根據圖意提出并解決問題。

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3)說一說自己班如何過新年,開展哪些活動,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數學一年級教案篇4

課題

教學內容:106頁的內容及練習

教學目標

1、加深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的學習,鞏固計算。

2、充分注意對學生退位減法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連續(xù)性。

3、培養(yǎng)學生看圖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多樣化的計算方法中的一種或幾種

教學難點:數學遷移思維能力的形成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數字圖片、卡片

教學過

一、復習11減幾的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復習11減幾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寫出計算的步驟,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它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總結練習的情況,對做得比較好的同學予以表揚,糾正學生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錯誤。

二、學習12減幾的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一邊說,一邊板書11-4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思考:+4=11,采用學過的加法的計算方法,求出()中的值來。

2、引導:好,那么大家跟著我的計算思路,求出12-4=?同學之間可以相互討論,看看誰計算的結果正確。

3、請幾個學生談一談計算步驟和方法,總結學生中出現(xiàn)的好的方法。

4、和同學們一起重復計算步驟,把其中的一種方法作為重點講解,讓學生動手操作小棒。

5、啟發(fā)學生尋找11減幾和12減幾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6、講解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鼓勵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三、練習鞏固

1、引導:我們已經掌握了解12減幾的計算方法,并且不止一種,現(xiàn)在我們做練習鞏固這幾種方法。

2、出示題目:公共汽車上有12個人,下去了5個,現(xiàn)在還有幾個?

3、學生發(fā)言。

4、肯定學生的回答,并讓學生講出計算步驟。

5、小組游戲練習

四、小結并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12減幾

12-4=8

(1)10-4=6(2)4+8=12(3)12-2-2=8

6+2=812-4=8

數學一年級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用圖畫形式呈現(xiàn)的實際問題中括線和問號表示的意思,了解這種形式呈現(xiàn)的實際問題的結構,會用加、減法計算解決問題。

2、讓學生初步感受符號所具有的簡約化的特點,初步培養(yǎng)符號感。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用圖畫形式呈現(xiàn)的實際問題中括線和問號表示的意思及結構。

教學難點:

根據用括線和問號表示的圖畫題正確列出加、減法算式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在學習“比一比”時,先比較哪根跳繩長,再比較哪個小朋友高,我們用“√”和“○”來表示比較的結果,這比用文字表示方便多了。

2、導入:使用符號表示既簡單又明確,我們數學上經常使用符號。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如何用符號表示圖畫問題中的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并學習如何通過計算解決這樣的問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題。

(1)小黑板出示蘋果圖。

(2)提問:從這幅圖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得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如果把剛才的問題寫下來,這些字要寫好長時間,現(xiàn)在我們可以用符號來表示。

(3)初步了解括線和問號:(出示括線)這叫括線,括線對著哪里,就表示哪里的東西,這里的括線就表示左邊和右邊的蘋果總數。“一共有多少個?”不知道,要我們求出來,這是問題,就在括線下面寫問號。(出示“?”)你們看,這樣表示簡單嗎?

(4)了解已知條件和問題。題目中已經知道了什么呢?已經知道了什么就是已知條件,要求什么就是問題。

(5)提問:這道題誰會列式計算?

2、教學“試一試”。

(1)課件出示題目。(包括括線的問號)

(2)提問:在這道題里,括線表示什么意思?括線下面的“10”個表示什么?“?”表示什么?誰能說出這道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3)在書上列算式計算。

(4)反饋交流,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三、組織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題。

(1)學生在書上獨立列式計算。

(2)提問:左邊一題有哪些已知條件?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你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2、完成第2題。

(1)學生在書上獨立列式計算。

(2)提問:左邊一題有哪些已知條件?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你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四、總結全課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本領?你對哪些內容很感興趣?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數學一年級教案篇6

上課日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運用“>”“<”“=”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掌握100以內兩個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比較的過程中滲透估計、優(yōu)化等數學思想。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100以內兩個數比較大小的一般方法。

難點:歸納總結出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學方法

教法:觀察法、討論法、小組合作法、講授法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計數器。

導學共樂

1.生活情境導入。

師:昨天老師買了兩本書,你們知道哪本書貴,哪本書便宜嗎?

課件出示老師買的兩本書。

2.揭示課題。

師:要比較這兩本書哪本貴哪本便宜,其實就是比較數的大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比較大小(1)]

自學共思

1.比較42與37的大小。

(1)師:這里有兩個數,42與37,比一比,誰大?誰???(課件出示)

師:請同學們嘗試比較,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比較方法。

合學共研

1.比較42與37的大小。

(1)師:這里有兩個數,42與37,比一比,誰大?誰???

師:請同學們嘗試比較,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比較方法。

學生嘗試比較,教師巡視。

(2)交流展示方法。教師根據巡視情況指名匯報。

1:擺小棒。分別用小棒擺出42根和37根,42根比37根多,所以42大于37。

2:根據數的組成來比。42里面有4個十和2個一,37里面有3個十和7個一,所以42大于37。

3:根據數的順序來比。42在37的后面,所以42大于37。

4:只看十位,就可以比較出數的大小。

(3)師:同學們用這么多的方法比較出了42和37的大小,非常好!怎樣快速地比較呢?

教師板書:42>37

展學共享

比較23與25的大小。

師:剛才我們比的都是十位不同的兩位數,那如果是十位相同的兩個兩位數,我們還能用這樣的方法來比較大小嗎?(課件出示)

(1)同桌兩人合作,分別在計數器上撥出23和25。

(2)借助計數器比較23和25的大小,并交流自己的方法。

教師板書:23<25

延學共促

歸納總結:

師:我們剛才學習了兩位數大小的比較,誰來說一說,有什么又對又快的好方法?

檢學共長

練習。

1.比較大小。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并說說比較的方法。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

總序

主備人

曹鷹

審核人

劉亞萍、黃鳳暉

課型

新授

課題

多些、少些

單元